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6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6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PPT可编辑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6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PPT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e97a1258f5f61fb73666dc.png)
你忠实的雇员 国会预算办公室经济学家
2.李嘉图学派的观点 李嘉图等价原理:政府通过借债筹措资金 与通过税收筹措资金是等价的。 因为消费者具有前瞻性,目前政府的借债 需要未来通过税收来偿还。因此用债务融资的 减税不会影响消费。 除非政府目前减税是因为它计划减少未来 的支出。
可能导致资本外逃的风险。 可能降低一国在世界事务中的政治影响。
本章小结 中国的债务负担水平较低,呈逐年上升态 势。 预算赤字大小的衡量需要通过通货膨胀校 正、资本预算引入、加入遗漏的负债等进行更 准确的计算。
关于政府债务和财政政策的争论 ——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认为用债务融资 的减税刺激了消费支出,降低了国民储蓄。在 短期导致更大的总需求和更高的收入,但长期 导致更低的资本存量和更低的收入。李嘉图学 派则认为不会产生这些后果。
代际再分配
4.对货币政策的财政效应 如果财政赤字通过发行货币来筹措,会引 起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下,作为债务人,政府的实际债 务负担会减轻。 但历史数据表明,上述情况不常发生,因 为多数政府通过债券融资、中央银行有一定独 立性以及这种做法的负面效果。
5.国际维度 政府预算赤字导致国民储蓄减少时,往往 导致贸易赤字,从而引起外债增加。由此:
-5.0%
国债余额/GDP 当年赤字/GDP
政府债务增加的原因 ——战争 ——为应付衰退而进行的财政刺激政策 ——人口老龄化
二、政府预算赤字衡量中存在的问题
1.问题1:对通货膨胀的校正 政府预算赤字=政府支出-政府收入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9章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银行体系)范文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9章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银行体系)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c82ff633d4b14e85246860.png)
第19章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银行体系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会影响到基础货币量,一般公众在向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减少。
( )【答案】F【解析】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相当于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量。
2.根据鲍莫尔-( )【答案】F【解析】总成本=放弃的利息+去银行的成本/2iY N FN =+,根据成本最小化的一阶3.银行体系可以创造货币,也可以创造财富。
( )【答案】F【解析】银行贷款赋予借款人进行交易的能力,但借款人也需承担偿债义务,所以贷款并没有使借款人更加富有。
银行体系创造货币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但没有增加经济的财富。
4.通货—存款率或准备金—存款率上升1%,对货币供给的减少影响前者更大。
( )【答案】F【解析】后者对货币供给的减少影响更大。
()()1/m cr cr rr =++,对rr 求导,则()()21/rr m cr cr rr '=-++;对cr 求导,则()()21/cr m rr cr rr '=--+。
由此可知,rr cr m m ''>,因此通货—存款率的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小于准备金—存款率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5.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实际产出不变,那么货币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关系是容易预测的。
( )【答案】F【解析】事实上,长期关系才容易预测,短期影响因素过多,不容易预测。
6.在短期内货币不会是中性的,货币的中性是一种中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c5b0fc0a6c30c2258019e0d.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贸易政策(trade policy)答:贸易政策指直接影响一国进口或出口物品与劳务量的政府政策。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它是为国家最高利益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反映。
它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还受到一国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答:资本外逃指出于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
引起资本外逃的具体原因有三种:①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
②一国国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逃至币值稳定的国家以期保值。
③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收益减少,资本外逃以免遭受损失。
在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欧美等国家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资本外逃现象。
近年来,发生大量资本外逃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经济形势严峻,债务负担沉重,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以及国政局动荡。
人大802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精细版修订版)
![人大802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精细版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92e02f5727a5e9856a61ea.png)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I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或知识点一、导言(第1、2章)1、宏观经济学科学(第1章)(1)宏观经济学。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后面所有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变量展开的)、本书框架(有利于加深对宏观体系的认识)。
(2)价格黏性与伸缩性。
短期和长期,价格情形,也是不同学派分析的角度或出发点。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了解下即可。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章)(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总产出)。
