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理解与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理解与认识社会主义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社会主义这个概念表达了一种和私人利益相对立的集体利益,表达的是对社会利益的关心和关怀。
社会主义是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伴而生的一种思想,是首先由莫尔开创的空想社会主义,到19世纪初,欧洲的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把空想社会主义推向了顶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构想。后来随着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产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使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为了与其他流派的社会主义加以区别,恩格斯将社会主义命名为“科学社会主义”,所以本文主要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谈谈我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一、科学社会主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
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而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包括了以下的基本内容,首先,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然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最后,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目标。此外,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
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1、社会主义将消灭一切专制的政治形式,建立完备彻底的民主制度;国家将失去暴力性质,成为单纯的管理机关和服务机构。与资本主义不同,资本主义要求限制最高权力,社会主义则消灭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最高权力。
2、社会主义要求将人的思想从资本、宗教、国家下彻底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接受思想和科技的优秀成果,使人的人格日益完善,智力日益发展。
3、资本主义最大限度地耗尽地球的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将合理地使用资源,并妥善地解决人口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当社会大规模改造失去了资本这个最大的阻碍,将不可遏止,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工业与农业的差别,城乡差别将最终被消灭。大规模的社会改造运动得以展开,社会主义社会就将开始确立起来。无疑,这依赖于一系列的社会主义革命作为前提,由于世界市场的存在,社会主义革命从一开始就将越出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成为团结人类的巨大力量。
二、我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理解与认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表现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的,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实践中全面展开。
(一)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主要表现
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主要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自邓小平理论开始,中国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时期,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但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生产力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社会不安定因素不断增加。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走上正轨。
(二)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相关理论成果的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
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就这一点来说,我国曾经是在一段时间内走过弯路的,就是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现实国情,片面强调共有制、按劳分配,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范围越大、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扩大公有制范围,提高公有制的程度,是国家的社会主义生产建设走了弯路。而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使得我们从更高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段路线,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即使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是刚开始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简单的排斥,使得生产关系超越了我国生产力的实际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改革,改变了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部分,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只有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灾害面前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调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核技术、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以及载人航天等尖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使得中国的科技水平在总体上弥补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落后状态,还施行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国战略,提高了国家科技软实力,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加速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即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这其中有很多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体现,即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统筹区域与城乡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