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机设计-说明
大蒜播种机的新型设计毕业设计的任务_概述说明
![大蒜播种机的新型设计毕业设计的任务_概述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1fa71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f.png)
大蒜播种机的新型设计毕业设计的任务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蒜播种机的新型设计,作为一个毕业设计任务。
在当今农业生产中,大蒜种植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而大蒜播种机在大蒜种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现有设计问题,限制了大蒜播种机的性能和效率。
因此,研究开发一个新型的大蒜播种机是十分必要且具有挑战性的。
1.2 文章结构本文结构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包括引言、正文、新型设计方案、实验与结果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会对这篇文章进行概述,并列出文章的目录结构。
此外,在概述之后,还将介绍文章各个部分的目的和内容。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和开发一个新型的大蒜播种机来解决现有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和评估,我们将提出一种更高效并且功能更全面的大蒜播种机设计方案。
同时,我们将会开展一系列实验验证这个新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总的来说,本篇文章的目标是提出一个创新的大蒜播种机设计,通过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为农业生产中使用该设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发现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建议,以进一步完善这个新型设计方案。
2. 正文:2.1 大蒜种植现状:大蒜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目前,在大蒜的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手工播种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等。
2.2 大蒜播种机的重要性:大蒜播种机的引入可以提高大蒜的播种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并降低劳动强度。
它可以精确地将大蒜种子定期分散在田地上,保证了每株蒜苗之间的间距均匀一致。
2.3 现有设计存在的问题:然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蒜播种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操作上,这些设计不够简化和易于使用,需要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其次,在结构方面,这些设计还未完全解决土壤颗粒大小不均匀带来的问题。
此外,在制造过程中也缺乏成本控制策略以及合理利用材料资源。
毕业设计说明书 - 玉米播种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 玉米播种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68d897a0116c175f0e48c9.png)
前言农作技术与农机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又相互作用,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前提并依靠后者来完成;后者为前者的实现而存在并能促进前者的发展。
耕作播种一体耕作技术是农机和农业结合的改革,现在全世界使用开展示与推广。
现实表明,耕作具有增加土壤肥力、保墒、增加农民收入和降低作业成本等是获得良好的成果。
现在,大力推广和使用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各种先进的播种机。
因为耕作拥有着他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以针对北方旱地的农业播种,为此,研发播种效果好、节水成果明显、灭草彻底等共同作业的农机拥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比较成熟的播种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秸秆不缠绕开沟器等工作部件,杂草等对机具不拥堵,为耕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实现保障。
其次,覆盖于地面的小麦残茬和玉米秸秆等,可以使地表土壤的有机质增多、地力加强,同时可以省时省工,有较为明显增产效果。
本文设计的玉米播种机集耕作、施肥、播种等一体化作业。
其中行距可以调、株距等亦可调,对于施肥量的也是可调的,不仅能实现免耕播种一些性能,还能实现精量播种。
本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玉米播种机的设计。
主要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方案的论证比较与选择,完成了免耕播种机的总体设计,倾斜圆盘式排种器的设计,破茬装置的设计,施肥装置的设计及整体机架的设计等内容。
在此基础上对玉米播种机的结构尺寸、驱动转轴的结构尺寸等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说明,并且对轴承以及轴承盒的型号作了选择。
使本方案有了初步的设计应用价值。
关键词:播种机;排种器;精量播种;玉米;耕作目录1绪论 (1)1.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国内外发展状况 (1)1.3对课题的任务要求及目标的分析 (2)1.4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2)1.5完成本课题需要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3)1.6工作条件及解决方法 (3)2玉米播种机总体设计 (3)2.1播种机整机设计原则 (3)2.2免耕播种机总体结构 (3)2.3播种机工作特点 (4)3玉米播种机排种器的设计 (4)3.1倾斜圆盘式排种器 (4)3.2排种盘外形的确定 (5)3.3排种盘直径的确定 (6)3.4排种盘倾角的确定 (6)3.5型孔结构及尺寸确定 (6)3.6排种盘外侧边缘厚度的确定 (8)3.7孔间距的确定 (8)4玉米播种机破茬装置的设计 (9)4.1玉米播种机破茬装置的设计运动原理 (9)4.2传动装置与工作装置 (9)5玉米播种机开沟器的设计 (10)5.1设计原理 (10)5.2设计参数 (10)6排肥器的设计 (10)6.1 排肥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0)6.2排肥器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1)7轴的校核 (11)7.1按扭矩初算轴径 (11)7.2轴的校核 (12)总结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1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传统耕作虽然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对地面的保护减少了,从而使得土壤发生严重的水蚀与风蚀;耕作使得土壤破碎,良好的种床被制造了出来,与此同时土层中的微生物与蚯蚓被大范围的消灭了,从而让土壤的活性下降相当严重。
甜玉米播种机设计说明书
![甜玉米播种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f444d738bd63186bdebbc3d.png)
甜玉米播种机设计前言本课题主要来源老师给的设计题目,目的是考察学生的综合应运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设计生产中的问题。
