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锅炉过剩空气系数
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及处理
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及处理一、锅炉热效率(%)1、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因1.1排烟温度高。
1.2吹灰器投入率低。
1.3灰渣可燃物大。
1.4锅炉氧量过大或过小。
1.5散热损失大。
1.6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大。
1.7煤粉粗。
1.8汽水品质差。
1.9设备存在缺陷,被迫降参数运行。
……2、解决问题的措施2.1降低排烟温度。
2.2及时消除吹灰器缺陷,提高吹灰器投入率。
2.3降低飞灰可燃物、炉渣可燃物。
2.4控制锅炉氧量。
2.5降低散热损失。
2.6降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2.7控制煤粉细度合格。
2.8提高汽水品质。
2.9根据情况,调整锅炉受热面的布置。
2.10必要时改造燃烧器,使之适合燃烧煤种。
……二、锅炉排烟温度(℃)1、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因1.1炉膛火焰中心位置上移,排烟温度升高1.1.1投入上层燃烧器多,层间配风不合理。
1.1.2上层给煤机给煤量过大。
1.1.3燃烧器摆角位置发生偏移,造成火焰中心位置上移。
1.1.4燃烧器辅助风门开度与指令有偏差,氧气不足,煤粉燃烧推迟。
1.1.5一次风机出口风压高,风速过大,进入炉膛的煤粉燃烧位置上移。
1.1.6锅炉本体漏风,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大。
1.1.7煤粉过粗,着火及燃烧反应速度慢。
1.1.8煤质挥发分低、灰分高、水分高,着火困难,燃烧推迟。
1.1.9磨煤机出口温度低,使进入炉膛的风粉混合物温度降低,燃烧延迟。
1.2因锅炉“四管泄漏”进行堵管,造成过热器、再热器或省煤器传热面积减少。
1.3送风温度高。
1.4烟气露点温度高。
1.5吹灰设备投入不正常。
1.6受热面结焦、积灰。
1.7空气预热器堵灰,换热效率下降。
1.8水质控制不严,受热面内部结垢。
1.9给水温度低。
……2、解决问题的措施2.1运行措施2.1.1机组负荷变化,及时调整风量和制粉系统运行方式,保持最合适的炉内过剩空气系数。
2.1.2及时调整炉底水封槽进水阀,保证水封槽合适的水位。
2.1.3煤质发生变化,及时调整燃烧,保证燃烧完全和炉膛火焰中心适当。
锅炉燃烧稳定措施
锅炉燃烧稳定的技术措施某电厂#1、#2 锅炉是采用英巴技术生产的世界首批“W 火焰”超临界变压直流锅炉,无成熟的工业现场运行经验可以借鉴,机组在运行中均浮现前墙上部水冷壁严重超温的现象,鳍片拉裂。
经停炉检查后发现锅炉前墙上部水冷壁中间管排发生局部变形、水冷壁鳍片撕裂等设备缺陷,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为保证锅炉稳定运行特制订本措施:一、总则运行人员要充分认识直流炉热容量小,参数变化快、幅度大的特点。
燃料、给水、减温水的调整操作应缓慢、小幅进行,做到精调、细调。
锅炉各参数(给水量、给煤量、磨煤机料位、磨煤机容量风、氧量、汽温、汽压、负荷、过热度等)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调节时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调整其中一个参数时,要充分考虑到对其它参数的影响,监盘时严密监视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参数的控制要做到超前调整,监盘人员之间要做到随时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充分发挥主动性,敢于摸索,善于总结分析。
二、锅炉燃烧稳定的技术措施1、减少 W 火焰锅炉热偏差的技术措施机组正常运行中严格控制各燃烧器二次风量均衡,维持各台磨煤机的一次风量一致,维持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稳定性。
在运行中,就地观测一次风刚性的强弱,保持一次风适当的刚性,调整火焰中心位置以满足受热面要求。
根据煤粉细度、火焰中心、燃烧稳定性进行调整动态分离器转速。
运行中要注意各台磨煤机出力要均匀,保持同一台磨煤机所属两台给煤机出力基本一致,两侧容量风开度要基本一致。
通过火检信号强度和观火孔的观察,判断炉膛火焰的“偏烧”程度,适当调整下二次风,保证炉膛的火焰中心的位置。
严格控制锅炉水冷壁任意相邻两根管子之间的壁温差不超过50 ℃,任意不相邻两根管子之间的温差不超过100℃。
2、过剩空气系数调整通过对过剩空气系数调整试验,使锅炉燃烧获得最佳配风量,确定省煤器出口最合适过剩空气系数值。
在额定负荷下,保持二次风配风方式不变,改变总风量,使省煤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分别在不同工况(设计过剩空气系数附近)下进行调整。
锅炉烟尘测试中过剩空气系数的测定
浅析锅炉烟尘测试中过剩空气系数的测定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过剩空气系数的测定,以锅炉烟尘测试为例,研究了影响过剩空气系数的因素及其测定方法。
首先,介绍了过剩空气系数及其与烟气流量关系、烟气温度关系、蒸发量关系等。
其次,通过烟尘实验,对不同温度环境下锅炉烟尘中的过剩空气系数进行了测定。
最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锅炉烟尘中的过剩空气系数可以通过测定来确定。
关键词:锅炉烟尘,过剩空气系数,测定,温度正文:1、引言锅炉烟尘的排放对环境的危害是明显的,而其中的过剩空气系数(OA)也是影响锅炉效率的重要参数。
因此,对于锅炉烟尘中的过剩空气系数的测定非常重要。
2、过剩空气系数过剩空气系数(OA)是指在炉膛内,燃烧时所需要的理论量的空气和实际用于燃烧的量之间的比率。
过剩空气系数与燃烧效率有直接关系,因此,对它的测定非常重要。
空气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烟气流量、温度和蒸发量等。
3、烟尘实验为了了解锅炉烟尘中的过剩空气系数,将数据采集装置安装在实验室内,并使用不同温度环境进行烟尘实验。
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锅炉烟尘中过剩空气系数也随之升高,证实烟气温度与过剩空气系数存在一定关系。
4、结论通过对锅炉烟尘中过剩空气系数的测定,可以了解烟气温度、烟气流量和蒸发量等多种因素对过剩空气系数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提高锅炉的效率和烟气排放质量。
5、安全控制对锅炉烟尘中过剩空气系数的测定对安全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消防的锅炉烟尘应满足最低的过剩空气系数要求,以保证火势的控制、热效率和排放物的低限度,同时避免火灾的发生。
6、结论本文通过研究锅炉烟尘中过剩空气系数的测定,总结了影响过剩空气系数的因素,并且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锅炉烟尘中的过剩空气系数可以通过测定来确定。
此外,过剩空气系数的测定也可以用于消防、安全控制和锅炉效率的提高。
