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矾制备及单晶培养
明矾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
![明矾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2e1e8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5.png)
明矾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1 实验目的( 1 )学会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废铝制备明矾的方法;( 2 )巩固溶解度概念及其应用;( 3 )学习从溶液中培养晶体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原理( 1 )明矾的制备将铝溶于稀氢氧化钾溶液制得偏铝酸钾:往偏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能生成溶解度较小的复盐明矾[KAl(SO 4)2·12H 2O] 反应式为:不同温度下明矾、硫酸铝、硫酸钾的溶解度( 100gH 2O 中)如下表所示:( 2 )单晶的培养要使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原理上来说有两种方法。
以图1的溶解度曲线的过溶解度曲线为例,为溶解度曲线,在曲线的下方为不饱和区域。
若从处于不饱和区域的 A 点状态的溶液出发,要使晶体析出,其中一种方法是采用的过程,即保持浓度一定,降低温度的冷却法;另一种办法是采用 的过程,即保持温度一定,增加浓度的蒸发法。
用这样的方法使溶液的状态进入到 线上方区域。
一进到这个区域一般就有晶核产生和成长。
但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虽处于这个区域,溶液中并不析出晶体,成为过饱和溶液。
可是过饱和度是有界限的,一旦达到某种界限时,稍加震动就会有新的,较多的晶体析出(在图中,表示过饱和的界限,此曲线称为过溶解度曲线)。
在和之间的区域为准稳定区域。
要使晶体能较大地成长起来,就应当使溶液处于准稳定区域,让它慢慢地成长,而不使细小的晶体析出。
(3 )制备工艺路线3 仪器和试剂(1 )仪器100cm3烧杯,玻璃漏斗,漏斗架,布氏漏斗,抽滤瓶,蒸发皿,表面皿,玻璃棒,试管,台秤,电加热套,温度计。
(2 )试剂废铝(可用铝质牙膏壳、铝合金罐头盒、易拉缺勤、铝导线等),KOH (1.5mol·dm-3),NH3 · H2O (6mol·dm-3),H2SO4(9mol·dm -3),HAc (6mol·dm-3),KAl(SO4)2·12H2O 晶种,BaCl2(1mol·dm-3),Na3[Co(NO2)6]溶液,铝试剂,pH 试纸,涤纶线。
培养明矾晶体实验报告
![培养明矾晶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c71b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5.png)
实验名称:培养明矾晶体实验时间:2023年11月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明矾晶体的培养方法。
3. 观察并记录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
二、实验原理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盐,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结晶性。
在实验中,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可以促进明矾晶体的生长。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电子天平、温度计、结晶皿、干燥器等。
2. 实验药品:明矾(无水)、蒸馏水、氢氧化钠(NaOH)。
四、实验步骤1. 配制饱和溶液:称取一定量的明矾,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当明矾不再溶解时,即为饱和溶液。
2. 调节溶液浓度:将饱和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至7.5左右。
3. 过滤:将溶液过滤,去除杂质。
4. 结晶: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结晶皿中,放入干燥器中,静置观察。
5. 结晶形态观察:定期观察结晶形态,记录晶体的生长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晶形态: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明矾晶体呈八面体形态,晶体大小不一,部分晶体表面出现裂纹。
2. 影响因素:- 溶液浓度:溶液浓度越高,晶体生长速度越快,但晶体尺寸较小。
- 温度:温度越高,晶体生长速度越快,但晶体质量较差。
- 搅拌速度:搅拌速度越快,晶体生长速度越快,但晶体质量较差。
- 结晶时间:结晶时间越长,晶体尺寸越大,但晶体质量较差。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控制溶液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可以促进明矾晶体的生长。
2. 明矾晶体呈八面体形态,晶体大小不一,部分晶体表面出现裂纹。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溶液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以获得高质量的明矾晶体。
七、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对溶液浓度、温度等因素控制不够精确,导致部分晶体质量较差。
2. 在今后的实验中,应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制作明矾晶体实验报告
![制作明矾晶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187ac208a1284ac85043d0.png)
制作明矾晶体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制作明矾晶体
实验仪器:明矾100g 木棒两根玻璃杯一个瓷碗一个细线一团硬
纸片一张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 ℃~20 ℃的水,并加入明矾,用木棒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2.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 ℃~5 ℃时,把溶液倒入洁净的瓷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3.从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
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
4.把明矾溶液倒入玻璃杯中,向溶液中补充适量明矾,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 ℃~15 ℃的饱和溶液。
