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念论

合集下载

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柏拉图的哲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其宇宙论、知识论、国家说等都是建立在理念论上的,理念论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基本思想大致有:(1)理念的概念。

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定的,因而都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存在)是不动不变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

柏拉图把这种一般概念称之为“理念”,这种“理念”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所有的理念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即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至于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

这样,在柏拉图那里就出现了真实世界(理念)与幻影世界(个别事物)之间的对立。

(2)理念和具体事物的关系。

柏拉图提出,理念也是具体事物所追求的目的,具体事物要想达到它,但永远不能达到,因为它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具体事物总是相对的、流逝的。

他把理念看作永恒不变的“真正的实在”,个别事物有生有灭,但理念则永存无息。

柏拉图认为,各类事物都有其理念,他把事物的理念分为最低级、较高一级、更高级、最高级四个层次:具体事物的理念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或科学的概念或范畴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和道德的理念是更高级的理念;在所有理念之上,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

善是至高无尚的理念,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是超乎一切之上的,没有其他理念能与之相比。

各种理念在善的理念的统辖下,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真实的世界。

又因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所以它也是其他理念追求的目的,是宇宙最高的目的。

这样,以善的理念为最高级的理念世界就形成为一个目的论的体系。

柏拉图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用逻辑思维来把握这个理念世界的本质和内在秩序。

(3)理念论在自然观方面的表现──宇宙生成说。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的存在,具体事物则是不真实的。

巨匠或造物主以理念世界为蓝图或模型,以善的理念为指导,将各种理念的模样加诸原始混沌的“物质”,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世界。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论的提出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唯有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量,使政治的伟⼤和智慧合⽽为⼀,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的庸⼈驱除到⼀旁去的时候,国家才有获得⽣命并见天⽇的可能。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确定构成哲学家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是我们所谓的哲学。

什么是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个爱智慧的⼈,是与那些庸俗的追求趣闻者不同的⼈,是爱“洞见真理”的⼈。

什么是哲学?柏拉图认为:哲学是⼀种洞见,是对真理的洞见。

在柏拉图看来哲学是⼀个动词,哲学是爱智慧、爱真理的⼈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洞见真理的⾏为。

柏拉图说,假如⼀个⼈爱好美的事物,爱看新悲剧、新图画、爱听新⾳乐,这样的⼈不是哲学家。

因为他只是爱好美的事物,⽽哲学家则是爱好美的⾃⾝。

仅仅爱好美的事物的那个⼈是在做梦,⽽认识绝对美的那个⼈则是清醒的,前者只不过有意见,⽽后者则有知识。

什么是意见、什么是知识呢?柏拉图认为:意见就是关于既存在⼜不存在的事物的意见,知识就是关于绝对、永恒、不变事物的知识。

柏拉图认为,⼀切可感觉的个别对象都具有既存在⼜不存在的⽭盾性质,仅适于作意见的对象,⽽不适于作知识的对象。

不可被⼈感觉到但可被⼈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事物是知识的对象,那些看到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是有知识的,⽽不仅仅有意见。

柏拉图由此提出了⼈可感觉的、既存在⼜不存在的事物和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话题,他把⼈可感觉到的、既存在⼜不存在的个体事物称为假象,把不可被⼈感觉到但可被⼈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般事物称为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是建⽴在实在与现象相互区别基础之上的,这种区别最初是由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后来得到了柏拉图的⽼师苏格拉底的继承,继⽽影响了柏拉图。

⼆、理念论的内容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对于许多相似的个体动物,我们都能够指着它真切地说这是⼀只猫。

我们所说的“猫”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显然那是与每⼀个个体的猫不同的东西。

柏拉图理念论的名词解释

柏拉图理念论的名词解释

柏拉图理念论的名词解释柏拉图(Plato)理念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一个重要学说,也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在其哲学对话篇《理想国》中详细阐述了理念的概念以及理念在人类认识和行为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柏拉图理念论进行名词解释和深入探讨。

一、理念的含义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或称理念世界,是指存在于超越感知世界之外的一种超验实体。

它被认为是真实与永恒的存在,而我们所见到的世界则只是理念的投射或映象。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各种事物的本质和真实形态,而感知世界则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呈现。

二、理念与形而上学理念与形而上学密切相关。

在柏拉图看来,物理世界是理念的影子,而真实世界则是由各种完美的理念构成的。

理念在形而上学中被视作存在于现实世界以外的实体,它们超越了感官经验和个体的认知,是真正的真理和存在。

三、理念与认识论柏拉图认为,人类认识的最高境界是逐渐抵达理念的境地。

人通过思考和思维上的努力,可以超越感知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和不确定性,从而接触到理念的真实性。

