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老师通元八段锦首选养身保健法

合集下载

八段锦——精选推荐

八段锦——精选推荐

⼋段锦⼋段锦第⼀式 两⼿托天理三焦第⼆式 左右弯⼸似射雕第⼋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段锦练法“四意” 习练健⾝⽓功?⼋段锦⾸先要掌握松静⾃然、准确灵活、练养相间、循序渐进等基本要领,旨在使周⾝关节放松,疏通经络,强化下肢功⼒。

待功法习练要领掌握后,再进⼊“以意⾏⽓、以⽓运形”的⽤意阶段。

否则,急于⽤意,往往欲速则不达,顾此失彼。

下⾯谈谈健⾝⽓功?⼋段锦的四种⽤意⽅法。

⼀、点、线之意。

⾸先要领会健⾝⽓功?⼋段锦功法的基本之意。

健⾝⽓功?⼋段锦功法多是以“点”、“线”内外旋转的互化线,即旋转弧线,由弧线合为圆,再由圆转化为点—线—旋转弧线—圆,如此周⽽复始循环往复。

就⼈体内部结构⽽⾔,可理解为点、线、圆结构。

肩两端的肩髃与⼤椎⽳三点连成⼀条⽔平线;百会、⼈中、中丹⽥、会阴⽳构成前中⼼竖直线;尾闾、命门、⼤椎、⽟枕再⾄百会构成后中⼼竖直线,前后两条竖直线(即任、督⼆脉)连接起来构成弧线圈;⽔平线与竖直线相交构成了⼈体内的⾃交叉平衡线;就弧线圈⽽⾔,可理解为“三平⼀竖”四⼤圈。

三平⼀竖四⼤圈的分⼯,肩圈可主⼈体平衡,腰圈可主⼈体旋转,胯圈可主⼈体进退,丹⽥之⽴体圈可主⼈体发⼒。

⽆论⽅位如何变化,体内交叉线务必保持中正平衡。

⼆、旋转之意。

⾏功中指、掌、臂、胯、腰、颈等各部关节,始终处于旋转缠绕绞拉之中。

旋转⽅式多为内旋、外旋,⾄于其他形式⽆不由此变通。

其⼀是指、掌、臂的旋转,⼋段锦每式⼏乎都运⽤此动作,它是通过旋转性动作实现健⾝作⽤的。

如健⾝⽓功?⼋段锦的第七式“攒拳怒⽬增⽓⼒”中的左臂内旋左拳变掌(旋之⼀),左臂外旋(旋之⼆),肘关节微屈;同时,左掌向左旋掌缠绕(旋之三),变掌⼼向上后握固。

此式就有三个旋转缠绕的动作。

⼜如健⾝⽓功?⼋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动作⼀: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左臂外旋(旋之⼀)上穿经⾯前,随之臂内旋(旋之⼆)上举⾄左上⽅,肘关节微屈,⼒达掌根,掌⼼向上,掌指向右;同时右掌微上托,随之臂内旋(旋之三)下按⾄右髋旁,肘关节微屈,⼒达掌根,掌⼼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视前⽅。

八段锦初级阶段教学

八段锦初级阶段教学

八段锦初级阶段教学
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养生功法,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以下是八段锦
初级阶段的教学步骤:
一、预备动作: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呼吸均匀。

二、第一式:双手向前伸直,掌心向下,慢慢抬过头,同时带着双脚
跟抬起,双脚平行着地。

吸气,双肩放松,保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下,呼气。

三、第二式:双手舒展于体侧,掌心向外,一手向上,一手向下,同
时两腿分开,成马步,吸气,吸到不能再吸时停止,保持10秒钟,呼气。

四、第三式:抬起双手撑腰,两眼平视前方,吸气时上提,呼气时放下,
共做10次。

五、第四式: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脚尖着地,两手抱球,把球向右移,同
理移到右边,共做10次。

