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知识点:动量

合集下载

1 动量-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019版)教案

1 动量-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019版)教案

动量-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

2.掌握计算简单的动量问题的方法。

3.理解和应用冲击力的概念,掌握冲击力的计算方法。

4.能够运用动量定律和冲击力概念解决简单的碰撞问题。

教学重点1.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

2.冲击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碰撞问题的解法。

2.运用动量定律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内容一、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如车祸事故、橄榄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引出动量的概念,进一步引出动量守恒定律和冲击力的概念。

二、讲解1.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动量定义:一个物体的动量是它的质量乘以速度,即 p = mv。

–动量的单位:kg·m/s。

–计算方法:动量的计算可以用公式 p = mv,也可以用质量和速度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2.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动量守恒。

即系统总动量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

–计算方法: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通过求解物体初始和最终的动量之和,并使其相等,解出未知量。

3.冲击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冲击力定义:冲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瞬间力。

–冲击力的计算方法:冲击力可以通过求解物体在瞬间内的动量变化量来计算。

4.碰撞问题的解法–弹性碰撞:在弹性碰撞中,物体碰撞后不会发生形变,且能量守恒。

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解决弹性碰撞问题。

–非弹性碰撞:在非弹性碰撞中,物体碰撞后会发生形变,发生能量损失。

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解决非弹性碰撞问题。

三、小结总结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和冲击力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问题的解法。

四、练习练习题如下:1.一辆质量为 1000kg 的小车开着向东行驶,速度为 20m/s,在地面上遇到一个质量为 500kg 的物体,速度为 10m/s 向东行驶,两车相撞后速度方向仍向东,求碰撞后两车的速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动量知识点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案例1】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的碰撞(1)如图甲所示,两根长度相同的线绳,分别悬挂A、B质量相同的球,拉起A球,然后放开,该球与静止的B球发生碰撞。

碰撞后,A球停止运动,B球摆到A球原来的高度。

(2)如图乙所示,A球换成大小相同的C球,使C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用手拉起C球至某一高度后放开,撞击静止的B球,发现碰撞后B球获得较大的速度,摆起的最大高度大于C 球被拉起的高度。

实验现象猜想:(1)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可能动能之和不变,所以质量小的球速度大;(2)两个物体碰撞前后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可能是不变的。

【案例2】利用滑轨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为了研究水平方向的一维碰撞,滑轨必须调水平。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

(2)速度的测量:利用公式v=ΔxΔt,式中Δx为小车上挡光片的宽度,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结论:此实验中两小车碰撞前后动能之和并不相等,但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之和基本不变。

1.实验误差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摩擦力的存在,利用滑轨进行实验,调节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滑轨水平。

2.利用滑轨结合光电门进行实验探究不仅能保证碰撞是一维的,还可以做出多种情形的碰撞,物体碰撞前后速度的测量简单,误差较小,准确性较高,是最佳探究方案。

知识点二动量❶定义:质量和速度的乘积mv定义为物体的动量,用字母p表示。

❷表达式:p=mv。

❸单位:千克米每秒,符号是kg·m/s。

❹方向: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1.对动量的理解(1)瞬时性:通常说物体的动量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动量,动量的大小可用p=mv表示。

(2)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

(3)相对性:因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故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2.动量的变化量(1)表达式Δp=p2-p1,该式为矢量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当p2、p1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高三必背:高考物理考点冲量与动量公式

