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PPT课件

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PPT课件
2、动物的分类方法:
第一种方法:按是否变态分为两类。 变态 (如蚕、蝴 蝶、苍蝇),不变态 (如鸡、鱼、狗)。
第二种方法:按繁殖方式分为两类。 卵生(如蚕、蝴 蝶、苍蝇、鸡),胎生 (如兔子、猪、狗)。
2021
54
7、我们的生命周期
儿童:15岁及以前 青年:16岁到35岁 中年:36岁到60岁 老年:60岁以后
直立茎 (如凤仙花)
缠绕茎 (如牵牛花)
茎 攀缘茎 (如葡萄)
匍匐茎 (如红薯)
2021
22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通过让学生 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 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 的生命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 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 生命周期现象。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 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植物根的作用: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 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 在土壤中。 3、在试管内滴植物油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
2021
14
4、种子变成了幼苗
视 频:《植物怎么生存》 思 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哪来?
9、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 (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就是蚕的 (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2021
51
疑问:
31页: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32页: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 个阶段。 四种形态和四个阶段是一回事吗?
如何解释: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
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 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组织学 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 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 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 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科版科学(2017秋)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教科版科学(2017秋)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探索:在一条轨道上比快慢
要点:
①将小组成员分为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 ②发令员的位置最好在终点处,以便看清小球到达终点并及时发令停止计时。 ③发令员尽量使用一个字的口令,如“跑”“停”。 ④计时员操作秒表要与发令员的指令同步。 ⑤操作员放开小球也要和指令同步,并且不能给小球施加助力。 ⑥记录员除了记录结果,还要注意观察小球是否出现卡顿等异常情况,必要时提醒 小组成员重新开始。
2.各种各样的运动
生活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探索一
用多种方法让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 他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 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探索二
在这些并交流。
拨动尺子,圆点上下振动
拨动指尖陀螺边缘,圆点转动
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 和之前一样吗?
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 动形式?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 如:前进、后退、转弯、旋 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回忆坐旋转木马的场景,画出人的运动形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的运动
判断生活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
可能静止不动
可能滚动
可能滑动
探索一
做一个较低的斜面
探索二
观察木块在斜面的运动
探索三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测量温度的工具
温度计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观察温度计
温馨提示:
1.温度计是玻璃制品,观察时,需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2.仔细观察温度计有哪几部分组成 ? (建议:有顺序的观察,可以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观察) 3.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液体温度计 制作原理:
冰水 混合物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0℃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液体温度计 制作原理: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观察温度计
温度计使用前需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
1.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 氏度吗?
2.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3.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液体温度计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PPT名师课件 制作原理: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每一等分就是
1℃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温度和温度计》 教科版 PPT名师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件
18
13
拓展
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
人绕中心轴的运动形式是转动。 人在木马上的运动形式是上下往 复运动。
14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各种各样物体运 动的形式,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物体的运动 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 能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方式。
总结: 圆点贴在不同位置,会观察到不同的运动 形式。
12
研讨 研讨: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
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滑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各种运 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 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平时要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从中总结,发现其中的运动规律,这样才能学好科学,用好科学。
3.观察红点的位置变化并记录在纸上,用“
”记录;
4.依次完成所有物体的运动轨迹。
7
探索 观看实验视频,说说你的发现?
8
探索
总结: 我们可以用“画点做标记”的方法观察和描 述物体的运动。
9
探索
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
10
探索 观看实验视频,说说你的发现?
11
探索
15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6
谢谢观看 !
2023/3/17
17
学好小学科学的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 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 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PPT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PPT课件

我们的排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正确的月相顺序
活动三:制作月相变化手册
将一个月的月相图 片按顺序装订在一起, 快速的翻动,我们就可 以看到月相在一个月内 的连续变化了。
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弯——圆——弯,上半月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亮面在左边。
初一的月相叫新月,十五的月相叫满月
2.人们对不同的月相有着不同的称呼,农历初一
的月相被称为( A )。
A.新月
B.望月
C.圆月
3.( A )这天我们看不见月相。
A.农历每月初一
农历初一这天月相是基
B.农历每月十五 本上全暗的,所以我们看不见
月相。研究月相变化规律时,
C.农历每月二十三 按农历日期更加方便。
月球有月相,太阳没有。
我们已经知道了月 相会变化,那么月相的 变化有什么规律?
探索研讨 活动一:观察月相图
图中的月相,哪 些是你们曾观察到的? 哪些是没有观察到的?
观察手中 的卡片,和同 学们说一说你 的发现。
活动二:给生活的观察。
提示:先分大类,按照月初、月中、月末的时间划分为 三大类。
1.填空题。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_太__阳___的光。月球圆
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__月__相__。其变化的规律是上半月 由__缺__到__圆__(填“由圆到缺”或“由缺到圆” ),亮面 偏__右__(填“左”或“右”);下半月_由__圆__到__缺_(填 “由圆到缺”或“由缺到圆”),亮面偏__左__(填 “左”或“右” )。
月相变化的规律



