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然而,电力系统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

因此,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就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

一、电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发电环节最为关键,因为它涉及到能源的获取和转化。

许多发电厂都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这些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CO2、SO2、NOx等。

除了发电环节外,输电线路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首先,输电线路需要占用大片土地,影响到了生态环境。

其次,输电线路会产生电磁辐射,对周围的居民和动物产生影响。

二、电力系统环境保护的现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在国内,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法规来管控电力系统的环境影响。

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都对电力系统的环境问题作出了规定。

此外,在发电技术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环保型的发电技术,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

这些发电技术不仅污染少,而且能源更为清洁。

在输电方面,也有了一些环保型的输电技术,如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超导输电技术等。

这些技术相比传统的交流输电技术,具有更高的输电效率和更少的电磁辐射。

此外,电力系统在配电环节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环保型的技术,如智能配电技术和储能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高配电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三、未来电力系统环境保护的展望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将是环保、智能和高效。

首先,在发电环节,电力系统将逐步转向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这些清洁能源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而且能够有效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其次,在输电环节,电力系统将进一步采用新型的输电技术,如高压直流输电和超导输电等技术。

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少的损耗,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谐波的产生与危害

浅谈谐波的产生与危害

浅谈谐波的产生与危害2023年10月开始某35kV站536分路10kV线路线损率突增,线路电容投不上,为536分路供电的5000kVA主变噪声增大声音异常。

用户反映:高压用户电容器投不上,当月电费劲率奖惩受罚:农村低压用户家用电器噪声大,冰箱频繁启动,用户看法很大。

经调查发觉全部现象发生时间均在每天晚上11点至次日7点,分析认为是相近新上的通讯铸件厂中频炉产生的谐波引起的。

通信铸造厂为峰谷用户,配变容量800kVA,为节省成本只在谷段用电,运行时按配变容量20%30%超负荷运行,用电量占分路电量的34.27%,占全站电量的13.79%,造成电网谐波含量较大,并注入35kV变电站,对电网安全构成威逼,536分路线损增长3.2%,给周边用户造成经济损失,谐波还向下传递影响低压用户的正常用电。

近几年随着个体经营经济特别是炼钢和化学工业的飞速进展,用电负荷日趋多样化,一些具有非线性、冲击性、不平衡特征负荷、谐波丰富的应用设备如整流器(电弧炉)、变频调速装置等用电设备都会不同程度地对电力系统造成谐波污染,谐波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轻者影响系统设备的运行效率,加添电网损耗,重则损坏设备甚至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当前,一方面科技的进展对电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电力系统的谐坡负荷逐年加添,对电网的影响逐年加重。

如何很好的解决这个冲突,限制谐波污染建设绿色电网,是摆在每一个电力工面前的共同课题。

因此,正确认得谐波,分析谐波产生的原因危害,讨论抑制谐波的措施具有紧要的现实意义。

1谐波的产生谐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电力系统中某些设备和负荷的非线性特征,即所加电压与产生的电流不成线性关系而造成的波形畸变。

对于伏・安特性为线性的设备或负荷,在施加正弦波形的电压u 后,产生的电流i依旧是正弦波形。

假如接入伏・安特性为非线性的设备或负荷,在施加正弦波形的电压u后,由于其非线性特性,产生的电流i为非正弦波形,其频率和系统频率相同。

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与解决措施分析

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与解决措施分析

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与解决措施分析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质量问题电力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安全运行。

如果设备质量不合格,存在隐患或缺陷,就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电力变压器的绝缘材料老化、绝缘油污染等问题,会导致变压器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高温、潮湿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会导致电力设备的绝缘老化,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大气污染、异物侵入等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运行状态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过载运行、频繁开关机等操作方式不当会引起设备的损坏,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4. 设备老化随着电力设备的使用时间增长,设备本身会出现老化现象。

老化会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5.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设备操作不当、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都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二、解决措施分析为了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上述因素的影响,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提高设备的质量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加强对设备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减少设备质量问题对安全运行的影响。

对于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包括对设备周围环境的保护、建设设备周围环境监测系统等。

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绝缘检测和绝缘处理,加强设备的防污染措施,提高设备的抗环境影响能力。