通过此课题,锻炼学生四年来对所学的知识融通和查阅资料、与人沟通、团体合作的能力,为以后参加工作作铺垫。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市场已由过去的粮食需求转向饲料、鲜食、青贮及加工业等多样化需求,这就促使玉米生产必须由普通产量型向高层次专用质量型转变;由简单的粮食型生产向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综合型生产转变。
因此,发展专用优质玉米是现代化农业的具体体现。
而甜玉米就是其中的发展方向之一。
甜玉米中既有集鲜、甜、嫩、清香于一体松软可口的黑玉米,又有极早熟普甜、超甜、加强甜黄、白玉米,是集果、蔬、饲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型玉米。
甜玉米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是普通玉米的5-10倍。
甜玉米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玉米,赖氨酸含量是普通玉米的2倍,籽粒中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都高于普通玉米,并含多种维生素(VB1、VB2、VB6、VC、VPP)和多种矿物质,甜玉米中亚油酸、VA元、VE和酶、纤维素等对人体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软化血管、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美国是甜玉米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产、销量最多的国家,用甜玉米制糖、做糕点、酿啤酒,把甜玉米当水果、蔬菜,制成罐头。
所以甜玉米有“水果玉米”、“蔬菜玉米”、“罐头玉米”的美称。
甜玉米具有四大优点:(1)上市早,生育期从出苗到收青穗90d左右,大大优于农家品种;(2)品质好;(3)抗逆性强。
(4)用途广、效益高。
青玉米收获后,秸秆是牲畜的上等饲料,下茬可复种蔬菜、小麦等,具有成本低、省工、省事、技术性不强、价格稳定等优点。
甜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
在欧洲人进入美洲大陆以后,甜玉米迅速发展成为庭院植物,以后逐步扩展为大田作物。
20世纪初期开始商品化。
30年代开始加工制作罐头,40年代以来美国不断扩大甜玉米种植面积,并逐步发展起颇具规模的甜玉米加工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甜玉米生产国和出日国。
马铃薯播种机设计说明书 精品
![马铃薯播种机设计说明书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7fd71028e9951e79a892707.png)
一种马铃薯播种机的设计第一章绪论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已得到广泛种植,是重要的经济和粮食作物,产量高,可用作蔬菜、粮食、畜牧饲料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的生产,在我国是次仅次于大豆的第五大粮食作物。
据统计20XX 年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是6 995.1 万亩,总产量达1 415.6 万吨,几乎接近世界年产量的的1/4,位居世界第一(potatoweb )。
目前我国的人均产量与西方发达国家还相差太远,因此提高马铃薯的单位产量相当重要,其关键就是提高马铃薯种植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但目前为止我国马铃薯种植的机械化普及率比较低,导致生产效率低,工作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大部分的劳动由农民承担。
我国目前马铃薯的种植主要还是传统种植的方法,依靠人力和畜力开沟,点种,覆土,其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在进行大面积的种植时其缺点显得尤为突出,严重限制了我国马铃薯整体种植产业。
马铃薯种植的传统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也十分影响影响马铃薯的单位产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薯一般是自己挑选预留的,不是农业单位专门培育的,在质量上大打折扣,种体没有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根本没有产量上的保证;(2)种薯的品种少且混杂,没有考虑到种子的区位因素,不同的地区环境往往采用不同的品种。
(当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相当大的差距,种子市场的种薯品种有限,今后我们应该加大对马铃薯种薯的培育)(3)传统的种植工艺使用人力和畜力,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对种子周围土壤的破坏比较严重,影响种子日后的发芽和生长。
据调查,尽管已经拥有的了多种马铃薯种植机械,但大部分的播种机械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大,不宜个体化推广。
特别需要生产出可以满足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的小型易推广的马铃薯播种机,这样才能够大幅度普遍的的提高我国马铃薯种植的整体劳动生产率,为农民农民的负担。
由于国家实施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这极大促进了广大农民及单位购买、使用马铃薯生产机械,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马铃薯播种机具设计说明
![马铃薯播种机具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d3ea5dea76e58fafbb00383.png)
马铃薯播种机具设计1 前言1.1 课题背景和科学意义马铃薯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高蛋白作物,其总产量在全国范围内超过6900万吨。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9000万亩。
马铃薯的全部产量已经占了世界马铃薯的总产量的21.5%左右,如果只看总产量的话,我国目前排在世界第一位。
不过相比与美国、或者欧洲还有澳大利亚来说,我们的单位产量还远远不够。
中国每公顷的马铃薯的产量在2004年只有15324公斤左右。
但是在新西兰,世界上马铃薯每公顷产量最高的国家,他们的单位产量比我们高出百分之十几的比重。
所以说我国目前还是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我们大概每公顷都低于最高产量国家的24553千克多,接近他们的三分之一还要少。
我国马铃薯单位产量很低,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因此,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马铃薯产量,这是目前第一件所要完成的任务。
而且我们也要对机械化生产水平加以掌握与熟练。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提高单位面积马铃薯产量,同时种植方式在传统的马铃薯的技术当中已经变革。
第一.我们是要提针对高机械化能作用与马铃薯的产量的生产水平相关方面的提高。
这几年马铃薯的半靠机械化运作的国内外还是全机械的运作的种植区,仍然提醒着我国的传统的栽培方式在马铃薯种植方面的运用已经无法在国际上持保证的水平,甚至在未来这样的运作方式一定会是落伍的,不高效率的方式。
这些完全根据人的力量或者用消耗动物的资源去生产的传统运作方式。
从挖沟到覆土、劳动密集型的特征贯穿整个环节,从而直接的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种植效果远低于机械化种植水平。
中国疆土辽阔,其实土地种类也多样化,所以多不同的种植物有着不一样的传播种植的方式。
今后国际化的播种机发展的方向一定是为了提高单位产量,而去个性化设计的播种机,并且具备非常适应性强的功能。
有一个不能忘记的关键因素,源于其播种机的适应环境和各种作物的特性的性能。
因为这样可以对播种机的性能也有所升级,它的通用性是有助于其发展的。
