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环境学考试重要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1.特罗尔(Troll)祖师爷德国地理学家2.景观概念:范围、异质性狭义上:指几十平方千米到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上: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3.景观的基本特征:异质性、相互作用、栖息地、中等尺度、多重价值1)生态系统的聚合(即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2)组成景观的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作用和影响。
3)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4)中等尺度: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
5)多重价值:具有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特征,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多种价值。
4.景观要素概念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空间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其每一个组成单元(生态系统)即为景观要素(或景观结构成分)。
5.景观结构成分:斑块、廊道、基质6.景观生态学概念: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变化、及其规划与管理的一门宏观科学。
7.景观生态学形成的理论基础(重点掌握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其应用、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模型)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在研究海洋环境中岛屿上的物种成分,数量及其变化过程时提出来的。
该理论把物种或种群定居和灭绝作为基本过程来研究,认为岛屿上的物种数目(多样性,丰富度)与岛屿的面积,孤立程度,年龄有关,并且受迁入和灭绝两个过程控制。
岛屿的面积效应:在生物群落里,物种的多样性随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增加。
岛屿的距离效应:靠近大陆的岛屿的物种数量要高于远离大陆的岛屿。
复合种群理论复合种群理论复合种群是指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亚种群频繁的从生境斑块中消失二是亚种群之间有繁殖体或个体的交流,从而使复合种群在景观水平上表现出复合稳定性。
源—汇模型源种群: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且迁入率高于迁出率的种群汇种群:指出生与死亡之间的平稳为负值,幼体的出生无法补偿成体的死亡的种群。
景观生态原理 王云才 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王云才考试复习资料1.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变化及其规划与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
3.景观生态规划:指将生态性原则与景观规划相结合的科学规划方法,主要是通过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
在景观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最优利用方案、对策及建议的景观规划途径。
4.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选择合理的指标,对景观环境和景观资源进行适宜性分析,以确定利用方式和发展规划,从而划分景观资源一景观环境的适宜性等级,达到资源与环境的最优化。
5.景观生态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景观斑块、廊道、基质在空间上形成的景观镶嵌体的特征。
6.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格局,即在景观中都存在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他们是由景观中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组成,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位置关键性的空间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关键性的空间元素、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即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7.景观规划设计: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改变现有的现行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
8.生物通道是联系斑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斑块间的连通性也影响着斑块间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
通道最显著的作用是运输,它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对十生物群体而言,通道具有隔离带和栖息地等多种功能。
9.景观敏感度是指在人与景观相互作用以及人对景观认知的过程中,景观处在一个极易发生变化并呈现在景观及其环境系统中的特征。
景观敏感度通常包含景观生态敏感度、景观认知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和景观建筑及其环境敏感度三个方面。
10.景观生态分析界定为在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基本手段的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基于景观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反映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相互头系为基本目的的景观要素的生态分析。
景观生态学知识点
1、景观的美学概念,景观与英语中的风景(scenery)一词相当,与汉语中的“风景”、“景色”、“景致”的含义一致。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2、景观的地理学概念,地理学上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特定区域综合体的双重含义。
3、景观的生态学概念,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4、景观的这三方面的含义有历史上的联系,从直观的美学观,到地理上的综合观,又到景观生态学上异质地域观逐步发展而来的。
5、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原因,科学深入的认识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观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
景观地理学概念——洪堡德景观生态学创始人——特罗尔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
2、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3、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4、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5、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6、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渗透理论用以描述胶体和玻璃类物质的物理特性,并逐渐成为研究流体在聚合材料媒介中运动的理论基础斑块的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划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廊道的功能资源功能通道功能屏障功能、防护功能美学功能廊道的双重性质1、廊道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
2、廊道又将景观不同部分连接起来,这两方面的性质是矛盾的基质的判定标准1、相对面积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或者说基质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在异质性很强的镶嵌景观中,可能任何一种要素的面积都在50%以下,这时就应考虑其他判别标准。
2、连通性假如景观的某一要素连接的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这一要素是基质。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景观与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景观:景观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异质性系统。
狭义:指几十平方米至几百平方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景观要素:(也称景观单元)指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
景观组分:把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
岛屿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则容纳生物种类越多。
复合种群: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源种群: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且迁入率高于迁出率的种群。
汇种群:出生与死亡之间的平稳为负值时,幼体的出生无法补偿成体的死亡的种群。
简答题:简述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