重点掌握:概念和内涵;核算中的特殊处理;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GDP核算指标的缺陷和改进。
(2)国民收入核算。
重点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GDP与其他国民收入指标(GNP、NNP、NI、PI、PPI)的关系。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重点掌握:CPI的含义。
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关系。
说明:第1、2章比较基础,初级宏观看过的考生,可以直接看讲义,教材直接略过就行。
二、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4、5、6章)重点章节在4、5、6。
其中,最最重要的章节在第4章。
1、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第3章)(1)国民收入的分配。
重点掌握: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决定,欧拉定理。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
该函数的性质必须掌握。
(3)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
重点掌握: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利用储蓄和投资曲线分析问题。
2、货币与通货膨胀(第4章)(1)货币数量论。
重点掌握:数量方程式和货币数量论,表达式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数量方程式来解释通货膨胀。
(12年真题)(2)通货膨胀与利率。
重点掌握:费雪效应与费雪方程。
(3)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
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重点掌握: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VS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0章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0章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2e0bb6badd3383c4bb4cd27b.png)
第10章 总需求Ⅰ:建立IS LM -模型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在凯恩斯450线模型中,当GDP 小于均衡水平时,企业的销售量小于实际生产,所以应该扩张生产以达到均衡水平。
( )【答案】F【解析】GDP 小于均衡水平时,计划支出大于实际生产,企业的存货减少,此时扩张生产可以达到均衡水平。
2.边际进口倾向越高,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就越大。
( )【答案】F【解析】四部门模型中,投资乘数的表达式为:()111I k MPC t γ=--+,因此,边际进口倾向γ增加会使得投资乘数减小,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就越小。
3.在每一收入水平上意愿投资额的减少会减少总需求,但总需求的减少小于投资额的减少。
( )【答案】F【解析】由于乘数效应,投资额的减少会加倍的减少总需求,一般来说,总需求的减少大于投资额的减少。
4.自动提款机的使用对GDP 有正面的影响。
( )【答案】T【解析】自动提款机的使用会降低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LM 曲线右移,最终导致更低的利率和更高的GDP 。
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收入将会减少。
( )【答案】F【解析】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则消费则会相对增加,直接导致收入增加,同时使得政府购买以及投资乘数增大,间接导致收入增加。
6.边际进口倾向越高,乘数越小。
( )【答案】T【解析】四部门模型中,投资乘数的表达式为:()111I k MPC t γ=--+,因此,边际进口倾向γ越高,乘数越小。
7.如果税收和收入成比例关系,即T tY =,且0t >,那么乘数就更大。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章节题库-第17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章节题库-第17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9652b7a240c844769eaeeac.png)
第17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一、判断题1.货币紧缩不会影响公共预算,因为它不是财政政策。
( )【答案】F【解析】货币紧缩倾向于提高利率(它使LM曲线向左移动),对投资的需求减少,产出的均衡水平则更小。
如果政府收入的一部分来源于成比例的所得税,那么公共收入的总量将减少,公共预算也将受到影响。
2.用充分预算赤字来衡量政府债务可以消除传统预算赤字衡量政府债务时存在的经济周期问题。
( )【答案】T【解析】充分预算赤字为:tY*-G-TR,计算的是基于对如果经济在其产出和就业的自然水平运行时政府支出与收入的估算,由于潜在产出不受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消除了传统预算赤字衡量政府债务时存在的经济波动问题。
3.已知甲、乙两国的名义GDP分别是40万亿元、5万亿元,政府的名义债务分别是24万亿元、5.4万亿元。
显然,甲国的债务规模要大于乙国。
( )【答案】F【解析】甲国的名义债务小于名义GDP,名义债务是名义GDP的60%,而乙国的名义债务大于名义GDP,名义债务是名义GDP的108%,因此甲国的债务规模小于乙国。
4.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如果政府采取减税的政策,那么经济中的消费、总需求和总产出将会增加。
( )【答案】F【解析】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用债务融资的减税不会影响消费,家庭会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带来的未来税收责任,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总产出和总需求均不发生变动。
5.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利用减税或举债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都是有效的。
( )【答案】F【解析】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用债务融资的减税不会影响消费,家庭会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带来的未来税收责任,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总产出和总需求均不发生变动,从而减税或举债都无法刺激经济。
6.如果居民具有完全理性,那么,对于一笔新增的政府支出,债券融资和税收融资对产出的影响是等价的。
曼昆《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 课后习题 章节题库
![曼昆《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 课后习题 章节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38efa2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b.png)
第6篇再论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
第17章消费 第18章投资 第19章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银行体系 第19章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第6版教材) 附录指定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