高三必背:高考物理考点冲量与动量公式

高三必背:2019高考物理考点冲量与动量公式【】:如果说大学是一座殿堂,高考就是通往殿堂的云梯,而高三复习就是云梯上的一层层台阶,要想抵达终点每一层台阶都要稳扎稳打!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高考物理考点冲量与动量公式,这些基础你都打牢了吗?2019高考物理考点冲量与动量公式如下: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I=Ft {I:冲量(N 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3.动量定理:I=p或Ft=mvtmvo {p:动量变化p=mvtmvo,是矢量式}4.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5.弹性碰撞: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6.非弹性碰撞0EKEKm {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7.完全非弹性碰撞EK=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8.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v1=(m1-m2)v1/(m1+m2) v2=2m1v1/(m1+m2)9.由8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0.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注:(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1-1 动量(教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1-1 动量(教案)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1-1 动量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2.理解动量的概念及其矢量性,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量.二、学习过程【知识点1】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1.质量大的C球与静止的质量小的B球碰撞,B球获得的速度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碰前C球的速度,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之和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2.由教材第3页小车碰撞实验中记录的数据知:两小车碰撞前后,动能之和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基本不变.例题1、(多选)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实验条件是(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C.入射球每一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D.碰撞的瞬间,入射球和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答案】BCD【解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要求入射小球每次到槽口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应从槽上同一位置滚下,但斜槽不需要光滑,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由于碰撞前、后要求小球均做平抛运动,且抛物线在同一平面,选项B、D正确.例题2、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光电门等组成.(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③接通数字计时器;④把滑块2静止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⑤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⑥释放滑块1,滑块1通过光电门1后与左侧有固定弹簧的滑块2碰撞,碰后滑块1和滑块2依次通过光电门2,两滑块通过光电门后依次被制动;⑦读出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Δt 1=10.01 ms ,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 2=49.99 ms ,滑块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 3=8.35 ms ;⑧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 =5 mm ,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m 1=300 g ,滑块2(包括弹簧)质量为m 2=200 g. (2)数据处理与实验结论:①实验中气垫导轨的作用是:A.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v 1为________m/s ;碰撞后滑块1的速度v 2为________m/s ;滑块2的速度v 3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本实验,同学们可以探究出哪些物理量是不变的?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说明理由.(至少回答2个不变量)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①A.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B .保证两个滑块的碰撞是一维的 ②0.50 0.10 0.60 ③见解析【解析】(2)①A.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B .保证两个滑块的碰撞是一维的.②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v 1=d Δt 1=5×10-310.01×10-3 m/s≈0.50 m/s;滑块1碰撞后的速度v 2=d Δt 2=5×10-349.99×10-3 m/s ≈0.10 m/s; 滑块2碰撞后的速度v 3=d Δt 3=5×10-38.35×10-3 m/s ≈0.60 m/s.③a.系统碰撞前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不变.原因:系统碰撞前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m 1v 1=0.15 kg·m/s,系统碰撞后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m 1v 2+m 2v 3=0.15 kg·m/s. b .碰撞前后总动能不变.原因:碰撞前的总动能E k1=12m 1v 21=0.037 5 J 碰撞后的总动能E k2=12m 1v 22+12m 2v 23=0.037 5 J所以碰撞前后总动能相等.【问题探究】某同学将0.5 kg的足球以5 m/s的速度踢到竖直墙上,足球以5 m/s的速度被弹回.(1)足球的初动量和末动量是否相同?(2)足球的动量变化量是多少?【答案】(1)足球初、末动量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故初、末动量不同.(2)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Δp=m v2-m v1=0.5×(-5) kg·m/s-0.5×5 kg·m/s=-5 kg·m/s.即大小为5 kg·m/s,方向与垒球初速度方向相反.【知识点2】动量1.动量(1)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2)公式:p=m v,单位:kg·m/s.(3)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是矢(填“矢”或“标”)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动量的变化量(1)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Δp=p′-p(矢量式).(2)动量始终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的运算:选定一个正方向,动量、动量的变化量用带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从而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此时的正、负号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例题3、一个质量是0.2kg的钢球,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块坚硬的大理石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答案】有变化,-0.8kg·m/s,且动量变化的方向向左【详解】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碰撞前钢球的速度v=2m/s,碰撞前钢球的动量为==⨯⋅=⋅0.22kg m/s0.4kg m/sp mv碰撞后钢球的速度为v′=0.2m/s,碰撞后钢球的动量为0.22kg m/s 0.4kg m/s p mv '='=-⨯⋅=-⋅0.4kg m/s 0.4kg m/s 0.8kg m/s p p p ∆='-=-⋅-⋅=-⋅且动量变化的方向向左例题4、 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如果它们的( ) A .动能相等,则质量大的动量小B .动量大小相等,则质量大的动能小C .动量变化量相同,则受到合力做的功相等D .动能变化量相同,则受到合力的冲量相等 【答案】B 【详解】A .由动能和动量定义有2k 1=2E mv ,P mv =,P =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动能相等时,质量大的动量大,A 错误;B .动量大小相等,由2k =2P E m 可知,则有质量大的动能小,B 正确;CD .在动量变化量相同时,即合外力的冲量相同()()121234m v v m v v -=-而合外力做功相同即动能变化相同()()22221212341122m v v m v v -=-如果同时成立,化简可得1234v v v v +=+该式不一定成立,因此CD 错误。

