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28052儿童发展考前复习资料全
自考《学前儿童发展》复习资料(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代码12340,洪秀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自考《学前儿童发展》复习资料(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代码12340,洪秀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e816baa45177232e60a293.png)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导论1、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小学之前(0-6岁)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
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之前(3-6岁)的儿童。
一般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2、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整体)、有规律的(有序)、持续性(时间上的延续)的变化。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
4、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5、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1)理论价值: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2)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6、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生物性(先天遗传)与社会性(后天教养);主动(积极参与者)与被动(被动接受者);连续性和阶段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7、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简答)(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8、通常认为,2-3岁是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5-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
9、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选择)客观性原则(充分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充足的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性);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避免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教育性原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
10、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研究设计:横断设计(同一时间点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追踪设计(某一时间段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反复观察)、时间序列设计(将横断设计和追踪设计结合起来)。
28052儿童发展2022年04月真题答案
![28052儿童发展2022年04月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356e1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7.png)
28052儿童发展2022年04月真题答案2022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节段,并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最小单位是(B)A、碱基B、基因C、染色体D、DNA2、当老师要求记住回家后要准备的郊游物品时,幼儿常常会再讲一遍,这是一种记忆的(D)A、事件可能性策略B、词序策略C、非语言策略D、复述策略3、把所有的四条腿动物都称作是“狗”是儿童语言发展中的(C)A/被动型语言现象B、词序策略现象C、词义扩张现象D、词义缩小现象4、提出智力商数概念的是(A)A、推孟B、韦克斯勒C、比纳D、西蒙5、儿童在别的游戏儿童旁边玩,互相不影响,不干预,各按各的方式玩,这种游戏是(B)A、单独游戏B、平形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6、具备守恒性这一年龄段特征的儿童发展的(C)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极端的环境论者华生将行为分析为(B)A、观察学习B、S—RC、S—O—RD、替代强化8、儿童的道德发展特征表现为他律道德的年龄是(B)A、1—2岁B、5—10岁C、9—11岁D、11—15岁9、脱氧核糖核酸在生成方式上的特点是(C)A、减数分裂B、有丝分裂C、自我复制D、配对合成10、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年龄范围是指(B)A、从出生到6、7岁B、从出生到17、18岁C、从出生到青春期开始D、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二、填空题。
(每题1分,共10分)11、在环境与遗传对发展的影响问题上,格塞尔提出了成熟论,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他双生子爬梯实验。
12、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称的儿童建立了_客体永久性_。
13、遗传病一般是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_造成的。
14、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悦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_消极反应。
《学前儿童发展》1-3章复习资料(自考国考)
![《学前儿童发展》1-3章复习资料(自考国考)](https://img.taocdn.com/s3/m/cea2dba50975f46527d3e184.png)
学前儿童:(广义:出生到上小学前的儿童。
狭义:指幼儿园到上小学前的儿童)(婴儿期(0-3),幼儿(3-6),婴幼儿时期(0-6))1、发展的含义: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有规律的、持续性的变化。
2、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1)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2)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3)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1)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2)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3)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观和客观)。
4、结合实际分析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1)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价值:学前儿童发展是人类发展研究的重要构成。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能够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为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研究和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实践意义:A、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B、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C、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1、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1)生物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生物性:是指强调遗传因素对发展的决定作用。