理念是人类认识的终极目标,也是认识活动的最终依据。

四、理念与道德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理念起着重要的道德指引作用。

他认为,只有通过抵达理念的境地,才能找到道德和伦理的真正准则。

柏拉图主张人们通过追求真理和理念的完美,来达到道德美的境界,从而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五、理念的分类柏拉图将理念划分为智慧理念和世界理念两个层次。

智慧理念是对形而上学概念的认识,例如美、真、善等,它们是最高级别的理念。

而世界理念则包含了更具体的概念,例如树、人、房子等。

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的理念层次,智慧理念是世界理念的归纳和总结。

六、理念的联系与参照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理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参照。

理念之间的联系决定了它们的排列和关系,如何从理念系统中推演出更具体的概念。

同时,理念也是认识和行为的参照标准,通过对理念的追求和实践,人们可以实现理念的相关价值和目标。

总结:柏拉图理念论以其架构完整、思想深邃和哲学意义深远而闻名于世。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论文题目: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引言: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影响深远,对后世哲学、政治理论以及文学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

柏拉图的作品中,尤以《理想国》和《苏格拉底的申辩》最为著名,其中阐述了其关于理念的重要观点。

本文将试图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揭示其思想的精髓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理念的本质柏拉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永恒不变的理念的影子。

理念是世界上最真实、最完美的存在,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这些理念的影子或者参照物。

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它们是“真实的真理”,是智慧和知识的根源。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对话,阐述了理念的三个特征:第一,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第二,理念是普遍的;理念是真实的。

二、理念的分类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多样的,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种类的理念。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通过参照一种种类的理念而存在的。

美、善、公正等都是理念的一种。

美是一种理念,善也是一种理念,而这些理念都是超越感官世界的、普遍的、真实的存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理念的层次”观点,即理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普遍的大理念,包括美、善、公正等;第二层是参照物,即可以被感官世界中的事物模仿和参照的理念;第三层是参照物的影子,即感官世界中的具体存在。

这种分类方式揭示了理念的普遍性和与感官世界的关系。

三、理念在政治与伦理中的应用柏拉图将理念的概念应用到政治和伦理学的领域,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哲人治国”理论。

他认为,只有理解了真理和永恒的人才有资格去治理国家,而那些没有理解真理的人会误导国家走向堕落。

在《理想国》中,他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其中统治阶层由哲学家来当,而他们是唯一能够洞悉理念的人。

这样的统治方式能够确保国家走向真正的美好和幸福。

在伦理学中,柏拉图也强调了理念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往真理的道路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而那些沉浸于感官享乐的人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的。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重要和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世界上最真实、最完美、最高尚的存在形式。

这个理念的本质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只有通过内心的心灵目睹才能体验到。

他认为人类应该努力追寻这些理念,并在这种追求中达到真正的幸福和解脱。

柏拉图的理念论有三个基本理念:真理、美和善良。

这些理念代表了世界上最高尚的存在,同时也反映了柏拉图关于人类目的和价值的看法。

在柏拉图看来,真理是不可改变的、绝对的存在。

这个理念是从无限智慧的上帝之中派生而来。

真理就像是一种受到众神保护的宝藏,人类必须不断地追寻它才能得到启示。

美是另一个基本的理念。

柏拉图认为,美是对智慧和真理的一种表达,它是人类心灵的某种形式,人类必须通过追求美来找到幸福的道路。

最后,善良是柏拉图的第三个基本理念。

他认为,所有的行动都应该以善良为目的,这是一个基于上帝智慧的伦理原则。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人类的灵魂是不朽的。

这个灵魂被分为三个部分:理性部分、情感部分和欲望部分。

理性部分代表人类思考、判断、决策和追求理想的能力;情感部分代表人类情感和内心感受的能力;欲望部分代表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物质欲望的追求。

柏拉图认为,理性部分应该支配情感和欲望部分,这样才能实现心灵的完美和幸福。

总的来说,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人类必须通过追求智慧、真理、美和善良来找到真正的幸福和解脱。

他鼓励人类在修行中寻找理性的支配地位,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灵魂。

这个理念的思想非常适合在当今被各种诱惑和欲望所支配的世界中,引导人们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

四线段的比喻 柏拉图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 明了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
是者