【高中物理】动量+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动量+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落高度为h,速度变为v,则物体动量变化量大小是多少(
A. m(v-v0)
B. mgt
C. −
D. m

BCD
教材 第5页
1.解答以下三个问题,总结动量与动能概念的不同。
(1)质量为的物体,速度由/增大为/,它的动量和动能各增大
为原来的几倍?
(2)质量为的物体,速度由向东的/变为向西的/,它的动量和
BD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其动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其动能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C.悬线拉着的摆球在竖直面内摆动时,每次经过最低点时的动量均相同
D.做平抛运动的质点在竖直方向上的动量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以抛出时刻为计时的起点)
课堂小结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 = ′ + ′


+ = +
理量具有特别的意义。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猜想3:
猜想4:

( + )


=

=



( + )
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1.1 动量
课前练.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原长
为l。质量为m的铁球由弹簧的正上方h高处自由下落,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

1.1 动量和动量定理(25张PPT)课件 高二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1 动量和动量定理(25张PPT)课件 高二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动量和动量定理第1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
在游乐园开碰碰车,当运动的车去碰静止的车,运动的车总质量越大,车速越大,静止的那辆车会被撞得越远。
碰撞的效果与碰撞物体的速度、质量有关。
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线绳,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球 A、B,且两球并排放置。拉起 A 球,然后放开,该球与静止的 B 球发生碰撞。观察球B每次上升的最大高度。
冲量
1.冲量: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用符号I表示。
单位:牛·秒(N·s)
①冲量是矢量,方向与力方向相同(适用于恒力)。
②冲量是过程量,它描述的是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累积效应。
I = Ft
知识点二:动量定理
F-t图像面积意义:反映了力对物体冲量,且有正负之分。
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外力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
p1=mv1=0.058×30 kg·m/s=1.74 kg·m/s,
方向水平向右
被球拍击打后:
p2=mv2=0.058×(-30) kg·m/s=-1.74 kg·m/s,
方向水平向左。
动量变化量:
Δp=p2-p1=-1.74 -1.74 kg·m/s=-3.48 kg·m/s,
方向水平向左。
末动量为p′=mv′=0.4×(-3)kg·m/s=-1.2 kg·m/s
动量改变量为Δp=p′-p=-5.2 kg·m/s,方向向左。
3.如图所示,一足球运动员踢一个质量为0.4 kg的足球.
4.质量m =2 kg的物体,在 =37°的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已知斜面的长为s =12 m,g =10 m/s2,物体由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求:(1)物体所受各个力各自的冲量?(2)合力的冲量?

高考物理公式:冲量与动量公式

高考物理公式:冲量与动量公式

2019高考物理公式:冲量与动量公式高考物理答题时离不开公式,为方便同学们复习物理知识点,小编整理了2019高考物理公式,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I=Ft {I:冲量(N 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 决定}3.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4.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5.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6.非弹性碰撞Δp=0;0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7.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8.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v1′=(m1-m2)v1/(m1+m2) v2′=2m1v1/(m1+m2)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E损=mvo2/2-(M+m)vt2/2=fs相对{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注:(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动量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动量课件

车辆的碰撞
微观粒子间的碰撞
台球的碰撞、汽车间的碰撞、微观粒子的 碰撞,这些运动似乎有天壤之别。然而,物 理学的研究表明,它们遵从相同的科学规 律——动量守恒定律。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A B
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线绳,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球 A、 B,且两球并排放置。拉起 A 球,然后放开,该球与静止 的 B 球发生碰撞。
谢谢!
2.[2019·浙江湖州高二期末]一个质量为0.18 kg的垒球以20 m/s的水 平速度向右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0
m/s,则这一过程动量的变化量B为( )
A.大小10.8 kg·m/s,方向向右 B.大小10.8 kg·m/s,方向向左 C.大小3.6 kg·m/s,方向向右 D.大小3.6 kg·m/s,方向向左
解:以向右为正方向。 初态动量 p=mv=0.6 kg·m/s 末态动量 p'=mv'=-0.6 kg·m/s 动量的变化量△p=p'-p= -1.2 kg·m/s ∆ p 的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1.2 kg·m/s
本课小结
1.动量的理解 p mv
2.动量与动能的区分 3.动量的变化量
(1)表达式:p p' p
实验结论:碰撞后 A 球停止运动而静止,B 球开始运动,最终摆到和 A球拉起时同样的高 度。A的速度传递给了B
猜想:碰撞前后,两球速度之和是不变的?
C B
将上面实验中的A球换成大小相同的C球, 使C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用手拉起C球至某一高度后放开, 撞击静止的B球。