7、推荐针对烟尘实验中的过剩空气系数测定,可以采用建筑物内的多道烟尘测量设备,以确保烟尘的实时测量过程。
供暖锅炉的燃烧调节与节能范本
供暖锅炉的燃烧调节与节能范本供暖锅炉是很多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的主要供暖设备,如何调节供暖锅炉的燃烧以实现节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供暖锅炉的燃烧调节与节能的一些范本和措施。
一、优化燃料选择优化燃料选择是实现供暖锅炉节能的第一步。
在选择燃料时,应选择高效、环保的燃料,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料,避免使用高污染、低效的燃料,如煤炭等。
清洁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减少,热能利用效率提高,从而节能减排。
二、优化燃烧调节优化燃烧调节是提高供暖锅炉热能利用效率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燃烧调节的范本和措施:1. 燃烧空气预热:采用空气预热装置,将燃烧用的空气预先加热到一定温度,可以增加燃烧温度,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消耗。
2. 过量空气系数控制: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实际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与理论所需空气量之间的比值。
过量空气系数过大,会导致燃料浪费和燃烧不完全。
通过调节供暖锅炉的空气进入量,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可以实现燃烧的最优化。
3. 排烟温度控制:排烟温度是供暖锅炉燃烧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衡量燃烧效率的一个指标。
燃烧过程中,如果排烟温度过高,说明热量未能充分吸收,意味着燃烧效率较低,热量浪费较多。
通过控制排烟温度,可以实现燃烧效率的提高。
4. 燃料喷射方式优化:供暖锅炉的燃料喷射方式会影响燃烧的均匀性和热量传输效果。
优化燃料喷射方式,可以改善燃烧气流的流动性和均匀性,提高热量传输效果,实现燃烧效率的提升。
5. 燃料比例控制:对于多燃料供暖锅炉,燃料的比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燃料比例控制,可以实现各种燃料的最优利用,节约燃料消耗。
三、燃烧控制系统升级燃烧控制系统是供暖锅炉燃烧调节和控制的核心部分,升级燃烧控制系统可以改善燃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1. 火焰检测与监控技术:利用先进的火焰检测与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燃烧情况,掌握燃烧过程的动态数据,及时发现和调整燃烧异常情况,保证燃烧的稳定和高效。
2. 氧气含量监测:通过对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的监测,可以实时调整燃烧空气进入量,控制燃烧过程的过量空气系数,以达到最佳燃烧效果。
锅炉烟气监测中过剩空气系数的影响因素简析及对策
( G a o y o u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o n i t o r i n g S t a t i o n , G a o y o u, J i a n g s u 2 2 5 6 0 0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The a p p r o pr i a t e me a s ur es we r e p ut f o r wa r d b r i e f l y b y t h e v a r i o u s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g t h e e x c e s s a i r c oe f f i c i e n t i n t h i s a r - t i c l e, t he d a t a a c c ur a c y i n t h e bo i l e r lu f e g a s mo n i t o r i ng we r e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p r o v e d.
Ke y wor ds: e x c e s s a i r c o e f f i c i e n t ;i mp a c t f a c t o r s; c o un t e r me a s u r e s
在 锅炉 烟气 实 际监测 过程 中 , 不仅 要严 格按 照 作 业指 导 书进行 操作 , 同时对 过剩 空气 系 数 的选 取
能 完全 燃烧 , 这 多供 给 的这一 部 分空气 量 称为 过剩
空 气量 。通 过 化学 反应 计算 , 煤 完全燃 烧 所需 的理
论 空气 量加 上 过剩 空 气 量 就 是 燃 料 燃 烧 所需 的实
如何控制锅炉过剩空气系数
如何控制锅炉过剩空气系数第一篇:如何控制锅炉过剩空气系数如何控制锅炉过剩空气系数•通过燃烧调整确定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根据经验当炉膛过剩空气系数1.3~1.5左右时,锅炉的热效率最高。
省煤器(二级省煤器)出口的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控制在1.7以内,如果α过高,一方面使烟气量增加,排烟热损失加大,另一方面使炉内温度降低,燃烧恶化,造成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和化学不燃烧损失增大。
•根据负荷和煤种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送、引风门开度。
如锅炉负荷降低时,燃料的需要量相应减少,燃烧所需的空气量也相应减少,此时如不及时调节风量,就会使炉膛过剩空气系数增大。
••要及时堵住漏风,堵绝炉膛、省煤器等尾部设备的漏风。
装设二氧化碳或氧气分析仪,连续自动地检测烟气中二氧化碳或氧气含量,以便及时地对炉膛或出口处过剩空气系数作必要的调整。
摘要: 大庆油田有多套原油稳定装置,均采用立式圆筒加热炉为原油加热,该种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剩空气系数偏大,能耗较高、热效率偏低又不易解决的难题。
但通过控制炉膛烟道档板开度将炉膛负压调节在一定范围,就可提高加热炉运行效率,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对于新型加热炉可选用测量烟气中的含氧量装置,直接计算出过剩空气系数来自动控制烟道档板,从而控制空气的进入量,使过剩空气系数始终在标准规定的规范内,排烟温度得以有效地降低,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
