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郑州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是一项小火慢炖的工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像走长征那样走下来。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去过。

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生活,我总是想着可能就因为这一时的懒惰,一切都不同了。

所以,我非常谨小慎微,以至于有时会陷入自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首先在心态上尽量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下一个定论。

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可过于极端,把自己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

而在备考复习方面呢,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我看来考研大工程,里面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

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

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读完,文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郑州大学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901)普通物理(一)或(905)电子技术
参考书目为:
(901)普通物理(一)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
(905)电子技术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先介绍一下英语
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

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

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常规阅读就40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都是阅读,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啊。

阅读靠做真题完全可以提升很大水平,当然每个人做真题以及研究真题的方法不一样,自然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这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阅读,首先要做题并校对,思考答案为何与你的选择不同,并把阅读中不懂的单词进行记录并按照上面提及的方法对单词进行识记。

第二遍:做题,并
翻译全文(可口头翻译),有利于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

在开始做题的时候,并思考出题者出每道题的意图、思考出题人的陷阱设置。

第三遍时应能做到明白出题人对每个选项是如何设置陷阱的,每个选项的错误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以及出题人为什么要这样出题。

一篇阅读做三遍并不是一次就把这三遍做完。

打个比方,我先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一遍的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先做一遍,再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二遍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再做一遍,再用第三遍的方法再做一遍。

如此三遍,你的阅读经过几个月的定有巨大提高。

至于完型填空和翻译,我认为无需刻意练习,因为上述提及的练习阅读的方法也起到练习完型和翻译的效果。

对于作文的学习(11月开始)我当初还是关注了木糖英语才发现更好的资料,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并默写了20篇范文(10篇小作文,10篇大作文),到了考试的时候直接套用了模板和观点。

我认为作文没有太多技巧,唯一的技巧就是多背,多背范文多背一些好的观点,以至于在考场上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

至于模板问题,我认为还是有模板比较好,虽然套用模板可能会降低老师的印象分,但如果文章因为没有模板而写得毫无章法可言,很乱,那么给评卷老师的印象会更差,因此不需害怕套用模板带来的后果。

当然,如果你能把模板用得不像是模板,那么效果更佳。

(905)电子技术专业课复习
考研成也专业课,败也专业课,为什么这么说呢,公共课政治大家复习的早和复习的晚一般都是六十分左右,拉不开多大差距;英语一般也是五六十分左右,10来分的差距不是很大。

而专业课就不一样了,我见过两个同学在专业课上相差了五十分的案例,所以专业课一定要好好复习
专业课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多做多总结,主要的还是疏通考点脉络,帮了我挺多,但是因为自己太慢没做完题,还是缺少练习。

基础阶段自己啃书(暑假阶段),在专业课的复习过程中,哪怕有全套的资料,也要学会自己去画框架,找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并将重难点做好笔记。

笔记很重要,但是做笔记绝不仅仅是在书上勾画或者单纯抄写书中概念,很关键的是要有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的总结。

比如:《模拟电子技术》包括:绪论、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子技术》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与产生与变换、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如果能做好每一章的学习总结以及各个章节的联系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会很大!
然后强化阶段就做真题(9月初开始),自己总结答案,根据往年的真题总结大题考点。

冲刺阶段(11月初开始)就是反复的练习真题,反复的看自己总结的考点,例如这是对静态工作点知识点的总结。

因此在暑假之前对这些内容必然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这样才能在下一轮
强化做题时,保证有清晰的解题思路。

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知识点遗忘,因此在对整体框架有个大概的把握之后,在强化阶段要穿插着复习,并通过做题检验出自己的知识漏洞。

所以在前期复习时,建议用A4纸做笔记,将以上所提到的内容分类整理,等到知识点掌握熟练并通过做题找到出题角度后,再在强化阶段将笔记整理至笔记本上,方便冲刺阶段做整体地回顾。

其实看视频、报班、选择老师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但最主要的还是要你们自己努力,30%看老师70%看你们自己,不要以为报了一个很贵的班就万事大吉,不想沦为炮灰就要自己努力。

真题是重中之中,反复的做真题,自己总结,绝对会大有收获的。

当时我们专业课没有答案我就自己总结答案,小题
也总结,错了的想想它为什么错,哪些知识没掌握。

简答题是专业课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我当时就自己总结简答题出题类型,根据往年出的简答,归纳类似的考点,结果真猜中了今年一道半的答题。

只要把真题嚼碎嚼烂了,你在专业课考场上绝对会感觉超值的。

一定注意要做足够的习题训练。

只有通过做题才能将知识点灵活运用,而真题是十分宝贵的参考材料,因此必然要选择一份既有针对性又有较高质量的习题集作为强化阶段的复习资料。

平时的话可以做研教新版模拟一下,研教新版的模拟卷子很容易懂,也很容易理解,重点突出,编排很清晰,看多几遍解析都能懂的。

但是模拟的重点是让你在考场上规划好时间,其实考研并不是很难,但是有很多同学是根本做不完题的,所以时间的把控真的很重要!
其实不光是专业课,多做题对公共课同样非常重要,多做几遍《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反复钻研阅读和完型中出现的长难句,对比较难的语法句型,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剖析,对我们提高阅读理解的做题水平很有帮助,政治同样是如此,李凡《政治新时器》对每个版块都进行了分解,不管是马原、史纲还是分值最重的毛中特,反复刷题不仅是提升做题技巧的方法,更是对基础知识的二次加固,所以不要以为刷题是专业课的专利,对公共课来说刷题同样是很重要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继续回归专业课。

我在自己进行模拟考的时候准备了专门的答题纸,这个在网上很容易买到,也建议大家尽量正规化,以保证自己能适应真正的考场。

模拟考的三小时必须时刻保持严肃,并在一次次的模拟考中逐步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①准确、快速地解答真题,做对是拿分的保障;②规范地解答真题,把答案从“对”提升到“好”的层面;③分析在答题纸上各题的排版问题。

之所以提到第三点,是因为专业课
的答题纸是一小本非常厚的白纸,如何去规划好每题解答的布局也是值得研究的。

主要好处有,一可以在我们发现已解答部分出错时有充分并且合理的空间去修改或重做,二能给阅卷老师一种整洁的美感。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查漏补缺,集中背诵了!把易错易混淆的重要考点自己总结归类,各个板块的重点考察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一切的前提是,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的复习之后,你必须要对专业课知识点有非常清晰且准确地把握。

在这里给大家划分下章节的分布,也就是哪些章节需要串联起来复习,哪些章节不必细抠简单了解即可。

比如三极管与场效应管还有信号放大电路是一定要放在一起考虑的,这里经常出现复杂的电路考题。

建议大家系统安排学习。

考研考察的未必是我们的智力,很大程度上,我们要理解他的思路和意图,不一定学得不错就能够考的不错,但考得不错一般学得也不会太差。

不要盲目地探索技巧,很多东西没有技巧的时候也一样可以做出来,只是花费的时间更多,但这的确是基本功,当到了考场上,什么技巧都想不起来的时候,这个基本功是可以救命的。

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再掌握一些解特殊题目的特殊技巧也是很好的,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验证自己的结果。

建议大家系统安排专业课学习时间。

上述的复习时间线、心得、建议都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制定的,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没什么事我就把当时用的笔记又重新根据新大纲整理了下来,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

一些包括真题,学长学姐的知识点总结,视频课等等很珍贵的资料都可以送给大家。

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少走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