合理运行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

要建立完善的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合理设置设备运行参数,避免设备过载运行和频繁开关机等不良操作方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体系,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问题,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电力系统常见问题、危害及治理措施

电力系统常见问题、危害及治理措施

电力系统常见问题、危害及治理措施目录1.电能质量概念 (3)2.电能质量指标 (3)3.电能质量问题的来源 (3)4电能质量的标准 (4)5电压允许偏差 (4)5.1 含义及标准 (4)5.2 电压偏差的危害 (5)5.3 电压偏差的改善措施 (5)6公用电网谐波 (5)6.1 含义及标准 (5)6.2 谐波的危害 (6)6.3 谐波的治理措施 (6)7电压波动和闪变 (6)7.1 含义及标准 (7)7.2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危害 (7)7.3 改善措施 (7)8三相电压不平衡 (7)8.1 含义及标准 (7)8.2 电压不平衡的危害 (8)8.3 治理措施 (8)9电网频率 (8)9.1 含义及标准 (8)9.2 频率超标的危害 (8)9.3 治理措施 (8)10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9)10.1 含义及标准 (9)10.2 危害 (9)10.3 治理措施 (9)11.瞬流 (10)11.1 含义 (10)11.2 瞬流的危害 (10)11.3. 瞬流的抑制措施 (10)12浪涌 (10)12.1 含义 (10)12.2浪涌的危害 (11)12.3 浪涌的治理 (11)13电压凹陷 (11)13.1 含义 (12)13.2 危害 (12)13.3 治理措施 (12)14陷波 (12)14.1 含义 (12)14.2 危害 (12)14.3 治理措施 (13)15电能质量污染的治理 (13)15.1 治理的基础性工作 (13)15.2 系统化综合补偿技术 (13)16结语 (14)1. 电能质量概念电能质量是指提供给用户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供电系统的物理特性。

电能质量包括四个方面的相关术语和概念:1)电压质量即用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间的偏差(偏差含电压幅值,波形和相位的偏差),反映供电企业向用户供给的电力是否合格;2)电流质量即对用户取用电流提出恒定频率、正弦波形要求,并使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系统以高功率因数运行,这个定义有助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并降低网损;3)供电质量包含技术含义和非技术含义两个方面:技术含义有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是指服务质量,包括供电企业对用户投诉的反应速度和电力价格等;4)用电质量包括电流质量和非技术含义,如用户是否按时、如数缴纳电费等,它反映供用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用电方的责任和义务。

谐波对电网危害

谐波对电网危害

谐波对电网危害谐波污染对电网有哪些具体影响?谐波污染对电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造成电网的功率损耗增加、设备寿命缩短、接地保护功能失常、遥控功能失常、线路和设备过热灯,特别是三次谐波会产生非常打的中性线电流,使得配电变压器的零线电流甚至超过相线电流值,造成设备的不安全运行。

谐波对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的影响还表现在可能引起电网发生谐振、使正常的供电中断、事故扩大、电网解裂灯。

(2)引起变电站局部的并联或串联谐振,造成电压互感器灯设备损坏;造成变电站系统中的设备和元件产生附加的谐波损耗,引起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电动机等设备发热,电容器损坏,并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造成断路器电弧熄灭时间的延长,影响断路器的开断容器;造成电子元器件的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作;影响电子仪表和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降低通信质量;增大附加磁场的干扰等。

谐波对电力电容器有哪些影响?当配电系统非线性用电负荷比重较大,并联电容器组投入时,一方面由于电容器组的谐波阻抗小,注入电容器组的谐波电流打,使电容器过负荷而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当电容器组的谐波容抗与系统等效谐波感相等而发生谐振时,引起电容器谐波电流严重放大使电容器过热而导致损坏。

因此,电压谐波和电流谐波超标,都会使电容器的工作电流增大和出现异常,例如,对于常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其允许过电流倍数是1.3倍额定电流,当电容器的电流超过这一限制时,将会造成电容器的损坏增加、发热异常、绝缘加速老化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甚至造成损坏事故。