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8e76fd480eb6294dd886cf9.png)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姓名:唐耀明系别: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08.06学号: 200801176指导教师:江景涛年月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 精密播种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景 (1)第二章总体方案的设计 (3)2.1方案的选择 (3)2.2主要技术参数 (6)第三章排种器 (8)3.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 (8)3.2 排种器的设计 (9)3.3播种量的计算 (12)第四章开沟器 (15)4.1 开沟器的要求 (15)4.2 开沟器的设计 (15)第五章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18)5.1输种管的设计 (18)5.2地轮的设计 (18)5.3地轮轴的选择与校核 (19)5.4 镇压轮 (21)5.5种子箱的设计 (21)5.6种子箱容量计算 (22)5.7机架的设计 (23)第六章传动机构 (24)6.1 动力传递方式的选择 (24)6.2 传动比和链条节数的计算 (24)6.3链轮的基本参数的设计 (27)第七章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0)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摘要从古至今,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就是粮食,而小麦又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非常得广。
从寒冷的大东北到夏日炎炎的南方,从地势高低不平的大西北到广阔无垠大华北平原。
播种就是小麦生产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我们要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将种子种到地里,能够使作物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
但是随着科学种植技术的发展,以及我们对农艺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小麦播种机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机械化播种的方向上,更要追求精密化播种。
小麦精密播种,就是使生长出来的小麦苗匀、苗齐、苗壮,能够保证种子的田间分布最合理,播下的种子量精确,株距均匀,行距一致,株距也一致,播深一致,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
这样可以大量节省种子,增强种子的使用率,保证作物稳产高产。
播种机设计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法
![播种机设计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f911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b.png)
播种机设计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法播种机是农业机械中的重要设备,它的设计对于农作物的播种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播种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关注一些关键技术,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关键技术和优化方法。
1. 播种装置设计技术:播种装置是播种机最核心的部件,它直接影响着播种的精度和均匀性。
在设计播种装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排种间距控制:通过合理设计排条或排斗,控制种子的排布间距,以保证播种的均匀性。
- 种子投放控制:设计合理的播种结构,确保种子能够均匀投放到土壤中,并避免堆积或堵塞。
- 播种深度控制:通过调整种子投放口的高度或倾斜角度,控制播种深度,以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2. 动力传动系统设计技术:播种机需要具备可靠的动力传动系统,以确保播种装置的正常运转。
在设计动力传动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关键技术:- 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根据播种机的规模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发动机或电动机,并确保其输出功率能够满足播种机的工作需求。
- 优化传动装置:采用合适的传动装置,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以提高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3. 控制系统设计技术:播种机的控制系统是决定其自动化程度和操作便捷性的关键。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关键技术:- 传感器应用:使用传感器检测播种参数,如排种间距、播种深度等,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
- 自动化控制:采用计算机控制或PLC控制技术,实现播种过程的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播种质量。
4. 结构优化设计技术:为了提高播种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考虑以下优化方法:- 结构刚度优化: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播种机的刚度,降低振动,以确保播种机能够在高速工作时保持稳定。
- 重心调整:合理调整播种机的重心位置,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平稳和平衡,减少能量消耗和机械故障的风险。
- 辅助附件设计:考虑便捷性和多功能性,为播种机设计合适的附件,如灌溉系统、施肥装置等,以满足农业生产的特殊需求。
小麦精密播种机说明书(毕业设计)
![小麦精密播种机说明书(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4988d37f1922791688e858.png)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小麦精密播种机设计学院:工学院*名:**学号:********专业:机制年级:机制093指导教师:姚明印职称:副教授二0一三年五月十日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第一章绪论 (1)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国外对小麦播种机的研究 (1)1.3 国内对小麦精密播种机的研究现状 (2)第二章整机总体方案设计 (3)2.1 整机结构方案 (3)2.1.1 整机三维视图 (3)2.1.2 工作原理 (3)2.2 小麦精密播种机的主要参数 (4)第三章排种器 (6)3.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以及外槽轮排种器的选择 (6)3.1.