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地球的自转运动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1.3.-地球自转和公转(共23张PPT)

规律: A:赤道上最大为1670km/h ,由赤道 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 B:其他纬度上:1670km/h×纬度的余 弦值 C: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1度、?“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 (赤道) 2、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南北纬60°)
结论: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其余各地均相等;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南北纬 60° 处 , 为赤道的一半,到极点为零;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3)南北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0。
23°26 ′
2.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
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移动,经过 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
从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南纬23°26′向北移动, 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
近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南极倾向于太阳 远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北极倾向于太阳
思考:
北极极昼天数?
186 天?
179 天?
时间
日地距离
一月初(近日点) 1.471亿km
七月初(远日点) 1.521亿 km
角速度 61'/d
57'/d
线速度 30.3km /s
29.3km /s
小结:完成下表,比较自转和公转。
思考:
某地观看北极星的仰角(北极星的高 度)与当地纬度有什么关系?
二、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
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黄道) 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 5.速度——角速度大约为1°/天,线速度大约为30千米/秒
结论: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其余各地均相等;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南北纬 60° 处 , 为赤道的一半,到极点为零;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3)南北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0。
23°26 ′
2.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
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移动,经过 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
从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南纬23°26′向北移动, 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
近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南极倾向于太阳 远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北极倾向于太阳
思考:
北极极昼天数?
186 天?
179 天?
时间
日地距离
一月初(近日点) 1.471亿km
七月初(远日点) 1.521亿 km
角速度 61'/d
57'/d
线速度 30.3km /s
29.3km /s
小结:完成下表,比较自转和公转。
思考:
某地观看北极星的仰角(北极星的高 度)与当地纬度有什么关系?
二、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
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黄道) 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 5.速度——角速度大约为1°/天,线速度大约为30千米/秒
1.3地球的运动公开课(23张PPT)

昼夜交替、地方时、 物体偏向
线速度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要注意的是,如果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 则线速度相同。
角速度
除极点外,各点 相等,均是15度/ 小时,即1度/4分 钟。
毛主席曾说“坐地日行八万里”, 同学们来算一下,这个地方最有 可能在哪个地方?
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
恒星日、太阳日
6月22
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
9月23
日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大范围
日
3月21 日
是南北回归线,其中赤道
地区一年太阳直射两次, 南北回归线地区一年太阳 直射一次。
12月22 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次年 春分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二 地球公转的特征 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年) 365天5时48分46秒(回归年) 速度:远日点(7月初)——速度最慢
近日点(1月初)——速度最快
地球公转的结果:四季的 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 移动、五带的差异。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回归运动)
a.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 规律 b.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一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 叫做地球自转。
1.地球的地轴存在 吗?
2.地球沿什么方向 绕地轴自转?
3.从北极(或南极) 上空俯视呢?
1、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赤道方向是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线速度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要注意的是,如果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 则线速度相同。
角速度
除极点外,各点 相等,均是15度/ 小时,即1度/4分 钟。
毛主席曾说“坐地日行八万里”, 同学们来算一下,这个地方最有 可能在哪个地方?
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
恒星日、太阳日
6月22
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
9月23
日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大范围
日
3月21 日
是南北回归线,其中赤道
地区一年太阳直射两次, 南北回归线地区一年太阳 直射一次。
12月22 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次年 春分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二 地球公转的特征 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年) 365天5时48分46秒(回归年) 速度:远日点(7月初)——速度最慢
近日点(1月初)——速度最快
地球公转的结果:四季的 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 移动、五带的差异。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回归运动)
a.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 规律 b.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一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 叫做地球自转。
1.地球的地轴存在 吗?
2.地球沿什么方向 绕地轴自转?
3.从北极(或南极) 上空俯视呢?
