广州地方标准-广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合集下载

广州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标准

广州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标准

DBJ 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DBJ 440100/T 277—2016广州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标准Guangzhou building green construc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2016-12-29发布2017-01-15实施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批准发布公告公告〔2016〕5号(总第74号)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以下5项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现予以公告。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年12月29日序号编号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DBJ440100/T 274-2016区级质量工作考核规范2016-12-292017-01-152DBJ440100/T 275-2016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连续流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2016-12-292017-01-153DBJ440100/T 276-2016水质 耐热大肠菌群的测定 酶底物法2016-12-292017-01-154DBJ440100/T 277-2016广州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标准2016-12-292017-01-155DBJ440100/T 278-2016高清互动电视小区接入技术规范2016-12-292017-01-15抄送:各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 李朝晖、莫仕容、王大通、张仕成、周泽志、彭志伟、韩国雄、丁志成、黄文赞、丁万保、杜娟、刘远辉、靳陈、邓志峰、陈臻颖、孙强、陈鹏智、骆军、肖金水、张丹、夏盛阳、吴祥威、司海峰、苏浩主要审查人:冯志辉、周治国、夏海林、徐敏、冯波目 次1 总 则 (1)2 术 语 (2)3 总体要求 (3)3.1 组织管理 (4)3.2 策划管理 (4)3.3 实施管理 (4)3.4 评价管理 (5)4 过程要求 (6)4.1 策划及准备 (6)4.2 施工实施要求 (6)5 “四节一环保”要求 (11)5.1 环境保护 (11)5.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3)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5)5.4 节能与能源利用 (15)5.5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6)6 建筑信息化及工业化 (17)6.1 建筑信息化 (17)6.2 建筑工业化 (17)6.3 BIM技术 (17)6.4 工业化 (18)7 绿色施工评价及应用 (19)7.1 评价结果与应用 (19)7.2 评定范围 (19)7.3 职责分工 (20)7.4 评价方法 (21)附录A (22)附录B (26)附表1 (30)本标准用词说明 (34)引用标准目录 (35)附:条文说明 (36)1 总 则1.0.1 为了绿色施工的推广与普及,促进绿色施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施工人员健康的目的,特制定本标准。

广东省地方标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广东省地方标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广东省地方标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ICS 13.140A14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753-2010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utomatic environmental noise monitoring(发布稿)2010-05-14发布 2010-07-14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发布DB44/T 753-2010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IIDB44/T 753-2010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3)4.1 监测目的 (3)4.2 监测仪器设备 (3)4.3 系统控制方式 (3)4.4 子站监测方式 (4)4.5 子站固定方式 (4)4.6 子站采样方式 (4)4.7 子站通信方式 (4)4.8 监测子站 (4)5 技术内容 (4)5.1 监测网规划 (4)5.2 布点 (4)5.3 子站设置 (5)5.4 传声器位置 (5)5.5 监测频次 (5)5.6 监测记录 (5)IDB44/T 753-2010 5.7 监测报表格式 (6)6 质量保证 (8)6.1 系统检定 (8)6.2 校准 (8)6.3 异常值取舍 (8)数据有效性………………………………………………………………………………………………86.46.5 审核 (8)7 数据处理 (9)7.1 统计............ (9)7.2 评价 (10)8 系统校验 (10)8.1 系统构成 (10)8.2 调试 (10)8.3 试运行............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监测报表格式 (11)附录B(资料性附录)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17)附录C(资料性附录)大、中、轻型车辆类型的划分 (22)前言IIDB44/T 753-2010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环境噪声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推动我省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技术不断发展,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09)制定本标准。

广州市涉河建设项目河道管理技术规范(发布稿)