答: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如下:①将景观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强调空间异质性是其特点之一。
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
②研究的主要兴趣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及过程;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强调垂直格局,即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垂直断面上的运动与分配。
③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以自然系统的研究为主。
除研究自然系统外,考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⑤一些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只有在景观水平上在能得到合理的研究。
⑥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过程、干扰以及各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地貌过程和干扰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论述题:简述景观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生态学上的景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的景观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的景观是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准确地理解景观的概念,必须把握景观的以下4个特征:①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②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③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④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0603景观生态学课程考试答案
0603景观生态学课程考试答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园林 2017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景观生态学【0603】 A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一、名词解释(12个小题,选做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即“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人类产生后,尤其是农业出现之后,地球上才逐步留下文化的印迹。
尽管地球上已不存在不为人类活动所影响的自然空间,但是严格来说,只有具备具体可视的物质文化形态之景观才是文化景观。
由于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各种文化叠置而成的,因此美国地理学者提出“相继占用”的概念,主张用一个地区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同文化特征来说明地区文化景观的演变。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等,评价文化景观必须基于对上述诸因素的分析。
文化景观主要包括城市、乡村等聚落形态、田野道路等土地利用形态及民居、寺庙等建筑形态。
因此,对文化景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不同态度和不同成就,有助于了解人类文化的空间差异,甚至可以反映出形成区域文化的自然历史背景。
2. 干扰斑块由局部性干扰(如树木死亡、小范围火灾)事件形成的与周边基质不同的斑块。
在一个本底内发生局部干扰,就可能形成一个干扰斑块,例如在一片森林里,发生森林火灾,形成一个或多个火烧迹地,这种火烧迹地就是干扰斑块。
3. 景观异质性景观异质性是指在一个景观系统中景观要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其中,属性可以是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任何变量,或者是类型变量(如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或者是数值型变量(如动物分布密度、植物生物量、热能、水分、温度等);变异性包括不均质性和复杂性。
5. 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即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6. 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使廊道、斑块、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且适于人类居住。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填空.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1.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喧道、明道、(必考).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遮和汇2.基质的推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掌握.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3.景观异质性形成缘由: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匀称安排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4.景观多样性三种类型: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网络的结构特征:1 .结点2网络格局3.网眼大小5.网络的功能:生境、通道、电.干扰的类型:①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②按干扰的功能划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③按干扰产生的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④按干扰的传播特征划分: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⑤按干扰产生的结果划分:离散性干扰和集中干扰.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穿孔、分割、破裂化、缩小、消逝6.经过景观的生态流有三种: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直接采用价值、间接采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7.景观异质性类型: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三个指标:组织、适力、弹性简答题.景观分类的一般步骤和应用?答:景观生态分类的步骤①依据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图和其它图形文字资料,加上野外调查成果,选取并确定景观生态分类的主导要素和指标,初步确定个体单元的范围及类型②具体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表列各种特征,通过聚类或其它统计方法确定分类结果③依据类型单元指标,经判别分析,确定不同单元的功能归属,作为功能性分类结果。
1.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景观是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组成的聚合体;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各种生态流或物质再安排;景观的形成受气候,地貌特征的影响;景观的特征与肯定的干扰集合相对应.3,简述斑块大小与外形的生态学意义.答案要点: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物种■面积关系上.斑块外形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边缘效应,斑块内缘比上.4简述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的涵义及其生态意义.答案要点: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简单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匀称性.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打算了景观空间格局简单性,对景观中的各种过程产生肯定影响.5,简述自然景观,经营(半自然景观)景观与人工景观各有何特点自然景观:没有明显的人类影响,或人类的干扰没有转变自然性质的景观.经营景观:景观中非稳定成分一植被被改造,人类可以收获的林地和草地.人工景观:由人类活动而新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6简述景观生态相宜性分析的含义与意义答案要点: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从景观的独特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宜人性或景观的美学价值人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相宜性和限制性.7谈谈你对“景观”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园林规划中的指导意义.答题要点:景观美学上的涵义,地理学上的涵义,生态学上的涵义.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涵义,与风景同义.其次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第三种涵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解,将景观视为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景观的这三方面的涵义有历史上的联系.