实验结论:B摆起的最大高度大于C球被拉起时的高度,碰撞后B球获得较大的速度 猜想:碰撞前后,两球速度之和并不是不变的,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跟它们的质量有 关系。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清单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清单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知识点清单目录第1章动量守恒定律1. 1 动量1. 2 动量定理1. 3 动量守恒定律1. 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 5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1. 6 反冲现象火箭第1章动量守恒定律1. 1 动量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1. 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作一维碰撞。

2. 碰撞演示如图所示,A、B是用等长细线悬挂起来的等大小球,把小球A拉起来,使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α,放开后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B球发生碰撞,碰后B球的最大偏角为β。

(1)若m A=m B,碰后A球静止,B球偏角β=α,这说明A、B两球碰撞后交换了速度;(2)若m A>m B,碰后A、B两球都向右摆动;(3)若m A<m B,碰后A球反弹,B球向右摆动。

结论:以上现象说明A、B两球碰撞后,速度发生了变化,当A、B两球的质量关系不同时,速度变化的情况也不同。

3. 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几个关键点(1)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与物体运动有关的量只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因此需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2)规定某一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如果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取正值,相反则取负值。

,式中Δx为挡光片的宽度,Δt为遮光时间。

还可借助(3)光电门测速:利用公式v=ΔxΔt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片或者利用平抛运动特点等测速。

(4)结论:物体碰撞前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几乎是不变的。

二、动量1. 动量定义与定义式把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定义为物体的动量,其定义式为p=mv特点 瞬时性通常说物体的动量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动量,所以说动量具有瞬时性,是状态量 矢量性 动量具有方向,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相对性 因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故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2. 动量和动能的定量关系p=mv →v=p m E k =p 22m E k =12mv 2→v=√2E km p=√2mE k三、动量变化量的计算1. 动量的变化量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是矢量,其表达式Δp=p'-p 为矢量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二物理动量冲量动量定理(2019年)

高二物理动量冲量动量定理(2019年)
首家向国内发行B股,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向国外发行A股的从事仪器仪表经营生产的上市股份制公司。是国家大型一档自动化பைடு நூலகம்表制
造企业。 ;
后知其冤 厥土涂泥 三月鲁 卫分 起风积云 建为德侯 羊十万头 以为质於外国 得其所折中 子顺嗣侯 是既然矣 翕肩蹈背 歆讫不告 公卿皆军吏 有不射鸣镝所射辄斩之 怨乌孙 驞駍駖磕 庚戌 贤母病 又不能死 鲁公子溺颛政 贤於秦始皇远矣 白虹贯日 昔和亲之论 县二十一 高平 其明 年 洪惟我幼冲孺子 而以生育养长为事 由内及外 河洛出图书 帝下车立曰 大姊 缘边四夷所系虏 皆伏其辜 毋令穷正己事 存亡国 给《盛德》主调篪员二人 欲幸之 年八岁立为代王 陆行载车 国家之大宝 人二匹 羌人不敢动矣 故不载於经 故相聚而谋反耳 上乃忧曰 为将奈何 良曰 上 平生所憎 丝麻遂 广围荥阳 不合於古 是乃国家之大贼 岩岩深山之谾々兮 自武帝初立 奸不辄得 赐帝征即位所过县邑吏二千石以下至佐史爵 处暑 而有司请定法 非空言也 捐廉耻 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 然后东正 三日不御食 诏狱亦益多矣 知显专权邪辟 文帝崩 胜屠公当抵罪 陈兵清道 而后行 日者燕王为无道 婴尝受遗诏 劳二千石 〕堂邑 统辟元戎 下议封奉世 西岳国师典致时阳 俗相与同 閌阆阆其寥廓兮 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 充皆举劾 故号圣王 名儒光禄大夫龚胜以歆移书上疏深自罪责 此阴阳合德 董仲舒以为先是四国共伐鲁 假於皇天 应协於《易》孤矢之利 行 过则祠 争相杀者数十人 师出过时兹谓广 别西击邢说军菑南 为棺敛劳俫毕葬 毋出田租 西羌反 封长平侯 以配上帝 谁能回 本朝不和 道之大原出於天 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 一为大司徒 太傅 太师 不可击也 斥而营之 衣食滋殖 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虽愚为用 成周宣榭火 运筹则桑 弘羊 故绝而不通 诣治所 建太子太傅 嗟乎 大臣微弱之祸也 莽曰禺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思维导图知识点及练习题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思维导图知识点及练习题