可感事物
1/2
非是者

(世界)
知识
意见
无知
(认识)
分离学说 1、两个领域的划分 可感领域 可知领域
认识源泉: 认识对象: 认识结果: 认识阶段: 太阳 影象 自然物 幻想 信念 感性认识 意见之路 现象 幻影世界 洞穴比喻: 锁着的囚徒 物质的世界 善的理念 数学型相 本原 数学知识 理性 理性认识 真理之路 本质 真实世界 解放的囚徒 精神的世界
正义
二、柏拉图的理念论
1、洞穴比喻 2、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 3、回忆说与灵魂转向说 4、对理念论的反思 5、通种论
1、理念的来源:数、是者、逻各斯。 2、含义:理念与个别事相分离; 先于可感知个别事物的存在 ; 是万物的本原和模型。 3、意义:——形成了二元对立的局面
1、洞穴比喻
假设人类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有一条长长的 过道通向外面。人类从一开始就住在这里,像囚徒 一样双腿和脖子都被锁链锁住了,所以他们不能回 头,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在他们之后有一堆火在 燃烧,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条路和一道矮墙,简直 就像是木偶戏的舞台。沿着矮墙,有一些人举着各 式各样动物和人的雕像走来走去,火光把这些雕像 投射到洞壁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影子。由于那些 囚徒生来就不能转身掉头,所以他们就把洞壁上的 影子看作是真实的存在。
第四讲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 (Platon,公元前427-347年)
《申辩》 《斐多》 《会饮》 《国家》 《斐德罗》 《美诺篇》 《巴门尼德》 《蒂迈欧》 《法律篇》
柏拉图的哲学理论体系:
1、理念论(本体论) 2、分离学说(分有说和摹仿说) 3、灵魂说(三重区分) 4、认识论(灵魂回忆说) 5、政治学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指其哲学体系中关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核心观点。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Idea)的影子,真理和知识则来自于理念世界。

理念是超越感知世界的绝对真实,是不变、永恒且完美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一种映射或投射,是理念世界的倒影。

他以“洞穴寓言”形象地描述了现实世界的限制性和虚假性。

在这个寓言中,人们生活在一个洞穴里,只能看到墙上的影子,而不知道外面的真实世界。

柏拉图通过这个寓言表达了他对感知世界的怀疑和批判,提出只有从理念世界中解脱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的形式,而感知世界中的事物只是这些形式的复制。

他提出了“世界之魂”(World Soul)的概念,将宇宙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包含了各种形式的理念。

人类的灵魂是一部分宇宙的灵魂,通过思考和观察感知世界,可以激发灵魂中对理念的记忆和认识。

柏拉图认为真理和知识只能通过理性来获得。

他区分了两种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感性知识只能获得感知世界的表面现象,而理性知识则是对理念的真正认识。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考和理性的推理,人们才能抵达理念世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知识。

柏拉图将理念作为伦理和政治的基础。

他认为理念是美、善和真理的源泉,只有通过真正认识和追求理念,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公正。

他提出了理念国家的理想,认为只有在理念国家中理智和智慧统治下,人们才能摆脱现实世界的烦恼和欲望,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完美。

柏拉图的理念论体现了他对理想、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强调了哲学和理性的重要性。

他通过对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进行区分,揭示了感知世界的局限性和虚假性,提出了通过哲学思考和理性推理来获得真理和知识的方法。

他将理念作为伦理和政治的基础,主张通过追求理念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幸福和公正。

柏拉图的理念论为后世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人们的思考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在各个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事物之后,其实是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变的规律性认识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柏拉图理念论内容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理念论的提出如果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什么里程碑式的人物,那一定非苏格拉底莫属了,之前的西方哲学家主要都在探索自然的本原,而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家们不只是关注像本源那种自然哲学了而开始去探讨和关注道德的哲学,也就是"美德即知识"。

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了,如"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为对自己的认识就是德性的知识,要提高人的内心境界,就必须要分清和辨别真伪,美丑和善恶,但是,具体的美德因为个人,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那种最真实的,永恒的美德,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去寻找,这继承而且深刻揭示了苏格拉底的心灵内在原则、定义,所以最后,柏拉图创立了理念论。

柏拉图在充斥着民主派与贵族派你争我夺轮番执政的战争中长大,目睹了他们之间彼此厮杀的场面,这深深的影响了他,战争之后民主政体被废除了,暴力镇压人民的政权让柏拉图感到失望,民主政权复辟后,这个政权又残忍的处死了苏格拉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开始产生了"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志向,认为只要人变得善良了心灵得到净化了,社会和国家才会稳定和安宁,所以他企图"以德治国",主张哲学家去统治和改造国家,为"理想国"而奋斗,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二、理念论的内容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平时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变动的,所以是不真实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而概念并不只是说是只存在于人的心中的思想抑或道德的领域,它是独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

一般概念也可以叫做"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前者),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

希腊人从事哲学思考的过程,也是哲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这些概念不仅大多有其感性的来源,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那是后来被逐渐抽象化了的概念所无法表达的。

因此,有的学者主张将这一概念汉译为“相”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们遵从约定俗成的原则,仍然沿用“理念”这个译名。

“理念”显然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

所以,理念不仅不会受事物的影响,而且理念与理念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因为理念是绝对的自身存在而不可能变为他物。

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

因此,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而它们的类是知识的对象。

至于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柏拉图曾经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

一是“分有”。

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如果在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它分有美自身。