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 (6)3.1.2 外槽轮排种器的选择 (6)3.2 外槽轮式排种器的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6)3.3 外槽轮式排种器主要部件参数设计 (8)3.4 外槽轮式排种器播种量的计算 (10)第四章开沟器 (12)4.1 开沟器的设计要求 (12)4.2 开沟器的设计 (12)4.2.1 开沟器的选择 (12)4.2.2 箭铲式开沟器的设计 (13)第五章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15)5.1 输种管的设计 (15)5.1.1 输种管的类型 (15)5.1.2 输种管的主要参数 (15)5.2 地轮的设计 (16)5.3 地轮轴的选择与校核 (16)5.3.1 地轮轴的选择 (16)5.3.2 地轮的校核 (17)5.3.3 轴承的选择及其校核 (18)5.4 镇压轮 /覆土器 (18)5.5 种子箱的设计 (19)5.6 种子箱容量计算 (20)5.7 机架的设计 (20)第六章传动机构的设计 (22)6.1 传动机构的选择 (22)6.2 传动比的确定以及齿轮的参数确定 (22)6.2.1 传动比的计算 (22)6.2.2 传动机构中各齿轮齿寸的确定 (24)第七章结论 (25)参考文献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在北方,大都以小麦为主食,南方虽然是以大米为主食,可是对于小麦作物的种植,也是随处可见,而小麦作物的生长条件,以及播种后的收成就成为了农民最为关心的事情,而小麦作物的生长条件,产量的多少,与播种技术程度的高低息息相关,在以往,农民只是靠人畜力来进行播种,小麦生长的条件差,小麦之间株距分布不均匀,播深深浅不一,使得种植下来的小麦矮小,产量低,在我国,70、80年代,为了解决小麦产量高低的问题,投入了大部分精力来研究农业播种机械,但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机械化播种方向上。
小型手推式播种机的设计
![小型手推式播种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9a17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a.png)
小型手推式播种机的设计摘要为了使播种的成本降低,避免反复性的田间劳作,因而设计此机械化播种机。
对于设计的播种机而言,首先有较好的播种效果,其次有较高的播种效率,并且需要在运行中保持非常高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机械故障造成的农业损失。
关键词:播种机设备设计质量11 研究意义目前在中国农业市场中,播种机有非常多的类型,市场上也有非常多种类的机型能够加以选择。
国外在此方面的发展趋向于高效化和大型化,而且操作方面采用电子化控制为主。
在最近几年中,很多的机械设备由于北方地区地形高低不平,农民作业中要求使用运行稳定、运输便利、结构简单的小型播种机。
2 播种机整体设计对于播种机的整体性设计方面,首先设计的是整体性的播种设备,并且需要选择适当的机械参数以及不同部件的结构,明确整个设备的参数,并且绘制相关的配置图纸,进一步的完成受力分析,确定各个参数基础上,完成不同零部件的设计,最后,进一步的完成不同结构的强度计算。
2.1 设计方案此部分设计的农业播种设备,主要应用在农业生产方面,能够完成的工作包括开沟、施肥、洒水、盖土、覆膜等操作。
整体的结构设计并确定各个结构的原理。
对于技术参数方面,实现双行作业,并设计可调行距,范围为450-500mm,穴距为可调的,范围是260mm至330mm,其穴粒数量达到了1粒至3粒之间,播种的深度达到40mm至60mm。
宽度范围达到600mm至1000mm之间。
对于播水量按照实际的需求可自行控制。
2.2 相关参数对于其工作速度,主要是需要行走装置和实际的工作部分之间形成配合,当前较多的是1~2km/h,能够应用钢轮实现开沟,排种器相应的也和其加以配合协调。
工作的幅度方面,其受到道路情况、结构情况以及仿行性能等的限定,大部分情况下,单机的运行工作幅度达到了3.6m至5m之间。
对于精播机,设计的工作副种箱容量是45-70升,肥料箱设计为45L。
3 播种系统3.1垂直圆盘式排种器结构设计此类排种器采用复合式排种孔,结构方面综合采用“勺子”、“六面体容腔”结构,采用了“空间填补”以及“舀取”原理,实际的运行在,种子周期性旋转通过容腔的容积进行排种量的控制,能够实现强制性排种,并且未出现带动层的排种现象,此排种器本身能够应用在种耕作物播种设备上,实现大豆以及玉米种子的单粒播种。
播种机设计说明
![播种机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ed11e4d767f5acfa1c7cdcf.png)
摘要本设计是根据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趋势,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以及本着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能同时完成播种施肥工作的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
该机结构上优点,使之能适应各种田地的播种。
小到1-2分大的田块,大到上百亩的田块,不管是平坝、还是浅丘地区;无论是板结的土质,还是疏松的土质都能适应。
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配置合适的播种器。
通过调节犁铧和种子储存孔的行距,能够轻松地播种小麦、大麦、高粱、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
本例着重对播种机排种器、排肥器、开沟器、覆土器以及镇压轮等结构进行设计选择。
关键词:精密播种播种机播种施肥Abstract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seeder, inter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a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flexible simple principles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accomplish a small planting fertilization work multifunctional sophisticated seeder. This structural advantages 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a variety of fields planting. Applicable to all sizes of land; Whether plains or hills; Whether hard soil or loose soil. We can select the plant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By regulating platoon of vehicles and plow can easily sow wheat, barley, sorghum, soybean, corn and other crops. This example focuses on the design seeder platoon of vehicles, fertilization devices, trenching vehicles structure.Key words:precision planting seeder planting fertiliz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1.1 我国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 (1)1.2 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1)第2章播种机概述 (5)2.1 播种机类型 (5)2.2 播种机主要结构及功能 (5)2.3 总体配置 (6)第3章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排种器 (9)3.