第1篇导言
第2篇古典理论:长 期中的经济
第3篇增长理论:超 长期中的经济
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 短期中的经济
第5篇宏观经济 政策争论
第6篇再论支撑 宏观经济学的 微观经济学
第1篇导言
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 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一一、简答题 二二、计算题
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一一、简答题 二二、计算题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一一、简答题 二二、计算题 第5章开放的经济 一一、简答题 二二、计算题
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第5章开放的经济 第6章失业
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7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
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 第10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第13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14章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曼昆《宏观经 济学》模拟试 题及详解(一)
曼昆《宏观经 济学》模拟试 题及详解(二)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曼昆《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的读书笔记模板, 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曼昆《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的读书笔记模板, 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精讲(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精讲(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d74863b03d8ce2f01662332.png)
第十六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6.1 本章框架结构图16.2 重难点解读本章主要集中在有关政府债务的各种争论上,重点介绍了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和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
一、政府预算赤字衡量指标的问题政府预算赤字等于政府支出减去政府收入,它又等于为其运行筹资所需要发行的新债务量。
预算赤字的衡量指标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它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没有对通货膨胀进行校正被衡量的赤字应该等于政府实际债务的变化而非名义债务的变化。
如果D表示年初政府积累的债务存量,π表示当年通货膨胀率,如果期末实际的债务存量不变,那么名义债务存量是D(1+π)。
Dπ表示被多估了的当年预算赤字。
2.没有用政府资产的变化来抵消政府债务的变动一种既衡量负债又衡量资产的预算程序被称为资本预算。
按照这种观点,预算赤字应当用债务变动减去资产变动。
但是,资本支出的确定、资本资产价值的评估等困难重重,因此缺乏可操作性。
3.所衡量的赤字没有包括一些重要的政府债务未计算的负债:即预算赤字会遗漏一些负债,如社会保障体系、养老金等。
4.预算赤字没有对经济周期影响进行校正赤字增加可能来自政策变动,也可能来自经济周期的变动。
对周期调整的预算赤字,有时称为充分就业预算赤字,是根据如果经济在其产出和就业的自然率水平运行时政府支出与税收收入的估算。
它反映了政策的变动,但并不反映经济周期的当前阶段的影响。
二、关于政府债务的争论1.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根据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债务筹资下减税的直接影响是刺激了消费支出,较高的消费支出在短期和长期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在短期,较高的消费支出会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
同时,储蓄减少使利率上升,较高的利率抑制投资,并鼓励国外资本流入。
外汇市场上,外币供给增加,本币升值,引发贸易赤字。
在长期,减税所产生的国民储蓄减少意味着较小的资本存量和较多的国外债务,因此,产出会减少,本国债务负担加重。
总之,减税使现在一代人从更多的消费和更多的就业中受益,尽管通货膨胀也高,但子孙后代将要承担今天预算赤字的大部分负担。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2章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2章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75805bfe4733687e21aa7a.png)
第12章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中,通常*r r =,如果加上风险贴水后,**r r r θ=+>可见,利率提高了,这会引起投资减少和货币需求减少,使*IS 左移、*LM 右移,从而使收入增加和通货贬值。
从这个角度看,风险增加是可以的。
( )【答案】F【解析】风险增加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原因包括:①中央银行想避免本国通货的大幅度贬值,从而可能通过减少货币供给对此作出反应;②国内货币贬值可能使得进口产品的价格突然提高,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③当风险贴水提高时,本国居民可能通过增加他们的货币需求而对此作出反应,因为货币常常是最安全的资产。
这三种变动都倾向于使LM *曲线向左移动,减缓利率的下降,抵消加上风险贴水后导致的LM *曲线右移。
2.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中,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在改变产出水平方面是绝对有效的。
( )【答案】T【解析】在资本绝对自由流通的情况下,假定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余额增加,LM *曲线向右移动,因此产出水平增加,汇率降低。
3.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同于封闭经济,前者通过改变汇率,后者通过改变利率来影响收入。
( )【答案】T【解析】在开放经济下,一旦货币供给的增加开始给国内利率以向下的压力,由于投资者会到其它地方寻求更高的利益,资本将从该经济体流出,这种资本流出了阻止了国内利率下降到世界利率以下,因此开放经济无法像封闭经济那样通过利率来影响收入。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c3f3be952ea551811a6870d.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历,从前辈中获得的经历对初学者来说是珍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展咨询。
