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神经组织24页PPT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课件之脑神经
起源
起源于延髓的副神经元,发出纤维经由桥脑 和延髓的副神经通路出脑。
分布
分布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支配这两块肌 肉的运动。
功能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运动,参与头部 和颈部的姿势维持和转动。
舌下神经
概述
舌下神经是躯体运动性脑神经之一,负责支配舌肌运动。
起源
起源于延髓的舌下神经元,发出纤维经由延髓的舌下神经通路出脑。Biblioteka 皮肤感觉神经总结词
皮肤感觉神经是感觉性脑神经之一,负责传递皮肤感觉信息 。
详细描述
皮肤感觉神经起始于皮肤表面的感受器,将触觉、痛觉、温 度等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能够感知皮肤刺激。皮肤感 觉神经对于保护人体免受外界伤害非常重要。
03
运动性脑神经
动眼神经
概述
动眼神经是第三对脑神 经,负责控制眼球运动
人体解剖学课件之脑神经
目录
• 脑神经概述 • 感觉性脑神经 • 运动性脑神经 • 混合性脑神经 • 脑神经损伤与疾病
01
脑神经概述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共由31对神经组成,其中10 对为颅神经,12对为脊神经,其余9 对为脑干神经。
脊神经包括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 和骶神经。
颅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 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面神经、听神经和舌咽神经。
与其他神经关系
三叉神经与面神经和下颌神经 等其他脑神经有复杂的交互作
用。
展神经
概述
展神经是第六对脑神经,负责控制眼球的外 展运动。
损伤影响
展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眼球内收障碍,出现复 视。
功能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使眼球向外侧转动。
与其他神经关系
展神经与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协同工作,维 持双眼视觉。
人体解剖学PPT:脑神经
上颌神经 圆孔
下颌神经 卵圆孔
Ⅵ 展神经 运动性 脑桥 眶上裂
Ⅶ 面神经 混合性 脑桥 内耳门→茎乳孔
Ⅷ 前庭蜗神经 感觉性 脑桥
内耳门
Ⅸ 舌咽神经 混合性 延髓 颈静脉孔
Ⅹ 迷走神经 混合性 延髓 颈静脉孔
Ⅺ 副神经 运动性 延髓 颈静脉孔
Ⅻ 舌下神经 运动性 延髓 舌下神经管
2
脑神经的七种纤维成分
23
• 三叉神经分布
– 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鼓膜张肌、腭帆张肌、
–
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
– 感觉纤维分布:头面部皮肤,眼球、鼻腔、口腔粘膜,
11
动眼神经
上睑提肌
12
• 睫状神经节的根: • ①副交感根 (睫状神经节短根)←短根←
动眼神经副核 • ②交感根←颈内动脉丛 • ③感觉根←鼻睫神经
13
副交感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纤维 交感神经纤维
14
四、滑车神经 trochlear nerve • 躯体运动性神经,
滑车神经核——交叉——滑车神经——中脑背
9
视神经
10
三、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erve
• 运动性神经,含两种运动纤维 • 一般躯体运动性:动眼神经核 • 一般内脏运动性(副交感) 。:动眼神经副核
中脑——穿海绵窦——眶上裂入眶, 1、躯体运动纤维—— 分布: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下直肌和内直肌和下斜肌。 损伤主要表现: (1)上睑下垂; (2)瞳孔斜向外下方。(眼球不能向内、向上、向下方运动。) • 2、副交感纤维——动眼神经——眶上裂入眶后——< 睫状神经节换元——支 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 损伤后(3)瞳孔散大,患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
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编辑课件
8
(3)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神 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4)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而 成。
编辑课件
9
(5)纤维束 白质中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 经纤维聚合成束。
(6)神经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突起 聚集而成。外包被膜,神经束膜、神经内膜
编辑课件
神经解剖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形态结 构的学科,是神经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及临床神经、精神病 学的重要基础课,对神经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神经解剖学包括: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 神经系统的发生、神经系统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编辑课件
3
第一章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功能 1. 调节和控制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活动。 2 .通过调整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机体与外
编辑课件
28
(二)神经元的分类:
1.按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1)假单极神经元peudounipolar neuron