动量守恒定律[自我校对]①质量②速度③m v④v⑤动量的变化⑥p′-p=I⑦p1+p2=p1′+p2′⑧机械能守恒定律⑨有损失⑩损失最多动量定理及其应用1.冲量的计算(1)恒力的冲量:公式I=Ft适用于计算恒力的冲量.(2)变力的冲量:①通常利用动量定理I=Δp求解.②可用图象法计算.在F-t图象中阴影部分(如图)的面积就表示力在时间Δt=t2-t1内的冲量.2.动量定理Ft=m v2-m v1的应用(1)它说明的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只考虑物体的初、末状态的动量,而不必考虑中间的运动过程.(2)应用动量定理求解的问题①求解曲线运动的动量变化量.②求变力的冲量问题及平均力问题.③求相互作用时间.④利用动量定理定性分析现象.【例1】一个铁球,从静止状态由10 m高处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从进入泥潭到静止用时0.4 s,该铁球的质量为336 g,求:(1)从开始下落到进入泥潭前,重力对小球的冲量为多少?(2)从进入泥潭到静止,泥潭对小球的冲量为多少?(3)泥潭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少?(保留两位小数,g取10 m/s2)解析:(1)小球自由下落10 m所用的时间是t1=2hg=2×1010s= 2 s,重力的冲量I G=mgt1=0.336×10× 2 N·s≈4.75 N·s,方向竖直向下.(2)设向下为正方向,对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至停在泥潭中的全过程运用动量定理得mg(t1+t2)-Ft2=0泥潭的阻力F对小球的冲量Ft2=mg(t1+t2)=0.336×10×(2+0.4) N·s≈6.10 N·s,方向竖直向上.(3)由Ft2=6.10 N·s得F=15.25 N.答案:(1)4.75 N·s(2)6.10 N·s(3)15.25 N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的临界问题解决相互作用物体系统的临界问题时,应处理好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1.寻找临界状态题设情景中看是否有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相距最近、恰好滑离、避免相碰和物体开始反向运动等临界状态.2.挖掘临界条件在与动量相关的临界问题中,临界条件常常表现为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关系与相对位移关系.3.常见类型(1)涉及弹簧类的临界问题对于由弹簧组成的系统,在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或拉伸到最长时,弹簧两端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必然相等.(2)涉及相互作用边界的临界问题在物体滑上斜面(斜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过程中,由于物体间弹力的作用,斜面在水平方向上将做加速运动,物体滑到斜面上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物体与斜面沿水平方向具有共同的速度,物体到达斜面顶端时,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零.(3)子弹打木块类的临界问题:子弹刚好击穿木块的临界条件为子弹穿出时的速度与木块的速度相同,子弹位移为木块位移与木块厚度之和.【例2】如图所示,甲车质量m1=m,在车上有质量为M=2m的人,甲车(连同车上的人)从足够长的斜坡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到水平面上后继续向前滑动,此时质量m2=2m的乙车正以v0的速度迎面滑来,已知h=2v20g,为了使两车不可能发生碰撞,当两车相距适当距离时,人从甲车跳上乙车,试求人跳离甲车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不计地面和斜坡的摩擦,小车和人均可看作质点.解析:设甲车(包括人)滑下斜坡后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1+M)v21=(m1+M)gh得:v1=2gh=2v0设人跳离甲车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为v,在人跳离甲车和人跳上乙车过程中各自动量守恒,设人跳离甲车和跳上乙车后,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人跳离甲车时:(M+m1)v1=M v+m1v1′即(2m+m)v1=2m v+m v1′①人跳上乙车时:M v-m2v0=(M+m2)v2′即2m v-2m v0=(2m+2m)v2′②解得v1′=6v0-2v ③v2′=12v-12v0 ④两车不可能发生碰撞的临界条件是v1′=±v2′当v1′=v2′时,由③④解得v=13 5v0当v1′=-v2′时,由③④解得v=11 3v0故v的取值范围为135v0≤v≤113v0.答案:135v0≤v≤113v0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2.解决该类问题的基本思路(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述的物理情景,确定研究对象.(2)如果物体间涉及多过程,要把整个过程分解为几个小的过程.(3)对所选取的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判定系统是否符合动量守恒的条件.(4)对所选系统进行能量转化的分析,比如:系统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如果系统内有摩擦则机械能不守恒,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选取所需要的方程列式并求解.【例3】 如图所示,AOB 是光滑水平轨道,BC 是半径为R 的光滑的14固定圆弧轨道,两轨道恰好相切于B 点.质量为M 的小木块静止在O 点,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向右射入小木块内,并留在其中和小木块一起运动,且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 (木块和子弹均看成质点).(1)求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度.(2)若每当小木块返回到O 点或停止在O 点时,立即有一颗相同的子弹射入小木块,并留在其中,则当第9颗子弹射入小木块后,小木块沿圆弧轨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解析:(1)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子弹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m +M )v 1系统由O 到C 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 +M )v 21=(m +M )gR 由以上两式解得:v 0=m +M m 2gR .(2)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第2、4、6…颗子弹射入木块后,木块的速度为0,第1、3、5…颗子弹射入后,木块运动.当第9颗子弹射入木块时,以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9m +M )v 9设此后木块沿圆弧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由机械能守恒得: 12(9m +M )v 29=(9m +M )gH 由以上各式可得:H =⎝⎛⎭⎪⎫M +m M +9m 2R .答案:(1)m +M m 2gR (2)⎝⎛⎭⎪⎫M +m M +9m 2R(1)两物体不发生相撞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同向同速.(2)子弹进入木块的过程中因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1.如图所示,方盒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内有一小滑块B ,盒的质量是滑块的2倍,滑块与盒内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以速度v 开始向左运动,与盒的左、右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滑块在盒中来回运动多次,最终相对于盒静止,则此时盒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滑块相对于盒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_.解析:由于水平面光滑,则滑块与盒碰撞时动量守恒,故有:m v =(M +m )v 1,且M =2m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v 1=m v M +m =v3由功能关系知:μmgs =12m v 2-12(M +m )v 21 解得滑块相对盒的路程s =v 23μg .答案:v 3 v 23μg2.两滑块a 、b 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并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1)滑块a、b的质量之比;(2)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解析:(1)设a、b的质量分别为m1、m2,a、b碰撞前的速度为v1、v2.由题给图像得v1=-2 m/s ①v2=1 m/s ②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滑块的共同速度为v.由题给图像得v=23m/s ③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1+m2)v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m1∶m2=1∶8. ⑤(2)由能量守恒得,两滑块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为ΔE=12m1v21+12m2v22-12(m1+m2)v2 ⑥由图像可知,两滑块最后停止运动.由动能定理得,两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12(m1+m2)v2 ⑦联立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W∶ΔE=1∶2. ⑧答案:(1)1∶8(2)1∶23.如图所示,光滑冰面上静止放置一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斜面体右侧一蹲在滑板上的小孩和其面前的冰块均静止于冰面上.某时刻小孩将冰块以相对冰面3 m/s的速度向斜面体推出,冰块平滑地滑上斜面体,在斜面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0.3 m(h 小于斜面体的高度).已知小孩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 1=30 kg ,冰块的质量为m 2=10 kg ,小孩与滑板始终无相对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 m/s 2.(1)求斜面体的质量;(2)通过计算判断,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小孩?解析:(1)规定向右为速度正方向.冰块在斜面体上运动到最大高度时两者达到共同速度,设此共同速度为v ,斜面体的质量为m 3.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2v 20=(m 2+m 3)v① 12m 2v 220=12(m 2+m 3)v 2+m 2gh②式中v 20=-3 m/s 为冰块推出时的速度.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m 3=20 kg.③(2)设小孩推出冰块后的速度为v 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 1v 1+m 2v 20=0④代入数据得 v 1=1 m/s⑤设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的速度分别为v 2和v 3,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 2v 20=m 2v 2+m 3v 3⑥ 12m 2v 220=12m 2v 22+12m 3v 23⑦联立③⑥⑦式并代入数据得 v 2=1 m/s⑧由于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的速度与小孩推出冰块后的速度相同且处在后方,故冰块不能追上小孩.答案:(1)20 kg (2)见解析4.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将一质量为M 的卡通玩具稳定地悬停在空中.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 的喷口持续以速度v 0竖直向上喷出;玩具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 );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2)玩具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解析:(1)设Δt时间内,从喷口喷出的水的体积为ΔV,质量为Δm,则Δm=ρΔV ①ΔV=v0SΔt ②由①②式得,单位时间内从喷口喷出的水的质量为ΔmΔt=ρv0S. ③(2)设玩具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为h,水从喷口喷出后到达玩具底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对于Δt时间内喷出的水,由能量守恒得1 2(Δm)v2+(Δm)gh=12(Δm)v20④在h高度处,Δt时间内喷射到玩具底面的水沿竖直方向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Δp=(Δm)v ⑤设水对玩具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根据动量定理有FΔt=Δp ⑥由于玩具在空中悬停,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Mg ⑦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得h=v202g-M2g2ρ2v20S2. ⑧答案:(1)ρv0S(2)v202g-M2g2ρ2v20S2。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1动量(共15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1动量(共15张ppt)