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留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的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缘由,科学深化地熟悉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留意欣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8 .试述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与网络•结点模型.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是构成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基本模式,也是描述景观空间异质性的一个基本模式. 斑块的定义;一般用斑块性质,斑块数目,斑块大小,斑块外形等指标描述,斑块大小,斑块外形的生态学意义. 廊道的定义:廊道的类型,廊道的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等度量.廊道的主要功能.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中很多廊道可以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称为结点.结点通常可起到中继点的作用,可对某些生态流起着掌握作用,也可作为临时的贮存地.很多景观具有网络分布.网络把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是景观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网络的重要性:物质或物种移动通道,对四周基质和斑块群落的影响作用;网络的结构特征:结点,格局,网眼大小,连通性,环度.9试述景观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答案要点: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常呈正态分布的规律.景观类型少,大均质斑块,小边缘生境条件下,物种多样性低;随着景观类型(生境)多样性和边缘物种增多,物种多样性增加;当景观类型,斑块数目与边缘生境达到最佳比例时,物种多样性最高;其后,随着景观类型,斑块数目增加,景观破裂化,斑块内部物种削减,物种多样性降低.10.试述干扰对景观异质性,景观破裂化的影响作用.答案要点: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干扰,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作用.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异质性有重要影响作用.景观破裂化把穿孔,分割,破裂化,缩小和消逝这5个过程全包括在内.分割和破裂化的生态效应既可以类似,也可以不同,这主要依靠于分割廊道是否是物种运动或所考虑的过程的障碍,缩小在景观转化中很普遍,它意味着讨论对象(如斑块)规模的减小,如林地的一部分被用于耕种或建房屋,那么残余的林地就会缩小.创新题1.以生活城市为对象说说区域景观生态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规划,原则和步骤?答:城市景观生态问题(1)自然生境大量损失林地、草地、水体及农田削减。
22、考试:景观生态学
考试:景观生态学1【单选】()是景观中联系最强的组成要素A.土壤B.大气C.水D.生物ABCD正确答案:C2【单选】鉴别景观类型和质量的诊断指标是()A.土壤B.大气C.水D.生物ABD正确答案:A3【单选】景观中最活跃的组成要素是()A.土壤B.大气C.水D.生物ABCD正确答案:B4【多选】理查德T.T.福尔曼将景观水平方向上的组成要素分成()A.斑块B.廊道C.基质D.有机质ACD正确答案:A B C5【多选】斑块按起源分的类型有()A.干扰斑块B.残存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D.引进斑块ABCD正确答案:A B C D6【多选】生态廊道可分类为()A.绿色廊道B.遗产廊道C.河流廊道D.树篱BCD正确答案:C D7【判断】花岗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A.正确B.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8【判断】基质是确定景观是何种类型的标志()A.正确B.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9【判断】廊道的弯曲度指廊道两点间直线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A.正确B.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0【判断】同等面积的斑块,圆的周长最小()A.正确B.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景观生态学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3. 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最初是指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增加的现象.目前,景观生态学上,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与内部生境方面的差异以及边缘种与内部种分布上的差异.5. 景观连接度景观连接度是测量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一个指标,它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与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6. 景观对比度景观对比度是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如果相邻景观要素间差异甚大,过渡带窄而清晰,就可以认为是高对比度的景观,反之,则为低对比度景观.7. 景观边界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8. 生态交错带或生态过渡带生态过渡带是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生态过渡带包含较大尺度上不同景观类型之间边界地带.9. 景观多样性与景观异质性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是是景观的两个重要属性.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10. 景观的破碎化景观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的过程或现象,广义上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等包括5种景观变化过程. 11. 生态流生态流是景观中毗邻生态系统间动物,植物,生物量,水和矿质养分的流动或运动,它是景观功能的主要部分.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或由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服务,功能,产品三个方面.13.文化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等附带有人类文化或文明痕迹或属性的景观称为文化景观.如城市景观,农业景观.自然景观的稳定成分-土壤得到人为改变的景观.如果园,农田.由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如城市景观.14. 自然景观没有或很少受到人为干扰影响的景观称为自然景观.15.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运算,显示和分析的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态特征3个部分.16. 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是以一种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为科学地利用土地,保证人,植物和动物及其赖于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7. 生态规划生态规划一般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对某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条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18. 网络与网络结点景观中许多廊道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网络.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称为结点.结点通常可起到中继点的作用,可对某些生态流起着控制作用,也可作为临时的贮存地.19. 景观格局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20.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该状态的倾向,即受到干扰后的恢复能力.二,简答题1. 景观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地貌和气候条件;干扰因素.2. 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是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组成的聚合体;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各种生态流或物质再分配;景观的形成受气候,地貌特征的影响;景观的特征与一定的干扰集合相对应.3. 简述斑块大小与形状的生态学意义.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物种-面积关系上.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边缘效应,斑块内缘比上.4. 何谓内缘比它有何生态学意义内缘比是指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面积之比,它与斑块形状,斑块大小有关.内缘比表示了内部生境与边缘生境的相对比率,也表示了边缘物种与内部物种所适应的相对空间大小,表明了斑块的边缘效应影响的相对范围.5. 对某一景观空间要素,如何判断其为斑块,廊道或基质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程度.6. 