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 ℃~5 ℃时,把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
用硬纸片盖好玻璃杯,静置过夜。
5.每天把已形成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第4项操作,直到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实验记录: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现象晶核没有太
大变化,其他
粉末沉到杯
底,细线上沾
有少许白色
粉末。
晶核略微变
大,包裹住绑
着晶核的细
线,其他粉末
沉至杯底,细
线上有更多
白色粉末。
晶体明显变大,略呈
八面体。
其他粉末沉
在杯底,变硬。
细线
上有许多小晶体。
玻
璃杯上附有明矾,呈
六方板状。
照片
结论明矾饱和溶
液呈乳白色
实验结果:将明矾溶于水,当该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能析出晶体
实验体会:在实验中,看晶核在明矾的饱和溶液一点一点变大,感觉新奇而有趣。
再从结成晶体后呈八面体的明矾,感受到物质组成的奇妙。
明矾做水晶实验报告(3篇)
![明矾做水晶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c381a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e.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利用明矾制作水晶的方法。
3. 观察水晶生长过程,了解晶体生长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明矾(硫酸铝钾)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在水中,明矾可以溶解并逐渐析出晶体,形成水晶。
本实验通过控制明矾与水的比例、温度、时间等因素,使水晶生长得更加完整和美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明矾、温水、小石头、棒棒糖棍、线、食用色素(可选)。
2. 实验仪器:平底玻璃杯、电子秤、计时器、温度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明矾、小石头、棒棒糖棍、线准备好,并将明矾准确称量。
2. 洗净小石头:将小石头用流水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3. 配制明矾溶液:将称量好的明矾放入平底玻璃杯中,加入适量温水,用棒棒糖棍搅拌至明矾完全溶解。
4. 放置小石头:将洗净的小石头放入溶液中,或者用线拴住小石头,将线的另一端缠在棒棒糖棍上,使其悬挂在溶液中。
5. 调整溶液温度:将玻璃杯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使溶液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6. 观察生长过程: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水晶生长情况,记录晶体形态、大小等变化。
7. 培育过程:根据实验需求,调整明矾溶液的浓度、温度等条件,促进水晶生长。
8. 结晶结束:当水晶达到预期大小和形态后,停止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小石头表面逐渐形成了一层透明的水晶,晶体形态优美,具有一定的光泽。
2. 结果分析:明矾在水中溶解后,通过析出晶体形成水晶。
小石头表面成为晶体生长的基底,晶体逐渐长大,最终形成美丽的水晶。
六、实验总结1. 明矾是一种可制作水晶的无机盐,通过控制溶液浓度、温度等因素,可以培养出美丽的水晶。
2. 本实验成功制作了水晶,验证了明矾的晶体生长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水晶生长过程,及时调整实验条件,以确保水晶品质。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水晶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实验条件,以确保水晶品质。
明矾的测定实验报告
![明矾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a12e5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8.png)
明矾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第一组_明矾的制备_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明矾的制备及组成测定1. 选题背景明矾,无色透明块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而酸涩。
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失去结晶水,在潮湿空气中溶化淌水,加热至92·5℃失去9个结晶水,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成为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缓慢溶于甘油,不溶于乙醇,丙酮。
其水溶液呈酸性,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状沉淀。
明矾净水是过去民间经常采用的方法,它的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铝离子,二氯离子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因此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
2. 实验原理2.1 制备明矾的原理2.1.1碱法:(实验中使用)2Al?2KOH?6H2O?2K??Al?OH?43H2?2K??Al?OH?4H2SO4?2Al?OH?3??K2SO4?2H2O 2Al?OH?3?3H2SO4?Al2?SO4?3?6H2OAl2?SO4?3?K2SO4?24H2O?2KAl?SO4?2?12H2O2.1.2 酸法:2Al?3H2SO4?Al2?SO4?3?6H2?Al2?SO4?3?K2SO4?24H2O 2KAlSO4212H2O2.2 铝离子含量测定原理Al3+与EDTA配位反应,加入过量的EDT A,并加热煮沸反应完全;AI3+对二甲酚橙指示剂有封闭作用,酸度不够时容易水解,在pH值为3~4时Al3+与过量的EDTA在煮沸时配位完全。
H2Y2??Al3??AlY??2H?H2Y2?(过量)?Zn2??ZnY2??2H?再调节pH值为5-6,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锌盐标准溶液返滴定剩余EDTA,加入过量的NH4F加热煮沸,置换出与Al配位的EDT A,再用锌盐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EDTA,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为终点。
3?AlY??6F??2H??ALF63??H2Y2?H2Y2?(置换反应)?Zn2??ZnY2??2H?2.3 净水试验原理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2?KAl(SO4)2?K??Al3??2SO4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3. 实验步骤和内容3.1 明矾的制备3.1.1磨去易拉罐表面的涂料层并剪碎,称取0.7g。
