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一、选择题1.抛物线y 1=ax 2+bx +c 与直线y 2=mx +n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①abc <0;②a +b +c >0;③5a -c =0;④当x <或x >6时,y 1>y 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解:根据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以及函数与y 轴的交点可知:a >0,b <0,c >0,则abc <0,则①正确;根据图形可得:当x=1时函数值为零,则a+b+c=0,则②错误;根据函数对称轴可得:-2b a=3,则b=-6a ,根据a+b+c=0可知:a-6a+c=0,-5a+c=0,则5a-c=0,则③正确;根据函数的交点以及函数图像的位置可得④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函数图像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属于中等题目,如果函数开口向上,则a 大于零,如果函数开口向下,则a 小于零;如果函数的对称轴在y 轴左边,则b 的符号与a 相同,如果函数的对称轴在y 轴右边,则b 的符号与a 相反;如果函数与x 轴交于正半轴,则c 大于零,如果函数与x 轴交于负半轴,则c 小于零;对于出现a+b+c 、a-b+c 、4a+2b+c 、4a-2b+c 等情况时,我们需要找具体的值进行代入从而得出答案;对于两个函数值的大小比较,我们一般以函数的交点为分界线,然后进行分情况讨论.2.二次函数y =2ax bx c ++(a ≠0)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c >0;②2a b+=0;③当m ≠1时,+a b >2am bm +;④a b c -+>0;⑤若211ax bx +=222ax bx +,且1x ≠2x ,则12x x +=2.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⑤D .②③⑤【答案】D【解析】【分析】 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 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判断c 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 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详解】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则a <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则-2b a=1,b=-2a ∴b>0,2a+b=0 ② 抛物线交y 轴于正半轴,则c >0;由图像知x=1时 y=a+b+c 是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大值,当m≠1 y=2am bm ++c 不是顶点纵坐标,不是最大值∴+a b >2am bm +(故③正确):b >0,b+2a=0;(故②正确) 又由①②③得:abc <0 (故①错误)由图知:当x=-1时,y <0;即a-b+c <0,b >a+c ;(故④错误)⑤若211ax bx +=222ax bx +得211ax bx +-(222ax bx +)=211ax bx +-ax 22-bx 2=a(x 12-x 22)+b(x 1-x 2)=a(x 1+x 2)(x 1-x 2)+b(x 1-x 2)= (x 1-x 2)[a(x 1+x 2)+b]= 0∵1x ≠2x∴a(x 1+x 2)+b=0∴x 1+x 2=2b a a a-=-=2 (故⑤正确) 故选D .考点: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3.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抛物线一定过原点;②方程()200++=≠ax bx c a 的解为0x =或4;③0a b c -+<;④当04x <<时,20ax bx c ++<;⑤当2x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求得,,a b c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结合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判断.【详解】 由题可知22b a-=,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则另一个交点坐标为()0,0, 故可得1640a b c ++=,0c, 故可得4,0a b c -==①因为0c ,故①正确;②因为二次函数过点()()0,0,4,0,故②正确;③当1x =-时,函数值为0a b c -+<,故③正确;④由图可知,当04x <<时,0y <,故④正确;⑤由图可知,当2x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故⑤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涉及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属综合中档题.4.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24b ac >,②0abc <,③20a b c +->,④0a b c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①抛物线与x 轴由两个交点,则240b ac ->,即24b ac >,所以①正确;②由二次函数图象可知,0a <,0b <,0c >,所以0abc >,故②错误;③对称轴:直线12b x a=-=-,2b a =,所以24a b c a c +-=-,240a b c a c +-=-<,故③错误;④对称轴为直线1x =-,抛物线与x 轴一个交点132x -<<-,则抛物线与x 轴另一个交点201x <<,当1x =时,0y a b c =++<,故④正确.【详解】解:①∵抛物线与x 轴由两个交点,∴240b ac ->,即24b ac >,所以①正确;②由二次函数图象可知,0a <,0b <,0c >,∴0abc >,故②错误;③∵对称轴:直线12b x a=-=-, ∴2b a =,∴24a b c a c +-=-,∵0a <,40a <, 0c >,0a <,∴240a b c a c +-=-<,故③错误;④∵对称轴为直线1x =-,抛物线与x 轴一个交点132x -<<-,∴抛物线与x 轴另一个交点201x <<,当1x =时,0y a b c =++<,故④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过点(-1,0)和点(3,0),有下列说法:①bc <0;②a +b +c >0;③2a +b =0;④4ac >b 2.其中错误的是( )A .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 利用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0a >,利用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得到0b <,利用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得到0c <,则可对A 进行判断;利用当1x =时,0y <可对B 进行判断;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2b x a=-=,则可对C 进行判断;根据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个数对D 进行判断.【详解】 解:抛物线开口向上, 0a ∴>,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a ∴和b 异号,0b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0c ∴<,0bc ∴>,所以①错误;当1x =时,0y <,0a b c ∴++<,所以②错误;抛物线经过点(1,0)-和点(3,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 即12b a-=, 20a b ∴+=,所以③正确;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240b ac =->,即24ac b <,所以④错误.综上所述:③正确;①②④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左同右异).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0,)c .抛物线与x 轴交点个数由△决定.6.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a ≠0)与x 轴交于点A (1,0),对称轴为直线x =﹣1,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1B .﹣3<x <﹣1C .x <1D .﹣3<x <1【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交于点A (1,0),对称轴为直线x =﹣1,∴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交点坐标是(﹣3,0),∴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3<x <1.所以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抛物线的性质,利用对称轴及图象与x 轴的一个交点即可求出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7.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且0a ≠)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表: x ···1- 0 1 3 ··· y··· 1- 3 53 ···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0ac <B .3是关于x 的方程()210ax b x c +-+=的一个根;C .当1x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D .当13x 时,()210.ax b x c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表,可以求得a 、b 、c 的值 然后在根据函数解析式及其图象即可对各个选项做出判断.【详解】解:根据二次函数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可知:当1x =-时,1y =-,即1a b c -+=-,当0x =时,3y =,即3c =,当1x =时,5y =,即5a b c ++=,联立以上方程:135a b c c a b c -+=-⎧⎪=⎨⎪++=⎩,解得:133a b c =-⎧⎪=⎨⎪=⎩,∴233y x x =-++;A 、1330=-⨯=-<ac ,故本选项正确;B 、方程()210ax b x c +-+=可化为2230x x -++=, 将3x =代入得:232339630-+⨯+=-++=,∴3是关于x 的方程()210ax b x c +-+=的一个根,故本选项正确; C 、233y x x =-++化为顶点式得:2321()24=--+y x , ∵10a =-<,则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当32x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当32x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 D 、不等式()210ax b x c +-+>可化为2230x x -++>,令2y x 2x 3=-++, 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得:当0y >时,13x,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8.一列自然数0,1,2,3,…,100.依次将该列数中的每一个数平方后除以100,得到一列新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不可能等于零B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随着原数的增大而增大C .当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等于21时,原数等于30D .当原数取50时,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最大【答案】D【解析】【分析】设出原数,表示出新数,利用解方程和函数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原数为m ,则新数为21100m , 设新数与原数的差为y 则2211100100y m m m m =-=-+, 易得,当m =0时,y =0,则A 错误 ∵10100-< 当1m 50122100b a ﹣﹣﹣===⎛⎫⨯ ⎪⎝⎭时,y 有最大值.则B 错误,D 正确. 当y =21时,21100m m -+=21 解得1m =30,2m =70,则C 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以规律探究为背景,综合考查二次函数性质和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将数字规律转化为数学符号.9.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a +b +c <0;②a ﹣b +c >1;③abc >0;④9a ﹣3b +c <0;⑤c ﹣a >1.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可得出a 的符号,再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可得出c 的值,然后进一步根据对称轴以及抛物线得出当x 1=、 x 1=-、x 3=-时的情况进一步综合判断即可.【详解】由图象可知,a <0,c=1,对称轴:x=b12a-=-, ∴b=2a , ①由图可知:当x=1时,y <0,∴a+b+c <0,正确;②由图可知:当x=−1时,y >1,∴a −b+c >1,正确;③abc=2a 2>0,正确;④由图可知:当x=−3时,y <0,∴9a −3b+c <0,正确;⑤c−a=1−a >1,正确;∴①②③④⑤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函数图像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10.函数2y ax b y ax bx c =+=++和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a 、b 的符号,针对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位置,开口方向,分类讨论,逐一排除.【详解】当a >0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或一、二、三或一、三、四象限,故A 、D 不正确;由B 、C 中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对称轴x=-2b a>0,且a >0,则b <0, 但B 中,一次函数a >0,b >0,排除B .故选C .11.如图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有下面四个结论:0abc >①;0a b c ②-+>; 230a b +>③;40c b ->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B .①②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a 0>,根据对称轴02b x a=->得到b 0<,根据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得到c 0<,所以0abc >;1x =-时,由图像可知此时0y >,所以0a b c -+>;由对称轴123b x a =-=,可得230a b +=;当2x =时,由图像可知此时0y >,即420a bc ++>,将23a b =-代入可得40c b ->.【详解】①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0a >,根据对称轴02b x a=->得到b 0<,根据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得到c 0<,所以0abc >,故①正确.②1x =-时,由图像可知此时0y >,即0a b c -+>,故②正确.③由对称轴123b x a =-=,可得230a b +=,所以230a b +>错误,故③错误; ④当2x =时,由图像可知此时0y >,即420a bc ++>,将③中230a b +=变形为23a b =-,代入可得40c b ->,故④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根底知识经典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如图,正方形 ABCD 中,AB=4cm,点E 、F 同时从C 点出发,以1cm/s 的速度分别沿CB- BA 、CD- DA 运动,到点A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s) , AAEF 的面积为S (cm 2),那么S (cm 2)与t (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S=-' (t-4) 2+8,此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8);当4vtwS 寸,直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 (8-t) 2A (t-8)2,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8, 0),于是根据这些特征可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当 0< t W 附,S=S 正方形 ABCD- S MDF- S MBE- S ACEF -吉(L4) 2+8;当 4v t w 时,S=;j? (8 - t) 2=;j (t - 8) 2. 乙 乙 应选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2.如图1,在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 A- B-Cf AA 方向 运动到点A 处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 APAB 的面积为y,如果y 与x 的函数图象如 图2所示,那么矩形 ABCD 的面积为〔〕4,此时抛物线=4?4—工?4? (4 —t)?4? (4-t)-・?t?t1 7t 2+4t12—t 2+4t,配成顶点式得【解析】试题分析:分类讨论:当0WtW 附,利用S=S 正方形ABCD- Sm DF :- S MBE- S^CEF 可得S=~A. 24B. 40C. 56D. 60【答案】A【解析】【分析】由点P的运动路径可得APAB面积的变化,根据图2得出AB、BC的长,进而求出矩形ABCD的面积即可得答案.【详解】•・•点P在AB边运动时,APAB的面积为0,在BC边运动时,APAB的面积逐渐增大,・•・由图2 可知:AB=4, BC=10-4=6,...矩形ABCD的面积为ABBC=24,应选:A.【点睛】此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图象,根据APAB面积的变化,正确从图象中得出所需信息是解题关键.【答案】D【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正确.应选D.4.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新药,经过多年的动物实验之后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 〔微克/毫升〕与服药后的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那么当1&x&6, y的取值范围是〔〕【分析】 值,从而确定y 的范围. 【详解】解:设当0系k 3时,设y kx, 3k 8, 解得:k 8, 38 y :x ; 3当 3 x, 14 时,设 y ax b ,3a b 8 14a b 08a — 11一 112b ——118 112 —x — 11 11当x 1时,y 8,当x 3时,y 有最大值8,当x 6时,y 的值是一4,3 ' ' 11・•・当假Ox 6时,y 的取值范围是8蒯y 8.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一次函数表达式和函数图象的读图水平.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 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5,以下说法:①函数y J x 6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6;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央角为 60 ;④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算|J9 2 |的结果为7:⑥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⑦血 我7的运算结果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A. 8 64 - W y W —3 1164 ° B - W y W 811D. 8< y<16根据图像分别求出怎k 3和3 x, 14时的函数表达式,再求出当x=1, x=3, x=6 时的 y解得:8 6 42【解析】【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 【详解】解:①函数y J X—6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 6;故错误;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③正六边形的中央角为60°;故正确;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⑤计算|内-2|的结果为1;故错误;⑥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⑦,12 . 27 2.3 3.3 3是无理数;故正确.应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Rt^PMN 中,/ P=90°, PM=PN, MN=6cm ,矩形ABCD中AB=2cm, BC=10cm,点C和点M重合,点B、C 〔M〕、N在同一直线上,令RtA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直线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至点C与点N重合为止,设移动x秒后,矩形ABCD与4PMN重叠局部的面积为V,那么y与x的大致图象是〔〕B c砌y【答案】A【解析】分析:在RtAPMN中解题,要充分运用好垂直关系和45度角,由于此题也是点的移动问题,可知矩形ABCD以每秒1cm的速度由开始向右移动到停止,和Rt4PMN重叠局部的形状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 0WxW;2 (2) 2<x<4 (3) 4VXW0根据重叠图形确定面积的求法,作出判断即可.详解:•. / P=90°, PM=PN,• ./ PMN=/ PNM=45 ,由题意得:CM=x,分三种情况:①当0W X却力,如图1 ,• •• / PMN=45 ,・•.△ ME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矩形ABCD 与4PMN 重叠局部是^£“6 ..1 ______ 1 2. .y=S/^MC = —CM?CE=X ;22应选项B 和D 不正确; ②如图2,PB图2当D 在边PN 上时,过 P 作PF± MN 于F,交AD 于G,• •• / N=45 , CD=2, .•.CN=CD=2, .•.CM=6- 2=4,即此时x=4, 当2vxW4时,如图3,矩形ABCD 与 4MN 重叠局部是四边形 EMCD, 过E 作EFL MN 于F,.-.EF=MF=2, ED=CF=x- 2,,c 1…1 ,- y=S 梯形 EMCD =—CD? (DE+CM) =- 2(x2 x) =2x — 2; 2 2③当4vxW6时,如图4,矩形ABCD 与ARMN 重叠局部是五边形 EMCGF,过E 作Ehl± MN 于H, .•.EH=MH=2, DE=CH=x - 2,. MN=6, CM=x, .•.CG=CN=6- x,图F E.•.DF=DG=2- (6-x) =x- 4,1 12 1 - - 1 , .、2 • • y-S 梯形EMCD S ZTDG— CD (DE CM ) - - DG =—x 2 Xx- 2+x) - —(x 4)=-2 2 2 212—x +10x- 18,2应选项A正确;应选:A.点睛:此题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有难度,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的应用、动点运动问题的路程表示,注意运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7.假设A(-3, y1)、B(0, y2)、C(2, y3)为二次函数y= (x+1) 2+1 的图象上的三点,那么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 y1V y2〈y3B. y2V y1〈y3C. y3<yK y2D. yKy3< y2【答案】B【解析】【分析】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分别计算出那么y〔、y2、y3的值,然后进行大小比拟.【详解】解:: A (- 3, y1)、B (0, y2)、C (2, y3)为二次函数y= (x+1) 2+1 的图象上的三点,•-y1= (— 3+1) 2+1 = 5, y2= (0+1) 2+1 = 2, y3= (2+1) 2+1 = 10,•1- y2V y1< y3.应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比拟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矩形OABC, A (4, 0) , C (0, 4),动点P从点A出发,沿A- B-C-Q 的路线匀速运动,设动点P的运动路程为t, 4OAP的面积为S,那么以下能大致反映S与t之间关系的图象是〔)【答案】A【解析】【分析】分三段求解:①当P在AB上运动时;②当P在BC上时;③当P在CO上时;分别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 A 〔4, 0〕、C 〔0, 4〕,,-.OA = AB= BC= OC= 4,1 _ _ 1 一①当P由点A向点B运动,即0 t 4, S = -OAgAP =-创4 t = 2t ;2 1 一②当P由点A向点B运动,即4 t 8, S= -OAgAB= —创4 4= 8 ;3 2_ 1 1…③当P 由点A 向点B运动,即8 t 12, S= 2OAgCP =-创4 〔12- t〕= - 2t + 24 ;结合图象可知,符合题意的是 A.应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9.如图,矩形ABCD中,AB 6cm, BC 3cm,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秒向终点B运动,动点Q同时从A点出发以2cm/秒按A D C B的方向在边AD ,2DC , CB上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秒〕,那么APQ的面积y cm 随着时间x〔秒〕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祥PQ面积的变化,进而得出9PQ的面积y (cm2)随着时间x (秒)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情况.【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AP=x, Q点运动路程为2x,①当点Q在AD上运动时,1 1y= -AP?AQ= —x?2x= x2,图象为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2 2②当点Q在DC上运动时,y= AP?DA= — x X 3= - x ,是一次函数;2 2 2③当点Q在BC上运动时,1 1y= -AP?BQ= x?(12-2x) =-x2+6x,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2 2结合图象可知A选项函数关系图正确,应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三种情况讨论三角形APQ的面积变化.10. 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特快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快车的速度为100千米/小时,特快车的速度为150千米/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0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y 〔千米〕与快车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答案】C【解析】分三段讨论:①两车从开始到相遇,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减小;②相遇后向相反方向行驶至特快到达甲地,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增加;③特快到达甲地至快车到达乙地,这段时间两车距缓慢增大;结合图象可得C选项符合题意.应选C.11 .如图,矩形ABCD的周长是28cm,且AB比BC长2cm.假设点P从点A出发,以那么图中折线大致表示两车之间的距离1cm/s的速度沿A D C方向匀速运动, A B C方向匀速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点时间为t〔s〕, VAPQ的面积为S cm2,那么同时点Q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C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假设设运动2S cm 与t〔s〕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求出AR AD的长,当0WtW叱Q在边AB上,P在边AD上,如图1 ,计算S 与t的关系式,分析图像可排除选项B、C;当4<tw时,Q在边BC上,P在边AD上,如图2,计算S与t的关系式,分析图像即可排除选项D,从而得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得2AB 2BC 28, AB BC 2,可解得AB 8, BC 6,即AD 6,①当0Wt司寸,Q在边AB上,P在边AD上,如图1 ,1 1 .〜,2S ZAPQ=— APgAQ 5tg2t t2,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应选项B、C不正确;② 当4vtw时,Q在边BC上,P在边AD上,如图2,1 1S ZAPQ=~APgAB -t 8 4t, 图像是一条线段,应选项D不正确;应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动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出P和Q的位置的不同确定三角形面积的不同, S与t的函数关系式.12 .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km)和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给出以下说法:①他们都骑行了20km;②乙在途中停留了0.5h;③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④ 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0 〞1 2 2.5 魏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由图可获取的信息是:他们都骑行了20km;乙在途中停留了0.5h;相遇后,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所以甲比乙早0.5小时到达目的地,所以〔1〕〔2〕正确.应选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水平点评: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13 .如下图: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 ,大正方形内除去小正方形局部的面积为S 〔阴影局部〕,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速度为 V ,由于V 分为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成穿入大正方形,S 2 2 vt 1 4 vt 〔vt < 1〕.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 S 2 2 1 1 3,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S 2 2 〔1 1 vt 〕 3 vt 〔vt< 1〕,符合变化趋势的是 A 和C, 〔1 C 中面积减小太多不符合实际情况, ,只有A 中的符合实际情况. 应选A.14 . 2021年,中国少年岑小林在第六届上海国际交互绳大赛上,破跳次数最多〞吉尼斯世界纪录!实践证实1分钟跳绳的最正确状态是前最后10秒冲刺,中间频率保持不变,那么跳绳频率〔次 /秒〕与时间用以下哪幅图来近似地刻画〔〕小特毕次,秒〕0 20 5060时间I 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前20秒频率匀速增加,最后 10秒冲刺,中间频率保持不变判断图象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中间 20: 50秒频率保持不变,排除选项 A 和D,再根据最后10秒冲刺,频率是增加的,排除选项 B,因此,选项C 正确.应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是解此题的关键.“ 3眇内单脚单摇轮换 20秒频率匀速增加,〔秒〕之间的关系可以A.* 20 5.f©时间〔秒〕C.惋嘴次/秒〕15.某班同学在研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实验记录得到相应的数据如下表:祛码的质量x/g050100150200250300400500指针位置y/cm2345677.57.57.5【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0, 2〕和〔100, 4〕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比照图象中的折点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由题干内容可得,一次函数过点〔0, 2〕和〔100, 4〕.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代入点〔0,2〕和点〔100,4〕可解得,k=0.02, b=2.那么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0.02x+2.显然当y=7.5 时,x=275,应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16.如下图,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靠在一起,其中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大正方形保持不动,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去掉小正方形重叠局部后的面积为s,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的速度为v,分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全穿入大正方形, S=2X 2-vt X 1=4-vt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 S=2X 2-1 X 1=3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S=VtXJ分析选项可得,D符合,应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此类问题,注意将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依次分析各个阶段得变化情况,进而综合可得整体得变化情况.17 .如图1.正祥BC中,E, F, G分别是AB, BC, CA上的点,且AE= BF= CG,设△EFG的面积为v, AE的长为x, 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那么4EFG的最小面积为A.当B. —C. 2D. 5/3【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根据图2判断在FG的面积y最小时和最大时分别对应的x值,从而确定AB, EG的长度,求出等边三角形EFG的最小面积.【详解】由图2可知,x=2时4EFG的面积y最大,此时E与B重合,所以AB= 2,,等边三角形ABC的高为B,等边三角形ABC的面积为J3,由图2可知,x= 1时AEFG的面积y最小,此时AE= AG= CG= CF= BG= BE,显然AEGF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1 ,所以4EGF的面积为^3,4应选A.【点睛】此题是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边三角形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18 .甲、乙两人在一条长为600m的笔直道路上均匀地跑步,速度分别为4m/s和6m/s,起跑前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50m处,假设两人同时起跑,那么从起跑出发到其中一人先到达终点的过程中,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时间t(s)的函数图象是( )【答案】C【解析】【分析】甲在乙前面50m处,假设两人同时起跑,在经过25秒,乙追上甲,那么相距是0千米,相遇以后乙在前边,相距的距离每秒增加2米,乙全程用的时间是100秒,那么相遇以后两人之间的最大距离是150米,据此即可作出判断.【详解】甲在乙前面50m处,假设两人同时起跑,经过50+ (6-4) =25秒,乙追上甲,那么相距是0千米,故A、B错误;相遇以后乙在前边,相距的距离每秒增加2米,乙全程用的时间是600+ 6=100#,故B.、D错误;相遇以后两人之间的最大距离是: 2 X (100-25)=150米.应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理解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掌握行程问题中的根本数量关系:速度刈寸间=距离,是解题的关键.19 .如图,点P是?ABCD边上的一动点,E是AD的中点,点P沿E- Df C-B的路径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 ABAP的面积是v,那么以下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3C【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类讨论,随着点P位置的变化,4BAP的面积的变化趋势. 【详解】通过条件可知,当点P与点E重合时,4BAP的面积大于0;当点P在AD边上运动时,ABAP的底边AB不变,那么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增大;当P在DC 边上运动时,由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不变, ABAP面积保持不变;当点P带CB边上运动时,ABAP的底边AB不变,那么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减小;应选D.【点睛】此题以动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以及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20 .如图1,在扇形OAB中, O 60 ,点P从点O出发,沿O A B以1cm/s2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图2是点P运动过程中,VOBP的面积y cm 随时间x s变D. 2^2 ,2 2 2~2-3【答案】B【解析】【分析】,3 ,由此可求得a的值,再利用弧长公式进而求得b的值结合函数图像中的〔a, 4百〕可知OB=OA=q S ZAOB=4即可.【详解】解:由图像可知,当点P到达点A时,OB=OA=a, S IAOB= 473 ,过点A 作AD ,OB 交OB 于点D,AD ・•・在 RtAAOD 中,sin/AOD=U AO • •• / AOB=60 ,「.sin60=殷殷/ AO a 2 '..AD 哼 a,, S Z\AOB = 4 J 3 ,• '1 — a —— a 4-J 3 , 2 2• •a=4 〔舍负〕,应选:B.此题是动点函数图象问题,考查了扇形弧长、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解答时注意数形 结合思想的应用.那么/AOD=90 , ・•・弧AB 的长为:604土1803。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解析一、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2)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a≠0),顶点坐标是(h,k).(3)交点式:y=a(x–x1)(x–x2),其中x1,x2是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a≠0.三、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开口向上开口向下2.