通常认为,遗传是儿童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信息既是人类千百万年来进化的结晶,又是个体发展的先天基础。
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发展并不是脱离社会条件的空洞的、抽象的过程,而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现实的、具体的过程。
这种社会制约性不仅表现在个体所依赖以生活的条件离不开社会环境,而且还表现在个体心理的一切实际操作,尤其是高级的心理过程都离不开人类所具有的特定心理工具,即各种符号、记号,其中最抽象的符号是人类的语言和文字。
(2)主动与被动;(3)连续性和阶段性;(4)普遍性和差异性。
2、年龄特征: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它代表着特定年龄阶段对数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反映着该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图景与可能性。
儿童心理学知识汇总28052《儿童发展》
![儿童心理学知识汇总28052《儿童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7ef3df1856a561252d36fe5.png)
一、名词解释1.发展心理学(狭义):就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2.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3.关键期:最初是从植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
在动物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在某个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和形成,如果错过这一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
有学者认为,在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即关键期。
也有学者称之为最佳学习期。
4.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
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6.跨文化研究:又称交叉文化研究。
同一个客体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里发展的影响。
7.蛋白质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有两方面功能:1它是细胞结构的基础;2细胞的一切生物化学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8.等位基因:就是指在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控制相对性状发育的基因,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9.显性基因:两个等位基因在决定它们所控制的性状表现时,其作用并不是平等的,其中一个基因力量较强,另一个基因力量较弱,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强的,在性状上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因。
力量较弱而没有表现出来的称为隐性基因。
10.基因突变: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化学成分、DNA链上某一小段由于某种原因所引起的分子结构的变化。
11.染色体异常:是由于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减少或增加,染色体某一节段的短缺或易位造成的。
12.唐氏综合症:唐氏综合症又称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症,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1/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
江苏自考28052儿童发展考前复习资料全
![江苏自考28052儿童发展考前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4037d34d960590c69fc3760f.png)
自考28052儿童发展考前复习资料一、心理过程的容: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具体过程:1)认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核心。
2)情感过程,它是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的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3)意志过程,它是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心理过程是统一的。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相互联系。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
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1)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与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
它有以下两个特点:(1)具体性和形象性(2)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3)抽象逻辑思维,就是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
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不自觉性与自觉性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过程。
三、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一)智慧发展的阶段,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细分为六个子阶段:(1)0~1个月,反射活动阶段(2)1~4个月,习惯动作时期(3)4~10个月,有目的的动作形成时期(4)10~12个月,手段和目的之间分化并协调的时期(5)12~18个月,感知运动智慧时期(6)18~24个月,感知运动智慧的综合时期2.前运算阶段(2~7岁),分为两个子阶段:(1)2~4岁,象征思维阶段,已经出现了象征符号的机能。
(2)4~7岁,知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进展。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运算获得了可逆性。
这一阶段的儿童发展了接触自我中心的作用,并出现了守恒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从11或12岁开始)(二)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教育必须要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与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
自学考试儿童发展理论复习资料全
![自学考试儿童发展理论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906b35f0a417866fb84a8ece.png)
学前教育本科儿童发展理论内部资料绪论 (2)第一章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 (3)第二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4)第三章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6)第四章日内瓦学派的发生认识论 (7)第五章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9)第六章生态学和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10)绪论1、心理学的基本问题(1)心理学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心理学是什么?第二,怎样研究心理现象?(2)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8年,德国心理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心理学面临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对象——人。