每类事物都是如此。

”[3]所谓“美自身”或“某某自身”,意指美的理念或某某理念。

二是“摹仿”。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

其它事物亦同样。

”[4]就此而论,有三种桌子存在,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摹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

《西方哲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提出的哲学观点,认为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都是不完美的现象,而真正的完美形式或理念存在于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抽象领域。

2.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哲学命题,他认为通过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事物,最后只剩下“我在怀疑”这个事实无法被怀疑,因此“我思故我在”。

3. 康德的先验知识: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指的是一种不依赖于经验,而是人类理性的先天结构所决定的知识。

4. 尼采的超人理论:尼采提出的哲学观点,主张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追求个人力量和自我实现的最大化,以创造新的价值和意义。

5.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个体的存在状态和对存在的理解构成了人的本质。

二、填空题:1.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

答案:苏格拉底2. _______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作品《神学大全》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托马斯·阿奎那3. _______的“Cogito, ergo sum”是我思故我在的拉丁文表述。

答案:笛卡尔4. 德国哲学家______提出了“存在即合理”的哲学观点。

答案:黑格尔5. _______的《存在与时间》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

答案:海德格尔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位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三哲?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笛卡尔答案:D. 笛卡尔2. 下列哪个概念不是康德哲学中的重要概念?A. 先验知识B. 绝对命令C. 理性主义D. 实践理性答案:C. 理性主义3.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这一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伊壁鸠鲁C. 斯多葛派D. 康德答案:B. 伊壁鸠鲁4. 下列哪位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开创者?A. 笛卡尔B. 莱布尼茨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A. 笛卡尔5. 下列哪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作?A. 《梦的解析》B. 《存在与时间》C. 《纯粹理性批判》D. 《资本论》答案:A. 《梦的解析》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哲学家属于古希腊三哲?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笛卡尔E. 康德答案:A、B、C2. 下列哪些哲学家属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A. 黑格尔B. 康德C. 费希特D. 谢林E. 尼采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哲学家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海德格尔B. 萨特C. 加缪D. 尼采E. 康德答案:A、B、C4. 下列哪些哲学家提出了关于伦理道德的重要理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尼采D. 黑格尔E. 笛卡尔答案:A、B、C、D5. 下列哪些哲学家对现代科学方法论产生了重要影响?A. 笛卡尔B. 康德C. 黑格尔D. 休谟E. 培根答案:A、B、D、E五、判断题:1.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旨在说明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区别。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真正的现实和真理,以及如何达到真理的理解。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现实存在于理念世界中,而感知世界只是理念的不完美映射。

下面,我将详细解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永恒和不变的实体。

感知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包括物体、概念和抽象概念,都是理念的展现。

我们能够看到和感知到苹果的存在,但是苹果的真实本质只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理念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它们是永恒和不变的。

柏拉图将理念分为三个层次:最高的是“智”的理念,包括真理、美和善等;次一级的是“意”的理念,包括数学和科学的概念;最低一级的是“感”的理念,包括感性的事物,如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等。

每个理念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完美性,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知识的获取是通过回忆而来的。

他认为人的灵魂在前世已经接触到了理念,而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任务就是通过思考和回忆来重新获得对理念的认识。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学习不是从外部输入信息,而是从内部获取知识。

只有通过思考和回忆,我们才能深入理解真理和现实。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其后的哲学和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论是其对话录《斐德鲁斯》、《茨义诺》、《国家》等的核心内容,也是他的政治和道德思想的基础。

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和康德的先验论等都受到了柏拉图理念论的启发。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试图解释什么是真正的现实和真理,并提出通过思考和回忆来达到对理念的认识。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后来的哲学和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对人类认识和思维方式的一次重要的突破。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一、引言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其著作《理想国》中阐述了其理念论,这一理论对于后世的哲学和政治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深入探讨其思想内涵以及对今天世界的启示。

二、柏拉图的理念观1. 理念的本质柏拉图所谓的理念,指的是无形、永恒、完美之物。

在他看来,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不完美的,而真正的实在只存在于理念之中。

对于美、善、公正等概念,柏拉图认为它们不是通过感官获得的,而是超越感官世界的存在。

这些理念是绝对的,它们超越了我们的现实经验,包含了所有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柏拉图按照理念的层次将其分为多个层次,最高层次的理念是善,它是其他一切理念的根源和支配者,而下一层次则是真理、美、公正等。

这些理念之间有一定的层次关系,善是万物的根源,其他理念都是善的表现和体现,所有理念都回归到善这个最高理念之中。

3. 理念的认知方式柏拉图认为,人们通过哲学的思维和智慧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理念。

他提出了一种理念的认知方式——直观的知识,即通过内在的直觉和理性来感知理念,而不是通过感官来认识。

只有开启内在的智慧之眼,深入理念的内在本质,才能真正领会理念的本质和真理。

4. 理念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和模板,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是理念的影子和副本。