明矾的制备及其定性检测
![明矾的制备及其定性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2939c469aef8941ea76e05ca.png)
明矾的制备及其定性检测前言(一)明矾的性状明矾(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或K2SO4·Al2(SO4)3·24H2O,英文名Aluminium potassium sulfate dodecahydrate),又称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属于α型明矾类复盐。
无色立方晶体,外表常呈八面体,或与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形成聚形,有时以{111}面附于容器壁上而形似六方板状,有玻璃光泽;密度1.757g/cm3,熔点92.5℃;64.5℃时失去9个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12个分子结晶水,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二)明矾的用途1.明矾作为净水剂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 ═ K+ + Al3+ + 2SO4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3+ + 3H2O ═ Al(OH)3 + 3H+(可逆)氢氧化铝胶体颗粒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2.明矾作为灭火剂泡沫灭火器内盛有约1mol·L-1的明矾溶液和约1mol·L-1的NaHCO3(小苏打)溶液(还有起泡剂),两种溶液的体积比约为11:2。
明矾过量是为了使灭火器内的小苏打充分反应,释放出足量的二氧化碳,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KAl(SO4)2·12H2O + 6NaHCO3═ K2SO4 + 3Na2SO4 + 2Al(OH)3↓ + 6CO2 ↑ + 24H2O3.明矾作为膨化剂炸油条(饼)或膨化食品时,若在面粉里加入小苏打后,再加入明矾,则会使等量的小苏打释放出比单放小苏打多一倍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可以使油条(饼)在热油锅中一下子膨胀起来。
2KAl(SO4)2·12H2O + 6NaHCO3═ K2SO4 + 3Na2SO4 + 2Al(OH)3↓ + 6CO2↑ + 24H2O2NaHCO3═ Na2CO3 + CO2↑ + H2O4.明矾作为药物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
明矾制备及单晶培养
![明矾制备及单晶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0e8e3d2b14e852458fb5744.png)
明矾制备及单晶培养一实验目的1了解复盐的制备方法。
2 了解单晶的生长条件及其生长规律。
3 掌握单晶的培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铝屑溶于浓氢氧化钾溶液,可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合铝(Ⅲ)酸钾K[Al(OH)4],用稀H2SO4调节溶液的pH值,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铝,使氢氧化铝溶于硫酸,溶液浓缩后经冷却有较小的同晶复盐,此复盐称为明[KAl(SO4)2·12H2O]。
小晶体经过数天的培养,明矾则以大块晶体结晶出来。
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如下:2Al + 2KOH + 6H2O ══ 2K[Al(OH)4] + 3H2↑K[Al(OH)4] +2 H2SO4 +8 H2O══KAl(SO4)2·12H2O三仪器与试剂仪器:250mL烧杯布氏漏斗抽滤瓶蒸发皿台秤电炉循环水真空泵移液管(25mL)药品:3 mol·L-1 H2SO4溶液1:1 H2SO4 溶液KOH (s) 易拉罐或其他铝制品(实验前充分剪碎)pH试纸四实验步骤1明矾的制备称KOH 8g + 60ml H2O 置于烧杯中,4.5g Al 剪碎分次加入,水浴热。
反应完全后,抽滤取滤液K[Al(OH)4] ,加入H2SO4(1:1)出现沉淀,继续加入直至沉淀溶解,微热后冷却结晶,抽滤取结晶物。
2单晶的培养A 配制饱和溶液于40度水中加入适量明晶体,直至不再溶解,抽滤取滤液。
B 晶核及单晶培养饱和溶液中放入一根(几根)光滑细线,静置二至三天,待长出晶核后,留下一个形状规则透明的晶核放回饱和溶液中继续培养。
再静置较长一段时间,若细线上长出其他晶核则除去。
若烧杯底部结出晶体则加热至40度溶解。
五数据与结果处理4.5g Al 23g带水明矾六结果与讨论1 明矾制备中若用NaOH则应多次洗涤Al(OH)3,以减少钠离子的混入。
2 晶体析出时却有两种不同情况▪A水浴热时在蒸发皿底部析出细盐状晶体。
类似NaCl 的析出情况。
▪ B.冷却后析出晶体,有时是细盐状有时是水珠状(骤冷情况不一致导致)▪还有一种是在制饱和溶液时若过多地蒸发水导致形成过饱和,则无法析出晶体,而是形成粘稠状。
制作明矾的实验报告(3篇)
![制作明矾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83d57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b.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
2. 掌握制备明矾晶体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双盐,可由硫酸铝和硫酸钾在水中反应制得。
在制备过程中,溶液逐渐达到饱和,过量的明矾会以晶体形式析出。
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等因素,可以促进晶体的生长。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结晶皿、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
2. 试剂:硫酸铝(Al2(SO4)3)、硫酸钾(K2SO4)、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称取10g硫酸铝和5g硫酸钾,放入烧杯中。
2. 加入5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3. 将溶液加热至60℃,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4. 将溶液冷却至室温,此时溶液逐渐达到饱和。
5. 将饱和溶液过滤,去除未溶解的杂质。
6. 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结晶皿中,放入通风阴凉处。
7. 观察晶体生长情况,记录生长时间。
8. 待晶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取出晶体,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
9. 将晶体放在干燥处晾干。