一、概念题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师大学2004研;工业大学2005、2006研;大学2006研〕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历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35-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根据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图35-1 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6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6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https://img.taocdn.com/s3/m/6949c93ecfc789eb172dc85b.png)
第16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6.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对国债的争论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又一争论。
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认为,政府借债减少了国民储蓄,并挤出了资本积累;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认为政府债务不影响国民储蓄和资本积累。
1.预算赤字衡量指标的问题政府预算赤字等于政府支出减政府收入,它又等于政府为其运行筹资所需要发行的新债务量。
预算赤字衡量指标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它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一般所衡量的预算赤字并没有对通货膨胀进行校正。
被衡量的预算赤字应该等于政府实际债务的变化而非名义债务的变化。
(2)预算赤字衡量没有用政府资产的变化来抵消政府债务的变动。
为了衡量政府的总债务,应该将政府资产从政府债务中抽出来。
因此,预算赤字应该是债务的变动减去资产的变动。
(3)所衡量的赤字没有包括一些重要的政府负债。
比如,政府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和累积起来的未来的社会保障津贴。
(4)预算赤字衡量没有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修正。
充分就业预算赤字BS*:对经济周期进行了调整的预算赤字,是假设经济在其产出和就业自然率运行时对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的估算。
其计算公式为:()**=+-BS BS t Y Y式中,*Y表示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t为边际税率。
2.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1)假设①消费者是短视和非理性的,他们不会意识到今天的减税意味着未来更重的债务负担,所以即使他们的永久收入并没有真正地增加,他们也认为是增加了。
②消费者可能面对借贷制约,预期收入比一生收入更重要。
③消费者即使意识到未来更重的债务负担,但他们可能认为这些负担不会落在他们身上,而要落在子孙后代身上,而且他们并不会给他们的孩子留下一笔遗产来抵消这些税收负担。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6142d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7.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答:流动性偏好理论是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的理论。
流动性偏好是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
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
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
投机性动机是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呈负相关。
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
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
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较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2.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415992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c.png)
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投资
第17章消费
第19章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和银行体
系
第19章经济 周期理论的 进展(第6版
教材)
附录指定曼 昆《宏观经 济学》教材 为考研参考 书目的院校 列表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
第10章总需求Ⅰ:建 立IS-LM模型
第11章总需求Ⅱ:应 用IS-LM模型
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与汇率制度
第13章总供 给与通货膨 胀和失业之 间的短期权
衡
第14章一个 总供给和总 需求的动态 模型
第3章国民收 入:源自何 处,去向何 方
第4章货币与 通货膨胀
第5章开放的 经济
第6章失业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经济增 长Ⅰ:资本 积累与人口
增长
第8章经济增 长Ⅱ:技术、 经验和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第章
习题
复习
理论
第版
政策
笔记
教材
习题 习题
教材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088a0c21ed9ad51f11df266.png)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第16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一、概念题1.资本预算(capital budgeting)答:资本预算是一种既衡量负债又衡量资产的预算程序,它考虑到了资本的变动。
采用资本预算,净国债等于政府资产减去政府负债。
按现行的预算程序,当政府出售其资产时,预算赤字会减少。
但在资本预算中,从出售中得到的收入并没有减少赤字,因为债务的减少被资产的减少所抵消了。
同样,在资本预算中,政府借贷为购买资本品筹资并不会增加赤字。
经济学家对资本预算的看法不一。
资本预算的反对者认为,虽然这个体系在原则上优于现行体系,但它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资本预算的支持者认为,即使对资本资产的不完善处理也比完全忽略资本资产好。
2.周期调整性预算赤字(cyclically adjusted budget deficit)答:周期调整性预算赤字有时称为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的计算是根据对经济在其产出和就业自然率运行时政府支出与税收收入的估算而作出的。
周期调整性预算赤字是一个有用的衡量指标,因为它反映了政策的变动,并不反映经济周期的当前阶段。
3.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答:李嘉图等价定理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并由新古典主义学者巴罗根据理性预期重新进行论述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
李嘉图等价理论的思路是:假设政府预算在初始时是平衡的。
政府实行减税以图增加私人部门和公众的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减税导致财政赤字。