同时,谐波使工频正弦波形发生畸变,产生锯齿状尖顶波,易在绝缘介质中引发局部放电,长时间的局部放电也会加速绝缘介质的老化、自愈性能下降,而容易导致电容器损坏。

按照电力系统谐波管理规定,电网中任何一点电压正弦波的畸变率(歌词谐波电压有效值的均方根与基波电压有效值的百分比),均不得超过表2-5规定。

(1)谐波电流使变压器的铜耗增加,引起局部过热,振动,噪声增大,绕组附加发热等。

变电站的危害

变电站的危害

变电站的危害1. 引言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输电电压的升降和电网的接入与调度。

然而,尽管变电站在电力供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害,本文将从环境、安全和健康等方面探讨变电站的危害。

2. 环境危害2.1 电磁辐射变电站的运行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这对周围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长期接触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导致电离辐射的影响,对人体细胞和基因产生损害,引发患癌等疾病的风险。

2.2 噪音污染变电站的运行会伴随着噪音的产生,高压设备和变压器等会发出嗡嗡声、爆炸声等噪音。

长期暴露在较高噪音环境中会给周围居民带来严重的噪音污染问题,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休息产生影响。

2.3 废气排放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废气会对周围的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大气污染,导致雾霾等问题。

3. 安全危害3.1 爆炸事故变电站内的设备如断路器、开关等存在故障的风险,一旦发生故障或操作不当,有可能引发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2 火灾风险变电站内常常会有高温、高压的设备运行,一旦设备因故障或操作失误而引发火灾,不仅会给变电站带来严重损失,还会因火灾蔓延给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威胁。

4. 健康危害4.1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生活在变电站附近的人员暴露在电磁辐射中,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电磁辐射会增加流产、生育问题、白血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4.2 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强度的噪音会对人的听觉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会引发听力下降、失眠、焦虑等健康问题。

5. 总结尽管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其运行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

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电磁辐射、噪音污染和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安全方面主要涉及爆炸事故和火灾风险;健康方面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和噪音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电网污染的原理

电网污染的原理

电网污染的原理电网污染是指由电力运输和分配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电网污染主要包括电磁辐射污染、电磁噪声污染、电力谐波污染和电力电磁干扰等。

电网污染的主要原理是电力系统的电流和电压质量的不合格导致电网中出现非线性电流或非线性负载,产生电磁辐射和谐波,从而造成电网污染。

首先,电网污染的原理之一是电磁辐射污染。

电网中的电器设备、输电线路、变压器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这些电磁辐射会随着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产生电磁辐射的频谱。

这种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功能、产生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等。

其次,电磁噪声污染也是电网污染的原理之一。

电力系统中的电器设备和电力线路都会发出电磁噪声。

这些电磁噪声可以是高频电磁波,也可以是低频电磁波。

当电磁噪声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造成电子设备的干扰、影响人的睡眠质量、产生不适感等。

此外,电力谐波污染也是电网污染的主要原理之一。

电网中的非线性负载或非线性电流会产生电力谐波。

这些电力谐波会导致电网电压变形,进而对电网和周围的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电力谐波会引发设备的性能损失、设备的热效应、电器设备的寿命缩短等问题。

最后,电力电磁干扰也是电网污染的原理之一。

电力系统中的电器设备、电线、电缆等都会发出电磁信号,这些电磁信号会通过电网传输到其他的电器设备上,从而干扰其正常的工作。

电力电磁干扰会导致设备的故障、数据的丢失等问题。

综上所述,电网污染的原理主要包括电磁辐射污染、电磁噪声污染、电力谐波污染和电力电磁干扰等。

这些污染形式是由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质量不合格导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电网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研究