二次函数图象的特征与a,b,c的关系四、抛物线的平移1.将抛物线解析式化成顶点式y=a(x–h)2+k,顶点坐标为(h,k).2.保持y=ax2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k)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3.注意二次函数平移遵循“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据此,可以直接由解析式中常数的加或减求出变化后的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可看作顶点间的平移,可根据顶点之间的平移求出变化后的解析式.五、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二次函数y=ax2+bx+c(a≠0),当y=0时,就变成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2.ax2+bx+c=0(a≠0)的解是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3.(1)b2–4ac>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2)b2–4a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3)b2–4ac<0⇔方程没有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六、二次函数的综合1、函数存在性问题解决二次函数存在点问题,一般先假设该点存在,根据该点所在的直线或抛物线的表达式,设出该点的坐标;然后用该点的坐标表示出与该点有关的线段长或其他点的坐标等;最后结合题干中其他条件列出等式,求出该点的坐标,然后判别该点坐标是否符合题意,若符合题意,则该点存在,否则该点不存在.2、函数动点问题(1)函数压轴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动点函数图象问题;二是与动点、存在点、相似等有关的二次函数综合题.(2)解答动点函数图象问题,要把问题拆分,分清动点在不同位置运动或不同时间段运动时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进而确定函数图象;解答二次函数综合题,要把大题拆分,做到大题小做,逐步分析求解,最后汇总成最终答案.(3)解决二次函数动点问题,首先要明确动点在哪条直线或抛物线上运动,运动速度是多少,结合直线或抛物线的表达式设出动点的坐标或表示出与动点有关的线段长度,最后结合题干中与动点有关的条件进行计算.考向一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的结构特征:①函数的关系式是整式;②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③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2.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是二次函数常见的表达式,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典例1如果y=(m–2)x2m m-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则m=A.–1 B.2 C.–1或2 D.m不存在【答案】A【解析】依题意²220m mm-=⎧⎨-≠⎩,解得m=–1,故选A.【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二次函数的定义,需要注意a0≠.典例2 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y =2x +2 B .y =﹣2x C .y =x 2+2 D .y =x ﹣2【答案】C【解析】直接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判定即可. A 、y =2x +2,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 B 、y =﹣2x ,是正比例函数,故此选项错误; C 、y =x 2+2是二次函数,故此选项正确; D 、y =x ﹣2,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二次函数223y x =-+()的图像的顶点坐标是A .(2,3)B .(﹣2,3)C .(﹣2,﹣3)D .(2,﹣3)2.将一元二次方程2316x x +=化为一般形式后,常数项为1,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 A .3,–6 B .3,6C .3,1D .2 3x ,6x -考向二 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曲线,叫做抛物线,该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典例3 函数y =ax 2+bx +a +b (a ≠0)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答案】C【解析】A,由图象可知,开口向下,则a<0,又因为顶点在y轴左侧,则b<0,则a+b<0,而图象与y轴交点为(0,a+b)在y轴正半轴,与a+b<0矛盾,故此选项错误;B,由图象可知,开口向下,则a<0,又因为顶点在y轴左侧,则b<0,则a+b<0,而图象与y轴交点为(0,1)在y轴正半轴,可知a+b=1与a+b<0矛盾,故此选项错误;C,由图象可知,开口向上,则a>0,顶点在y轴右侧,则b<0,a+b=1可能成立,故此选项正确;D,由图象可知,开口向上,则a>0,顶点在y轴右侧,则b<0,与y轴交于正半轴,则a+b>0,而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1,0),则a+b+a+b=0,显然a+b=0与a+b>0矛盾,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典例4如果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a>0 B.b<0C.ac<0 D.bc<03.如果a、b同号,那么二次函数y=ax2+bx+1的大致图象是A.B.C.D.4.已知函数y=ax+b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二次函数y=ax2+bx+1的图象可能是A.B.C.D.5.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0 B.c>0C.a+b+c>0 D.b2–4ac<0考向三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a决定抛物线的形状和开口方向,h、k仅决定抛物线的位置.若两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形状完全相同且开口方向相同,则它们的二次项系数a必相等.典例5由二次函数y=3(x﹣4)2﹣2可知A.其图象的开口向下B.其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4C.其顶点坐标为(4,2)D.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答案】B 【解析】23(4)2y x =--,∴a =3>0,抛物线开口向上,故A 不正确;对称轴为4x =,故B 正确; 顶点坐标为(4,–2),故C 不正确;当4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D 不正确; 故选B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抛物线的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在2()y a x h k =-+中,顶点坐标为(,)h k ,对称轴x h =.a 决定了开口方向.典例6 在函数2(1)3y x =-+中,当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时,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1x ≥B .0x >C .3x <D .1x ≤【答案】D【解析】二次函数2(1)3y x =-+的对称轴为直线1x =, ∵0a >,∴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a ≠0),当a >0时,在对称轴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a <0时,在对称轴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6.关于下列说法:(1)反比例函数13y mx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函数13y x =-,y 随x 的增大减小;(3)函数213y x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7.若二次函数2y a x bx c =++的图象经过A (m ,n )、B (0,y 1)、C (3–m ,n )、D ,y 2)、E (2,y 3),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231y y y << B .132y y y << C .321y y y <<D .123y y y <<考向四二次函数的平移1.抛物线在平移的过程中,a的值不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顶点的位置,且与平移方向有关.2.涉及抛物线的平移时,首先将表达式转化为顶点式y=a(x–h)2+k的形式.3.抛物线的移动主要看顶点的移动,y=ax2的顶点是(0,0),y=a(x–h)2的顶点是(h,0),y=a (x–h)2+k的顶点是(h,k).4.抛物线的平移口诀:自变量加减左右移,函数值加减上下移.典例7如果将抛物线y=–x2–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那么所得到的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y=–x2–5 B.y=–x2+1C.y=–(x–3)2–2 D.y=–(x+3)2–2A.y=(x2B.y=(x+2)2+2C.y=(x–2D.y=(x–2)2+2【答案】D9.把抛物线y=12x2–1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y=12(x+1)2–3 B.y=12(x–1)2–3C.y=12(x+1)2+1 D.y=12(x–1)2+1考向五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综合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交点个数及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都由Δ=b2–4ac决定. 1.当Δ>0,即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2.当Δ=0,即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即顶点)时,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即为抛物线顶点的横坐标.3.当Δ<0,即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时,方程ax2+bx+c=0无实数根,此时抛物线在x轴的上方(a>0时)或在x轴的下方(a<0时).典例9二次函数y=ax2+bx+c中,函数y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方程ax2+bx+c=0的A.–0.03<x<–0.01 B.–0.01<x<0.02C.6.18<x<6.19 D.6.17<x<6.18【答案】C【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看出–0.01和0.02更接近于0,故x应取对应的范围为:6.18<x<6.19,故选C.典例10如图是二次函数y=a(x+1)2+2图象的一部分,则关于x的不等式a(x+1)2+2>0的解集是A.x<2 B.x>–3C.–3<x<1 D.x<–3或x>1【答案】C【解析】二次函数y=a(x+1)2+2的对称轴为x=–1,∵二次函数y=a(x+1)2+2与x轴的一个交点是(–3,0),∴二次函数y=a(x+1)2+2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是(1,0),∴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a(x+1)2+2>0的解集是–3<x<1.故选C.10.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图象,由图象可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A.–1<x<5 B.x>5C.x<–1 D.x<–1或x>511.抛物线y=2x2–4x+m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4x+m=0的解是__________.考向六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与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有关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首先要读懂题意,弄清题目中牵连的几个量的关系,并且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再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即列出函数关系式,然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函数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典例11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y(单位:m)关于滑行时间以(单位:)的函数解析式是y=6t﹣3 2t2.在飞机着陆滑行中,滑行最后的150m所用的时间是s.A.10 B.20 C.30 D.10或30 【答案】A【解析】当y取得最大值时,飞机停下来,则y=60t﹣1.5t2=﹣1.5(t﹣20)2+600,此时t=20,飞机着陆后滑行600米才能停下来.因此t的取值范围是0≤t≤20;即当y=600﹣150=450时,即60t﹣32t2=450,解得:t=10,t=30(不合题意舍去),∴滑行最后的150m所用的时间是20﹣10=10,故选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综合运用,关键在于解一元二次方程.典例12如图,一段抛物线:y=﹣x(x﹣4)(0≤x≤4)记为C1,它与x轴交于两点O,A1;将C1绕A1旋转180°得到C2,交x轴于A2;将C2绕A2旋转180°得到C3,交x轴于A3;…如此变换进行下去,若点P(17,m)在这种连续变换的图象上,则m的值为A.2 B.﹣2C.﹣3 D.3【答案】D【解析】∵y=﹣x(x﹣4)(0≤x≤4)记为C1,它与x轴交于两点O,A1,∴点A1(4,0),∴OA1=4,∵OA1=A1A2=A2A3=A3A4......,∴OA1=A1A2=A2A3=A3A4 (4)∵点P(17,m)在这种连续变换的图象上,17÷4=4……1,∴点P(17,m)在C5上,∴x=17和x=1时的函数值相等,∴m=﹣1×(1﹣4)=﹣1×(﹣3)=3,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及旋转的性质,得出x=17和x=1时的函数值相等是解题关键.12.如图所示的是跳水运动员10m跳台跳水的运动轨迹,运动员从10m高A处的跳台上跳出,运动轨迹成抛物线状(抛物线所在平面与跳台墙面垂直).若运动员的最高点M离墙1m,离水面403m,则运动员落水点B离墙的距离OB是A .2mB .3mC .4mD .5m13.如图,一名男生推铅球,铅球行进高度y (单位:m )与水平距离x (单位:m )之间的关系是21251233y x x =-++.求:(1)铅球在行进中的最大高度; (2)该男生将铅球推出的距离是多少m ?考向七 存在性问题与动点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通过分析动点在几何图形边上的运动情况,确定出有关动点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分析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动点在哪条边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引起了哪个量的变化,然后求出在运动过程中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最后根据函数表达式判别图象的变化.典例13 综合与探究: 已知二次函数213222y x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在点A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1)求点 A B C ,,的坐标; (2)求证:ABC 为直角三角形;(3)如图,动点 E F ,同时从点A 出发,其中点E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 边向终点B 运动,点F 以每秒姨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C 方向运动.当点F 停止运动时,点E 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连结EF ,将AEF 沿EF 翻折,使点A 落在点D 处,得到DEF .当点F 在AC 上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得DCO BCO ≌?(点D 不与点B 重合)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4,01,00,2A B C (),(-),();(2)证明见解析;(3)存在;3t 4=【解析】(1)当0y =时,2132022x x -++= 解得:121,4x x ==∴点A 的坐标为()4,0,点B 的坐标为()1,0-当0x =时,2y =∴点C 的坐标为()0,224,01,00,2A B C ()(),(-),(),41 2.OA OB OC ∴===,,5AB AC BC ∴=====,=22225AC BC AB ∴+==ABC ∴为直角三角形()3由()2可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90ACB ∠=︒2AE t AF t ==,,AF AB AE AC ∴==又EAF CAB ∠=∠,AEF ACB ∴∽,90.AEF ACB ∴∠=∠=︒AEF ∴沿EF 翻折后,点A 落在x 轴上点D 处,由翻折知,DE AE =,24AD AE t ∴==, 当DCO BCO ≌时,BO OD =, 441OD t BO =-=,,441t ∴-=,解得:t =34,即:当t =34秒时,.DCO BCO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解析式与坐标轴的交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综合性较强,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应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4.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且A (﹣1,0),B (4,0),与y 轴交于点C ,C 点的坐标为(0,﹣2),连接BC ,以BC 为边,点O 为对称中心作菱形BDE C .点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 的坐标为(m ,0),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Q ,交BD 于点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三角形PB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试探究m 为何值时,四边形CQMD 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1.抛物线2(2)(6)y x x =-+的对称轴是 A .3x =B .3x =-C .2x =D .2x =-2.将抛物线22y x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为 A .22(4)1y x =+-B .22(4)1y x =++C .22(4)1y x =-+D .22(4)1y x =--3.若b <0,则二次函数y =x 2+2bx ﹣1的图象的顶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如图是二次函数2 23y x x =--+的图象,使0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A .31x ≤≤-B .1x ≥C .31x x <->或D .31x x ≤-≥或5.直线y =ax +b 和抛物线y =ax 2+bx +c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6.若函数y =mx 2+2x +1的图像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常数m 的值为 A .m =1B .m =1或m =2C .m =0D .m =1或m =07.如图,边长为2的正ABC ∆的边BC 在直线l 上,两条距离为1的平行直线a 和b 垂直于直线l ,a 和b 同时向右移动(a 的起始位置在B 点),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 (秒),直到b 到达C 点停止,在a 和b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记ABC ∆夹在a 和b 间的部分的面积为S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 .B .C .D .8.如图,已知抛物线y 1=﹣x 2+1,直线y 2=﹣x +1,当x 任取一值时,x 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 1,y 2.若y 1≠y 2,取y 1,y 2中的较小值记为M ;若y 1=y 2,记M =y 1=y 2.例如:当x =2时,y 1=﹣3,y 2=﹣1,y 1<y 2,此时M =﹣3.下列判断中:①当x <0时,M =y 1;②当x >0时,M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使得M 大于1的x 值不存在;④使得M =12的值是﹣2或1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1B .2C .3D .49.抛物线y =(x –2)(x +3)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10.若A (–3.5,y 1)、B (–1,y 2)、C (1,y 3)为二次函数y =–x 2–4x +5的图象上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用>连接)11.二次函数y =x (x –6)的图象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12.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 (1,6)、B (–3,6)、C (0,3)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开口方向.13.为了改善小区环境,某小区决定要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25 m)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绿化带ABCD,绿化带一边靠墙,另三边用总长为40 m的栅栏围住(如图).设绿化带的BC边长为x m,绿化带的面积为y m2.(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x为何值时,满足条件的绿化带的面积最大?14.已知二次函数y=–12x2–x+72.(1)用配方法把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y=a(x+m)2+k的形式;(2)写出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3)将二次函数y=–12x2的图象如何平移能得到二次函数y=–12x2–x+72的图象,请写出平移方法.15.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顶点坐标为()21,-,并且与y 轴交于点()03,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BC 交于点D ,点E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过点E 作y 轴的平行线EF ,与抛物线交于点F ,问是否存在点E ,使得以D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O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如图,二次函数22y ax b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10)-,、B (40),,与y 轴交于点C .(1)a =__________;b =__________;(2)点P 为该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一点,过点P 作PQ BC ⊥于点Q ,连接PC , ①求线段PQ 的最大值;②若以P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求点P 的坐标.1.抛物线2362y x x =-++的对称轴是 A .直线2x = B .直线2x =- C .直线1x =D .直线1x =-2.抛物线244y x x =-+-与坐标轴的交点个数为 A .0 B .1 C .2D .33.已知点()()()()1,,1,,2,0A m B m C m n n -->在同一个函数的图象上,这个函数可能是A .y x =B .2y x=-C .2y x =D .2y x =﹣4.已知反比例函数y =ab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y =ax 2-2x 和一次函数y =bx +a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5.将抛物线22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抛物线为 A .22(2)3y x =++ B .22(2)3y x =-+ C .22(2)3y x =--D .22(2)3y x =+-6.如图,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1,0A ,()5,0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c <B .240b ac -<C .0a b c -+<D .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3x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二次函数22()1y x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y 的最小值为1B .图象顶点坐标为(2,1),对称轴为直线2x =C .当2x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当2x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D .它的图象可以由2yx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8.对于一个函数,自变量x 取a 时,函数值y 也等于a ,我们称a 为这个函数的不动点.如果二次函数y =x 2+2x +c 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x 1、x 2,且x 1<1<x 2,则c 的取值范围是 A .c <-3 B .c <-2 C .c <14D .c <19.已知二次函数(1)(1)37y x a x a a =---+-+(其中x 是自变量)的图象与x 轴没有公共点,且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 B .1a >- C .12a -<≤D .12a -≤<10.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OA OC =,对称轴为直线1x =,则下列结论:①0abc <;②11024a b c ++=;③10ac b -+=;④2c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一个根.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1.如图是王阿姨晚饭后步行的路程s (单位:m )与时间t (单位:min )的函数图象,其中曲线段AB 是以B 为顶点的抛物线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5 min~50 min ,王阿姨步行的路程为800 mB .线段CD 的函数解析式为324002550s t t =+≤≤()C .5 min~20 min ,王阿姨步行速度由慢到快D .曲线段AB 的函数解析式为23(20)1200(520)s t t =--+≤≤12.小飞研究二次函数y =–(x –m )2–m +1(m 为常数)性质时如下结论:①这个函数图象的顶点始终在直线y =–x +1上;②存在一个m 的值,使得函数图象的顶点与x 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③点A (x 1,y 1)与点B (x 2,y 2)在函数图象上,若x 1<x 2,x 1+x 2>2m ,则y 1<y 2;④当–1<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为m ≥2其中错误结论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D .④13.北中环桥是省城太原的一座跨汾河大桥(如图1),它由五个高度不同,跨径也不同的抛物线型钢拱通过吊桥,拉索与主梁相连,最高的钢拱如图2所示,此钢拱(近似看成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拱脚所在的水平面相交于A ,B 两点.拱高为78米(即最高点O 到AB 的距离为78米),跨径为90米(即AB =90米),以最高点O 为坐标原点,以平行于AB 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此抛物线钢拱的函数表达式为A .y =26675x 2B .y =-26675x 2C .y =131350x 2D .y =-131350x 214.二次函数y =-(x -6)2+8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分别与函数y =x -a +1和y =x 2-2ax 的图象相交于P ,Q 两点.若平移直线l ,可以使P ,Q 都在x 轴的下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6.当03x ≤≤时,直线y a =与抛物线2(1)3y x =--有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7.如图,抛物线2y ax c =+与直线y mx n =+交于A (-1,P ),B (3,q )两点,则不等式2ax mx c n ++>的解集是__________.18.在某市中考体考前,某初三学生对自己某次实心球训练的录像进行分析,发现实心球飞行高度y (米)与水平距离x (米)之间的关系为21251233y x x =-++,由此可知该生此次实心球训练的成绩为__________米.19.已知二次函数2y x x a =++的图象与x 轴交于12(0)(0)A x B x ,、,两点,且2212111x x +=,求a 的值.20.已知抛物线224y x x c =-+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1)求c 的取值范围;(2)若抛物线224y x x c =-+经过点()2,A m 和点()3,B n ,试比较m 与n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1.在画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时,甲写错了一次项的系数,列表如下:乙写错了常数项,列表如下:通过上述信息,解决以下问题:(1)求原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表达式;(2)对于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当x __________时,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增大;(3)若关于x 的方程()20ax bx c k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22.超市销售某种儿童玩具,如果每件利润为40元(市场管理部门规定,该种玩具每件利润不能超过60元),每天可售出50件.根据市场调查发现,销售单价每增加2元,每天销售量会减少1件.设销售单价增加x 元,每天售出y 件. (1)请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当x 为多少时,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润2250元?(3)设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w 元,当x 为多少时w 最大,最大值是多少?23.扶贫工作小组对果农进行精准扶贫,帮助果农将一种有机生态水果拓宽了市场.与去年相比,今年这种水果的产量增加了1000千克,每千克的平均批发价比去年降低了1元,批发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20%.(1)已知去年这种水果批发销售总额为10万元,求这种水果今年每千克的平均批发价是多少元?(2)某水果店从果农处直接批发,专营这种水果.调查发现,若每千克的平均销售价为41元,则每天可售出300千克;若每千克的平均销售价每降低3元,每天可多卖出180千克,设水果店一天的利润为w元,当每千克的平均销售价为多少元时,该水果店一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利润计算时,其它费用忽略不计)24.在“我为祖国点赞”征文活动中,学校计划对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分别奖励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已知购买2支钢笔和3个笔记本共38元,购买4支钢笔和5个笔记本共70元.(1)钢笔、笔记本的单价分别为多少元?(2)经与商家协商,购买钢笔超过30支时,每增加一支,单价降低0.1元;超过50支,均按购买50支的单价销售,笔记本一律按原价销售,学校计划奖励一、二等奖学生共计100人,其中一等奖的人数不少于30人,且不超过60人,这次奖励一等学生多少人时,购买奖品金额最少,最少为多少元?25.我市某超市销售一种文具,进价为5元/件.售价为6元/件时,当天的销售量为100件.在销售过程中发现:售价每上涨0.5元,当天的销售量就减少5件.设当天销售单价统一为x元/件(x≥6,且x是按0.5元的倍数上涨),当天销售利润为y元.(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要使当天销售利润不低于240元,求当天销售单价所在的范围;(3)若每件文具的利润不超过80%,要想当天获得利润最大,每件文具售价为多少元?并求出最大利润.26.某驻村扶贫小组实施产业扶贫,帮助贫困农户进行西瓜种植和销售.已知西瓜的成本为6元/千克,规定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又不高于成本的两倍.经过市场调查发现,某天西瓜的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单价x(元/千克)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也称关系式);(2)求这一天销售西瓜获得的利润W的最大值.27.随着5G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类5G产品的使用充满期待,某公司计划在某地区销售一款5G 产品,根据市场分析,该产品的销售价格将随销售周期的变化而变化.设该产品在第x(x为正整数)个销售周期每台的销售价格为y元,y与x之间满足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1)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2)设该产品在第x个销售周期的销售数量为p(万台),p与x的关系可以用p=12x+12来描述.根据以上信息,试问:哪个销售周期的销售收入最大?此时该产品每台的销售价格是多少元?28.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童威经市场调查发现:该商品的周销售量y(件)是售价x(元/件)的一次函数,其售价、周销售量、周销售利润w(元)的三组对应值如表:售价x(元/件)50 60 80周销售量y(件)100 80 40周销售利润w(元)1000 1600 1600 注:周销售利润=周销售量×(售价-进价)(1)①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该商品进价是__________元/件;当售价是__________元/件时,周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__________元.(2)由于某种原因,该商品进价提高了m元/件(m>0),物价部门规定该商品售价不得超过65元/件,该商店在今后的销售中,周销售量与售价仍然满足(1)中的函数关系.若周销售最大利润是1400元,求m的值.1.【答案】A【解析】∵223y x =-+(),∴二次函数223y x =-+()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2,3),故选A.【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顶点式一般形式的特点. 2.【答案】A【解析】一元二次方程3x 2+1=6x 化为一般形式是3x 2–6x +1=0,各项的系数分别是:3,–6.故选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答本题要通过移项,转化为一般形式,注意移项时符号的变化. 相交,D 选项符合.故选D . 4.【答案】D【解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可得a >0,b <0.则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 故选D . 5.【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开口向上,∴a >0,故A 错误;由图象知,与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c <0,故B 错误;令x =1,则a +b +c >0,故C 正确;∵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Δ= b 2–4ac >0,故D 错误.故选C . 6.【答案】C【解析】(1)反比例函数113=3m y mx x=,当m >0时,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m <0时,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1)的说法错误;(2)函数13y x =-中k =103-<,y 随x 的增大减小,故(2)的说法正确; (3)函数213y x =-中a =103-<,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 =0,所以当0x >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3)的说法正确.故选C.【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它们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答案】A【解析】∵经过A (m ,n )、C (3–m ,n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x =32,∵B (0,y 1)、D ,y 2)、E (2,y 3)与对称轴的距离B 最远,D 最近, ∵|a |>0,∴y 1>y 3>y 2;故选A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解析】∵抛物线C :y =x 2+2x –3=(x +1)2–4,∴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1.∴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A (0,–3).则与A 点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点是B (–2,–3).若将抛物线C 平移到C ′,并且C ,C ′关于直线x =1对称,就是要将B 点平移后以对称轴x =1与A 点对称,则B 点平移后坐标应为(4,–3).因此将抛物线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故选B . 9.【答案】B【解析】∵把抛物线y =12x 2–1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2(x –1)2–3,故选B . 10.【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对称轴为直线x =2,∵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5,0),∴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又∵抛物线开口向下,∴不等式ax 2+bx +c >0的解集是–1<x <5.故选A . 11.【答案】x 1=–1,x 2=3【解析】观察图象可知,抛物线y =2x 2–4x +m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1,0),对称轴为x =1,∴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交点坐标为(3,0),∴一元二次方程2x 2–4x +m =0的解为x 1=–1,x 2=3.故答案为:x 1=–1,x 2=3.。