五、实验现象1. 溶液加热过程中,溶液逐渐变浑浊,说明溶液中的硫酸铝和硫酸钾开始反应。
2. 溶液冷却过程中,溶液逐渐变得清澈,说明溶液逐渐达到饱和。
3. 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开始析出,形成明矾晶体。
4. 随着时间的推移,晶体逐渐长大,形态逐渐趋于规则。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等因素,可以制备出明矾晶体。
2. 晶体生长过程中,温度和浓度是影响晶体生长速度和形态的重要因素。
3. 实验过程中,晶体生长时间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制备明矾晶体的基本方法。
2. 了解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后续晶体生长实验提供参考。
3.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溶液溅到皮肤上。
2. 实验过程中,控制好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以保证晶体生长效果。
明矾的制备实验报告
![明矾的制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fe13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7.png)
明矾的制备实验报告明矾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明矾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明矾的过程,了解其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实验材料:1. 硫酸铝钾(AlK(SO4)2·12H2O)2. 纯净水3. 烧杯4. 玻璃棒5. 筛网6. 蒸馏水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硫酸铝钾称取适量,精确称量,并记录质量。
b. 准备一定量的纯净水。
2. 明矾的制备:a. 将硫酸铝钾溶解于适量的纯净水中,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b. 将溶液过滤,去除杂质。
c. 将过滤后的溶液置于容器中,放置数小时,使其结晶。
d. 将结晶的明矾用蒸馏水洗涤,去除残余的杂质。
e. 将洗涤后的明矾晾干,记录质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合成了明矾。
通过称量硫酸铝钾的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理论产物质量。
通过实际制备的明矾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收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在制备明矾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溶解硫酸铝钾时需要充分搅拌,以保证其完全溶解。
过滤溶液是为了去除其中的杂质,保证制备的明矾纯度。
结晶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便明矾晶体充分形成。
洗涤明矾的目的是去除残留的杂质,确保制备的明矾质量纯净。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明矾的收率。
收率是指实际制备的产物质量与理论产物质量之比。
如果实际收率接近理论收率,说明实验操作正确,反应条件适宜。
如果实际收率低于理论收率,可能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的损失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实验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对明矾进行表征,如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
XRD可以确定明矾晶体的结构和晶格参数,进一步验证其纯度。
IR可以分析明矾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帮助我们了解其化学性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合成了明矾,并计算出了其收率。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明矾的制备方法和一些化学性质。
明矾作为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在水处理、皮革工业和纺织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明矾晶体的制备
![明矾晶体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d1b302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3.png)
明矾晶体的制备明矾(alum)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学物质,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结构性与功能特性的离子化合物,广泛用于食品、制药、纺织、印染、油漆、工程和各种矿物质加工等行业。
近年来,因为明矾晶体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度小、溶解度高、热稳定性及良好的抗酸碱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明矾晶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明矾晶体的制备1.晶体滴定法:将明矾溶解在水中,加入饱和解离度相等的络合剂,如萘乙酸钠、钙、铝或铁等,对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结束时,饱和解离度达到饱和度的溶液即为所需的明矾晶体。
2.结晶法:将明矾溶解在水中,加热至沸点,当明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立即结晶出结晶体。
3.热蒸发法:将明矾溶解在水中,将溶液加热至沸点,将水蒸发成无机盐,此时,明矾晶体便会结晶出来。
4.氯化法:将明矾与氯化物混合,如FeCl3或NaCl,将离子溶液加热,当离子溶液达到相应的浓度时,明矾晶体便会结晶出来。
二、明矾晶体的应用1.食品行业:明矾晶体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细腻,同时可以防腐、抑菌、抑制变质,使食品更加稳定。
2.印染行业:明矾晶体可以用于印染行业,可以增加发色,同时可以增加印染工艺的抗氧化性、耐候性和光抗性,使产品性能更高。
3.工程行业:明矾晶体可以用于建筑、油漆、橡胶等工程行业,可以增加产品的粘结性和附着力,使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4.矿物质加工行业:明矾晶体可以用于矿物质加工行业,可以提高矿砂的筛分效果,使其有更好的湿磨粉颗粒形态,以及更高的分离度。