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研究

同,致使 电流发 生了畸变 ,谐 波 电流注 入到与负荷 相连 的 电网中,从而产 生了谐波 。研 究谐波污 染的抑制对 于 电力
系统 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 的意义 。
1 谐波污染 的危害
谐波产 生的根本 原因是 由于 电力线路呈 一定阻抗 ,等 效 为 电阻 、 电感和 电容 构成 的无源 网络 ,非线性负载产 生 的非 正弦 电流造成 了电路 中电流和 电压 畸变 。谐波污染 带
变换 器『 J ] . 电力 电子技术 ,2 0 0 5 ,3 9( 6):3 7 . 3 9 .
参考文献
[ I 】 Yv e s Vi g i e r . Ma t 6 r i a u x c o mp o s i t e s矗f i b r e s
p i 6 z O 6 1 e c t r i q u e s po ur a p pl i c a t i o n s e n c o n t r 6 1 e d e
作者简介:耿济栋 ( 1 9 8 1 一),男,山西五 台人,华 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器人 理论与设计;法国s a v o i e 大学C h a m b e r y 工程师学院硕士研
的应用[ J 】 . 安徽 电 力 ,2 0 0 5 ,2 2( 3):3 3 . 3 5 .
计 出一种 全新 的充 电电路 ,此方法 可 以发挥计 算机建模 技 术便捷 的参数调整 功能进行 分析和研 究 ,为深入 研究指 明
方向。 o
谢立春.基于P F C 与P WM复合控制的电池充电技术研 究[ J ] . 电子质量 ( 测试技术卷 ),2 0 0 5 ,1 1 :6 - 8 . 张纯江,周欣洁,伞 国成.新型单级隔离式半桥P F C

民用建筑电气系统谐波污染问题探讨

民用建筑电气系统谐波污染问题探讨

民用建筑电气系统谐波污染问题探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用建筑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电气系统的负荷也随之增加。

随之而来的谐波污染问题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危害。

本文将探讨民用建筑电气系统中存在的谐波污染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谐波污染的定义和危害谐波是指频率为整数倍于基波频率的周期性波动。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非线性负载、变频调速器等原因,会引入大量的谐波,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谐波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气设备损坏:谐波会使变压器、电容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产生过热、波形失真、增加损耗等问题,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设备的损坏。

2. 能源浪费:谐波会导致电力系统中出现无功电流,从而增加了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损耗,导致能源的浪费。

3. 电气火灾风险:谐波会使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温升过高,增加了电气火灾的风险。

4. 通信设备干扰:谐波会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通信质量下降,甚至损坏通信设备。

以上问题给民用建筑的电力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有效解决谐波污染问题。

二、解决谐波污染问题的方法和措施1. 谐波抑制器的应用:谐波抑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抑制谐波的设备,可以通过滤波、补偿等方法有效地减小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2. 谐波滤波器的安装:在电力系统中安装谐波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滤除谐波,保护电气设备免受谐波的影响。

3. 优化电气系统设计:优化电气系统的设计可以减小谐波对系统的影响,例如采用低谐波负载设备、合理设置电容器等。

4. 谐波监测与管理: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谐波进行监测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谐波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5. 提高设备质量和可靠性:选择质量好、可靠性高的电气设备,可以减小谐波对设备的影响,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民用建筑电气系统中存在的谐波污染问题,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电力系统系统中谐波

电力系统系统中谐波

输配电过程中产生的谐波
电力变压器是输配电过程中主要的谐波来源,由于变压器的设 计需要考虑经济性,其铁心的磁化曲线处于非线性的饱和状态,使 得工作时的磁化电流为尖顶型的波形,因而产生奇次谐波。较高的 变压器铁心饱和程度使得其工作点偏离了线性曲线,产生了较大的 谐波电流,其奇次谐波电流的比例可以达到变压器额定电流的0.5% 以上。
民用电力设备产生的谐波
整流晶闸管设备。由于整流晶闸管广泛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开关电源、机电控制、充电装置等许多 方面,给电网带来了相当多的谐波。据统计,由整流设备引起的谐波将近达到全部谐 波的40%,是谐波的一个主要来源。
变频设备。电动机、电梯、水泵、风机等机电设备中常用的变频设备,因为大部分是 相位控制,其谐波成分比较复杂,除了整数次的谐波成分外,还含有一定分数次的谐 波成分,变频设备的功率一般较大,其广泛应用对电网造成的谐波也越来越多。
谐波的产生
电网谐波主要由发电设备(电源端)、输配电设备以及电力系统 非线性负载等三个方面引起的。
电源端自身产生的谐波 输配电过程中产生的谐波 电力设备产生的谐波
电源端自身产生的谐波
发电机的三相绕组在制作上很难做到绝对对称,由于制作工艺 影响,其铁心也很难做到绝对的均匀一致,加上发电机的稳定性等 其他一些原因,会产生一些谐波,但一般来说相对较少。
有源滤波装置
有源滤波装置的应用
·
有源滤波装置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采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基于高速DSP器件的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制成的新型电力谐波治理专用设备。它由指令电流运 算电路和补偿电流发生电路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指令电流运算电路实时 监视线路中的电流,并将模拟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高速数字 信号处理器(DSP)对信号进行处理,将谐波与基波分离,并以脉宽调制 (PWM)信号形式向补偿电流发生电路送出驱动脉冲,驱动IGBT或IPM 功率模块,生成与电网谐波电流幅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注入电 网,对谐波电流进行补偿或抵消,主动消除电力谐波。与无源滤波器相 比,APF具有高度可控性和快速响应性,能补偿各次谐波,可抑制闪变、补偿 无功,有一机多能的特点;在性价比上较为合理;滤波特性不受系统阻抗的影 响,可消除与系统阻抗发生谐振的危险;具有自适应功能,可自动跟踪补偿变 化着的谐波。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整体项目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也得到了优化,其中,利用风力发电的措施,既能满足环保需求,也能提高经济收益,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值得全面推广。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力系统;影响;解决措施引言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着重开发可再生资源是满足当前电力需求供应的主要渠道,风力发电便是其中之一。