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 (9)3.2 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9)3.3 立式排种器的特点 (18)第4章排肥器 (13)4.1 排肥器的要求 (13)4.2 排肥器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 (13)第5章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16)5.1 开沟器的要求 (16)5.2 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16)5.3 开沟器使用行距与前后列距离 (18)5.4 芯铧式开沟器 (18)第6章输种管、覆土器、镇压轮及筑埂器 (21)6.1 输种管 (21)6.1.1 输种管的类型 (21)6.1.2 输种管的主要参数 (21)6.2 覆土器 (21)6.3 镇压轮 (22)6.3.1 镇压轮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23)6.3.2 镇压轮直径的确定 (24)第7章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25)7.1 种子、肥箱 (25)7.1.1 种子、肥料箱容量计算 (25)7.1.2 种子、肥料箱结构特点 (26)7.2 仿形机构 (26)7.2.1 仿形机构类型 (26)7.2.2 仿形机构主要参数 (27)第八章保养与保管 (29)第九章播种机使用及注意事项 (30)第十章安全规则 (32)第十一章常见故障与排除 (33)第十二章经济效益分析 (34)结论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附录1专题轴加工工艺 (38)附录2外文(汉) (42)附录3外文(英) (47)第一章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与趋势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关键作业环节,必须在较短的播种农时内,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将种子播到田地里去,使作物获得良好的发育生长条件。
小麦播种机设计说明书
![小麦播种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68b039769dc5022aaea009c.png)
前言由于播种机播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成本,因此研制高质量的播种机械是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
尽管我国大部分地区早已实现播种机械化,但目前的播种机质量还不能满足高产的要求。
现在大面积麦田普遍存在着植株疏密不匀,出苗参差不齐,单株个体之间性状也表现较大差异等问题,限制了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生产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行均匀播种。
本课题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小麦播种机播种中存在缺苗断垄现象严重,存在疙瘩苗,设计制造了一种装配有窝眼式穴播器的小麦播种机一12行小麦网状播种机,该小麦播种机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播种的均匀性,达到了节种、增产的目的。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小麦播种机都采用外槽轮排种器排种,因此本文分析了现有外槽轮小麦播种机播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在排种器、开沟器、镇压轮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来提高播种均匀性。
(1)对排种器分析后采用窝眼式穴播器。
(2)对目前圆盘开沟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3)通过对现有镇压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既能减小打滑率又能对行镇压的镇压轮方案,并通过受力分析确定了镇压轮的主要参数。
关键词:精量播种;小麦;施肥目录1 绪论 (1)1.1提高小麦播种均匀性的目的和意义 (1)1.2国内外小麦播种机发展状况 (1)1.3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3)1.4 预期目标 (3)1.5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3)1.6工作条件及解决方法 (4)2 新型小麦播种机的可行性分析及整机结构设计 (4)2.1新型小麦播种机整机设计原则 (4)2.2 新型小麦播种机的经济社会效益指标 (4)2.3 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4)2.4 新型小麦播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6)3 新型小麦播种机关键部件设计和试验研究 (6)3.1机架的设计说明 (6)3.2 排种器的选型与试验研究 (7)4开沟器的设计 (10)4.1开沟器的的种类 (10)4.2开沟器的选择和设计 (11)4.3 双圆盘开沟器沟底形状的描述与模拟 (14)4.3 开沟器参数 (15)5 镇压轮的设计 (15)6 传动系统的设计 (17)6.1 传动系统的整体结构 (17)6.2链传动的运动分析 (17)总结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1 绪论1.1提高小麦播种均匀性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本课题的目的是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降低播种成本,在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基础上给小麦一个适合种植密度和土壤生长环境,保证小麦的健康成长。
播种机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
![播种机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3ef71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d.png)
播种机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用于将种子精确地投放到土壤中,以实现种植作物的目的。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结构设计:1.1 播种机结构播种机的结构包括种子仓、分配装置、播种装置和控制系统。
种子仓用于存放种子,分配装置将种子从仓库中均匀分配到每个播种装置,播种装置将种子投放到土壤中。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播种机的运行过程。
1.2 材料选择播种机的结构应选择耐磨、耐腐蚀和轻量化的材料,以确保机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和工程塑料。
1.3 结构刚度播种机的结构刚度对于机器的稳定性和精度至关重要。
应通过增加结构强度和采用合理的刚性连接方式来提高播种机的结构刚度。
2. 性能优化:2.1 播种精度播种精度是衡量播种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提高播种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优化种子的分配装置,确保种子的均匀分配;- 使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时检测播种装置的工作状态,以便及时调整;- 配备精确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进行灵活调节。
2.2 操作便捷性播种机的操作便捷性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率至关重要。
为提高操作便捷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设计合理的人机界面,包括易于理解的操作按钮和显示屏,方便农民使用;- 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 考虑播种机的可调节性,以适应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
2.3 抗逆能力播种机在农业生产中经常面临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如不平整地形和恶劣天气。
为提高播种机的抗逆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机器的结构强度,确保在不平整地形下仍能正常工作;- 设计防尘、防水和防震的结构部件,以应对恶劣天气和工作环境;- 优化传动系统,提高能耗效率和机器动力输出。