根据《安全工程大辞典》(1995年1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一般认为,层燃炉和沸腾炉最佳的a值为1.3~1.6;固态排渣煤粉炉为1.2~1.25;液态排渣煤粉炉为1.15~1.2;旋风炉和燃油炉均为1.1~1.15左右;燃气轮机燃烧室燃烧区为1.2~1.5;气体燃料无焰燃烧时为1.02~1.05,有焰燃烧时则为1.05~1.2。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91有详细的计算方法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实际空气量取决于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三T”条件的保证程度。
在理想的混合状态下,理论量的空气即可保证完全燃烧。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过剩空气系数的合理范围取决于燃烧设备的类型和应用场景。
一般来说,对于工业锅炉和热风炉,过剩空气系数应在1.11.3
之间。
对于工业燃烧炉和燃气锅炉,过剩空气系数可以稍微高
一些,一般在1.21.4之间。
对于市政热电厂等大型燃煤锅炉,由于燃煤的特性,过剩空气系数会相对较高,一般在1.62.0之间。
1.燃烧设备的设计和选择:选择合适的锅炉或燃烧设备,确
保其燃烧效率高,燃料供给均匀稳定,燃烧过程充分。
2.风量调节:通过控制进风量或燃料供给量来调节空气量,
使燃烧设备能够在不同负荷下保持合理的过剩空气系数。
3.氧气浓度监测:安装氧气浓度监测仪,实时监测燃烧设备
排烟中的氧气含量,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4.燃烧控制系统优化: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系统,通过精确
的燃烧控制和反馈控制,使燃烧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5.燃烧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定期对燃烧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清除积碳和灰尘,保持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燃烧。
锅炉空气过量系数标准
锅炉空气过量系数标准锅炉空气过量系数是指锅炉燃烧时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它是衡量燃烧效率的重要参数。
过量空气系数越大,燃烧效率越低,烟气中含氧量也会增加,从而增加烟气中的氧化物排放。
因此,合理控制锅炉空气过量系数对于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锅炉空气过量系数的标准及其影响因素。
一、锅炉空气过量系数标准。
1. 工业锅炉。
对于工业锅炉来说,通常空气过量系数的标准范围为 1.1~1.5。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锅炉的具体情况和燃料特性进行调整,以保证燃烧效率和环保要求。
2. 电厂锅炉。
电厂锅炉通常要求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更低的排放标准,因此空气过量系数的标准范围一般为1.05~1.2。
在保证燃烧充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过量空气,提高燃烧效率。
二、影响锅炉空气过量系数的因素。
1. 燃料特性。
不同的燃料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对于同一种锅炉来说,不同的燃料需要调整不同的空气过量系数,以保证燃烧效率。
2. 锅炉结构。
锅炉的结构对于燃烧空气的分布和混合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锅炉结构可以减少过量空气,提高燃烧效率。
3. 运行参数。
锅炉的运行参数包括炉排速度、给煤量、风量等,这些参数的调整会直接影响燃烧过程中空气的供给,从而影响空气过量系数。
4. 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对于锅炉空气过量系数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控制系统可以及时调整空气供给,保证燃烧效率和环保要求。
三、合理控制空气过量系数的意义。
1. 提高燃烧效率。
合理控制空气过量系数可以保证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耗。
2. 减少环境污染。
过量空气会导致烟气中氧化物排放增加,合理控制空气过量系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3. 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燃烧效率可以降低燃料消耗,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综上所述,合理控制锅炉空气过量系数对于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锅炉的具体情况和燃料特性进行调整,合理选择空气过量系数的标准范围,并结合锅炉结构、运行参数和控制系统等因素,全面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水平。
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及调整措施
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及调整措施1、排烟热损失。
排烟热损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排烟体积的大小和排烟温度的高低。
排烟体积的大小主要受运行中过量空气系数、锅炉各处漏风的影响,我厂运行中主要通过控制锅炉尾部含氧量在5%---8%来降低过量空气系数,通过停炉检修消除空气预热器漏风点、各个人孔门的漏风点来保证锅炉各处不漏风。
排烟温度的高低主要受受热面上积灰、结渣以及受热面内壁结垢的影响。
我厂主要通过每台炉安装3台声波吹灰器来清除各受热面上的积灰、结渣,通过改善炉水品质来保证受热面内壁不结垢,从而降低排烟温度,减少了排烟热损失。
2、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主要包括灰渣热损失、飞灰热损失、漏煤热损失。
灰渣热损失主要由灰渣含碳量的高低决定。
灰渣含碳量主要与煤质有关,我厂主要通过加装滚筒筛和碎煤机来提高煤的破碎度,将入炉煤颗粒控制在10mm以内,然后通过优化风煤配比,提高煤的燃尽度,来降低灰渣的含碳量。
飞灰热损失主要受飞灰含碳量影响。
飞灰含碳量主要与煤质有关,我厂主要通过调整锅炉二次风量与炉膛负压来强化飞灰的二次燃烧来降低飞灰含碳量,目前飞灰含碳量在2%以下,通常要求不超3%—8%。
漏煤热损失主要与炉膛不严漏煤有关,我厂已完全杜绝炉膛漏煤。
3、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又称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排烟中含有可燃气体,如CO、H2、CH4、CmHn等,其主要受锅炉含氧量、煤的挥发分、炉膛温度、煤与空气的混合情况影响。
我厂为降低排烟损失和为保证有充足的空气参入燃烧,通过多年运行调整,一般取含氧量在5%—8%,具体含氧量大小由锅炉负荷大小决定。
挥发分高的煤,煤的燃点通常较低,我厂燃用的龙口煤挥发分通常在30%以上,属于高挥发分煤种,煤燃烧后能够快速释放可燃气体并能够快速燃烧,从而减少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炉膛温度越高,可热气体越容易燃烧及燃尽,由于受二氧化硫影响,我厂炉膛温度一般不超850℃。