简述景观边界的主要功能.通道或廊道作用,过滤或屏障作用, 源的功能,汇的作用,生境的作用.7. 简述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的涵义及其生态意义.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景观空间格局复杂性,对景观中的各种过程产生一定影响.8. 简述景观破碎化的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含义.狭义上: 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广义上: 破碎化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9. 从生态流的角度,指出景观中的关键点可能有哪些具有重要内容或源地效应的部位(如大面积的自然植被),或者不寻常的地物;变化较多的区域,特别是生态敏感区,以及那些一旦受到干扰就长时期难以恢复的区域;各种形式的流交汇的地方.10. 简述景观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含义.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该状态的倾向,即受到干扰后的恢复能力.景观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含义基本相同.11. 影响景观动态的因素有哪些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干扰.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作用.12. 简述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与人工景观各有何特点自然景观:没有明显的人类影响,或人类的干扰没有改变自然性质的景观.经营景观:景观中非稳定成分—植被被改造,人类可以收获的林地和草地.人工景观: 由人类活动而新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13. 简述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含义与意义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从景观的独特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宜人性或景观的美学价值人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14. 简述因子叠加法和数学组合法在适宜性分析过程中的特点.因子叠加法:先根据规划目的选择各因素(或因素分级),并以同样比例尺用不同颜色表示在图上,成为单因素图层(overlays).然后把单因素图层用叠加技术进行叠加,就可得到各级综合图.由单因素图层叠加产生的各级综合图逐步揭示出具有不同生态意义的景观单元类型.数学组合法的特点是:把景观特性对不同的人类活动的各种适宜性等级改为数量值,并赋予因素不同的权重.重计算机在规划中的运用,着眼于整体系统化和局部自动化.15. 度量廊道特点的主要指标有哪些试述其含义.廊道及网络的度量指标主要有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连接度是廊道与廊道网络内所有结点的连接程度,也称网络连接度.环度是指连接网络中现有结点的环路存在程度.曲度即廊道的弯曲程度.间断是指连续分布的廊道出现的空隙或裂口.16. 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有什么意义(1) 提醒人们重视产生这些服务功能的自然资本存量;(2) 反映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的价值,为决策者提供一个背景值;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4) 为选择比较不同的园林规划方案或为优化规划方案提供一个重要参考依据.17. 为什么说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中一个重要的功能点:叠加分析实际上是将几个数据图层进行叠加,产生新的数据图层的操作过程,新的数据图层综合了原来两个或多个图层所具有的属性.18. 如何评价已建成的自然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费用支出法.以人们到自然风景区支出费用来表示其经济价值.生产成本法中的影子工程法.指自然风景区生态系统破坏后,用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环境功能所需的花费.19. 如何评价公共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替代市场价格法.可以用"影子价格"来表达公共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模拟市场技术,通过问卷调查,以居民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公共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20. 该如何判断景观的稀有性不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罕见的自然现象;代表地球演化主要阶段的突出事件或有意义的地貌或自然地理特征;对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具有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自然生境.某种景观被破坏后可能恢复的难度.恢复时间(年,世纪)愈长则愈为稀有.21. 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有什么关系景观生态规划是以一种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为科学利用土地,保证人,植物和动物及其赖于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规划一般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对某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条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生态规划的雏形是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可以讲就是土地利用规划,公园,自然风景区,城市和居住区的规划都属于景观规划的范畴.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2. 简述文化与景观的关系.景观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之分.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都是不同程度的文化景观.文化影响景观,人们根据自己对环境的感知,认识,美学准则,信念等文化背景来建造各种景观.例如,各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充分反映出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景观反映文化.如陕北的窑洞,福建土楼,广西竹楼等,这些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而展现的村寨和住宅,反映着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内涵.景观也影响着文化.如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特征与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密切相关.23. 从水流,养分流的角度,论述沿河植被与河流的关系.河水滋润植被;通过遮阴,枯枝落叶输入影响河水理化性质;防止河岸冲刷;过滤缓冲作用.24. 在设计城市郊区道路林带宽度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边缘效应物种多样性随林带宽度的变化25. 为什么说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对景观生态规划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景观具有明显不同的景观空间格局, 而景观空间格局是决定景观生态流的性质,方向和速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景观格局本身也是景观生态流的产物,即由景观生态流所控制的景观再生产过程的产物.因此,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反馈始终是景观生态规划中的重要课题.成功的规划与设计在于我们对规划区景观的理解程度,因为景观生态规划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组合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而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结构,以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而对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分析有助于做到这一点.三,论述题1. 谈谈你对"景观"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园林规划中的指导意义.景观美学上的涵义,地理学上的涵义,生态学上的涵义.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涵义,与风景同义.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第三种涵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解,将景观视为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景观的这三方面的涵义有历史上的联系.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的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原因,科学深入地认识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观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2.以城市林地为例,谈谈你对景观多重价值的认识在规划城市林地景观时,该如何处理其自然价值的多重性问题城市林地景观多重价值: 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景观价值.