无论把心理学当做自然科学来看待还是当做社会科学来看待,任何一个学派运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揭示有限的规律和作出有限的贡献,“心理学有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即没有哪一种理论或范式能包容人类行为的广阔范围和全部复杂性”。
2、什么是发展(1)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就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
也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成为发展。
空间变化、非空间变化虽然具有可逆性,但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
发展还可以说成“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制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指导研究(1)理论还能启发思考。
指导观察和产生新信息。
(2)理论不仅能促进研究者新的观察,而且还能促进我们重新考察那些早已脍炙人口而反遭忽略的变量。
(3)事实上,每一个研究者总是在理论的指导下从事儿童发展研究的,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从假设起步的,而假设必定来自于一定的理论。
4、发展理论的主题(1)心理的实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就是心理的实质的真实内涵。
在机械轮的观点中,整个世界好像是一台在时间和空间中运转的机器,它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
与机械论相反的是机体论,该思想起源于莱布尼茨。
(2)量变与质变:机械论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其逻辑的结果是认为心理的我发展只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量的多少,而无法涉及质的变化。
自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 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总)
![自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 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总)](https://img.taocdn.com/s3/m/65ed666fa8114431b80dd852.png)
儿童发展心理学单选题:1.儿童以展心理学的儿童一般是指出生到(17、18岁) 2.遗传决定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4.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斯腾) 1.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并提出成熟决定论的是(格塞尔) 1.格塞尔的理论——成熟势力说,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1.相互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格式) 1.德.斐利斯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化,他把这个特定期称为(敏感期)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1.科学儿童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 1.美国儿童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是(霍尔) 1.霍尔发明的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是(问卷法) 1.在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人物是(陈鹤琴)1.陈鹤琴用日记记录自己孩子成长变化的追踪观察成果是(《儿童心理之研究》) 1.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成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成特点的研究是(横向研究) 1.在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是(纵向研究)1.具有时间短、取样大等特点的研究是指(横向研究) 1. 具有时间长、耗资多、选择的被试数量小等特点的研究是指(纵向研究)1.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华生) 1.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流派是(心理分析理论)1.从水分子上来说,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脱氧核糖核酸) 1.DNA在生成方式上的特点是(自我复制) 1.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1.生命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1.组成蛋白质的单位是(氨基酸) 1.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强并且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因) 1.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弱没有表现出来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1.不同的生长周期中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加的速率是不同的,发育的速度经历了两个高峰期,第二高峰期出现在(青春期) 1.男女儿童在身高、体重、肩宽、盆宽等发育曲线上出现了(两次交叉)1.孕的第四周胚胎首先形成的是(神经系统)1.出生时新生儿的脑重是(390克) 1.儿童触摸新生儿脚底,则足趾必向上呈扇形张开,该反应称为(足趾反射) 1.儿童出生约十天出现的第一个条件反射是(哺乳姿势条件反射) 1.不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如何,全世界各民族的儿童基本上以同样顺序获得各种动作,说明影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 1.在儿童发育的第二个阶段迅速发展的系统是(生殖系统) 1.儿童脑内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神经纤维的髓鞘化)1.循环系统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成的。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整理(陈老师).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整理(陈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c4a58110b90d6c85ec3ac6d3.png)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提纲和练习第一章绪论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与变化的关系:①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应发生在个体内部。
②发展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 发展理论的任务:①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
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
②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只有充分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把握心理的实质。
③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发展理论必须说明心理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原则,阐述变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揭示调整发展速率的变量。
4.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重要性及作用: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时最核心的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辨别良莠、识别真假的能力。
具有(1)组织信息。
(2)指导研究的作用。