广州市涉河建设项目河道管理技术规范(发布稿)
5.1 选址 ............................................................................... 3 5.2 设计 ............................................................................... 3 5.3 施工 ............................................................................... 4 5.4 防治与补救措施 ..................................................................... 4 5.5 竣工验收 ........................................................................... 4 5.6 运行管理 ........................................................................... 4 6 跨河建设项目............................................................................ 5 6.1 适用范围 ........................................................................... 5 6.2 选址 ............................................................................... 5 6.3 桥墩轴线 ........................................................................... 5 6.4 梁底标高 ........................................................................... 5 6.5 桥墩与桥跨布置 ..................................................................... 5 6.6 承台布置 ........................................................................... 5 6.7 桥面排水 ........................................................................... 5 6.8 控制参数 ........................................................................... 6 6.9 其他 ............................................................................... 6 7 穿河、穿堤建设项目...................................................................... 6 7.1 选址 ............................................................................... 6 7.2 穿越方式 ........................................................................... 6 7.3 入、出土点(竖井).................................................................. 7 7.4 警示标志 ........................................................................... 7 7.5 施工 ............................................................................... 7 7.6 其他 ............................................................................... 8 8 临河、拦河建设项目...................................................................... 8 8.1 选址 ............................................................................... 9 8.2 与堤防搭接要求 ..................................................................... 9 8.3 码头布置 ........................................................................... 9 8.4 临河景观工程布置................................................................... 10 8.5 拦河建设项目 ...................................................................... 10 9 河涌整治和改道项目..................................................................... 10 9.1 整治原则 .......................................................................... 10 9.2 防洪排涝要求 ...................................................................... 10

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目录(非农业类) -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目录(非农业类) -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38 DBJ440100/T 25—2009 亚运会食品安全 数据元目录规范
39 DBJ440100/T 26—2009 40 DBJ440100/T 27—2009 41 DBJ440100/T 28—2009
亚运会食品安全 食品追溯编码规则
亚运会食品安全 包装、贮运执行标准和适用原 则
亚运会食品安全 食品过敏原标识标注
药品剂型分类与编码规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DBJ440100/T 4—2007
政务窗口服务规范
12 DBJ 440100/T 5—2008 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
13 DBJ 440100/T 6—2008 水利工程信息分类与编码
14 DBJ 440100/T 7—2008 水利地理信息管理规范
15 DBJ 440100/T 8—2008 特色旅游购物街区服务规范
水质 四乙基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
58 DBJ440100/T 45—2009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流动注射分析法
59 DBJ440100/T 46—2009 氧化型染发剂中间苯二胺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60 DBJ440100/T 47—2010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范 61 DBJ440100/T 48—2009 工业园区管理服务规范
广州市已发布地方技术规范目录(非农业类)
序号
标准编号
名称
1 DB440100/T 105-2006
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
2 DB440100/T 106-2006
园林种植土
3 DB440100/T 110-2007
花坛布置技术规范
4 DB440100/T 111-2007
屋顶绿化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 书籍的引用

地方标准 书籍的引用

地方标准书籍的引用在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实际操作中,引用地方标准书籍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地方标准书籍的引用方式:1. 地方标准汇编引用地方标准汇编时,应注明标准编号、名称和发布机构。

例如:[1]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浙江省地方标准汇编(2015版).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2]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北京市地方标准汇编(2010版). 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10.2. 地方标准技术指南引用地方标准技术指南时,除了要注明标准编号和名称,还要指出所引用的具体章节或条款。

例如:[3]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上海市地方标准技术指南(食品工业类).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6. 第35页.3. 地方标准应用案例引用地方标准应用案例时,应注明案例名称、应用领域和所使用的标准。

例如:[4] “杭州地铁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工程”项目报告.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p.35-36.4. 地方标准解读与汇编引用地方标准解读与汇编时,要注明所引用的具体文章或篇章。

例如:[5] 李明. “新环保法背景下环保标准的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环境保护, vol.44, no.8, 2016, pp.63-68.5. 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库引用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库时,应注明项目名称、负责机构和所使用的标准。

例如:[6] “上海市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研究”项目报告.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p.45-47.6. 地方标准分类汇编引用地方标准分类汇编时,应注明所引用的具体类别或子类别。

例如:[7]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东省地方标准分类汇编(农业类).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4. 第30页.7. 地方标准行业指南引用地方标准行业指南时,除了要注明标准编号和名称,还要指出所引用的具体章节或条款。