初二数学函数概念与图像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函数概念与图像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函数概念与图像练习题及答案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初二数学中也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理解函数的概念以及掌握函数图像的绘制对于学习数学非常关键。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数学函数概念与图像的练习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练习题一:给出以下函数,判断它们是否为函数,并画出它们的图像。

1. 函数f(x) = 2x + 12. 函数g(x) = √x3. 函数h(x) = x^2 + 14. 函数k(x) = |x|答案一:1. 函数f(x) = 2x + 1 是函数。

它的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为2,截距为1.2. 函数g(x) = √x 是函数。

它的图像为一条抛物线,开口向上,过点(0,0).3. 函数h(x) = x^2 + 1 是函数。

它的图像为一条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0,1).4. 函数k(x) = |x| 是函数。

它的图像为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一条直线段.练习题二:给出以下函数的图像,写出它们的解析式。

1.图像描述:一条斜率为1,截距为2的直线段。

解析式:f(x) = x + 22.图像描述:一条横纵坐标均为正的对数曲线。

解析式:g(x) = ln(x)3.图像描述:一个顶点在坐标原点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解析式:h(x) = -x^24.图像描述:一条横坐标为负的直线段。

解析式:k(x) = -2答案二:1. 图像描述所给出的直线的斜率为1,截距为2,因此解析式为f(x) = x +2.2. 图像描述所给出的曲线是对数曲线,横纵坐标均为正,因此解析式为g(x) = ln(x).3. 图像描述所给出的抛物线是一个顶点在坐标原点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因此解析式为h(x) = -x^2.4. 图像描述所给出的直线段横坐标为负,因此解析式为k(x) = -2.练习题三:根据函数的图像,判断它们的性质。

1. 以下函数图像是否为奇函数?图像描述:一条关于y轴对称的曲线。

答案:是奇函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两块完全重合的正方形纸片,如果上面的一块绕正方形的中心O逆时针0°~90°的旋转,那么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而变化,下面表示S与n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详解】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由小到大再变小.故选B.【点睛】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要仔细观察.2.已知圆锥的侧面积是8πcm2,若圆锥底面半径为R(cm),母线长为l(cm),则R关于l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扇形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判断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12×2πR×l=8π,则R=8l,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锥的计算、函数图象,掌握圆锥的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也是邻居,某日早晨,小明7:40先出发去学校,走了一段后,在途中停下吃了早餐,后来发现上学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学校;小华离家后直接乘公共汽车到了学校.如图是他们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s(米)和所用时间t(分钟)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小明家和学校距离1200米;②小华乘坐公共汽车的速度是240米/分;③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7:50与小明相遇;④小华的出发时间不变,当小华由乘公共汽车变为跑步,且跑步的速度是100米/分时,他们可以同时到达学校.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图象可得,小明家和学校距离为1200米,故①正确,小华乘坐公共汽车的速度是1200÷(13﹣8)=240米/分,故②正确,480÷240=2(分),8+2=10(分),则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7:50与小明相遇,故③正确,小华的出发时间不变,当小华由乘公共汽车变为跑步,且跑步的速度是100米/分时,小华从家到学校的所用时间为:1200÷100=12(分),则小华到校时间为8:00,小明到校时间为8:00,故④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4.在函数3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3x <B .3x >C .3x ≥D .8,5OA OB ==u u u v u u u v【答案】C 【解析】 【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详解】 依题意,得x-3≥0, 解得x≥3.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5.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特快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快车的速度为100千米/小时,特快车的速度为150千米/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0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则图中折线大致表示两车之间的距离y (千米)与快车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是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三段讨论:①两车从开始到相遇,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减小;②相遇后向相反方向行驶至特快到达甲地,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增加;③特快到达甲地至快车到达乙地,这段时间两车距缓慢增大;结合图象可得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6.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解:如右图,连接OP,由于OP是Rt△AOB斜边上的中线,所以OP=12AB,不管木杆如何滑动,它的长度不变,也就是OP是一个定值,点P就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上,那么中点P下落的路线是一段弧线.故选D.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动点P从点D出发,沿折线D→C→B作匀速运动,则△APD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分类讨论:当点D在DC上运动时,DP=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APD=x,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0<x≤2;当点P在CB上运动时,S△APD为定值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2<x≤4,然后根据两个解析式对各选项中的图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当点D在DC上运动时,DP=x,所以S△APD=12AD•DP=12•2•x=x(0<x≤2);当点P在CB上运动时,如图,PC=x﹣4,所以S△APD=12AD•DC=12•2•2=2(2<x≤4).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函数的知识、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8.如图:图中的两条射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A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详解】根据函数图象的意义,①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故射线O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错误;②甲的速度为:64÷8=8米/秒,乙的速度为:52÷8=6.5米/秒,故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正确;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正确;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正确;故选B.【点睛】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9.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答案】D【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正确.故选D.10.如图,点M为▱ABCD的边AB上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l垂直于AB,且直线l与▱ABCD的另一边交于点N.当点M从A→B匀速运动时,设点M的运动时间为t,△AMN 的面积为S,能大致反映S与t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计算得出函数解析式,即当点N 和点D 重合之前以及点M 和点B 重合之前,根据题意得出函数解析式.详解:假设当∠A=45°时,2AB=4,则MN=t ,当0≤t≤2时,AM=MN=t ,则S=212t ,为二次函数;当2≤t≤4时,S=t ,为一次函数,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函数图像的实际应用问题,属于中等难度题型.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得出函数关系式.11.某种签字笔的单价为2元,购买这种签字笔x 支的总价为y 元,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 .y =-12xB .y =12x C .y =-2x D .y =2x【答案】D 【解析】依题意有:y=2x , 故选D .12.如图,描述了林老师某日傍晚的一段生活过程:他晚饭后,从家里散步走到超市,在超市停留了一会儿,马上又去书店,看了一会儿书,然后快步走回家,图象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表示时间,y表示林老师离家的距离,请你认真研读这个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林老师家距超市1.5千米B.林老师在书店停留了30分钟C.林老师从家里到超市的平均速度与从超市到书店的平均速度是相等的D.林老师从书店到家的平均速度是10千米/时【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象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选项中,由图象可知:“林老师家距离超市1.5km”,所以A中说法正确;B选项中,由图象可知:林老师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为;80-50=30(分钟),所以B中说法正确;C选项中,由图象可知:林老师从家里到超市的平均速度为:1500÷30=50(米/分钟),林老师从超市到书店的平均速度为:(2000-1500)÷(50-40)=50(米/分钟),所以C中说法正确;D选项中,由图象可知:林老师从书店到家的平均速度为:2000÷(100-80)=100(米/分钟)=6(千米/时),所以D中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读懂题意,“弄清函数图象中每个转折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2019年,中国少年岑小林在第六届上海国际交互绳大赛上,破“30秒内单脚单摇轮换跳次数最多”吉尼斯世界纪录!实践证明1分钟跳绳的最佳状态是前20秒频率匀速增加,最后10秒冲刺,中间频率保持不变,则跳绳频率(次/秒)与时间(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哪幅图来近似地刻画()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前20秒频率匀速增加,最后10秒冲刺,中间频率保持不变判断图象即可.【详解】:秒频率保持不变,排除选项A和D,再根据最后10秒冲解:根据题意可知,中间2050刺,频率是增加的,排除选项B,因此,选项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是解此题的关键.14.某班同学在研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实验记录得到相应的数据如下表:砝码的质量x/g050100150200250300400500指针位置y/cm2345677.57.57.5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B.C.D.【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0,2)和(100,4)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对比图象中的折点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由题干内容可得,一次函数过点(0,2)和(100,4).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 x+b,代入点(0,2)和点(100,4)可解得,k=0.02,b=2.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0.02x+2.显然当y=7.5时,x=275,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15.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进,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km.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km),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h),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是4km/h B.乙的速度是10km/hC.乙比甲晚出发1h D.甲比乙晚到B地3h【答案】C【解析】甲的速度是:20÷4=5km/h;乙的速度是:20÷1=20km/h;由图象知,甲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乙到2小时后甲才到,故选C.16.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以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水量一定,函数图象的走势是稍陡,平,陡;那么速度就相应的变化,跟所给容器的粗细有关.则相应的排列顺序就为D.故选D.考点:函数的图象.17.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靠在一起,其中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大正方形保持不动,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去掉小正方形重叠部分后的面积为s,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 )A.A B.B C.C D.D【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的速度为v,分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全穿入大正方形,S=2×2-vt×1=4-vt,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S=2×2-1×1=3,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S=Vt×1,分析选项可得,D符合,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此类问题,注意将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依次分析各个阶段得变化情况,进而综合可得整体得变化情况.18.一辆货车早晨7∶00出发,从甲地驶往乙地送货.如图是货车行驶路程y(km)与行驶时间x(h)的完整的函数图像(其中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研究图像得到了以下结论: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00km;②前半个小时,货车的平均速度是40km/h;③8∶00时,货车已行驶的路程是60km;④最后40 km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100km/h;⑤货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8∶24,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⑤C .①③④D .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折线图,把货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分为三段,再根据图象的时间和路程进行计算判断.【详解】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00 km ,①正确;②前半个小时,货车的平均速度是:400.580?km/h ÷=,②错误;③8∶00时,货车已行驶了一个小时,路程是60 km ,③正确;④最后40 km 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就是求BC 段的速度,时间为1.3-1=0.3小时,路程为90-60=30km ,平均速度是300.3100?km /h ÷=,④正确;⑤货车走完BD 段所用时间为:401000.4÷=小时,即0.46024⨯=分钟∴货车走完全程所花时间为:1小时24分钟,∴货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8∶24,⑤正确;综上:①③④⑤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函数图象的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并能通过图象得到自变量和函数值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1,点F 从菱形ABCD 的项点A 出发,沿A -D -B 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F 运动时,△FBC 的面积y (m 2)随时间x (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 的值为( )A .5B .2C .52D .25【答案】C【解析】【分析】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求出DE=2,再由图像得5BD =,进而求出BE=1,再在DEC Rt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过点D 作DE BC ⊥于点E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AD BC a ∴==∴12DE AD a =g 2DE ∴=由图像得,当点F 从D 到B 时,用5s5BD ∴=Rt DBE V 中,2222(5)21BE BD DE =-=-=∵四边形ABCD 是菱形,1EC a ∴=-,DC a =DEC Rt △中,2222(1)a a =+-解得52a =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关键根据图像关键点确定菱形的相关数据.20.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4cm ,点E 、F 同时从C 点出发,以1cm /s 的速度分别沿CB ﹣BA 、CD ﹣DA 运动,到点A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AEF 的面积为S (cm 2),则S (cm 2)与t (s )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类讨论:当0≤t≤4时,利用S=S正方形ABCD﹣S△ADF﹣S△ABE﹣S△CEF可得S=﹣t2+4t,配成顶点式得S=﹣(t﹣4)2+8,此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4,8);当4<t≤8时,直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8﹣t)2=(t﹣8)2,此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8,0),于是根据这些特征可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解:当0≤t≤4时,S=S正方形ABCD﹣S△ADF﹣S△ABE﹣S△CEF=4•4﹣•4•(4﹣t)﹣•4•(4﹣t)﹣•t•t=﹣t2+4t=﹣(t﹣4)2+8;当4<t≤8时,S=•(8﹣t)2=(t﹣8)2.故选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初中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函数练习题及答案1.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下面是几个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的练习题:练习题1:判断下列关系是否是函数,并说明理由。

a) {(1, 2), (2, 4), (3, 6), (4, 8)}b) {(1, 2), (2, 3), (2, 4), (3, 6)}c) {(1, 2), (2, 2), (3, 2), (4, 2)}练习题答案1:a) 是函数,因为每个x对应唯一的y值。

b) 不是函数,因为元素(2, 4)和(2, 3)违背了x对应唯一的y值的原则。

c) 是函数,因为每个x对应同样的y值2。

2. 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的图象是函数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下面是几个与函数图象相关的练习题:练习题2:绘制函数y = 2x + 1的图象,并说明其性质。

练习题答案2:函数y = 2x + 1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斜率为2,经过点(0, 1)。

根据该函数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性质:- 当x增加1个单位时,y增加2个单位。

- 当x减少1个单位时,y减少2个单位。

- 图象关于直线y = x对称。

3. 函数的实际应用函数在生活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是一个与函数实际应用相关的练习题:练习题3: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他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v(t) = 2t表示,其中t表示时间(分钟),v表示速度(m/s)。

已知小明骑行30分钟能骑行的路程为15km,求小明的平均速度。

练习题答案3:已知小明骑行30分钟能骑行的路程为15km,要计算平均速度,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平均速度 = 15km / 30分钟 = 0.5 km/min4. 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是函数概念的深入扩展。