5.发展理论的主题①心理的实质②量变与质变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④理论自身的建设附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发展二、思考题:1. 发展与变化是同一个意思吗?2. 发展理论有什么任务?3. 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说明任何人无论是否意识到,都是按照一种理论在观察和处理幼儿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4.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作用。
第二章成熟势力说一、选择题:1.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A、量变B、个别差异C、质变D、相互作用2.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A、遗传B、成熟C、环境D、训练3. 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如何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A、突然转变B、阶段连续C、逐渐过渡D、线性连续4. 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A、单侧原则B、偏好原则C、不对称原则D、主导性原则5. 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A、冲突性B、周期性C、矛盾性D、方向性二、填空题:6.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江苏自考28052儿童发展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江苏自考28052儿童发展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be8f75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9.png)
儿童发展(32-28052适用江苏)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研究内容、理论、特点、发展过程等。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1)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模式。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
(3)揭示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考点2:简述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
答:(1)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2)共同决定论。
(3)相互作用论。
考点3:简述儿童心理研究的问题的来源。
答:(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
(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
(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考点4:简述发展研究中的横向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答:横向研究最突出的优点是时间短、取样大,一般只需几天或几个月,能迅速地获得大量的数据材料,省时省力。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优点是:因为取样大,材料更具代表性;因为时间短,不易受时代变迁而带来的影响。
但是,横向研究也有不足之处。
由于被试是来自不同年龄点的不同个体,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能确切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尤其是要探究心理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的转折点,早期经验对后期心理发展的影响时,横向研究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
考点5:简述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
答:(1)孕妇的营养。
(2)孕妇的疾病。
(3)药物和其他致畴因素。
(4)辐射。
(5)孕妇的情绪。
考点6: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答:(1)从上至下。
头部动作→躯干动作→脚的动作(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2)由近及远。
自考儿童发展试题及答案
![自考儿童发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61a30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e.png)
自考儿童发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特定阶段对某种能力的发展特别敏感,错过了这个阶段,这种能力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以下哪个阶段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青春期答案:D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11岁之间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性别答案:D4.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通常在哪个阶段开始?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青春期答案:C5. 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中,科尔伯格提出了几个道德发展阶段?A. 3个B. 6个C. 8个D. 10个答案:C6. 儿童的依恋类型主要分为哪三种?A. 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B. 安全型、反抗型、回避型C. 安全型、焦虑型、矛盾型D. 安全型、反抗型、矛盾型答案:A7. 儿童的社交技能发展中,哪个阶段是同伴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青春期答案:C8. 儿童发展研究中,埃里克森提出了几个发展阶段?A. 5个B. 8个C. 10个D. 12个答案:B9. 儿童的创造力发展通常在哪个阶段达到高峰?A. 幼儿期B. 学龄前期C. 青春期D. 成年期答案:C10.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个人努力B. 社会互动C. 环境适应D. 教育影响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儿童发展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认知发展B. 语言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身体发展答案:ABCD2. 儿童发展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3. 儿童发展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的道德判断?A. 家庭环境B. 同伴影响C. 文化背景D. 教育方式答案:ABCD4. 儿童发展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A. 成就感B. 家庭关系C. 社会评价D. 个人经历答案:ABCD5. 儿童发展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的创造力?A. 家庭环境B. 教育方式C. 同伴影响D. 文化背景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能力发展的影响。
自考本科28052真题
![自考本科28052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29d63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b.png)
自考本科28052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染色体先天缺陷最常见的是()A.软骨发育不全症B.唐氏综合症C.多趾畸形D.苯丙酮尿症2.“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是天赋本能的渐次显现,也非单纯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辐合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A.高尔顿B.华生C.斯滕D.皮亚杰3.儿童不一定与地方政府、社区、地方媒体等机构有直接联系,但这些机构对儿童的发展可能产生直接且重要的作用。