例如:[8]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州市地方标准行业指南(服务业类).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7. 第67页.8. 地方标准化的政策和实践引用地方标准化的政策和实践相关内容时,需要注明所引用的文件名称、发布机构和时间。

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目录(非农业类) -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目录(非农业类) -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79 DBJ440100/T 59—2010 城市绿色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通用规范
80 DBJ440100/T 60—2010 旅游景区(点)服务质量
81 DBJ440100/T 61—2010
温泉旅游度假区服务管理规范
82 DBJ440100/T 62—2010
第16届亚运会赛时花卉布置用花
83 DBJ440100/T 63—2010
38 DBJ440100/T 25—2009 亚运会食品安全 数据元目录规范
39 DBJ440100/T 26—2009 40 DBJ440100/T 27—2009 41 DBJ440100/T 28—2009
亚运会食品安全 食品追溯编码规则
亚运会食品安全 包装、贮运执行标准和适用原 则
亚运会食品安全 食品过敏原标识标注
电子文件档案资源管理规范 第7部分:归档流 程
24 DBJ 440100/T 11—2008 造林建设工程造价编制规范
25 DBJ 440100/T 12—2008 造林建设工程设计 造林 管护技术规范
26 DBJ 440100/T 13—2008 工业旅游景区(点)服务规范 27 DBJ 440100/T 14—2008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范
99 DBJ440100/T 73—2010 第16届亚运会场馆清洁服务标准
100 DBJ440100/T 74—2010 101 DBJ440100/T 75—2010 102 DBJ440100/T 76—2010
空气质量 羰基化合物的测定 DNPH衍生化高 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水质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测定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
48 DBJ440100/T 35—2009 食用调味油卫生规范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我省机构改革和标准化工作实际,省市场监管局对《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已经局务会议审议和省司法厅审查通过。

现将修订后的《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8月8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充分发挥技术委员会对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是指在本省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地方标准起草、技术审查、标准评估等标准化工作,以及开展相关标准化活动的非法人技术组织。

第三条技术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组建、调整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分技术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组建、调整和监督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标准化主管部门)负责技术委员会的规划、协调、组建和统一管理,并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和组织实施技术委员会管理相关的政策措施;(二)规划技术委员会整体建设和布局;(三)协调和决定技术委员会的组建、调整、解散等事项;(四)组织开展技术委员会相关人员培训;(五)监督和评估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六)其他与技术委员会统一管理有关的职责。

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广东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道路照明用LED电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LED Power Supply / Controlgear For Road LightingApplicatio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V1.02013-07-XX发布2013-XX-XX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分类与规格 (5)5 标志 (5)6 电气性能 (5)6.1 性能要求 (5)6.2 非正常条件试验 (7)6.3 保护功能要求 (7)6.4 耐久性 (8)6.5 环境适应性 (9)6.6 寿命要求 (9)6.7 外壳防护等级 (10)6.8 智能控制要求 (10)前言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明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奥迪通用照明有限公司、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江门朗天照明有限公司、东莞市翔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前锋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华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周、陈浩、唐挺荣、蔡纯、苏遵惠、陈丽娜、邓声仁、黎军、牟磊、廖小飞、郑淑芬、刘丹、施勇、何仲雯、林中进等。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道路照明用LED电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路照明用LED电源/控制装置的范围、术语与定义、分类与规格及电气性能。

电气性能主要包括基本电性性能、非正常条件试验、保护功能、耐久性、环境适应性、寿命、可靠性、外壳防护及智能控制等要求。

DB44∕T 2065-2017 防蓝光眼镜

DB44∕T 2065-2017 防蓝光眼镜

ICS 11.040.70Y 89备案号:56599-2017 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065—2017防蓝光眼镜Blue-light radiation resistance spectacles2017 - 10 - 25 发布2018 - 01 - 25 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4/T 2065—2017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要求 (2)5试验方法 (3)6检验规则 (3)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4)附录A(资料性附录)太阳紫外透射比性能的光谱加权函数 (5)IDB44/T 2065—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眼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96)归口。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DB44/T 2065—20171S防蓝光眼镜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蓝光眼镜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批量生产的具有防蓝光功能的平光眼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10810.1 眼镜镜片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0810.3—2006 眼镜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 第3部分:透射比规范及测量方法GB 13511.1 配装眼镜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GB/T 14214 眼镜架 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DB44/T 2034—2017 防蓝光眼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 蓝光透射比要求和试验方法ISO 12311:2013 眼面部防护-太阳镜和相关眼镜产品的检测方法(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Test methods for sunglasses and related eyewear )3 术语和定义GB 10810.1、GB 10810.3-2006、GB 13511.1、DB44/T 20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发布(正式版)

