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试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试题和答案

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试题和答案

形考任务5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1)言之有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

材料中的文体差异是指在写作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注意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新闻写作中,所选用材料就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在理论文章的中,就要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要充分注重其作为论据的意义。

而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为读者提供“立竿见影”的认识对象。

思想中的文体差异,主要是指文本思想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是宽泛的、不确定的,可以容纳多种理解。

由于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文本思想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有观念形态的,也有情感形态的;有直接形态的,也有间接形态的,这是文体特性的鲜明体现。

例如在新闻写作中,作者描述的是客观事实,但是作者本身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就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点选择报道的对象或者是报道的角度,以此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而在理论写作中,其文本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文本中直接提出,并通过组织一定的论据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最终得以确立。

因此可以说,在理论写作中,文本思想是以观念的形态和逻辑推论的方式直接得以表现的。

(2)言之有序,主要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

不同文体对文本的结构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

例如新闻(消息)的结构就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穿插安排)和结语几个部分组成。

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是由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前五项是正文内容,后三项为论文附件。

诗歌则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电影电视要求分镜头组接(蒙太奇)等等。

(3)言之有文,是指文体与语体的统一,即不同文体应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语言风格。

主要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差异。

准确性文体差异,是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准确性的具体内涵是因体而异的。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五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五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五答案题目一:选择题1. C2. A3. B4. D5. C题目二:填空题1. 国际合作2. 发展3. 重要4. 科技创新5. 环境保护题目三:作文题请根据以下要点写一篇关于科技创新的作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我们国家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发展,提升国家在全球的地位。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创新研究。

此外,学校和大学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设相关的科技课程和实验室,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研究资源和机会。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责任。

我们应该保持对科技的热情,并积极参与到科研和创新的活动中去。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题目四:问答题1.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它可以改善生活品质,解决社会问题,并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政府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政府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促进创新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政府还可以建立创新生态系统,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3. 个人应该如何参与到科技创新中?个人应该保持对科技的热情,研究和积累相关知识。

他们可以参与到科研和创新项目中,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科技应用。

个人还可以加入创新团队或组织,与其他人共同努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以上就是对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五的答案。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答案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答案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内容和材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材料的涵义:材料是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二、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材料是准确地表达思想的支柱。

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四、思想的涵义:即指通过文本写作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

五、提炼思想的途径:其一、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磨合阶段是与自己的阅历。

经验磨合,去增加自己的实力,寻找真谛。

去和自己作斗争,和自己新的理念新的思想作斗争,一旦磨合成功。

你就会越来越成熟,思想就会与时俱进,富有哲理。

提炼与磨合的差别就在于提炼是旧思想的演变,而磨合是不断成熟的标志。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答:读了台湾作家陈之藩的散文<<谢天>>有很多感想,这篇散文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散文。

作者从生活琐事入手,娓娓道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的认知。

而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对一些人物的言行描述,披露自己的心路历程,印证自己思想的升华。

从而产生一种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读后感到收获颇丰。

电大基础写作答案

电大基础写作答案

电大基础写作答案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1、P26、言之有物之”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以下为观点)一、文本的材料[一]文本的含义与作用(一)材料的含义(二)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二]材料的分析与综合(一)材料的分析1、分析为实现对材料的意义与价值的全面认识和深入把握奠定了基础。

2、分析为实现对不同材料之间意义与价值关系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二)材料的综合。

所谓综合,正好与分析相反是指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方在、不同的特征结合起来的思维过程。

[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一)广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1、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科学2、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二)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1、材料要最具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检具有可读性二、文本的思想[一]思想的含义与作用[二]形成文本思想的方法。

1、归纳概括法2、主客遇合法3、纵横比较法[三]思想的提炼及要求(一)思想的提炼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二)思想的要求1、文要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2、P26 33-34 34-38(以下为观点)广义的“材料”概念,是泛指已被写作者关注并意识到具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搜集积累以备选用的一切原始资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据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概念则是专指经过写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要写入文本中,因则成为文本的构成因素之一的那一部分取自原始资料的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3、P34-38(以下为观点)(1)材料要最具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要具有可读性4、P40(以下为观点)(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工业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作业2:1、P52(以下为观点)“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使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最有效地实现与写作者的精神交流。