综上所述,播种机的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质量的关键因素。
合理选择材料、优化结构刚度和性能指标、提高播种精度、操作便捷性和抗逆能力,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小型精密播种机设计说明书
![小型精密播种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331a8190066f5335b81211a.png)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精密播种机设计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目录一、设计背景 (1)二、总体方案设计 (4)2.1需求分析与定义 (5)2.2设备控制 (6)三、标准件选型 (7)四、主体框架设计 (16)五、设备装备维护 (17)六、总结和展望 (19)6.1总结 (19)6.2展望 (19)一、设计背景在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
0的大背景下,全世界的只能生产化行业都在加速,而这次自动化变革的设计行业之多,设计内容之广是前几次生产力的变革所没有的。
近年来我们除了一般行业里面看到的自动化进程在不断的推进外,我们中国的自动化企业也越来越关注起其他的行业和工作内容里面去,有些甚至是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重来都未曾想象过的工业。
而其实这一点也不令人意外,因为此次自动化的进程就是要从各行业业中的每个生产步骤动作中去。
而往往在一般人都想不到可以应用的地方我们将自动化应用进去后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和成就。
总而言之生活在当下,作为这次知识革命的主导者和参与者,我们有责任和有义务将自动化的大潮推进到各行各业的生产中去。
中国作为一个千百年来的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曾经是我国的支柱行业,华夏文明就是农耕文明的根本。
经历了千年洗礼的中国农耕文化血脉在我们的时代继续传承下去。
在时境变迁的今天,农业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人文发展还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欧美、澳洲等国的大范围规模性的农业产业,我国因为地貌和人文社科问题,我们的农业没办法实现大型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生产。
虽然我国的生产基数规模也相对较大,但我国农业的基本单位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基数多但无法行程大规模的链接,同时,我国的种植地貌多为丘陵、盆地等,而不是像欧美等国是一片很大很辽阔的平原地貌,这也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无法使用像欧美一样的大型机械机械农业的批量化产业化的生产制造。
但自动化的大趋势势不可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使用我们的自动化经验和科学智慧进行解决。
电驱播种机毕业设计
![电驱播种机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ad93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c.png)
电驱播种机毕业设计一、引言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播种机的设计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驱播种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机械,具有高效、精准、环保等优点,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和开发一种新型的电驱播种机,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二、播种机设计概述播种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机械,需要具备高效、精准、稳定等性能特点。
在设计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设计: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和操作方便性,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使得整机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操作。
2. 性能设计:通过模拟和实际测试,我们确定了最佳的播种机构和电机驱动系统,保证了播种的精度和效率。
3. 可靠性设计:对于关键部件和系统,我们进行了多重备份和可靠性测试,确保机器在长时间使用中保持稳定。
三、电驱系统设计电驱播种机的核心是电驱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 电机选型:我们选择了具有高效率、高转矩的电机,以满足播种机的动力需求。
2. 减速器设计:通过合理的减速器设计,我们将电机的转速调整到合适的范围,以实现精准播种。
3. 控制系统设计: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电机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确保播种过程的稳定。
四、播种机构与控制系统播种机构和控制系统是播种机的关键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播种机构设计:我们采用了可调节的播种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调整播种深度和间距。
2. 控制系统设计:我们采用了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播种过程的精准控制。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智能化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维护。
五、性能测试与评估为了验证电驱播种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以下测试和评估:1. 电机性能测试:通过电机性能测试,我们验证了电机的效率和转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播种精度测试:通过对比传统播种机,我们验证了电驱播种机的播种精度是否更高。
3. 长时间运行测试:我们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了长时间的运行测试,验证了机器在长时间使用中是否保持稳定。
复式播种机设计说明书
![复式播种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0c756fa6f1aff00bed51ef3.png)
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2BFS-10型秸秆还田播种复式作业机研究与开发设计说明书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2011年11月目录一、复式播种机械的现状二、机具耕幅的确定三、机具与拖拉机的挂接型式四、方案设计1、设计依据2、总体性能参数设计3、机具作业工作原理4、整机结构与传动机构设计5、中间传动机构设计6、旋耕侧边传动系统及旋耕刀辊组件设计7、秸秆粉碎灭茬侧边传动机构及灭茬刀辊组件设计8、播种施肥机构设计9、圆盘开沟器结构设计五、配套动力计算一、复式播种机械的现状目前国外发达国家都采用联合整地的大型机械,如翻转犁铧、轻重型耙、梨驱动耙等,对于精密播种机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在精密播种机上除了设有完善的整地、覆土、镇压及施肥、洒农药装置外,其排种装置多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种气力式排种原理与机械式排种原理,以保证单粒精密播种。
另外,液压技术及电子技术也在播种机上得以应用。
