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编写校本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程简介”的表述要求(200 字)
要有整体感; 要有对象感,能吸引人; 要简明扼要、准确; 忌夸大其词。
准确性要求 例:民以食为天。你知道高中生日常必备的七 大营养素吗?你了解高中生现存的饮食误区和 饮食宜忌吗?你会编制适合我们自己的营养食 谱吗?你会科学评价食堂的食谱吗?……赶快 来学习《沿海(温州)地区高中生健康饮食》 ,相信学习课程之后你们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 吃出快乐!吃出健康!吃出智慧! 问:沿海(温州)地区的特点在哪里?
忌夸大其词
例1:“温州是一个最具争议、特色,最富 有革命色彩的城市。”(温州经济)
例2:“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最优秀的 人才应该在企业界。”(乐清老板的创 业故事)
“课程简介”范例:《基因工程与人类社会 》(华师大二附中)
你吃过转基因食品吗?超市中的转基因食品的标签 恐怕没有告诉你!目前世界上约6000万糖尿病患者,治 疗糖尿病需要牛或猪产生的胰岛素,听说过吗?美国和 澳大利亚等国家所用胰岛素90%以上竟然是大肠杆菌制 造的!已跨入21世纪的今天,美国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中 有1/3为转基因作物。基因工程作物不但可以在恶劣的 环境里茁壮成长,而且还会含有更高的营养成分。未来 的农民也许既可以种粮食,又可以种疫苗! 那么,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有没有害?基因药物 对人体有没有潜在危险?基因工程会不会引发新的环境 问题?„„ 让我们共同学习《基因工程与人类社会》,认识基 因工程的工作原理,探讨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影响!
清晰本课程目标的取向
(一)结果性目标(需要成果)
1.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绿色代表学生 黄色代表内容
讨论《天之文》课程的 内容取向
我们的问题与修改要求 1.内容与目标不一致 2.将课程内容等同于教材编排的内容 (不需要写教材编写思路,何况校本课程本 身并不提倡编教材) 3.内容呈现过于简单,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4.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
从《二十世纪浙江文学名家名作选读》 修改看课程内容部分的表述 第一稿 第二稿
(二)体验性目标(只要过程)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三)表现性目标(还要“留白”)
复制水平——从事、做、说、表演、模仿、展示、复述等 创作水平——设计、制作、描绘、编织、扮演、创作等
案例评析
与工作总结混淆《陶之苑》
与课程标准混淆之《走进校园科技馆》 局部混乱之《生涯规划辅导》 较为完善的课程纲要《多媒体互动技术》
要求 1.将表格式的模板转换成普通格式 2.在文本标题下方注明“课程开发单位、 作者” 3.纲要正文字数在2000-3000之间。
3.具体内容的编制技术
课程目标的层级
常见问题: 1.表述内容错位,将课程意义等其他内容 写到此处; 2.层级不清,将校本课程总目标、培养目 标写在此处; 3.行为主体错位 4.可操作不强 5.总目标过于宏大(可以不用总目标)
从《论语撷英》一纲三易看目标的表述 第一稿 第二稿 第三稿
(3)课程目标的陈述要求
目标叙写的表达句式: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行为结果
可观察、 可测量的
(行为条件+)行为主体+
影响学习结果的 是学习者 特定限制或范围等。
不是教师
例: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学生能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重要基础,并例举生活中能源使用的现象,提出 至少一条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
(3)课程实施与安排的表述
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 设备、班级规模、选课制度等。 要突出学习方式与内容的匹配。 要有对象感
wenku.baidu.com
课程实施
课 程 实 施 的 取 向
Fullan Pomfret Leithwood (1977) House(1979) (1)得过且过取向 (2)适应或改编取向 (3)忠实或精确取向 (1)技术取向 (2)政治取向 (3)文化取向 (1)忠实取向 (2)相互调试取向 (3)课程缔造取向 (1)技术观 (2)政治观 (3)文化观 (4)后现代观 (1)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 (2)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 (3)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
(2)背景分析的表述要求(500字以内)
1.交代该课程选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仅有的文字量,别让校本课程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分析、高中新 课改占据)
2.学情分析(实施学校的学生特点、已有经验、 需求分析) 3.课程开发的条件基础
校本课程确定的依据
(1)学校教育哲学(课程的指导思想)
课程评价部分的主要问题: 1.把课程、教师、学生三分方面的评价都写入 纲要。(温州二高的材料普遍这样) 纲要只需写对学生的评价; 2.评价的操作性不强。 3.与目标不一致。
(2)学生课程需求(课程的前提依据)
(3)地方课程期待(课程的现实背景) (4)学校课程资源(课程的客观条件)
案例:锡山高中的学生需求调查1
90年代末“最欠缺的或最需要学校提供帮助的”项目