下面是一个与函数复合和反函数相关的练习题:练习题4:已知函数f(x) = 2x + 1和g(x) = x^2,求复合函数f(g(x))。

练习题答案4:将函数g(x)代入函数f(x)中,得到f(g(x)) = 2(x^2) + 1。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2,1-,与x 轴交于P 、Q 两点,且6PQ =.若此函数图象通过()1,a 、()3,b 、()1,c -、()3,d -四点,则a 、b 、c 、d 之值何者为正?( )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该函数的对称轴,开口方向和与x 轴的交点坐标,从而可以判断a 、b 、c 、d 的正负,本题得以解决.【详解】∵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1),此函数图象与x 轴相交于P 、Q 两点,且PQ=6, ∴该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图形与x 轴的交点为(2-3,0)=(-1,0),和(2+3,0)=(5,0),∵此函数图象通过(1,a )、(3,b )、(-1,c )、(-3,d )四点,∴a <0,b <0,c=0,d >0,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2.对于二次函数()21202y ax a x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对于任何满足条件的a ,该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2,1和()0,0两点; ②若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0x x =,则必有001x <<;③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④若()14,P y ,()()24,0Q m y m +>是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如果12y y >总成立,则112a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称性、增减性)逐个判断即可.【详解】对于()21202y ax a x a ⎛⎫=+-< ⎪⎝⎭当2x =时,142(2)12y a a =+-=,则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2,1当0x =时,0y =,则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0,0则说法①正确 此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1212124a x a a-=-=-+ 0a <Q1114a∴-+> 01x ∴>,则说法②错误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当114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114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因11104a-+>> 则当1014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114x a≥-+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即说法③错误 0m >Q44m ∴+>由12y y >总成立得,其对称轴1144x a=-+≤ 解得112a ≤-,则说法④正确 综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2个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称性、增减性),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关键.3.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a 2+b (a≠0)的图象为下列图象之一,则a 的值为( )A .-1B .1C .-3D .-4【答案】A【解析】【分析】 分别对图形进行讨论:若二次函数的图形为第一个,则b=0,其顶点坐标为(0,a 2),与图形中的顶点坐标不符;若二次函数的图形为第二个,则b=0,根据顶点坐标有a 2=3,由抛物线与x 的交点坐标得到x 2=-a ,所以a=-4,它们相矛盾;若二次函数的图形为第三个,把点(-1,0)代入解析式得到a-b+a 2+b=0,解得a=-1;若二次函数的图形为第四个,把(-2,0)和(0,0)分别代入解析式可计算出a 的值.【详解】解:若二次函数的图形为第一个,对称轴为y 轴,则b=0,y=ax 2+a 2,其顶点坐标为(0,a 2),而a 2>0,所以二次函数的图形不能为第一个;若二次函数的图形为第二个,对称轴为y 轴,则b=0,y=ax 2+a 2,a 2=3,而当y=0时,x 2=−a ,所以−a=4,a=−4,所以二次函数的图形不能为第二个;若二次函数的图形为第三个,令x=−1,y=0,则a−b+a 2+b=0,所以a=−1;若二次函数的图形为第四个,令x=0,y=0,则a 2+b=0①;令x=−2,y=0,则4a−2b+a 2+b=0②,由①②得a=−2,这与图象开口向上不符合,所以二次函数的图形不能为第四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y=ax 2+bx+c(a≠0)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a >0,开口向上;a <0,开口向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顶点坐标为(-,);也考查了点在抛物线上则点的坐标满足抛物线的解析式.4.要将抛物线2y x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223y x x =++,下列平移方法正确的是( )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B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答案】A【解析】【分析】原抛物线顶点坐标为(0,0),平移后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2),由此确定平移办法.【详解】y=x 2+2x+3=(x+1)2+2,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抛物线y=x 2的顶点坐标是(0,0),则平移的方法可以是:将抛物线y=x 2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题关键是将抛物线的平移问题转化为顶点的平移,寻找平移方法.5.如图是抛物线y =ax 2+bx +c (a ≠0)的部分图象,其顶点坐标为(1,m ),且与x 铀的一个交点在点(3,0)和(4,0)之间,则下列结论:①abc >0;②a ﹣b +c >0;③b 2=4a (c ﹣m );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m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与坐标轴的交点及对称轴可判别a ,b ,c 的正负;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位置可判别在x 轴上另一个交点;根据抛物线与直线y=m 的交点可判定方程的解.【详解】∵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与y 轴交于负半轴∴a>0,c<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b a=1 ∴b<0∴abc >0;①正确;∵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在点(3,0)和(4,0)之间,而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在点(-2,0)和(-1,0)之间.∴当x=-1时,y<0,即a-b+c<0,所以②不正确;∵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m ), ∴244ac b a =m ,∴b 2=4ac-4am=4a (c-m ),所以③正确;∵抛物线与直线y=m 有一个公共点,∴抛物线与直线y=m+1有2个公共点,∴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m+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④正确.故选:C .【点睛】考核知识点:抛物线与一元二次方程.理解二次函数性质,弄清抛物线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是关键.6.如图是抛物线y=ax 2+bx+c (a≠0)的部分图象,其顶点是(1,n ),且与x 的一个交点在点(3,0)和(4,0)之间,则下列结论:①a -b+c >0;②3a+b=0;③b 2=4a (c-n );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n-1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分析】 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在点(-2,0)和(-1,0)之间,则当x=-1时,y>0,于是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b a=1,即b=-2a ,则可对②进行判断;利用抛物线的顶点的纵坐标为n 得到244ac b a=n ,则可对③进行判断;由于抛物线与直线y=n 有一个公共点,则抛物线与直线y=n-1有2个公共点,于是可对④进行判断.【详解】∵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在点(3,0)和(4,0)之间,而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在点(-2,0)和(-1,0)之间.∴当x=-1时,y >0,即a-b+c >0,所以①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b a=1,即b=-2a , ∴3a+b=3a-2a=a ,所以②错误;∵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n ),∴244ac b a-=n , ∴b 2=4ac-4an=4a (c-n ),所以③正确;∵抛物线与直线y=n 有一个公共点,∴抛物线与直线y=n-1有2个公共点,∴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n-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二次函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抛物线y 1=ax 2+bx +c 与直线y 2=mx +n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①abc <0;②a +b +c >0;③5a -c =0;④当x <或x >6时,y 1>y 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解:根据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以及函数与y 轴的交点可知:a >0,b <0,c >0,则abc <0,则①正确;根据图形可得:当x=1时函数值为零,则a+b+c=0,则②错误;根据函数对称轴可得:-2b a=3,则b=-6a ,根据a+b+c=0可知:a-6a+c=0,-5a+c=0,则5a-c=0,则③正确;根据函数的交点以及函数图像的位置可得④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函数图像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属于中等题目,如果函数开口向上,则a 大于零,如果函数开口向下,则a 小于零;如果函数的对称轴在y 轴左边,则b 的符号与a 相同,如果函数的对称轴在y 轴右边,则b 的符号与a 相反;如果函数与x 轴交于正半轴,则c 大于零,如果函数与x 轴交于负半轴,则c 小于零;对于出现a+b+c 、a-b+c 、4a+2b+c 、4a-2b+c 等情况时,我们需要找具体的值进行代入从而得出答案;对于两个函数值的大小比较,我们一般以函数的交点为分界线,然后进行分情况讨论.8.二次函数y =2ax bx c ++(a ≠0)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c >0;②2a b+=0;③当m ≠1时,+a b >2am bm +;④a b c -+>0;⑤若211ax bx +=222ax bx +,且1x ≠2x ,则12x x +=2.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⑤D .②③⑤【答案】D【解析】【分析】 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 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判断c 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 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详解】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则a <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则-2b a=1,b=-2a ∴b>0,2a+b=0 ② 抛物线交y 轴于正半轴,则c >0;由图像知x=1时 y=a+b+c 是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大值,当m≠1 y=2am bm ++c 不是顶点纵坐标,不是最大值∴+a b >2am bm +(故③正确):b >0,b+2a=0;(故②正确) 又由①②③得:abc <0 (故①错误)由图知:当x=-1时,y <0;即a-b+c <0,b >a+c ;(故④错误)⑤若211ax bx +=222ax bx +得211ax bx +-(222ax bx +)=211ax bx +-ax 22-bx 2=a(x 12-x 22)+b(x 1-x 2)=a(x 1+x 2)(x 1-x 2)+b(x 1-x 2)= (x 1-x 2)[a(x 1+x 2)+b]= 0∵1x ≠2x∴a(x 1+x 2)+b=0∴x 1+x 2=2b a a a-=-=2 (故⑤正确) 故选D .考点: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9.若二次函数y =x 2﹣2x+2在自变量x 满足m≤x≤m+1时的最小值为6,则m 的值为( )A 5,5,15,12+B .5,51C .1D .5,15-- 【答案】B 【解析】【分析】 由抛物线解析式确定出其对称轴为x=1,分m >1或m+1<1两种情况,分别确定出其最小值,由最小值为6,则可得到关于m 的方程,可求得m 的值.【详解】∵y =x 2﹣2x+2=(x ﹣1)2+1,∴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 =1,当m >1时,可知当自变量x 满足m≤x≤m+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m 时,y 有最小值,∴m 2﹣2m+2=6,解得m =1+5或m =1﹣5(舍去),当m+1<1时,可知当自变量x 满足m≤x≤m+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m+1时,y 有最小值,∴(m+1)2﹣2(m+1)+2=6,解得m =5(舍去)或m =﹣5,综上可知m 的值为1+5或﹣5.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用m 表示出其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 与x 轴交于点A (﹣1,0),顶点坐标(1,n ),与y 轴的交点在(0,3),(0,4)之间(包含端点),则下列结论:①abc >0;②3a +b <0;③﹣43≤a ≤﹣1;④a +b ≥am 2+bm (m 为任意实数);⑤一元二次方程2ax bx c n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B【解析】 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 <0,∵顶点坐标(1,n ),∴对称轴为直线x =1,∴2b a - =1,∴b =﹣2a >0,∵与y 轴的交点在(0,3),(0,4)之间(包含端点),∴3≤c ≤4,∴abc <0,故①错误;3a +b =3a +(﹣2a )=a <0,故②正确;∵与x 轴交于点A (﹣1,0),∴a ﹣b +c =0,∴a ﹣(﹣2a )+c =0,∴c =﹣3a ,∴3≤﹣3a ≤4,∴﹣43≤a ≤﹣1,故③正确; ∵顶点坐标为(1,n ),∴当x =1时,函数有最大值n ,∴a +b +c ≥am 2+bm +c ,∴a +b ≥am 2+bm ,故④正确;一元二次方程2ax bx c n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1=x 2=1,故⑤错误.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②③④共3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最值问题,以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关键在于根据顶点横坐标表示出a 、b 的关系.11.已知二次函数223(0)y ax ax a a =--≠,关于此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该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4a -B .该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为()()1,0,3,0-C .若该图象经过点()2,5-,则一定经过点()4,5D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y=a (x 2-2x-3)=a (x-3)(x+1)令y=0,∴x=3或x=-1,∴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3,0)与(-1,0),故B 成立;∴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令x=1代入y=ax 2-2ax-3a ,∴y=a-2a-3a=-4a ,∴顶点坐标为(1,-4a ),故A 成立;由于点(-2,5)与(4,5)关于直线x=1对称,∴若该图象经过点(-2,5),则一定经过点(4,5),故C 成立;当x >1,a >0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a <0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少,故D 不一定成立;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1,0),与y 轴的交点B 在(0,﹣2)和(0,﹣1)之间(不包括这两点),对称轴为直线x=1.下列结论:①abc >0;②4a+2b+c >0;③13<a <23;④b >c .其中含所有正确结论的选项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对称轴为直线x=1及图象开口向下可判断出a 、b 、c 的符号,从而判断①;根据对称性得到函数图象经过(3,0),则得②的判断;根据图象经过(-1,0)可得到a 、b 、c 之间的关系,从而对④作判断;从图象与y 轴的交点B 在(0,-2)和(0,-1)之间可以判断c 的大小得出③的正误.【详解】①∵函数开口方向向上,∴a >0;∵对称轴在y 轴右侧∴ab 异号,∵抛物线与y 轴交点在y 轴负半轴,∴c <0,∴abc >0,故①正确;②∵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1,0),对称轴为直线x=1,∴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当x=2时,y <0,∴4a+2b+c <0,故②错误;③∵图象与y 轴的交点B 在(0,-2)和(0,-1)之间,∴-2<c <-1∵-12b a ,∴b=-2a,∵函数图象经过(-1,0),∴a-b+c=0,∴c=-3a,∴-2<-3a<-1,∴13<a<23;故③正确④∵函数图象经过(-1,0),∴a-b+c=0,∴b-c=a,∵a>0,∴b-c>0,即b>c;故④正确;故选B.【点睛】主要考查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3.二次函数y=ax2+bx+c(a≠0)中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给出以下结论:(1)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2)当﹣12<x<2时,y<0;(3)已知点A(x1,y1)、B(x2,y2)在函数的图象上,则当﹣1<x1<0,3<x2<4时,y1>y2.上述结论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A.0 B.1 C.2 D.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的数据,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详解】解:(1)函数的对称轴为:x=1,最小值为﹣4,故错误,不符合题意;(2)从表格可以看出,当﹣12<x<2时,y<0,符合题意;(3)﹣1<x1<0,3<x2<4时,x2离对称轴远,故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仔细分析表格数据,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①c>0;②b2-4ac<0;③ a-b+c>0;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C【解析】【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抛物线与x轴交点及x=-1时二次函数的值的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详解】解:由图象可知,a<0,c>0,故①正确;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b²-4ac>0,故②错误;∵当x=-1时,y>0,即a-b+c>0,故③正确;由图象可知,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x>-1,在对称轴右侧, 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而在对称轴左侧和-1之间,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对称轴在y轴右.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判别式确定:△=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15.下面所示各图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二次函数y=2ax+(a+c)x+c与一次函数y=ax+c的大致图象.正确的()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可以判断哪个选项符合要求,从而得到结论.【详解】令ax2+(a+c)x+c=ax+c,解得,x1=0,x2=-ca,∴二次函数y=ax2+(a+c)x+c与一次函数y=ax+c的交点为(0,c),(−ca,0),选项A中二次函数y=ax2+(a+c)x+c中a>0,c<0,而一次函数y=ax+c中a<0,c>0,故选项A不符题意,选项B中二次函数y=ax2+(a+c)x+c中a>0,c<0,而一次函数y=ax+c中a>0,c<0,两个函数的交点不符合求得的交点的特点,故选项B不符题意,选项C中二次函数y=ax2+(a+c)x+c中a<0,c>0,而一次函数y=ax+c中a<0,c>0,交点符合求得的交点的情况,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D中二次函数y=ax2+(a+c)x+c中a<0,c>0,而一次函数y=ax+c中a>0,c<0,故选项C不符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6.如图1,在△ABC中,∠B=90°,∠C=30°,动点P从点B开始沿边BA、AC向点C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恒定的速度移动,两点同时到达点C,设△BPQ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s),y与x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当点P 恰好为AC的中点时,PQ的长为()A.2 B.4 C.23D.43【答案】C【解析】【分析】点P、Q的速度比为3:3,根据x=2,y=63,确定P、Q运动的速度,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B=a,∠C=30°,则AC=2a,BC=3a,设P、Q同时到达的时间为T,则点P的速度为3aT,点Q的速度为3a,故点P、Q的速度比为3:3,故设点P、Q的速度分别为:3v、3v,由图2知,当x=2时,y=63,此时点P到达点A的位置,即AB=2×3v=6v,BQ=2×3v=23v,y=12⨯AB×BQ=12⨯6v×23v=63,解得:v=1,故点P、Q的速度分别为:3,3,AB=6v=6=a,则AC=12,BC=63,如图当点P在AC的中点时,PC=6,此时点P运动的距离为AB+AP=12,需要的时间为12÷3=4,则BQ=3x=43,CQ=BC﹣BQ=63﹣43=23,过点P作PH⊥BC于点H,PC=6,则PH=PC sin C=6×12=3,同理CH=3,则HQ=CH﹣CQ=333,PQ22PH HQ+39+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此类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进而求解.17.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1,0),(3,0)两点,则下列说法:①abc <0;②a -b +c =0;③2a +b =0;④2a +c >0;⑤若A (x 1,y 1),B (x 2,y 2),C (x 3,y 3)为抛物线上三点,且-1<x 1<x 2<1,x 3>3,则y 2<y 1<y 3,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⑤B .②④C .②③④D .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abc <0,由图象知c <0,a 、b 异号,所以,①错误;②a -b+c=0,当x=-1时,y=a-b+c=0,正确;③2a+b=0,函数对称轴x=-2ba=1,故正确;④2a+c >0,由②、③知:3a+c=0,而-a <0,∴2a+c <0,故错误;⑤若A (x 1,y 1),B (x 2,y 2),C (x 3,y 3)为抛物线上三点,且-1<x 1<x 2<1,x 3>3,则y 2<y 1<y 3,把A 、B 、C 坐标大致在图上标出,可知正确. 【详解】解:①abc <0,由图象知c <0,a 、b 异号,所以,①错误; ②a -b+c=0,当x=-1时,y=a-b+c=0,正确; ③2a+b=0,函数对称轴x=-2ba=1,故正确; ④2a+c >0,由②、③知:3a+c=0,而-a <0,∴2a+c <0,故错误;⑤若A (x 1,y 1),B (x 2,y 2),C (x 3,y 3)为抛物线上三点,且-1<x 1<x 2<1,x 3>3,则y 2<y 1<y 3,把A 、B 、C 坐标大致在图上标出,可知正确; 故选D . 【点睛】考查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要会求对称轴、x=±1等特殊点y 的值.18.已知二次函数y =a (x ﹣h )2+k 的图象如图所示,直线y =ax +hk 的图象经第几象限( )A .一、二、三B .一、二、四C .一、三、四D .二、三、四【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得a <0,h <0,k >0,以此判断一次函数的图象所经过的象限即可. 【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可知,y =a (x ﹣h )2+k 中的a <0,h <0,k >0, ∴直线y =ax +hk 中的a <0,hk <0, ∴直线y =ax +hk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的问题,掌握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1,2,将抛物线21322y x x =-+沿坐标轴平移一次,使其经过点P ,则平移的最短距离为( ) A .12B .1C .5D .52【答案】B 【解析】 【分析】先求出平移后P 点对应点的坐标,求出平移距离,即可得出选项. 【详解】 解:21322y x x =-+=()215322x --, 当沿水平方向平移时,纵坐标和P 的纵坐标相同,把y=2代入得: 解得:x=0或6, 平移的最短距离为1-0=1;当沿竖直方向平移时,横坐标和P 的横坐标相同,把x=1代入得: 解得:y=12-,平移的最短距离为152=22⎛⎫--⎪⎝⎭, 即平移的最短距离是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能求出平移后对应的点的坐标是解此题的关键.20.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i 论:①abc >0;②b 2﹣4ac >0;③2a+b =0;④a ﹣b+c <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开口方向确定a 的取值范围,根据对称轴的位置确定b 的取值范围,根据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确定c 的取值范围,根据抛物线与x 轴是否有交点确定b 2﹣4ac 的取值范围,根据x =﹣1函数值可以判断. 【详解】解:Q 抛物线开口向下,0a ∴<,Q 对称轴12bx a=-=, 0b ∴>,Q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0c ∴>,0abc ∴<,故①错误;Q 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240b ac ∴->,故②正确;Q 对称轴12bx a=-=, 2a b ∴=-,20a b ∴+=,故③正确;根据图象可知,当1x =-时,0y a b c =-+<,故④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对称轴的范围求2a与b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转换,根的判别式的熟练运用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超全)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超全) 单选题1、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4x+2y=3a+13x−y=32a+1的解为非负数,且a使得一次函数y=(a+1)x+3−a图象不过第四象限,那么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a的个数是()A.2B.3C.4D.5答案:C解析:由题意,先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结合解为非负数得到a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解:{4x+2y=3a+13 x−y=32a+1解方程组,得:{x=a+52y=−12a+32,∵方程的解是非负数,∴{a+52≥0−12a+32≥0,解得:−52≤a≤3,∵一次函数y=(a+1)x+3−a图象不过第四象限,∴{a+1>03−a≥0,∴−1<a≤3,∴a的取值范围是−1<a≤3,∴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a有:0,1,2,3,共4个;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正确求出a的取值范围.2、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k1x,y=k2x,y=k3x,y=k4x的图象分别为l1,l2,l3,l4,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k1<k2<k3<k4B.k2<k1<k4<k3C.k1<k2<k4<k3D.k2<k1<k3<k4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直线经过的象限判断k的符号,再进一步根据直线的陡峭趋势(直线越陡|k|越大)判断k的绝对值的大小,最后判断四个数的大小.解:根据直线经过的象限,知k2<0,k1<0,k4>0,k3>0,根据直线越陡|k|越大,知|k2|>|k1|,|k4|< |k3|,所以k2<k1<k4<k3.故选B.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直线越陡|k|越大,熟练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与正比例函数y=ax(a为常数,且a≠0)相交于点P,则不等式kx+b>ax的解集是()A.x>1B.x<1C.x>2D.x<2答案:D解析:以函数的交点为分界线,然后看谁的图像在上面就是谁大.根据函数图像可得:当x<2时,kx+b>ax,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等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属于中等难度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看懂函数图像.填空题4、如图,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1的图像相交于点P,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1>0的解集为______.答案:x>−1解析:关于x的不等式x+b−kx+1>0即为:x+b>kx−1,观察函数图象即可解决.由函数图象知,函数y1=x+b的图象在函数y2=kx−1的图象上方时,有x+b>kx−1,此时x>−1;所以答案是:x>−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关键是从数与形两个方面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5、如图,函数y=kx和y=−34x+3的图象相交于A(43,m),则不等式kx<−34x+3的解集为____.答案:x<43解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43时,直线y=kx都在直线y=−34x+3的下方,于是可得到不等式kx<−34x+3的解集.解:由图象可知,在点A左侧,直线y=kx的函数图像都在直线y=−34x+3的函数图像得到下方,即当x<43时,kx<−34x+3.∴不等式kx<−34x+3的解集为x<43,所以答案是:x<4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难题汇编及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难题汇编及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难题汇编及解析一、选择题1.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的植物高度y(单位:厘米)与观察时间x(单位:天)的关系,并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AC是线段,直线CD平行于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从开始观察时起,50天后该植物停止长高;②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为165y x=+;③第4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4厘米;④该植物最高为15厘米.A.①②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①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知50天后植物的高度不变,也就是停止长高;②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k≠0),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线段的解析式,③把x=40代入②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得解;④把x=50代入②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CD∥x轴,∴从第50天开始植物的高度不变,故①的说法正确;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k≠0),∵经过点A(0,6),B(30,12),∴30126k bb+=⎧⎨=⎩,解得:156kb⎧=⎪⎨⎪=⎩,∴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65y x =+(0≤x≤50), 故②的结论正确; 当x=40时,1406145y =⨯+=, 即第4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4厘米;故③的说法正确;当x=50时,1506165y =⨯+=, 即第5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6厘米;故④的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已知自变量求函数值,仔细观察图象,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ABC ∆和边长为1的等边A B C '''∆,它们的边BC ,B C ''位于同一条直线l 上,开始时,点C '与点B 重合,ABC ∆固定不动,然后把A B C '''∆自左向右沿直线l 平移,移出ABC ∆外(点B '与点C 重合)停止,设A B C '''∆平移的距离为x ,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分为0≤x≤1、1<x≤2、2<x≤3三种情况画出图形,然后依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于是可求得问题的答案.【详解】解:如图1所示:当0≤x≤1时,过点D 作DE ⊥BC ′.∵△ABC和△A′B′C′均为等边三角形,△DBC′为等边三角形.∴DE=32BC′=32x,∴y=12BC′•DE=34x2.当x=1时,y=34,且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如图2所示:1<x≤2时,过点A′作A′E⊥B′C′,垂足为E.∵y=12B′C′•A′E=12×1×32=34.∴函数图象是一条平行与x轴的线段.如图3所示:2<x≤3时,过点D作DE⊥B′C,垂足为E.y=123x-3)2,函数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且抛物线开口向上.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求得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3.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新药,经过多年的动物实验之后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 (微克/毫升)与服药后的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16x ≤≤,y 的取值范围是( )A .864311y ≤≤B .64811y ≤≤C .883y ≤≤D .816y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分别求出03x 剟和314x <„时的函数表达式,再求出当x=1,x=3,x=6时的y 值,从而确定y 的范围.【详解】解:设当03x 剟时,设y kx =, 38k ∴=, 解得:83k =, 83y x ∴=; 当314x <„时,设y ax b =+,∴38140a b a b +=⎧⎨+=⎩, 解得:81111211a b ⎧=-⎪⎪⎨⎪=⎪⎩, 81121111y x ∴=-+; ∴当1x =时,83y =,当3x =时,y 有最大值8,当6x =时,y 的值是6411, ∴当16x 剟时,y 的取值范围是883y 剟.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次函数表达式和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4.函数2x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2B .x≥2C .x≤2D .x >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分式的意义得2-x≠0,解得x≠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几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5.如图,在ABC ∆中,AB AC =,MN 是边BC 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 不与点B 重合,点N 不与点C 重合),且12MN BC =,MD BC ⊥交AB 于点D ,NE BC ⊥交AC 于点E ,在MN 从左至右的运动过程中,设BM x =,BMD ∆的面积减去CNE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设a =12BC ,∠B =∠C =α,求出CN 、DM 、EN 的长度,利用y =S △BMD −S △CNE ,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a =12BC ,∠B =∠C =α,则MN =a , ∴CN =BC−MN−BM =2a−a−x =a−x ,DM =BM·tanB =x·tanα,EN =CN•tanC =(a−x )·tanα, ∴y =S △BMD −S △CNE =12(BM·DM−CN·EN )=()()221tan tan 222x a x a tan x a ααα⋅⎡⎤⋅-⋅=⎣⎦--, ∵2a tan α⋅为常数, ∴上述函数图象为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6.已知:在ABC ∆中, 10,BC BC =边上的高5h =,点E 在边AB 上,过点E 作//EF BC 交AC 边于点F .点D 为BC 上一点,连接DE DF 、.设点E 到BC 的距离为x ,则DEF ∆的面积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B.C.D.【答案】D【解析】【分析】判断出△AEF和△ABC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EF,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表示出S与x的关系式,然后得到大致图象选择即可.【详解】解:∵EF∥BC,∴△AEF∽△ABC,∴55EF x BC-=,∴EF=55x-•10=10-2x,∴S=12(10-2x)•x=-x2+5x=-(x-52)2+254,∴S与x的关系式为S=-(x-52)2+254(0<x<5),纵观各选项,只有D选项图象符合.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动点问题函数图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7.父亲节当天,学校“文苑”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小诗:“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t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像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正确理解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学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当学子离开车站出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父亲离开车站回家,离家越来越近.故选B.【点睛】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8.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边的中点,点F在对角线AC上,连接FB、FE.当点F 在AC上运动时,设AF=x,△BEF的周长为y,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对称性找到y的最小值,可知图象有最低点,再根据距离最低点x的值的大小(AM>MC)可判断正确的图形.【详解】如图,连接DE与AC交于点M,则当点F运动到点M处时,三角形△BEF的周长y最小,且AM>MC.过分析动点F的运动轨迹可知,y是x的二次函数且有最低点,利用排除法可知图象大致为:故选B.【点睛】解决有关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类习题时,关键是要根据条件找到所给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尤其是在几何问题中,更要注意基本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9.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最大公里数(单位:km/L),如图描述了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甲车消耗汽油最多B.以10km/h的速度行驶时,消耗1升汽油,甲车最少行驶5千米C.以低于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丙车消耗汽油最少D.以高于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丙车比乙车省油【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判断各个选项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图可得: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甲车消耗汽油最少.故选项A错误.以10km/h的速度行驶时,消耗1升汽油,甲车最多行驶5千米.故选项B错误.以低于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甲车消耗汽油最少.故选项C错误.以高于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丙车比乙车省油.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0.如图,两块完全重合的正方形纸片,如果上面的一块绕正方形的中心O逆时针0°~90°的旋转,那么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而变化,下面表示S与n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详解】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由小到大再变小.故选B.【点睛】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要仔细观察.1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其体温(C )与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小清同学根据图1绘制了图2,则图2中的变量有可能表示的是().A.骆驼在t时刻的体温与0时体温的绝对差(即差的绝对值)B.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最高体温与当日最低体温的差C.骆驼在t时刻的体温与当日平均体温的绝对差D.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体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时间和体温的变化,将时间分为3段:0-4,4-8,8-16,16-24,分别观察每段中的温差,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可得从0时到4时,温差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4时达到最大,是2℃;再到8时,这段时间的最高温度是37℃,最低是35℃,温差不变,从8时开始,最高温度变大,最低温度不变是35℃,温差变大,达到3℃,从16时开始体温下降,温差不变.则图2中的变量y有可能表示的是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最高体温与当日最低体温的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以及理解本题中温差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如图所示的图象(折线ABCDE)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某一笔直的公路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40千米;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1小时;③汽车出发后6小时至9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比汽车出发后4小时至6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大;④汽车出发后6小时至9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小.其中正确的说法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上的特殊点以及函数图象自身的实际意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由图象可知,汽车走到距离出发点140千米的地方后又返回出发点,所以汽车共行驶了280千米,故①错;②从3时开始到4时结束,时间在增多,而路程没有变化,说明此时在停留,停留了4-3=1(小时),故②对;③汽车4小时至6小时之间的速度为:(140-90)÷(6-4)=25(千米/小时),汽车6小时至9小时之间的速度为:140÷(9-6)≈46.7(千米/小时),所以汽车出发后6小时至9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比汽车出发后4小时至6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大,故③对;④汽车自出发后6小时至9小时,图象是直线,说明是在匀速前进,故④错;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由函数图象的实际意义,理解函数图象所反映的运动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t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象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正确理解小诗的含义,然后再根据时间与离家的距离关系找出函数图象.【详解】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孩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别时叮咛语千万,时间在加长,路程不变,学子满载信心去,学子离家越来越远,老父怀抱希望还,父亲回家离家越来越近,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14.下列图形中的曲线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函数是指:对于任何一个自变量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y与之相对应.【详解】根据函数的图象,选项C的图象中,x取一个值,有两个y与之对应,故不是函数.故选C【点睛】考点:函数的定义15.下列图象中不是表示函数图象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详解】解:A选项: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A是函数;B选项: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B是函数;C选项:不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C不是函数;D选项: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D是函数,故选:C.【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16.如图,点P是等边△ABC的边上的一个做匀速运动的动点,其由点A开始沿AB边运动到B再沿BC边运动到C为止,设运动时间为t,△ACP的面积为S,则S与t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设等边三角形的高为h,点P的运动速度为v,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点P在AB上运动时△ACP的面积为S,也可得出点P在BC上运动时的表达式,继而结合选项可得出答案.【详解】设等边三角形的高为h,点P的运动速度为v,①点P在AB上运动时,△ACP的面积为S=12hvt,是关于t的一次函数关系式;②当点P在BC上运动时,△ACP的面积为S=12h(AB+BC-vt)=-12hvt+12h(AB+BC),是关于t的一次函数关系式;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题意求出两个阶段S与t的关系式,难度一般.17.如图1.已知正△ABC中,E,F,G分别是AB,BC,CA上的点,且AE=BF=CG,设△EFG的面积为y,AE的长为x,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EFG的最小面积为()A 3B3C.2 D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图2判断△EFG的面积y最小时和最大时分别对应的x值,从而确定AB,EG的长度,求出等边三角形EFG的最小面积.【详解】由图2可知,x=2时△EFG的面积y最大,此时E与B重合,所以AB=2,∴等边三角形ABC3∴等边三角形ABC3由图2可知,x=1时△EFG的面积y最小,此时AE=AG=CG=CF=BG=BE,显然△EGF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1,所以△EGF 的面积为34, 故选A .【点睛】 本题是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边三角形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18.一辆货车早晨7∶00出发,从甲地驶往乙地送货.如图是货车行驶路程y (km )与行驶时间x (h )的完整的函数图像(其中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研究图像得到了以下结论: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00 km ;②前半个小时,货车的平均速度是40 km/h ;③8∶00时,货车已行驶的路程是60 km ;④最后40 km 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100 km/h ;⑤货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8∶24,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⑤C .①③④D .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折线图,把货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分为三段,再根据图象的时间和路程进行计算判断.【详解】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00 km ,①正确;②前半个小时,货车的平均速度是:400.580?km/h ÷=,②错误;③8∶00时,货车已行驶了一个小时,路程是60 km ,③正确;④最后40 km 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就是求BC 段的速度,时间为1.3-1=0.3小时,路程为90-60=30km ,平均速度是300.3100?km /h ÷=,④正确;⑤货车走完BD 段所用时间为:401000.4÷=小时,即0.46024⨯=分钟∴货车走完全程所花时间为:1小时24分钟,∴货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8∶24,⑤正确;综上:①③④⑤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函数图象的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并能通过图象得到自变量和函数值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1,点F 从菱形ABCD 的项点A 出发,沿A -D -B 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F 运动时,△FBC 的面积y (m 2)随时间x (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 的值为( )A .5B .2C .52D .5【答案】C【解析】【分析】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求出DE=2,再由图像得5BD =BE=1,再在DEC Rt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过点D 作DE BC ⊥于点E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AD BC a ∴== ∴12DE AD a =g 2DE ∴=由图像得,当点F 从D 到B 时,用5s5BD ∴=Rt DBE V 中,2222(5)21BE BD DE --=∵四边形ABCD 是菱形,1EC a ∴=-,DC a =DEC Rt △中,2222(1)a a =+-解得52 a=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关键根据图像关键点确定菱形的相关数据.20.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点P为AB上一动点.动点P从点A 出发,沿AB匀速运动到点B,运动时间为t.分别以AP与PB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解:设P点运动速度为v(常量),AB=a(常量),则AP=vt,PB=a-vt;则阴影面积22222 111S)()()22222244a vt a vt v avt tπππππ-=--=+(由函数关系式可以看出,D的函数图象符合题意.故选D.。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②甲的速度为:64÷8=8米/秒,乙的速度为:52÷8=6.5米/秒,故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正确;
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正确;
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正确;
故选B.
【点睛】
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
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点睛:此题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有难度,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的应用、动点运动问题的路程表示,注意运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7.某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因自行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学校.如图描述了他上学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当直线l过点C时,x=a+2,y=0
∴菱形的边长为a+2﹣a=2
∴当点E与点D重合时,由勾股定理得a2+ =4
∴a=1
∴菱形的高为
∴菱形的面积为2 .
故选:C.
【点睛】
本题是动点函数图象问题,将图形的运动与函数图象结合起来分析,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6.如图,在Rt△PMN中,∠P=90°,PM=PN,MN=6cm,矩形ABCD中AB=2cm,BC=10cm,点C和点M重合,点B、C(M)、N在同一直线上,令Rt△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直线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至点C与点N重合为止,设移动x秒后,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大致图象是( )
①射线A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
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
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