根据规划目标,环境特点:选择发展方向.3.试述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与网络-结点模型.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是构成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基本模式,也是描述景观空间异质性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的定义;一般用斑块性质,斑块数目,斑块大小,斑块形状等指标描述,斑块大小,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廊道的定义:廊道的类型,廊道的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等度量.廊道的主要功能.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中许多廊道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网络,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称为结点.结点通常可起到中继点的作用,可对某些生态流起着控制作用,也可作为临时的贮存地.许多景观具有网络分布.网络把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是景观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网络的重要性:物质或物种移动通道,对周围基质和斑块群落的影响作用;网络的结构特征:结点,格局,网眼大小,连通性,环度.4. 土壤侵蚀量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在园林规划与建设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土壤侵蚀量:降水强度;土壤可侵蚀性;坡长;坡度;植被盖度.注意问题:地形,土地利用方式,植被覆盖采取措施:通过栽植植物,增加植被盖度,减少土壤侵蚀.5. 试述农村景观建设中沿河植被在影响河流水质方面的作用农村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农田化肥,农药,通过径流,向河流流动;河流水体污染.沿河植被带的拦截吸收作用,对生态流的阻断或减缓.6. 试述干扰对景观异质性,景观破碎化的影响作用.: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干扰.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作用.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异质性有重要影响作用.景观破碎化把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这5个过程全包括在内.分割和破碎化的生态效应既可以类似,也可以不同,这主要依赖于分割廊道是否是物种运动或所考虑的过程的障碍.缩小在景观转化中很普遍,它意味着研究对象(如斑块)规模的减小,如林地的一部分被用于耕种或建房屋,那么残余的林地就会缩小.7. 以河流沿岸植被带为例,谈谈你对生态过渡带(ecotone)特点的认识.河流沿岸植被带:水生生态系统到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带;性质或特征:不稳定,生态脆弱性,受洪水影响,受上部植被或土地利用性质影响;功能:过滤或屏障作用,:生态廊道及生境作用,两栖动物或河流沿岸植物的迁移或栖息地;源,汇作用,拦截吸收上部物质流动,向河流输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
景观生态学重点掌握知识
名词解释:景观①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而成,具有异质性(heterogeneity);②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③景观既是生物栖息地,又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④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⑤景观是一个有内在关联的区域整体系统;⑥景观是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
⑦景观是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是环境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生态过程贯穿在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之中。
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概念,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的最显著特征。
②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模式这是景观生态学中,构成并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
河流廊道:是指沿河流分布,而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
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特性。
景观镶嵌格局在所有尺度上都存在,并且是由斑块-廊道-基质这一模式所构成的。
镶嵌度:也就是斑块的密度,在识别景观的特定构型之前应该首先确定它。
一般来讲,斑块面积较小的城郊景观比面积较大的草原景观具有更高的镶嵌度。
漏斗效应:除景观要素间的相应作用集中外,聚集点往往位于2个景观要素构成的半岛尖端,是动物迁移和其他物种穿越景观的关键点。
边缘效应:边缘是指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交而形成的狭窄地区。
在景观要素的在边缘地带由于环境条件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及边缘效应。
生态交错带:不同景观斑块空间邻接会产生与斑块特征不同的边缘带,即生态交错带。
景观稳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种是景观变化的趋势,一种是景观对干扰的反应。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生态学考试
名词解释:1.干扰:是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
2.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3.景观过程:景观生态流(能量,物质,物种和其它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形式)的表现形式。
4.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拓扑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拓扑作用。
5.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6.景观空间异质性:景观尺度上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7.边际(缘)效应: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两侧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而表现出与斑块内部不同的生态学特性和功能的现象。
8.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9.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代表区域。
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10.景观生态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景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达到人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协调发展。
11.尺度效应:是指生态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动态变化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有不同的表现,也会产生不同的尺度效应。
12.景观过程的基本功能:是指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能量和物质流动,以及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
13.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14.廊道:是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15.本底: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景观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填空:1.景观形成的因素包括:地质地貌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植被因素,干扰。