胞体的位置:细胞体在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内。 突起的特点:由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在离胞体不远处呈“T”形分为两支, 一支伸向周围至皮肤、运动器或内脏等处的感受器,称为周围突;另一支进 入脑或脊髓,称为中枢突。 神经冲动的传导:感受器接受内、外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沿周围突和中枢突传到中枢。按传导神经冲动的方向,周围突相当于树突, 中枢突相当于轴突。 (2)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 细胞体的位置:此类神经元存在于视网膜、鼻腔粘膜嗅部和前庭蜗器神 经节内。 突起的特点:从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其中一个是树突;连感受器; 另一个是轴突。 (3)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neuron 胞体的位置:主要位于脑和脊髓内,也有部分存在于内脏神经节内。 突起的特点:有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是人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神经元。
【人体解剖学PPT课件】脑神经、内脏神经
延髓后外侧沟
颈静脉孔
35
Glossopharyngeal nerve (舌咽神经)
分布: 1. 鼓室神经
耳神经节
三叉神经脊束核
腮腺 鼓室粘膜
下泌涎核
36
Glossopharyngeal nerve (舌咽神经)
2. 颈动脉窦支
孤束核 颈动脉窦 颈动脉小球
37
Glossopharyngeal nerve (舌咽神经) 3. 舌支 4. 咽支
三叉神经脊束核
孤束核 疑核
舌后 1/3
38
Glossopharyngeal nerve (舌咽神经) 临床症状
舌后1/3一般感觉和味觉丧失 腮腺分泌减少 咽肌功能障碍
39
Vagus nerve (迷走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脊束核
疑核
孤束核
分布:
上支
内直肌
上直肌
上睑提肌 睫状肌
瞳孔括约肌
下支
睫状神经节
下直肌
下斜肌
18
Oculomotor nerve (动眼神经)
临床症状
上睑下垂 瞳孔转向外下 瞳孔扩大
19
Trochlear nerve (滑车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脑干背面
眶上裂
上斜肌
20
Abducent nerve(展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孤束核
11
脑神经核
(5)General somatic sensory nuclei (一般躯体感觉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12
脑神经核
最新第一章:绪论 系统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 24页ppt课件
(三)人体的轴和面 1、轴axe 是描述关节运动时 常用的术语,是假设的通过关 节的一条垂直线。可在解剖学 姿势条件下,对任何一个关节 都可作出三条相互垂直的假 设直线——即三个轴。 (1)垂直轴vertical axe:为 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与人 体长轴平行的轴。 (2)矢状轴sagittal axe: 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 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3)冠状轴或称额状轴 frontal axe:为左右方向与 水平面平行,与前两个轴相垂直的轴。
剖学姿势anatomical position: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足 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 躯干两侧,手掌向前。描述任 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 ,即使被观察的客体或标本、 模型是俯卧位、横位或倒置、 或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仍应 依此姿势进行描述。
(二)方位术语 医护工作者和解剖学家用一定 的方位术语,准确解释身体某 结构相对于另一结构所处的位 置。例如我们描写“眉弓与鼻 的关系”,不用解剖学术语可 以描写成“眉弓位于面部两侧, 对向鼻,且高于鼻”,采用解 剖学术语则写成“眉弓位于鼻 的外上方”。显然,解剖学术 语用词少,不易混乱。按照 上述解剖学姿,又规定了表 示方位的名词,可以正确地 描述各器官或结构的相互位 置关系,所以这些名词都是 一组相应成对的名词。
(2)冠(额)状面frontal plane: 即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 两部的切面。此切面与水平面及 矢状面相垂直。 (3)水平面或称横切面 horizontal or cross plane: 即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 下两部的切面,与上述两个平 面相垂直。 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则以其自 身的长轴为准,与其长轴平行的 切面称纵切面,与其长轴垂直的 切面称横切面,而不用上述三个 面。通过一个切面来解释一个物 体的形态是非常困难的,例如一 只香蕉其横切面是圆形的,而纵 切面是月牙形的,必须集合全部 连续切面来理解此物体的真实形态。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
1、脑干
❖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2、间脑The Diencephalon
❖ 背侧丘脑 ❖ 上丘脑 ❖ 下丘脑 ❖ 后丘脑 ❖ 底丘脑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 后丘脑 metathalamus: ❖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
颞叶
❖ 颞上沟、颞下沟 ❖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2、大脑半球内侧面
内侧面
❖ 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面的 延续部分
❖ 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 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至枕
叶后端 ❖ 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 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
❖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前庭区 (前庭神经核);听结节(蜗神经核);内侧 隆起;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 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分隔 索;蓝斑;第四脑室顶前部,后部,三个孔: 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
❖ 连通:中脑水管 →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 正中孔、外侧孔 → 蛛网膜下隙