60% 50% 40% 30% 20% 10% 0%
与相 往 力 的能 处 习方 学 法 折的 挫 理素 心 质 职业 门 需知 所 识 科学 然 术 新技 和 来 和未 在 去现 过
(5)课程评价的表述
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 的分数; 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积极性 、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 分值; 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实 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或成果展示 等进行考核后给定一定的分值。在记分方式上一般 以采用等级制为宜。 在纲要中要确定成绩的考核方式、评定方式、记分方 式以及学分的给定分值等。
课程目标的陈述总体要求
准确定位本课程的目标取向,恰当、
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目标要有目的地形象,不求全,抓关键。
(4)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表达
关键词:均衡、衔接、结构
课程内容的取向
(1)学科(学术)取向: (2)社会取向: (3)学习者经验取向: 学科课程:学术取向 校本课程:活动取向
Snyder Bolin Zunwalt (1992) Hargreaves Schmidt (2002) 崔允漷(2009)
校本课程实施的取向——基于经验,动态实 施 新课程强调生成,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 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对内容的生 成。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校 本课程实施中最能实现这一重点。
“课程评价”范例: 《基因工程与人类社 会》(华师大二附中)
八、 课程评价 每组同学(每组不多于3人) 1、撰写综述论文(20分); 2、做成电子小报(30分); 3、做成powerpoint课件(20分); 4、论文答辩(40分)。 积分为90分以上为A级;积分为80--90分为B级;积分 为70--80分以上为C级;积分为70分以下为D级。
如何编写校本课程纲要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科室 陈素平 2012.10
何谓《课程纲要》
是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回答一门课程 的四个基本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 价)。是教师层面上的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 方案。
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
清晰的目标(期望学生到哪里去?) 适切的内容(需要用什么知识或活动作 为载体?) 有序的实施(怎样带学生去那里?) 恰当的评价(如何确定他们已经到那里 了?)
56.30% 42.10% 44.20% 40.10% 35.13% 30.15%
人交 与
承受
事专 从
自
会的 社 关于
案例:锡山高中的学生需求调查2
2006年“最欠缺的或最需要学校提供帮助的”项目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创 能力 新 特 爱好 长 交往 学会 生 技能 活 耐挫 素质 心理 团 领导 队
63.10%
59.50%
59.00%
57.30% 40.20% 37.90%
共同思考——该课程为学生的发展能做什么 学生课程需求与现实学校课程的一致吗? 当前该学段学生的真正需求有哪些?
我们知道自己的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吗?
我们的课程给学生制造了怎样的需要?
我们的课程不仅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而且要 基于对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学习特点的研究与分析。
调查研究发现:
学生对现实课程认可度不高。
见《学生课程需求与学校课程的一致性》(上海教育科研,2012.6)
问题不在于是谁选择,而是课程本身问题。
而课程本身的最重要问题是学习方式的设计,从 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角度思考设计的合理性 。不仅在于内容的丰富性,而且在于体验的深刻 性。
课程实施部分的表述问题与修改建议 1.具体教学实施建议与内容合并。陶之苑 2.不要定位在理性思考,要有具体操作。 例:生涯规划 3.表格式的模板,大多却具体的课程实施 部分的表述。
课程指一致性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2.《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与格式
●一般性项目:课程名称、教学材料、授课 课时、主讲教师、授课对象 ●课程简介 ●背景分析 ●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所需条件
现有文本的常见问题——对象不明 1.与“课程标准”混淆 2.与“教学方案”混淆 3.与“学校课程方案”混淆 4.与“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混淆 5.与“工作总结”混淆
要有整体感; 要有对象感,能吸引人; 要简明扼要、准确; 忌夸大其词。
准确性要求 例:民以食为天。你知道高中生日常必备的七 大营养素吗?你了解高中生现存的饮食误区和 饮食宜忌吗?你会编制适合我们自己的营养食 谱吗?你会科学评价食堂的食谱吗?……赶快 来学习《沿海(温州)地区高中生健康饮食》 ,相信学习课程之后你们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 吃出快乐!吃出健康!吃出智慧! 问:沿海(温州)地区的特点在哪里?