《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发布(正式版)

ICS 91.010.01P00 DBJ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 次前言 (I)引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及定义 (1)4分类和结构形式 (6)5材料 (7)6要求 (7)7试验方法 (10)8检验规则 (14)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7)10设计 (18)11安装 (18)12工程验收 (19)13日常维护 (20)附录 A(规范性附录) (Ⅲ)前 言本规范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本规范参考欧洲标准EN124:1994,与该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规范由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主编单位: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广州市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广州市水务局、广州供电局、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广州市燃气集团公司、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广州市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安道给排水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吉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志刚、蔡胜、温毅华、周鑫、王少林、冯庆燎、林元涛、祝雄涛、安关峰、辜壮群、谢楚龙、刘向朗、薛志峰、杜鹏。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DBJ440100/T 160—2013引 言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印发广州市井盖设施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穗府【2010】26号),为提高广州市的井盖设施质量、技术、施工和管理水平,解决长期存在的井盖设施质量及安全问题,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在GB/T 23858 – 2009《检查井盖》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欧洲标准EN124:1994《行车道与步行道的集水井及检查井井盖》,同时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结合近年广州市井盖设施新工艺、新技术的实践经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技术规范 DB4401_T 9-2018

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技术规范 DB4401_T 9-2018

本标准主编单位: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设计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 广州华森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分公司 广州优比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广州大学 广州市水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广州永道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员: 孙礼军 马震聪 杨远丰 杨焰文 何关培 刘萍昌 庞永师 陈 伟 许锡雁 许志坚 葛国富 林臻哲 邵 泉 郭向阳 张华平 周舜英 王道初 刘景矿 王亦斌
主要审查人员: 令狐延 赵艳文 刘付钧 王朔 徐湛
目录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4 模型细度....................................................................................................................4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模型细度;5.方案设计阶段 BIM 应用;6. 初 步设计阶段 BIM 应用;7. 施工图设计阶段 BIM 应用;8.设计阶段 BIM 专项应用;9.BIM 协同设计;10.BIM 交付与审查;11.施工阶段 BIM 配合。

广州地方标准-广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州地方标准-广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州市地方标准《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二零一五年四月目录一、任务来源 (1)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1)三、遵循原则和依据性文件 (3)3.1 规范编制原则 (3)3。

1 规范编制依据性文件 (4)四、规范编制的主要过程 (4)4。

1 主要时间节点 (4)4.2 主要工作过程 (5)五、规范编制的主要内容 (6)六、贯彻技术规范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7)一、任务来源2013年4月,由广州市水务局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2013年第一批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制定计划项目,批准《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准的主要负责起草单位为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广州市污水治理工程管理办公室)。

由于该标准对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相关知识要求较高,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在编制标准过程中,组织了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标准的编制工作。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城市排水管线承担着城市排水防涝、污水收集和输送的任务,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

城市排水系统不仅要建好,更重要的是运行管理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排水管网已进入了一个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安全保障的新时期,这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高科技设备为手段,来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广州市开展排水管线调查参照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对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具有指导意义,但未涉及具体技术细节,尤其是针对排水管线调查技术要求不够详尽,难以满足广州市排水管线调查的实施需求.目前广州调查项目及建设单位众多,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规定的调查项目难以满足广州市排水管理的需求,且各个项目的成果验收标准不统一。