六、第五式:左右手同时划弧,左手向上,右手向下,身体随之右转,再
换成左转,共做10次。

七、第六式:双手抓住脚踝,体侧向前弯曲,保持10秒钟。

八、第七式:握拳,慢慢抬起手臂,上举至头顶,同时带着双脚跟抬起,吸气,保持10秒钟,慢慢放下,呼气。

九、第八式:闭目静坐,打坐调息,注意呼吸,保持10分钟左右。

以上就是八段锦初级阶段的教学步骤,需要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注意控制好呼吸和姿势。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预备式动作解说: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

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十公分,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颌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松,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往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正确做法:沉肩垂肘,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解说: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然后,两掌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合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

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身拉,两掌下落,松腰成宽,沉臂坠肘,松腕竖指,上体通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颌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有掌根。

功法作用:根据中医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格至脐我中焦,胸格以上我上焦。

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交插上举,缓慢用力,保持身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

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与韧带,下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骨颈椎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与胸前,左撑在外,目视前方。

第二个动作,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臂前,左掌成八字撑,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脚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

八段锦

八段锦

八段锦八段锦一般是由八种动作组成,每种动作称为一“段”。

每种动作都要反复多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如舌抵上颚、意守丹田)。

八段锦的动作一般比较舒缓,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

1.双手擎天理三焦∙含胸拔背,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分开,中指尖相向,从胸腹前如“托天”状慢慢向上托起。

要真如“托天”一样用暗劲,做到“力从脚跟起,贯到泥丸宫”。

∙托到顶门后,掌自然向外、向上翻转,中指尖始终相向,如此继续向上托起,托到不能再高时,用暗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向上顶八次。

∙注意须用意、用暗劲向上顶,胳膊不可上下弯曲、晃动,臂肘始终是直的。

做完八个动作后,手臂自然向两边松垂下来,同时全身放松,自然松一口气。

∙稍歇一会儿后,再做下一遍运动,共做八遍六十四个暗劲动作。

∙“泥丸宫”,俗称顶门,即婴儿头骨未合处。

2.左右开弓似射雕∙含胸拔背,马步站立做到“三平”。

“三平”,即小腿与地面垂直,大腿与小腿连成直角,身背又与大腿垂直,做到“三平”很难,年老与体虚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适当站立即可,不可强求。

∙站好后,左手虎口张开,食指上指,其它四指如握弓背状,右手如拉弓弦,从胸前用暗劲左右拉开。

左手向左一直伸展,同时目视左前方,如欲射大雕状。

左手完全伸展后,左右手依旧用暗劲一个伸,一个拉,左手向左再顶八次,然后自然松开、收回,同时全身放松,松一口气。

稍歇一会儿后,再换向右方做一遍,也顶八次。

如此左右各做八遍。

∙注意向左右用暗劲顶时,伸直的手臂不能弯曲或来回收缩,始终用的是暗劲,从外表上看不出来。

3.调理脾胃单手举∙全身放松,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手指自然分开,相向,从腹前开始,右手掌心向上,向上慢慢托举;左手掌心向下,向下慢慢按压。

右手托到头一侧时,掌心自然向外翻转,逐渐上举如“托天”状,手臂一直伸到不能再伸时,左手也下压,中指尖自然指向前方,压到不能再压时,腰带动上半身向左转,转到不能再转时,两手用暗劲一个向上举,一个向下压,同时两眼用力瞧右脚跟。

八段锦知识

八段锦知识

●八段锦知识●最早出现于南宋《夷坚志》中的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养生气功之一。

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保健操,因其歌诀易记、健身效果显著而广泛留传于民间,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虽然八段锦的功法只有八式,但流传至今已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而新编八段锦则是继承传统八段锦动作简单易学等优点,发展成的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一种有针对性、简单便捷的养生功法。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领:两脚开立,微宽于肩,膝关节与脚尖向前,马步微蹲,双手从小腹开始,慢慢往上抬,到颈部时于面前翻掌,手心朝天举起,两肘与耳平行,眼睛从手指间看天,眼睛深邃有神。

●功效:改变颈部运动模式,增强颈部肌群力量,预防肩部功能退化,对肩周炎有缓解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领:扎马步,约两肩宽,身体挺直,不要弯腰,右手在体侧伸直,掌心向外,伸手食指朝天,呈持弓状,左手放在体前,掌心向内,呈拉弓形状,屏住呼吸,左手用力往后拉,全身肌肉紧绷,左右开弓。