初中数学函数复习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函数复习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函数复习题及答案初中数学函数复习题及答案函数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之一。

在初中数学中,函数的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复习函数的相关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函数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中数学函数复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函数y = 2x + 3的图象是一条()。

A. 直线B. 抛物线C. 正弦曲线D. 余弦曲线答案:A解析:函数y = 2x + 3是一元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直线。

2. 函数y = x²的图象是一条()。

A. 直线B. 抛物线C. 正弦曲线D. 余弦曲线答案:B解析:函数y = x²是一元二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3. 函数y = sin(x)的图象是一条()。

A. 直线B. 抛物线C. 正弦曲线D. 余弦曲线答案:C解析:函数y = sin(x)是正弦函数,其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

二、填空题1. 函数y = 3x - 2的定义域是()。

答案:全体实数解析:一元一次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 函数y = x² - 4x + 3的值域是()。

答案:y ≤ 2解析:一元二次函数的值域可以通过求解函数的最值来确定,或者通过绘制函数的图象来观察。

三、解答题1. 已知函数y = 2x + 1和函数y = -x + 3,求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

解答:将两个函数相等,得到2x + 1 = -x + 3,整理得到3x = 2,解得x = 2/3。

将x的值代入任意一个函数中,求得y的值。

所以交点坐标为(2/3, 5/3)。

2. 已知函数y = x² - 4x + 3,求函数的顶点坐标。

解答:一元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求解函数的最值来确定。

首先求导函数,得到y' = 2x - 4。

令y' = 0,解得x = 2。

将x的值代入原函数中,求得y的值。

所以顶点坐标为(2, -1)。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分类汇编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分类汇编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分类汇编附答案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的坐标:()()0,2,2,01(),3A B C ---,,从、、A B C 三个点中依次取两个点,求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概率是( )A .13B .16C .12D .23【答案】A【解析】【分析】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在()()0,2,2,01(),3A B C ---,三点中,其中AB 两点在2y x x 2=--上, 根据题意画图如下: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结果数为2, 所以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概率是216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和函数图像上点的特征.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求出n ,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 或B 的结果数目m ,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事件A 或B 的概率.也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2.如图,在ABC ∆中,90C =o ∠,30B ∠=o ,10AB cm =,P Q 、两点同时从点A 分别出发,点P 以2/cm s 的速度,沿A B C →→运动,点Q 以1/cm s 的速度,沿A C B →→运动,相遇后停止,这一过程中,若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PQ y =,则y 与时间t 的关系大致图像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当05t ≤≤、5t >时两种情况,分别表示出PQ 的长y 与t 的关系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在ABC ∆中,90C =o ∠,30B ∠=o ,AB=10,∴AC=5, 12AC AB =, I. 当05t ≤≤时,P 在AB 上,Q 在AC 上,由题意可得:2AP t =,AQ t =, 依题意得:12AQ AP =, 又∵A A ∠=∠∴APQ ABC V :V , ∴90AQP C ∠=∠=︒ 则3PQ t =,II.当5t >,P 、Q 在BC 上,由题意可得:P 走过的路程是2t ,Q 走过的路程是t , ∴1533PQ t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PQ 长与时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并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3.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 的任何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 正确. 故选D .4.如图,边长为 2 的正方形ABCD ,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 D C --的路径向点 C 运动,同时点 Q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 C D A --- 的路径向点 A 运动,当点 Q 到达终点时,点P 停止运动,设PQC ∆ 的面积为 S ,运动时间为t 秒,则能大致反映S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 分三种情况求出解析式,即可求解.【详解】当0≤t≤1时,即当点Q 在BC 上运动,点P 在AD 上运动时,()2222212S t t =⨯⨯-=-, ∴该图象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t ≤2时,即当点Q 在CD 上运动时,点P 在AD 上运动时,()()21222322S t t t t =--=-+-, ∴该图象开口向下, 当2<t≤3,即当点Q 在AD 上运动时,点P 在DC 上运动时,()()21424682S t t t t =--=-+-∴该图象开口向下,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求出分段函数解析式是本题的关键.5.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新药,经过多年的动物实验之后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 (微克/毫升)与服药后的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16x ≤≤,y 的取值范围是( )A .864311y ≤≤B .64811y ≤≤C .883y ≤≤D .816y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分别求出03x 剟和314x <„时的函数表达式,再求出当x=1,x=3,x=6时的y 值,从而确定y 的范围.【详解】解:设当03x 剟时,设y kx =, 38k ∴=, 解得:83k =, 83y x ∴=; 当314x <„时,设y ax b =+,∴38140a b a b +=⎧⎨+=⎩, 解得:81111211a b ⎧=-⎪⎪⎨⎪=⎪⎩, 81121111y x ∴=-+; ∴当1x =时,83y =,当3x =时,y 有最大值8,当6x =时,y 的值是6411,∴当16x 剟时,y 的取值范围是883y 剟.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次函数表达式和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6.如图,在边长为3的菱形ABCD 中,点P 从A 点出发,沿A→B→C→D 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点Q 同时从A 点出发,沿A→D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则APQ ∆的面积S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动点的运动过程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3AP t =,AQ t =,当03t <<时,2133sin sin 22S t t A t A =⋅⋅=⋅ 0sin 1A <<∴此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36t <<时,133sin sin 22S t A t A =⋅⋅=⋅ ∴此时函数图象是过一、三象限的一次函数;当69t <<时,2139(93)sin ()sin 222S t t A t t A =⋅⋅-=-+. ∴此时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所以符号题意的图象大致为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动点运动过程表示出函数解析式.7.函数y =) A .7x >B .7x ≠C .7x ≤D .7x ≥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得.【详解】函数y =70x -≥,所以7x ≤.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自变量求值范围.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8.若A(﹣3,y 1)、B(0,y 2)、C(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2<y 1<y 3C .y 3<y 1<y 2D .y 1<y 3<y 2 【答案】B【解析】【分析】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分别计算出则y 1、y 2、y 3的值,然后进行大小比较.【详解】解:∵A (﹣3,y 1)、B (0,y 2)、C (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y 1=(﹣3+1)2+1=5,y 2=(0+1)2+1=2,y 3=(2+1)2+1=10,∴y 2<y 1<y 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1,在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A→B→C→D→A 方向运动到点A 处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PAB 的面积为y ,如果y 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 )A.24 B.40 C.56 D.60【答案】A【解析】【分析】由点P的运动路径可得△PAB面积的变化,根据图2得出AB、BC的长,进而求出矩形ABCD的面积即可得答案.【详解】∵点P在AB边运动时,△PAB的面积为0,在BC边运动时,△PAB的面积逐渐增大,∴由图2可知:AB=4,BC=10-4=6,∴矩形ABCD的面积为AB·BC=2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图象,根据△PAB面积的变化,正确从图象中得出所需信息是解题关键.10.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现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之间有如下关系:物体质量x/千克0 1 2 3 4 5 …弹簧长度y/厘米10 10.5 11 11.5 12 1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与y都是变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厘米C.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3.5厘米D.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可得,弹簧的长度随所挂重物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的长度增加0.5cm,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解: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正确,不符合题意;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错误,符合题意;C、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0+0.5×7=13.5,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的确认,常量与变量的确定,读懂图表数据,并从表格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是解题的关键,是基础题,难度不大.11.某种签字笔的单价为2元,购买这种签字笔x支的总价为y元,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y=-12x B.y=12x C.y=-2x D.y=2x【答案】D【解析】依题意有:y=2x,故选D.12.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接着关闭进水管直到容器内的水放完.假设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部分关系如图象所示,从开始进水到把水放完需要多少分钟.()A.20 B.24 C.18 D.16【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函数图象求出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管每分钟的出水量,然后再求出关闭进水管后出水管放完水的时间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得: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为:20÷4=5升,设出水管每分钟的出水量为a升,由函数图象,得:302058a--=,解得:a=154,∴关闭进水管后出水管放完水的时间为:30÷154=8分钟,∴从开始进水到把水放完需要12+8=20分钟,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从函数的图象获取信息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列出算式和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3.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解:如右图,连接OP,由于OP是Rt△AOB斜边上的中线,所以OP=12AB,不管木杆如何滑动,它的长度不变,也就是OP是一个定值,点P就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上,那么中点P下落的路线是一段弧线.故选D.14.如图,正方形ABCD中,AB=4cm,点E、F同时从C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分别沿CB﹣BA、CD﹣DA运动,到点A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AEF的面积为S (cm2),则S(cm2)与t(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类讨论:当0≤t≤4时,利用S=S正方形ABCD﹣S△ADF﹣S△ABE﹣S△CEF可得S=﹣t2+4t,配成顶点式得S=﹣(t﹣4)2+8,此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4,8);当4<t≤8时,直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8﹣t)2=(t﹣8)2,此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8,0),于是根据这些特征可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解:当0≤t≤4时,S=S正方形ABCD﹣S△ADF﹣S△ABE﹣S△CEF=4•4﹣•4•(4﹣t)﹣•4•(4﹣t)﹣•t•t=﹣t2+4t=﹣(t﹣4)2+8;当4<t≤8时,S=•(8﹣t)2=(t﹣8)2.故选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15.下列图形中的曲线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函数是指:对于任何一个自变量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y与之相对应.【详解】根据函数的图象,选项C的图象中,x取一个值,有两个y与之对应,故不是函数.故选C【点睛】考点:函数的定义16.某班同学在研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实验记录得到相应的数据如下表:砝码的质量x/g050100150200250300400500指针位置y/cm2345677.57.57.5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B.C.D.【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0,2)和(100,4)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对比图象中的折点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由题干内容可得,一次函数过点(0,2)和(100,4).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 x+b,代入点(0,2)和点(100,4)可解得,k=0.02,b=2.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0.02x+2.显然当y=7.5时,x=275,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17.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靠在一起,其中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大正方形保持不动,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去掉小正方形重叠部分后的面积为s,那么s 与t 的大致图象应为( )A .AB .BC .CD .D【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的速度为v ,分三个阶段; 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全穿入大正方形,S=2×2-vt×1=4-vt , 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S=2×2-1×1=3, 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S=Vt×1, 分析选项可得,D 符合,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此类问题,注意将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依次分析各个阶段得变化情况,进而综合可得整体得变化情况.18.当实数x 2x -41y x =+中y 的取值范围是( ) A .7y ≥- B .9y ≥C .9y <-D .7y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易得x 的取值范围,代入所给函数可得y 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由题意得20x -≥, 解得2x ≥,419x ∴+≥,即9y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取值的求法;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得到x 的取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其体温(C ︒)与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小清同学根据图1绘制了图2,则图2中的变量有可能表示的是().A.骆驼在t时刻的体温与0时体温的绝对差(即差的绝对值)B.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最高体温与当日最低体温的差C.骆驼在t时刻的体温与当日平均体温的绝对差D.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体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时间和体温的变化,将时间分为3段:0-4,4-8,8-16,16-24,分别观察每段中的温差,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可得从0时到4时,温差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4时达到最大,是2℃;再到8时,这段时间的最高温度是37℃,最低是35℃,温差不变,从8时开始,最高温度变大,最低温度不变是35℃,温差变大,达到3℃,从16时开始体温下降,温差不变.则图2中的变量y有可能表示的是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最高体温与当日最低体温的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以及理解本题中温差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0 C.x≥1D.x>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x-1≥0且x-1≠0,解得x>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全集汇编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全集汇编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全集汇编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t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象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正确理解小诗的含义,然后再根据时间与离家的距离关系找出函数图象.【详解】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孩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别时叮咛语千万,时间在加长,路程不变,学子满载信心去,学子离家越来越远,老父怀抱希望还,父亲回家离家越来越近,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2.如图1,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A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A→B→C→D→A方向运动到点A处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PAB的面积为y,如果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A.24 B.40 C.56 D.60【答案】A【解析】【分析】由点P 的运动路径可得△PAB 面积的变化,根据图2得出AB 、BC 的长,进而求出矩形ABCD 的面积即可得答案.【详解】∵点P 在AB 边运动时,△PAB 的面积为0,在BC 边运动时,△PAB 的面积逐渐增大, ∴由图2可知:AB=4,BC=10-4=6,∴矩形ABCD 的面积为AB·BC=2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图象,根据△PAB 面积的变化,正确从图象中得出所需信息是解题关键.3.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B ∠=︒,4AB =,3BC =,动点E 从点B 开始沿B C →以2cm/s 的速度运动至C 点停止;动点F 从点B 同时出发沿B A →以1cm/s 的速度运动至A 点停止,连接EF .设运动时间为x (单位:s ),ABC ∆去掉BEF ∆后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 (单位:2cm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题意写出函数关系,y 为ABC ∆去掉BEF ∆后剩余部分的面积,注意1.5秒时点E 运动到C 点,而点F 则继续运动,因此y 的变化应分为两个阶段.【详解】 解:14362ABC S ∆=⨯⨯=,当302x ≤≤时,2122BEF S x x x ∆=⋅⋅=.26ABC BEF y S S x ∆∆=-=-; 当342x <≤时,13322BEF S x x ∆=⋅⋅=,362ABC BEF y S S x ∆∆=-=-, 由此可知当302x ≤≤时,函数为二次函数,当342x <≤时,函数为一次函数.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与函数图像相结合,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运动过程写出函数关系,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及是否为分段函数.4.如图,在边长为3的菱形ABCD 中,点P 从A 点出发,沿A→B→C→D 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点Q 同时从A 点出发,沿A→D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则APQ ∆的面积S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动点的运动过程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3AP t =,AQ t =,当03t <<时,2133sin sin 22S t t A t A =⋅⋅=⋅ 0sin 1A <<∴此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36t <<时,133sin sin 22S t A t A =⋅⋅=⋅ ∴此时函数图象是过一、三象限的一次函数;当69t <<时,2139(93)sin ()sin 222S t t A t t A =⋅⋅-=-+. ∴此时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所以符号题意的图象大致为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动点运动过程表示出函数解析式.5.如图,已知矩形OABC ,A (4,0),C (0,4),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 ﹣B ﹣C ﹣O 的路线匀速运动,设动点P 的运动路程为t ,△OAP 的面积为S ,则下列能大致反映S 与t 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分三段求解:①当P 在AB 上运动时;②当P 在BC 上时;③当P 在CO 上时;分别求出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A (4,0)、C (0,4),∴OA =AB =BC =OC =4,①当P 由点A 向点B 运动,即04t ≤≤,114222S OA AP t t ==创=g ; ②当P 由点A 向点B 运动,即48t <≤,1144822S OA AB ==创=g ; ③当P 由点A 向点B 运动,即812t <≤,()1141222422S OA CP t t ==创-=-+g ; 结合图象可知,符合题意的是A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6.小亮同学骑车上学,路上要经过平路、下坡、上坡和平路(如图),若小亮上坡、平路、下坡的速度分别为v1,v2,v3,v1<v2<v3,则小亮同学骑车上学时,离家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函数关系图象可能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对每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图象得正误.【详解】解:A、从图象上看小亮的路程走平路不变是不正确的,故不是.B、从图象上看小亮走的路程随时间有一段更少了,不正确,故不是.C、小亮走的路程应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两次平路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此图象符合,故正确.D、因为平路和上坡路及下坡路的速度不一样,所以不应是一条直线,不正确,故不是.故选C.7.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匀速上坡到达A地后再匀速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A .9分钟B .12分钟C .8分钟D .10分钟【答案】B【解析】【分析】 先根据图形,得到上坡、下坡的时间和距离,然后分别求出上、下坡的速度,最后计算返回家的时间【详解】根据图形得,从家到学校:上坡距离为1km ,用时5min ,下坡距离为2km ,用时为4min 故上坡速度115V =(km/min),下坡速度22142V ==(km/min) 从学校返回家的过程中,原来的上下坡刚好颠倒过来,即上坡2km ,下坡1km故上坡时间12t 15==10(min),下坡时间21t 12==2(min) ∴总用时为:10+2=12(min)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题关键是将函数图像中的数据与生活实际一一对应8.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B 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函数图象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9.如图,矩形ABCD中,P为CD中点,点Q为AB上的动点(不与,A B重合).过Q作QM PA⊥于M,QN PB⊥于N.设AQ的长度为x,QM与QN的长度和为y.则能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得出S△PAB=12PE•AB;S△PAB=S△PQB+S△PAQ=12QN•PB+12PA•MQ,进而得出y=PE ABPB,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连接PQ,作PE⊥AB垂足为E,∵过Q作QM⊥PA于M,QN⊥PB于N,∴S△PAB=12 PE•AB;S△PAB=S△PQB+S△PAQ=12QN•PB+12PA•MQ,∵矩形ABCD中,P为CD中点,∴PA=PB,∵QM与QN的长度和为y,∴S△PAB=S△PQB+S△PAQ=12QN•PB+12PA•MQ=12PB(QM+QN)=12PB•y,∴S△PAB=12PE•AB=12PB•y,∴y=PE AB PB⋅,∵PE=AD,∴PE,AB,PB都为定值,∴y的值为定值,符合要求的图形为D,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动点函数的图象,根据已知得出y=PE ABPB⋅,再利用PE=AD,PB,AB,PB都为定值是解题关键.10.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边的中点,点F在对角线AC上,连接FB、FE.当点F 在AC上运动时,设AF=x,△BEF的周长为y,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对称性找到y的最小值,可知图象有最低点,再根据距离最低点x的值的大小(AM>MC)可判断正确的图形.【详解】如图,连接DE与AC交于点M,则当点F运动到点M处时,三角形△BEF的周长y最小,且AM>MC.过分析动点F的运动轨迹可知,y是x的二次函数且有最低点,利用排除法可知图象大致为:故选B .【点睛】解决有关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类习题时,关键是要根据条件找到所给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尤其是在几何问题中,更要注意基本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11.如图,矩形ABCD 的周长是28cm ,且AB 比BC 长2cm .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A D C →→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以2/cm s 的速度沿A B C →→方向匀速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点C 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若设运动时间为()t s ,APQ V 的面积为()2cm S ,则()2cm S 与()t s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求出AB 、AD 的长,当0≤t≤4时,Q 在边AB 上,P 在边AD 上,如图1,计算S 与t 的关系式,分析图像可排除选项B 、C ;当4<t≤6时,Q 在边BC 上,P 在边AD 上,如图2,计算S 与t 的关系式,分析图像即可排除选项D ,从而得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得2228AB BC +=,2AB BC =+,可解得8AB =,6BC =,即6AD =,①当0≤t≤4时,Q 在边AB 上,P 在边AD 上,如图1,S △APQ =211222AP AQ t t t ==g g , 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选项B 、C 不正确;②当4<t≤6时,Q 在边BC 上,P 在边AD 上,如图2,S △APQ =118422AP AB t t =⨯=g , 图像是一条线段,故选项D 不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动点P 和Q 的位置的不同确定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12.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解:①由纵坐标看出,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故①正确;②由横纵坐标看出,第一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故②正确;③由横纵坐标看出,乙比甲先到达终点,故③错误;④由纵坐标看出,甲乙二人都跑了20千米,故④正确;故选C .13.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靠在一起,其中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大正方形保持不动,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去掉小正方形重叠部分后的面积为s,那么s 与t 的大致图象应为(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 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的速度为v ,分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全穿入大正方形,S=2×2-vt×1=4-vt ,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S=2×2-1×1=3,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S=Vt×1,分析选项可得,D 符合,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此类问题,注意将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依次分析各个阶段得变化情况,进而综合可得整体得变化情况.14.当实数x 2x -41y x =+中y 的取值范围是( ) A .7y ≥-B .9y ≥C .9y <-D .7y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易得x 的取值范围,代入所给函数可得y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题意得20x -≥,解得2x ≥, 419x ∴+≥,即9y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取值的求法;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得到x的取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m s和15.甲、乙两人在一条长为600m的笔直道路上均匀地跑步,速度分别为4/m s,起跑前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则从起跑出发到其中一6/人先到达终点的过程中,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时间t(s)的函数图象是()A.B. C.D.【答案】C【解析】【分析】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在经过25秒,乙追上甲,则相距是0千米,相遇以后乙在前边,相距的距离每秒增加2米,乙全程用的时间是100秒,则相遇以后两人之间的最大距离是150米,据此即可作出判断.【详解】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经过50÷(6−4)=25秒,乙追上甲,则相距是0千米,故A、 B错误;相遇以后乙在前边,相距的距离每秒增加2米,乙全程用的时间是600÷6=100秒,故B.、D错误;相遇以后两人之间的最大距离是:2×(100−25)=150米.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理解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掌握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距离,是解题的关键.16.一辆货车早晨7∶00出发,从甲地驶往乙地送货.如图是货车行驶路程y(km)与行驶时间x(h)的完整的函数图像(其中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研究图像得到了以下结论: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00km;②前半个小时,货车的平均速度是40km/h;③8∶00时,货车已行驶的路程是60km;④最后40 km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100km/h;⑤货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8∶24,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⑤C .①③④D .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折线图,把货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分为三段,再根据图象的时间和路程进行计算判断.【详解】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00 km ,①正确;②前半个小时,货车的平均速度是:400.580?km/h ÷=,②错误;③8∶00时,货车已行驶了一个小时,路程是60 km ,③正确;④最后40 km 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就是求BC 段的速度,时间为1.3-1=0.3小时,路程为90-60=30km ,平均速度是300.3100?km /h ÷=,④正确;⑤货车走完BD 段所用时间为:401000.4÷=小时,即0.46024⨯=分钟∴货车走完全程所花时间为:1小时24分钟,∴货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8∶24,⑤正确;综上:①③④⑤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函数图象的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并能通过图象得到自变量和函数值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1,点F 从菱形ABCD 的项点A 出发,沿A -D -B 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F 运动时,△FBC 的面积y (m 2)随时间x (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 的值为( )A .5B .2C .52D .25【答案】C【解析】【分析】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求出DE=2,再由图像得5BD =,进而求出BE=1,再在DEC Rt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过点D 作DE BC ⊥于点E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AD BC a ∴==∴12DE AD a =g 2DE ∴=由图像得,当点F 从D 到B 时,用5s5BD ∴=Rt DBE V 中,2222(5)21BE BD DE =-=-=∵四边形ABCD 是菱形,1EC a ∴=-,DC a =DEC Rt △中,2222(1)a a =+-解得52a =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关键根据图像关键点确定菱形的相关数据.18.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个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则这个函数解析式为( )A .y=x+2B .y=x 2+2C .D .y=12x + 【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A .2y x =+,x 为任意实数,故错误;B .22y x =+,x 为任意实数,故错误;C .y =20x +≥,即2x ≥-,故正确;D .12y x =+,20x +≠,即2x ≠-,故错误; 故选C . 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19.某种签字笔的单价为2元,购买这种签字笔x 支的总价为y 元,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 .y =-12x B .y =12x C .y =-2x D .y =2x【答案】D【解析】 依题意有:y=2x ,故选D .20.圆周长公式C =2πR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π、R 是变量,2为常量B .C 、R 为变量,2、π为常量 C .R 为变量,2、π、C 为常量D .C 为变量,2、π、R 为常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变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常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不发生变化的量,可得答案.【详解】解:在圆周长公式C =2πR 中,2、π是常量,C ,R 是变量.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常量与变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变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常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不发生变化的量,注意π是常量.。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333=-+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若C 是x 轴上的动点,则2BC AC +的最小值( )A .236+B .6C .33+D .42.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和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 .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 C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D .与x 轴交于点(-2,0)3.已知函数(0)y kx k =≠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23y k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4.下列图象中,不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D.,两地相距240千米.早上9点甲车从A地出发去B地,20分钟后,乙车从5.已知A BB地出发去A地.两车离开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B.乙车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C.甲车与乙车在早上10点相遇D.乙车在12:00到达A地6.若直线y=k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y=bx-k的大致图像是()A.B.C.D.7.下列图形中,表示一次函数y=mx+n与正比例函数y=mnx(m,n为常数,且mn≠0)的图象的是()A.B.C .D .8.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42313312x y a x y a +=+⎧⎪⎨-=+⎪⎩的解为非负数,且a 使得一次函数(1)3y a x a =++-图象不过第四象限,那么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a 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9.某游泳馆新推出了甲、乙两种消费卡,设游泳次数为x 时两种消费卡所需费用分别为y 甲,y 乙元,y 甲,y 乙与x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游泳次数为30次时选择哪种消费卡更合算( )A .甲种更合算B .乙种更合算C .两种一样合算D .无法确定10.函数211+2y x=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111,P x y ,()222,P x y 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两点,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10x ≠ ,20x ≠B .112y >,212y > C .若12y y =,则12||||x x = D .若12y y <,则12x x <11.下列图象中,不可能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px ﹣(p ﹣3)的图象的是( )A .B .C .D .12.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 ) A .24y x =+B .31y x =-C .31y x =-+D .24y x =-+13.A ,B 两地相距30km ,甲乙两人沿同一条路线从A 地到B 地.如图,反映的是两人行进路程()y km 与行进时间t(h)之间的关系,①甲始终是匀速行进,乙的行进不是匀速的;②乙用了5个小时到达目的地;③乙比甲迟出发0.5小时;④甲在出发5小时后被乙追上.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4.直线1y x 42=-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若点()1,2M m m +-在AOB 内部,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1433m <<B .17m -<<C .703m <<D .1123m <<15.弹簧挂上物体后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m (kg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所挂物体的质量m/kg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y/cm 1012.51517.52022.5A .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B .弹簧的长度随所挂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弹簧的长度是自变量,所挂物体的质量是因变量C .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m (kg )之间的关系可用关系式y =2.5m +10来表示D .在弹簧能承受的范围内,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 时,弹簧的长度为20cm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C (0,6)的直线AC 与直线OA 相交于点A (4,2),动点M 在直线AC 上,且△OMC 的面积是△OAC 的面积的14,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17.如图1,在△ABC 中,AB >AC,D 是边BC 上一动点,设B,D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A,D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y ,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线段AC 的长为_____,线段AB 的长为______.18.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与y mx n =+的图象如图所示.(1)写出关于x ,y 的方程组y kx by mx n=+⎧⎨=+⎩的解为________.(2)若0kx b mx n <+<+,写出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19.已知 12y y y =+,1y 与x 成正比例,2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1时,y=-1,当x=3时,y=5,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20.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植物高度y (位:厘米)与观察时间x (单位:天)的关系,并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AC 是线段,直线CD 平行x 轴)请你算一下,该植物的最大高度是________厘米.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2)A ,(4,2)B ,点P 是x 轴上任意一点,当PA PB 有最小值时,P 点的坐标为________.22.正方形A 1B 1C 1O 、A 2B 2C 2C 1、A 3B 3C 3C 2、…,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 1、A 2、A 3、…,和点C 1、C 2、C 3,…,分别在直线y =kx +b (k>0)和x 轴上,已知点B 1(1,1),B 2(3,2),则点B 2021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23.王阿姨从家出发,去超市交水电费.返回途中,遇到邻居交谈了一会儿再回到家,如图所示的图像是王阿姨离开家的时间t (分)和离家距离S (米)的函数图像.则王阿姨在整个过程中走得最快的速度是______米/分.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2y x =+和直线2y x b =-+的交点的横坐标为m .若13m -≤<,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____.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4y x =+的图象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点P 在一次函数 y x =的图象上,则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26.如图,在ABC 中90ACB ∠=︒,AC BC =,BC 与y 轴交于D 点,点C 的坐标为()2,0-,点A 的坐标为()6,3-,则D 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7.已知直线l 1:y =kx+b 经过点A (12,2)和点B (2,5). (1)求直线l 1的表达式;(2)求直线l 1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28.已知如图,直线113:4l y x m =-+与y 轴交于A(0,6),直线22:1l y kx =+分别与x 轴交于点B(-2,0),与y 轴交于点C .两条直线相交于点D ,连接AB .求:(1)直线12l l 、的解析式; (2)求△ABD 的面积;(3)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43ABP ABD S S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9.已知一次函数3y kx =+与x 轴交于点()2,0A ,与y 轴交于点B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 的坐标; (2)画出函数3y kx =+的图象;(3)过点B 作直线BP 与x 轴交于点P ,且2OP OA =,求ABP △的面积. 30.如图,直线EF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E (-8,0),F (0,6).(1)求直线EF 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A 的坐标为(-6,0),点P (m ,n )在线段EF 上(不与点E 重合) ①求△OPA 的面积S 与m 的函数表达式; ②求当△OPA 的面积为9时,点P 的坐标;③求当△OPA 的面积与△OPF 的面积相等时,点P 的坐标.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四边形0ABC 是矩形,且A ,C 在坐标轴上,满足3OA = ,OC=1.将矩形OABC 绕原点O 以每秒15°的速度逆时针旋转.设运动时间为t 秒()06t ≤≤ ,旋转过程中矩形在第二象限内的面积为S ,表示S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右图所示,则矩形OABC 的初始位置是( )A .B .C .D . 【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解:根据图形可知当t=0时,s=0,所以矩形OABC 的初始位置不可能在第二象限,所以A 、C 错误;因为1OC =,所以当t=2时,选项B 中的矩形在第二象限内的面积为S=1331236⨯⨯=,所以B 错误, 因为3OA =t=2时,选项D 中的矩形在第二象限内的面积为S=13132⨯=,故选D . 考点:1.图形旋转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函数的图象.2.为了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定向越野技能,某校在一公园内举行定向越野挑战赛.路线图如图1所示,点E 为矩形ABCD 边AD 的中点,在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处都有定位仪,可监测运动员的越野进程,其中一位运动员P 从点B 出发,沿着B ﹣E ﹣D 的路线匀速行进,到达点D .设运动员P 的运动时间为t ,到监测点的距离为y .现有y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一信息的来源是( )A.监测点A B.监测点B C.监测点C D.监测点D【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由监测点A监测P时,函数值y随t的增大先减少再增大.故选项A错误;B、由监测点B监测P时,函数值y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B错误;C、由监测点C监测P时,函数值y随t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然后再减小,选项C正确;D、由监测点D监测P时,函数值y随t的增大而减小,选项D错误.故选C.3.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他们都骑了20 kmB.两人在各自出发后半小时内的速度相同C.甲和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D.相遇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注意横纵坐标的表示意义,再观察图象可得乙出发0.5小时后停留了0.5小时,然后又用1.5小时到达离出发地20千米的目的地;甲比乙早到0.5小时出发,用1.5小时到达离出发地20千米的目的地,然后根据此信息分别对4种说法进行判断.【详解】解:A.根据图形的纵坐标可得:他们都骑行了20km,故原说法正确;B.乙在出发0.5小时后,路程不增加,而时间在增加,故乙在途中停留了1-0.5=0.5h,故原说法正确;C.从图形的横坐标看,甲比乙早到了0.5小时,故原说法错误;D.相遇后,甲直线上升得快,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4.一水池放水,先用一台抽水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然后再调来一台同型号抽水机,两台抽水机同时工作直到抽干.设从开始工作的时间为t,剩下的水量为s.下面能反映s与t之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s随t的增大而减小,即可判断选项A、B错误;根据先用一台抽水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再调来一台同型号抽水机,两台抽水机同时工作直到抽干得出s随t的增大减小得比开始的快,即可判断选项C、D的正误.【详解】解:∵s随t的增大而减小,∴选项A、B错误;∵先用一台抽水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再调来一台同型号抽水机,两台抽水机同时工作直到抽干得出s随t的增大减小得比开始的快,∴s随t的增大减小得比开始的快,∴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函数图象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实际问题所反映的内容来观察与理解图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小丽早上步行去车站然后坐车去学校,下列能近似的刻画她离学校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上学,可得离学校的距离越来越小,根据开始步行,可得距离变化慢,后来坐车,可得距离变化快.【详解】解:A、距离越来越大,选项错误;B、距离越来越小,但前后变化快慢一样,选项错误;C、距离越来越大,选项错误;D、距离越来越小,且距离先变化慢,后变化快,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观察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是解题关键.6.