20世纪8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西方国家开始研制并广泛使用气力式精密播种机械,其中气流一阶分配式集排种系统大量应用在谷物条播机上。
我省秸秆还田、播种机械仍以秸秆粉碎还田和旋耕播种的分段作业为主,现有机械的技术水平至少落后于发达国家20~30年,对于复式机械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尤其是目前农民往往在作物收获后,大量燃烧秸秆,再进行旋耕整地,实施播种作业,后直接进行人工撒播作业,作业效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抗倒伏性差,粮食产量低下。
综合深入调研,我省秸秆还田、播种技术及机具情况分析如下:1)现有的秸秆还田机具主要有①1JH、4JQ、4JF型均为具有秸秆粉碎单种功能的作业机具;②SGTN型、SGTN—G型、SGTN—DV型双轴灭茬旋耕机是近年来为秸秆还田作业而设计的新机型,主要用于玉米、棉花、高粱直立、铺放的秸秆粉碎作业,也具有小麦、水稻的秸秆粉碎功能;③1GQN—JMJ、1GQN、1ZSD、1BMQ水旱两用埋茬耕整机是近年来在原有旱耕旋耕机经结构上的改进后能适用于水耕灭茬而发展起来的;④1GSP旋耕复合作业型水田平整机是专门为水耕作业而设计的复式耕整作业机械。
小型播种机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管理资料]
![小型播种机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e02d16b83d049649a665804.png)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小型播种机的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起讫时间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
播种机设计及优化分析
![播种机设计及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f67c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d.png)
播种机设计及优化分析一、引言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它的设计和性能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提高农田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播种机的设计原理、现有问题和优化方案进行分析。
二、播种机设计原理1. 播种方式:播种机可以分为直播式和株式两种方式。
直播式是将种子直接撒在地面上,再覆盖一层土壤;株式是将种子埋在土壤中的犁沟内。
设计时需要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当的播种方式。
2. 种子排列:种子排列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设计播种机时需要考虑种子排列的均匀性,可以采用槽轮或者振动装置来实现种子的均匀排放。
3. 播种深度和间距:播种深度和间距对农作物的生长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播种机时需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来确定合适的播种深度和间距。
三、现有问题分析1. 播种深度不一致:一些传统的播种机在播种深度上存在着不一致的问题。
这会导致植株的生长不均匀,影响作物的产量。
2. 播种机结构复杂:一些传统播种机的结构复杂,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调整和维护,不利于农作业的快速开展。
3. 播种效率低下:一些传统播种机的播种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
四、优化方案1. 优化播种机的设计结构: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简化播种机的结构,减少维护成本和维修时间。
同时,引入自动化调整装置,可以根据种植需求自动调整播种深度和间距。
2. 引入传感技术:利用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养分含量等信息,从而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播种方式和播种参数,提高播种的准确性和效率。
3. 优化种子排放装置:采用新型种子排放装置,结合槽轮和振动装置,可以实现种子的均匀排放,提高种子的利用率和作物的产量。
4. 结合智能化技术:利用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对播种机进行优化。
通过对大量农田数据的分析,可以制定更科学的播种策略,提高播种机的适应性和效率。
五、结论播种机的设计和优化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免耕深松播种机设计说明书
![免耕深松播种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a16e922af45b307e8719787.png)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免耕深松播种机的历史和发展 (1)1.1引言 (1)1.1国内外免耕深松播种机的生产现状 (1)1.1.1国外免耕深松播种机的研究现状 (1)1.1.2国内免耕深松播种机的研究现状 (5)1.2国内外保护性耕作发展情况 (5)1.3免耕深松播种机的发展背景及意义 (5)1.4 国内免耕深松播种机存在的问题 (6)1.5 免耕深松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6)第2章免耕深松播种机整机结构设计 (9)2.1 整机设计原则 (9)2.2免耕深松播种机方案的确定 (9)2.3免耕播种深松联合作业机的总体结构 (9)2.4免耕播种深松联合作业机的工作过程 (9)第八章保养与保管 (29)第九章播种机使用及注意事项 (30)第十章安全规则 (32)第十一章常见故障与排除 (33)第十二章经济效益分析 (34)结论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附录1专题轴加工工艺 (38)附录2外文(汉) (42)附录3外文(英) (47)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北方一年两熟地区玉米免耕播种和深松单独作业时出现的问题,分析了二者联合作业的可行性,设计了一种适合于我国西北一年两熟地区的玉米免耕播种深松联合作业机。
该机一次作业可以完成种床秸秆清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和深松等多道工序,解决了玉米免耕播种和深松单独作业带来的作业次数多、土壤重复压实和功率消耗大等问题,促进了玉米的生长。
通过对深松基本理论的分析,提出了机具深松机构的设计方案,并对联合作业机的其它关键部件进行了介绍。
同时,对联合作业机的整机受力和功率消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联合作业机各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合理,整机受力及动力配备满足要求。
对玉米免耕播种和深松联合作业与二者单独作业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免耕播种和深松联合作业在技术上可行,联合作业机通过对不同类型深松铲的使用可以满足不同深松条件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说明书播种机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趋势,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以及本着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能同时完成播种施肥工作的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
该机结构上优点,使之能适应各种田地的播种。
小到1-2分大的田块,大到上百亩的田块,不管是平
,能够轻松地播种小麦、大麦、高粱、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
本例着重对播种机排种器、排肥器、开沟器、覆土器以及镇压轮等结构进行设计选择。
