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教程》(姚启钧)第二章 光的衍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应的振动相位依次为:
a1 a2 a3 a4 ...... ak ak 1
f1,f1+,f1+2, f1+3,…f1+(k-1),f1+k。
对于轴上光源点 S 和轴上场点 P ,设圆孔恰好分 为 k 个半波带,则有
~ i 1 E1 a1e ~ i 1 E2 a2e ~ i 1 2 E3 a3e
观察屏 L
S *
其他孔径衍射的情况
L
衍射屏
观察屏
圆孔衍射 衍射屏 观察屏 不但光线拐弯,而且在 屏上出现 明暗相间的条纹。
S
a
-3a
*
10
这是光具有波动 性的重要表现。
例2:单缝衍射
衍射屏
观察屏 L
S
L
光线同样拐弯,而且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刀片边缘的衍射
圆屏的衍射
注意刀片狭缝的衍射花样
2.2 菲涅耳半波带 菲涅耳衍射(圆孔和圆屏)
用代数加法或矢量加法代替积分运算,可以十分 方便地对衍射现象作定性或半定量的解释。 1 . 菲涅耳半波带法
将入射波面分割成波带,考察每个波带对衍射的贡献。 波带分割原则(以点光源照明、圆孔衍射为例) 点光源与观察点P(场点)的连线与波面S的交点:极点 极点到观察点的距离: r0 以场点P为球心,分别以r0+/2、 r0 +、 r0 +3/2……为半径作球面; 这些球面将透过小孔的波面截成若干波带,使得每相邻两个波带的边缘点到P 点的光程差等于半个波长 。
菲涅耳半波带的特点: (1)相邻波带的对 应部分在P点引起的 光振动相位相差, 故在P点产生相消干 涉;
(2)所有波带的面积与到P 点的距离比值近似相等,且 满足( r0 >>时)
ΔS k πR rk R r0
证明参看书上P73
在P点处看到圆孔中露出的波带
(3)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第k个波带所发 次波到达P点时的振幅为
S k a k K k rk
2. 合振动振幅的计 算 假设:
①同一波带各处到P点的距离 相等; ②同一波带各处正法向与该部 分到P点连线的夹角()相等。
则:(1) 同一波带内各处在P点产生的光振动具有相同的振幅和相位; (2) 任一波带在P点产生的光振动的振幅仅仅与该波带到P点的方向角有关,即随 着波带级数的增大而单调地减小,可表示为:
第2章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of light
衍射现象及其初步解释——惠更斯原理 光振幅的计算——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菲涅耳半波带法,菲涅耳衍射 夫琅和费衍射,衍射图样 衍射光栅 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
2.1 衍射现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 衍射现象及其分类 衍射是波动的基 本特征之一,表现为波 动在传播过程中偏离直 线传播而绕过障Fra Baidu bibliotek物现 象。
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1818)
菲涅耳对惠更斯原理的改进: 给不同次波赋予相应的相位和振幅,并将次波的干涉 叠加性引入惠更斯原理,得到衍射的定量表达式。
波面S上每个面元dS都是次波源,次波在p点引起振动的振幅与面积dS成正 比,与距离r成反比,且与倾角有关。
A(Q) K ( ) dE( P) dS r
波长较长的波(如声波、水面波), 很容易观察到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现象
(光盘表面的衍射)
• 在障碍物尺寸与波长可 比的情况下,也可以观 察到光的衍射现象。 定义: 光绕过障碍物偏离 直线传播进入几何阴影,并 在屏幕上出现光强分布不均 匀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光的衍射举例-单 缝
光的衍射举例
衍射屏
单缝衍射
惠更斯原理是近代光学的一个重要基本理论。 成功:解释光的直线传播 解释光的反射、折射和双折射现象
预料光的衍射现象的存在
缺陷:不能确定沿衍射光方向传播的振动的振幅。 无法进行定量计算。 菲涅耳对惠更斯的光学理论作了发展和补充,创立 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才较好地解释了衍射 现象,完善了光的波动理论。
注意阴影中央的亮点 (泊松点)
衍射现象
衍射分类:按传播距离划分衍射区
平 面 波 入 射
在d→0时,是 光的直线传播 区,有很清晰 的几何阴影,
近场衍射
远场衍射
2. 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
1629—1695,荷兰物理学家
惠更斯原理(1690):在波 动传播过程中的任一时刻, 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看作一 个新的波源,各自发射球面 次波。在以后的任何时刻, 所有次波的包络面,形成下 一时刻的新波面。两个波面 的空间间隔等于波的传播速 度与传播时间间隔的乘积。
次波中心Q 的光振幅 Q点在p 点引起的 光波振幅 倾斜因子 次波中心附 近的小面元
d · r S Q S(波面)
次波中心 设初相为零
n
dE(p) · p
观 察 点
倾斜因子K()的特点
A(Q) K ( ) dE( p) C dS cos(kr t ) r
0, K K max K ( ) , K 0 2
s
A(Q) K ( ) C cos(kr t ) dS r
A(Q) K ( ) ikr C e dS r
对于单色光,可写成复数形式
E( p )
s
P点处波的强度:I p
E0( p )
2
在处理近场菲涅耳衍射时,直接使用上式计算往往是很困难的。通常采用 振幅矢量叠加法(即利用菲涅耳半波带)来做近似处理。
A(Q )
取决于波面上Q点处的强度
各次波在空间某点的相 干叠加,就得到了该点 波的振幅。
E( p )
s
A(Q) K ( ) C cos(kr t ) dS r
2 I p E 0( p ) P点处波的强度:
菲涅耳衍射 积分公式
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
E( p )
k ~ ~ 设1=0,有 E P Ak E m m 1
a1 a 2 a 3 1
k 1
ak
Ak a1 a2 a3 ak
a1 a k k 奇 数 : Ak , 2 2 k 不 很 大 时 , a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