他使用了著名的“洞穴寓言”来说明这一观点,称现实世界就像一个洞穴,人们只能看到一些物体的影子,而无法看到真正的事物。

真理和真实只能在超越洞穴、回归理念之中实现。

唯有超越现实世界,回归理念,才能找到真正的智慧和真理。

三、柏拉图的理念论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今天的哲学、政治学、道德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对哲学的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

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是指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所提出的关于理念(Idea)的哲学理论。

根据柏拉图的理念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对应的理念存在于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界中。

理念是绝对、不变、永恒的,是真实世界的本质,而感官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只是理念的影子或拟象。

在这一理论中,柏拉图试图揭示理念对于人类认识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以启示人们应该追求真理、美和善的理念。

首先,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真实实体。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描绘一个被称为理想国的理念社会来阐述他对真实世界的理解。

在这个理念国家中,人们通过不断追求智慧和美德来实现自己的完美,而不受感官世界中人为利益和欲望的干扰。

这种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国家被柏拉图视为真正的理若,代表了真理、美和善的本质。

其次,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不变的。

在柏拉图看来,感官世界中的事物是一直变化的、有限的,而理念是不变的、永恒的。

他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于它们仿照着理念的变化而产生的,而真实的事物是理念的完美表现。

因此,只有通过超越感官世界的表象,世界才能接近理念的真实。

最后,柏拉图认为理念对于人类认识和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理想国》中,他强调了哲学家的重要性,认为哲学家是能够洞悉理念的智者,他们应该引领整个社会追求真理和美德。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考和实践,人类才能摆脱感官世界的干扰,接近理念的本质。

理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规范的根源,只有追求理念的完美,人类才能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幸福。

总的来说,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是一个关于真理、美和善的哲学体系,它试图揭示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对人类认识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理解理念的本质和意义,人们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表象,追求真理的永恒之光,实现自身的完美和幸福。

在当代,尽管柏拉图的理念论并非现代哲学的主流,但它仍然为我们思考认识和道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柏拉图的理念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识和道德实践,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思考和行为。

人的本质的哲学探讨

人的本质的哲学探讨

人的本质的哲学探讨
人的本质的哲学探讨非常广泛,涉及众多哲学学派和观点。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哲学思想,用于探讨人的本质:
1. 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人类的本质是灵魂的一部分,人通过追求智慧和真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状态。

2. 亚里士多德的功能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本质是理性的,人通过运用他们的理性来实现自己的最高目标。

3. 笛卡尔的认知论:笛卡尔认为,人类的本质是思考的存在,人通过思考来认识自己和世界。

4. 尼采的超人论:尼采认为,人的本质是成为超越个人欲望和社会约束的超人,通过创造自己的价值观和真理来实现自己的存在。

5.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和责任,人通过选择和行动来塑造自己的本质和意义。

6.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人通过社会的斗争和变革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这些是一些主要的哲学观点,它们对于人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和探讨。

然而,人的本质仍然是一个复杂而主观的问题,因此不同的哲学学派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

符合柏拉图对事物和理念关系的解释

符合柏拉图对事物和理念关系的解释

符合柏拉图对事物和理念关系的解释
1、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他的哲学因此而被成为理念论,含义: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

2、“理念”是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一种特殊性质所表现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3、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

因此,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理念是知识的对象。

4、可知理念是可干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5、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多重意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再次理念是事物模仿的模型。

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6、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他们的理念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柏拉图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的共相知识的重要性。

柏拉图理念——精选推荐

柏拉图理念——精选推荐

柏拉图理念柏拉图理念理念论的提出及内容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战争不断,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盾尖锐。

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柏拉图研究哲学有直接的实践⽬的,并通过⾃⼰的实践极⼒去实现其理想的⽬标。

柏拉图不仅勾勒出⼀幅改造现实的理想国家蓝图,⽽且三赴西西⾥,企图将这⼀理想付诸现实。

理念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与完善、并为这个⽬标服务的。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以先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为基础的。

苏格拉底认为,具体的美德是因时、因地、因⼈的不同⽽不同的,必须找到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这就美德(真、善、美、正义等)的概念(定义),它是美德的最真实的东西(或称美德的本质)。

柏拉图把苏格拉底所说的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变成了脱离具体事物⽽存在的东西,并把它们叫做理念。

在希腊语中,“理念”(eidos,idea)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

理念就是⼀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卷中给出了“理念”的定义,他解释道:凡是若⼲个体有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

柏拉图把它们变成与具体事物相分离的单个的存在物。

在这⾥,我们可以看出,理念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单⼀性和⾃我的同⼀性,即理念是⼀个⾃我完善的整体,所有的理念都是单⼀⽽等同的。