此类机构属于布朗芬布伦納系统论中的()A.微观系统B.中观系统C.外部系统D.宏观系统4.如果儿童能够完全正确辦认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别能力尚未发展完善,那么儿童的年龄约是()A.3岁B.4岁C.5岁D.6岁5,我国学者方格等研究了4一7岁和5-8岁儿童知觉时间的顺序,研究表明,儿童认知时序遵循的原则是()A.先认知时序的固定性,然后认知时序的相对性B.只能认知时序的固定性C.先认知时序的相对性,然后认知时序的固定性D.同时认知时序的相对性和固定性6.幼儿费劲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通过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运动姿势使之适应于他人的行为细节,这种认知现象是()A.建构B.同化C.顺化D.平衡7.认为儿童学好一个科目的关键,在于掌握基本原则,而不仅仅是习得一系列事实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维果茨基C.布鲁纳D.西格勒8.新皮亚杰主义者R.Case将短时记忆划分为运算空间和()A.认知空间B.加工空间C.储存空间D.加工容量9.认为语言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连锁和结合,在刺激和反应连结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强化。
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乔姆斯基B.勒纳伯格C.阿尔伯特D.斯金纳10.句子在表达一个意思时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这种句子称为()A.简单句B.单词句C.电报句D.复合句11.最早提出智商概念的是()A.卡特尔B.斯皮尔曼气C.吉尔福特特D.推孟12.婴儿的感知觉研究表明,注意的习惯化的前提是A.信息解码能力B.再认记忆能力C.条件反射D.视觉偏爱13.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是()A.微笑B.哭泣C.愤怒D.张嘴14.幼儿期儿童主要的活动方式是()A.交往B.劳动C.游戏D.学习15.帮助儿童认识错误的想法并学会自我监察害怕行为的发生,教会儿童用新的想法塑造新行为,这种方法称为()A.对抗性条件作用B.系统脱敏法C.模特塑造法D.认知疗法16.认为游戏是一种习得行为,遵循“效果律”的是()A.学习理论B.心理分析理论C.认知动力说D.生活准备说17.儿童见到母亲立即要求母亲抱他,可刚被抱起来又挣扎着要下来。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3带答案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3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b771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2.png)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吉布森的视崖实验装置主要是用来测查婴儿的()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方位知觉D.深度知觉2.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 ) 。
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C.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3.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期望的儿童处于()A.后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前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4.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A.广度B.分配C.稳定性D.选择性6.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A.1 岁B.2-3 岁C.3-6 岁D.7 岁7.毛毛一个人在家想看电视,却老打不开电视,就说:“呀,怎么打不开呢?”这时毛毛的言语属于()A.对话言语B.连贯言语C.问题言语D.游戏言语8.观察力初步形成于( )A.婴儿B.幼儿C.乳儿D.新生儿9.一般来说,学前 ) 乙童在某个年龄段记忆不能永久保持,称之为“幼儿健忘”。
这个年龄段是()A.3 岁前B.3~ 4 岁C.4~ 5 岁D.5 ~ 6 岁10.一岁半的幼儿果果有不同需求时,常只会缠着妈妈叫个不停“妈妈,妈妈”。
妈妈要根据当时的情景判断,或抱他,或给他吃东西,或给他拿玩具玩。
果果的这种言语表达形式属于()A.简单句B.复合句C.电报句D.单词句11.小明听《西游记》故事时,在头脑中浮现了孙悟空的形象。
这种想象是()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12.王老师边熟练弹琴边教小朋友唱歌。
王老师的注意活动表现出较好的()A.分配性B.稳定性C.转移性D.选择性13.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 ( ) 阶段。
A.自我中心B.他我中心C.自我~他我中心D.超越自我中心。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儿童发展理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儿童发展理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7d3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3.png)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儿童发展理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A.节约原则B.经济原则C.快乐原则D.压抑原则2.【单选题】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A.8 个B.6 个C.5 个D.4 个3.【单选题】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A.神经症B.退缩C.社交恐惧感D.基本焦虑4.【单选题】埃里克森把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什么?()A.生命循环B.生物圈C.生命周期D.生物链5.【单选题】霍妮理论中的“离众” ,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A.保持距离B.不交往C.不理睬D.不加入活动6.【单选题】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霍妮D.华生7.【单选题】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A.本我B.自我C.升华D.超我8.【问答题】吉布森认为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9.【问答题】在霍妮看来,环境中的哪些不利因素会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和无助感?10.【问答题】简述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
11.【问答题】名词解释:知觉12.【单选题】儿童进人学龄期后,开始感受到幼儿期的游戏缺少一种能够制造而且制作精美的感觉,从而产生不满和不快。
埃里克森把这种感觉称为()A.挫败感B.进步感C.勤奋感D.自卑感13.【单选题】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典酌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儿童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发展事实,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华生C.格塞尔D.班杜拉14.【问答题】名词解释:发展方向的原则15.【单选题】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A.华生B.格塞尔C.斯金纳D.埃里克森16.【问答题】名词解释:发展17.【单选题】婴儿看到人脸而微笑,由于饥饿而啼哭,就行为的起因而言,这属乎()A.即时起因B.个体发生的起因C.种系发生的起因D.行为功能18.【单选题】斯金纳认为,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是()A.操作B.强化C.增强D.守恒19.【单选题】皮亚杰认为,在一些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的人身上,始终保持着什么状态:()A.自我中心B.思维混乱C.不守恒D.迷信鬼神20.【单选题】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A.冲突性B.周期性C.矛盾性D.方向性第2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这种现象用霍妮的防御机制理论解释属于()A.盲点作用B.合理化作用C.自以为是D.犬儒主义2.