为了指导今后排水管线基础数据的常态更新,规范数据调查和成果验收,利于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与应用,编制《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已迫在眉睫.广州市自2006年开始,已先后开展了“广州市水污染源调查项目(一期、二期)"、“广州市污水摸查与连接项目”(查漏补缺修补测专项)、“广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排水设施专项普查”项目,已经获取了截止2011年12月31日前建设完成的排水设施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完成了“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信息系统(一期)”,目前我中心的防涝应急调度和排水设计条件咨询业务已经在系统平台上运行.同时市水务局已经立项对2012年新建改建的排水设施开展基础数据调查,提高排水设施数据实时性,支撑业务应用。

地方标准《市容环境卫生作业劳动定额》编制研究及应用分析

地方标准《市容环境卫生作业劳动定额》编制研究及应用分析

地方标准《市容环境卫生作业劳动定额》编制研究及应用分析■ 董 雯(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摘 要:为规范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作业类别,定额、定员要求,统一技术标准,编制了地方标准《市容环境卫生作业劳动定额》。

本文通过介绍标准的编制背景和过程、主要技术内容和特点、重要问题研究等内容,总结了该标准的逻辑框架和创新点,对标准间的衔接、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地方标准,劳动定额,编制研究,应用分析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3.030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the Local Standard Work quota for operation of urban appearance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DONG Wen(Guangzhou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Management Technology)Abstract: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types, quotas and personnel requirements of urban appearance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operations in Guangzhou, and unify technical standards, the local standard Labor quota for operation of urban appearance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ogical framework and innovative points of the standard by introducing it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process, main technical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on important issues. It also conduct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conne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standards.Keywords: local standard, work quota, development research, application analysis0 引 言根据现有的标准体系,我国城市管理相关标准规范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广东省地方标准《供应链业务协同服务系统 电子商务业务规范》.doc

广东省地方标准《供应链业务协同服务系统 电子商务业务规范》.doc

广东省地方标准《供应链业务协同服务系统电子商务业务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标准是面向中小零售商、分销商/品牌商、第三方物流商建设的区域性供应链业务协同服务系统电子商务业务规范,进一步规范基于系统的交易行为而提出的,是区域性协同平台交易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上海海鼎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于2015年在对区域性供应链业务协同服务系统全面研究基础上,对电子商务过程的业务行为进行了系统梳理,开展了相关预研工作。

于2015年10月,向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该地方标准计划。

2016年2月2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了2015年广东省服务业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第二批)(粤质监标函〔2016〕77号)。

其中,《区域性供应链业务协同服务系统——电子商务业务规范》作为重点制定的标准之一,进行制定。

本标准由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上海海鼎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提出和起草,广东省电子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随着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更快速便捷的商品经济,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驱动点。

然而,我国传统的中小零售供应链环节冗余,结构松散,业务流程杂乱,信息流动缓慢且易扭曲,加剧了“牛鞭效应”,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针对中小城镇和农村商贸流通环节中的流通环节过多、商流和物流流程不合理、成本高昂、服务效率低下、消费需求不足、信用问题凸显、商品零售服务监管困难等突出问题,建立面向中小零售商、分销商/品牌商、第三方物流商的区域性供应链业务协同服务系统(简称“区域供应链协同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统一的规范该系统电子商务业务行为的标准,是保障该系统有序运转、合理交易的重中之重。

特此制定《区域性供应链业务协同服务系统——电子商务业务规范》。

三、编制原则与思路本标准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以市场需求与发展为导向原则,全面提高标准的市场适用性。

代用茶卫生要求

代用茶卫生要求

ICS 67.040C 53DBJ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 言本规范由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规范由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广州市从化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伟、黄沛苍、胡雪锋、徐梦迟、吴新、庞昌信。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代用茶卫生要求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代用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本规范适用于以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2760 食品中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136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6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76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8306 茶 总灰分的测定GB/T 1897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SN/T 1774 进出口茶叶中八氯二丙醚残留量检测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广州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广州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广州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规范广州市地方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依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进广东先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广州市地方标准是指用于提高我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质量以及供给能力,培育和规范各类公共服务提供主体,满足公众的有效需求,经相关部门协商一致,并由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或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对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缺失或明显不能满足我市需要,而又需要在广州市统一的技术要求,可制定不低于以上标准要求的广州市地方标准,在广州市相关公共服务行业和领域推荐使用,规范相关行业有序发展。

