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概率论二.课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计48,其中讲课4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概率论》讲课学时分配表1三.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四.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概率论》是经济类和管理类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属必修课程。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性的数学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统计思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概率论》是经济类和管理类本科各专业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数学基础。

五.课程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12学时)1. 内容要点随机事件概念,事件间的关系及其运算,概率的统计定义,古典概型,概率的基本性质,加法公式,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立性,伯努利概型。

2.目的要求(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2)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

(3)理解概率的古典定义,会计算简单的古典概率。

(4)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5)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及概率加法定理。

(6)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乘法定理,了解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7)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念,掌握伯努利概型和二项概率公式。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学时)1.内容要点随机变量概念,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函数(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2.目的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会利用概率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3) 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了解均匀分布与指数分布。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由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

它是研究随机现象并找出其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科学体系。

从学科性质讲,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为建筑专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二)先修后续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这些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后续课程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等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模型建立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极力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释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数理统计思想方法;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以强调数理统计理论的应用价值。

总之,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力求在实际应用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也为其它学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几乎遍及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中。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推断的各种基本方法,并能用所掌握的方法具体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能力目标力求在简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其它学科的学习中能灵活、自如地应用这些理论。

(二)知识目标1.理解掌握概率论中的相关概念和公式定理;2.学会应用概率论的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概率计算;3.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分析、不断创新的精神;2.培养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3.培养具有认真、细致严谨的职业能力。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由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

它是研究随机现象并找出其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科学体系。

从学科性质讲,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为建筑专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二)先修后续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这些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后续课程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等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模型建立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极力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释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数理统计思想方法;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以强调数理统计理论的应用价值。

总之,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力求在实际应用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也为其它学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几乎遍及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中。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推断的各种基本方法,并能用所掌握的方法具体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能力目标力求在简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其它学科的学习中能灵活、自如地应用这些理论。

(二)知识目标1.理解掌握概率论中的相关概念和公式定理;2.学会应用概率论的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概率计算;3.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分析、不断创新的精神;2.培养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3.培养具有认真、细致严谨的职业能力。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性的数学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统计推断的两大部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思想方法,掌握统计推断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学会分析整理数据,并从中提炼出有用信息的方法以及掌握利用数据对考察对象进行分析和做出推断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概率统计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素质目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品质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三)参考学时总学时:64学时。

(四)课程学分总学分:3.5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堂训练相结合。

2.评价方法本课程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注重过程监控与期末考核结合对学生评价。

