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更新教育理念,转化教师角色,是新课改的前提。
教师作为实施新课改的核心,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宽容的倾听者课堂教学离不开交流,交流离不开倾听。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或是因为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或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总是会迫不及待地打断孩子的话语与思想,使课堂交流敷衍了事。
这样的交流只有命令与服从,只有授予与接受,没有宽容,没有平等。
有一首儿童创作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对任何人来说,大人从来认为我们是孩子气,没有人能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
我们内心的墙有二十一英尺高,而大人的梯子只有十英尺高。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教师怎能不呢?学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教师课前的预设,给予我们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
此时,教师应该学会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兴趣和思想,学会宽容地倾听,在亲和对话中捕捉住学生的“灵光一现”,拥抱一份份意外的惊喜。
二、真诚的赏识者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我们做宽容的倾听者,更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赏识学生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赏识者,充分相信学生,释放学生。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行为,进行更多体现人文关怀的细致具体的即时评价,促进和谐的课堂生成。
三、教学方案的设计者如同盖一栋大楼,施工很重要,但大楼的设计也很重要。
大楼能否最大限度利用空间,能否节省材料和成本,能否美观和耐用,很重要的是设计。
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能否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有更大的收获,也在于设计。
确立一堂课的目标并非易事,我们说教师备课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而这些都不是学生所能把握的。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摘要:一、引言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1.知识传授者向知识引导者转变2.课堂管理者向教育促进者转变3.教材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转变4.教书匠向教育研究者转变三、如何实现教师角色转变1.提升自身教育理念2.加强教育教学技能培训3.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实践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四、结论正文: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教材的执行者以及教书匠,而现代教师则需要向知识引导者、教育促进者、课程开发者以及教育研究者等角色转变。
首先,教师需要从知识传授者向知识引导者转变。
这意味着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实现从“教”到“导”的转变。
其次,教师需要从课堂管理者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在这一角色转变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再次,教师需要从教材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转变。
这意味着教师要突破教材的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教师需要从教书匠向教育研究者转变。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要实现这些角色转变,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升自身教育理念:教师应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加强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需求。
3.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师应主动参与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教育教学的创新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将教师定位于“塑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的蜡烛”,“甘为人梯的导师”,“桶水滴注的巨匠”。
这种定位,无疑是对教师崇高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和肯定,教师们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在人们的阵阵称赞声中,很好的扮演着这种角色,有效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但是,伴随着全球教育的改革,我国也颁布了新课程标准,如果再用传统的方式给教师定位,那将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
所以,我认为应当给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
一、变“塑魂的工程师”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定位,是对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充分肯定,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不能像工程师那样,将学生用一种固有的模式进行塑造,打磨成形,而应当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
学生的品格、智力、非智力因素等都是教师开发的资源,必须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和培养良好的思维、智力品质,为将来的成长、学习、工作、做人打下良好的智力、品格、精神基础。
二、变“辛勤的园丁”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种定位,形象地肯定了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功能,但它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
园丁对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必要地培土、浇水,更主要的是修剪工程。
园丁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对花草树木进行人为的修剪、整理、压制等,创造出一种园林艺术,很大程度上使花木呈病态的美。
但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思维、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能像花木一样任人宰割,而毫不旁溢斜出。
他们有自己的做人标准和奋斗目标,教师只能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朝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让他们绽放出万紫千红的千姿百态的人生之花,为人类、为社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三、变“无私的蜡烛”为师生互补的发展者。
“教师是无私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种评价,是对教师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爱岗敬业精神的高度赞扬,但它忽视了教师的自身发展。
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
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革命,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师生双边互动、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甚至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为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构建新型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平台。
以下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该如何定位。
一、做开放的组织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开放的组织者,大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做开放的组织者,就是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学的需要,参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时发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赏识学生,去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即将学习的内容,多考虑学生对学习这个内容,可能有哪些好奇或疑问。
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赏识其思维,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而不是被动接受。
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赏识学生,教师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不是静态的,而是互动的、创新的。
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走既定“路线”,应确定灵活多变的开放意识,把既定方案(即课前教学设计)看作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
二、做开明的引导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开明的引导者,全心为学生塑造多维的学习空间。
教师做开明的引导者,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时,不能生搬硬套,过于直露,更不能越俎代庖,要含而不露,引而不发,使引导成为一种启迪,成为一串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做开明的引导者,关键是要启发学生自己感悟。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不断明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迷路时,教师不要直指目的地,而是引导他们去辨明方向,使引导成为一种激励,由于受已有知识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看问题往往一叶障目,只看到表面现象。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学带来了重大影响,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转换角色,给自己定好位,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新课程赋予教师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
一、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1 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完全有学习的能力。
如教学一年级语文《雨点》一课时,适逢室外下雨。
教师让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雨点,有的听小雨点的声音,有的闻小雨点的气息,有的甚至尝了小雨点的滋味。
这就是孩子们独特的学习生活。
2 摆正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
教师要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信地开展教学活动。
3 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面对学生的探究方式,教师要多问问:“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引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学生深入思考,顺利地进入更高层次开展学习。