三、结论明矾晶体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它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明矾晶体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不良因素,如酸、碱滴定时产生的恶臭,加热时的有毒气体,以及沉淀等。
所以,在制备明矾晶体时,要注意安全,保证良好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明矾晶体制备的质量。
制取明矾晶体实验报告
![制取明矾晶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e41f3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1.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
2. 掌握明矾晶体的制备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明矾晶体是由明矾(硫酸铝钾)在溶液中结晶而成的。
当明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液中的明矾开始结晶,形成晶体。
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等因素,可以影响晶体的形状、大小和结晶速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1. 玻璃杯2. 筷子3. 线4. 硬纸片5. 洁净的碗试剂:1. 明矾四、实验步骤1. 在玻璃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20℃的水,并加入适量明矾,用筷子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2. 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将溶液倒入洁净的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3. 从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
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
4. 将明矾溶液倒入玻璃杯中,向溶液中补充适量明矾,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15℃的饱和溶液。
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将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
用硬纸片盖好玻璃杯,静置过夜。
5. 每天将已形成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第4项操作,直到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五、实验现象1. 在实验过程中,溶液逐渐由清澈变为浑浊,说明明矾晶体开始生长。
2. 随着时间的推移,晶体逐渐增大,形状也逐渐变得规则。
3. 晶体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晶体表面附着杂质的情况,可用干净的滤纸轻轻擦拭。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明矾晶体。
2. 实验过程中,控制溶液的温度和浓度对晶体的生长速度和形状有重要影响。
3. 实验结果表明,明矾晶体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晶体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的清洁。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明矾晶体,了解了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
2. 通过实验,掌握了明矾晶体的制备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溶液的温度、浓度和环境的清洁,以保证晶体的生长质量。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入眼睛。
明矾制备
![明矾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de479c4be45c3b3567ec8b2c.png)
实验:明矾的制备及其单晶培养一、前言:明矾的基本性质与用途明矾,学名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又称明矾、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
其分子式是KAl(SO 4)2·12H 2O ,加合式是K 2SO 4·Al 2(SO 4)3·24H 2O ,相对分子质量为474.39,无色立方,单斜或六方晶体,有玻璃光泽,密度为1.757g/c m 3,熔点92.5℃。
在64.5℃时失去9个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12个分子结晶水,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明矾性味酸涩,寒,有毒。
故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可用做中药。
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
明矾净水是过去民间经常采用的方法,它的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 4)2= K ++ Al 3++ 2SO 4 2-,而Al 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Al 3++ 3H 2O = Al(OH)3(胶体)+ 3H +,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所以,明矾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
二、实验目的(1)学会利用身边易得的废铝材料制备明矾的方法;(2)巩固溶解度概念及其应用;认识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3)练习和掌握溶解、过滤、结晶以及沉淀的转移和洗涤等无机制备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和测量产品熔点的方法。
(4)学习从溶液中培养晶体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原理(1)明矾的制备将废铝样品溶解于稀氢氧化钾溶液中,值得偏铝酸钾:↑+=++222H 32KAlOO H 2KOH 2Al 2在偏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硫酸,使其生成溶解度较小的复盐明矾(KAl(SO 4)2·12H 2O )反应式为:在不同温度下明矾、硫酸铝、硫酸钾的溶解度(单位:g/100gH 2O )如下表所示:表1.1 明矾、硫酸钾、硫酸铝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2)单晶的培养要使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原理上有两种方法。