第四条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监局)负责组织广州市地方标准的立项、审定、编号、发布等工作。

我市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方标准项目的提出,组织起草单位开展项目的申报、送审、报批等工作,并鼓励本部门各相关单位开展广州市地方标准的制定,推动广州市地方标准的实施。

第五条广州市地方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调一致.第六条广州市地方标准的制定程序包括:项目申请、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定、发布。

第二章立项与起草第七条本市有关管理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标准化专业学术团体等可根据本办法的要求,提出广州市地方标准项目的申请。

第八条申报广州市地方标准应填写《广州市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申报表》(见附件1),并提交有关项目的目的、意义、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等材料。

第九条广州市地方标准应由内容所涉及的主要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提出部门并归口。

第十条广州市地方标准采取随时申报项目、定期下达计划的方式,每年申报时间截止到当年的6月30日,重要和亟需的项目另行组织立项评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地方标准《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二零一五年四月目录一、任务来源 (2)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2)三、遵循原则和依据性文件 (4)3.1 规范编制原则 (4)3.1 规范编制依据性文件 (5)四、规范编制的主要过程 (5)4.1 主要时间节点 (5)4.2 主要工作过程 (6)五、规范编制的主要内容 (7)六、贯彻技术规范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8)一、任务来源2013年4月,由广州市水务局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2013年第一批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制定计划项目,批准《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准的主要负责起草单位为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广州市污水治理工程管理办公室)。

由于该标准对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相关知识要求较高,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在编制标准过程中,组织了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标准的编制工作。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城市排水管线承担着城市排水防涝、污水收集和输送的任务,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

城市排水系统不仅要建好,更重要的是运行管理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排水管网已进入了一个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安全保障的新时期,这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高科技设备为手段,来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

广州市开展排水管线调查参照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对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具有指导意义,但未涉及具体技术细节,尤其是针对排水管线调查技术要求不够详尽,难以满足广州市排水管线调查的实施需求。

目前广州调查项目及建设单位众多,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规定的调查项目难以满足广州市排水管理的需求,且各个项目的成果验收标准不统一。

为了指导今后排水管线基础数据的常态更新,规范数据调查和成果验收,利于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与应用,编制《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已迫在眉睫。

广州市自2006年开始,已先后开展了“广州市水污染源调查项目(一期、二期)”、“广州市污水摸查与连接项目”(查漏补缺修补测专项)、“广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排水设施专项普查”项目,已经获取了截止2011年12月31日前建设完成的排水设施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完成了“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信息系统(一期)”,目前我中心的防涝应急调度和排水设计条件咨询业务已经在系统平台上运行。

同时市水务局已经立项对2012年新建改建的排水设施开展基础数据调查,提高排水设施数据实时性,支撑业务应用。

目前广州市排水管线基础数据经过多次普查,已经获取了相关数据,建设了广州市排水设施基础信息平台,但具体存在问题如下:1.排水管线数据分散、格式不统一目前除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已建立市级排水设施基础信息平台外,各区水务分局或建设局等单位也已建立区级排水设施基础信息平台。

这导致排水管线数据分散不集中,在调查方法、成果数据要求等不统一,难以共享、发挥最大的信息管理效用。

2.市区两级排水管线数据入库及信息系统建设不同步,这导致数据不能在统一平台上应用,甚至可能造成重复建设。

3.市区两级系统调查成果质量验收标准不一致。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广州市排水设施信息化管理压力日益增大。

为指导今后排水管线基础数据的常态更新,规范数据调查过程、数据入库整理和成果验收标准,利于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与应用,制定符合广州市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意义重大。

信息化管理对排水管线数据成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排水管线调查执行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在对象实体、属性数据、调查方法手段、技术精度指标、数据成果格式、数据入库整理、成果验收、动态更新等方面,结合广州市目前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都有细化、深化的空间。

因此,结合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定位,亟需制定符合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实际需要的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

三、遵循原则和依据性文件3.1 规范编制原则本规范遵循“协调性、统一性、适用性、科学性及规范性”的原则,严格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参考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的。