1 做新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堂和课外两种教学资源,更新与补充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创设广阔的学习空间。
如特级教师周益民在准备语文综合性学习《周总理,我们怀念您》时,不仅收集包括连环画在内的所有周恩来的传记性读物,还聆听大量像《绣金匾》、《歌唱周总理》、《想起周总理纺线线》等赞颂总理的歌曲,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伟人的情怀。
2 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
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比如数学课《有趣的拼搭》,教师在学生触摸了不同形状的物体、试着自由拼搭这些物体后,让学生去探索怎样做才能拼搭得最高,同时告诉他们可以通过分类来比较。
学生高兴地投入到拼搭活动中,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
3 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发现引向深入。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就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而言,一、要以学生为中心:(1)发掘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语文学习个性,通过对学生需求的潜在深刻理解,做到学生能够发掘语文惊奇,热爱学习;(2)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学习内容,把语文作为一门学习的探究,让学生去探究文字的秘密,做到把学以致用、以学促行;(3)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观念,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4)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框架思维思考,做到开放性的学习,利用语言能力、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二、要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1)注重独特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思想和主动的学习行为,通过学生的参与使语文学科取得更高的教育效果;(2)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追求卓越、成就自我的梦想,做到个性化教育服务,以更高水平助力学生成长;(3)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语文素养;(4)关注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发展学习兴趣和爱好,培训学生的社会能力,注重学习与兴趣的结合,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三、要注重师德修养:(1)要以教并服学的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要树立专业形象,做到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3)要践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职业精神,实践奉献精神;(4)要强化自身学习,更新知识,增强语文素养,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四、要注重个人的学习能力:(1)要用自身的文字功底和素养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2)要掌握传统文学和教育改革理念,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课程要求,以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深层次;(3)要总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4)要在学生英语言语学习中要做到认真负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打造优质的课堂环境,增进学生的学习自信。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新课标提出的理念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更新理念,对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调整,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的工作。
一、教师应由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灵活的改造者、开发者。
英语新教材以开放性的板块形式出现,这样的安排便于教师自主操作,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灵活组合,又同时要求教师对新教材有开发设计。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
也就是说,要由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
二、教师应由知识权威者转变为知识的不断学习者日教材一用很多年不变,很多教师熟悉教材,缺乏学习更新知识的动力;而新教材时代性很强并涉及各个领域的各种话题,教师若想样样精通是不可能的,对于自己不熟悉甚至很陌生的内容,教师必须主动去查阅各种资料,这样上课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现在我们正处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信息社会,学生很容易从各种途径获得信息和知识,有些方面的知识甚至比教师还广,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教好现在的学生。
三、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
随着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日益突出,教师应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学也不再是教师讲授式的满堂灌,而是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对话。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确定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师应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研究者过去很多教师都只是埋头于自己的教学,每天拼命于备课,上课,批作业,然而这样教书匠已经适应不了现在的新形势了。
新课程倡导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和资源共享,加强联系相互学习。
平日里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这样可以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认识学生,认识自己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一、引言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十分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师的角色定位1. 教育者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指导,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
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塑造。
2. 学习设计者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适合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
他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如何让学习更加有趣、富有挑战性,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学习环境设计者除了设计好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只有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学习者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他们需要不断地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5. 学生的伙伴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并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角色定位对教师工作的影响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清晰明确地定位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角色,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
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 促进专业化发展在明确了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所扮演的角色后,教师可以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化发展。
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成长,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他们可以更加了解每个学生,并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十分关键。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界也在不断改变和创新。
近年来,新课程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会阐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
首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育者和引导者。
作为教育者,教师需要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同时,需要传授学生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的核心价值,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为重点。
而作为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还要引导他们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需要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渐建立起信任和尊重的良好关系。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习者和创新者。
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教育理念,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发展趋势,以适应教育实践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教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能够不断开拓创新思路,探索适应学生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育方式。
最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协调者和全面发展者。
教师需要协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学生的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以达到更为全面的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需要跨界、创新、全面和协调,需要教师以“学习者、教育者、引导者、创新者、协调者、全面发展者”等多个角色的组合来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更好地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新课程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然而,教师这种角色的重新定位,几乎等于要改变他们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就常常感受到自己和身边的老师面对这种"蜕变"的痛苦、困惑、迷惘,有时还会走进自身角色重新定位的误区。