如果政府发行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在未来某个时点,政府将不得不增加税收,以便支付债务和积累的利息。
具有前瞻性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借债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
用政府债务融资的减税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它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
因此,这种政策不会鼓励消费者更多支出。
根据这一定理,政府因减税措施而增发的公债会被人们作为未来潜在的税收考虑到整个预算约束中去,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公债和潜在税收的现值是相等的。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2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2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23986025de80d4d8d15a4ff5.png)
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假定有两个国家A和B,A国的产出全部来源于生产一种最终产品F,而B国的产出全部来源于生产一种中间产品E给A国生产F。
如果产品F的总价值为100,而A国的GDP 为60,那么B国的GDP为40。
()【答案】T【解析】GDP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可以将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加值加总来计算GDP。
本题中,在B国生产阶段,其所获得的增加值为:1006040-=。
2.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只有消费,没有政府、投资及存货积累。
那么GDP平减指数与CPI是相等的,因为二者是根据相同的商品来计算的。
()【答案】F【解析】即使经济中只有消费,两者也是不相等的。
CPI衡量的是消费者购买的、固定的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而GDP平减指数是以整个经济中的商品来衡量的。
3.2000年的CPI是用100乘以2000年的市场“篮子”里的商品的价格除以基期市场“篮子”里的商品价格来计算的。
()【答案】T【解析】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同一篮子产品和服务在某个基年的价格的比值。
篮子中的商品是固定不变的。
4.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
()【答案】F【解析】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
5.公司对家庭共200美元的年总销售额中,仅包含50美元的工资成本和60美元的原材料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5b5124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a.png)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6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6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21ba10d0d233d4b04e6948.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3篇最后的思考第36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复习题1.什么因素引起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影响的时滞?这些时滞对积极与消极政策争论的含义是什么?答:货币和财政政策不能立即影响经济,其作用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滞。
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利率而影响总需求。
在利率影响支出,特别是住房支出与企业投资时,由于许多家庭和企业提前确定他们的支出计划,因而利率变动改变总需求需要时间。
财政政策的作用也有时滞,因为政府改变支出与税收要经历漫长的政治过程。
为了做出任何一种财政政策变动,方案必须通过国会各委员会讨论、由众议院与参议院通过,并由总统签署。
提出、通过和实施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变动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由于这些长时间的时滞,那些想稳定经济的决策者就要提前知道当他们的行动发生作用时可能存在的经济状况。
但是经济预测是极不准确的,因为在一种政策开始实施到它发生作用之间的时间内,经济状况很容易发生变动。
由于这个原因,稳定经济的决策很可能无形中扩大了经济波动的程度。
2.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分析,为什么减税对GDP的影响要小于相似规模的政府支出增加对GDP的影响?为什么不是相反的情况?答:因为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分析,政府购买增加是比减税更有潜力的工具。
减税增加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鼓励他们增加消费支出,而政府购买使直接增加了总需求。
而且政府支出购买物品或劳务,是直接增加了总需求;政府为家庭减税的美元,其中一部分可能用于储蓄而不是支出。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word精品文档7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word精品文档7页](https://img.taocdn.com/s3/m/e5be9189d5bbfd0a795673c7.png)
第十六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 P482-483 ) 1.3)政府的财政政策有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收入政策比如税收政策通过影响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最终传导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2.2)假如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由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当国民收入提高后,政府税收会自动增加(因为所得税通常是比例税或累进税)。
3.1)扩张性财政政策比如减税、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或增加转移支付等,会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有助于缓和经济萧条,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常导致财政赤字,这无疑增加了政府的债务。
4.2)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以后,通常是尽可能地把它们贷出去,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但如果贷款风险太大,找不到合适的贷款对象或投资机会,宁可持有较多的超额储备也不愿意贷出去,即出现“惜贷”现象,这通常发生在经济不景气的萧条或衰退时期。
商业银行不会是在没有好的贷款对象或投资机会之前,就向中央银行申请过多的贴现,而是预计有好的贷款或投资机会而手中的储备不足又没有其他更好的借款可能时,才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