上半月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亮面在左边
课外拓展
观察月球的运动: 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套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套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 学全套课件
汇报人:XX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植物生长与变化 • 动物行为与习性 • 物质性质与变化 • 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 • 科技创新与环保实践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 01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近现代科技革命
概述三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电 气时代、信息时代)的主要成就和 意义。
当代科技创新成果
展示当代科技创新的代表性成果, 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 等,并简要说明其对社会和生活的 影响。
环保理念推广和实践行动
01
02
03
环保理念宣传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 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 严重后果,引导学生树立 环保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世界的基本 02 规律和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
本课程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实 03 验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 科学知识和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 验、思维和表达能力 ,以及科学探究的基
晴天
天空无云或少云,阳光充足, 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低。
阴天
天空被云层覆盖,阴暗多雨, 温度较低,相对湿度高。
雪天
天空降下雪花,温度较低,地 面和物体表面被雪覆盖。
预测和记录天气变化情况
观察天空
通过观察天空的云量 、云状、云高和颜色 等变化来预测天气情 况。
测量气温和湿度
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 测量空气温度和相对 湿度,了解天气变化 趋势。

《月相变化的规律》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PPT课件

《月相变化的规律》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PPT课件

感谢您的聆听
教科版三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
4.月相变化的规律
一、聚焦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七张月相照片并排序
1.观察月相图片,哪些是你曾经观察到的和哪些 是你没有观察到的。(全班交流)
二、探索
活动一:给七张月相照片排序
2.根据一个月内月相出现的先后顺序,给月相照 片排序。

小结:给月相排序的方法
先思考哪些月相先出现,哪些月相在中间,哪些月相 在最后,然后再排序。
二、探索
活动二:给一个月的月相排序
观察月相图片,哪些是你曾经观察到的和哪些是 你没有观察到的。(小组交流)
二、探索
活动二:给一个月的月相排序
根据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先思考哪些月相先出现,哪些 月相在中间,哪些月相在最后,然后再排序。
三、研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
1.排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调整月相照片的顺序,用夹子夹起来,快速翻动,看 看月相的变化。
3.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三、研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


上半月,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亮面在左边
四、拓展:观察月球的运动
你有什么发现? 关于月球,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
这是凤仙花的第一对叶 子——子叶 子叶淡绿色,椭圆形, 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在凤仙花种子萌发的过 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 供营养。
编辑课件
67
刚出土的凤仙花的茎的颜色是:
(刚出土的凤仙花茎的颜色是绿色的)
编辑课件
68
刚出土的凤仙花的叶子的颜色是:
(绿色的)
编辑课件
69
__月__日(长出第一对真叶)





茎的颜 嫩黄色 黄绿色 嫩绿色 绿色 深绿色 … 色
60
植物为什么要先长根呢?
它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 物生长的需要;
它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使植物不会 倒伏或被风刮倒。
编辑课件
61
它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 物生长的需要;
它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使植物不会 倒伏或被风刮倒。
编辑课件
62
种子变成了幼苗
编辑课件
63
是为了更多地得到阳光的照耀
编辑课件
72
植物的叶子和幼苗时的茎 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
植物之所以是绿色的,是因为它 们的叶片里,有许多微小的绿色颗粒, 我们称它为叶绿素,它是植物细胞叶 绿体中 的一类重要的绿色色素。
编辑课件
73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原理
绿色植物的时片里,有一种叫叶绿体的物质。 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 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科学
全册课件
编辑课件
1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编辑课件
2
第一节
植物 新生命的开始
编辑课件
3
下面的图片中是些什么动物,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从鸡蛋里孵出来的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优质教学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月相变化的规律》优质教学课件
1.观察月相图片,哪些是你曾经观察到的和哪些 是你没有观察到的。(小组交流) 2.根据一个月内,月相出现的先后顺序,给月相 照片排序。排好后,同伴之间说说月相变化有什 么规律。
二、探索
活动二:给一个月的月相排序
根据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先思考哪些月相先出现,哪些 月相在中间,哪些月相在最后,然后再排序。 月相照片不要放反了。(可以看图片背后的箭头)
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


上半月,亮面在右边,亮面从小到大

下半月,亮面在左边,亮面从大到小
活动二、将一个月的月相照片进行排列
下半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2021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上半月
活动二、将一个月的月相照片进行排列
初一
根据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先思考哪些月相先出现,哪 些月相在中间,哪些月相在最后,然后再排序。
活动二、将一个月的月相照片进行排列
课后研讨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感悟?与同学相互 交流讨论。
祝 你 学 习 进 步!