4、端 脑 The Telencephalon 五 叶
❖ 额叶 frontal lobe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 ❖ 顶叶 parietal lobe 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
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 颞叶 temporal lobe 外侧沟以下 ❖ 枕叶 occipital lobe 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迹
(距枕极4cm)连线后部 ❖ 岛叶 insular lobe 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颞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神经膜细胞形成的结构分内、外层2层:
内层为髓鞘,由神经膜细胞双层细胞膜反复包卷形成,电镜下呈明暗相间的板 层状。
外层为神经膜,由神经膜细胞的细胞 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呈鞘状包裹 髓鞘。
有 髓 神 经 纤 维 横 切 面 电 镜 图
2.中枢神经的有髓神经纤维 中央为神经元长突起,外围为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的髓鞘。
二、突触
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 (肌 细胞、腺细胞)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
传递神经冲动。
(一)电突触
即缝隙连接。
(二)化学突触 以神经递质作为载体传递神经冲动。
化学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部: 为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内有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 突触后部: 是后一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与突触前成分相对应的区域。 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
(2)神经原纤维 LM: 在硝酸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 功能:① 细胞支架 ② 物质运输。
神经原纤维 (镀银染色)
2.树突 一至多个,分支多;有尼氏体。
功能: 接受刺激,并将神 经冲动传 向胞体。
3.轴突 只有一个,细长;轴突起始部有
轴丘;无尼氏体。
功能: 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出。
突触前膜和后膜: 突触前部和突触后部彼此相对的细胞膜。
突触
16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电镜图
不同形状的突触小泡电镜图
突触后膜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神经冲动的传递:
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 前膜 →突触小泡向突触 前膜移动、融合、破裂 → 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 到突触间隙 → 与突触 后膜上受体结合 → 神 经冲动传向突触后神经 元(或效应细胞)。
第三章第四节 神经组织
第三篇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幻灯片
脊神经Spinal nervous
脊神经共31对
➢ 颈神经8对 ➢ 胸神经12对 ➢ 腰神经5对 ➢ 骶神经5对 ➢ 尾神经1对
脊神经:前根和后根在 椎间孔处汇合而成,属 于混合神经
颈丛
脊 臂丛 神
胸神经前支
经 丛
腰丛
骶、尾丛
脑与脑神经
Brain and The Cranial Nerves
神经
Ⅸ Glossopharyngeal nerve舌咽神 经
Ⅹ Vagus nerve 迷走神经 Ⅺ Accessory nerve 副神经 Ⅻ Hypoglossal nerve 舌下神经
脑脊髓被膜、脑脊液、脑室
脑和脊髓被膜 ➢由外至内依次是:硬膜(保护)、蛛网膜、软 膜(产生脑脊液)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膜间的腔隙。
从事对一定机能的分析综合。称为中枢
➢白质和内囊
大脑皮层: 躯体运动中枢
神经 躯体感觉中枢 中枢 语言中枢
视觉、听觉中枢等
内囊在横断面上呈“><”形
分部:前肢、 膝部、 后肢
内囊有大量纤维束通过 损伤表现:“三偏”症状”
内囊出血部位
对侧偏身感觉丧失、对侧偏瘫、偏盲
前肢 膝
后肢
脑神经The Cranial Nerves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 根据连接处不同
1. 脑神经Cranial n. ( 12 pairs) 2. 脊神经 Spinal n. ( 31 pairs)
➢ 根据神经分布
1. 内脏神经:
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和平滑肌
2. 躯体神经:
分布在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 ➢ 根据神经冲动方向: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位置 起 始 后索 脊神经节
终止 薄、楔束核
行走方向
主要机能
上行
传导本体觉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束 侧索 后角细胞
小脑皮质
上行
传导本体性感觉
脊髓丘脑侧束 侧索 后角细胞
丘脑腹后外侧核 上行
传导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 前索 后角细胞
丘脑腹后外侧核 上行
传导粗略触觉
皮质脊髓侧束 侧索 大脑皮质运动区 脊髓前角细胞 皮质脊髓前束 前索 大脑皮质运动区 脊髓前角细胞
皮质脊髓侧束
位置:外侧索 起于:大脑皮质运动区
延髓交叉(锥体交叉)后下行。 止于:脊髓灰质前角(皮质脊髓束)。 功能:控制随意运动。
皮质脊髓前束
位置:前索正中裂的两侧
起于:大脑皮质运动区, 在同侧脊髓下行,
止于:脊髓灰质前角
功能:控制肌肉随意运动。
15
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其止和功能
名称 薄束、楔束
锥体外侧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锥体交叉:锥体下段90%纤维互相交叉,叫锥体交叉。 橄 榄 体:在锥体外侧的卵圆形隆起。
锥体与橄榄体之间有舌下神经。 桥 延 沟:为脑桥与延脑间的腹面界沟,
有 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发出。
27
脑神经
28
延髓的背侧面
薄束结节:延脑下部,后正中沟的两侧,内有薄束核。 楔束结节:薄束结节的外侧。内有楔束核。 绳 状 体:楔束结节的外上方。为脊髓、延髓入小脑的
下行 下行