景观生态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是:A. 植物群落B. 动物种群C. 景观格局和过程D. 土壤肥力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组成单元?A. 斑块B. 边缘C. 基质D. 气候答案:D3. 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是指:A. 一个自然区域B. 一个行政区划C. 一个具有一定空间尺度的自然或人文区域D. 一个城市答案:C4. 景观连通性主要影响以下哪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土壤质量C. 气候条件D. 水资源答案:A5. 景观破碎化会导致:A. 生物多样性增加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土壤侵蚀减少D. 水资源增加答案:B6.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指的是:A. 景观的空间分布B. 景观的组成元素C. 景观的功能过程D. 景观的美学特征答案:A7. 景观生态学中“过程”主要指:A. 物种迁移B. 物种竞争C. 景观元素的相互作用D. 景观的美学评价答案:C8.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尺度通常包括:A. 微观尺度B. 宏观尺度C. 从微观到宏观的多个尺度D. 单一尺度答案:C9. 景观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通常指的是:A. 景观元素的边界B. 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C. 景观元素的内部结构D. 景观元素的外部形态答案:B10.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领域包括:A. 城市规划B. 农业管理C. 自然保护区规划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组成元素、功能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关注景观尺度上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旨在理解和管理景观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解释景观破碎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答案: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自然因素导致景观元素的分裂和破碎,形成更小的斑块和更复杂的边缘。
这种破碎化会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景观连通性,影响物种迁移和基因流动,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
07428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A.信息论。
A.信息论B.控制论著C.系统理论D.稳定论2.下列原理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是D.景观叠加原理A观结构和功能原理B.生物多样性原理C.物种流动性原理D.景观叠加原理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B.交点。
A.斑块B.交点C.走廊D.本底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A.障碍作用。
A.障碍作用B.网络作用C.联系作用D.扩散作用5.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A.连通性能。
A.连通性能B.控制性C.多样性D.封闭性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景观多样性指标的是B.可及度。
A.丰富度B.可及度C.Simpson多样性指数D.相对分块数7.不同的森林类型的结构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地境系列,另一个是A.时间系列。
A.时间系列B.空间系列C.平面系列D.立体系列8.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网状景观的空间特征的是C.网的面积。
A.走廊宽度B.网的回路C.网的面积D.网格大小9.在影响景观形成的气候因素中,温度和B.降水是更为重要的气候地理因素。
A.太阳辐射B.降水C.风D.海拔高度10.植物可以根据其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B.苔藓植物。
A.地被植物B.苔藓植物C.草坪植物D.藤本植物11.人类对斑块结构的影响有:斑块类型,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和D.斑块密度。
A.斑块生产力B.斑块起源C.斑块周转率D.斑块密度12.影响污染空气散播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C.植被因素。
A.降水因素B.地貌因素C.植被因素D.人口因素13.植物的运动地靠A.散布来实现的。
A.散布B.迁移C.巢区活动D.群落活动14.景观变化的作用力之一是自然力,自然力又分为物理力和B.生物力.A.化学力B.生物力C.天然力D.地动力15.根据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强度,景观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它们是波动,A.恢复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由不同土地单元组成的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即景观的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的学科。
其中,景观是指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斑块是指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而斑块化则是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的表现。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分别是斑块、廊道、基质。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而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景观多样性则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内缘比则是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干扰是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
景观破碎化则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生态流则是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最后,景观生态分类是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
而景观生态规划则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最佳的景观结构则是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优点。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1、景观: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地理学概念:生态学概念: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
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1、景观生态学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1、景观形成的自然因素气候:指的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是景观分异的最主要因素。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地貌或形态,式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土壤(发育):作为景观的主要成分,是连续分布在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客体,其发生、发展与景观密不可分,是反映景观的一面镜子。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一. 名词解释景观: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景观要素:是指组成景观的基本空间单元景观成分:是指组成景观的各种自然成分。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景观结构:景观要素的空间格局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景观功能:景观成分的相互作用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基质: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接程度最高,并且在功能上对景观的动态起着控制作用的背景结构。
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景观异质性:是景观尺度上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包含空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
景观多样性:指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包含斑块类型多样性、斑块形态多样性、斑块镶嵌格局多样性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的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规则式均匀格局②、聚集格局③、线状格局④、平行格局⑤、特定组合和空间连接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方式。
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用背)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物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景观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景观稳定性:一是系统保持现状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即扰动后的恢复能力。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答案总结汇总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一、1、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2、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3、景观连接度: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