所以商业银行有超额储备的主要原因既不是吸收的存款过多,也不是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更可能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贷款对象或投资机会。
5.2)这里的准备金应该是指超额准备金。
市场利率提高后,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因为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增大了,所以当然希望减少超额准备金,尽可能地把它们贷放出去。
从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通常市场利率提高对应经济过热时期,此时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也在上升,商品的价格也在上升,投资和消费的需求比较旺盛,政府希望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过热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而压低过度的总需求。
所以市场利率提高后,投资和消费是否会减少,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是否大于利率的提高幅度,如果前者大于后者,那么投资和消费不会减少,企业和消费者仍然愿意增加贷款,如果前者小于后者,那么利率的提高就会抑制一部分投资和消费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16章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16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9845d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0.png)
第十六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置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平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平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的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程度,但不稳定价格程度和就业程度。
〔〕10.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1.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2.在西方兴旺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3.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程度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4.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二、单项选择1.以下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应而不会影响平衡国民收入?〔〕A.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挤出效应发生于以下哪种情况?〔〕A.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B.减少政府支出,引起消费支出下降C.增加政府支出,使利率进步,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货币供应增加,引起消费支出增加3.以下〔〕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A.减少税收B.制定物价管制政策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公共事业投资4.中央银行通过进步法定准备金比率属于〔〕A.控制总供应B.扩张性货币政策C.收入指数化政策D.紧缩性货币政策5.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程度的上升〔〕A.增加净税收B.增加政府转移支付C.减少个人所得税D.增加政府购置6.假如政府支出的减少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一样时,收入程度会〔〕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7.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增加公共设施投资,会引起国民收入〔〕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8.与货币政策同义的词是〔〕A.扩张性政策B.利息率政策C.金融政策D.紧缩性政策9.公开市场业务是指〔〕A.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规定对商业银行的最低贷款利率D.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施行监视10.政府运用赤字财政政策是〔〕A.要求企业用自己资金购置B.要求居民用现金购置C.将公债卖给商业银行D.将公债卖给中央银行11.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A.卖出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B.卖出政府债券,进步再贴现率C.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D.买进政府债券,进步再贴现率12.以下哪一项措施是中央银行无法用来变动货币供应量?〔〕A.调整法定准备金B.调整再贴现率C.调整税率D.公开市场业务13.当法定准备金率为25%时,假如你在银行兑现了一张200美元的支票而且将现金放在身边,这个行动对货币供应的潜在影响是〔〕A.流通中货币增加800美元B.流通中货币减少800美元C.流通中货币增加200美元D.流通中货币减少200美元14.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表达在〔〕A.延缓经济衰退B.刺激经济增长C.减缓经济波动D.促使经济到达平衡15.“松财政紧货币〞会使利率〔〕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6.“双紧〞政策会使国民收入〔〕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7.在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购置支出增加将导致〔〕A.价格程度上升,利率下降B.价格程度下降,利率上升C.价格程度和利率同时上升D.价格程度和利率同时下降18.假如一国经济处于萧条和衰退时期,政府应采取〔〕A.财政预算盈余B.财政预算赤字C.财政预算平衡D.财政预算盈余或赤字19.假如一国经济处于国内失业,国际收支顺差的状况,这时适宜采用〔〕A.扩张性财政政策B.扩张性货币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D.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20.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三、简答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2.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3.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第十六章练习题答案一、1.F 2.T 3.T 4.F 5.F 6.T 7.F8.T 9.F 10.F 11.F 12.F 13.F 14.T二、1.B 2.C 3.B 4.D 5.A 6.C 7.A 8.C 9.A 10.D11.B 12.C 13.B 14.C 15.A 16.B 17.C 18.B 19.C 20.A三、1.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内在机制。