1、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赤道方向是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共41张PPT)

2.五带的划分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有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有极昼极夜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极圈
楼间距问题
乙两栋楼房位置,楼高h。据此回答: 如果南京和北京都有同样的上述两栋楼,按上述要求两栋楼之间的距离南京为L1,北京为L2,则 A.L1=L2 B. L1<L2 C. L1>L2 D.缺少条件,不可确定
[区时计算]:
相邻两时区之间相差整整1小时,均以时区的中央经线为准。
区时的计算法则
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大减小) 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 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 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
昼弧
晨线
N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晨昏圈所在平面永远都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通过地心。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半圆弧为晨线;晨线上各点为日出;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半圆弧为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
晨昏线判断:
图、1
判断该图晨昏线、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直射赤道
秋分 9月23日 直射赤道 冬至 12月22日 直射最南界南回归线 太阳
6.22.
12.22.
3.21.
3.21.
9.23.
0°
23°26′S
23°26′N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节气
冬至日
春分日
夏至日
1-3地球的运动_课件

角度相同时,半径越长则弧长越长。
思考: 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 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南北极点的 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自转速度:
角速度:15°/每小时 (全球各处相等,南北 两极除外)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极为 0
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赤道) 2、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南北纬60°)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3:00
9:00
• 例: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经度约为东经 73°,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 江的东部经度约为东经 135° • 请计算一下:我国的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 方时 • 相差几小时几分钟? 1350-730=620 248’ ÷60=4h8’ 4’/10 × 620 =248’
2、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右偏转; 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左偏转;
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不偏转。
归纳:南左北右赤不偏。
地转偏向力
1、定义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
(右手法则) (左手法则)
2、偏转规律: 南半球向左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纬度带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北回归线以 达最大值 达最小值 北的纬度带 南回归线以 达最小值 达最大值 南的纬度带 南北回归线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直射时达最大值 间的纬度带
讨论:
1.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系? 相等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关系? 互余 3.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关系? 相等 4.某点春秋分的正午太阳高度与该地纬度的关系? 互余 5.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系? 互余 6.某点的地理纬度与北极星的高度的关系? 相等
思考: 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 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南北极点的 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自转速度:
角速度:15°/每小时 (全球各处相等,南北 两极除外)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极为 0
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赤道) 2、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南北纬60°)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3:00
9:00
• 例: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经度约为东经 73°,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 江的东部经度约为东经 135° • 请计算一下:我国的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 方时 • 相差几小时几分钟? 1350-730=620 248’ ÷60=4h8’ 4’/10 × 620 =248’
2、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右偏转; 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左偏转;
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不偏转。
归纳:南左北右赤不偏。
地转偏向力
1、定义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
(右手法则) (左手法则)
2、偏转规律: 南半球向左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纬度带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北回归线以 达最大值 达最小值 北的纬度带 南回归线以 达最小值 达最大值 南的纬度带 南北回归线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直射时达最大值 间的纬度带
讨论:
1.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系? 相等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关系? 互余 3.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关系? 相等 4.某点春秋分的正午太阳高度与该地纬度的关系? 互余 5.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系? 互余 6.某点的地理纬度与北极星的高度的关系? 相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课件 (共52张PPT)

=
360° 23时56分4秒
360° 24时
=
15 ° 小时
=
1° 4分钟
全球相等,皆为15 °/每小时 极点为零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N
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
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
S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
南北纬 60° 处 , 为赤道的一半
极点为零
旋转半径小 线速度小
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
(三)地球的公转 1、公转围绕中心: 太阳 2、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1个恒星年,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 3、公转周期:
1个回归年,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4、公转速度:
角速度:大约为1度/天 线速度:30千米/秒
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远日点 7月初
• 结果为负数,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晚一天,把这个负数 加上24即得钟点数,但日期要减一天;
• 结果大于24,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早一天,用这个数减 去24即得钟点数,但日期要加一天。
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 区差,当所求区时时区在已知区时时区东边时用 “+”,反之用“-”。
日期的计算:向东跨过日界限-1天,向西跨过日 界限+1天.与区时计算方法相反.