控制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 侧索 红核
脊髓前角细胞
下行
调节肌紧张(屈肌)
前庭脊髓束 前索 前庭外侧核
脊髓前角细胞
下行
调节肌紧张(伸肌)
网状脊髓束 前侧索 脑干网状结构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 中枢神经系统 • 周围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 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与损伤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01
包括大脑、脊髓、神经元等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处理、传递
和储存信息。
神经系统的分类
。
03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脑的组成
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构成 ,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 高级功能,分为四个叶(额叶 、顶叶、枕叶、颞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脑
主要负责协调肌肉运动,维持 身体平衡。
脑干
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是连 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控 制许多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
、心跳等)。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常导致偏瘫、 失语等症状。
癫痫
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发作 的慢性脑部疾病。
帕金森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 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 。
脊髓损伤
通常由外伤导致,可造成损伤平面以 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原则
预防原则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加强安全防护,预防意外伤害。
突触与神经递质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突触的传递过 程涉及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突触传递中的关键物质,它们在突触前膜合成、 储存,并在神经冲动到达时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 的受体结合,完成信息传递。
目 录
• 引言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 中枢神经系统 • 周围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 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与损伤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01
包括大脑、脊髓、神经元等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处理、传递
和储存信息。
神经系统的分类
。
03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脑的组成
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构成 ,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 高级功能,分为四个叶(额叶 、顶叶、枕叶、颞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脑
主要负责协调肌肉运动,维持 身体平衡。
脑干
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是连 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控 制许多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
、心跳等)。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常导致偏瘫、 失语等症状。
癫痫
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发作 的慢性脑部疾病。
帕金森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 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 。
脊髓损伤
通常由外伤导致,可造成损伤平面以 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原则
预防原则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加强安全防护,预防意外伤害。
突触与神经递质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突触的传递过 程涉及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突触传递中的关键物质,它们在突触前膜合成、 储存,并在神经冲动到达时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 的受体结合,完成信息传递。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29
丘脑的各核群及其功能(重点)
机体警觉水平 整合各种感觉
内核群
听觉皮质下中枢
内膝状体 外状体
视觉皮质下中枢
内脏功能调节基本情绪 活动
前核群
外核群
各种感觉输入大脑皮质 及深部核团中继站
ppt课件.
30
(二)下丘脑
下丘脑
ppt课件.
31
ppt课件.
下丘脑的分区及主要核团
□
视前区
视上区
室旁核 视上核
大脑纵裂
34
分叶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额叶 颞叶
ppt课件.
顶叶 枕叶
岛叶
35
ppt课件.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重点): 表面为皮质(灰质),深部为髓质(白质)。
大脑皮质分层(以颞叶为例)含锥体C,各类C及Nf、 (1)分子层:含少量水平C和星形C,f与表面平行走向 (2)外颗层:含小型锥体C和星形C (3)外锥层:含中、小型锥体C (4)内颗层:C密集,多为星形C,发出f与其它各层联系 (5)内锥层:含大锥C,轴突向髓质,位中央前回,房中央小叶的此C最大 (6)多形层:含梭形与三角形的C
36
ppt课件. 37
ppt课件.