●功效:很多疾病与脂肪过量有关,运动能调节身体肌脂比例,使人变得有力。

●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动作要领:双脚开立,稍宽于肩,马步微蹲,身体直立,双手如同拽拉一根铁丝,在体前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用力拽拉。

功效:减少内脏挤压,保持脏腑健康。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要领:两脚分开,与胯同宽,双手慢慢抬起,转头,当头转不动时,转脊柱,最后手也跟上,一直向后,停留后再做相反方向动作。

每个动作之间间隔2~4秒钟。

●功效:加强腰部锻炼,减轻运动模式单一而导致的腰痛问题。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要领:双脚开立。

稍宽于肩,马步微蹲,双手手心朝下,大拇指朝外,扣抓大腿,挺胸哈腰,眼睛向前看。

用头引领躯干体会转圈的感觉,使整个躯干呈蛇形左右摆动,在摇头摆尾的过程中使整个脏腑摆动起来,有祛除心火的作用。

●功效:中医认为,心火是温暖全身的热量内源,如果失去控制,火性附炎于上,会表现出病症。

李义老师通元八段锦教学

李义老师通元八段锦教学

李义老师通元八段锦教学通元八段锦源自拥有800年历史的气功八段锦,是三元通合疗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保留了原功法精髓外,增加了采气、养气、练气、通气的环节,使得该疗法更加简单、易学,功效上让元气更能通于全身经络血脉、滋养五脏六腑、在全身内外形成保护气体,练出破之而开、撞之而不散、发之穿透骨、功之无不催、缠绕周身的一种强大力量。

通过疏通全身经络,让元气周流全身,冲洗三焦、去浊留清,此套功法内练脏腑气息、增补元气,使周身气血通畅,促进周身循环,动静结合,畅通气机,调理五脏机能,只要经过每天不断地循序渐进,长年累月的坚持,自可达到元气足,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

通元八段锦修炼口诀:站桩采气理三焦汇聚元气三丹调旋臂练气强心肺揉球顺气健脾胃三丹开合养元气搂气归丹固肾腰攒拳怒目增精气颠足气合百病消第一式:站桩采气理三焦动作要领: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微微弯曲;挺胸抬头、双眼微闭、轻呼吸;双手掌心相对抱于胸前、摒除杂念、意守百汇。

脚:站桩时,十个脚趾微微抓地,把脚心轻轻弓起,脚心虚含,双腿微屈。

腿:腿微微弯曲,弯曲的程度已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为准。

抱:两手抱起来时,高不过眉,低不过膝。

呼吸:呼吸有四字原则,即“细、慢、匀、长。

意思是呼气和吸气要细、要慢、要均匀、能够一口气到底为长。

时间:此式需要操练5分钟。

站桩,采集天地之精气,为我所用,让自然界的精气进入人体、生根。

是修炼元气的前凑采气阶段。

在修炼站桩时,我们要用心体会内在元气采集、气血在体内流动的感觉,仿佛自己置身在齐胸的温泉之中,想象自己站在了水里面,两只手浮在水上面,水的波浪向前冲荡着我们的身体,体会那种悠悠荡荡、无拘无束的感觉。

这种感觉属于心动身不动,不动中有大动。

“庄子讲: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意思是只要我们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一个地方,就出现神奇的效果。

站桩的修炼,不仅在于身,更在于心,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要切忌粗暴、浮躁、气愤、忧虑,多思、要摒除杂念、凝神意定。

全民健身《八段锦》 普及教学

全民健身《八段锦》 普及教学

全民健身《八段锦》普及教学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也是我国非常有益于健康的一种运动方式。

它起源于古代,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八段锦以它练习简便、效果显著而广受欢迎,逐渐成为了全民健身的代表,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注意事项。

首先,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重复8-12次,整个练习过程大约需要15-20分钟。

以下是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腰背肌肉,增强腰腹力量。

起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慢慢抬起,手掌向上,伸直胳膊,将手臂往上抬至头顶正上方,然后慢慢下降,双手同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保持平行,重复8-12次。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肩膀和胸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上肢力量。

