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分析及调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分析及调适

2004年9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旨在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也在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然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因为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也不例外,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中的教育者,在教学、科研、职称评定、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进而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压力,能否调适这些压力不仅关系着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更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高校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分析

已有的调查资料显示,高校教师中感受到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的共占70.34%[2]。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状况屡见不鲜[3]。

随着我国高校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高校教师既面临许多机遇,同时也遭遇多元的压力。通过调查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职称、生活和人际交往等5个方面的压力。

(一)教学压力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做好教学工作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2009年5月,教育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校对教师教学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教师讲课时教案要齐全,教学方法要新

颖,设立教学督导听课制度,严把质量关,在平时高校还开展教师讲课比赛,定期组织学生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测评,测评排名靠后的教师不仅面子上不好看,而且还会受到所在学院领导的批评、谈话,所有这些教学方面的相关要求都在无形中使他们产生教学压力。

(二)科研压力

当前我国的高校有三大任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经济发展。作为高校教师,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以科研促进教学,教研相长。高校一般对教师有科研考核任务要求,这既是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因为科研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教师完不成科研任务,就会出现诸如扣发津贴、考核不合格等现象,影响个人发展。为了达到相关要求,教师勤奋努力,经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也是常事,有的甚至到次日凌晨,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使他们产生科研压力。

(三)职称压力

职称是衡量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高校,职称高意味着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工资收入高、受人尊敬等。但高校职称评定有条件、指标等限制,职称评定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高级职称,对学历和论文的发表要求更高,教师在这方面的压力更大,有的人教了一辈子书,仍未能评上高级职称。2005年3月12日,57岁的上海交大教师晏才宏死于肺癌,但由于没有论文,去世时仍是讲师[4]。今年5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布了一项老师压力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职称或职务晋升成为教师第一心理压力[5]。可见职称压力是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生活压力

在高校,除了少数科研项目多的教师外,绝大部分教师靠工资生

活,微薄的工资要担负子女上学、买房还贷、穿衣吃饭、人情往来等方方面面的开支。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其心理压力。高校青年教师是遭受这方面压力的重点群体,因为他们刚刚毕业,家里花费不少钱才使他们完成学业,而毕业后他们又要面临着谈恋爱、成家、买房、养老等方面的开支,但仅靠他们那点微薄的工资是很难担负起上述各方面的开销的,尤其是在当前高物价、高通胀的情形下。所有这一切都会加重青年教师的生活负担,使其产生生活压力。

(五)人际交往压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文人相轻。高校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文人相轻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在一些高校中存在。高校教师面临着考核、评优、晋升、报奖等一系列行为,但由于指标、名额有限必然会使他们产生竞争关系,导致他们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增加其相应的心理压力。而高校青年教师在这方面更为严重,一些青年教师刚进入高校就面临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因为高校教师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上完课走人,学院没有专门为教师提供联络交往的场所,导致不少青年教师不知和谁交往,不知如何交往,使他们陷入人际交往困境,产生人际交往障碍,进而导致其相应心理压力的产生。

二、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人才之一的高校教师不可避免的被要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摆在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由此,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新阶段。作为人才组成的一个重要群体,高校教师在人才战略实施中面临着更大的责任,承担着更重的使命。因为中国有句古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他们勤奋努力,忘我工作,时时刻刻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这一切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再者,由于教师这一特殊的社会职业角色,高校教师普遍具有强烈的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需要,希望自己的社会影响最大化,有效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要求社会对其权利、业绩形象给予足够的尊重。但由于社会转型的动荡性、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国家政策的倾向不足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这一发展性的成就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这也会使他们产生压力。

(二)高校原因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化,高校生存环境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高校在招生、就业、科研、教学等方面给老师下达了各种各样的指标和要求,达不到的就要影响个人发展,进而导致不少高校教师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另外,不少高校由于缺少为老师专设的心理咨询机构,并且很少开展相应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也导致教师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解决,从而产生心理压力。有材料显示,近年来高校教师中英年早逝现象时有发生,而高校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三)个人原因

不同的个体对自己的期望是不同的。如果教师期望过高就会产生压力。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会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自我期望值越高,与现实的冲突越激烈,则产生的压力也越大。

不同教师的能力素质是不同的。教师承担着众多的角色,管理者、授课者、教育者、学习者等,需要不断转换,这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还有非常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