【问答题】试举两例说明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3.【单选题】家庭、学校、同伴群体这三个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微观系统之外的()A.外部系统B.中间系统C.同伴网络D.依恋行为系统4.【问答题】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5.【问答题】维果茨基提出高级心理机能有哪些特性?6.【问答题】名词解释:运算7.【问答题】名词解释:环境决定论8.【单选题】维果茨基认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A.科技研究B.历史研究C.人类遗传研究D.人类生理研究9.【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婴儿与依恋对象保持联系的行为是()A.排便B.姿势的调整C.注视D.依偎10.【问答题】名词解释:心理的发展11.【单选题】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A.量变B.个别差异C.质变D.相互作用12.【单选题】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A.适应B.运算C.平衡D.认知结构13.【问答题】简述格塞尔成熟势力说包括哪几个方面。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8045学前教育思想史模拟试卷(四)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8045学前教育思想史模拟试卷(四)](https://img.taocdn.com/s3/m/6208a2a831b765ce050814ef.png)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思想史试卷(课程代码:280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1.在人性问题上,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先秦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2.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A.《孝经》B.《论语》C.《颜氏家训》D.《温公家训》3.古代教育家中特别强调胎教作用的是()A.张履祥B.张世仪C.唐彪D.颜之推4.朱熹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他专门为儿童编写的教材有()A.《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B.《小学》C.《近思录》D.《论小学》5.将“养成健全之人格”作为普通教育的目的的我国近代教育家()A.康有为B.王国维C.蔡元培D.陶行知6.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园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蒙养园开设的教学内容的条目有游戏.歌谣.谈话和()A.言语B.劳作C.静息D.手技7.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勾画的理想教育系统。
有关幼儿教育的机构主要有人本院和()A.慈幼院B.幼稚园C.蒙养院D.育婴院8.陈鹤琴提出“好模仿”是幼儿的心里特点之一,同事根据自己和外国学者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儿童模仿是()A.有选择的B.无选择的C.无教育价值的D.有理性的9.陶行知批评旧中国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A.富贵病B.高档病C.好大病D.完美病10.幼儿园常见的有规则游戏主要有: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和()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表演游戏D.智力游戏11.唐彪在《父师善诱法》中提出:“子弟聪明有智者。
可以责扑骂詈愧耻之,使指激励精进;愚顽无知者,督责之责彼益自弃,而安于下流,无上进之机矣”为此要求幼儿教育应遵循()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正面教育原则12.古希腊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A.《理想国》B.《政治学》C.《伦理学》D.《逻辑学》13.提出以培养“善良.精于雄辩的人”为教育目标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4.《世界图解》的作者是()A.昆体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俊15.详细讨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B.洛克C.卢俊D.杜威16.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详细论述儿童感官教育的人是()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赫尔巴特17.《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作者是()A.昆体良B.蒙田C.卢梭D.裴斯泰洛齐18.明确提出“教育性学习”的教育思想家是()A.卢俊B.裴斯泰洛奇C.赫尔巴特D.福禄贝尔19.被后人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A.赫尔巴特B.福禄倍尔C.蒙台梭利D.皮亚杰20.现在学前教育思想与前一时期比较更加注重研究()A.儿童观B.儿童教育目标C.儿童身心发展D.儿童教育方法21.突出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教育家是()A.福禄倍尔B.皮亚杰C.蒙台梭利D.杜威22.欧洲“新教育”运动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是()A.蒙台梭利B.卢梭C.皮亚杰D.马斯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023年10月自考儿童发展理论考试真题全套试卷
![2023年10月自考儿童发展理论考试真题全套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13d42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1.png)
10月自考《小朋友发展理论》考试真题(全套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题1分, 共20分。
在每题列出旳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选出。
1. 主张心理学应当只研究外在行为旳心理学家是A. 维果茨基B. 华生C. 弗洛伊德D. 皮亚杰2. 科学研究旳一般措施都是起步于A. 假设B. 试验C. 分析D. 调查3.小朋友发展中, “进两步, 退一步, 然后再进两步”体现旳发展原则是A. 个体成熟原则B. 发展方向旳原则C. 自我调整原则D. 发展阶段旳原则4. 小朋友把注意集中在自己旳观点和自己旳动作上旳现象是A. 运算B. 自我中心C. 动作逻辑D. 对应逻辑5.格赛尔成熟理论认为, 对小朋友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旳是A. 生物学构造B. 教育质量C. 家庭气氛D. 社会文化6.华生认为, 人格是由我们旳系统构成旳, 这一系统是A. 环境系统B. 能力系统C. 知识系统D. 习惯系统7. 如下不属于班杜拉“袭击试验”电影中袭击行为旳成果是A. 袭击-奖赏型B. 袭击-惩罚型C. 无成果型D. 无袭击-奖赏型8. 《梦旳解析》旳作者是A. 弗洛伊德B. 埃里克森C. 格赛尔D. 乔姆斯基9. 超我旳来源是A. 快乐B. 良心C. 自恋D. 自居10.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旳前生殖期包括口唇期和A. 潜伏期B. 青春期C. 肛门期D. 宣泄期11. 心理分析旳重要措施之一是A. 投射B. 精神分析暗示法C. 趋众作用D. 合理化作用12.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心剪发展过程旳重心是A. 社会过程B. 本能过程C. 生物过程D. 自我过程13.皮亚杰旳发生认识论认为, 所有生物体构造共有旳机能是A. 适应B. 顺化C. 认知构造D. 智慧14. 小朋友思维旳关键特点是A. 自我中心B.动作思维C. 详细形象思维D. 抽象逻辑思维15.维果茨基认为, 制约人旳心剪发展旳原因是A. 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B. 人旳生物成熟规律C. 学校教育发展规律D. 科学技术发展规律16. 3岁此前小朋友旳学习根据是A. 自己旳大纲B. 学校旳大纲C. 社会旳大纲D. 母亲旳大纲17. 视崖试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A. 积极性B.选择性C. 回避型D. 敏感性18. 对小朋友发展影响最深远旳环境是A. 自然环境B. 家庭环境C. 中间环境D. 文化环境19. 小朋友安全型依恋形成旳中心要素是A. 母亲照看方式旳接受性B. 教养行为旳适应性C. 母亲照看方式旳合作性D. 教养方式旳敏感性20.根据爱因斯沃斯旳研究, 婴儿产生分离焦急经历旳第一种阶段是A. 失望B. 对抗C. 超脱D. 回避二、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4小题, 每题3分, 共12分。