煤与空气混合越均匀,越是接近乳化相的状态,可燃气体更容易燃尽,我们主要通过提高二次风的穿透度来使煤与空气更好的混合。
过量空气系数变化对锅炉热效率影响及分析
过量空气系数变化对锅炉热效率影
响及分析
1、过量空气系数(Excess air coefficient,简称EAC)是指在燃烧室内废气中过量空气与理论空气的比值。
它反映了燃烧室内空气过量程度的大小。
2、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当EAC增大时,燃烧室内有更多的空气参与燃烧,从而使燃烧更加充分,温度也会上升,因此热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但是,如果EAC过大,引起的空气流量增加会使锅炉损失更多的热量,从而使锅炉热效率降低,甚至出现“逆向热效率”现象,也就是热效率低于理论热效率。
3、对锅炉热效率的分析:根据上述讨论,可以总结出锅炉热效率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呈现“U”型曲线,当EAC低于15%时,热效率表现较差,EAC增加到25%时,热效率最高,当EAC超过35%时,热效率又会急剧降低。
所以,要提高锅炉热效率,应该将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在25%左右,以保证燃烧充分,同时避免过量空气带来的损失。
浅谈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燃烧的影响
浅谈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燃烧的影响【摘要】烟气含氧量是锅炉运行重要的监视参数之一,是反映燃烧设备与锅炉运行完善程度的重要依据,其值的大小与锅炉结构、燃料的种类和性质、锅炉负荷的大小,运行配风工况等因素有关系。
控制烟气含氧量对控制燃烧过程,实现安全、高效和低污染的排放时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过量空气系数;燃烧;锅炉;影响1 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和目的锅炉燃烧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外界负荷需要的蒸汽量和合格的蒸汽质量的同时,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和经济性。
通过有计划地改变某些可调参数及控制方式,即燃料供给方式和配风方式,对燃烧工况做出全面的调整并测出某些单项指标值,然后将取得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从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加以比较,确定出最佳的运行方式并校正设备的运行特性。
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锅炉本身的运行工况和参数变化,而且对整个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正常运行还是启停过程,均应合理组织燃烧,以确保燃烧工况稳定、良好。
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主要有:(1)保证锅炉参数稳定在规定范围内并产生足够数量的合格蒸汽以满足外界负荷需要;(2)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3)尽量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及锅炉排烟热损失,以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4)使NOX、SOX及锅炉各项排放指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锅炉含氧量影响燃烧的原理当外界负荷变化而需要调节锅炉出力时,随着燃料量的改变,锅炉的风量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送入炉内空气量的大小,可以用过量空气系数α来表示。
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为: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量空气,并把实际空气量Va与理论空气量V0之比定义为过量空气系数α。
通常α>1,α值的大小决定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及燃烧条件等因素。
实践表明,过量空气系数每降低0.1,加热炉的热效率可提高1.3%,在工业中,一般情况下,燃料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以辐射室为1.1-1.3。
从运行经济性方面来看,在一定范围内,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增大,可以改善燃料与空气的接触和混合,有利于完全燃烧,使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q3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q4降低。
工业锅炉运行过剩空气系数普遍超标的原因及对策(1)
北京节能北京节能一、空气系数在锅炉燃烧中的重要性在实际燃烧过程中,煤中的可燃物不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接触,所以必须多供给一些空气才能完全燃烧,这多供给的一部分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
通过化学反应计算,煤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加上过剩空气量就是燃料燃烧所需要的实际空气量。
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称为过剩空气系数。
过剩空气系数是锅炉运行中非常重要的指标,过剩空气系数过高,表示送风太多或者是漏风太多,这样将使烟气量增大,排烟损失增加,引风机耗电增多,并且使燃烧室的温度降低,对燃烧不利;反之,过剩空气系数过低,则不能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
因此过剩空气系数既可以反映出燃烧的经济性又可以反映出操作运行的技术水平,是一项燃烧的技术经济指标。
锅炉在燃烧的过程中,应在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过剩空气量,控制好过剩空气系数。
二、目前我市锅炉的过剩空气系数现状目前我市的中小型锅炉过剩空气系数普遍偏高。
国家GB/T 15317-94的要求为[214,而我市能源监测部门1998年度对300台采暖锅炉的监测数据表明:过剩空气系数的平均值为3100左右,不合格率高达76126%。
长期以来,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使锅炉排出大量的高温烟气,造成燃料浪费。
由于过剩空气系数过高引起的排烟热损失q 2,至今没有得到普遍关注,有的操作人员为降低炉渣含碳量,片面大风燃烧。