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现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之间有如下关系:物体质量x/千克0 1 2 3 4 5 …弹簧长度y/厘米10 10.5 11 11.5 12 1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与y都是变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厘米C.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3.5厘米D.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可得,弹簧的长度随所挂重物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的长度增加0.5cm ,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解:A 、x 与y 都是变量,且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正确,不符合题意;B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 ,错误,符合题意;C 、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0+0.5×7=13.5,正确,不符合题意;D 、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的确认,常量与变量的确定,读懂图表数据,并从表格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是解题的关键,是基础题,难度不大.7.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特快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快车的速度为100千米/小时,特快车的速度为150千米/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0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则图中折线大致表示两车之间的距离y (千米)与快车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三段讨论:①两车从开始到相遇,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减小;②相遇后向相反方向行驶至特快到达甲地,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增加;③特快到达甲地至快车到达乙地,这段时间两车距缓慢增大;结合图象可得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8.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3BC =,动点P 沿折线BCD 从点B 开始运动到点D .设运动的路程为x ,ADP ∆的面积为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当03x ≤≤时,3y =,当35x <<时,()131535222y x x =⨯⨯-=-+,由此即可判断.【详解】由题意当03x ≤≤时,3y =,当35x <<时,()131535222y x x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是扇形思考问题.9.如图,矩形ABCD 中,P 为CD 中点,点Q 为AB 上的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Q 作QM PA ⊥于M ,QN PB ⊥于N .设AQ 的长度为x ,QM 与QN 的长度和为y .则能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得出S△PAB=12PE•AB;S△PAB=S△PQB+S△PAQ=12QN•PB+12PA•MQ,进而得出y=PE ABPB⋅,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连接PQ,作PE⊥AB垂足为E,∵过Q作QM⊥PA于M,QN⊥PB于N,∴S△PAB=12 PE•AB;S△PAB=S△PQB+S△PAQ=12QN•PB+12PA•MQ,∵矩形ABCD中,P为CD中点,∴PA=PB,∵QM与QN的长度和为y,∴S△PAB=S△PQB+S△PAQ=12QN•PB+12PA•MQ=12PB(QM+QN)=12PB•y,∴S△PAB=12PE•AB=12PB•y,∴y=PE AB PB⋅,∵PE=AD,∴PE,AB,PB都为定值,∴y的值为定值,符合要求的图形为D,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动点函数的图象,根据已知得出y=PE ABPB,再利用PE=AD,PB,AB,PB都为定值是解题关键.10.如图,正方形ABCD中,AB=4cm,点E、F同时从C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分别沿CB﹣BA、CD﹣DA运动,到点A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AEF的面积为S (cm2),则S(cm2)与t(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类讨论:当0≤t≤4时,利用S=S正方形ABCD﹣S△ADF﹣S△ABE﹣S△CEF可得S=﹣t2+4t,配成顶点式得S=﹣(t﹣4)2+8,此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4,8);当4<t≤8时,直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8﹣t)2=(t﹣8)2,此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8,0),于是根据这些特征可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解:当0≤t≤4时,S=S正方形ABCD﹣S△ADF﹣S△ABE﹣S△CEF=4•4﹣•4•(4﹣t)﹣•4•(4﹣t)﹣•t•t=﹣t2+4t=﹣(t﹣4)2+8;当4<t≤8时,S=•(8﹣t)2=(t﹣8)2.故选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1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其体温(C )与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小清同学根据图1绘制了图2,则图2中的变量有可能表示的是().A.骆驼在t时刻的体温与0时体温的绝对差(即差的绝对值)B.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最高体温与当日最低体温的差C.骆驼在t时刻的体温与当日平均体温的绝对差D.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体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时间和体温的变化,将时间分为3段:0-4,4-8,8-16,16-24,分别观察每段中的温差,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可得从0时到4时,温差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4时达到最大,是2℃;再到8时,这段时间的最高温度是37℃,最低是35℃,温差不变,从8时开始,最高温度变大,最低温度不变是35℃,温差变大,达到3℃,从16时开始体温下降,温差不变.则图2中的变量y有可能表示的是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最高体温与当日最低体温的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以及理解本题中温差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如图,点M为▱ABCD的边AB上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l垂直于AB,且直线l与▱ABCD的另一边交于点N.当点M从A→B匀速运动时,设点M的运动时间为t,△AMN 的面积为S,能大致反映S与t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计算得出函数解析式,即当点N和点D重合之前以及点M 和点B 重合之前,根据题意得出函数解析式.详解:假设当∠A=45°时,AD=22,AB=4,则MN=t ,当0≤t≤2时,AM=MN=t ,则S=212t ,为二次函数;当2≤t≤4时,S=t ,为一次函数,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函数图像的实际应用问题,属于中等难度题型.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得出函数关系式.13.如图所示的图象(折线ABCDE )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某一笔直的公路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40千米;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1小时;③汽车出发后6小时至9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比汽车出发后4小时至6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大;④汽车出发后6小时至9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小.其中正确的说法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函数图象上的特殊点以及函数图象自身的实际意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由图象可知,汽车走到距离出发点140千米的地方后又返回出发点,所以汽车共行驶了280千米,故①错;②从3时开始到4时结束,时间在增多,而路程没有变化,说明此时在停留,停留了4-3=1(小时),故②对;③汽车4小时至6小时之间的速度为:(140-90)÷(6-4)=25(千米/小时),汽车6小时至9小时之间的速度为:140÷(9-6)≈46.7(千米/小时),所以汽车出发后6小时至9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比汽车出发后4小时至6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大,故③对; ④汽车自出发后6小时至9小时,图象是直线,说明是在匀速前进,故④错;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由函数图象的实际意义,理解函数图象所反映的运动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除去小正方形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速度为v,由于v分为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成穿入大正方形,=⨯-⨯=-≤.S vt vt vt2214(1)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S=⨯-⨯=,22113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S vt vt vt22(11)3(1)∴符合变化趋势的是A和C,但C中面积减小太多不符合实际情况,∴只有A中的符合实际情况.故选A.15.解放军某部接到上级命令,乘车前往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前进一段路程后,由于道路受阻,汽车无法通行,部队通过短暂休整后决定步行前往.若部队离开驻地的时间为t(小时),离开驻地的距离为s(千米),则能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为3个阶段:1、前进一段路程后,位移增大;2、部队通过短暂休整,位移不变;3、部队步行前进,位移增大,但变慢;故选A.16.下列图形中的曲线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函数是指:对于任何一个自变量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y与之相对应.【详解】根据函数的图象,选项C的图象中,x取一个值,有两个y与之对应,故不是函数.故选C【点睛】考点:函数的定义17.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 个B.2 个C.3 个D.4个【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解:①由纵坐标看出,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故①正确;②由横纵坐标看出,第一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故②正确;③由横纵坐标看出,乙比甲先到达终点,故③错误;④由纵坐标看出,甲乙二人都跑了20千米,故④正确;故选C.18.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进,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km.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km),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h),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是4km/h B.乙的速度是10km/hC.乙比甲晚出发1h D.甲比乙晚到B地3h【答案】C【解析】甲的速度是:20÷4=5km/h;乙的速度是:20÷1=20km/h;由图象知,甲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乙到2小时后甲才到,故选C.19.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以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水量一定,函数图象的走势是稍陡,平,陡;那么速度就相应的变化,跟所给容器的粗细有关.则相应的排列顺序就为D.故选D.考点:函数的图象.20.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边的中点,点F在对角线AC上,连接FB、FE.当点F 在AC上运动时,设AF=x,△BEF的周长为y,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对称性找到y的最小值,可知图象有最低点,再根据距离最低点x的值的大小(AM>MC)可判断正确的图形.【详解】如图,连接DE与AC交于点M,则当点F运动到点M处时,三角形△BEF的周长y最小,且AM>MC.过分析动点F的运动轨迹可知,y是x的二次函数且有最低点,利用排除法可知图象大致为:故选B.【点睛】解决有关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类习题时,关键是要根据条件找到所给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尤其是在几何问题中,更要注意基本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解析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yx=(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y kx-=的形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2.反比例函数kyx=(k是常数,k≠0)中x,y的取值范围反比例函数kyx=(k是常数,k≠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也是非零实数.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象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2)性质: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表达式kyx=(k是常数,k≠0)k k>0 k<0大致图象所在象限第一、三象限第二、四象限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y=x和y=-x,对称中心为原点.3.注意(1)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应多取一些点,描点越多,图象越准确,连线时,要注意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2)随着|x|的增大,双曲线逐渐向坐标轴靠近,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反比例函数kyx=中x≠0且y≠0.(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是连续的,因此在谈到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都是在各自象限内的增减情况.当k>0时,在每一象限(第一、三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但不能笼统地说当k>0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同样,当k<0时,也不能笼统地说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待定系数法确定解析式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kyx=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2.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kyx=(k≠0);(2)把已知一对x,y的值代入解析式,得到一个关于待定系数k的方程;(3)解这个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4)将所求得的待定系数k的值代回所设的函数解析式.四、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1.反比例函数图象中有关图形的面积2.涉及三角形的面积型当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结合时,可通过面积作和或作差的形式来求解. (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如图①,S △ABC =2S △ACO =|k |;(2)如图②,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ky x=交于A 、B 两点,且一次函数与x 轴交于点C ,则S △AOB =S △AOC +S △BOC =1||2A OC y ⋅+1||2B OC y ⋅=1(||||)2A B OC y y ⋅+; (3)如图③,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的两点,其坐标分别为()A A x y ,,()B B x y ,,C 为AB 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则S △AOB =S △AOC –S △BOC =1||2A OC y ⋅–1||2B OC y ⋅=1(||||)2A B OC y y ⋅-. 五、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1.涉及自变量取值范围型当一次函数11y k x b =+与反比例函数22k y x=相交时,联立两个解析式,构造方程组,然后求出交点坐标.针对12y y >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只需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高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部分所对应的x 的范围.例如,如下图,当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A x x >或0B x x <<;同理,当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0A x x <<或B x x <.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坐标(1)从图象上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由k值的符号来决定.①k值同号,两个函数必有两个交点;②k值异号,两个函数可能无交点,可能有一个交点,也可能有两个交点;(2)从计算上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主要取决于两函数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六、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解决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图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特别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向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中,等号左边是函数值y,等号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分式,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k,分母不能是多项式,只能是x的一次单项式.2.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的结构特征:①k≠0;②以分式形式呈现;③在分母中x的指数为1.典例1 下列函数中,y与x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A.xy2B.3x+2y=0C.y=kxD.y=21x【答案】A【解析】A、xy=2属于反比例函数,故此选项正确;B、3x+2y=0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C、y=kx(k≠0),不属于反比例函数,故此选项错误;D 、y =21x +,是y 与x +1成反比例,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下列函数:①2x y =;②2y x =;③12y x=-;④12y x -=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考向二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当k >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双曲线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一般不说两个分支经过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而说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典例2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k 与y =kx(k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大致是 A . B .C .D .【答案】C【解析】∵函数y =﹣x +k 与y =kx(k 为常数,且k ≠0),∴当k >0时,y =﹣x +k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y =k x 经过第一、三象限,故选项D 错误,当k <0时,y =﹣x +k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y =kx经过第二、四象限,故选项C 正确,选项A 、B 错误,故选C . 典例3 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在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三象限D .第二、四象限【答案】D【解析】因为30k =-<,故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选D . 典例4 已知点A (1,m ),B (2,n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则 A .0m n << B .0n m << C .0m n >>D .0n m >>【答案】A【解析】∵反比例函数(0)k y k x =<,它的图象经过A (1,m ),B (2,n )两点,∴m =k <0,n =2k<0,∴0m n <<,故选A .2.对于函数4y 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B .这个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下列函数中,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 .y =x B .y =2x –1 C .y =3x D .y =–1x4.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y =1k x ,y =2kx ,y =3k x在x 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k 1,k 2,k 3的大小关系为A .k 1>k 2>k 3B .k 3>k 2>k 1C .k 2>k 3>k 1D .k 3>k 1>k 2考向三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ky x=(k ≠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确定了k 值,也就确定了反比例函数,因此要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只需给出一对x ,y 的对应值或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代入k y x=中即可.2.确定点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方法:(1)把点的横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y 的值,若所求值等于点的纵坐标,则点在图象上;若所求值不等于点的纵坐标,则点不在图象上.(2)把点的横、纵坐标相乘,若乘积等于k ,则点在图象上,若乘积不等于k ,则点不在图象上.典例5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2,-,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A .6y x = B .6y x =-C .3y x=D .3y x=-【答案】B【解析】设反比例函数为:ky x=.∵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2),∴k =3×(-2)=-6.故反比例函数为:6y x=-,故选B . 典例6 如图,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M (-2,1),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A.y=2xB.y=-2xC.y=12xD.y=-12x【答案】B【解析】设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kx,把M(2-,1)代入y=kx得,k=(-2)×1=-2,∴2yx=-,故选B.典例7 如图,C1是反比例函数y=k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且过点A(2,1),C2与C1关于x轴对称,那么图象C2对应的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x>0).【答案】y=–2 x【解析】∵C2与C1关于x轴对称,∴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在C2上,∵点A(2,1),∴A′坐标(2,–1),∴C2对应的函数的表达式为y=–2x,故答案为y=–2x.5.已知反比例函数y=-6x,下列各点中,在其图象上的有A.(-2,-3)B.(2,3)C.(2,-3)D.(1,6)6.点A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它到原点的距离为5,则x轴的距离为3,若点A在第二象限内,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A.y=12xB.y=-12xC.y=112xD.y=-112x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a)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把点P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经过点Q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考向四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三角形的面积与k的关系(1)因为反比例函数kyx中的k有正负之分,所以在利用解析式求矩形或三角形的面积时,都应加上绝对值符号.(2)若三角形的面积为12|k|,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原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及过此点向坐标轴所作垂线的垂足.典例8 如图,矩形ABOC的顶点B、C分别在x轴,y轴上,顶点A在第二象限,点B的坐标为(﹣2,0).将线段OC绕点O逆时针旋转60°至线段OD,若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值为__________.163【解析】如图,过点D作DE⊥x轴于点E,∵点B 的坐标为(﹣2,0),∴AB =﹣2k ,∴OC =﹣2k , 由旋转性质知OD =OC =﹣2k,∠COD =60°,∴∠DOE =30°, ∴DE =12OD =﹣14k ,OE =OD ·cos30°=32×(﹣2k )=﹣34k , 即D (﹣34k ,﹣14k ),∵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经过D 点, ∴k =(﹣34k )(﹣14k )=316k 2,解得:k =0(舍)或k =﹣1633,故答案为:﹣1633. 典例9 如图,已知双曲线ky x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B 的中点D ,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 △OBC 的面积为9,则k =__________.【答案】6【解析】如图,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E ,∵△ODE的面积和△OAC的面积相等.∴△OBC的面积和四边形DEAB的面积相等且为9.设点D的横坐标为x,纵坐标就为kx,∵D为OB的中点.∴EA=x,AB=2kx,∴四边形DEAB的面积可表示为:12(kx+2kx)x=9;k=6.故答案为:6.【名师点睛】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任一点分别向两坐标轴作垂线段,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等于|k|,结合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可以确定k的值,反过来,根据k的值,可以确定此矩形的面积.在解决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时,常常需要考虑是否能用到k的几何意义,以简化运算.8.如图,A、B两点在双曲线4yx=的图象上,分别经过A、B两点向轴作垂线段,已知1S=阴影,则12S S+=A.8 B.6 C.5 D.49.如图,点A,B是反比例函数y=kx(x>0)图象上的两点,过点A,B分别作AC⊥x轴于点C,BD⊥x轴于点D,连接OA、BC,已知点C(2,0),BD=3,S△BCD=3,则S△AOC为A.2 B.3 C.4 D.610.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顶点A在原点,顶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在函数y=kx(x>0)的图象上运动,且AC=BC,则△ABC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A.一直不变B.先增大后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不变考向五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的主要题型:(1)利用k值与图象的位置的关系,综合确定系数符号或图象位置;(2)已知直线与双曲线表达式求交点坐标;(3)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与双曲线的表达式;(4)应用函数图象性质比较一次函数值与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等.解题时,一定要灵活运用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并结合图象分析、解答问题.典例10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1yx=-与函数y=x的图象交点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A【解析】∵y=x的图象是过原点经过一、三象限,1y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但不过原点,∴两个函数图象不可能相交,故选A.典例11 已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k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A.x<-1或0<x<3 B.-1<x<0或x>3 C.-1<x<0 D.x>3【答案】B【解析】根据图象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kx的交点是(-1,3),(3,-1),∴当y1<y2时,-1<x<0或x>3,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交点,把不等式转化为函数图象的高低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典例12 如图,已知直线y=–13x+10与双曲线y=kx(x>0)交于A、B两点,连接OA,若OA⊥AB,则k的值为A.910B.2710C 910D2710【答案】B【解析】如图,过A 作AE ⊥OD 于E ,∵直线解析式为y =–13x +10,∴C (0,10),D (310,0), ∴OC =10,OD =310,∴Rt △COD 中,CD =22 O C OD +=10, ∵OA ⊥AB ,∴12CO ×DO =12CD ×AO , ∴AO =3,∴AD =22OD OA -=9, ∵12OD ×AE =12AO ×AD ,∴AE =91010, ∴Rt △AOE 中,OE =22AO AE -=229103()10-=31010,∴A (31010,91010), ∴代入双曲线y =k x ,可得k =31010×91010=2710,故选B .11.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k ≠0),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那么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12.如图,已知A (–4,n ),B (2,–4)是一次函数y =kx +b 和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考向六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审:审清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常量、变量,并理清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2)设:根据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设出函数解析式,待定的系数用字母表示;(3)列:由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求出待定系数;(4)写:写出函数解析式,并注意解析式中变量的取值范围;(5)解:用函数解析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典例13 某化工车间发生有害气体泄漏,自泄漏开始到完全控制利用了40min,之后将对泄漏有害气体进行清理,线段DE表示气体泄漏时车间内危险检测表显示数据y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0≤x≤40),反比例函数y=kx对应曲线EF表示气体泄漏控制之后车间危险检测表显示数据y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40≤x≤?).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危险检测表在气体泄漏之初显示的数据是__________;(2)求反比例函数y =__________的表达式,并确定车间内危险检测表恢复到气体泄漏之初数据时对应x 的值.【解析】(1)当0≤x ≤40时,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ax +b , (10,35)和(30,65)在y =ax +b 的图象上, 把(10,35)和(30,65)代入y =ax +b ,得10353065a b a b +=+=⎧⎨⎩,得 1.520a b ==⎧⎨⎩, ∴y =1.5x +20,当x =0时,y =1.5×0+20=20, 故答案为:20;(2)将x =40代入y =1.5x +20,得y =80,∴点E (40,80), ∵点E 在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上, ∴80=40k,得k =3200, 即反比例函数y =3200x ,当y =20时,20=3200x,得x =160,即车间内危险检测表恢复到气体泄漏之初数据时对应x 的值是160.13.如图为某种材料温度y (℃)随时间x (min )变化的函数图象.已知该材料初始温度为15℃,温度上升阶段y 与时间x 成一次函数关系,且在第5分钟温度达到最大值60℃后开始下降;温度下降阶段,温度y 与时间x 成反比例关系.(1)分别求该材料温度上升和下降阶段,y 与x 间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高于30℃时,可以进行产品加工,问可加工多长时间?1.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x (y –1)=1B .15y x =- 1C 3y x=. 21D y x=.2.已知反比例函数y =8k 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8 B .k ≥8 C .k ≤8D .k <83.如图,直线l ⊥x 轴于点P ,且与反比例函数y 1=1k x(x >0)及y 2=2k x (x >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 ,B ,连接OA ,OB ,已知△OAB 的面积为2,则k 1-k 2的值为A .2B .3C .4D .-44.若点A (–5,y 1),B (–3,y 2),C (2,y 3)在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3<y 2 B .y 2<y 1<y 3 C .y 3<y 2<y 1D .y 1<y 2<y 35.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1=kx +b (k 、b 是常数,且k ≠0)与反比例函数y 2=cx(c 是常数,且c ≠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则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A .-3<x <2B .x <-3或x >2C .-3<x <0或x >2D .0<x <26.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a by x-=,其中ab <0,a 、b 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A . B .C.D.7.反比例函数y=ax(a>0,a为常数)和y=2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M在y=ax的图象上,MC⊥x轴于点C,交y=2x的图象于点A;MD⊥y轴于点D,交y=2x的图象于点B.当点M在y=ax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S△ODB=S△OCA;②四边形OAMB的面积不变;③当点A是MC的中点时,则点B 是MD的中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落在x、y轴上,点B坐标为(6,4),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与AB边交于点D,与BC边交于点E,连接DE,将△BDE沿DE翻折至△B'DE处,点B'恰好落在正比例函数y=kx图象上,则k的值是A.-25B.-121C.-15D.-1249.已知(),3A m、()2,B n-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则mn=__________.10.如图,直线分别与反比例函数2yx=-和3yx=的图象交于点A和点B,与y轴交于点P,且P为线段AB的中点,作AC⊥x轴于点C,BD⊥x轴交于点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__.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D边在x轴负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点B和CD边中点E,则k的值为__________.12.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上,AC⊥x轴,BD⊥x轴,垂足C,D分别在x轴的正、负半轴上,CD=k,已知AB=2AC,E是AB的中点,且△BCE的面积是△ADE的面积的2倍,则k的值是__________.13.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kyx=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1,-k+4).(1)试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14.如图,已知A (-4,n ),B (2,-4)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及△AOB 的面积; (3)求方程0x xk b m+-<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15.一般情况下,中学生完成数学家庭作业时,注意力指数随时间x (分钟)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其中AB 、BC 为线段,CD 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分别求出线段AB 和双曲线CD 的函数关系式;(2)若学生的注意力指数不低于40为高效时间,根据图中信息,求出一般情况下,完成一份数学家庭作业的高效时间是多少分钟?1.已知点A (1,–3)关于x轴的对称点A'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则实数k的值为A.3 B.1 3C.–3 D.–1 32.若点(–1,y1),(2,y2),(3,y3)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3>y2>y1 C.y1>y3>y2D.y2>y3>y1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k与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大致是A.B.C.D.4.如图,函数y=1(0)1(0)xxxx⎧>⎪⎪⎨⎪-<⎪⎩的图象所在坐标系的原点是A .点MB .点NC .点PD .点Q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1x上,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5x上,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是A .32B .52C .4D .6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a ,b )(a >0,b >0)在双曲线y =1k x上,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在双曲线y =2k x,则k 1+k 2的值为__________.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O 为坐标原点,菱形ABCD 的顶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A 坐标为(–4,0),点D 的坐标为(–1,4),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C ,则k 的值为__________.8.如图,菱形ABCD 顶点A 在函数y =3x (x >0)的图象上,函数y =kx(k >3,x >0)的图象关于直线AC 对称,且经过点B 、D 两点,若AB =2,∠BAD =30°,则k =__________.9.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 =2时,y =6.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x =4时,求y 的值.10.如图,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k 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坐标为(–1,4),点B 的坐标为(4,n ).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 1x +b >2k x的x 的取值范围; (2)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3)点P 在线段AB 上,且S △AOP ∶S △BOP =1∶2,求点P 的坐标.1.【答案】C【解析】①不是正比例函数,②③④是反比例函数,故选C . 2.【答案】C【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由题意知k =4>0,其图象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减小,它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 . 3.【答案】C【解析】A 、为一次函数,k 的值大于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B 、为一次函数,k 的值大于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C 、为反比例函数,k 的值大于0,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符合题意;变式拓展D、为反比例函数,k的值小于0,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B【解析】由图知,y y y k1<0,k2>0,k3>0,又当x=1时,有k2<k3,∴k3>k2>k1,故选B.5.【答案】C【解析】∵反比例函数y=-6x中,k=-6,∴只需把各点横纵坐标相乘,结果为-6的点在函数图象上,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故选C.6.【答案】B【解析】设A点坐标为(x,y).∵A点到x轴的距离为3,∴|y|=3,y=±3.∵A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x2+y2=52,解得x=±4,∵点A在第二象限,∴x=-4,y=3,∴点A的坐标为(-4,3),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4×3=-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2x,故选B.7.【答案】y=15 x【解析】∵点P(2,a)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代入得:a=22=1,即P点的坐标为(2,1),∵把点P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Q的坐标是(5,3),设经过点Q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cx,把Q点的坐标代入得:c=15,即y=15x,故答案为:y=15x.8.【答案】B【解析】∵点A、B是双曲线y=4x上的点,分别经过A、B两点向x轴、y轴作垂线段,则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得两个矩形的面积都等于|k|=4,∴S1+S2=4+4-1×2=6,故选B.9.【答案】D【解析】在Rt △BCD 中, ∵12×CD ×BD =3,∴12×CD ×3=3,∴CD =2, ∵C (2,0),∴OC =2,∴OD =4,∴B (4,3), ∵点B 是反比例函数y =kx(x >0)图象上的点,∴k =12, ∵AC ⊥x 轴,∴S △AOC =2k=6,故选D . 10.【答案】A【解析】如图,作CD ⊥AB 交AB 于点D ,则S △ACD =2k,∵AC =BC ,∴AD =BD ,∴S △ACD =S △BCD , ∴S △ABC =2S △ACD =2×2k =k ,∴△ABC 的面积不变,故选A .11.【答案】B【解析】∵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ky x=(k ≠0)的图象在二、四象限,∴k <0,∴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B . 12.【解析】(1)∵B (2,–4)在y =mx图象上, ∴m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8x. ∵点A (–4,n )在y =–8x图象上, ∴n =2,∴A (–4,2).∵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经过A (–4,2),B (2,–4),∴4224k b k b -+=+=-⎧⎨⎩,解得12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如图,令一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与y 轴交于C 点,当x=0时,y=–2,∴点C(0,–2).∴OC=2,∴S△AOB=S△ACO+S△BCO=12×2×4+12×2×2=6.13.【解析】(1)当0≤x<5时,为一次函数,设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kx+b,由于一次函数图象过点(0,15),(5,60),所以15560bk b=+=⎧⎨⎩,解得:159bk==⎧⎨⎩,所以y=9x+15,当x≥15时,为反比例函数,设函数关系式为:y=mx,由于图象过点(5,60),所以m=300.则y=300x;(2)当0≤x<5时,y=9x+15=30,得x=53,因为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x>53,当x≥5时,y=300x=30,得x=10,因为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x<10,10–53=253.答:可加工253min.1.【答案】C考点冲关【解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知,13y x=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其余的不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故选C . 2.【答案】A【解析】∵反比例函数y =8k 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k –8>0,解得k >8,故选A . 3.【答案】C【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可知:△AOP 的面积为12k ,△BOP 的面积为22k, ∴△AOB 的面积为12k −22k , ∴12k −22k =2,∴k 1–k 2=4,故选C . 4.【答案】B【解析】∵点(–5,y 1)、(–3,y 2)、(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3x上, ∴y 1=–35,y 2=–1,y 3=32. ∵–35<–1<32,∴y 2<y 1<y 3,故选B .5.【答案】C【解析】∵一次函数y 1=kx +b (k 、b 是常数,且k ≠0)与反比例函数y 2=cx(c 是常数,且c ≠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 ∴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3<x <0或x >2, 故选C . 6.【答案】C【解析】A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 ∴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B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 <0,交y 轴正半轴,则b >0,满足ab <0, ∴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二、四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C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 ∴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正确; D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与已知相矛盾,所以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 . 7.【答案】D【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k 的意义,设A (x 1,y 1),B (x 2,y 2),则有x 1y 1=x 2y 2=2可知S △ODB =S △OCA =1,故①正确;同样可知四边形OCMD 的面积为a ,因此四边形OAMB 的面积为a –2,故不会发生变化,故②正确;当点A 是MC 的中点时,y 2=2y 1,代入x 1y 2=a 中,得2x 1y 1=a ,a =4,由题得1242x x =,整理得x 1=2x 2,因此B 为MD 的中点,故③正确,故选D . 8.【答案】B【解析】∵矩形OABC ,∴CB ∥x 轴,AB ∥y 轴,∵点B 坐标为(6,4),∴D 的横坐标为6,E 的纵坐标为4,∵D ,E 在反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上,∴D (6,1),E (32,4),∴BE =6-32=92,BD =4-1=3,∴ED =22BE BD +=3213,连接BB ′,交ED 于F ,过B ′作B ′G ⊥BC 于G ,∵B ,B ′关于ED 对称,∴BF =B ′F ,BB ′⊥ED ,∴BF •ED =BE •BD ,即3213BF =3×92,∴BF =913,∴BB ′=1813,设EG =x ,则BG =92-x ,∵BB ′2-BG 2=B ′G 2=EB ′2-GE 2,∴(1813)2-(92-x )2=(92)2-x 2,∴x =4526,∴EG =4526,∴CG =4213,∴B ′G =5413,∴B ′(4213,-213),∴k =-121,故选B .9.【答案】23-【解析】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0ky k x=≠,将(),3A m 、()2,B n -分别代入,得 3k m =,2k n =-,∴2332k m k n ==--, 故答案为:23-. 10.【答案】5【解析】如图,过点A 作AF y ⊥轴,垂足于点F ;过点B 作BE y ⊥轴,垂足为点E .∵点P 是AB 中点,∴PA PB =.易得△APF ≌△BPE , ∴APFBPESS=,∴ABCDACOFEODBSSS=+23=-+5=,故答案为5.11.【答案】-4【解析】∵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B =AD =2,设B (2k ,2),∵E 是CD 边中点,∴E (2k-2,1),∴2k-2=k ,解得k =-4,故答案为:-4. 12.【答案】372【解析】如图,过点B 作直线AC 的垂线交直线AC 于点F ,∵△BCE 的面积是△ADE 的面积的2倍,E 是AB 的中点, ∴S △ABC =2S △BCE ,S △ABD =2S △ADE ,∴S △ABC =2S △ABD ,且△ABC 和△ABD 的高均为BF , ∴AC =2BD ,∴OD =2O C . ∵CD =k , ∴点A 的坐标为(3k ,3),点B 的坐标为(–23k ,–32), ∴AC =3,BD =32, ∴AB =2AC =6,AF =AC +BD =92, ∴CD =k2==13.【解析】(1)∵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经过点A (1,-k +4), ∴41kk -+=,即-k +4=k , ∴k =2,∴A (1,2).∵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经过点A (1,2), ∴2=1+b ,∴b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2y x=,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1.(2)由12y x y x ⎧=+⎪⎨=⎪⎩,消去y ,得x 2+x -2=0, 即(x +2)(x -1)=0, ∴x =-2或x =1. ∴y =-1或y =2. ∴21x y ⎧=-⎨=-⎩或12x y ⎧=⎨=⎩.∵点B 在第三象限, ∴点B 的坐标为(-2,-1),由图象可知,当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时,x 的取值范围是x <-2或0<x <1.14.【解析】(1)∵B (2,-4)在y =mx上, ∴m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8x. ∵点A (-4,n )在y =-8x上, ∴n =2. ∴A (-4,2).∵y =kx +b 经过A (-4,2),B (2,-4),∴4224k b k b -+=⎧⎨+=-⎩, 解之得12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 (2)∵C 是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 ∴当y =0时,x =-2. ∴点C (-2,0).∴OC =2. ∴S △AOB =S △ACO +S △BCO =12×2×2+12×2×4=6. (3)不等式0mkx b x+-<的解集为:-4<x <0或x >2. 15.【解析】(1)设线段AB 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 1=k 1x +30,把B (10,50)代入得,k 1=2, ∴AB 解析式为:y 1=2x +30(0≤x ≤10). 设C 、D 所在双曲线的解析式为22k y x=, 把C (44,50)代入得,k 2=2200, ∴曲线CD 的解析式为:y 2=2200x(x ≥44); (2)将y =40代入y 1=2x +30得:2x +30=40,解得:x =5,将y=40代入y2=2200x得:x=55.55-5=50.所以完成一份数学家庭作业的高效时间是50分钟.1.【答案】A【解析】点A(1,–3)关于x轴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1,3),把A'(1,3)代入y=kx得k=1×3=3.故选A.2.【答案】C【解析】∵k<0,∴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y1>0,∵2<3,∴y2<y3<y1,故选C.3.【答案】C【解析】∵函数y=﹣x+k与y=kx(k为常数,且k≠0),∴当k>0时,y=﹣x+k经过第一、二、四象限,y=kx经过第一、三象限,故选项D错误,当k<0时,y=﹣x+k经过第二、三、四象限,y=kx经过第二、四象限,故选项C正确,选项A、B错误,故选C.4.【答案】A【解析】由已知可知函数y=1(0)1(0)xxxx⎧>⎪⎪⎨⎪-<⎪⎩关于y轴对称,所以点M是原点,故选A.5.【答案】C【解析】如图,过点B作BD⊥x轴于D,延长BA交y轴于E,∵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AB∥OC,OA=BC,∴BE⊥y轴,∴OE=BD,∴Rt△AOE≌Rt△CBD(HL),直通中考。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基础知识 人教版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基础知识 人教版