肯定性评价: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加以肯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期末考试:本课程由学院统一命题,采取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教学条件主要授课场所为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4.教材编选参考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四版),沈恒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专业)大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专业)大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英文课名: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课程代码:课程类别:(理论课:核心必修)学时:96学分:6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二、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任务和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专业基础课之后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以微积分和代数理论为基础,学习概率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中统计规律,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必需的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研究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具有随机因素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在随机性数据中找出统计规律,为从事中学教学、数学应用,或者继续学习和研究该方向的理论及应用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分配:(一)教学内容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内容:1、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等基本概念2、古典概型3、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及概率的性质4、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5、独立性6、贝努利概型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内容:1、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数学期望的定义和性质3、方差的定义和性质4、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列5、常用分布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内容:1、多维随机变量及联合分布2、边际分布与随机变量的独立性3、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4、多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5、条件分布与条件期望、回归与第二类回归第四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内容:1、特征函数2、大数定律3、中心极限定理第五章统计量及其分布内容:1、总体与样本2、统计量及其分布3、三大抽样分布4、充分统计量第六章参数估计内容:1、点估计2、点估计的评价标准3、最小方差无偏估计4、区间估计第七章假设检验内容: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概念2、正态总体参数假设检验3、其他分布参数的假设检验4、分布拟合检验第八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内容:1、方差分析2、多重比较3、方差齐性检验4、一元线性回归5、一元非线性回归(二)学时分配四、相关说明(一)、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考试/考查,成绩评定方式,有实验的要注明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及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本课程属考试课程,考试方式:笔试,闭卷,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6学时)课程教学大纲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6学时)课程教学大纲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6学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英文名称: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课程编码:07020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46 讲课学时:46 实验学时:0学分:2.5授课对象:本科相关专业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二、教学目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是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一些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1 随机试验1.2 样本空间、随机事件1.3 频率与概率1.4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1.5 条件概率1.6 独立性基本要求:1. 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并掌握事件的关系与运算2. 掌握概率的定义与基本性质3. 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掌握古典概率的计算方法4. 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熟练掌握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并会灵活应用5. 理解事件独立性的概念,熟练掌握相互独立事件的性质及有关概率的计算重点与难点:1. 重点: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立性2. 难点: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条件概率概念的建立、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的应用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随机变量2.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2.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2.4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2.5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基本要求:1.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描述方法2. 掌握分布律、分布函数、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掌握由概率分布计算相关事件的概率的方法3. 熟练掌握二项分布、泊松(Poisson )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均匀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熟练掌握伯努利概型概率的计算方法4. 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的求法 重点与难点:1. 重点:随机变量、分布律、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概念;二项分布、均匀分布的概念和性质2. 难点:二项分布的推导及应用;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1 二维随机变量 3.2 边缘分布 3.3 条件分布3.4 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3.5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定义,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联合分布函数、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及条件分布的概念2. 熟练掌握由联合分布求事件的概率,求边缘分布及条件分布的基本方法3. 理解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独立性的判别方法4. 了解求二维随机变量函数分布的基本思路,会求,max{,},min{,}X Y X Y X Y 的分布 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由联合分布求概率,求边缘分布及条件分布的方法2. 难点:求离散型随机变量联合分布律的方法,条件密度的导出,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4.1 数学期望 4.2 方差4.3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4.4 矩、协方差矩阵 基本要求:1. 掌握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的计算公式,熟悉数学期望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2. 掌握方差的概念和性质;熟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均匀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了解切比雪夫(Chebyshev )不等式3. 掌握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定义和性质,并会灵活应用4. 掌握矩、协方差矩阵的定义 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数学期望、方差、相关系数与协方差的计算公式及性质2. 难点: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的计算,利用数学期望的性质计算数学期望,相关系数的含义第五章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5.1 大数定律5.2 中心极限定理基本要求:1. 掌握依概率收敛的概念及贝努利大数定律和契比雪夫大数定律2. 掌握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德莫佛-拉普拉斯(De Moivre-Laplace)极限定理3. 掌握应用中心极限定理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近似值的方法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用中心极限定理计算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2. 难点:依概率收敛的概念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6.1 随机样本6.2 抽样分布基本要求:1. 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简单随机样本以及样本观察值的概念2. 理解统计量的概念;熟悉数理统计中最常用的统计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计算方法及其分布χ-分布,t-分布,F-分布的定义并会查表计算3. 掌握24. 熟悉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进行计算重点与难点:χ-分布, t-分布, F-分布的定义与分位点的查表;正态总体常用统计量的分布1. 重点:2χ-分布, t-分布, F-分布的定义与分位点的查表2. 难点:2第七章参数估计7.1 点估计7.3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7.4 区间估计7.5 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7.7 单侧置信区间基本要求:1. 理解参数的点估计(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的计算方法2. 掌握参数点估计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和相合性3. 理解参数的区间估计的概念,熟悉对单个正态总体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进行区间估计的方法及步骤重点与难点:1. 重点:点估计的矩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2. 难点:最大似然估计法,两个正态总体的参数的区间估计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材参考书教材:盛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1]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一版)高教出版社2004.[2] 王展青李寿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0.六、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答疑、课后作业。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标 40学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标  40学时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基础教学部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三、课程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教学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师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学建议 (9)四、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评价建议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作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由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它研究随机现象并找出其统计规律,是广泛应用于科学、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的一门数学学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工程本科教育实验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与后继专业课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影响到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到学生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0008【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一、课程性质和目标课程性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

概率论部分侧重于理论探讨,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建立一系列定理和公式,寻求解决统计和随机过程问题的方法。

其中包括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内容;数理统计部分则是以概率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如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

包括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统计、假设检验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事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与随机变量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的运算公式,常见的各种随机变量(如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的表述、性质、数字特征及其应用,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理解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本质涵义,掌握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性质,熟练运用各种计算公式。

了解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量的内容及应用,熟悉数据处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的一些基本方法,能用所掌握的方法具体解决所遇到的经济与管理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学时(6学时)教学内容:1随机试验、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完全事件组;3.概率的概念、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基本公式;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几何型概率;5.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6.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系(部)主任:教务处处长:教学副院长:审核批准日期:二○一七年六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基本信息)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适应专业:工科类开设时间:大一上期学时数:48学时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由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

它是研究随机现象并找出其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科学体系。

从学科性质讲,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为建筑专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企业需求决定课程设计内容,确保训练内容及深度和企业需求一致;强调难点和复杂技能点的反复训练,力求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不断扩展真实商业项目库,保证所学项目均为真实项目,还原企业项目开发环境,在项目中提升实际开发能力。

课程结构上遵循企业开发“流程化”、项目“兴趣化”、教学“项目实战化”、模式“前瞻化”、教材“权威化”、授课“案例化”等国内领先的工程师培养模式,并且结合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式。

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真的工作环境、探索研究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最终实现岗位无缝对接。

(三)课程的设置与设计思路本本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极力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释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数理统计思想方法;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以强调数理统计理论的应用价值。

总之,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力求在实际应用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也为其它学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框架结构,经过与企业专家系统的讨论分析,按实际需要及由简入繁的原则,最终确定了学习培养标准。

最终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本课程共54课时。

二、课程目标(一)职业技能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熟练掌握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2、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和概率的公理化定义;3、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了解古典概率、几何概率,会计算简单的古典概率;4、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熟练运用概率的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会运用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计算概率;5、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念,会用独立性计算事件的概率;6、掌握n重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会进行二项概率计算。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37012)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张琦)制定日期(2018-11)审核O审核日期O批准O批准日期O(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高等职业类数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大量性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一门数学学科,概率论是数理统计的基础,数理统计是概率论的一种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国民经济和所有科学技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部分,概率论部分是从数量关系角度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现象,即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并为后续内容提供理论基础, 概率论的特点是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去研究它们的性质、特征和规律性。