误区一:新课空间自由度大,教师缺乏自信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教师认为自己须文武兼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行,缺乏走进新课程应有的自信,乃至"惧怕"学生。
而在新课程施行的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1)充分信任,给予学生学习空间。
教师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
(2)摆正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
教师要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就可以自信地开展教学活动。
误区二:新课程实施灵活性大,教师难以驾驭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
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
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
误区三:新课程强调主体参与,教师"全身而退"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便以为要把教学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的"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2.从管理者到服务者3.从独奏者到伴奏者4.从知识者到学习者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1.教学设计者2.课堂组织者3.知识传授者4.学生发展指导者四、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从管理者到服务者教师要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与帮助。
3.从独奏者到伴奏者教师要放弃“独奏者”的角色,不再将课堂视为自己的舞台,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伴奏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4.从知识者到学习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者。
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与学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1.教学设计者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2.课堂组织者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知识传授者教师要准确、生动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4.学生发展指导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结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定位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改教师角色
新课改教师角色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新课改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上,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问题导向学习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我会尽量避免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索、深入思考。
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提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素养和艺术修养,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同时,我也会注重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不断学习。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我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也会关注教育前沿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新课改将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摘要:一、引言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特点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2.从教学活动的顺序看3.从教学活动的方式看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学活动的合作者3.课程的开发者和创生者4.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四、结论正文:【引言】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教师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
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活动的合作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创生者等多重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特点】【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权威型角色转向平等、互助的角色。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从教学活动的顺序看】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达到教学目标。
【从教学活动的方式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与学生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的开发者和创生者】教师应具备强烈的课程意识,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创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要跳出传统的课堂框架,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结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新课程下或者说新型教育下的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是对前面论述的一个总结,新的教师角色应该定位在以下几个角色:1.设计者。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2.指导者。
指导者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主动。
3.促进者。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
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支持逐渐减少。
4.组织者和管理者。
教师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5.伙伴。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有好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另外,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教育的一件大事,将对各级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课改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可能会有些不适应,甚至会有抵触情绪;或者是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在教学中仍然使用旧的方法和课程。
教师处在教学第一线,课程标准的实行最终要靠教师的工作来体现;他们是与学生最接近的人,虽然他们不能替学生学习,但是他们可以把最新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那种老师高高在上,张口金科玉律,学生正襟危坐,仰脸洗耳恭听,惟师是道,惟师是尊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新时代了。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摘要: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变化1.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引导者2.从课堂管理者到教学活动设计者3.从独奏者到合作者二、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育质量的影响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三、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1.提升教育教学理念2.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3.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正文: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教师逐渐转变为学习引导者,课堂管理者,教学活动设计者以及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
这种角色的转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角色的变化体现在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引导者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角色的变化还体现在从课堂管理者到教学活动设计者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教学过程的设计,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培养技能,提高思维品质。
再次,教师角色的变化表现在从独奏者到合作者的转变。
新课程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强调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多方共同参与教育过程。
教师需要跳出“自我”的圈子,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育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师角色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角色的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培养技能,提高思维品质。
最后,教师角色的变化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有一个新的理解。
教师决不能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了,教师必须在教学行为上做出调整,转变自身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自我反思的实践者。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首先,新课程要求教师打破已经习惯了的灌输式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善于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引导和发现的教学,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
其次,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其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二、教师应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收者,同时成为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教师开发课程至少包括两层意思:其一,表现在对既有的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即根据实际教育情景的需要,对课程内容作适度的调整使之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其二,表现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方面开发的校本课程,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师应该是自我反思的实践者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以便及时发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又应该是一个自我反思实践者。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第二章 新课程理念