一次函数基础知识一、 函数概念的理解1.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 中,变量是________ ,常量是_________.2.下列函数中,与y =x 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 A.y =x 2xB.y =x2C.y =(x )2 D.y =3x 33.下列关系式中,不是函数关系的是 ( )A.y =-x (x <0) B.y =±x (x >0) C.y =x (x >0) D.y =-x (x>0) 4.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 ) A.沙漠 B.体温 C.时间 D.骆驼 5.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 与y 之间的函数是 ( )二、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 1.在函数2-=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函数y =x-2x+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3.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4.现有笔记本500本分给学生,每人5本,则余下的本数y 和学生数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cm ,若底边长为y cm ,一腰长为x cm.. (1)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6. 在函数21-=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7.东方超市鲜鸡蛋每个0.4元,那么所付款y 元与买鲜鸡蛋个数x (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8.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边长为x 、y ,周长是30,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ABD三、 待定系数法1.函数221x y =中,当x =___________时,函数的值等于2. 2.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与(1 ,-1),它的解析式是___ _____. 3. 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4. 已知一次函数y =2x +4的图像经过点(m ,8),则m =________. 5.若一次函数y =kx -4当x =2时的值为0,则k = .6. 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当3x =时,2y =-;当2x =时,3y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7.已知,直线y kx b =+经过点A (3,8)和B (6-,4-).求: (1)k 和b 的值;(2)当3x =-时,y 的值.8. 已知2y -与x 成正比,且当1x =时,6y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点(a ,2)在这个函数图象上,求a .9. 已知函数(21)3y m x m =++-,(1)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求m 的值;(2)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求m 的取值范围.10..若直线a x y +-=和直线b x y +=的交点坐标为(8,m ),则=+b a ____________.四、解方程组求交点坐标1. 直线x y 39-=与x 轴交点的坐标是________,与y 轴交点的坐标是_______.2. .已知,直线y =2x +3与直线y = --2x -1.(1)求两直线与y 轴交点A ,B 的坐标; (2) 求两直线交点C 的坐标; (3)求△ABC 的面积.3. 两直线1y x =-与3y x =-+的交点坐标 .五、函数图像与象限的关系1. 若m <0, n >0, 则一次函数y=mx+n 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无论m 为何实数,直线m x y 2+=与4+-=x y 的交点不可能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如果直线b ax y +=经过一、二、三象限,那么ab ____0 (“<”、“>”或“=”).4.若直线12-=x y 和直线x m y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5.一次函数12-=x y 一定不经过第 象限.6.直线y=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 、b 应满足 ( )A . k>0, b<0B . k>0, b>0C . k<0, b<0;D . k<0, b>07. 已知一次函数y=kx+b,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 .8.当00><b ,a 时,函数y =a x+b 与a bx 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9.已知函数y= -x+m 与y= mx--4的图象的交点在x 轴的负半轴上那么m 的值为( ) A .±2 B .±4 C .2 D . -2 10..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1)若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k 的范围是什么?(2)点(1,-2)在它的图像上,求它的表达式.11..k 在为何值时,直线2k +1=5x +4y 与直线 k =2x +3y 的交点在第四象限?六、平移、平行、对称等问题1. 将直线y =3x 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 ;将直线y =-x -5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 . 2. .把直线121-=x y 向左平移2个单位,可得到函数_________________。