看视频
上半月,月球的亮面朝西
下半月,月球的亮面朝东
活动一: 1、将这7张月相照片按上半月和下半月分开 上半月
下半月 2、将这7张月相照片按顺序排列
1
2
3
4
5
67
月相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 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 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 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 月面朝东下半夜。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课件
② 排序好的小组可以去参考其他小 组的排序,及时修正自己的排序 结果。
交流排序结果
交流我们的排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认识正确的月相顺序
调整月相 图片顺序。
制作月相变化纸牌
快速翻动,是不是 看到月相在变化?
研讨
问题: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拓展
观察月球的运动: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 空中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亮星)。我国古人十 分智慧地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 运动变化。你也可以试试,在不同时间,观察 月球和它周围的亮星位置有何不同?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制作月球变化手册的活动,我们了解了一个月 之内的月相变化规律——从缺到圆,再从圆到缺,不断循环。
本课小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 还有什么困惑?
?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最大收获是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你 有什么收获?大胆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 受或想法。
请你大声的说出来!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师寄语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难处或不足,我们应当懂得体谅他人的心情与需要,学会关爱他人、互帮互助。我希望我们生活的集体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集体,每一个同学都是充满正能量的人。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每个人或多或 少都有自己人、互帮 互助。我希望我们生活的集体是一个充满正 能量的集体,每一个同学都是充满正能量的人。
演示完毕 感谢聆听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观察月相
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 的形状叫月相。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月相变化的规律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第4课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教科版)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教科版)

新知讲解 记录我们的想法
用图画和文字将我们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 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我知道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枯死
新知讲解
有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番薯——可以用 块根繁殖,也可以
用茎扦插繁殖
新知讲解
教科版
三年级
(下册)
[精品]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科学教科版 三年级下
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科学教科版 三年级下
导入新知
它们是谁?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妈妈生的
导入新知
这些植物又是怎么来的呢?
由种子发 芽长大而

新知讲解
回顾:它们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 繁殖、成长、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新知讲解
播种方法
小组讨论
新知讲解
小组汇报
一、选种 要挑选那些颗粒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新知讲解
小组汇报
二、准备花盆和土壤
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 的土壤
你知道盖小瓦 片的作用吗?
防止花盆内积水使 凤仙花种子糜烂
土壤的选择有 什么要求?
(疏松、肥沃、微酸)
新知讲解
小组汇报
( 1)
(4 )
(2 )
课堂小结
每一株植物就是一个小生命,把植物作为我们 人类的朋友,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园,在这座美 丽的星球上,无论缺少了谁,都会变得不再美丽。 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习 性,对我们人类也有很大的好处,可以让我们更和 谐的相处,把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过山车
老鹰飞
苹果落 地
自动扶 梯
垂直电 梯
打台球
曲线 直线
很难击 中
直线 直线运动 曲线 曲线运动
预测
实测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画“√”)
预测
实验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交通工具通过100千米需要的时间
喷气式客机 自行车 汽车
6分40秒
高速列车
12分
6时40分
2时13分
轮船
50分
46分9秒
快艇
比较快慢:不同起点、同时出发
软尺
起始线
1米10厘米
1米
2米
1米90厘米
比较快慢: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
追及跑游戏
看一看,说一说
教科版
三年级
(下册)
[精品]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运动和位置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观察并判断: 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相比,
的位置
所以我认为它是
(移动了/没有移动), (运动的/静止的)。
判断物体研的运讨动和静止 小结:
一条轨道比快慢小组数据汇总表
小组 ( )小球运动时间(秒) ( )小球运动时间(秒) 1 2 3 4 5 6
···
如何选择数据
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到的商。
众数是指所有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中位数是把所有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排在最中间的数
据。
平均数:数据比较平均 众 数:许多数据相同 中间数:数据差距大
小结
和其他物体相比、看 位置是不是移动了,判断 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 述物体位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各种各样的运动
玩具小车和弹簧木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
在钢尺上贴 “小圆点”
在物体不同位置贴上“小圆点”,观察它们的运动。
旋转木马的人是怎么运动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
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的快慢
你觉得是什么条件影响了小球的快慢?
拓展
如果要让小车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猜一猜
早上四只脚, 中午两只脚, 傍晚三只脚。
你认识吗?
物体
滑动 滚动 静止(不动) 滑动 滚动 静止(不动
小木块 √