起始姿势:两脚站立,两臂自然放置;动作过程:双臂随着身体的转动,向左右两侧转动,手部随之做推抓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三段:左右搬河拿鳖龟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腰部的灵活性,增强下肢力量。

起始姿势: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随着身体的转动,向左右两侧转动,手臂随之做向上举的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四段:两手攀枕势欲飞翔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颈部和背部肌肉,改善颈椎的活动性。

起始姿势:脚并拢,两臂伸直向上;动作过程:双臂随着头部的转动,向后举起,手臂稍微向后倾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五段:左右扣脚提肩膀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改善下肢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肩膀的力量。

起始姿势:站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双臂向上举起,同时将同侧膝盖向胸部抬起,使腿和手臂呈90度角,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第六段:左右摇摆势腰两旁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展大腿肌肉,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

起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动作过程:身体向左右两侧转动,同时用手触碰到对侧的脚踝,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重复8-12次。

太极八段锦创始人李鸿义告诉你如何调身调气调神

太极八段锦创始人李鸿义告诉你如何调身调气调神

太极八段锦创始人李鸿义告诉你如何调身调气调神李鸿义教授一生研习运动养生拳术健身,多年运用中医传统方法治病救人,这次在北海同仁堂广收门徒,旨在使更多的人了解国粹,让更多的人修身养性、增强体质、调节身心、形神一体、去除疾患、延年益寿,达到天人合一、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之境,以求年老不衰、颐养天年之意。

以下为大家总结太极中调形的一些原则:精准性原则一是师承。

调形能否达到精准,师傅尤其重要。

想真正学好太极拳,一定要选一位真正懂得太极拳的师傅。

如果最初学拳养成了身型不正,耸肩悬肘、撅臀猫腰等错误动作,改拳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二是对拳照,即对照本门公认宗师的拳照。

在师傅的教导下,再对照本门公认宗师的拳照,对自身的动作的准确性很重要。

调形时,必须符合本门拳术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才能达到精确。

意领息随原则练习太极拳时,调形、调息、调心是合为一体,辩证统_的,即“三调合一”。

调心是炼意,即以意领气、以意行功。

调息是炼气,是指自觉地调整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

调形要求达到意领息随,即以意念引导之,呼吸配合之。

即“心为令,气为旗,形为势”。

练拳者的意念、意识,是决定练拳者的调形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若是“意拳不明,而形意也无由而成”,证明意念必须反映和表现在形体上,方能成其为行动,或出拳迈腿,或转身进步,才能构成外形与意念相合的拳法运动。

刚柔相济原则刚柔相济是习练太极拳的重要特点。

在调形时,要注意按照这个要求去调整每个动作,尤其是在各个招式和各个动作承接之时。

松柔只是修炼太极拳的手段,是运用中正安舒,轻松柔和的动作促使内气无微不至地运行。

进而达到运用意念主导吞化和发放的技击目的,太极拳调形要努力做到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刚柔相济、外柔内刚、刚柔互用。

正如拳经云:“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动静相合原则太极拳在调形中提倡动静相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辅相成,即所谓“松静为本”“动静相兼”“以静御动”“动中求静”。

八段锦标准口令

八段锦标准口令

八段锦标准口令八段锦是一套古老的健身功法,也是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之一。

八段锦的口令是锻炼时必不可少的,正确的口令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掌握动作的节奏和力度,从而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八段锦的标准口令。

