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整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课堂教学观及重建

-------以杜郎口中学为例

第一部分当代课堂教学观文献综述

我国传统的教学观主要是从本体论、价值论以及认识论方面进行探究。近年来,有些学者从不同视野或学科来研究教学观,主要是从心理学、哲学、生态学、复杂性科学、教育学等视野或学科,也有学者在批判传统教学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观,这些教学观都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丰富了人们对教学的认识。

一、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学观主要有人本主义教学观、认知心理学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其中,研究较多的是建构主义教学观和人本主义教学观,对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影响也较大。

1.建构主义教学观

认为教学主要是为了支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教学目的重在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重新解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指出教学过程是学习者在教师帮助下,在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动机及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 1).) 建构主义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主动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注重信息资源支持“学”。

2. 人本主义教学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 年代,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关于人本主义教学观研究较多的是罗杰斯的教学观。关于罗杰斯的教学观已经形成了共识,一般认为罗杰斯的教学观是以他的“患者中心疗法”为基础,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变化,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指导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强调情意教学,注重和谐师生情感,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罗杰斯教学观被称为“非指导性教学”,一反传统教学中的“指导性教学”。人本主义教学观对我国

的教学也不无借鉴意义,其优点表现在:注重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突出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等。

二、以哲学视野来探讨教学观,主要有后现代主义、生存论、主体间性、存在主义、过程哲学等视野,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后现代主义教学观。

1.后现代主义教学观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教学评价观等,目前我国教学论研究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培养,从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中我们可以得出四点启示,即解构理性,培养个性;主张开放性和自组织性;强调平等对话;强调多元性,体现差异。(唐金玲.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对我国教学论的启示.继续教育研究.2009(1).)

2.生存论视域中的理性教学观

生存论哲学对现代理性主义忽视人的存在进行了批判。针对一些学者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批判理性主义,张俊列探讨了生存论视域中的理性教学观,认为“教学始终是一个生存与理性的共在体,不能偏颇其一,这是由人性的超越与自由、教学的文化基础与实践背景所规约的。所以,保持生存与理性之间的张力是当代教学的应有追求”。(张俊列.生存论视域中的理性教学观.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2) .)

3.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交往教学观

主体间性被西方哲学家认为是超越和改造主体性的有力武器。宋学欣认为,“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交往教学是指教育主体与教育主体之间通过交往、对话,达到师生间的互识和共识,以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为目的的主体际交往实践活动。”并认为主体间性交往教学的特征有: “多极教育主体性、教育主体异质性、个人主体性与主体际的统一、语言的最大中介性。”(宋学欣.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交往教学观.渤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

三、生态学视野中的教学观。

生态学已经成为当今人类主要思想之一,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学为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生态学在教育中的影响也不断深入。胡艳芝和李秀伟探讨了生态化的课堂教学观,认为: “课堂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理想的课堂教学应当实现课堂与生活的交互转化,实现课堂内各因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

师和学生和谐共进,人与环境相互应答,从而为学生个体的进步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胡艳芝,李秀伟.生态化课堂教学观的建构.当代教育科学,2003,( 14).)

生态化的课堂教学观的主要观点有: “课堂情境和谐自然,实现人文与科学的统一; 学生心态自由开放,体验自我价值的生成; 学生个性充分张扬,得到理解和支持。"总之,生态化课堂教学观主张教学中的各要素保持生态平衡,促使学生发展。

四、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的教学观

复杂性科学被称为“21 世纪的科学”,吸收了系统论、控制论等当代科学研究成果,是一门研究自然、社会的复杂性和复杂系统为核心的交叉科学。复杂性科学强调事物的非线性特点,关注其整体,是对近代科学的简单性、规律性的反叛。复杂性一般是指客观事物某种运动或性态跨越层次后整合的不可还原的新性态和相互关系。近年来,学者们探讨复杂性科学对教育学的影响,如有学者探讨了复杂性视域里的教育研究等。陈杰探讨了复杂科学视野中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信息、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诸要素组成的开放系统,纷繁复杂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是它的特点。”

其主要观点是,“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 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教学是一个自组织系统。”(陈杰.论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的教学观.韶关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7,( 8).)

五、其他教学观

也有学者从解放教育理念、教学论、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来探讨教学观。一些学者在批判已有教学观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教学观: 王敏提出了“以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为旨趣的生成性教学观”; (王敏.我国当代教学观的反思与重建.课程·教材·教法,2003,( 5).)

熊和平认为我国当代教学观是理性主义,提出了“后理性主义教学观”; 吕星宇认为传统教学是一个注重目标的封闭系统,提出了“过程导向的教学观”; 江俊丽和陈江提出“以人的生命意义为本”教学观; 郭思乐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教皈依学”。(李香玲.我国当代教学观的反思与重建.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