初一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 )A.a B.b C.-a D.-b【答案】D【解析】点到x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该题中点P在第四象限内,b<0,所以点P到x轴的距离是|b|=-b.【考点】点的坐标2.通过平移把点A(1,–3)移到点A1(3,0),按同样的平移方式把点P(2,3)移到点P1,则点P1的坐标是﹒【答案】(4,6).【解析】从点A到A1点的横坐标从1到3,说明是向右移动了3﹣1=2,纵坐标从﹣3到0,说明是向上移动了0﹣(﹣3)=3,那点P的横坐标加2,纵坐标加3即可得到点P1.则点P1的坐标是(4,6).故答案是(4,6).【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3.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kg)之间有下面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 cmC.物体质量每增加1 kg,弹簧长度增加0.5 cmD.所挂物体质量为7 kg时,弹簧长度为13.5 cm【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长度y增加0.5cm,所以(A)正确;y随x的增加而增加,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错误;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C、D也正确.故选B.【考点】函数的概念.4.下面的折线图描述了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这一天的温差是10℃B.在0:00--4:00时气温在逐渐下降C.在4:00--14:00时气温都在上升D.14:00时气温最高[【答案】C.【解析】A、这一天的最高温度为32℃,最低温度为22℃,所以这一天的温差为10℃,故选项正确;B、在0:00--4:00时气温在逐渐下降,故选项正确;C、在4:00--6:00气温上升,6:00--8:00气温没有变化,8:00--14:00时气温在上升,故选项错误;D、14:00时气温最高,故选项正确.故选C.【考点】函数的图象.5.日出日落,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知识点训练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点M 为▱ABCD 的边AB 上一动点,过点M 作直线l 垂直于AB ,且直线l 与▱ABCD 的另一边交于点N .当点M 从A→B 匀速运动时,设点M 的运动时间为t ,△AMN 的面积为S ,能大致反映S 与t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计算得出函数解析式,即当点N 和点D 重合之前以及点M 和点B 重合之前,根据题意得出函数解析式.详解:假设当∠A=45°时,2AB=4,则MN=t ,当0≤t≤2时,AM=MN=t ,则S=212t ,为二次函数;当2≤t≤4时,S=t ,为一次函数,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函数图像的实际应用问题,属于中等难度题型.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得出函数关系式.2.如图,线段AB 6cm =,动点P 以2cm /s 的速度从A B A --在线段AB 上运动,到达点A 后,停止运动;动点Q 以1cm/s 的速度从B A -在线段AB 上运动,到达点A 后,停止运动.若动点P,Q 同时出发,设点Q 的运动时间是t (单位:s )时,两个动点之间的距离为S(单位:cm ),则能表示s 与t 的函数关系的是( )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点P运动的快,点Q运动的慢,可以算出动点P和Q相遇时用的时间和点Q到达终点时的时间,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设点Q的运动时间是t(单位:s)时,两个动点之间的距离为s(单位:cm),6=2t+t,解得:t=2,即t=2时,P、Q相遇,即S=0,.P到达B点的时间为:6÷2=3s,此时,点Q距离B点为:3,即S=3P点全程用时为12÷2=6s,Q点全程用时为6÷1=6s,即P、Q同时到达A点由上可得,刚开始P和Q两点间的距离在越来越小直到相遇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0,此时用的时间为2s;相遇后,在第3s时点P到达B点,从相遇到点P到达B点它们的距离在变大,1s后P点从B点返回,点P继续运动,两个动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同时达到A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个时间段内它们对应的函数图象.3.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答案】D【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 的任何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 正确. 故选D .4.如图,在ABC ∆中,AB AC =,MN 是边BC 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 不与点B 重合,点N 不与点C 重合),且12MN BC =,MD BC ⊥交AB 于点D ,NE BC ⊥交AC 于点E ,在MN 从左至右的运动过程中,设BM x =,BMD ∆的面积减去CNE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设a =12BC ,∠B =∠C =α,求出CN 、DM 、EN 的长度,利用y =S △BMD −S △CNE ,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a =12BC ,∠B =∠C =α,则MN =a , ∴CN =BC−MN−BM =2a−a−x =a−x ,DM =BM·tanB =x·tanα,EN =CN•tanC =(a−x )·tanα, ∴y =S △BMD −S △CNE =12(BM·DM−CN·EN )=()()221tan tan 222x a x a tan x a ααα⋅⎡⎤⋅-⋅=⎣⎦--, ∵2a tan α⋅为常数, ∴上述函数图象为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5.已知:在ABC ∆中, 10,BC BC =边上的高5h =,点E 在边AB 上,过点E 作//EF BC 交AC 边于点F .点D 为BC 上一点,连接DE DF 、.设点E 到BC 的距离为x ,则DEF ∆的面积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判断出△AEF 和△ABC 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EF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表示出S 与x 的关系式,然后得到大致图象选择即可.【详解】解:∵EF ∥BC ,∴△AEF ∽△ABC , ∴55EF x BC -= , ∴EF=55x -•10=10-2x , ∴S=12(10-2x )•x=-x 2+5x=-(x-52)2+254, ∴S 与x 的关系式为S=-(x-52)2+254(0<x <5), 纵观各选项,只有D 选项图象符合.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动点问题函数图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的坐标:()()0,2,2,01(),3A B C ---,,从、、A B C 三个点中依次取两个点,求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概率是( )A .13B .16C .12D .23【答案】A【解析】【分析】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在()()0,2,2,01(),3A B C ---,三点中,其中AB 两点在2y x x 2=--上, 根据题意画图如下: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结果数为2, 所以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概率是216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和函数图像上点的特征.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事件A或B的概率.也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7.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接着关闭进水管直到容器内的水放完.假设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部分关系如图象所示,从开始进水到把水放完需要多少分钟.()A.20 B.24 C.18 D.16【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函数图象求出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管每分钟的出水量,然后再求出关闭进水管后出水管放完水的时间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得: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为:20÷4=5升,设出水管每分钟的出水量为a升,由函数图象,得:302058a--=,解得:a=154,∴关闭进水管后出水管放完水的时间为:30÷154=8分钟,∴从开始进水到把水放完需要12+8=20分钟,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从函数的图象获取信息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列出算式和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匀速上坡到达A地后再匀速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A .9分钟B .12分钟C .8分钟D .10分钟【答案】B【解析】【分析】 先根据图形,得到上坡、下坡的时间和距离,然后分别求出上、下坡的速度,最后计算返回家的时间【详解】根据图形得,从家到学校:上坡距离为1km ,用时5min ,下坡距离为2km ,用时为4min 故上坡速度115V =(km/min),下坡速度22142V ==(km/min) 从学校返回家的过程中,原来的上下坡刚好颠倒过来,即上坡2km ,下坡1km故上坡时间12t 15==10(min),下坡时间21t 12==2(min) ∴总用时为:10+2=12(min)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题关键是将函数图像中的数据与生活实际一一对应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BC 6=,当直角三角板MPN 的直角顶点P 在BC 边上移动时,直角边MP 始终经过点A ,设直角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PN 与CD 相交于点Q.BP x =,CQ 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B.C.D.【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设BP=x,CQ=y,则AP2=42+x2,PQ2=(6-x)2+y2,AQ2=(4-y)2+62;∵△APQ为直角三角形,∴AP2+PQ2=AQ2,即42+x2+(6-x)2+y2=(4-y)2+62,化简得:y=−14x2+32x整理得:y=−14(x−3)2+94根据函数关系式可看出D中的函数图象与之对应.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变化时,两线段对应的变化关系,重点是找出等量关系,即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动点P从点D出发,沿折线D→C→B作匀速运动,则△APD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分类讨论:当点D 在DC 上运动时,DP=x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 △APD =x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0<x≤2;当点P 在CB 上运动时,S △APD 为定值2,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2<x≤4,然后根据两个解析式对各选项中的图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当点D 在DC 上运动时,DP =x ,所以S △APD =12AD •DP =12•2•x =x (0<x ≤2); 当点P 在CB 上运动时,如图,PC =x ﹣4,所以S △APD =12AD •DC =12•2•2=2(2<x ≤4).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函数的知识、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1.若12x y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2≤且x 0≠ B .1x 2≠ C .1x 2≤ D .x 0≠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由题意可知:{12x 0x 0-≥≠,解得:1x 2≤且x 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式的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两块完全重合的正方形纸片,如果上面的一块绕正方形的中心O逆时针0°~90°的旋转,那么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而变化,下面表示S与n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详解】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由小到大再变小.故选B.【点睛】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要仔细观察.13.如图,描述了林老师某日傍晚的一段生活过程:他晚饭后,从家里散步走到超市,在超市停留了一会儿,马上又去书店,看了一会儿书,然后快步走回家,图象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表示时间,y表示林老师离家的距离,请你认真研读这个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林老师家距超市1.5千米B.林老师在书店停留了30分钟C.林老师从家里到超市的平均速度与从超市到书店的平均速度是相等的D.林老师从书店到家的平均速度是10千米/时【答案】D【解析】根据图象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选项中,由图象可知:“林老师家距离超市1.5km”,所以A中说法正确;B选项中,由图象可知:林老师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为;80-50=30(分钟),所以B中说法正确;C选项中,由图象可知:林老师从家里到超市的平均速度为:1500÷30=50(米/分钟),林老师从超市到书店的平均速度为:(2000-1500)÷(50-40)=50(米/分钟),所以C中说法正确;D选项中,由图象可知:林老师从书店到家的平均速度为:2000÷(100-80)=100(米/分钟)=6(千米/时),所以D中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读懂题意,“弄清函数图象中每个转折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某班同学在研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实验记录得到相应的数据如下表:砝码的质量x/g050100150200250300400500指针位置y/cm2345677.57.57.5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B.C.D.【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0,2)和(100,4)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对比图象中的折点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由题干内容可得,一次函数过点(0,2)和(100,4).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 x+b,代入点(0,2)和点(100,4)可解得,k=0.02,b=2.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0.02x+2.显然当y=7.5时,x=275,故选B.此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15.下列图象中不是表示函数图象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 【详解】解:A 选项: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A 是函数;B 选项: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B 是函数;C 选项:不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C 不是函数;D 选项: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D 是函数, 故选:C . 【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 是x 的函数,x 叫自变量.16.当实数x 2x -41y x =+中y 的取值范围是( ) A .7y ≥- B .9y ≥C .9y <-D .7y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易得x 的取值范围,代入所给函数可得y 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由题意得20x -≥, 解得2x ≥,419x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取值的求法;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得到x 的取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3.93=,[]1.82-=-.记1()44k k f k +⎡⎤⎡⎤=-⎢⎥⎢⎥⎣⎦⎣⎦(k 是正整数).例:3133144()f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1)()10f =;(2)()()4f k f k +=;(3)()()1f k f k +≥;(4)()0f k =或1.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依次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111(1)00044f +⎡⎤⎡⎤=-=-=⎢⎥⎢⎥⎣⎦⎣⎦,正确; 41411(4)11()444444k k k k k k f k f k +++++⎡⎤⎡⎤⎡⎤⎡⎤⎡⎤⎡⎤+=-=+-+=-=⎢⎥⎢⎥⎢⎥⎢⎥⎢⎥⎢⎥⎣⎦⎣⎦⎣⎦⎣⎦⎣⎦⎣⎦,正确; 当k=3时,414(31)11044f +⎡⎤⎡⎤+=-=-=⎢⎥⎢⎥⎣⎦⎣⎦,而(3)1f =,错误; 当k=3+4n (n 为自然数)时,f (k )=1,当k 为其它的正整数时,f (k )=0,正确; 正确的有3个,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函数值.能理解题中新的定义,并根据题中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某工厂加工一批零件,为了提高工人工作积极性,工厂规定每名工人每天薪金如下:生产的零件不超过a 件,则每件3元,超过a 件,超过部分每件b 元,如图是一名工人一天获得薪金y (元)与其生产的件数x (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则下列结论错误的( )A .a=20B .b=4C .若工人甲一天获得薪金180元,则他共生产45件.D .人乙一天生产40(件),则他获得薪金140元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求得a 、b 的值,从而可以判断选项A 和B 是否正确,根据C 和D 的数据可以分别计算出题目中对应的数据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由题意和图象可得, a =60÷3=20,故选项A 正确,b =(140−60)÷(40−20)=80÷20=4,故选项B 正确, 若工人甲一天获得薪金180元,则他共生产:20+180602030504-=+=(件),故选项C 错误;由图象可知,工人乙一天生产40(件),他获得的薪金为:140元,故选项D 正确,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9.如图,矩形ABCD 的周长是28cm ,且AB 比BC 长2cm .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A D C →→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以2/cm s 的速度沿A B C →→方向匀速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点C 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若设运动时间为()t s ,APQ V 的面积为()2cmS ,则()2cm S 与()t s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根据条件求出AB 、AD 的长,当0≤t≤4时,Q 在边AB 上,P 在边AD 上,如图1,计算S 与t 的关系式,分析图像可排除选项B 、C ;当4<t≤6时,Q 在边BC 上,P 在边AD 上,如图2,计算S 与t 的关系式,分析图像即可排除选项D ,从而得结论. 【详解】解:由题意得2228AB BC +=,2AB BC =+, 可解得8AB =,6BC =,即6AD =,①当0≤t≤4时,Q 在边AB 上,P 在边AD 上,如图1,S △APQ =211222AP AQ t t t ==g g , 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选项B 、C 不正确; ②当4<t≤6时,Q 在边BC 上,P 在边AD 上,如图2,S △APQ =118422AP AB t t =⨯=g , 图像是一条线段,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动点P 和Q 的位置的不同确定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20.圆周长公式C=2πR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π、R是变量,2为常量B.C、R为变量,2、π为常量C.R为变量,2、π、C为常量D.C为变量,2、π、R为常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变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常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不发生变化的量,可得答案.【详解】解:在圆周长公式C=2πR中,2、π是常量,C,R是变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常量与变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变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常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不发生变化的量,注意π是常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