第二章新课程理念1、新课程改革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学习者B.定向者C.主导者D.定论者【答案】A【解析】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定位是学习者,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答案】C【解析】关注个体差异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答案】B【解析】新课程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把学科、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A.保持距离,建立威信B.加强联系,打成一片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答案】C【解析】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隐性课程四大类课程【答案】C【解析】新的课程观对“课程”的理解是认为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
6、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它的定位与大的教育环境、社会的教育观念、教育系统对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密切相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有时代感,跟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因此,教师要用科学发展观找准自己的位置,适时点播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深刻、多维。
下面笔者从六个方面阐述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一、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常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
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走到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师作为组织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名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心智同步提高发展。
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就必须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引导和发现的教学。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是学习新教材的过程。
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包括研究题目的选择、研究活动开展的计划、具体研究活动的进行、对研究成果的处理,等等。
教师要清醒认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
三、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促进学生完成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活动,要求他们进行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获得内涵更丰富的东西。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教育学生按学校要求约束自己,与人为善,要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在课改实验中,作为教师,要具备教师地位的角色知觉,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教师,应该履行这一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及时准确做好角色的转型定位,将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和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革故鼎新,要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整合固有的知识结构,可谓任重道远,其艰巨性、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重任。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人格的尊重者
新课程强调尊重和赞赏学生。
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就现代心理学而言: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
一旦需要得以满足,人就会有力量,就会前进,就会发展。
就现代教育而言:尊重是教育的重要原则。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默生)。
尊重,就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独特价值,尊重人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每一个人都需要自己在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都处于一个安全的境地。
尊重学生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
因此所有的师生都要学会尊重。
根据真诚原则,教师应主动创设一种具有充分接纳性的安全感,支持性的教学氛围,其首要条件就是对待学生要真诚。
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尊重学生的人格、
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意识和能力。
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价值。
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完全鲜活的人”,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需要,都应该得到人性化的尊重与接纳。
在新一轮课改实验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不是采取强迫命令和无条件服从的方式进行教育,更不是用简单化的惩罚手段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失败,而是让学生自由质疑、自由争辩、自由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重答、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允许不同意见进行争论。
正是这种和谐、真诚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形成一种促进学生“完善个性,尊重人格,崇尚自由”的教育氛围。
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就能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独立自主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展现自我的独特才能与价值,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进而朝向自我人生的完美发展,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就能真正达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远景,实现新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目标。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关键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育中彰显并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给
他们提供充分的个性发展的空间。
由于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教育的本质意义不能只讲教的一方而忽视学的一方,教育的活动是双向式、多边化的活动。
所以教育系统中双方的活动必须协调一致,各以对方的活动来调节自身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
教师在师生交往、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当中占主导地位,必须首先遵循交互原则。
课堂上,我们的教师通过引导点拨,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智能。
充分让学生自己看、自由说、自主操作、自我反思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受教育,勇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力,逐渐学会探索式学习,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合作与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建构主义也指出:“合作与交往是必要的,因为学习者需要同其他人联系,以便对客观世界如何建构的方式方法取得共识。
”①在这个合作与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享彼此的思考、提升经验和知识,聆听各自内心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全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合作的共同体。
教育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学习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因素。
研究发现,任何一种关系,无论社会位置意义上的关系多么紧密,只要关联的双方对于情境的控制是不均衡的,一方必须受到另一方的限制,那么这种关系就必定
不能深入,必定缺乏深刻的情感联系。
由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比较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更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动机系统而获得学习
的成功。
从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建构一种合作型教学机制,就能促使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让学生通过交往、合作,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懂得尊重人、体谅人,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四、教师应是学生情感世界的共鸣者
“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新课程改革所热切呼唤的教育真谛之一便是“爱的教育”。
更具体而言,是人性深处的情感教育,进言之,教师的情感深处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的健全与完
满程度,不仅直接承载着教育理念的“朝向”,更关系着每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命运”。
试想,一个教师如果惯以“思想的权威、情感的独裁”自居,以大人的情感世界藐视、压服,甚至取代学生气象万千的宝贵情感世界,以成人的思想统治、压抑学生的思想。
那么,学生情感的冷漠,人文关怀的缺失,精神的匮乏,思想的贫困,灵气的消逝,将不可避免,我们的教育也终蜕变为一片荒凉的沙漠。
因而,只有教师能够“蹲下来看待我们的学生”,懂得“换位思考”,善于倾
听学生的呼声,把握学生稍纵即逝的灵感,积极寻找师生二者情感世界的情感域、升华点、共鸣圈,才能“始终如一同我们的学生站在同一感情线上”惟有饱含师生情感共鸣的学习,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才会最高效、最富生命力,才最有意义,才能同学生自身个性、生活、生成、成长联系起来。
同时,这也是中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角色的灵魂性定位,是教育生命本真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