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析议
黄庆萱*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退休教授台北)
摘要:本文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形」,是天象地形的总体概括省称。
形而上,指在天象地形上存在的抽象原理,其名曰「道」;形而下,指天地变化、阴阳交感所生的具体事物,其名曰「器」。
并析论「道先器后」、「道器不离」、「器先道后」诸说,而作评议。
以为道器皆以形为中心;形指干天坤地之形象;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化裁推行举措已属通变事业,则道器各有先后。
结论中将《周易》「形而上」说与西方「形上学」略作比较。
关键词: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形上学
一、前言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周易‧系辞传上》的两句话,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我先把相关的上下文摘录下来:
乾坤其易之 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 以见易;易
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
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这段文字,首先表明乾坤是易道精义蕴藏的处所,认为乾坤相对排列,交感化育,而易道蕴藏的精义就建立在这中间了。
再以假设语气强调乾坤相对交感化育的作用如果毁坏了,就无法来发现易道的精义;易道的精义不能发现,那么天行健而资始、地势坤而资生的功能,也许会几乎停止了。
于是由形上、形下推论道、器的关系:由天象地形向上归纳紬绎,得到阴阳和合这种宇宙终极的抽象原理,叫作「道」;由此天象地形向下落实,阴阳交感,化育成具体的事物,叫作「器」。
并且引申说明:易道通过天地化育、裁成万物,称之为「变」;推广化育,使万物顺利运作,称之为「通」;执持阳健阴顺、交感变通的道理来安顿天下老百姓,称之为「事业」。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称。
《系辞传上》一开始,即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 本节先言「乾坤其易之缊」,接言「形上形下」,形即乾坤天地之形象,道即易道,所以「乾坤其易之缊」和「形上形下」间才能用「是故」连系之。
形而上,指在天地形象上存在的抽象原理;道,是乾坤之合德,犹阴阳两仪之于太极。
所以「形而上者谓之道」与「一阴一阳之谓道」涵义实同。
形而下,是天地变化向下落实到现象界;器,是阴阳交感所生的具体事物。
《朱子语类》卷七十五记周谟所录:「形而上者,指理而言;形而下者,指事物而言。
事事物物,皆有其理。
事
* 黄庆萱,1932年生。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历任台师大国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曾担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大学客座高级讲师;韩国外国语大学、高丽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退休。
着有:《史记汉书儒林传疏证》、《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修辞学》、《中国文学鉴赏举隅》、《周易读本》、《周易纵横谈》、《学林寻幽》、《与君细论文》等书。
〔晋〕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卷7,
页31—32。
同前注,卷7,页1-2。
物可见,而其理难知。
即事即物,便要见得此理,只是如此看。
但要真实于事物上见得这个道理,然后于己有益。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子止于孝。
必须就君臣父子上见得此理。
大学之道,不曰穷理,而谓之格物,只是使人就实处穷竟事事物物上有许多道理,穷之不可不尽也。
」●对因器明道、格物穷理以至于事业,有十分简明的论述。
关于道、器的关系,孰先孰后,约有三说,析论于后,并略作评议。
二、析论
(一)道先器后说:
1.《老子》的观点
《老子》第四十二章已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的话。
道是原理,一是材质,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交感之初生,于是衍生万物。
❍这是道先器后说之滥觞。
2. 《淮南子》的观点
后世阐扬《老子》此说者以《淮南子》为代表。
《淮南子‧原道》:「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
」又云:「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
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解,通达也)际天地。
」认为道能生万物,化育万物成就不同的形象,却不拥为己有,作其主宰。
道,是一也是理,施于四海之内,达于天地之际。
⏹所以《淮南子》亦主先有道,后有天地万物。
3. 孔颖达《周易正义》的观点
说《易》者亦有主先道后形者,如孔颖达《周易正义》云:「道是 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
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
是先道而后形。
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
故自形外以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
」☐其受《老子》观点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同时也合乎《周易‧系辞传》太极生两仪的说法。
4.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的观点