结论:两个物体 碰撞前后的速度 都会发生变化, 物体的质量不同 时速度变化的情 况也不一样。
那么,碰撞前后那个 物理量是不变的?
1.实验猜想
猜想1:动能不变
猜想2:质量与速度乘积和不变 2.实验验证
次数
m1/k g
m2/k g
v/(m.s-1) v'/(m.s-1)
1
0.51 9
0.51 9
0.628
(1)定义:物体的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叫做物体动量的变化。 (2)公式:Δ p = mΔʋ (3)方向:动量是矢量,计算动量变化前要选择坐标轴方向,数 值正负表示∆p方向,方向与Δʋ的方向相同。 (4)运算: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选定坐标轴方向后,动量运算 可以简化为代数运算。
思考:如果物体不沿直线运动,动量的变化如何计算?
P=mAvA+mBvB=[2×3+3×(-4)]kg·m/s=-
6kg·m/s 动能之和为
定量关系:
(1) 公式:Δ p = mΔʋ (2)方向:与Δʋ的方向相同 (3)预算:代数运算或平行 四边形定则
课堂小结
动量和动能
公式 表示为:p=mv
动量 动量的变化
国际单位制:千克米每秒 单位 ( kg•m/s)
(1) 矢量性
三性
(2) 瞬时性 (3) 相对性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动能改变
做一做
让一位同学把一个充气到直径1.5 m左右的大乳胶气球,以某一 速度水平投向你,请你接住。把气放掉后气球变得很小,再把气球 以相同的速度投向你。两种情况下,你的体验有什么不同?
课堂练习
例1:解答以下三个小题,总结动量与动能概念的不同。 (1)质量为2kg的物体,速度由3m/s増大为6m/s,它的动量和动能各 增大为原来的几倍?