温馨提示
1.物体放斜面顶端,轻轻松手,不用外力推。 2.物块尽量放在斜面中间。 3.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在记录表中打“√” 。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画“√”)
预测
实验
物体
滑动 滚动 静止(不动) 滑动 滚动 静止(不动
小木块 √

小球
六棱柱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从快到慢给动物排排名 次
两条轨道、比较两个小球的快慢
实验方法:
以轨道的最高处为起点,以轨道的最低处为终点; 把两个小球摆放在起点处,同时轻轻松手,让它们自由滚落。 先到终点的,运动得快。
起点
同时 放手
终点
温馨提示:
注意公平 分工合作
一位同学: ①蹲在轨道的起点; ②两只手各拿一球放在轨道起点,让两球同时开始运动。
运动:跟地面相比 该物体移动了 静止:跟地面相比 该物体没移动
静止时我的位置
方向盘
软尺
静止时我的位置
操作要点:
A.方向盘对应教室内的实际 方位。 B.一位同学站在方向盘中间 的圆圈里,手拿着软尺的0 刻度一端缩在胸前;另一位 同学拉软尺另一端,手缩在 胸前,站在某个地方。 C.借助方向盘确定方向,借 助软尺确定距离,填写记录 表1。
1.图文结合 2.要有起点和终点 3.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4.坡度和弯道要注明 5.上下重叠时,下层用虚 线表示 ……
想一想,说一说
思考:怎样拼搭 更高效?
从终点往起点拼搭。
思考:很难达成 设计要求怎么办?
适当调整设计图。
做一做,测一测,评一评
做:根据设计图和材料, 制作“过山车”。
测:根据设计要求, 进行测评和调整。
一位同学:蹲在轨道的终点观察哪个球先到终点。 两位同学:在轨道一侧观察,留意是否出现类似于球滞留
在轨道上或者受到风吹影响等异常情况。
运动相同的距离, 同时开始运动。
先到终点的, 运动所需的时间短, 运动得快。
一条轨道,比较两个小球的快慢
方法: 分别用秒表测量两个小球运动完轨道全程所用的时间, 重复三次。 用时短的,运动快。
你见过或玩过游乐园中的过山车吗? 关于过山车,你知道什么?
我们的“过山车”
看一看,拼一拼
底座
直道 弯道
坡度
支架
你能利用这些材料搭建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吗?
想一想,说一说
请仔细阅读设计要求,思考达到设计要求 该怎么做?小组内讨论一下吧!
看一看,说一说
仔细阅读设计图, 思考“过山车” 轨道设计图需要 关注哪些内容?
评:完成自我评价, 邀请同学评价。
测 试 “ 过 山 车 ”
描述小球的位置
1.在轨道上放小球。 2.以轨道起点为中心,
借助方向盘、软尺, 描述小球的位置。 3.及时记录。
描述小球的运动形式
1.让小球高处滚落。 2.观察并记录。
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
两个小组合作,利用秒表、软尺、细绳等进行测量。
我的位置又在哪?
我开始运动,位置分别是:
我在方向盘中心的 的地方;
我在方向盘中心的 的地方;
我在方向盘中心的 的地方。
(方向) (方向) (方向)
(距离) (距离) (距离)
“我”在校园的位置
要把自己的位置告诉同学,可以怎么说?
标一标
有一辆车,从车站向东开出,却在1500米处 抛锚了,你能用圆点标出它的位置吗?
起点
终点
用秒表测量运动轨道全程的时间
温馨提示:
注意公平 重复实验 分工合作
发令员:①位置最好在轨道终点处; ②口令要简洁明了,如“跑”、“停”。
计时员:掐秒表的反应要和发令员的指令同步。 操作员:要自然松手,不给小球助力。 记录员:在轨道一侧兼做观察员一职,观察小球
滚动过程中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
静止时我的位置
一开始,
我在方向盘中心的
(方向)
(距离)的地方。
运动时我的位置
活动注意点:
①站在方向盘中心的同学保持任务一时的状 态,站在外围的另一位同学拉着软尺另一端, 向任意方向改变自己的位置,并确定自己运 动后的位置,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②外围的同学至少改变三次位置。 ③及时做好相应的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