邵雍亦每如此说。
《皇极经世‧观物‧内篇之九》:「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形;人由道而行。
天地人物则异矣,其于道一也。
」☐又《外篇之一》:「道生天地万物而不自见也;天地万物亦取法乎道矣。
」❑「生者性,天也;成者形,地也。
生而成,成而生,《易》之道也。
以天地生万物,则以万物为万物;以道生天地,则天地亦万物也。
道为太极。
」❒亦主天地人物由道而生,道先器后。
●〔宋〕黎靖德类编:《朱子语类》(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影印百衲本),卷75,页20。
❍参考吴怡:《老子解义》(台北:三民书局,1994年),第42章,页346。
○5参考陈丽桂:《新编淮南子》(台北:国立编译馆,《新编诸子丛书》本,2002年),〈原道〉第一,页21。
又页61。
○6同注 ,页32。
○7〔清〕刘斯组辑,包耀参校:《皇极经世绪言》(台北: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卷6,页8。
○8同前注,卷7上,页16。
○9同前注,页23。
(二)道器不离说:
以程颢、朱熹之说为代表。
1.程颢《二程遗书》的观点
程颢之言见于《二程遗书》卷一:「盖上天之载, 声 臭,其体则谓之《易》;
其理则谓之道。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 如此说。
器亦道,道亦器。
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
○10明白指出「器亦道,道亦器」。
2.朱熹《朱子语类》的观点
关于形上、形下,朱熹师生间多所讨论。
《朱子语类》卷七十五记周谟所录:「问:『形而上下如何以形言?』曰:『此言最的当。
设若以有形无形言之,便是物与理相闲断了。
所以谓截得分明者,只是上下之闲,分别得一个界止分明。
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离也。
』」○11朱熹此答,今人吴怡在《易经系辞传解义》有深入而浅明的诠释:「朱子这段话极为精辟,如果把道与器以无形和有形来分,那么便会有两种结果,一是使道离形而虚脱,变成一个空虚的概念,西方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常犯此病。
二是使道和器之间的沟通,显得非常困难。
易理的高明处,就在于不以形之有无,而以形之上下去分别道与器。
所谓『形而上者』,乃是指形的向上提升,所谓『形而下者』,乃是指形的向下落实。
就拿阴阳来说,其向上提升,是阴阳之中和,便是道;而其向下落实,是阴阳之相感以生万物,便是器。
」○12《语类》又记叶贺孙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个形迹。
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
」○13又林夔孙录:「指器为道固不得;离器于道亦不得。
且如此火,是器,自有道在里。
」○14
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
器不是道,但不离道;道不是器,却在器里。
这便是程、朱对道、器的基本看法。
而这种看法与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理气不离、体用不二的观念有贯连性。
(三)器先道后说:
此说王夫之极力言之,而唐人崔憬《周易探玄》「器体道用」说实为先导。
1. 崔憬《周易探玄》的观点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憬曰:「此结上文,兼明《易》之形器变通之事业也。
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
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
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
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吕氏天盖楼刊本),卷2,页5。
《遗书》惟说「二先生语」,
朱熹编《近思录》(台北:世界书局张伯行《集解》本)卷1,页12引此,标云「明道曰」。
○11同注●,页19。
○12吴怡:《易经系辞传解义》(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页128。
○13同注●,页20。
○14同前注。
○15〔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台北:学生书局影印《古经解汇函》本),卷14,页7。
○16同注●。
○17同前注。
为器也。
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为器,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为道;动物以形躯为体为器,以灵识为用为道;植物以枝干为器为体,以生性为道为用。
」○15崔憬此说,与后来朱子「道体器用」说大不相同。
《语类》卷七十五记学生(佚名)问:「『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一段,只是这一个道理,但即形器之本体?」朱子应之以「是」○16。
又记曾祖道问:「如何分形器?」曰:「形而上者是理,才有作用,便是形而下者。
」○17便是证明。
2. 王夫之《周易外传》的观点
明末王夫之作《周易外传》,曰:「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
其道则 其器,人类能言之;虽然,茍有其器矣,岂患 道哉?君子之所不知而圣人知之;圣人之所不能而匹夫匹妇能之。
人或昧于其道者,其器不成,不成非 器也。
其器则 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
洪荒 揖让之道;唐虞 吊伐之道;汉唐 今日之道;则今日 他年之道者多矣。
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 礼乐之道。
则未有子而 父道,未有弟而 兄道,道之可有而且 者多矣!故 其器则 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18先言「 其道则 其器」,以为「圣人知之」,「匹夫匹妇能之」。