第一段,开合手。

开合手是八段锦的第一段动作,口令为“开合开合开合,左右开合开合”。

在练习时,要注意手臂的伸展和收缩,配合呼吸,动作要轻缓流畅,不可用力过猛。

第二段,托天举球。

托天举球是八段锦的第二段动作,口令为“托天举球,左右托天举球”。

在练习时,要注意双手的动作要一致,保持平衡,同时配合上下呼吸,动作要稳健有力。

第三段,弓步蹬脚。

弓步蹬脚是八段锦的第三段动作,口令为“弓步蹬脚,左右弓步蹬脚”。

在练习时,要注意蹬脚的力度和频率,保持呼吸均匀,动作要有力而不失稳健。

第四段,左右搂膝。

左右搂膝是八段锦的第四段动作,口令为“左右搂膝,左右搂膝”。

在练习时,要注意手臂和腿部的协调动作,保持呼吸顺畅,动作要轻盈而有力。

第五段,摇头摆尾。

摇头摆尾是八段锦的第五段动作,口令为“摇头摆尾,左右摇头摆尾”。

在练习时,要注意头部和腰部的协调摆动,保持呼吸顺畅,动作要柔和而有力。

第六段,转身扭腰。

转身扭腰是八段锦的第六段动作,口令为“转身扭腰,左右转身扭腰”。

在练习时,要注意腰部的扭动和呼吸的配合,动作要柔和流畅,不可用力过猛。

第七段,揉腹捶背。

揉腹捶背是八段锦的第七段动作,口令为“揉腹捶背,左右揉腹捶背”。

在练习时,要注意手部动作的力度和频率,保持呼吸均匀,动作要有力而不失柔和。

第八段,拔步攒拳。

拔步攒拳是八段锦的第八段动作,口令为“拔步攒拳,左右拔步攒拳”。

在练习时,要注意脚步的移动和拳头的用力,保持呼吸均匀,动作要有力而不失稳健。

以上就是八段锦的标准口令,希望大家在练习八段锦时能够牢记口令,正确掌握动作,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祝大家身体健康,锻炼愉快!。

八段锦

八段锦

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古八段锦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第一段锦: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方法:盘腿坐在蒲团 ( 或大方凳或床上 ) 上,轻闭两眼,舌舔上腭,摒除心中杂念,调息 ( 轻细无声 )10 分钟。

坐姿要求身体正直 ( 脊梁挺直,腰不可软 ) ,身不可向后倚靠。

注:握固,气功修炼中,手的一种姿态。

握固的方法是,屈大拇指于四小指下,或以大指掐中指中节,四指齐收于手心。

静思:是静思息虑,神不外驰。

第二段锦: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方法:上下牙齿相叩作响三十六次,有固齿的功能。

"昆仑"即指头部,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脑 ( 此时两手掌心紧掩耳门 ) 。

呼吸 9 次,气息微微不使有声 ( 与叩齿同时做 ) 。

第三段锦: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方法:上式毕,呼吸 9 次。

放下所叉之手,两手掌掩在两耳处,食指叠于中指之上随即用力滑下,弹在后脑上,状如击鼓 ( 此即气功术语之"鸣天鼓" ) ,左右指同时弹击 24 次。

第四段锦:微摆摇天柱。

方法: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也随之左右摇摆,各 24 次。

注:天柱就是后颈,颈椎统称"天柱骨"。

第五段锦: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方法:以舌在口中上下左右搅动,使生津液,然后在口中鼓漱三十六次,分作三次咽下,要汩汩有声。

八段锦文字版教学

八段锦文字版教学

八段锦文字版教学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健身运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节心理和促进身心健康。

下面是一份八段锦的文字版教学,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八段锦。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

深吸一口气,同时提起两臂,手心向上,使掌心相对。

保持两臂直立,慢慢吐气,放下双手。

重复做10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手臂自然下垂。

深吸一口气,将右手举过头顶,掌心向上,同时将左手向下压,掌心向下。

然后,将右手放下,换左手重复动作。

重复做10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抬至胸前,手心向内。

深吸一口气,将右手举过头顶,同时将左手放下。

然后,将右手放下,换左手重复动作。

重复做10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向后仰头,眼睛看向后方。

然后,慢慢呼气,恢复原位。

重复做10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头向左旋转,同时将尾骨向右扭动。

然后,慢慢呼气,恢复原位。

接着,将头向右旋转,同时将尾骨向左扭动。

重复做10次。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站立,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双手伸直,向上攀援,同时用力挺直腰部。

然后,慢慢呼气,放松手臂和腰部。

重复做10次。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站立,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拳头握紧,向前伸直,眼睛看向拳头。