28052儿童发展真题六份
![28052儿童发展真题六份](https://img.taocdn.com/s3/m/fcfb6813581b6bd97f19ea29.png)
2006 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8052 儿童发展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1.视觉恒常性:P68是指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2.元认知:P106是儿童对自己认知能力的认识和控制力。
3.依恋:P232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4.儿童:P4一般是指出生到青年前期,即出生到17、18岁左右。
5.替代强化:P270儿童的许多行为并未受到直接的强化,而是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
这个过程被称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
二、填空题(每空1 分。
共20 分)6.情绪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是引起情绪的_情境___、身体状态、情绪表现和__情绪体验___7.在道德研究中,皮亚杰编成__对偶的故事____故事,柯尔伯格则采用道德_两难__故事。
8.幼儿的理智感的重要表现形式,一种是_好奇好问___另一种是与动作相联系的破坏行为1.9.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由大到小、_从上至下、由近及远10.移情能力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___理解____和__共享_____ 一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1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__本我______,__自我______、超我三个方面组成12.思维的机制就是_同化___和__ 顺应___两种适应机能的发展。
13.智力商数(IQ)等于_智力年龄(MA)___除以__实足年龄(CA)__乘以100。
14.卡特尔认为__流体智力___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的智力,_晶体智力____则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15.测量记忆最好的方法是再认、__重组____和__回忆____三、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题后的括号内。
对的打“√”.错的打“×”。
16.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这就是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角认同主要指的是对社会性别角色的认同,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就是所谓的男子气和女子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28052儿童发展考前复习资料一、心理过程的容: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具体过程:1)认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核心。
2)情感过程,它是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的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3)意志过程,它是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心理过程是统一的。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相互联系。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
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1)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
它有以下两个特点:(1)具体性和形象性(2)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3)抽象逻辑思维,就是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
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不自觉性与自觉性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过程。
三、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一)智慧发展的阶段,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细分为六个子阶段:(1)0~1个月,反射活动阶段(2)1~4个月,习惯动作时期(3)4~10个月,有目的的动作形成时期(4)10~12个月,手段和目的之间分化并协调的时期(5)12~18个月,感知运动智慧时期(6)18~24个月,感知运动智慧的综合时期2.前运算阶段(2~7岁),分为两个子阶段:(1)2~4岁,象征思维阶段,已经出现了象征符号的机能。
(2)4~7岁,知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进展。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运算获得了可逆性。
这一阶段的儿童发展了接触自我中心的作用,并出现了守恒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从11或12岁开始)(二)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教育必须要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
教育对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重要的,但又不是无限和万能的。
教育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和现有的认知结构水平。
教育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加速儿童的认知过程。
教育的最高要求应该使学生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和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
(三)语言与儿童思维的关系第一,思维和语言是异源的。
第二,语言是构成逻辑的必要条件。
四、昂德将情绪的社会性参照的发展经历划分为四个水平:1)0~2个月:不完整的面部知觉。
2)2~5个月:无评价的面部知觉。
3)5~7个月: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
4)7~10个月:在因果关系参照中应用表情信号。
五、托马斯的气质分类:1)容易照看型,占40%这类婴儿生理节律有规律,比较活跃,容易适应环境,如容易接近陌生人,容易接受新的食物,容易接受安慰等;情绪比较积极、稳定、友好、愉快,喜悦的情绪占主导;求知欲强,在活动中比较专注,不易分心;爱游戏,容易得到承认的关爱。
2)难以照看型,占10%这类婴儿生理节律混乱,睡眠、饮食及排便等技能缺乏规律性;情绪不稳定,易烦躁,爱吵闹,不容易接受承认的安慰,对新环境不容易适应,表现为易退缩和易激动;主导情绪消极,紧,焦虑强烈;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容易分心;难以与成人合作,与成人关系不密切。
3)缓慢发动型,占15%这类婴儿不活跃,情绪比较消极,表现较为安静和退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比较温和和低调,对新环境的适应比较慢,通过抚爱和教育能逐步适应新环境。
4)混合型,除上述三种以外的占35%。
六、依恋形成的阶段1)无分化阶段(0~3个月)2)低分化阶段(3~6个月)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至2.5岁)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5岁以后)七、电视对儿童攻击行为有哪些影响?1)它教给儿童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2)它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使暴力合法化3)它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并习以为常4)它使儿童对现实的想象建立在自己的行动上,过分地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由报复发展到攻击八、(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水平一:前习俗道德水平。