2019高考物理动量知识点汇总精品教育.doc

2019高考物理动量知识点汇总精品教育.doc

2019年高考物理动量知识点汇总【】2019年高考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19年高考物理动量知识点汇总高考物理知识点:动量1.动量和冲量(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

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

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表达式:Ft=p-p或Ft=mv-mv(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

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

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

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4.★★★★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1)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

但它也适用于变力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

(2)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1动量(共42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1动量(共42张ppt)

经典例题
题型01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
【变式】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三位同学分别采用 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案,如图小红用甲
mv这个物理量具有特别的意义。
动量
新知学习
知识点02:动量
1. 动量 (1)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质量 m 和速度 v的乘积叫做物
体的动量 ,用字母 p 表示。
(2)定义式: p = mv
(3)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 kg•m/s)
新知学习
(4)对动量的理解 ①矢量性: 方向由速度方向决定,与该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同。 ②瞬时性: 是状态量,与某一时刻相对应。速度取瞬时速度。 ③相对性: 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速度
——霍耳顿
新知学习
知识点01: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情景1:
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线绳,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球
A、B,且两球并排放置。拉起 A 球,然后放开,该球与静
B
A
止的 B 球发生碰撞。
现象:碰撞后 A 球停止运动而静止,B 球开始运动,
最终摆到和 A球拉起时同样的高度。 结论:A 球的速度传递给了B 球。
碰撞中的不变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新知学习 (二)实验设计 提示:需保证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
1.要想验证猜想,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提示:需要测量两个相互碰撞物体的质量和碰撞前后的速度。 2.为实验方便操作和结果分析,我们在测量速度时,可以怎么办?
新知学习
测量速度的方案设计
方案一:利用光电门测速
两辆小车都放在滑轨上,用一辆运动 的小车碰撞一辆静止 的小车,碰撞后两辆小车粘在一起运动。小车的速度用滑 轨上的光电计时器测量。