然后,慢慢呼气,放松手臂和眼睛。

重复做10次。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身体向上挺起,同时将脚跟离地。

然后,慢慢呼气,放松身体。

重复做10次。

以上是八段锦的文字版教学,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八段锦。

记得每天坚持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改善身心健康。

健身气功《八段锦》(完整版)

健身气功《八段锦》(完整版)

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导引术.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

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

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

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就是通过自身的特殊锻炼方式,使机体气机流畅,骨正筋柔;可以很好的激发自身调理能力,消除病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健身气功八段锦当初是由一些治病保健的单式动作发展组合起来的,因此八段锦每一式都有其独自的功效,既可选择单式或几式练习,也可以整套练习。

功法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蒹;神形融合,气寓其中。

习练要领: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练养相蒹;循序前进。

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八段锦各式的动作要点、健身功效。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

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

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此时缓缓吸气.(2 )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运。

同进配以缓缓呼气.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至八次.另一种练习法,不同之处是每次上托时两臂徐徐自体侧上举,且同时抬起足跟,眼须平视,头极力上顶,亦不可紧张。

然后两手分开,在身前俯掌下按,足跟随之下落,气随手按而缓缓下沉于丹田。

如此托按4 ~8 次。

这一式由动作上看,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但实际上是四肢、躯干和诸内脏器官的同时性全身运动。

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1 )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成马步站式。

八段锦

八段锦

通元八段锦第3期策划案主持人:“中医保健生活化、享受健康乐全家”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参灵养道》我是**前几期节目李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通元八段锦中的“站桩采气理三焦”“汇聚元气三丹调”以及“旋臂练气强心肺”和“揉球顺气健脾胃:四式,时间过得很快通元八段锦已经学习完一半了,大家如果能够认真练习相信身体的状况一定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今天同样请来了大家喜爱的李老师为我们讲解通元八段锦中的第五式和第六式欢迎走进我们的《华夏养生》,李老师你好李老师:你好主持人:李老师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特别可气的事,气得我呀脸都白了,我也知道这对人身体不好,不过真的很难控制自己不生气啊,能不能有什么方法让我随便生气然后再通过调理让我不伤害身体呢?李老师:哈哈,这个不可能,任何的养生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你的要求达不到,不过我可以教你一个方法就是按“劳宫穴”“劳宫穴”很好找你的拳头握紧,中指指尖所点的位置就是劳宫穴了。

用力点按就好。

看电视电影往往看到,人在生气又无法发作的时候,往往握紧拳头,几分钟后,这口气忍下来了。

其实这个是我们人体一个无意识的自我调节,一生气,握紧拳头,自动刺激劳宫穴,过会儿,这口气就顺过去了。

主持人:原来生气还有这么一种很好的方法缓解,但是你看李老师啊,我们都知道气大伤身但是到底是伤到我们身体的那个部位了呢?李老师:今天你提到的生气伤身的事情,倒是说出了一个大家都忽略的问题就是五志与五脏的关系。

主持人:嗯,是啊,“五志”是一个很陌生的词啊,我从来没听过,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看看大家知不知道“五志”。

外采:1、你知道什么是五志吗?2、你知道心情对人体五脏的影响吗?3、大家都知道气大伤肝,但是你知道高兴也会伤害身体吗?话题一:五志损伤五脏的表现主持人:刚才看了短片,有的人知道五志有的人不知道,我也很奇怪到底什么是五志啊?李老师:所谓五志指的就是人们相对五脏的几种心情是指情志活动的合称,志说的就是心志,就是我们常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

史上最好的八段锦教学

史上最好的八段锦教学

史上最好的八段锦教学想要入门八段锦,首先得了解一下它的动作。

比如“双手托天理三焦”,听起来是不是就很厉害?其实就是双手向上托,感觉像是在托着整个天空。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你疏通气血,释放压力,简直是工作了一整天后,最好的解压神器。

再比如“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简单,随意挥动,心中默念“我就是江湖中的英雄”。

嘿,感觉一下子就变成了武侠世界中的大侠!说到练习的时候,心态特别重要哦!别一开始就想达到什么顶尖水平,慢慢来就好,八段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今天你能做十次,明天可以试试十五次,不求快,讲究的是稳。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站在草地上,跟着动作,身体放松,心情愉快,这种感觉真是美妙至极。