《基础写作》电大形考任务一附答案

《基础写作》电大形考任务一附答案

《基础写作》电⼤形考任务⼀附答案⼀、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

A.在写作之前,⼴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B.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柱。

C.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正确答案:C 满分:5 得分:52.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 个体性B. 实践性C. 创造性D. 通变律正确答案:C 满分:5 得分:53.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体⼼灵对写作客体的⼀种对象性限定,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灵对写作意义的⼀种⽣⽓灌注,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灵对写作载体的匠⼼独运,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个体性B. 实践性C. 创造性D. 通变律正确答案:A 满分:5 得分:5以下哪⼀项不属于写作的特殊属性()。

A.化⽣性特征B. 书⾯性特征C. 参与性特征D. 交流性特征正确答案:C 满分:5 得分:55.⽣活实践是确⽴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的唯⼀途径,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个体性B. 实践性C. 创造性D. 通变律正确答案:B 满分:5 得分:5写作应遵循⽂有⼤法,⽆定法;字字古有,⾔⾔古⽆,体现的是()的写作基本规律。

A.B.C.⼆、多项选择题(共 4 道试题,共20 分。

)1.⼴义材料的选择要求包括()。

A. 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B.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C.应当选择新颖⽣动的材料D.应当选择⼤家⽿熟能详的材料正确答案:ABC 满分:5 得分:5 2.对材料进⾏分析的⽅法主要有以下⼏种类型()。

B. 阶段分析C. 层次分析D. 逻辑分析正确答案:ABC 满分:5 得分:5 3.写作思想的基本要求包括()A. 真实B. 深刻C. 新颖D. 平常正确答案:ABC 满分:5 得分:5 4.写作思想提炼的基本途径包括()。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3答案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3答案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答:”言之有文”指的是作者要能有效的使用语言表达思想。

首先应当对语言与思维的相互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其次应当对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有自觉的认识和把握,第三还应当对书面语言表达的风格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和把握。

“言之有文”还指写作中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

表现技法因其表达方式方式不同也有多种多样:如叙述的技法有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等,描写的技法有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等,说明的技法有定义法、诠释法、分类法等。

议论的技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等。

抒情的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等等、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答:这篇悼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如第一部分的第一层,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第二层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

通过叙述描写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感人的印象──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人是坐在安乐椅上逝世的。

这些叙述和描写是为下面的议论服务的。

第二层的议论是在第一层叙述、描写基础上进行的。

这部分叙述、描写、议论的综合运用,使演讲词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无比悲痛的感情,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多用叙述形式;对马克思的各种贡献、发现的阐述和评价,采用议论形式;而在叙述和议论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或修辞手段,抒发了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的真挚感情。

叙述可以记清事实,议论可以阐明观点,抒情可以吐露情怀,三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演讲词的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而且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5试题(卷)和答案解析

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5试题(卷)和答案解析

形考任务5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1)言之有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

材料中的文体差异是指在写作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注意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新闻写作中,所选用材料就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在理论文章的中,就要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要充分注重其作为论据的意义。

而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为读者提供“立竿见影”的认识对象。

思想中的文体差异,主要是指文本思想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是宽泛的、不确定的,可以容纳多种理解。

由于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文本思想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有观念形态的,也有情感形态的;有直接形态的,也有间接形态的,这是文体特性的鲜明体现。

例如在新闻写作中,作者描述的是客观事实,但是作者本身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就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点选择报道的对象或者是报道的角度,以此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而在理论写作中,其文本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文本中直接提出,并通过组织一定的论据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最终得以确立。

因此可以说,在理论写作中,文本思想是以观念的形态和逻辑推论的方式直接得以表现的。

(2)言之有序,主要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

不同文体对文本的结构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

例如新闻(消息)的结构就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穿插安排)和结语几个部分组成。

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是由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前五项是正文容,后三项为论文附件。

诗歌则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电影电视要求分镜头组接(蒙太奇)等等。

(3)言之有文,是指文体与语体的统一,即不同文体应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语言风格。

主要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差异。

准确性文体差异,是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准确性的具体涵是因体而异的。

2023年电大〔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23年电大〔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从中央电大旳《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 试题将出得比较活, 同学们尤其要重视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旳一般属性, 写作活动旳主体性特性表目前主体精神活动旳个体性、实践性、发明性等若干层面。

请结合教材旳有关论述和自身旳写作实践, 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性旳理解和认识。