阶段一:以服从与惩罚为取向。
阶段二:以工具性目的为取向。
水平二:习俗道德水平。
阶段三:以“好孩子”为取向。
阶段四:以维持社会秩序为取向。
水平三: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五:以社会观念为取向。
阶段六:以价值观念为取向九、(简答)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换位思考问题2)移情作用3)父母抚养方式4)不同文化的影响十、(论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一)儿童自身的特点1、行为特征,它是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
2、认知能力,它与鹅绒社交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3、身体吸引力,5岁前,有吸引力的儿童和无吸引力儿童之间的行为差异很少,但5岁以后无吸引力儿童的攻击行为多于有吸引力的儿童,且反应方式更消极。
(二)外部环境的作用1、父母的鼓励,父母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为孩子彼此间的接触提供便利的条件(2)通过提供建议和指导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3)父母自身的不同风格对儿童社会化地影响2、教师的影响,教师对一个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会通过一种复杂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儿童对这个儿童的接纳性。
3、玩具及电视,艺术、建筑类的玩具,积木和拼图游戏,往往和独立游戏以及平行游戏有关;开放性的、非构造类的玩具则与合作性游戏有关。
十一、(简答)游戏中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儿童在游戏中不断获得并且检验自我力量,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2)儿童在游戏中逐步掌握应对挫折和宣泄压力的正确方法,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3)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学会协调并且整合自我感情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十二、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记忆的三类模式1)感觉记忆是刺激信息作用于感觉器官,便得到暂时的储存,通常为1-3秒。
2)短时记忆是信息被加工后能保持在1分钟之的记忆。
3)信息长时期储存,甚至保持终身,成了长时记忆。
十三、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无策略阶段2)部分策略阶段3)策略效果脱节阶段4)有效策略阶段十四、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1)视觉重复策略2)特征定位策略3)复述策略4)组织性策略5)提取策略十五、到了30个月至36个月之间,儿童已经习得了三个关于符号的概念:1、表征洞察2、双重表征3、表征特定性十六、幼儿的计数活动受五个原则支配:1)一一对应原则2)稳定次序原则3)基数原则4)抽象原则5)次序无关原则十七、情绪和感情对学前儿童成长具有重要的心理价值。
第一,人类婴儿具有先天情绪反射,是今后情绪、感情发展的起点。
第二,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的行为和驱力,是对个体本能需要的加强和放大,也是各种复杂社会行为的信号。
第三,情绪具有组织功能,能不断的发动和组织人的探究行为,促进或干扰认知的发展。
第四,情绪有人际交往功能。
如社会性微笑是亲子感情及至所有社会交往的媒介。
十八、科尔伯格把儿童性别守恒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性别标志。
2)性别固定。
3)性别一致性十九、儿童语言的准备:第一阶段,简单音节(0~3个月)第二阶段,连续音节(4~8个月)第三阶段,模仿音节(9~12个月)标志着儿童说话已经开始萌芽。
自考28052儿童发展考前复习资料二十、语法结构的发展:研究表明,2~6岁的儿童的语法结构大致按照以下趋势发展:1)从浑沌一体到逐步分化2)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3)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4)句子长度由短到长21、为什么母亲是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
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
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
22、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一)稳定的照看者,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照看的质量,首先照看的态度对依恋形成有重要影响;其次是照看的环境。
(三)儿童的特点,难以照看型气质的儿童和敏感—退缩型儿童,其母亲的抚养困难程度,显著高于容易照看型气质的儿童的母亲,另外儿童的智力水平及生理缺陷对依恋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四)家庭的因素,事业、婚姻失败、经济困难和其他一些因素都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照看质量,从而破坏儿童的依恋安全。
23.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客体中心阶段2)简单相互作用阶段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24.豪斯将儿童的社会游戏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层次一,平行游戏层次二,共同关系焦点的平行游戏层次三,简单的社会游戏层次四,共同意识的互补性和互惠的社会游戏层次五,互补和互惠的社会游戏25.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1)涂鸦期2)象征期3)定型期4)写实期26.如何读懂儿童画1)作画的顺序2)形象的大小3)人物关系4)细部处理5)图画的色彩27.婴儿游戏心理的发展趋势1)游戏的类型以练习性游戏为主,并且主要表现为感觉—动作游戏。
2)游戏的认知结构不断分化。
3)游戏的社会成分不断增加。
28.幼儿游戏心理的发展趋势1)游戏类型日益齐全,并且以象征性游戏为主导。
2)游戏的象征功能不断丰富、完善。
3)游戏的社会性成分日益多样化。
1.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2. 个性是一个人的心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
3.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特在莱比锡大学设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4. 人脑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
5. 皮层是控制整个机体活动的最好管理者和调节者,最新资料表明由1000亿个脑细胞分6层组成。
6. 枕叶—视觉颞叶—听觉顶叶—躯体感觉额叶在人的心里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7.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最基本得方法。
8. 认知指的是那些使头脑中产生认识的部处理过程和结果。
9. 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10.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一切信息加工的资料来源,是认识活动的开端。
11. 6个月婴儿的视觉功能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成人。
12. 儿出生后2个月的婴儿对鲜艳明亮的物体,尤其是对人脸容易产生视觉集中,表现出意味深长的偏好。
13. 波长较长的暖色,如红、橙、黄色,比波长较短的冷色,如蓝、紫色,更容易引起婴儿的喜爱,红色物体特别容易引起婴儿兴奋。
14. 儿童在识别颜色过程中,一般先认识颜色,然后才学会标志颜色的词。
15. 5岁是儿童颜色命名和再认能力发展的转折点。
16. 婴儿对声音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及定时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敏感,最典型的反应是低频声音对婴儿的安抚作用。
胎儿对父亲的声音比对母亲的声音更容易接受。
17. 婴儿的听觉定位表现出令人费解的U型发展。
18. 四个半月的婴儿听到自己的名字会转过头去。
19. 儿童的听觉影响着语言的获得、思维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20. 美国心理学家茨设计“注视箱”来研究婴儿的视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