过剩空气系数和排烟热损失之间关系是怎样呢?假设锅炉的排烟温度分别为200e 、180e 、160e ,送风温度为30e ,排烟处不同的过剩空气系数A py 与实际排烟热损失q 2的关系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当排烟温度在160~200e 时,过剩空气系数每增加011时,排烟热损失将增加0142%~016%。
如果过剩空气系数由214增加到310时,排烟热损失q 2将增加215%~313%,并且,排烟温度越高,随过剩空气系数增高的热损失也就越大。
也就是说如果工业锅炉运行的过剩空气系数由310下降到标准要求214,可使锅炉热效率平均提高215%~313%,节煤率可达3157%~4171%。
锅炉运行调整基本原则
锅炉运行调整基本原则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宋福昌前言:随着结能降耗工作的不断深入,对锅炉运行人员的理论要求及实际控制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一个火电厂生产指标的好坏,往往决定在锅炉运行人员对指标控制的理解及操作技术水平上。
本文将锅炉运行调整过程中对各项指标的调整控制进行分析说明,以便更好的指导锅炉人员进行运行调整。
一、过热汽压控制1、过热汽压是决定电厂运行经济性的最主要的参数之一。
过热汽压的高低,直接影响汽轮机热耗。
过热汽压升高,汽轮机热耗降低,机组煤耗减少(过热汽压升高1MP,热耗降低7%,汽轮机热耗每升高100kJ/kWh,机组煤耗升高4g/ kWh)。
另外,过热汽压提高后,产生蒸汽所需的焓值增加,也就是说高压蒸汽冷却烟气的效果变好,将会降低各段烟气温度,最终体现出来就是降低排烟温度。
同时在不影响主、再热汽温的基础上还可使减温水用量减少。
但过热汽压的升高超过允许值,将会造成锅炉受热面,汽轮机主蒸汽管道,汽缸法兰,主汽门等部件应力增加,对管道和汽阀的安全不利。
还有由于汽轮机主汽调节门特性及各个负荷段压力、热耗对比,在主汽门关闭3个半后节流损失增加,汽机热耗率增加,且第三个调门会出现频繁波动,造成主汽压力不稳定。
因此过热汽压力的控制在高负荷时应以汽轮机主汽门前的蒸汽压力达设计的额定值为准。
即250MW以上负荷时,保证主汽门前的蒸汽压力达16.7MPa(炉侧17.1MPa),200MW~250MW 负荷段运行时,保证汽轮机高压调门关闭3个,150MW~200MW负荷段运行时,汽轮机高压调门关闭3个半。
有条件的电厂还应通过试验,做出负荷、压力、热耗对应曲线,更好指导锅炉运行人员进行压力控制。
2、在压力控制中,除升降负荷外,保证压力的稳定是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之一,只有在压力稳定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主、再热汽温稳定,才能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经济性。
这就要求运行人员在运行调整过程中做到精心调整,提前判断,提前操作,熟悉所辖锅炉的特性。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NO_排放偏高的原因分析及调整措施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NO_排放偏高的原因分析及调整措施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NOx排放偏高的原因主要有:燃料中的氮含量高、燃烧温度过高、空气过量系数不合适以及燃烧室设计不合理等。
该篇文章将详细分析原因并提出调整措施。
首先,燃料中的氮含量高是NOx排放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氮与燃料中的其他成分反应形成氧化亚氮(NO)和氮氧化物(NOx),因此燃料中氮含量的增加会导致NOx排放的增加。
例如,高氮燃料如煤炭、油类等会导致燃烧过程中NOx排放的增加。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通过选择低氮燃料,降低燃料中的氮含量,减少NOx的形成。
其次,燃烧温度过高也是NOx排放偏高的原因之一、当燃烧温度过高时,氮氧化物的形成速度会显著增加。
燃烧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于燃烧过程不完全或者燃烧器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合理设计燃烧器以及优化燃烧过程,控制燃烧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
此外,空气过量系数不合适也会导致NOx排放偏高。
空气过量系数是指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当空气过量系数过小时,容易导致部分燃烧产物不完全燃烧,增加NOx的生成。
反之,当空气过量系数过大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形成也会增加。
因此,选择合适的空气过量系数,控制空气供给量,是减少NOx排放的一种有效方法。
最后,燃烧室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导致NOx排放偏高。
燃烧室的结构、尺寸以及燃烧室内的流动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
合理设计燃烧室,优化燃烧室内的流动状态,可以提高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程度,减少NOx的形成。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调整措施来降低NOx排放。
首先,在选择燃料时,应优先选择低氮燃料,降低燃料中的氮含量。
其次,在燃烧器设计上,应通过改变燃烧器内部结构、优化供气方式等方法,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生成。
此外,控制空气过量系数,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也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
最后,通过优化燃烧室结构,改善燃烧室内的流动状态,提高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程度,进一步减少NOx的形成。
锅炉运行调整及降低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锅炉运行调整及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为提高锅炉运行调整水平,提高运行人员控制运行参数、控制降低NO X、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能力,根据设备实际情况,总结前期运行调整经验,特制定本措施,要求运行人员严格执行。
锅炉运行调整一、送、引风量的调整与控制送、引风量采用调节送、引风机动叶开度的大小来调整。
送风量的控制主要依据锅炉所带负荷的高低、氧量(过剩空气系数)的大小来控制,引风量的调节以将炉膛负压控制在-19.8Pa~-98Pa范围来控制。
目前送、引风量在稳定工况运行时主要是投入自动调节,在负荷波动大或异常情况时必须切为手动调节。
1、送、引风量的调整必须遵循加强燃烧必须先增加风量后增加燃料量,减弱燃烧必须先减燃料量后减风量的原则,避免燃料缺氧燃烧或炉膛冒正压。