忌夸大其词
例1:“温州是一个最具争议、特色,最富 有革命色彩的城市。”(温州经济)
例2:“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最优秀的 人才应该在企业界。”(乐清老板的创 业故事)
“课程简介”范例:《基因工程与人类社会 》(华师大二附中)
你吃过转基因食品吗?超市中的转基因食品的标签 恐怕没有告诉你!目前世界上约6000万糖尿病患者,治 疗糖尿病需要牛或猪产生的胰岛素,听说过吗?美国和 澳大利亚等国家所用胰岛素90%以上竟然是大肠杆菌制 造的!已跨入21世纪的今天,美国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中 有1/3为转基因作物。基因工程作物不但可以在恶劣的 环境里茁壮成长,而且还会含有更高的营养成分。未来 的农民也许既可以种粮食,又可以种疫苗! 那么,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有没有害?基因药物 对人体有没有潜在危险?基因工程会不会引发新的环境 问题?„„ 让我们共同学习《基因工程与人类社会》,认识基 因工程的工作原理,探讨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影响!
清晰本课程目标的取向
(一)结果性目标(需要成果)
1.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绿色代表学生 黄色代表内容
讨论《天之文》课程的 内容取向
我们的问题与修改要求 1.内容与目标不一致 2.将课程内容等同于教材编排的内容 (不需要写教材编写思路,何况校本课程本 身并不提倡编教材) 3.内容呈现过于简单,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4.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
从《二十世纪浙江文学名家名作选读》 修改看课程内容部分的表述 第一稿 第二稿
(二)体验性目标(只要过程)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三)表现性目标(还要“留白”)
复制水平——从事、做、说、表演、模仿、展示、复述等 创作水平——设计、制作、描绘、编织、扮演、创作等
案例评析
与工作总结混淆《陶之苑》
与课程标准混淆之《走进校园科技馆》 局部混乱之《生涯规划辅导》 较为完善的课程纲要《多媒体互动技术》
要求 1.将表格式的模板转换成普通格式 2.在文本标题下方注明“课程开发单位、 作者” 3.纲要正文字数在2000-3000之间。
3.具体内容的编制技术
课程目标的层级
常见问题: 1.表述内容错位,将课程意义等其他内容 写到此处; 2.层级不清,将校本课程总目标、培养目 标写在此处; 3.行为主体错位 4.可操作不强 5.总目标过于宏大(可以不用总目标)
从《论语撷英》一纲三易看目标的表述 第一稿 第二稿 第三稿
(3)课程目标的陈述要求
目标叙写的表达句式: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行为结果
可观察、 可测量的
(行为条件+)行为主体+
影响学习结果的 是学习者 特定限制或范围等。
不是教师
例: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学生能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重要基础,并例举生活中能源使用的现象,提出 至少一条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
(3)课程实施与安排的表述
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 设备、班级规模、选课制度等。 要突出学习方式与内容的匹配。 要有对象感
wenku.baidu.com
课程实施
课 程 实 施 的 取 向
Fullan Pomfret Leithwood (1977) House(1979) (1)得过且过取向 (2)适应或改编取向 (3)忠实或精确取向 (1)技术取向 (2)政治取向 (3)文化取向 (1)忠实取向 (2)相互调试取向 (3)课程缔造取向 (1)技术观 (2)政治观 (3)文化观 (4)后现代观 (1)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 (2)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 (3)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
(2)背景分析的表述要求(500字以内)
1.交代该课程选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仅有的文字量,别让校本课程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分析、高中新 课改占据)
2.学情分析(实施学校的学生特点、已有经验、 需求分析) 3.课程开发的条件基础
校本课程确定的依据
(1)学校教育哲学(课程的指导思想)
课程评价部分的主要问题: 1.把课程、教师、学生三分方面的评价都写入 纲要。(温州二高的材料普遍这样) 纲要只需写对学生的评价; 2.评价的操作性不强。 3.与目标不一致。
(2)学生课程需求(课程的前提依据)
(3)地方课程期待(课程的现实背景) (4)学校课程资源(课程的客观条件)
案例:锡山高中的学生需求调查1
90年代末“最欠缺的或最需要学校提供帮助的”项目
60% 50% 40% 30% 20% 10% 0%
与相 往 力 的能 处 习方 学 法 折的 挫 理素 心 质 职业 门 需知 所 识 科学 然 术 新技 和 来 和未 在 去现 过
(5)课程评价的表述