既是⼀⼜同⼀。

⼀类事物有⼀个理念,许多事物有许多理念,由这些事物所构成的整体即理念世界。

柏拉图认为,在所有的理念中,善的理念是最⾼的,它在理念世界的地位就象太阳在可见世界的地位,柏拉图把善⽐作太阳他说:“我称太阳为善的产物善把太阳造得和⾃⼰⼀样”。

太阳是可见世界中万物⽣长的源泉,那么善理念则是理念世界中⼀切理念得以存在和可知的原因。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美学体系的核⼼。

在早期的对话中,柏拉图主要是接受赫拉克利特和苏格拉底的影响,承认可感个体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要求从可感的个体事物出发,获得其⼀般定义,但并没有明确⼀般究竟是什么和⼀般与个别的关系。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以对理念的探究为主要内容,可以称为理念论。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超出感性世界的一种原型,是智慧之源。

本文将从柏拉图的理念论角度,分别从理念的本质、理念的分类以及理念的认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念的本质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正存在的,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投射。

他以“理念”一词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认为现实只是完美理念的影子或拷贝,即“影子世界理论” 。

他认为,理念是不可知、不可见和不可感知的,唯有在思维中才能认识它。

柏拉图将人类的存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身体,另一个是灵魂。

身体属于感性世界,灵魂属于理念世界。

身体是世间事物的外在表现,而灵魂则是人们对事物的内在认识和理解。

他认为,只有通过灵魂来了解事物的真正本质,才能够获得永恒和不变的真理。

二、理念的分类柏拉图将理念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自然界的理念、哲学的理念和神圣的理念。

其中,自然界的理念又称为感性世界的理念,包括树木、河流等自然界中的事物。

哲学的理念涉及到人类智慧的领域,包括道德、正义等抽象的事物。

神圣的理念是最高层次的理念,也是最为完美、最为高尚的理念。

这些理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指导,更是人类的关爱和追求的对象。

三、理念的认识方法柏拉图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感性认识,一种是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获取常识性的知识;而理性认识则是通过思维来认识世界,获得更加深刻的知识。

对于理性认识,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和“启示说”两种理论。

回忆说认为,人类的灵魂在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拥有所有的知识。

因此,人只需要唤起这些已有的知识点,即可获取真理。

而启示说则认为,人类的灵魂能够通过与神灵接触,获得灵感和启示,从而认识真理。

综上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个极具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对理念的探究,提出了一种“上帝孤独”的概念,认为真理和理念是超越人类的智慧和永恒的存在。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主要思想是存在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和可信的存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分析和探讨:一、理念论的核心思想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一个至高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由无形无色的灵魂和抽象无形的构成的。

灵魂是指任何可以感受到的事物,比如美、善、真、爱等等,而构是指任何可以被智力理解的东西,比如数字、几何图形等等。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而物质世界则是由理念世界的影子构成的幻象。

柏拉图将这个理念世界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理念世界的最高层次,是至高的智慧之神所居住的地方,他是宇宙的缔造者和支配者,是一切的根源和终极目的。

第二层是智慧之神所创造的理念世界,其中包括万物的真正本质和精华,比如女性、男性、动物、植物等等。

第三层是物质世界,是由理念世界的影子所构成的,是不真实、不可靠且不完美的。

二、理念论的意义与价值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古希腊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时希腊哲学界对于真相的认识。

在柏拉图看来,物质世界并不是唯一可信的世界,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可靠的,而物质世界则只是这个真实世界的影子和表现。

这一观点对于古希腊哲学的后世影响深远,将不可见的世界提升为理念世界,其思想贡献远比智慧之神所在的第一层理念世界更具意义。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表现出哲学的价值。

在当时,人们仍然没有弄清什么是好和什么是不好,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

理念论的主张为哲学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对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思考和研究理念世界,人们可以找到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关联,能以一种更深层次的方式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

另外,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现代哲学也有深远的影响。

现代哲学认为,大部分的人类结论都来自于感官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不稳定的和变幻莫测的。

从柏拉图的角度来看,通过超越物质世界,识别意识本质,人们才能合理地洞察世界,从而更加容易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摘要: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为理念。

“理念”来自动词“看”,原意是“看到的东西”。

柏拉图把其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镜看到的东西”。

本文主要讲述柏式哲学以及对此的看法,包括柏拉图的生平,学说的背景,以及影响整个哲学领域的理念论,以及对于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做出一些粗略的分析。

关键词:哲学;柏拉图;理念论;影响一.柏拉图式哲学的定义(一)知行两方面极高的理想;(二)知行的合一。

我说,西方几千年的的文化就是走它的路,成就它的梦想。

你看,西方人对于科学的苦心研究,不就是向知的最高理想而追么? 关于政治、社会、经济的努力改良,不就是向行的最高理想而追么?至于科学研究的结果,处处应用于人事,这不是知而不行,不是知行合一么?此外西方人还有个特点:自然界的研究既有成绩,自然的公例即有所发现,因为要应用到人事,便成立了许多应用的自然科学;关于政治上、社会上、经济学上学理的讲究既有成熟,原则的探索既有所创获,因为要实行出来,便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之外,还产生不少使用的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统称之为社会科学。