协调性原则:该规范在引用其它国家规范和行业规范的过程中,注意相同技术指标间的协调性,避免发生技术冲突。

统一性原则:该规范中规定的内容应与现行的排水规范中相关条文要求统一。

是在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基础上的补充要求。

适用性原则:该规范的内容应能满足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技术需要。

科学性原则: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本规程严格按照《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制定。

项目预研、标准起草、意见征求和申报评审本着公开公正、遵循上级要求和协调一致的原则展开。

3.1 规范编制依据性文件内容上主要参考以下文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DBJ440100/T 165《室外排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规范》CJJ 7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 61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T 73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8 城市测量规范RISN-TG011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监理导则四、规范编制的主要过程4.1 主要时间节点表1:规范编制主要时间节点4.2 主要工作过程2013年4月,规范编制项目进行立项,并随后前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国内开展相近工作较好的城市进行调研考察。

一年后,标准起草工作启动,召开项目编制启动会议,首先成立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任务分工;编制小组由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牵头,组织了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标准的编制工作。

编制小组首先对基础文件进行整理,然后依照GB/T 1.1的要求,将整理的文件进行归纳、整合及修改;根据编制组专家熟知的领域不同,将规范分拆为多个章节,由擅长各自领域内的编制组专家负责初稿编制工作,形成《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初稿(第一稿)。

初稿完成后,随后共召开编制组内部专家讨论会议八次,结合广州市地区特点及现有国家、行业的政策规范,对初稿(第一稿)进行全面研讨,调整章节结构,并对广州市已完成的污染源调查、查漏补缺、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等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到排水明显管点调查的特性,提出平面几何位置定点限差的概念,同时以实验进行论证,形成《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并于本年度的12月18日向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广州市规划局等政府管理部门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测绘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地质测绘院等从事测绘或物探的单位发出“关于征求《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的函”共35份,截止2015年1月25日,共回收函件15份。

接收回收意见后,由编制组内部专家对回收意见条款进行专项讨论,个别难以解答的问题寻找行业领域内资深的外部专家进行扩大讨论,并形成《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送审稿(第三稿)。

并最后由广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最后的评审验收工作,形成《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发布稿(第四稿)。

五、规范编制的主要内容在内容结构上,《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包括十一个部分,分别如下:1、范围:明确了规程适用的范围,即广州市城镇公共排水管线基础数据的调查,规定了广州市城镇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工作准备、排水管线调查、排水管线测量、排水管线编绘、技术总结和成果验收、排水管线数据管理系统、工程监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阐明了引用的标准情况。

3、术语和定义:分别定义了排水管线、排水管线基础数据调查、排水管线探测、管线点、管段、排水管渠、箱涵、转序检验、漏测率、错误率、限差、粗差、超差率等必要的术语。

4、基本规定:对本规程中全篇通用的基本规定做综合叙述,提出广州市排水管线调查的精度要求。

5、工作准备:在排水管线调查前,对前期的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仪器设备检查等提出相关要求。

6、排水管线调查:对明显管线点现场调查的作业方法及隐蔽管线点的仪器探查方法进行规范化约定,7、排水管线测量:制定出排水管线控制测量、排水管点测量及管线附属物测量的作业方法及精度要求。

8、排水管线图编绘:对排水管线图编绘的数据处理,管线图绘制、图面整饰及成果输出要求进行规范化约定。

9、技术总结和成果检查验收:约定排水管线技术总结编写内容要求,规范成果质量检查及验收技术要求,并制定质量评定方法和等级划分标准。

10、排水管线信息系统:对系统总体结构与基本功能进行约定,明确数据标准及要求、对数据入库流程及要求进行规范化约定,对排水管网的数据更新维护提出基本要求。

11、工程监理:从合同履行、调查、测量、数据与入库、成果资料归档整理及质量评价与报告编写等各个环节的监理工作要求进行规范制定。

六、贯彻技术规范的要求和措施建议为确保本标准的贯彻执行,标准编制组提出以下实施意见:1.在新规程通过专家评审后,送交广东省/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通过其网站公开发布,并印发送交各相关部门;2.组织广州市相关单位学习新规程,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3.开展新规程贯彻落实实情,组织专家探讨新规程落实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