4、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织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5、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这一名词在生态学领域应用广泛,其含义和用法亦有多种。
具体地将,空间异质性一般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缀块性(patchness)和梯度(gradient)的总和。
6、尺度:指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的细化水平。
7、斑块: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8、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9、本底: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10、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自然界中任何孤立存在的环境类型,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名称为“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11、岛屿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提出“岛屿平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of island)认为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实际上是由迁入(immigration)和灭绝(extinction)两者的平衡决定的,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不断地灭绝或被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
12、复合种群:即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缀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缀块之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交流,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都称为复合种群13、生态流: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
《生态环境学》考试复习提纲
《生态环境学》考试复习提纲《生态环境学》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生态学概论(红色为考试重点内容)1、生态学概念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9年首次提出的。
比较简洁的表述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生存环境(1)生物环境(2)物理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能量环境)(3)生物能量环境(由光环境和温度环境组成)(4)生物的物质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土壤圈组成。
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
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里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所以称之为生物圈。
3、生态因子的概念组成生物生存环境中各种因素,这种因素称生态因子4、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5)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的补偿作用5、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1)拮抗作用(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3)净化作用6、生态因子作用的规律(1)限制因子规律(2)最低量(最小因子)定律(3)耐受性定律7、种群的概念种群指在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总和。
也就是说种群是在特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中生活和繁衍的同种个体所组成的群体8、种群的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2)数量特征(3)遗传特征9、种群数量动态参数(1)出生率和死亡率(2)迁入和迁出(3)年龄结构和性别比(4)种群内禀增长率10、内禀增长率概念内禀增长率是指当环境是无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等都没有限制性影响),在该理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种群所能达到的恒定的、最大的增长率。
11、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式(1)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2)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12、种间关系(1)中性作用(2)竞争:直接干涉型(3)竞争:资源争夺型(4)偏害作用(5)寄生作用(6)捕食作用(7)偏利作用(8)原始作用(9)互利共生13、竞争排斥原理种间竞争使亲缘关系密切或各方面都相似的物种之间产生生态上的分离,这就是竞争排斥原理或格乌司原理14、生态隔离两物种相似,在进化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竞争的结果从理论上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一个种完全排挤掉另一个种;其二是使其中一个种占有不同的空间(地理上的分隔)、吃不同的食物(食性上的特化)或其他生态习性上的分隔(如运动时间分隔),通称为生态隔离。
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干旱地区,河流与冲积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A、负关联B、正关联C、不相关D、随机关联正确答案:D2.为便于物种的扩散可()。
A、规划保护区成圆形B、将几个保护区用走廊连接起来C、设计多个小的保护区D、使保护区尽可能大正确答案:B3.在湖南省植物园的高尔夫球场属于()。
A走廊B引入斑块C本底D 环境资源斑块A、走廊B、引入斑块C、本底D、环境资源斑块正确答案:B4.在城市景观中,城市道路网络的连接程度α指数的大小范围是()。
A、0-1.0之间B、1-10之间C、0-1.0之间D、0-5.0之间正确答案:A5.景观异质性一般对景观的稳定性()A、不利B、有利C、无影响D、不确定正确答案:D6.两个景观的类型多样性指数相等,那么两个景观异质性()。
A、完全不一样B、完全一样C、可能不一样D、A、B、C都不对正确答案:C7.在城市景观中,斑块一般面积较小,主要由()组成的。
A、环境资源斑块和干扰斑块B、引入斑块和残余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和引入斑块D、干扰斑块和残余斑块正确答案:B8.对同一景观来说,研究尺度越大,其空间异质性()。
A、无法确定B、不变C、越强D、越弱正确答案:D9.城市中的植物园或树木园,主要是在以下的()作用下形成的。
A、扩散运动B、物流C、携带运动D、扩散运动、物流和携带运动三种运动正确答案:B10.一般来说,景观中某一斑块或生态系统的生物量越大,成熟度越高,其成为()可能性就越大。
A、源区B、汇区C、源区和汇区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11.荷兰和德国的土地生态设计如佐讷维尔德Zonneveld和Haber国家公园景观规划,属于()。
A、欧洲景观生态学学派B、北美景观生态学学派vC、亚洲景观生态学学派D、中国景观生态学学派正确答案:A12.在城市景观中,可用()说明城市道路网络的连接程度。
A、α指数B、β指数C、γ指数D、三种指数都不能说明正确答案:C13.在城市景观中,公园和工厂在空间上的联系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1、景观: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地理学概念:生态学概念: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
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1、景观生态学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1、景观形成的自然因素气候:指的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是景观分异的最主要因素。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地貌或形态,式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土壤(发育):作为景观的主要成分,是连续分布在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客体,其发生、发展与景观密不可分,是反映景观的一面镜子。
植被:是指某个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所有生活植物的总体,植被的发育和变化是景观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自然干扰2、干扰定义:在目标尺度内,改变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现象的不连续事件,或造成生态不整合的不连续事件。
描述指标:干扰频率、恢复速率、干扰事件影响的空间范围、景观范围的大小。
类型:火干扰、放牧干扰、践踏干扰、土壤物理干扰、土壤施肥干扰、其他干扰。
3、斑块定义: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类型:①干扰斑块②残存斑块③环境资源斑块④引入斑块4、廊道定义:不同于两侧基质,以条带状出现的狭长地带。
类型:①按廊道形成原因分为:干扰廊道、残余廊道、环境资源廊道、再生性廊道。
②按廊道空间位置分为:低位廊道和高位廊道。
③按廊道起源分为:人工廊道、自然廊道。
④按城市廊道的功能分为:绿色廊道、蓝色廊道、灰色廊道。
⑤按廊道结构和性质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景观生态功能:①传输通道功能。
作为景观生态流的通道和传输功能。
②过滤和阻抑功能。
廊道对景观中的物质、能量和生物流有过滤、阻碍、截流和屏障的作用。