如果问起他们为什么要学习?为谁而学习?估计大多数学生都不知怎么回答,当你问一个高材生为什么让读书时,他也许会说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他
也许会说为了不被父母责骂,也有可能会说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有可能会说考得好可以得到父母的奖励……9、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20张PPT)优秀课件

1、地球公转方向?公转轨道的形状?
2、过近日点与远日点的时间?地球公转时的姿态?
3、什么叫黄赤交角?
4、太阳直射点为什么会发生回归运动?过程如何?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规律 轨道形状:椭圆,太阳为焦点之一 → 黄道 地球姿态:地轴的指向基本不变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交角 春分日(3、21):赤道
北半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球 冬半年 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南)极圈及以北(南)
地区出现极夜(昼)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南半球反之 南极地区极昼极夜的变化过程
读右图第回一答章:宇宙中的地球 (1)此时为 12月 22日前后,
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纬线)●。A
(2)A点日出时刻为 6 点,
晚不长,降温少 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南极)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读地球自转图,回答:
◆地球上各地区是同时看到日出的吗?
◆1、读1图161°、E为2,6点哪钟些时地,区1同20时°看E为到日出6?或时同时16看到分日。落?
◆2、读1图201°.2E为,8同点一时纬,线全上球哪分个属方两向个上日的期人的们界先线看是到:日出?
⑶双项选择:通过该图可以分析出地球具有下列哪两项适于生物
生存的条件?
( AD )
A.温度条件 B.大气条件 C.水源条件 D.宇宙环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例2 右图为武汉市某校学
S
生用一定长度的竹竿测正午
N
日影略图。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OA为竹竿,OB、OC、OD 冬 为不同日期正午时的影长 至
(1) 若OB影长为一年中极大值,则所示测影节气是__日_。
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自转优秀课件

南宫中学 地理组
一架飞机从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小时的速
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
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
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BD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约是( )
【归纳】北半球某地北极星的仰角=当地的 地理纬度 .
(2013·天津文综)下图所示照片是 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
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
轨迹。读图回答。
1.据上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
A 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B 2.上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
南宫中学 地理组
C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
南宫中学 地理组
2.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
意义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昼夜更替 周期
南宫中学 地理组
3.速度
角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弧度即为角速度 线速度——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有何规律? 答案: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有何规律? 答案: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每小时15度。
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一架飞机从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小时的速
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
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
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BD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约是( )
【归纳】北半球某地北极星的仰角=当地的 地理纬度 .
(2013·天津文综)下图所示照片是 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
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
轨迹。读图回答。
1.据上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
A 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B 2.上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
南宫中学 地理组
C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
南宫中学 地理组
2.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
意义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昼夜更替 周期
南宫中学 地理组
3.速度
角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弧度即为角速度 线速度——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有何规律? 答案: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有何规律? 答案: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每小时15度。
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运动 课件 %28共39张PPT%29

例1 当我国1999年12月20日0点(北京时间)现场直播 澳门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时,位于旧金山(西8区) 的爱国华侨收看的时间是( A ) A.12月19日08时 B.12月20日16时 C.12月19日16时 D.12月19日20时
例2 一架飞机由我国北京(东8区)于10月1日5时飞往 美国旧金山(西8区),需飞行10小时。到达目的地时, 当地时间是(D ) A.10月1日11时 B.10月2日07时 C.9月31日23时 D.9月30日23时
交
象
替
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但有公转会有昼夜交替吗?如果有,周期是多少?