重要的功能中枢
(1)运动中枢: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半(厚3-4mm),Ⅲ、Ⅳ层锥C多。
(2)感觉中枢: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半,Ⅳ层内颗粒层厚。
人与 动物
(3)视觉中枢:距状沟旁的楔回与舌回,薄1.5-2.5mm(Ⅳ层厚)
相同 (4)听觉中枢:颞横回:厚3mm(Ⅱ、Ⅲ、Ⅳ、Ⅵ层厚)
Ⅶ面Ⅷ听Ⅸ舌咽; 迷走副N舌下完
Ⅰ—大脑
Ⅱ—间脑
2.脑N附着部位 Ⅲ—Ⅳ:中脑
正常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PPT
脊髓节段 C1~4 C5~T4 T5~T8 T9~T12 L1~5 S1~Co
与同序数椎骨对应关系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比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骨 比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骨 比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骨 平对第10、12胸椎体 平对第12胸椎、第1腰椎体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白质,中央管
1.灰质:
“H”形
与痛觉有关
3)后角固有核:
4)胸核:发出的纤维:脊髓小脑后束
后角边缘核
缘层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后角固有核
胸核
后角固有核: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 位置:脊髓后角 接受纤维:同侧脊髓下1-2节段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中枢突; 发出纤维: 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 去向: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功能:传导痛温觉,粗略触觉的冲动。
平滑肌、心肌、腺体
特殊内脏运动核:咀嚼肌、表情肌、软腭、咽喉肌
名称 1 副N核
位置
f 联系
锥体交叉外侧 副N
2 疑核 3 面 N核
副神经核上方
舌咽N 迷走N
副N
展N核的腹外侧 面 N
三4 叉N运动核 展N核的上外侧 三叉N
作用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咽喉,软腭肌
面肌 咀嚼肌
特殊内脏运动核
咀嚼肌、表情 肌、软腭、咽 喉肌
第九章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1.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功能 2.神经系统通过调节机体适应外部环境 3.神经系统让机体主动认识、改造世界
二、神经系统的区分
1.按部位区分 (1)中枢神经系统 (2)周围神经系统 2.按功能区分 (1)躯体神经 (2)内脏神经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细胞 1.神经元的构造 (1)胞体 (2)突起 2.神经元的构造 (1)根据突起的数目 (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3)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ppt课件
2)内脏运动神经的形态结构概况
(1)交感神经 ①低级中枢:脊髓Tl~L3灰质侧角
(又称胸腰部)
②周围部:包括神经节和神经丛 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 椎前神经节 : 腹腔神经节 椎前神经节:肠系膜上、下神经节 主动脉肾节
Ⅰ交感干:由椎旁神经节和节间支连 接而成,位于脊柱两侧,上起自颅底, 下至尾骨前方汇合于奇神经节。
2、运动性脑神经(5对)
神经
Ⅲ Ⅳ Ⅵ Ⅺ Ⅻ
起核及纤维成分
动眼神经核 动眼神经副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副神经核
连脑部位
中脑 脑桥
出颅部位
功能
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上斜肌 外直肌
眶上裂
颈静脉孔 延髓 舌下神管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舌肌
舌下神经核
3、混合性脑神经(4对)
Ⅳ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走行规律: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躯干和四 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到达所支 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2)副交感神经
①低级中枢部:脑干的4对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S2~4节段的 骶副交感核
②周围部分:包括颅部和骶部 副交感神经节 器官旁节:如:睫状神经节
6条纵沟 腰骶膨大(L2~S3)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脊神经前根走出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中央管: ①前角 2、灰质:呈“H”形或蝶形, ②中间带 ③后角 3、白质 前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 (下行纤维) 三个索 外侧索:前外侧沟与后外侧沟之间(上下行纤维) 后索:后中间沟与后外侧沟之间 (上行纤维)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医学PPT课件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2、间脑The Diencephalon
❖ 背侧丘脑 ❖ 上丘脑 ❖ 下丘脑 ❖ 后丘脑 ❖ 底丘脑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 后丘脑 metathalamus: ❖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
发出听辐射→听觉中枢 ❖ 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束的视觉纤维,
❖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 成。
❖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
团块。 ❖ 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
团块。 ❖ 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
❖ 脊髓歌诀 ❖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 ❖ 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 ❖ 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 ❖ 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横断面
脊髓和脊神经根
颞叶掩盖
三条恒定的沟
❖ 外侧沟:自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 半球上外侧面的深沟
❖ 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 下方,几乎达外侧沟
❖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上
1、大脑半球外侧面
额叶:
❖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 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 额上回:额上沟以上 ❖ 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 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发出视辐射→视觉中枢
上丘脑 epithalamus
❖ 松果体:属内分泌器官,产生褪黑素,抑 制性腺功能,16岁以后钙化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2.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 ①感觉神经元,也称传人神经元,可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传向中枢。 ②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调节其活动。 ③中间神经元,也称联络神经元,介于感觉和运动两类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人 类神经系统中,中间神经元数量最多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复杂网络。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