这种办法,无非讲究如何应用的道理、怎样应用的方法种种,都是把应用的问题转化为学理的问题,实践的问题归到理论的问题;一切从求知出发,求知之效归于致用,致用的大成又变成知识和学理,于是什么都成科学,这便是寓行于知的结果。

于是柏拉图式哲学影响西方文明的深处,西方人如今还不断研究它!二、柏拉图理念论的背景(一)家庭方面柏拉图出身于名门之后,对于物质生活,当然无忧无虑,所以能够从他对事于理想的追求。

这点便决定了他的学说的根本精神——理想主义。

此外他的学说的枝叶,也受家庭影响不少——他对政治方面,及其反对民主,拥护尚贤士的贵族政治,便是一例。

(二)社会方面当时社会上有一派很占势力的学者,所谓辩士之徒。

他们对于一切知识,下个总攻击,把知识的可能性,几乎全部推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

“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

柏拉图把其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以翻译为“理念”(相当于英文Idea)或“型相”(相当于英文form )。

“理念”的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译法强调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

理念或型相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

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

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的世界,后者是可知的世界。

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柏拉图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

他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

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

由于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型相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个别概念和它所归属的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但不可能达到等同的程度。

一个东西分有了什么样的理念型相,它就是什么样的存在;分有到什么程度,就与理念型相相似到那种程度。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摹仿”(mimesis/imitate)是一种技艺活动,摹仿的复制品和被摹仿的原型之间没有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之间那种逻辑关系。

柏拉图把技艺的观念引入摹仿说,解决了一个逻辑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认识内容何以能与认识对象相似?柏拉图把技艺分为神圣的与人工的两种,制造者也分为造物主和工匠两种。

不论造物主还是工匠,他们所制造的产品都是对思想中一个原型的摹仿。

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四重区分: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人工的摹仿物。

关键在于,神圣的摹仿物就是人工的原型,这样,柏拉图便可以证明:人的意见只是对理念型相的摹仿,按照意见制造的人工产品则是摹仿的摹仿。

可感世界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

自然物是造物主依照理念型相创造的神圣摹仿品,影像则是对这些摹仿品的摹仿。

“摹仿”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和艺术观都依赖于这一思想。

“分有”和“摹仿”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有无造物主。

“摹仿”是有造物主的“分有”,“分有”是无造物主的“摹仿”。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首先,理念是共相。

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也就是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

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

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

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把事物的本质——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开,并且以理念为存在的根据,是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原则。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与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同异之处,以及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进行批判的哲学意义简述的是,实体论!理念论!的异同之处;如果把希腊哲学的概貌比作群峰竞秀的景观,那么,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无疑代表着突兀的双峰.他们的思想达到了希腊哲学的最高成就.在一定的意义上,早期希腊哲学是他们思想的准备,晚期希腊哲学是他们思想的余续.他们对哲学的共同贡献在于:其一,突出了哲学的优越地位,论证了哲学高于其它学科、指导道德和政治生活的作用.他们或用哲学解释其它学科的原则和对象、方法,或深入到各个领域作具体研究.从他们开始,哲学成为希腊文化的卓越领域,在人类知识进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二,区别了经验与超验、感觉与理智、自然与超自然两类领域和能力,坚持超验或超自然的原则的统摄作用,开创了西方哲学的理智主义传统.他们之间的差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其一,理论背景的不同.柏拉图承袭苏格拉底反对智者与自然哲学家的立场,思想带有论战特点,关注一与多、静与动、理性与感性的区别,往往站在极端的立场,强调单—的、不动的、不可感的东西的真实性,贬低或否定其对立面,对自然哲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吸收不多.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各门学科发展、成熟的时期,注意吸收各门学科的成果,思想带有综合性、调和性,在两种极端立场之间往往取中道.其二,旨趣的不同.柏拉图热烈地追求至善、尽美和纯真,在超验的理念世界寻找和寄托自己的理想,企图以此匡正现实.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以常识为准则,虽然承认理想的崇高,但强调理想不等于现实,最好的不等于可行的.对经验常识世界抱有的浓厚兴趣,是他指责柏拉图割裂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三,基本思路的不同.两者对世界所作的不同概括可被归结为理念论和实体论这两种学说的差别.理念论的对象是绝对的、不变的.无形的型相,“是者”仅仅是多个通种中的一个.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却专以“是者”为研究对象.实体论把“是者”归结为实体,导致了一种强调个体存在高于和先于普通型相、型相只是个别存在的一个构成方面的观点,但是,另一方面,当“实体”被归结为“本质”时,亚里士多德虽然试图把本质与个别存在相等同,避免陷入理念论所持的普遍先于个别的立场,但却不免向理念论妥协.实体论并不是与理念论截然对立的学说,而是试图包容后者、比后者更全面的尝试.亚里士多德尖锐地批判柏拉图的“分离学说”,但最后也不得不设定了一个分离的纯形式.他与相位因分歧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承认理念或形式的分离,而在于如何解释可感事物与不可感的本质之间的分离和联系.柏拉图使用“分有”、“摹仿”等概念来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原则是潜在与现实的关系,把各类实体按照现实性程度排列成连续的等级关系,克服了两个领域的断裂.最后,理念论与实体论设定了不同的最高原则.最高的理念是善,善的理念是爱猫扑.爱生活}忍理念论要求现实与理想、事实与价值相统一,这不但是关于本质或本体的学说,而且把宇宙学、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学和艺术观都统一在这一学说之中.亚里士多德推崇的最高实体是神,这主要是一个思维实体,在价值上是中性的.他还在形而上学之外建立以善为目标的实践科学和与美相关的艺术科学,构成了以爱猫扑.爱生活}忍的科学传统.其四,知识论的不同.柏拉图贬低乃至否定感觉的认识作用,但理智的认识活动并不服离情感,逻辑上的思辨、推理和讨论同时也是求善和审美的活动,理智获得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和美感,知识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迷狂,在这里,思想与情感、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不复存在.亚里士多德指出了感觉的基础作用,肯定感觉与理智的联系和理智至上的地位.他把理性活动限制在抽象、演绎或归纳的逻辑范围.柏拉图生动活泼的辩证法在他手里变成辨析和推理的手段.两者的表达风格也不同.柏拉图的对话汪洋恣肆,融思辨、推理、神话、想象、比喻于一体,富有艺术感染力.亚里士多德的论文严谨冷峻,不带感情色彩,是科学的观察、描述和逻辑的概括、分析与推理相结合的产物.摘要:“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内容,“实体”是他的哲学的核心范畴。