偶尔也会有小小的挑战,比如不小心摔倒了,哈哈,没关系,起身继续,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乐趣!练习的时候,找个安静的地方更佳。

公园、阳台、或者你家里都有可能。

别小看这点哦,环境的改变能让你更投入。

试着闭上眼睛,深呼吸,让自己沉浸在这片宁静之中。

慢慢地,你会感受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仿佛在说,“太爽了,继续继续!”其实这就是气的流动,一种无形的能量在你体内盘旋。

别忘了,每个动作都可以加入自己的小创意!比如在“提手向上”的时候,可以想象自己在与天对话,把所有的烦恼都丢给天空。

或者在“摇头摆尾”时,像是条快乐的小鱼在水中游动,轻松愉快,根本不在乎外面的纷扰。

这样的想象力会让你更加享受这个过程。

哈哈,连路人看到你练习八段锦,都会忍不住被你感染,心情瞬间变好。

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呼吸,别憋气哦,顺其自然是关键。

吸气的时候,感觉空气像是充满了能量,呼气的时候,所有的疲惫和压力就随之而去。

这样的节奏一来一回,简直像是在与大自然交融,身体与心灵都在舞动。

试着在每个动作中都感受一下这个节奏,感觉像是生命在跳舞,哎呀,真是让人陶醉!八段锦就是这样一门简单又神奇的运动。

它能带给你健康、快乐,还有那种难以言喻的放松感。

无论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是黄昏的微风拂面,都可以伴随你一起练习。

八段锦

八段锦

“八段锦”详解八段锦起源于唐代,其内容编排符合“人的生命除依赖于阳光、空气、食物和水之外,还在于合理运动”的健身基本法则。

“八段锦”富有医学科学性,练习它,能对人体各组织系统起到改善功能和调节活力的作用。

我习练“八段锦”多年,感觉它对增加肺活量、改善血液循环和锻炼关节功能等效果尤其明显。

有使人全身舒展、精力旺盛、健身益寿之功。

其动作刚柔适度,简单易学,故最适宜老年人操练。

“荷花虽好,尚需绿叶扶持”。

在操练“八段锦”的同时,不要忘记与其他保健措施的密切配合,以求“事半功倍”之效,更避“劳而无功”之苦。

例如:讲究卫生,合理饮食,禁烟少酒,戒除陋习,生活规律,心胸宽广,适当散步等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加做一些其他操练动作,例如:患有冠心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可加做捶击胸背的动作。

对腰腿关节不灵活的人,可加做扭腰、下蹲和踢腿等活动。

对大脑反映迟钝或轻度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的人,可加做抓头(或篦头)动作。

对高血压病的人,可以加做按摩“内关”穴位,等等。

现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整理出来,以供朋友们参考。

操练准备1 地点选择:练习“八段锦”,虽只需一立足之地,但应选择氧气充足、环境洁净的公园、草坪或多树之处。

如因天气或健康状况欠佳,在室内或阳台上亦可练习。

2 练习时间:虽随时可做,但以清晨为好,特别是以旭日东升时为最佳。

根据个人情况,每日可1~2次,每次20~30分钟。

3 晨练之前的准备:起床后先做“一、二、三”。

即一饮(喝一杯温开水),二洗(洗脸、刷牙),三排空(大便、小便、痰)。

而后站立于练习场地,两腿稍分开,开始按口诀顺序练习。

动作要领及功效(一)背手挺胸向后瞧1 两手背分别靠在左右腰部,挺胸;2 足跟跷起,头转向右侧,同时做深吸气;3 足跟下落,头转向正中,做深呼气;4 头转向左侧,再做同样动作,重复练习;5 转头时,两眼向背后瞧望。

6 如此反复练习15~20次。

功效:1 增加肺活量;2 活动颈椎关节,锻炼眼肌及下肢肌肉。

健身养生八段锦(本人整理)

健身养生八段锦(本人整理)

健身养生八段锦(本人整理)八段锦:是一个优秀的传统保健功法,它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气机流畅,骨正筋柔。

养生八段锦图解基本内容和方法:(一)“两手托天理三焦”法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

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剑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剑在手,等机而射。

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

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左右调换练习六次。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法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

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

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四)“五劳七伤向后瞧”法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

如此六次。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

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

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

八段锦最全专业版!