答: 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 写作旳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发明性三个特点, 教材上有关每一点下面均有三个小点旳论述, 假如死记, 很轻易搞混, 因此, 一定要结合自己旳写作体会来谈, 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 抓住大旳方向就可以了。

有关第一种特点: 个体性, 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旳一项精神活动, 无论你写什么, 选用哪些材料, 运用何种体裁, 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旳精神气质, 等等, 都带着写作者强烈旳个人色彩, 例如一种中学生, 年少, 热情, 不成熟, 阅历轻浅, 与一种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察黄河或长江源头, 然后写出来旳文章定会风格迥异。

同样, 两个同样年龄旳少年一起去考察, 写出来旳文章也不会同样, 这跟他们旳性格特点、爱好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 等等元素不一样样是紧紧相联旳。

这就是所谓旳“文如其人”, 即“个体性”。

有关第二个特点:实践性, “写作”, 顾名思义, 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

你得思索写什么, 你得去选择适合旳材料, 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 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 然后, 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 等等, 因此, 整个过程就是一种实践(行动)过程。

这就是写作旳实践性特点。

有关第三个特点:发明性, 不要被“发明性”这个词所吓住, 认为这是作家干旳活, 科学家干旳活, 这是不对旳。

一般人旳写作同样是有发明性旳, 由于每一种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旳, 那么每个人旳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旳, 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旳第一种特点“个体性”, 因此每一种人写出来旳文章都是“唯一”旳一篇, 举世无双旳。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3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答:教材中的“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是指文本写作中书面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和简洁;然后是指文本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包括:声韵美与辞藻美,感性美与理性美,朴素美与华丽美。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者:恩格斯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答:“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是指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和简洁,本文便具有这些基本特征。

1.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和悼念,对他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人格的赞美,评价马克思的伟大的历史功绩,以及对反动派的蔑视等,遣词用句都十分确切、明白。

如第一段说明马克思逝世,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第七段在评述马克思斗争精神和实践活动时说“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又如把创立国际工人协会说成是马克思“全部活动的顶峰”“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第八段在赞扬马克思的冲高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用了“嫉妒”、“污蔑”、“驱逐”“诽谤”“诅咒”以及“尊敬、爱戴和悼念分别表明敌人与战友对他不同的。

2020年春季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6)考核答案

2020年春季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6)考核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1-6)试题与答案解析形考任务1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正确答案: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字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

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正确答案: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

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首先,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我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

最新最全国开(电大)《基础写作》形考任务4答案

最新最全国开(电大)《基础写作》形考任务4答案

基础写作形考41.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

请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文本,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答:1)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2)描写:是写作者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人物、景物或场面的状态或特征具体、形象和生动地表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3)说明:是写作运用解说性语言,对事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用途、成因、性质、特征、关系、意义等进行客观地介绍和解释的一种表达方式。

4)议论:是写作者运用论说语言,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某种现象的理性认识正确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5)抒情:是写作者运用情感化的语言,主要借助于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来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2.表达方式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会因写作的具体需要而在写作者的灵活运用中形成许多特殊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表现技巧”。

请选择文本,结合相应的表达方式,分别介绍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答:表现技法包括:叙述技法,描写技法,说明技法,议论技法,抒情技法。

叙述的表现技法有这样几种: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

描写的表现技法有: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

说明的表现技法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议论的表现技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抒情的表现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3.阅读明末文学家张岱《西湖七月半》,对其中所涉及的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答:《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

: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形象地将市井闲徒的特征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着作者醉心于昔日繁华生活的怀旧情绪。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形考任务1 (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 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 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形考任务2 (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2.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否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的理解。

3.层次和段落时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

阅读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形考任务3 (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备注:本资料整理于2020年5月11日;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学员国开平台网上形考。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30%,在国开平台完成,本资料为形考的试题及答案;终考比例70%,纸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字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

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

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考任务 5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 分):
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1)言之有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

材料中的文体差异是指在写作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注意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新闻写作中,所选用材料就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在理论文章的中,就要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要充分注重其作为论据的意义。

而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为读者提供“立竿见影”的认识对象。

思想中的文体差异,主要是指文本思想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是宽泛的、不确定的,可以容纳多种理解。

由于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文本思想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有观念形态的,也有情感形态的;有直接形态的,也有间接形态的,这是文体特性的鲜明体现。