实验03明矾晶体的制备-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师版
![实验03明矾晶体的制备-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a00c5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d.png)
【同步实验课】 明矾晶体的制备溶解至饱和过滤结晶形成晶核晶核系好晶核晶核生长二次结晶后的明矾晶体铬钾矾混晶紫矾明矾三层晶体一、问题与讨论:1.明矾晶体的颜色和外形。
【解析】明矾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呈八面体形状。
2.在上述实验中为什么所用仪器都要用蒸馏水洗净?用硬纸片盖好玻璃杯的目的是什么?【解析】若仪器不干净或尘埃落入,都会干扰结晶。
3.为什么晶种一定要悬挂在溶液的中央位置?【解析】晶种若离烧杯底部太近,由于有沉底晶体生成,会与晶体长在一起。
同样,若离溶液表面太近或靠近烧杯壁,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使得晶体形状不规则。
4.试讨论快速制备明矾晶体的条件。
【解析】(1)溶液一定要用饱和溶液,若溶液不饱和,则结晶速度很慢。
(2)溶剂应用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
因自来水里含其他金属离子及杂质,会影响晶体的生长速度和形状。
(3)冷却热饱和溶液时,应自然冷却。
快速冷却虽能够得到晶体,但属于沉底、细小晶体,得不到大晶体。
温度下降越快,晶体越小。
(4)溶液一定要纯净。
里面若含有杂质,就在溶液中形成多个晶核,这样不利于大晶体的生长。
二、规律与方法:晶体是在物相转变的情况下形成的。
物相有三种,即气相、液相和固相。
只有晶体才是真正的固体。
由气相、液相转变成固相时形成晶体,固相之间也可以直接产生转变。
晶体生成的一般过程是先生成晶核,而后再逐渐长大。
一般认为晶体从液相或气相中的生长有三个阶段:①介质达到过饱和、过冷却阶段;②成核阶段;③生长阶段。
(1)从熔体中结晶当温度低于熔点时,晶体开始析出,也就是说,只有当熔体过冷却时晶体才能发生。
如水在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结晶成冰;金属熔体冷却到熔点以下结晶成金属晶体。
(2)从溶液中结晶当溶液达到过饱和时,才能析出晶体。
其方式有:1)温度降低,如岩浆期后的热液越远离岩浆源则温度将渐次降低,各种矿物晶体陆续析出; 2)水分蒸发,如天然盐湖卤水蒸发,3)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
已知:晶体结晶需要晶核,外加成核剂、杂质、残余晶体(易附在器壁上)均可作晶核。
明矾单晶的培养注意事项
![明矾单晶的培养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12666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e.png)
明矾单晶的培养注意事项明矾(Alum)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它通常用于水处理、纸张制造、皮革和纺织品工业,也可以作为催化剂和固定剂使用。
明矾单晶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用于制备高纯度的明矾晶体,以供实验室研究和应用需要。
在进行明矾单晶培养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的方面。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明矾晶体生长方法。
常见的明矾单晶培养方法有溶液法和气相扩散法。
溶液法是在溶液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浓度来生长晶体,而气相扩散法则是通过控制气体中的温度和浓度来生长晶体。
选择适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明矾晶体生长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要选择适合的培养条件。
明矾的晶体生长受到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和浓度有利于明矾晶体的生长,但过高的温度和浓度可能导致溶液的不稳定和晶体的混合生长。
此外,调节溶液的pH值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一般来说,明矾的溶液呈酸性,适当调节pH值可以促进晶体的生长。
第三,要选择适当的晶体种子。
在明矾单晶培养中,晶体种子起到了模板的作用,可以促进晶体的生长和定向。
选择适当大小和形状的晶体种子可以提高明矾晶体的质量和完整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晶体种子的分布和密度来控制晶体生长的速率和方向。
第四,要控制培养的环境。
明矾的晶体生长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例如,光照、湿度、振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晶体的生长。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明矾晶体,我们需要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避免外部因素对晶体生长的干扰。
第五,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后处理。
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杂质或缺陷,例如晶体表面的氧化物、空穴或空隙等。
为了获得高纯度和完整性的明矾晶体,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后处理,例如用溶液进行清洗、高温退火等。
最后,要进行适当的晶体生长监测和控制。
明矾单晶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实时、定量和非破坏性的监测和控制。
例如,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晶体的生长过程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调整培养参数。
实验一 明矾的制备
![实验一 明矾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0f1baa36bcd126fff7050bad.png)
实验1 明矾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明矾的制备方法;2.认识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3.练习和掌握溶解、过滤、结晶以及沉淀的转移和洗涤等无机制备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和测量产品熔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铝屑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合铝(Ⅲ)酸钠Na[Al(OH)4],再用稀H2SO4调节溶液的pH值,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铝,使氢氧化铝溶于硫酸生成硫酸铝。