此说制器,道先器后。
再言「 其器则 其道」,举「未有弓矢而无射道」等为例,此为用器,器先道后。
虽然制器用器,道器各有先后,但王夫之力倡「唯器」论,《周易外传》又云:「形而上者,非 形之谓。
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
形之上,亘古今,通万变,穷天、穷地、穷人、穷物,皆所未有也。
」○19坚决提出「有形而后有形而上」的结论,其偏向器先道后说是十分明显的。
三、评议
(一)道器皆以形为中心:
道为形而上者,器为形而下者,皆以形为中心。
王宗传《童溪易传》云:「道外 器,器外 道,其本一也,故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皆谓之形,则易之形见,盖有不可掩也。
」○20此理本甚明,惜历来注《易》者,多在道、器、上、下四字用工夫,而独忽「形」字,甚至以形、器为一义,颇可商榷。
(二)形指干天坤地之形象:
在「乾坤其易之缊」数句,与「形而上者谓之道」间,有连词「是故」。
于是可推知「道」即「易」,「形」即「乾坤」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形象」。
历来注《易》者,对「是故」一词,亦多未深究。
(三)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
《系辞传上》明言:「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21「形」既为乾坤两仪,则是太极(即易即道)所生。
及至天
○18〔明〕王夫之:《周易外传》(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影印上海太平洋书店重刊《船山遗书》本),卷5,页25。
○19同前注。
○20〔宋〕王宗传:《童溪易传》(台北:大通书局影印《通志堂经解》本),卷28,页28。
○21同注 ,卷7,页28至29。
地变化,阴阳交感,而生四象:春夏秋冬、东南西北、木火金水。
再生八卦:干天为父、坤地为母、震雷为长男、巽风为长女、坎水为中男、离火为中女、艮山为少男、兑泽为少女。
以至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及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皆天地所生。
是道成形,形生器。
上文云:「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盖乾坤既生,易道即在乾坤中;乾坤成列,易道即在成列之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中。
《语类》卷一记朱熹回答陈淳说:「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
」○22也正是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的意思。
(四)化裁推行举措属通变事业,道器各有先后:
在析论之(三)「器先道后说」曾引崔憬、王夫之之言。
崔憬所说,尚能扣紧天地动植而论道器体用。
王夫之以为「 其道则 其器」,制器道先于器;「 其器则 其道」,用器器先于道。
则直以人所制作运用而论道器,已属下文所谓化裁推行举措之通变事业。
然天地一太极,物物一太极,亦不妨论其道器也。
船山言「有形而后有形而上」,此语与「存在先于本质」若合符节。
又言「今日 他年之道者多矣」,尤具远见。
今之航天潜海之器,基因改造之果,皆先有其道而后成之;既成之后,驾御享用之道亦随而兴矣。
道器亦各有先后也。
四、结语
总之,由天象地形向上归纳,获致一阴一阳抽象之原理,叫作「道」;由天地变化向下落实,是阴阳交感所生具体事物,名为「器」。
道器之中心都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之天象地形。
就此而言,易道与西方以整个宇宙及一切可见事物之全部为研究对象,探求其起源、变化、及其终究之宇宙论(cosmology),或探讨存在本身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本体论(ontology),有近似之处。
而道成形而在形,生器而在器。
道与形不即不离,道与器互有先后。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B.C.384--322 )曾在吕克亚学院讲学。
后来安德罗尼柯( Andronicus B.C.—100--)将他的单篇论文、讲稿、并参考学生笔记编成全集,把有关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论著合在一起,取名Physica,意指「物理学」或「自然科学」;又把研究抽象本质问题的作品,包括First Philosophy(《第一哲学》)在内,编成后篇,取名Metaphysica。
Meta 是一个词头,有「之后」、「超越」诸义。
自此Metaphysics成为西方哲学重要术语,意为超越于自然科学之上的学问。
国人依据《周易‧系辞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把Metaphysics译作「形上学」,是相当妥贴的译名。
而「形而上者谓之道」之句因此在哲学界也就更耳熟能详了。
附识:本文成稿之日,适林安梧君来访,即以此稿示之。
安梧读后,谓「形上形下」之形,当从王夫之作「形着」解,为动词也。
继而并撰〈关于中国古
代经典诠释的一个问题:对《易经》〈系辞传〉「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的一个理解〉一文,发表于《经学论丛》(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2同注 ,卷1,页1。
2003年),页67—74。
中云:「《易经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此「形」即当解作「形着义」,不宜解作「形器义」。
就其「形着」之活动,上溯其本源,是此形着之所以可能之根源,此之谓「道」;就其「形着」之活动,下委而具体化,是此形着之落实具体,此之谓「器」。
盖道之所显,其为象也,「象」经由「形着」而成其为「形器」也。
」安梧天资聪颖,治学既善于分析,又能融合贯通。
于东西方哲学,所下工夫甚深。
其
言实足启予。
特录之以供读者参考比较。
古籍难有确诂,异说不妨并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