2、送、引风量调整时必须注意两侧风机出力相平衡,电流偏差≯10A,调整风机出力时应密切注意风机振动、温度的变化。
3、调整送、引风机动叶时必须考虑到参数变化的延迟性,一次调整动叶速度不宜大于5%,避免动叶大幅度变化引起送风量或炉膛负压大范围变化。
4、送、引风机动叶大幅度调整时,必须考虑到烟气量大幅度变化对增压风机的影响,必须提前通知脱硫主值。
二、燃料量的调整与操作1、燃烧调整必须要兼顾汽温、水位的稳定性,调整燃料量必须缓慢均匀,任何时候都禁止急剧增加燃料量,防止造成锅炉灭火、爆燃及尾部烟道再燃烧等燃烧事故,同时急剧增加燃料量会引起汽包水位、过再热蒸汽温度大幅度波动,造成锅炉超温及满、缺水事故。
2、燃烧调整、汽温调整及汽包水位调整之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兼顾。
3、锅炉负荷小幅度变动时调节方法:通过调节磨煤机的出力来进行控制。
调节过程:(以负荷由180MW加至200MW为例)1)在给煤量不变的情况下,开大磨煤机容量风门开度来改变磨煤机出力来调整负荷,调整时严禁大幅度调整容量风门,根据负荷变动情况,调整磨煤机磨煤机的容量风门,调整幅度控制在2%开度左右,密切注意汽包压力或主汽压力以及氧量的变化趋势,如果保持负荷升速率汽压仍呈上升趋势可适当关小容量风门回调来进行控制。
控制空气过剩系数
控制空气过剩系数控制空气过剩系数,提高锅炉热效率一、摘要在炉堂出口保持适当的过剩空气系数,对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是衡量炉内空气量多少的重要参数,它的大小地锅炉燃烧工况有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运行中,影响炉膛出口过剩系数的主要因为有:送风调节不当,或是锅炉炉墙、烟道漏风,这都会改变炉膛出口过剩系数。
二、空气过剩系数的概念在实际燃烧过程中,为了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供给的空气量要比理论用空气量多,多出的这部分空气叫过剩空气,实际空气供给量与理论空气用量的比值,叫空气过剩系数.以α表示.其式子可写为: α=V S/V L V S:实际空气用量;V L:理论空气量.三、空气过剩系数的计算锅炉运行中并不是测量理论空气量和实际空气量来确定空气过剩系数的,常常是根据二氧化碳表或氧量表测得烟所中的RO2(CQ2+SO2)量或O2量按以下近似公式来计算空气过剩系数:α=RO2MAX/RO2或α=21/(21-O2)式中的RO2MAX:三原子气体(CQ2+SO)的最大值.对于一定的燃料,它是一个常数,即21RO2MAX= ---------%1+β其中β称为燃料特性系数,可按元素成分计算得到,H Y-0.126(O Y-0.302N Y)β=2.37×-----------------------+0.005,C Y+0.375S Y角标“Y”表示应用基RO2MAX 是一个理论值,与煤的性质有关.烟煤: RO2MAX=18.4~18.7%贫煤: RO2MAX=18.9~19.3%无烟煤: RO2MAX=19.3~20.2%由于烟气中SO2含量很低,可近似地看作RO2= CQ2,而烟气中过剩氧的含量不随燃料成分而变化。
因为,锅炉运行中空气过剩系数的控制可以通过二氧化碳表或氧量表的指示值来进行。
RO2:实际测定的值%;测定一般装在过热器后,省煤器前.四、空气过剩系数对锅炉效率的影响锅炉效率η与炉膛出口过剩系数α的关系图如图1图1:炉内过剩空气系数α对各种过热损失和锅炉效率的影响当锅炉在某一稳定负荷下运行,而过剩空气系数在一定范围内时,增大过剩空气系数α可以增多燃料与空气的接触机会,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使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减少;但是,过剩空气系数α过大,则因炉膛温度的降低和煤粉在炉膛内停留时间的缩短,反而使q3和q4有所增加锅炉排烟热损失q2总是随着α的增大而增加。
锅炉氧量调整控制
锅炉氧量调整控制氧量值在锅炉燃烧中的作用、运行中如何控制氧量以及影响氧量值的其它因素。
过剩空气系数直接影响炉内燃烧和排烟热损失的大小,在运行中被准确、迅速地测定是监督锅炉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实际空气量;理论空气量;过剩空气系数;锅炉效率锅炉机组运行必须与外界负荷相适应。
当外界负荷变动时,必须对锅炉机组进行一系列调整操作,使锅炉机组燃料量、空气量、给水量等作相应改变,使锅炉机组蒸发量与外界负荷相适应。
否则锅炉运行参数(汽压、汽温、水位等)就不能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将对锅炉机组和整个发电厂安全与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锅炉调整有很多方面,如水位、压力、温度、燃烧等项目,调整的重点在炉内燃烧工况,燃烧不好对安全经济有重大影响。
这里主要对锅炉燃烧的风量控制进行探讨。
1、氧量值在燃烧中的作用锅炉燃烧的好坏对锅炉机组和整个发电厂运行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燃烧调整的任务:a.保持正常稳定的汽压、汽温和蒸发量。
b.着火稳定、燃烧中心不偏、火焰分布均匀,不烧损喷燃器、过热器等设备,避免结渣。
C.使锅炉机组保持最高经济性运行。
燃烧过程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锅炉运行的可靠性。
例如:燃烧过程不稳定将引起蒸汽参数的波动,炉膛温度过低会影响燃料的着火和正常燃烧,容易灭火;炉膛温度过高或火焰偏斜将可能引起水冷壁、凝结管结渣或烧坏设备,增大过热器的热偏差,造成局部管壁超温等。
现场的燃烧过程是通过合理的风煤配合来完成的。
合理的风、煤配合能保持最佳的过剩空气系数;合理的一、二次配风能保证着火迅速、燃烧完全;合理的送、吸风配合能保持适当的炉膛负压,减少漏风。
当运行工况改变时,上述配合比例如果调节得当,就可以减少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对于大型发电机组,锅炉热效率每提高1% ,将使整个机组效率提高O.3%- 0.4% z标准煤耗下降3-4g∕(kW.h)o有中间仓储式的制粉系统锅炉,为了达到上述燃烧目的,在运行操作中应注意喷燃器一、二次风出口风速和风率,各喷燃器负荷之间的分配运行方式,空气量、燃料量煤粉细度等个参数的调整, 使其达到最佳值。
浅析锅炉烟尘测试中过剩空气系数的测定
要将采样位 置设 在烟 囱或烟道气 流平稳 的管段 中 . 先 优 选项 垂直管道 . 并尽量 避开弯头或 断面急 剧变化 以及容易 产
生 漩 涡气 流 的部 位 要 优 先 考 虑 将 采 样 位 置 设 在 引 风 机 与 除 尘 器 之 间 的 负 压 管 段 上、 止 风 机 及 风 门 调 节 装 置 处 漏 风 . .防 加 大 过 剩 系 数
2 郑 明 岚 .楼 晓 明 . 囊 藻毒 素 无 害化 处理 的研 究进 展 .卫 生研 究 , 微
2O 3 ( ) 0 7,6 1
8 季 民 . 昌敏 , 吴 贾霞珍 . 物 接 触 氧 化 法 对 引滦 水 中 藻 类 的 去 除 . 生 中 国 给 水排 水 ,o 3 1 ( ) 2 o ,9 8 9 吴 为 中 . 占 生. 同 生物 预 处理 方 式 的 净化 效 果及 其 生 物 膜 特 性 王 不
2 2. 01 N0. . 4
能 .
l 李 洁 , 振 茂 , 春 海 , . 南段 黄 河 水 水 质 及 其 处理 技 术 的探 讨 . 巩 修 等 济
中 国给 水 排 水 ,o 6 2 (2 2 o ,2 2 )
