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总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点 远日点 4.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5.二分二至日的回归运动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判别晨线和昏线 光照图(晨昏图)的判读
2、地方时、区时和日期的计算 地方时的概念、特征、基本算法 区时及其计算 特殊时间的确定 北京时间 新旧日期的界线、图表判读和计算
3、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赤不偏
四、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
海水运动的形式
洋流的概念、分类和区别 暖流:流过去的海水比到达海区海水温度高,从低纬到高纬 寒流:流过去的海水比到达海区海水温度低,从高纬到低纬
洋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按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上升补偿流
世界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北半球中低纬海区为顺时针,极地环流为逆时针,南半球相反。
然带变化基本类似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4.1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地形对城市:平原、山地、高原 2、气候对城市:影响、分布和有污染大气工业在城市的布局 3、水对城市:影响与分布位置 4、矿产资源对城市:影响与问题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5、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6、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7、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8、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6、变化方向:海拔的增高 7、影响因素:以水热的变化为基础 8、基带:基带的自然带类型与山脉所在地的自然带类型一致 9、垂直带谱:垂直带谱的差异与所在纬度、下垫面等有关 10、某地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自
2.2 水的运动
海水的运动——洋流 5、洋流的概念和分类; 6、寒流和暖流的概念、判别; 7、世界洋流的形成与分布; 8、世界洋流基本模式; 9、季风洋流的分布于特征; 10、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2 水的运动
海水的运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6、大气圈的主要成分和各层次的特征(温度、组成、气流); 7、水圈的特征; 8、生物圈的特征; 9、各个圈层之间的关系。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状况 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的类型和特征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物体辐射的原理 4、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5、保温作用的实现及其意义
必修一知识结构
丹寨民族高级中学 龙定海
1.1 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及其分类; 2、天体系统及其层次结构; 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的顺序、特征; 4、地球的普通性:地球和其他七八行星一样是普通的行星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和形式;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辐射能的形式; 4、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因素; 5、太阳辐射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特征;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6、太阳大气层的层次结构和相应的太阳活动类型、特征;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1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气候的影响因素 4、太阳辐射 5、大气环流 6、下垫面因素(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其它) 7、人为活动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各组成要素的关系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差异性 3、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4、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 5、理想大陆环境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水资源的组成和分布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水资源的特征 水资源对古代文明的影响 水资源对现代的影响 污染水体工业与城市布局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6、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7、影响因素: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8、别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6、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7、影响因素:以水分的变化为基础 8、别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11、全球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自转); 12、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的移动规律(公转); 13、气压带风带在侧视图、俯视图、季节移动下的分布;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形成; 15、世界主要季风区的分布和风向特征; 16、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季风;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特征 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4.3 寒潮
寒潮的含义及标准 寒潮的成因 寒潮的影响(利弊) 我国寒潮的路径 寒潮的防治措施
4.4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岩浆活动:侵入型和喷出型
变质作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的分类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相关地质作用: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冷却凝固、变质作用等
3.1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的分类; 2、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整体性】;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6、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冷热不均造成; 7、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等压线);
冷—收缩—下沉—高压—干燥—晴朗—等压线凸出 热—膨胀—上升—低压—湿润—多雨—等压线下凹 8、常见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向的判断 9、风向的判断 10、风力大小差异的判断
寒流:降温减湿 暖流:增温增湿 12、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区:冷暖海水交汇带来扰动 上升补偿流区:海水上泛 13、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14、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15、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第二章
大气的运动
物自 质然 和地 能理 量环 交境 换的
水的运动
地质作用
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动力 水循环的环节和图示
1.3 地球运动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四、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地球和经纬网基础 2.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其判别 3.地球自转的周期
4.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二、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的轨道 3.地球公转的速度
1、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含义和基本变化特征 二分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四、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角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和夜的分布 昼夜长短的基本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在二分二至日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与太阳方位 昼夜长短的计算
3、四季更替 季节更替的原因和纬度差异
附 地球运动的相关计算
经纬度、地方时、时间、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计算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特征; 2、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变化特征; 3、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不连续界面; 4、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结构特征; 5、岩石圈和软流层的基本知识; 地球的外部圈层
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季风洋流的特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寒流:降温减湿
暖流:增温增湿 海洋生物资源:寒暖流交汇处、上升补偿流海区 航行 ④海洋污染
第二章
大气的运动
水的运动
物自 质然 和地 能理 量环 交境 换的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的概念 地质作用的分类和能量来源
内力作用的分类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褶皱:背斜[判断方法]和(背斜成谷) 向斜[判断方法]和(向斜成山) 垂直运动——断层:地垒(相对上升:断块山、断崖等) 地堑(相对下沉:低地、盆地等)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的气候类型 17、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成因、图示; 18、理想大陆环境下气候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示意图; 19、气候类型的判断和主要气候类型的差异;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20、气团的概念和分类; 21、锋面的概念和分类; 22、三种锋面的特征和图示; 23、冷锋和暖锋的差异与比较;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 24、气旋的结构(水平和垂直)和天气特征; 25、反气旋的结构(水平和垂直)和天气特征; 26、气旋与反气旋的差异与区别;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锋面气旋 27、高压脊和低压槽的概念与图示 28、高压脊与低压槽的天气特征 29、锋面气旋的结构与特征; 30、我国常见的天气实例。
2.2 水的运动
水循环 1、水循环的概念和动力; 2、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3、水循环的图示;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