晨昏线 ——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
晨线:黑夜进入白天
昏线:白天进入黑夜
练习: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晨昏线和太阳光垂直, 并把地球划分为相等 的两半。
2.地球自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记忆口诀:北右南左赤道无
0°
左右手定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 南北移动
夏至(6.22) ●
● 春分 (3.21)
●
秋分 (9.23)
23 。26 ' N2)
23 。26 ' S
读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年里,南北回归线之间有_2__次直射,南北回回线上 有_1__次直射,其他地区有__0_次直射。
长度
应用价值
太阳日 360°59′ 24时0分
日常生活计时
恒星日 360° 23时56分4秒 科学研究真正周期
3.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 15°/每小时 (南北两极除外,处处相等)
线速度: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最大,南北极为 0
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课件(新) (1)(共87张PPT)

平面的夹角为 66.5º。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 夹角,叫黄赤交角。
在地球公转的过 程中地轴的空间指 向和黄赤交角的大 小,在一定时期内可 以看作是不变的。
赤道平面
66.5º 23.5º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 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不 同 的
①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 同减异加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
地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数值相加。
方
时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即东加西减,若所
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位于西侧,则
取“-”。
东西 东十一区 十二区 西十一区
思注考意::某人每在一同个一太地阳点日连或续恒两星天日观察某
恒则星两,天要观保察证的也看 时不到间是恒是等星否长与相的其同。相?对位置不变,
4.自转的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角速度: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长度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 相等,均为15°/小时
线速度:纬度越高,线速度 越小;赤道上最大,
②区时的换算
位于同一时区内的各地,采用相同的区时。 不同时区的各地,采用各自的区时。相邻时区 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东大西小。
考考你
小强得知到东京访问的爸爸,今天就 要回到上海了,爸爸买的飞机票是上午8 点的,按飞行时间2小时30分计算,到达 上海应该是10点30分。10点钟小强准备出 门去接爸爸,可是刚一拉门爸爸已经站在 门口了,小强非常惊奇,这是怎么回事?
③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 夹角,叫黄赤交角。
在地球公转的过 程中地轴的空间指 向和黄赤交角的大 小,在一定时期内可 以看作是不变的。
赤道平面
66.5º 23.5º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 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不 同 的
①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 同减异加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
地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数值相加。
方
时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即东加西减,若所
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位于西侧,则
取“-”。
东西 东十一区 十二区 西十一区
思注考意::某人每在一同个一太地阳点日连或续恒两星天日观察某
恒则星两,天要观保察证的也看 时不到间是恒是等星否长与相的其同。相?对位置不变,
4.自转的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角速度: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长度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 相等,均为15°/小时
线速度:纬度越高,线速度 越小;赤道上最大,
②区时的换算
位于同一时区内的各地,采用相同的区时。 不同时区的各地,采用各自的区时。相邻时区 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东大西小。
考考你
小强得知到东京访问的爸爸,今天就 要回到上海了,爸爸买的飞机票是上午8 点的,按飞行时间2小时30分计算,到达 上海应该是10点30分。10点钟小强准备出 门去接爸爸,可是刚一拉门爸爸已经站在 门口了,小强非常惊奇,这是怎么回事?
③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的自转》PPT课件

区时换算方法
注意:甲、乙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大数减小数即得出时区差;甲、乙两地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时,东西时区的序号相加即得出时区差。 我国各地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ºE的地方时
东八区
西五区
相差13个时区,时差为13小时
纽 约
北 京
纽约时间 = 东八区的区时 - 两地的时差 = =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昏线
1、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 2、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假设地球本身发光; 假设地球透明; 假设地球不运动。
太 阳 光 线
昼 半 球
夜 半 球
N
S
夜 半 球
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又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运动,所以就有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2.时区和区时
0°
西
东
7.5°W
7.5°E
中时区
西一区
东一区
东十一区
东十二区
西十一区
西十二区
180°
180°
东二区
西二区
15°
15°
30°
30°
165°
165°
国际上将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昼夜交替
实验1:当厨房水池里的废水要放掉时,等水平静下来后,我们在拔掉塞子,请观察水是如何流走的。如果是旋转流下,转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实验2:拿一把雨伞,将其撑开比作北半球,则伞顶代表北极,伞的支架杆代表经线。若雨伞不动时,从“北极”向下用水杯倒水,则发现水珠从伞布上沿着“经线”向南流动。若将雨伞按地球自转方向作匀速转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水珠流动轨迹是否和刚才相同?