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0dde4bf581b6bd97f19eae8.png)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第一部分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一、开篇导读一、教材及教辅、课程、题库简介1教材: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曼昆著,卢远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教辅:(两本,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版)3课程和题库: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曼昆《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二、本教材与其他经典教材的比较曼昆《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和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等经典教材被各高校经济类专业列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
为了便于学员复习,下面特将曼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经典教材作简单对比。
曼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经典教材相比较:1.从难易程度看曼昆《宏观经济学》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难度适中。
相对来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较为简单,属于初级偏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可供第一轮复习用;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行文简单、说理浅显,引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可供初学者用;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也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体系清楚,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学派的观点,也被众多高校作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属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该书经济增长部分写得特别精彩,可参照复习。
2.从内容体系来看曼昆《宏观经济学》体系完整,把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整合,对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
相对来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偏重于阐述凯恩斯学派的思想,对于古典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着墨不多;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更多是介绍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内容全面,融合了经济领域的学术共识,并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学派的观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教材;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教材偏重于阐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分析方法有一定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货币紧缩不会影响公共预算,因为它不是财政政策。
()【答案】F【解析】货币紧缩倾向于提高利率(它使LM曲线向左移动),对投资的需求减少,产出的均衡水平则更小。
如果政府收入的一部分来源于成比例的所得税,那么公共收入的总量将减少,公共预算也将受到影响。
2.用充分预算赤字来衡量政府债务可以消除传统预算赤字衡量政府债务时存在的经济周期问题。
()【答案】T*--,计算的是基于对如果经济在其产出和就业的【解析】充分预算赤字为:tY G TR自然水平运行时政府支出与收入的估算,由于潜在产出不受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消除了传统预算赤字衡量政府债务时存在的经济波动问题。
3.已知甲、乙两国的名义GDP分别是40万亿元、5万亿元,政府的名义债务分别是24万亿元、5.4万亿元。
显然,甲国的债务规模要大于乙国。
()【答案】F【解析】甲国的名义债务小于名义GDP,名义债务是名义GDP的60%,而乙国的名义债务大于名义GDP,名义债务是名义GDP的108%,因此甲国的债务规模小于乙国。
4.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如果政府采取减税的政策,那么经济中的消费、总需求和总产出将会增加。
()【答案】F【解析】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用债务融资的减税不会影响消费,家庭会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带来的未来税收责任,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总产出和总需求均不发生变动。
5.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利用减税或举债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都是有效的。
()【答案】×【解析】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用债务融资的减税不会影响消费,家庭会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带来的未来税收责任,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总产出和总需求均不发生变动,从而减税或举债都无法刺激经济。
6.如果居民具有完全理性,那么,对于一笔新增的政府支出,债券融资和税收融资对产出的影响是等价的。
()【答案】T【解析】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如果消费者具有足够的前瞻性,未来税收等价于现在税收,因此用借债为政府融资等价于用税收融资。
7.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之间没有区别。
()【答案】F【解析】本质上而言,平衡预算的规则将会使税收和转移支付体系的自动稳定能力失效,斟酌处置的财政政策更可能使经济向经济周期进程的相反方向运动。
8.当充分就业预算为盈余时,实际预算可能为赤字。
()【答案】T【解析】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基于对如果经济在其产出和就业的自然水平运行时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的估算,它反映的是政策的变动而不是经济周期的当前阶段,与实际预算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实际预算可能为赤字。
9.与政治家们常说的相反,预算的减少不会必然地导致投资的增加。
()【答案】T【解析】所有其它变量不变,预算赤字的减少意味着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紧缩的财政政策使均衡的GNP减少,从而减少投资。
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利率(为了确保支出的减少不会引起经济衰退),就会对投资产生正效应,并且可能超过第一个效应,促使投资增加。