数理统计部分以概率论的理论为基础,利用对随机现象的观察或者试验所取得的数据资料,来研究数学模型,并对所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作出合理的估计与判断。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中小学教师或者教学辅导机构老师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教学工作或者其他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必需的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

2 .学习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分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并能运用其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课题。

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urse Syllabu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0000548、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60(58/2)、周学时:4、学分:3、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1.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是研究随机现象并找出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

它为各个专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2.课程目标:该课程是学生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和先修课程,该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直观和想象能力,从而在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数学及应用人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课程的内容和重要结论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

(1)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6)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稳中求进的能力。

(7)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能力。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金融学(中外合作)、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能力培养目标: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须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的发展历史,从中管窥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概率统计理论及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概率统计知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将概率统计知识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它是研究随机现象并找出其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由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

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科学体系。

从学科性质讲,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为建筑专
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二)先修后续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这些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后续课程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等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模型建立等
内容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础,课程设计思路二.本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极力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释概率论的基
本理论和数理强调理,;统计思想方法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以强调数理统计理论的应用价值。

总之力求在实际应用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也为其它学科的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1—.
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几乎遍及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中。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推断的各种基本方法,并能用所掌握的方法具体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能力目标
力求在简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其它学科的学习中能灵活、自如地应用这些理论。

(二)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概率论中的相关概念和公式定理;
2.学会应用概率论的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概率计算;
3.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分析、不断创新的精神;
2.培养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3.培养具有认真、细致严谨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内容
根据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随机变量、随机向量、。

4-1数字特征、极限定理。

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表4-1 课程内容和
—2—.
—3—.
五、课程实施(一)教学设计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设计。

在知识内容方面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在教学中采取理论课堂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练习教学方面,为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概率论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课程中重点、难点部分安排适当的讨论和配套练习,让学生借助学习情境,以自已的思维表达解决实际问题。

—4—.
表5-2 学习情境2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
—5—.
—6—.
表5-4 学习情境4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
表5-5 学习情境5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
—7—.
(二)实施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有三个基本点,重视思维的训练、过程的完整、练习效果的完
美呈现。

每一个学习单元教学分六步来进行:
1.资讯,教师下达工作任务,学生收集加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
2.计划,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或方案;
3.设计预案,对制定的方案进行审核选优,确定一个可实施的最优方案;
4.实施,根据设计方案开展设计任务;
5.检查,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检查指导实施过程,完善和提高成果;
6.评价,在工作任务完成以后,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对实施结果和实施过程进行评价,进行成绩评定。

具体实施过程以工作单引领方式来完成。

1.工作任务单。

将学生分解成若干学习小组,给每个学习小组都要下发一个工作任务单,包含具体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有什么要求,需要做什么,时间怎么安排,要达到什么标准;
2.资讯单。

下达资讯单,教师通过讲述的方式做资讯引导,明确完成工作任务,要用到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从什么渠道获得。

学生根据资讯单的要求收集信息,具体方式包括网上搜索、案例分析、查资料、小组讨论等;
3.计划单。

指导学生分组制定工作计划,通过分组讨论、计划展示的方式,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制订各小组的工作计划或工作计划。

4.决策单。

每个小组的同学各自列出自己所制订的计划,分析、比较、判断各自制定计划的优点与不足,分析可执行性如何,可靠性如何,然后修改成比较合理的方案,作为实施依据。

5.实施单。

学生通过按照预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过程,并且在实施过程当中对进度,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学生实时填写工作实施单。

6.检查单。

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包括组内进行自查,组间进行互查,与计划对比,有无偏差,何种原因造成偏差,并制定相应的纠偏措施,保证工作任务按照计划要求,按时、按标准完成。

7.评价单。

通过学生和教师两方填写,学生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要对学生—8—.
完成的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单成为技能考核的手段。

评价可以采取演讲、答辩、填写评价表、访谈、考核等方式来进行。

8.教学反馈单。

学生对整个的工作与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习内容是否满意,任务完成情况是否满意、教学方法是否满意,小组合作是否满意,可采用小组反馈、调查问卷等方法。

六、课程考核
考核过程是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不仅只考核专业能力或知识内容,还要考核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知识考核渗透到技能考核之中,而技能考核不光是对结果的考核,还包括对过程的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

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主要是通过对每一个教学单元中的实践项目评价和目标评价来实施。

学生的最终成绩为教学单元中的各实践项目得分的平均值。

七、实施条件要求
(一)师资队伍要求
该课程主讲教师具备该课程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熟悉高职高专学生教育教学规律,能够与前、后续课程的负责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建筑工程行业市场人才需求;掌握数学相关专业知识,熟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二)教学场所要求
1.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配备传统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必需设施。

2.设备要求
硬件要求:多媒体操作台、黑板、粉笔
八、课程资源
(一)选用教材
本课程目前选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比较详细,例题丰富,本教材自2011年出版以来,多次印刷,使用效果良好。

(二)推荐参考书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孟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9—.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四版),沈恒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九、课程制定依据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设置依据,按照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编排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示例,体现工学结合,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学生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