硫酸铝能同碱金属硫酸盐如硫酸钾在水溶液中结合成一类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同晶的复盐,此复盐称为明矾[KAl(SO4)2·12H2O]。
当冷却溶液时,明矾则以大块晶体结晶出来。
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如下:2Al + 2NaOH + 6H2O =2Na[Al(OH)4] + 3H2↑2Na[Al(OH)4] + H2SO4=2Al(OH)3↓+ Na2SO4+ 2H2O2Al(OH)3+ 3H2SO4=Al2(SO4)3+ 6 H2OAl2(SO4)3+ K2SO4+ 24H2O==2KAl(SO4)2·12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量筒,普通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蒸发皿,酒精灯,台秤,毛细管,提勒管等。
H2SO4(3mol·L-1),NaOH(s),K2SO4 (s),铝屑,pH试纸(1~14)。
四、实验步骤1.制备Na[Al(OH)4] 在台秤上用表面皿快速称取固体氢氧化钠2g,迅速将其转移至250mL的烧杯中,加40mL水温热溶解。
称量1g铝屑,切碎,分次放入溶液中。
将烧杯置于热水浴中加热(反应激烈,防止溅出)。
反应完毕后,趁热用普通漏斗过滤。
2.氢氧化铝的生成和洗涤在上述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加入8mL左右的3mol·L-1H2SO4溶液,使溶液的pH值为8~9为止(应充分搅拌后再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此时溶液中生成大量的白色氢氧化铝沉淀,用布氏漏斗抽滤,并用热水洗涤沉淀,洗至溶液pH值为7~8时为止。
实验室明矾制备实验报告(3篇)
![实验室明矾制备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8f943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d.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实验室制备明矾的方法和原理。
2. 掌握明矾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条件控制、沉淀分离、结晶等步骤。
3. 了解明矾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复盐,由硫酸钾和硫酸铝组成。
实验室制备明矾的方法通常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加入硫酸钾和硫酸反应生成明矾。
三、实验材料1. 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铝)2. 氢氧化钠(NaOH)3. 碳酸氢铵(NH4HCO3)4. 硫酸钾(K2SO4)5. 硫酸(H2SO4)6. 自来水7. 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等四、实验步骤1. 将废易拉罐剪成小块,放入烧杯中。
2. 加入50mL 2mol·L-1 KOH溶液,分多次加入,反应完毕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取清液稀释到100mL。
3. 在不断搅拌下,滴加3mol·L-1 H2SO4溶液(按化学反应式计量)。
4. 加热至沉淀完全溶解,并适当浓缩溶液。
5. 用自来水冷却结晶,抽滤,所得晶体即为KAl(SO4)2·12H2O。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易拉罐表面出现大量气泡,表明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2. 加入硫酸溶液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明矾。
3. 冷却结晶过程中,溶液中出现大量晶体,表明明矾晶体已形成。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
若浓度过低,反应速率较慢;若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氢氧化钠过量,影响产物的纯度。
2. 加入硫酸溶液时,应控制滴加速度,避免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溶液局部过热,影响产物质量。
3. 冷却结晶过程中,温度对晶体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
温度过低,晶体生长速度慢;温度过高,晶体生长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晶体形状不完整。
七、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室制备明矾实验,掌握了明矾的制备方法,了解了反应原理和过程。
明矾的制备及其定性检测
![明矾的制备及其定性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117141f1a300a6c30d229f03.png)
明矾的制备及其定性检测前言(一)明矾的性状明矾(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或K2SO4·Al2(SO4)3·24H2O,英文名Aluminium potassium sulfate dodecahydrate),又称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属于α型明矾类复盐。
无色立方晶体,外表常呈八面体,或和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形成聚形,有时以{111}面附于容器壁上而形似六方板状,有玻璃光泽;密度1.757g/cm3,熔点92.5℃;64.5℃时失去9个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12个分子结晶水,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二)明矾的用途1.明矾作为净水剂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 ═ K+ + Al3+ + 2SO4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3+ + 3H2O ═ Al(OH)3 + 3H+(可逆)氢氧化铝胶体颗粒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2.明矾作为灭火剂泡沫灭火器内盛有约1mol·L-1的明矾溶液和约1mol·L-1的NaHCO3(小苏打)溶液(还有起泡剂),两种溶液的体积比约为11:2。
明矾过量是为了使灭火器内的小苏打充分反应,释放出足量的二氧化碳,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KAl(SO4)2·12H2O + 6NaHCO3═ K2SO4 + 3Na2SO4 + 2Al(OH)3↓ + 6CO2 ↑ + 24H2O3.明矾作为膨化剂炸油条(饼)或膨化食品时,若在面粉里加入小苏打后,再加入明矾,则会使等量的小苏打释放出比单放小苏打多一倍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可以使油条(饼)在热油锅中一下子膨胀起来。