关键词:精密播种播种机播种施肥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seeder, inter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a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flexible simple principles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accomplish a small planting fer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By regulating platoon of vehicles and plow can easily sow wheat, barley, sorghum, soybean, corn and other crops. This example focuses on the design seeder platoon of vehicles, fertilization devices, trenching vehicles structure. Key words:precision planting seeder planting fertilizatio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
1.1 我国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 (1)
1.2 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1)
第2章播种机概述 (5)
2.1 播种机类型 (5)
2.2 播种机主要结构及功能 (5)
2.3 总体配置 (6)
第3章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排种器 (9)
3.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 (9)
3.2 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9)
3.3 立式排种器的特点 (18)
第4章排肥器 (13)
4.1 排肥器的要求 (13)
4.2 排肥器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 (13)
第5章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16)
5.1 开沟器的要求 (16)
5.2 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16)
5.3 开沟器使用行距与前后列距离 (18)
5.4 芯铧式开沟器 (18)
第6章输种管、覆土器、镇压轮及筑埂器 (21)
6.1 输种管 (21)
6.1.1 输种管的类型 (21)
6.1.2 输种管的主要参数 (21)
6.2 覆土器 (21)
6.3 镇压轮 (22)
6.3.1 镇压轮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23)
6.3.2 镇压轮直径的确定 (24)
第7章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25)
7.1 种子、肥箱 (25)
7.1.1 种子、肥料箱容量计算 (25)
7.1.2 种子、肥料箱结构特点 (26)
7.2 仿形机构 (26)
7.2.1 仿形机构类型 (26)
7.2.2 仿形机构主要参数 (27)
第八章保养与保管 (29)
第九章播种机使用及注意事项 (30)
第十章安全规则 (32)
第十一章常见故障与排除 (33)
第十二章经济效益分析 (34)
结论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1专题轴加工工艺 (38)
附录2外文(汉) (42)
附录3外文(英) (47)
第一章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与趋势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关键作业环节,必须在较短的播种农时内,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将种子播到田地里去,使作物获得良好的发育生长条件。
播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出苗、苗全和苗壮,因而对产量的影响很大。
由于精密播种可以保证种子在田间最合理分布,播种量精确,株距均匀,播深一致,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可以大量节省种子,减少田间间苗用工,保证作物稳产高产。
因此,现代农业对精密播种机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1.1 我国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
我国从80年代末便开始研制精密播种机械。
由于种子质量、整地条件、机械制造水平及机器价格等因素制约,我国80年代主要是推广半精量播种。
为适应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大量推扣扣 2540760825
课题汇总 /2540760825/blog/1310898393 40一份播种机;以排种器形式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精密播种机;机械式中又可分为垂直圆盘式、垂直窝眼式、锥盘式、纹盘式、水平圆盘式、带夹式等形式精密播种机。
1.2 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1.单粒精密播种机迅速发展
在国外,中耕作物如甜菜、玉米、棉花和某些蔬菜、豆类的播种都已大量采用精密播种,主要采用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精密播种机。
由于气力式播种机对种子尺寸要求不严,不需精选分级,容易达到单粒精播,而且通用性较好,又能适合较高速播种,因此使用气力式播种机越来越多。
为了达到单粒精播,提高株距均匀性,大多采用可精调的刮种器,将多余的种子清除掉;为了降低投种高度,减小种子下抛速度与前进速度之间的相对速差,而设置导种轮或导种管。
但是,精密播种受高速作业的影响很大。
现有的精密播种机试验结果表明,一般作业速度在4~8 km/h时,其株距合格率达80%以上;而作业速
度提高到11~
12 km/h时,株距合格率下降到60%以下。
可见高速精密播种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2.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
大多数精密播种机都可以播多种作物,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排种盘(轮)或排种滚筒,使排种器能适应多种作物种子的播种要求。
改变型孔大小或增加成穴机构,使之能达到穴播的要求;改变排种器工作转速以达到不同株距的要求。
所有这些均提高了播种机的通用性。
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整地条件的要求,大多数播种机上配有多种类型的开沟器(双圆盘式、滑刀式等)和镇压轮(橡胶轮、钢板冲压轮、铸铁轮、宽轮、窄轮等),供选用。
同一型号的精密播种机又成系列,有多种行距和行数的变型。
如美国CYCLO气压式播种机有牵引式和悬挂式,有4、6、8、12、16行等共16种机型,可为多种功率的拖拉机配套。
3.精密播种机向高速宽幅发展
为了在最适宦的农业技术条件下、用最短的时间做到适时播种,以及随着拖拉机功率不断增大,为了充分利用其功率,因此要求提高播种机作业的生产率。
影响提高播种机组生产率的因素很多。
除了提高机组的工作可靠性、减少故障、简化操作以减少辅助作业时间、提高纯工作时间的利用率外,提高生产率的最主要途径是增大播种机的工作幅宽和提高作业速度。
增大播种机工作幅宽虽能直接有效地提高生产率,但加大工作幅宽使机体庞大,消耗金属多,成本高。
同时,庞大的机体将受到田块大小、地头转弯以及道路运输的限制,使用不方便。
因此,国外很重视提高作业速度的研究。
70年代,中耕作物播种机作业速度一般从4~6km/h提高到8~10km /h。
如西德AermoatⅡ型气力式播种机、法国Pneumasem气吸式播种机和美国7000型指夹式播种机的作业速度为8~10 km/h,作业质量仍能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