因此预算的减少对于投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1.某年在现行价格水平上的社会总需求量依次为消费1000亿元,投资400亿元,净出口100亿元,政府购买支出200亿元。
充分就业的GDP为1200亿元,在此条件下为使价格水平保持稳定政府应该()。
A.提高税率,并减少政府支出B.通过降低政府债券的利息率来减少私人储蓄C.增加政府支出D.通过降低公司所得税率来鼓励私人投资【答案】A【解析】题中的产出为100040020010017001200=+++=+++=>,此时价格Y C I G NX高于充分就业时的价格,所以政府应该减少支出,提高税率,使价格平稳。
2.在什么情况下,自主决定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效果最佳?()A.在衰退期间增加G减少T,存在通货膨胀时减少G增加TB.每年预算都平衡C.在通货膨胀期间发生财政赤字,在衰退期间发生财政盈余D.持续发生财政盈余【答案】A【解析】预算赤字或盈余可以帮助稳定经济,平衡预算的规则将会使得税收和转移支付体系的自动稳定能力失效。
当经济陷入衰退时,税收自动下降,转移支付自动上升,增加政府购买,而在经济存在通货膨胀时,税收自动上升,政府支出减少,有助于稳定经济,但同时也使得财政赤字或盈余出现。
3.在中长期中,财政赤字将导致()。
A.投资增加 B.消费增加 C.产量下降 D.没有影响【答案】C【解析】在中长期,持续的财政赤字导致资本积累的下降,由此造成投资不足,产量下降,对经济的长期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4.赤字性财政政策会使公众预期未来的税收会增加,从而会增加当前的储蓄,这里描述的是()。
A.内在稳定器 B.挤出效应C.李嘉图的等价理论 D.净储蓄效应【答案】C【解析】用政府债务融资的减税即赤字性的财政政策,这种减税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而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
消费者会把当期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未来增加的税收。
由此可知,用借债为政府融资等价于用税收融资,即李嘉图的等价理论。
5.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认为筹资减税会导致()。
A.消费减少,因为向前看的消费者理解政府今天举债意味着将来更高的税收B.消费减少,因为消费者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意味着的未来税收负担C.消费不变,私人储蓄增加,并且这种增加大于减税的数量D.私人储蓄的增加量正好等于公共储蓄的减少量,从而国民储蓄不变【答案】D【解析】李嘉图认为政府的债务相当于未来的税收,用债务筹措的减税并不会影响消费。
家庭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意味着的未来税收责任。
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
6.扩张性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政府债务【答案】A【解析】扩张性政策能够增加社会总需求,缓和经济萧条,但由于实施扩张性政策涉及到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政府债务G T也会相应增加。
三、简答题1.A国经济在1990年代遇到了严重问题。
目前尽管名义利率几乎为0,A国经济仍处于严重衰退之中。
A国政府被批评为没有处理好本国经济问题。
现在,新当选的首相承诺将宣布一揽子新政策以刺激经济走出衰退。
假设你是A国首相的经济顾问,受命为他给出下列问题的明确答案:(1)由于利率政策已被证明是无效的,一项旨在降低所得税的税制改革被作为替代方案加以考虑(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以便不会出现财政赤字)。
减税对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性是否取决于减税是一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如果是,请解释为什么。
(2)与减税方案相对,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应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假设A国劳动市场不存在任何摩擦和扭曲,政府支出增加会增加A国的总产出吗?解释你的回答。
(3)继续假设劳动市场不存在摩擦,解释永久性减税将如何影响劳动市场和总供给。
(4)考虑到你对上述3个问题的回答,你倾向于采用减税政策还是增加政府支出政策?解释你的回答。
答:(1)减税的有效性取决于减税是否是暂时的。
如果减税是一时的,则由于消费者为了保持消费的平稳分配,将会增加储蓄,降低平均消费倾向,使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性降低。
如果减税是持久的,则消费者储蓄率不变,增加的收入将更多用于消费,使刺激消费更有效。
(2)不会。
如果劳动市场不存在任何摩擦和扭曲,则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增加政府支出,则总需求曲线右移,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影响产出。
(3)所得税的长期减少使劳动者更愿意供给劳动,劳动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增加均衡劳动投入量,总供给曲线右移,使总产出增加。
(4)个人倾向于采用所得税的长期减少政策。
在迅速出清的劳动力市场,所得税的长期减少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增加会迅速形成新的、劳动力投入更高的均衡,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带来产出的增长。
仅仅旨在刺激总需求的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在迅速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一个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的条件下,不会对产出产生影响,反而会导致通胀。
2.李嘉图等价的经济含义,在什么条件下不适用?答:(1)李嘉图等价理论认为,政府债务等价于未来税收,如果消费者有足够的前瞻性,未来税收等价于现在税收,用借债融资等价于用税收融资,用债务融资的减税并不会影响消费。
假设消费者根据持久收入决定当期消费,且消费者是理性的,于是,当政府减税时,消费者预期到政府为保持长期预算平衡会在未来增税,这将使消费者的持久收入不变。
于是,减税对消费者的行为没有影响。
(2)李嘉图等价不适用的情况是:①个人是非理性的,贪图当期享受,不考虑后代的税收负担;②个人不具有理性预期,不能预期到未来增税;③个人的时间视界短于政府,故未来的增税不在考虑范围内;④个人面临借贷限制,储蓄为0时。
3.(1)什么是李嘉图等价定律?完整而又简洁的叙述这一理论;(2)根据这一理论,分析政府减税对一个封闭经济中的利率是否有影响?(3)在一个实行浮动汇率的开放经济中,政府减税对汇率是否有影响?(4)在一个金融业很不发达的国家中,这一理论是否成立,为什么?答:(1)李嘉图等价定律如下:假设消费者根据持久收入决定当期消费,且消费者是理性的。
于是,当政府减税时,消费者预期到政府为保持长期预算平衡会在未来增税,这将使消费者的持久收入不变。
于是,减税对消费者的行为没有影响,用借债为政府融资等价于用税收融资。
(2)减税对利率无影响。
由于李嘉图等价,消费者消费不变,故减税引起的政府储蓄减少恰好等于个人由于减税产生的个人储蓄增加,从而总储蓄不变。
由于投资也不变,故利率不变。
(3)在开放经济中,减税对汇率无影响。
由于消费者消费不变,总储蓄不变,另外总投资不变,故净出口(等于储蓄减投资)也不变,故汇率不变。
(4)理论不成立。
因为当金融业不发达时,即使消费者根据持久收入理论决定他意愿中的消费,他也可能由于当期收入较少以及无法借贷不得不只将当期收入用于消费。
此时,减税使消费者的预算集扩大,将使他的当期消费增加,这就使李嘉图等价不再成立。
4.各国在不同时期都采用过赤字财政政策,分析赤字财政政策的筹资方式及对经济的影响。
答: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即政府收入小于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