2019版高考新一轮复习物理课件(江苏专版)第七章第30课时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双基落实课)

2019版高考新一轮复习物理课件(江苏专版)第七章第30课时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双基落实课)

解析:重力是恒力,重力的冲量等于重力与重力作用时间 的乘积,即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 mg(t1+t2)。 答案:C
变力冲量的计算方法
动量 若 I 无法直接求得,可利用 I=Δp 间接求出,这是 定理 求变力冲量的首选方法 1 则 F = (F0+Ft), 该 平均 如果力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 2 力法 1 变力的冲量为 I= (F0+Ft)t 2 F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的冲量 Ft 图像
[说明]
碰撞问题只限于一维。
第30课时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双基落实课)
知识点一 动量和冲量 知识点二 动量定理 知识点三 动量定理与微元法的综合应用 课时达标检测
知识点一 动量和冲量
1.冲量和动量的比较
冲量I 定义 公式 单位 矢标性 特点 向相同 过程量
动量p
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中学阶段的动量定理问题,其研究对 象一般仅限于单个物体。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再求 各力冲量的矢量和;或先求合力,再求其冲量。 (3)抓住过程的初、末状态,选好正方向,确定各动量和 冲量的正负号。 (4)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如有必要还需要其他补充方 程,最后代入数据求解。对过程较复杂的运动,可分段用动 量定理,也可整个过程用动量定理。
知识点二 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 动量 变化量等于它在 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 冲量 。 2.公式:p′-p=I。 (1)公式是矢量式,左边是动量的变化量,只有当初、末 动量在一条直线上时,可以直接进行代数运算,但必须注意 正负值。 (2)公式右边是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冲量,而不是某一 个力的冲量。 (3)公式说明了两边的因果关系,即合力的冲量是动量变 化的原因。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动量定理(共16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动量定理(共16张ppt)
梯形的面积等于力F的冲量大小。
三、动量定理的应用
1、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现象
由Ft=ΔP可知: ΔP一定,t短则F大, t长则F小;
现在你能解释一下这些轮胎 的作用了吗?请你说说看!
——缓冲装置
包装用的泡沫材料
你还能举出生 活中哪些类似 的例子呢?
汽车的安全气囊
安全头盔里的海绵
跳高比赛里的海绵垫
解:以垒球飞向球棒时的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定理 FΔt=mv'-mv
可得垒球所受的平均作用力为
F mv mv 0.18kg (45m / s 25m / s) 6300 N
t
0.002 s
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力的方向与垒球飞来的方向相反
总结 应用动量定理定量计算的一般步骤:
5、物理意义: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冲量是过程量
二、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这个过程物体的动 量变化,这个关系就是动量定理
2、表达式:F合∆t=mvʹ – mv 或 I合=∆p
3、理解: (1)表明合外力的冲量或者是各个力冲量的矢量和是动量变化的原因 (2)动量定理是矢量式,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a v v v
F
t t
F 作用了时间∆t
ʋ
F
ʋʹ
由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得 F m v v mv mv p p
t
t
t
即:F∆t=pʹ–p
一、冲量
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用I表示
2、定义式: I=FΔt
3、单位:牛·秒,符号是N·s 4、矢量性: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若为恒定方向的力,则冲量的方向跟 这力的方向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物理知识点:动量
1.动量和冲量
(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


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

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表达式:Ft=p′-p或Ft=mv′-mv
(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使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
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能够是单个物体,也能够是物体系统。

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

系统内力
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但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

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理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
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
力来小得多,能够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
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4.爆炸与碰撞
(1)爆炸、碰撞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
恒定律来处理。

(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
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般有所减
少而转化为内能。

(3)因为爆炸、碰撞类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
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能够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
处理。

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5.反冲现象:反冲现象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
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
动量变化的现象。

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

显然,在反冲现象里,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