2KAl(SO4)2·12H2O + 6NaHCO3═ K2SO4 + 3Na2SO4 + 2Al(OH)3↓ + 6CO2↑ + 24H2O2NaHCO3═ Na2CO3 + CO2↑ + H2O4.明矾作为药物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
在家制取明矾晶体或硫酸铜晶体的方法
![在家制取明矾晶体或硫酸铜晶体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a78fa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f.png)
在家制取明矾晶体或硫酸铜晶体的方法
1、在玻璃杯中放入比室温高 10-20℃的水,并加入明矾或硫酸铜,用筷子
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则所得液体为饱和溶液);
2、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溶液倒入洁净的碗中(或玻璃杯),用硬纸片盖好,防止有脏东西干扰实验,静置一夜;
3、第二天从碗中选取 2-3 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将所选的晶核用
细线或头发丝(越细越好)轻轻系好;
4、将挑出晶核后的溶液倒入另一干净的玻璃杯中,补充适量药品,再配制
成比室温高 10-20℃的饱和溶液,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小晶
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碰到杯壁,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5、每天把已成型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第 4 项操作,知道晶体长大到你满
意的程度。
注意:
1、所使用的仪器一定要干净;
2、重复步骤 4 时,不要在温度较高时转移液体,一定要待其自然冷却到比
室温略高 3-5℃时再转移到另一玻璃杯(或碗)。
知识 xx: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当该物质不能再溶解时,
所得到的液体称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般来说,像硫酸铜、明矾这类物质,温度越高,等量的水中溶解的质量
越多,所以在较高的温度下配成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多余的物质就会以
晶体的形式析出,这就是我们获得晶体的一般方法。
1 / 1。
明矾晶体制备
![明矾晶体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bda0f7db240c844769eaeecb.png)
晶体制备
准备:1,明矾(分析纯),培养皿*1,烧杯*1,玻璃棒,镊子,去离子水;
2,明矾,烧杯300cm^3*3,酒精灯,长颈漏斗,玻璃棒,滤纸,
步骤:
1.使用电子天平称取60g明矾。
2.加热去离子水至沸腾,并倒出200ml至烧杯中。
3.将60g明矾放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将完全溶解后的明矾不饱和溶液用漏斗和滤纸过滤,并取150ml溶液倒入培养皿中。
5.将盛满明矾溶液的培养皿小心转移到其他地方,过程中不能倾洒溶液。
6.静置溶液,用其他的培养皿盖住装满溶液的培养皿,静置一天到两天。
静置时不能震动溶液,不能触碰溶液,不能降温过快,否则会完全失败。
成品效果
注意:
1.晶体最好晚上做,早晚室温不宜过大。
2.培养皿可以换成烧杯。
3.温度降低的越快,晶体最终的形状越好。
4.静置过程中不能用镊子触碰晶体,否则会使得溶液底部出现密集的小晶粒。
5.过滤可以使用干净的眼镜布。
6.直接培养晶体,即无核结晶,得到的是不完整的晶体,想要得到完整的晶体可以使用悬挂法。
实验日志
第一天(1月24日):
14:42 实验开始,溶液已配置完成,等待观察。
共2组,一组为90ml培养皿中培养,无固化中心;第二组为300ml烧杯中培养约200ml有固化中心1处。
第二天(1月25日)
10:00 第一次观察,培养皿中已有少量结晶出现;烧杯中结晶失败,加热,重新溶解结晶。
21:09 第二次观察,培养皿中已有大量结晶出现,且第一次观察时出现的结晶均已变大;烧杯中无结晶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矾制备及单晶培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复盐的制备方法。
2 了解单晶的生长条件及其生长规律。
3 掌握单晶的培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
铝屑溶于浓氢氧化钾溶液,可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合铝(Ⅲ)酸钾K[Al(OH)4],用稀H2SO4调节溶液的pH值,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铝,使氢氧化铝溶于硫酸,溶液浓缩后经冷却有较小的同晶复盐,此复盐称为明[KAl(SO4)2·12H2O]。
小晶体经过数天的培养,明矾则以大块晶体结晶出来。
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2Al + 2KOH + 6H2O ══ 2K[Al(OH)4] + 3H2↑
K[Al(OH)4] +2 H2SO4 +8 H2O══KAl(SO4)2·12H2O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250mL烧杯布氏漏斗抽滤瓶蒸发皿台秤电炉循环水真空泵移液管(25mL)
药品:3 mol·L-1 H2SO4溶液1:1 H2SO4 溶液KOH (s) 易拉罐或其他铝制品(实验前充分剪碎)pH试纸
四实验步骤
1明矾的制备
称KOH 8g + 60ml H2O 置于烧杯中,4.5g Al 剪碎分次加入,水浴热。
反应完全后,抽滤取滤液K[Al(OH)4] ,加入H2SO4(1:1)出现沉淀,继续加入直至沉淀溶解,微热后冷却结晶,抽滤取结晶物。
2单晶的培养
A 配制饱和溶液于40度水中加入适量明晶体,直至不再溶解,抽滤取滤液。
B 晶核及单晶培养饱和溶液中放入一根(几根)光滑细线,静置二至三天,待长出晶核后,留下一个形状规则透明的晶核放回饱和溶液中继续培养。
再静置较长一段时间,若细线上长出其他晶核则除去。
若烧杯底部结出晶体则加热至40度溶解。
五数据与结果处理
4.5g Al 23g带水明矾
六结果与讨论
1 明矾制备中若用NaOH则应多次洗涤Al(OH)3,以减少钠离子的混入。
2 晶体析出时却有两种不同情况
▪A水浴热时在蒸发皿底部析出细盐状晶体。
类似NaCl 的析出情况。
▪ B.冷却后析出晶体,有时是细盐状有时是水珠状(骤冷情况不一致导致)
▪还有一种是在制饱和溶液时若过多地蒸发水导致形成过饱和,则无法析出晶体,而是形成粘稠状。
3 晶核的培养饱和溶液冷却,于细线上结出晶核。
A细线上结出的晶核或密集分布或仅一两个规则晶体结出。
B烧杯底部结出规则晶体,可捆绑培养。
4 单晶的培养要控制好饱和溶液
A若是过于高温的饱和溶液(大于60度),晶体快速生长,杂乱不透明。
B 50度时仍是极易出现白色痕状,不透明,出现层状生
长。
这些都是由于晶体表面又长出许多晶核,多晶生长。
溶液不饱和,晶体会溶解,导致形状不规则,且易导致晶体不透明。
在保持恒温状态下,晶体生长越缓慢则排列越紧密,也越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