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 的分数; 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积极性 、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 分值; 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实 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或成果展示 等进行考核后给定一定的分值。在记分方式上一般 以采用等级制为宜。 在纲要中要确定成绩的考核方式、评定方式、记分方 式以及学分的给定分值等。
课程目标的陈述总体要求
准确定位本课程的目标取向,恰当、
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目标要有目的地形象,不求全,抓关键。
(4)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表达
关键词:均衡、衔接、结构
课程内容的取向
(1)学科(学术)取向: (2)社会取向: (3)学习者经验取向: 学科课程:学术取向 校本课程:活动取向
Snyder Bolin Zunwalt (1992) Hargreaves Schmidt (2002) 崔允漷(2009)
校本课程实施的取向——基于经验,动态实 施 新课程强调生成,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 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对内容的生 成。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校 本课程实施中最能实现这一重点。
“课程评价”范例: 《基因工程与人类社 会》(华师大二附中)
八、 课程评价 每组同学(每组不多于3人) 1、撰写综述论文(20分); 2、做成电子小报(30分); 3、做成powerpoint课件(20分); 4、论文答辩(40分)。 积分为90分以上为A级;积分为80--90分为B级;积分 为70--80分以上为C级;积分为70分以下为D级。
如何编写校本课程纲要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科室 陈素平 2012.10
何谓《课程纲要》
是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回答一门课程 的四个基本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 价)。是教师层面上的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 方案。
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
清晰的目标(期望学生到哪里去?) 适切的内容(需要用什么知识或活动作 为载体?) 有序的实施(怎样带学生去那里?) 恰当的评价(如何确定他们已经到那里 了?)
56.30% 42.10% 44.20% 40.10% 35.13% 30.15%
人交 与
承受
事专 从
自
会的 社 关于
案例:锡山高中的学生需求调查2
2006年“最欠缺的或最需要学校提供帮助的”项目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创 能力 新 特 爱好 长 交往 学会 生 技能 活 耐挫 素质 心理 团 领导 队
63.10%
59.50%
59.00%
57.30% 40.20% 37.90%
共同思考——该课程为学生的发展能做什么 学生课程需求与现实学校课程的一致吗? 当前该学段学生的真正需求有哪些?
我们知道自己的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吗?
我们的课程给学生制造了怎样的需要?
我们的课程不仅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而且要 基于对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学习特点的研究与分析。
调查研究发现:
学生对现实课程认可度不高。
见《学生课程需求与学校课程的一致性》(上海教育科研,2012.6)
问题不在于是谁选择,而是课程本身问题。
而课程本身的最重要问题是学习方式的设计,从 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角度思考设计的合理性 。不仅在于内容的丰富性,而且在于体验的深刻 性。
课程实施部分的表述问题与修改建议 1.具体教学实施建议与内容合并。陶之苑 2.不要定位在理性思考,要有具体操作。 例:生涯规划 3.表格式的模板,大多却具体的课程实施 部分的表述。
课程指一致性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2.《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与格式
●一般性项目:课程名称、教学材料、授课 课时、主讲教师、授课对象 ●课程简介 ●背景分析 ●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所需条件
现有文本的常见问题——对象不明 1.与“课程标准”混淆 2.与“教学方案”混淆 3.与“学校课程方案”混淆 4.与“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混淆 5.与“工作总结”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