注意:甲、乙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大数减小数即得出时区差;甲、乙两地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时,东西时区的序号相加即得出时区差。 我国各地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ºE的地方时
东八区
西五区
相差13个时区,时差为13小时
纽 约
北 京
纽约时间 = 东八区的区时 - 两地的时差 = =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昏线
1、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 2、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假设地球本身发光; 假设地球透明; 假设地球不运动。
太 阳 光 线
昼 半 球
夜 半 球
N
S
夜 半 球
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又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运动,所以就有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2.时区和区时
0°
西
东
7.5°W
7.5°E
中时区
西一区
东一区
东十一区
东十二区
西十一区
西十二区
180°
180°
东二区
西二区
15°
15°
30°
30°
165°
165°
国际上将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昼夜交替
实验1:当厨房水池里的废水要放掉时,等水平静下来后,我们在拔掉塞子,请观察水是如何流走的。如果是旋转流下,转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实验2:拿一把雨伞,将其撑开比作北半球,则伞顶代表北极,伞的支架杆代表经线。若雨伞不动时,从“北极”向下用水杯倒水,则发现水珠从伞布上沿着“经线”向南流动。若将雨伞按地球自转方向作匀速转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水珠流动轨迹是否和刚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着自转方向昼夜→→夜昼→→晨昏线线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61点8点————晨昏线线
方位法昼夜半半球球的的东东界界为为昏晨线线,,西西界界为为晨昏线线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晨昏线的移动过程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方向旋转。
人
教
2.周期恒太星阳日日::23时56分4秒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3.速度
(1)角速度:除______________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约________。
人
教
(2)线速度:由________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实 验
教
大。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3.下面所示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 昏的是( )
人 教 实 验 版
A.甲—A C.丙—C
B.乙—B D.丁—D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B
解析:判断黎明、黄昏的方法是:先确定地球自转方
向,然后判断随着地球的自转,某点将进入昼半球还是夜
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 时,由甲地为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_______,每时区________。
②区时:每个时区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
人
准时。
教 实
验
(4)特别的计时方法——各国各自执行的计时方法
版
①东部时区的区时——充分利用________。
等
B.c点的线速度最大,故其纬度一定最高
人
教
C.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低的地点,其自转线速度
实 验
版
就越大
D.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
度地区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D
解析:地球自转速度在海拔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低
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地球自转速度越 人
教
(4)由B点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在没有纠偏时将偏向
实 验
版
________(东或西)方飞行,若由B点向正东发射,导弹的偏向
情况是________。
(6)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
的是________。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1)夏至 (2)150°E 66°34′N (3)12 10 (4)
高考地理总复习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以及晨昏
线(圈)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圈)以地心为中心,
在极圈和极点之间往返摆动。
人
晨昏线具有以下6个特点:
教 实
验
(1)是过球心的大圆,平分地球。
版
(2)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平分赤道。
(4)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2.产生时差(如上图所示)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上图,同纬度的甲、
乙相比,________相对位置偏东,________时刻较早。
人
教
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
实 验
条经线上,地方时
版
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
,
(2)地方时地方时相差
,按“东加西
②北京时间——________的区时,即________的地方
时。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
北半球:
偏转上图中C处
人 教
向南运动的物体向
偏
(2)偏转规律沿赤道:
实 验 版
南半球:
偏转上图中D处
向北运动的物体向
人 教
实
半球,前者为黎明,后者为黄昏。
验 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4.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________。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___点,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点。 人
解析: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 人
教
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2.如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
图,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相同,因此它们的纬度一定相
东 没有偏向 (5)4 20 (6)B A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必修一
人 教 实 验 版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
1.晨昏线及判断
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分为晨线和昏线两部
人 教
实
分,其判定方法如下:
验
版
顺着自转方向昼夜→→夜昼→→昏晨线线 自转法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1.昼夜交替(如上图所示)
(1)昼夜半球图 图中 中甲 乙处 处所 所在 在半 半球 球为 为
,为 ,为
人
教
(2)昼夜界线:AB线为________。
实 验
版
(3)交替周期:1个________。
人 教
(4)太阳照明 东八区 120°E
实 验
版
3.(1)地转偏向力
(2)向右 西 不偏转 向左 西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预习自测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C