( 学版 ) 2 0 3 ( ) 工 ,0 4,4 5
境
7 裴 海 燕 . 文容 , 国 际 , . 氧 化 氯 杀 藻 特 性 研 究 . 东大 学 学 报 胡 丁 等二 山
利益 。 参 考 文 献
1 G 3 7 — 0 1 炉 大 气 污 染物 排 放 标 准 B1 2 1 2 0 . 锅
2 GB5 6 —1 91锅 炉 烟 尘 测 试 方 法 48 9 .
由于烟 气传感 器存 在零漂 移 , 因此 . 量前 应先 进行 烟 测 气校准 .使采样 系统 的空 气完全置换 成烟道 内的气体 后 , 才
空气过剩系数
有关锅炉空气过剩系数STEP--CEMS 2009-02-22 12:18:20 阅读760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什么是空气过剩系数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实际空气量取决于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三T”条件的保证程度。
在理想的混合状态下,理论量的空气即可保证完全燃烧。
但在实际的燃烧装置中,“三T”条件不可能达到理想化的程度,因此为使燃料完全燃烧就必须供给过量的空气。
空气过剩系数的定义: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Va与理论空气量Va0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α。
α=Va/Va0通常α>1,α值的大小决定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等因素。
又可称为过量空气技术空气过剩系数表连续分析显示锅炉、窑炉燃烧时的空气过剩系数大小。
烟气用燃烧设备自身的引风机采样,经冷却、洗涤,氧探头将含氧量转换为电量,表按下式工作:α=V/V0=(21/21-O2)[(100-q4)/100]式中:V为燃烧时实际送入的空气量,V0为燃烧理论需要的空气量;O2为烟气中含氧量;q4为炉灰中残碳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百分数。
该表读数直观,可为炉提供炉内配风工况数据。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7-1994的规定,对企业工业锅炉的监测共五项监测指标,其中测试项目四项:分别是排烟温度、排烟处空气过量系数、炉渣含碳量和炉体外表面温度;检查项目一个:即考察锅炉热效率。
该标准对这五项监测指标的具体监测方法、计算方法和合格指标都作了详细规定,同时还要求在监测后对锅炉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笔者多年从事节能监测工作,围绕着五项监测指标,作出尽可能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努力探讨各项指标与锅炉运行状况之间的关系。
某项指标不合格可能反映了锅炉的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应当从哪些方面寻找分析指标不合格的原因,目的是能给大家进行监测分析时提供尽可能的提示,避免挂一漏万。
进行监测分析,主要是提出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原因和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监测指标不合格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控制锅炉过剩空气系数•通过燃烧调整确定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根据经验当炉膛过剩空气系数1.3~1.5左右时,锅炉的热效率最高。
省煤器(二级省煤器)出口的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控制在1.7以内,如果α过高,一方面使烟气量增加,排烟热损失加大,另一方面使炉内温度降低,燃烧恶化,造成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和化学不燃烧损失增大。
•根据负荷和煤种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送、引风门开度。
如锅炉负荷降低时,燃料的需要量相应减少,燃烧所需的空气量也相应减少,此时如不及时调节风量,就会使炉膛过剩空气系数增大。
•要及时堵住漏风,堵绝炉膛、省煤器等尾部设备的漏风。
•装设二氧化碳或氧气分析仪,连续自动地检测烟气中二氧化碳或氧气含量,以便及时地对炉膛或出口处过剩空气系数作必要的调整。
摘要:大庆油田有多套原油稳定装置,均采用立式圆筒加热炉为原油加热,该种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剩空气系数偏大,能耗较高、热效率偏低又不易解决的难题。
但通过控制炉膛烟道档板开度将炉膛负压调节在一定范围,就可提高加热炉运行效率,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对于新型加热炉可选用测量烟气中的含氧量装置,直接计算出过剩空气系数来自动控制烟道档板,从而控制空气的进入量,使过剩空气系数始终在标准规定的规范内,排烟温度得以有效地降低,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
根据《安全工程大辞典》(1995年1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一般认为,层燃炉和沸腾炉最佳的a值为1.3~1.6;固态排渣煤粉炉为1.2~1.25;液态排渣煤粉炉为1.15~1.2;旋风炉和燃油炉均为1.1~1.15左右;燃气轮机燃烧室燃烧区为1.2~1.5;气体燃料无焰燃烧时为1.02~1.05,有焰燃烧时则为1.05~1.2。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91有详细的计算方法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实际空气量取决于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三T”条件的保证程度。
在理想的混合状态下,理论量的空气即可保证完全燃烧。
但在实际的燃烧装置中,“三T”条件不可能达到理想化的程度,因此为使燃料完全燃烧就必须供给过量的空气。
空气过剩系数的定义: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Va与理论空气量Va0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α。
α=Va/Va0通常α>1,α值的大小决定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等因素。
又可称为过量空气技术空气过剩系数表连续分析显示锅炉、窑炉燃烧时的空气过剩系数大小。
烟气用燃烧设备自身的引风机采样,经冷却、洗涤,氧探头将含氧量转换为电量,表按下式工作:α=V/V0=(21/21-O2)[(100-q4)/100]式中:V为燃烧时实际送入的空气量,V0为燃烧理论需要的空气量;O2为烟气中含氧量;q4为炉灰中残碳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百分数。
该表读数直观,可为炉提供炉内配风工况数据。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7-1994的规定,对企业工业锅炉的监测共五项监测指标,其中测试项目四项:分别是排烟温度、排烟处空气过量系数、炉渣含碳量和炉体外表面温度;检查项目一个:即考察锅炉热效率。
该标准对这五项监测指标的具体监测方法、计算方法和合格指标都作了详细规定,同时还要求在监测后对锅炉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笔者多年从事节能监测工作,围绕着五项监测指标,作出尽可能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努力探讨各项指标与锅炉运行状况之间的关系。
某项指标不合格可能反映了锅炉的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应当从哪些方面寻找分析指标不合格的原因,目的是能给大家进行监测分析时提供尽可能的提示,避免挂一漏万。
进行监测分析,主要是提出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原因和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监测指标不合格的原因。
(2)不合格造成的后果。
(3)提出整改建议。