③生境功能。
廊道可提供特殊的生物生境,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④物种的源——汇功能。
即河岸带和树篱防护林带等廊道。
⑤文化和美学功能。
廊道不仅有丰富的景观生态学意义,在城市学领域和城市建设中,更被赋予了深层次的人为内涵。
5、本底(基质)定义: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结构特征:控制景观走向是基质最根本的特征。
判断:①相对面积。
当景观中的某一要素所占的面积比其他要素大得多时,这种要素类型就可能是基质。
②连接度。
基质的连接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高,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通常为线状或带状要素)连接的较为完好,并环绕其他所有现存景观要素时,其空间未被分为两个开放的整体(即不被边界隔开),则可认为该要素是基质。
③动态控制。
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也可以认为是基质。
6、网络的定义由相互连接的廊道或者通过廊道在空间上联系起来的斑块构成的网络状结构。
7、景观异质性类型: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
形成机制:①景观资源的空间分异。
②生态演替。
③干扰作用。
8、景观格局定义:一般指空间格局,即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空间类型:①规则或均匀分布格局。
②聚集(团聚)型分布格局。
③线状格局。
④平行格局。
⑤特定的组合或空间联结格局。
9、景观异质性具有哪些生态学意义?①满足物种不同生态位的需求,有利于不同物种存在于空间的不同位置,从而容许物种共存;②影响群落的生产力和生物量;③导致群落内物种组成结构的小尺度差异;④控制群落物种动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因子;⑤对生态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10、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定义与内容。
第四章1、景观生态流定义:能量、物质、物种和其他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类型:空气流、水流、养分流、动物流、植物流。
2、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①扩散: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作用力,也是一种低能耗过程,主要取决于不同景观斑块间的温度或密度差。
②重力:物质沿重力梯度移动的基本作用力。
③运动:物体通过消耗自身能量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的力。
3、景观生态过程的媒介物答: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
4、景观破碎化定义:景观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多用来描述自然植被景观的变化和作为大型生物生境景观的变化。
空间过程:①穿孔:是在大面积景观要素单元中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小面积斑块的过程,是景观破碎化最普遍的方式。
②分割:是用宽度相等的带来划分一个区域,形成几个较小斑块的空间过程。
③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的过程。
④收缩:意味着研究对象规模的缩小。
⑤磨蚀:是景观中破碎化形成的斑块被重复破坏而消失的过程。
生态学意义:①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是降低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②植被的破碎化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格局,给景观生态过程带来不同的影响。
③景观的破碎化使斑块对外部的干扰表现得更为脆弱。
④破碎化对许多生物物种和生态过程均有负面影响。
5、动物在景观内的运动方式有哪些?运动方式对动物的分布格局有什么影响?运动方式:在巢域范围内运动、疏散运动、迁徙运动。
6、植物传播根据其繁殖体传播机制及各自适应性类型①风播植物:种子以风力作用作为传播的动力。
②水播植物:有些植物的种子表面有蜡质、果皮含有气室、密度较水低,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洋流传播。
③动物传播植物:浆果、肉质果或带有可黏附的结构的种子。
④重力传播植物:成熟后果实或种子因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地面。
⑤自体传播植物:蒴果及角果的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
第五章1、景观稳定性含义:景观系统对干扰的反应能力。
一是系统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
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归原有状态的能力,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亚稳定性概念:是指系统受一定干扰后发生变化并达到可预测的波动状态。
亚稳定模型意义:有助于理解稳定性和亚稳定性的本质,能进一步说明生态系统的变化与稳定性的关系。
第六章1、景观生态分类定义:根据景观系统内部状况分布和物质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统一考虑景观的自然属性、生态功能和空间形态特征,按照一定原则用指标反映这些差异,从而将各种景观生态类型划分和归并,并构筑成景观生态分类体系。
景观生态分类是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第七章1、景观评价概念:对景观现状、生态功能及可能的利用方案进行综合判定的过程。
特点:①评价研究对象的特定性和针对性。
②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
③评价指标和结果的时空尺度性。
④评价指标的可调控性。
主要内容:①景观质量现状的评价。
②景观的利用开发评价或适宜性评价。
③景观功能价值评价。
2、景观美特性①景观美的多样性。
②景观美的社会性。
③景观美的可愉悦性。
④景观美的时空性。
3、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类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第八章1、什么是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概念:在关注区域生态特征的基础上,以大中尺度的景观单元利用和配置为主要目标。
内容:①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
包括景观的生态分类、格局与动态分析、功能分化等内容,是从结构、功能、动态等方面对其景观生态过程予以研究。
②景观生态评价,包括经济社会评价与自然评价。
即评价景观对现在用地状况的适宜性,以及对于已确定的将来用途的适宜性。
③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根据景观生态评价的结果,探讨景观的最佳利用结构。
④景观管理。
一方面是负责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成果的实施;另一方面对于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人员,使其对于规划与设计能够不断进行修改,使之完善。
2、景观生态规划典型案例分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景观、农业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漏斗效应:人们常见的在半岛顶端,动物路径密度高的现象。
2、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3、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到物活动等)。
4、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度量。
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
5、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度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具有由特定时间、空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程度所确定的特征。
6、边缘效应:边际效应也叫边缘效应。
它是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现象。
7、孔隙度:斑块在本底中称为孔。
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称为孔隙度。
它是本底中斑块密度的量度。
与斑块大小无关。
8、弯曲度:廊道中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与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之比,与沿廊道的移动有关。
9、本底: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10、斑块: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例:天空的云、嵌花路面的石子。
11、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区域,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例如:树篱、公路12、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填空1、斑块的起源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和引入斑块。
2、动物的运动方式:巢区活动、疏散、迁移3、景观生态学是由特罗尔提出的。
4、景观格局形成原因:物质,非物质,人为5、廊道的作用有:具有将景观分离、将景观连接的双重作用。
具体表现在:运输、保护、资源、观赏6、景观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文化功能7、复合种群种类:是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2个或2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