偏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一、1.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2.24小时
人
3.(1)两极点 15°/时 (2)赤道向两极
教 实
二、1.(1)夜半球 黑夜 昼半球 白天
验 版
(2)晨昏线 (3)太阳日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2.(1)乙 乙
(2)相同 60° 4小时 2时
(3)24个时区 跨经度15° 中央经线
高考地理总复习
必修一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行星地球
高考地理总复习
必修一
人 教 实 验 版
第1章 行星地球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必修一
人 教 实 验 版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________,从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61点8点————晨昏线线
方位法昼夜半半球球的的东东界界为为昏晨线线,,西西界界为为晨昏线线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晨昏线的移动过程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方向旋转。
人
教
2.周期恒太星阳日日::23时56分4秒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3.速度
(1)角速度:除______________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约________。
人
教
(2)线速度:由________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实 验
教
大。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3.下面所示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 昏的是( )
人 教 实 验 版
A.甲—A C.丙—C
B.乙—B D.丁—D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B
解析:判断黎明、黄昏的方法是:先确定地球自转方
向,然后判断随着地球的自转,某点将进入昼半球还是夜
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 时,由甲地为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_______,每时区________。
②区时:每个时区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
人
准时。
教 实
验
(4)特别的计时方法——各国各自执行的计时方法
版
①东部时区的区时——充分利用________。
等
B.c点的线速度最大,故其纬度一定最高
人
教
C.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低的地点,其自转线速度
实 验
版
就越大
D.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
度地区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D
解析:地球自转速度在海拔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低
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地球自转速度越 人
教
(4)由B点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在没有纠偏时将偏向
实 验
版
________(东或西)方飞行,若由B点向正东发射,导弹的偏向
情况是________。
(6)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
的是________。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1)夏至 (2)150°E 66°34′N (3)12 10 (4)
高考地理总复习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以及晨昏
线(圈)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圈)以地心为中心,
在极圈和极点之间往返摆动。
人
晨昏线具有以下6个特点:
教 实
验
(1)是过球心的大圆,平分地球。
版
(2)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平分赤道。
(4)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2.产生时差(如上图所示)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上图,同纬度的甲、
乙相比,________相对位置偏东,________时刻较早。
人
教
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
实 验
条经线上,地方时
版
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
,
(2)地方时地方时相差
,按“东加西
②北京时间——________的区时,即________的地方
时。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
北半球:
偏转上图中C处
人 教
向南运动的物体向
偏
(2)偏转规律沿赤道:
实 验 版
南半球:
偏转上图中D处
向北运动的物体向
人 教
实
半球,前者为黎明,后者为黄昏。
验 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4.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________。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___点,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点。 人
解析: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 人
教
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2.如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
图,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相同,因此它们的纬度一定相
东 没有偏向 (5)4 20 (6)B A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必修一
人 教 实 验 版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
1.晨昏线及判断
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分为晨线和昏线两部
人 教
实
分,其判定方法如下:
验
版
顺着自转方向昼夜→→夜昼→→昏晨线线 自转法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1.昼夜交替(如上图所示)
(1)昼夜半球图 图中 中甲 乙处 处所 所在 在半 半球 球为 为
,为 ,为
人
教
(2)昼夜界线:AB线为________。
实 验
版
(3)交替周期:1个________。
人 教
(4)太阳照明 东八区 120°E
实 验
版
3.(1)地转偏向力
(2)向右 西 不偏转 向左 西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预习自测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C
偏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一、1.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2.24小时
人
3.(1)两极点 15°/时 (2)赤道向两极
教 实
二、1.(1)夜半球 黑夜 昼半球 白天
验 版
(2)晨昏线 (3)太阳日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2.(1)乙 乙
(2)相同 60° 4小时 2时
(3)24个时区 跨经度15° 中央经线
高考地理总复习
必修一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行星地球
高考地理总复习
必修一
人 教 实 验 版
第1章 行星地球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必修一
人 教 实 验 版
第1章 第三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________,从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