1 排烟温度排烟热损失是锅炉的主要热损失之一,可达10%~20%。
排烟热损失主要取决于排烟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
在锅炉运行中为了减少排烟热损失,应在满足燃烧反应需要的前提下尽量保持较低的空气系数,应尽可能避免燃料室及各部分烟道的漏风,以降低排烟热损失。
排烟温度也不是越低越好,因为太低的排烟温度势必要增加锅炉尾部受热面,这是不经济的;同时还会增加通风阻力,增加引风机的电耗;此外过低的排烟温度若低于烟气露点以下,将会引起受热面的腐蚀,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
最合理的排烟温度应根据排烟热损失和尾部受热面的金属耗量与烟气露点等进行技术经济核算来确定。
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除没有装设尾部受热面以外,还受烟气短路、受热面积灰与结垢、运行负荷等因素的影响。
要降低排烟热损失,应防止锅炉烟气系统烟灰的结垢和堆堵。
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锅炉受热面上,包括炉膛的水冷壁和省煤器等处。
合理的锅炉设计要求是把碳氢化合物在锅炉内燃烧完全,既提高了煤的燃烧率,又可防止锅炉冒黑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烟管及省煤器的烟垢堵塞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应定期检查锅炉炉膛及水冷壁以及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的运行状况,及时对锅炉吹灰、清除烟垢,以及采取其它一些有效的措施,保持受热面清洁,最大限度地提高传热效率,充分吸收利用炉膛中燃煤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2 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是一项重要指标,国家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标准严格规定了锅炉运行中过量空气系数的合格指标,并作为锅炉经济运行的关键指标之一进行监控。
各类不同类型的锅炉,都有一个最佳过量空气系数,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炉子都超过设计值。
过量空气系数,是根据燃料的性质、燃烧方式、燃烧设备等条件来确定的,当过量空气系数过大时,会造成燃煤与空气混合不均匀,有的区域出现空气不足,另外区域又严重过剩,致使炉膛温度降低,排烟量增大,带出热量增加,也就是排烟热损失增加。
最好的做法是,在尽可能保证燃料得到充足的氧气而完全燃烧的前提下,使过量空气系数愈低,燃烧愈经济。
造成空气过剩有以下几个原因:(1)炉排下部的风室隔断不严,各风室互相串风。
.链条锅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沿链条长度方向分布的。
在炉排前部和后部不进行激烈的燃烧,需要少量的空气;而中部主燃区则需要大量空气。
现代锅炉的分室送风技术是在链条下面分成几个风室,各个风室之间装有隔板,每个风室可以独立调节风量,保证燃烧良好。
如果炉排下部的风室隔断不严,各风室互相串风,或者炉排两侧密封不严,就不能按照在锅炉内的燃烧过程合理地分配空气量。
需要空气的区段得不到足够的空气,而不需要空气的区段却大量进入空气,从而大大影响其合理配风的有效性。
(2)锅炉烟气系统的漏风,主要发生在锅炉排放炉渣的部位。
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也很严重。
目前大部分锅炉出厂时安装了机械除渣设备,但安装不正确,比如虽安装了链板除渣器,但没有用渣斗插入水封中;有些锅炉出厂时就没安装除渣器,甚至不配除渣门,锅炉使用单位就做一个简易出渣门,或用钢板临时堵一下除渣口,这样做的效果很差,不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3)应当指出的是锅炉本体的漏风,炉墙漏风也很普遍,但还不为人们所重视。
锅炉炉墙砌体一般是各类耐火砖、红砖墙及保温砖等,其本身气密性就差,再加上耐火砖缝的耐火泥都是塑性的,这些都会导致锅炉炉墙漏风。
尤其是快装锅炉的炉墙较薄,如果炉墙砌筑不好,锅炉漏风量将会很大;由于锅炉整体刚性较差,锅炉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炉墙砖缝就会松动而漏风。
(4)锅炉燃烧调整的操作技术较差,造成风量配置不当。
上面已经提到,煤在炉排上的燃烧是分段、分区进行的。
煤在预热干燥时,可以完全不需要空气;在挥发分析出区,有一部分可燃性气体已经开始燃烧,因此需要供给少量空气;挥发分和焦炭的燃烧区域是燃烧的主要部分,需要送人大量的空气。
所以机械化层燃锅炉的合理操作,在于煤的不同燃烧过程供给不同的空气量,分段送风门的实际开度要经常随炉排速度、燃煤粒度、水分的变动及火床面上的燃烧情况加以调整。
层燃锅炉操作技术水平的高低,表现在是否能按煤的燃烧各区段正确调节空气量,所以应加强对锅炉操作人员的节能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以降低空气系数。
(5)锅炉仪表配备不够齐全。
一般10 t/h以下锅炉所配备的仪表除压力表、水位计、温度表外,大都没有安装氧量表或者空气过剩系数表,这对锅炉操作人员现场控制空气系数带来很大的限制。
对于一时还加装不上监测仪表的锅炉,可凭经验观察火焰判断燃烧情况,火焰呈青黄色表示空气量合适,呈刺眼的白色表示空气量过多,发黄呈桔红色表示空气量不足。
另外根据排出的烟气颜色,也能帮助判断空气量的多少,烟气呈淡灰色表示空气量合适,呈白色表示空气量过剩,黑色表示空气量不足。
3 炉渣含碳量炉渣含碳量主要用于反应锅炉的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它是指一部分燃料进入锅炉以后,没有参与燃烧化学反应,就随着各种途径带出炉外面而造成的热能损失。
对层燃炉来说,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最大的损失项,可达15%~20%以上。
造成炉渣含碳量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机械化层燃炉(链条炉、往复炉)中,燃煤水分和挥发分对煤炭着火的快慢和燃烧温度的高低有显著的影响,另外煤粒度过大,或原煤未经洗拣都会造成煤炭燃烧不完全。
煤炭水分过大,会造成煤着火延后;煤炭的挥发分高,就容易着火燃烧,反之就不易着火,所以燃用煤炭水分过大或者挥发份较小的煤种,因着火推迟,最后导致在整个燃烧过程结束时,煤炭来不及完全燃烬,造成炉渣含碳量超标。
(2)锅炉运行参数调整不合理,主要包括煤层厚度、进煤速度、风煤配比等。
机械化层燃炉煤层过厚,燃煤不易烧透,造成燃烧不完全;进煤速度太快,燃煤还没有完全燃烧就已经到达炉排末端,被排出炉膛;煤风配比不合适,不能根据煤层厚度、炉排速度和煤的燃烧情况,适当调整送风机风门开度,以保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煤炭充分燃烧,使炉渣含碳量增加。
(3)炉膛温度过低。
炉膛温度的高低是燃料燃烧好坏的重要因素。
过低的炉膛温度不能维持炉膛内良好的燃烧。
为了保证炉内燃烧的稳定,炉膛出口的温度不宜低于800℃。
炉膛温度偏低是目前工业锅炉运行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造成的原因除了漏风严重和风量配置不当外,助燃拱的型式、低负荷、炉膛水冷系数过大等也是造成炉膛温度低的主要因素。
(4)锅炉结构设计不合理,如炉膛太小,造成热负荷低,使燃烧不良;前拱几何形状及高度不适,使着火点推迟;后拱过高或过短使余煤不能燃烬。
炉渣含碳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煤炭燃烧的完全程度,是反映锅炉节能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虽然炉渣含碳量并不能绝对地反映出锅炉热效率的高低,但在实践中经常注意炉渣的色泽,是监督锅炉运行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从灰渣的色泽变化,及时发现影响锅炉正常燃烧的原因,排除不良因素,提高锅炉运行的热效率。
4 炉体外表面温度炉体外表面温度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锅炉的散热损失。
由于锅炉炉墙、金属结构及锅炉范围内的烟风道、汽水管道、联箱等外表面高于周围环境温度,致使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叫做散热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