八段锦最全专业版!
(2)动作3呼气。
(3)动作4屏息后吸气。
3.调心
(1)动作3意守涌泉穴。
(2)动作4以意引气至腰,意守命门穴。
4.操作提示
操作此势时易出现身体后仰太过,弯腰屈膝现象。纠正方法身体后仰以保持平衡稳固为度,上体前俯时两膝要伸直,向下弯腰的力度可量力而行。
图1 图2 图3
第七节 攢拳怒目增气力
1.调身
(1)松静站立如前,左足橫出变马步,兩手提至腰間半握拳,拳心向上,两拳相距三拳左右,两手环抱如半月状(见图1)。
1.两手托天理三焦
具有三焦通畅、气血调和、调节肝肾气化的作用。可用于四肢和躯干、手臂、颈、肩背、腰等部位的肌肉、骨骼、韧带的调理。
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高血压、慢性疲劳综合征、月经不调等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2.左右开弓似射雕
强心润肺,调理上、中焦,改善胸椎、颈部的血液循环。
针对脑震荡引起的后遗症、咳嗽、气喘、咳血、咽痛、胸部胀满、手臂前侧桡侧缘痛、肩、背寒痛等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3)还原如起勢(见图1)。
(4)左手自左上方缓缓下落,右手順势向上,双手翻掌,手心向上,相接于小腹前(见图3)。
(5)还原如起勢(见图1),如此左右交换,反复作6~8次。
2.调息
(1)动作1屏息。
(2)动作2吸气。
(3)动作3呼气。
(4)动作4吸气。
(5)动作5呼气。
3.调心
动作2、4想象气机以中焦为中心两臂上下对拔争力,贯通两侧的肝经、胆经、脾经、胃经,并使其受到牵引。
4.操作提示:两臂自体侧抬起平胸时身体易出现前后晃动和耸肩,纠正方法是两足抓地,气沉丹田,沉肩坠肘。
图1 图2 图3
第三节 调理脾胃须单举

(1)两臂下垂,掌心下按,手指向前,成下按式站桩,两手同时向前向內划弧,顺势翻掌向上,指尖相对,在小腹前如提抱式站桩(见图1)。

八段锦,动作要领指导,带你零基础入门

八段锦,动作要领指导,带你零基础入门

八段锦,动作要领指导,带你零基础入门最近看到很多很多博主都在推荐八段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练习八段锦当中,作为一个常年习练八段锦的人,也在中医健康行业打拼多年,整理出完整的八段锦练习内容,比较适合零基础的小白来跟练。

跟着下文中具体动作指导来练习,简单方便,直接照做,同时也对一些专有名词进行了解释,即使没接触过,也能学会。

八段锦是什么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或者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各个功法相辅相成。

八段锦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强健体魄的锻炼方法,不需要额外的工具、场地,能直接开始练习。

建议每周3~4次。

八段锦的动作包括如下8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八段锦的习练结合了意、气、形三者,不仅能够强身健体,促进消化,改善睡眠,还能防治慢性病,长期坚持能很好改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还可以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衰老能力,改善练习者的心理状况。

八段锦的功法特点这里的特点不是指某一个具体动作,而是整体需要关注的要领,对接下来的习练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避免刚开始身形、动作等各方面不对,后面的坚持只会伤到筋骨肌肉,这样得不偿失。

(一)身与形合,呼吸顺畅:在习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相互结合,避免身形僵硬,在刚开始不熟练的时候,身体的姿势形态一定要到位,避免身体身形走样。

同时要顺畅呼吸,而不是一直大口吸气,自然顺畅呼吸能更好带动气机。

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

(二)松紧自然,动静相宜;松是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一方面是习练中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渐做到心静体松。

紧指的是习练中要适当用力,不可松垮,牵引抻拉关节肌肉,增加动作时间和刺激强度,要缓慢进行。

松而不懈,保持正确姿势,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