例如在新闻写作中,作者描述的是客观事实,但是作者本身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就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点选择报道的对象或者是报道的角度,以此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而在理论写作中,其文本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文本中直接提出,并通过组织一定的论据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最终得以确立。

因此可以说,在理论写作中,文本思想是以观念的形态和逻辑推论的方式直接得以表
现的。

(2)言之有序,主要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

不同文体对文本的结构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

例如新闻(消息)的结构就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穿插安排)和结语几个部分组成。

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是由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前五项是正文内容,后三项为论文附件。

诗歌则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电影电视要求分镜头组接(蒙太奇)等等。

(3)言之有文,是指文体与语体的统一,即不同文体应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语言风格。

主要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差异。

准确性文体差异,是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准确性的具体内涵是因体而异的。

例如理论写作的准确性指的是概念使用上的科学性。

经济和法律类文书制作中,准确性还包括释义上的唯一性,即不得有多种解释。

简洁性问题差异。

对理论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容上表现为对问题认识深刻,论述问题不绕弯子,不兜圈子。

对实用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容上表现为尽可能简明扼要,便于阅读者把握要领。

在文学写作上,则是直接诉诸阅读者的审美想象和情感体验,所以其语言的简洁体现为能够运用尽可能少
的文字去调动阅读者的审美想象和情感体验。

语言的生动性
差异,理论写作中的语言生动是由语言表述形式的严密而流
畅,与其所表达的认识内容的深刻而透彻相互结合,共同形成的一种令人茅塞顿开、酣畅淋漓之感。

对实用写作而言,则需要告知的内容
准确、清晰地传达给接受者。

文学写作,语言的生动性则是审美想象,要能有效调动阅读者的想象力,从而获得生动的美感。

2 .试述你对文体分类及其标准的理解;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的依据,你认为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体分类是一项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不同文体集合起来的工作。

例如现在通行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或新闻类、文学类、理论类、应用类等文体划分方式,都属于文体分类。

文体分类必须具备下述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找到不同文体实质中存在着的某种共同性;二是文体分类应当具有统一的科学依据。

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依据,主要的合理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写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形态之一。

现代思维科学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真正将写作及文体现象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当作一般社会现象来对待。

二是在从生活形态转变为文本、文体形态的整个写作过程中,人的意识功能担负着统摄双方的重要作用。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反映客观现实时,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这是区别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一个根本标志。

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这种创造性的表现方式——物化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文本、文体现象便是其中之一。

3 .依据教材,人的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分式;据此,我们可以对文体分为三大类别。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实践,为三种类别的文本各寻找不少于三篇例文。

答:(1)实用(认知)性文体:
5 月7 日,江苏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8 年1 月至2019 年4 月,江苏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2142 件4164 人,提起公诉1748 件3203 人,不起诉79 件194 人。

其中,受理审查起诉危害食品安全类犯罪案件916 件1567 人,提起公诉800 件1282 人,不起诉33 件75 人,法院已作出生效判决1053 人。

受理审查起诉危害药品安全类犯罪案件1226 件2597 人,提起公诉948件1921人,不起诉46件119 人,法院已作出生效判决1246 人。

从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情况看,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链条往往从农田延伸到餐桌,贯穿了从种养、生产、销售到餐饮的全过程,既有在种植大棚蔬菜时滥用毒死蜱、甲拌磷等剧毒农药的,又有严重过量使用含有铝粉、泡泡粉等增白松软添加剂生产“毒包子”“毒油条”的,也有运输销售走私入境的未经检验、检疫的冷冻牛肉的,还有在凉皮、麻辣烫等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等成瘾性有毒有害物质的。

(2)析理性文体: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钓鱼岛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中国对此的态度正说明钓鱼岛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物质决定意识; 日本反其道而行之,强行在态度上对中国挑衅,必自食其果,这叫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事物是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日本强行把钓鱼岛作为它的领土,这是割裂了事物的固有联系。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日本对钓鱼岛的态度既有其内因,也有美国等外部因素的推动; 我们要坚信这个问题会得到很好解决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是矛盾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日本的所作所为与中国的利益立场存在根本的冲突,但是中国的应对方法并不偏激。

说明中国与日本存在共同利益。

认识是一个反复的,上升的,探索的过程。

中日将会在更进一步的探讨作得出新的认识。

3)审美性文体。

例如诗歌:《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
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
的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