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范畴“的论述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同时也包含有极大的混乱,也存在着错误的观点。

“实体”这个的内容和对它的理解,一直是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剧烈斗争的场所。

为了科学地了解哲学史上两条路线的斗争,站在辩证唯物主叉立场,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形而上学》中。

“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内容,“实体”是他的哲学的核心范畴,可以说。

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就是论“实体”的理论。

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实体”理论,无论是它的正确方面还是错误方面,对以后的哲学家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实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原意是世界万物的基础或支撑物。

早在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初期就提出来了,但对于这个范畴第一次作系统和深刻地研究和探讨的则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他那个时代的哲学和科学的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他的“实体”范畴的提出,实质上是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探索。

从对实体数目的了解来看,有的哲学家主张“实体”是一个,有的哲学家主张有几个,有的哲学家则认为“实体”数目无限。

从对“实体”的性质和内容的了解来看,主要分成两派,一派称“实体”为“单纯物”,例如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等哲学家就是如此,他们认为实体就是水、气、火等。

一派称“实体”为一般概念,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实体就是“数”或“点”“线…面”。

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前人在“实体”范畴上的观点,提出自己关干“实体”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体”首先一个涵义就是形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原始东西。

“实体”是个别具体的事物,如某一个人或某匹马等。

他把个别具体事物称为“第一实体”。

“第一实体”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存在就不可能有其他东西存在。

除了“第一实体”外,还有“第二实体”。

“第二实体”是指“第一实体”的属和种,就是指一般或普遍的东西,例如张三,李四是“第一实体”,“人”、“动物”便是“第二实体”。

“第一性实体”和“第二性实体”的关系,就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第二实体”依赖于“第一实体”而存在,例如没有个别的人存在,也就没有“人”这个“属”和“动物”这个“种”。

同时,只有“第二实体”的属和种,才能更得当地说明“第一实体”是什么。

例如,在说明一个个别人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说某某是“人”或说某某是“动物”。

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只有“第一实体”存在,其他性质,属性才能存在。

他对“有”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

他说“有”一样东西,可以有好几种意义,“有”是指一样东西的那个“什么”,或一个“这个”;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指一个性质或数量等等。

“有”固然有这一切意义,但是最基本的“有”却是指那个“什么”,这是标志一样东西的“实体”的,这是因为当我们说一样东西是什么时,我们不说它是“自的”“热的”或“三尺长”,而说它是“一个人”。

责任编辑:应届毕业生论文网三、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他运用“实体”概念来概括一切特殊具体事物的共同本质是客观独立的存在,这表明他在寻求物质的一般概念。

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把“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区分开来,认为“种”“属”等东西是一种共相,是不能离开个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因此“第二实体”是后于“第一实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