依据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工作原理,风速大小的变化,对产电量具有一定影响,随着风速的增加,产电量逐渐增多。

虽然风速增加,对产电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1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一是发电站规模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风力发电项目规模逐渐增大,在系统化电网管理结构中,风电装机容量占据的比重较小,在注入风力发电能量后,整体项目对于电网的冲击在不断减少,并不会对电网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多数风力发电项目并不会对发电场的规模有所标注和限制。

但是,在对于一些区域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距离市中心较远,其电网容量并不大,自身的抗扰动能力也相对薄弱,这就导致风力资源的随机性以及不可控性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加之风力资源存在随机性以及不可控性,并没有非常完备的技术对其风力功率进行集中预测,相互影响也就十分明显。

二是风力发电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在风力发电项目中,对电能质量产生的主要影响:①谐波影响,在变速风险机组并网操作后,风力发电项目中的变流器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这就会导致整体结构中出现了严重的谐波问题;②电压波动和闪变影响,在并网的风电机组中,常规化运行会使得机组产生功率的波动情况,也会导致电压波动和闪变问题,而究其原因,控制系统不足、电网状况运行缺失以及发电机型等因素都是会导致电压波动以及闪变出现;③电压跌落的影响,在并网风机运行过程中,使用异步电机的频率较高,会从电网中直接吸收无功功率,这就会对电网整体测定的电压产生严重的影响,若是存在大量的风机,在接收到弱电网时,整体电压跌落现象就会被放大,甚至导致整个电压突然下降。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是,电力系统的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因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了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和负荷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在外部扰动或内部变化的影响下,电力系统仍能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其中,扰动可以包括天气的变化、负荷的变化、线路的故障等。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发电机的动态响应、机组化学输出、线路电压及功率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可以分类为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

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不同负荷和故障状态下的稳定性状况。

静态稳定性分析是按稳态条件和平衡的基础上,计算电网在发生任何扰动后系统是否能保持平衡,即可以找到阻抗敏感系数。

动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或外部扰动后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状况。

动态稳定性的分析是通过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预测系统在扰动后的响应情况,即计算系统的求解特征值。

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是指通过对发电机、负荷、电容器、线路调整等措施,实现电力系统在外部或内部扰动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的过程。

常用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功率水平控制、电压跟踪和变流器控制。

功率水平控制是指在负荷变化时,调整发电机的出力,保证电网的稳定性。

电压跟踪控制是保证系统电压在合理范围内变化的系统,当电网电压变化时,系统可以根据电压变化,自动控制输出电流的电动势,保持电网电压的稳定性。

变流器控制是通过改变变流器工作状态实现电气能量传输的控制。

结语电力系统稳定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指标,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稳定性控制方案。

浅谈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浅谈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浅谈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摘要:目前,谐波污染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谐波会影响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产生附加的谐波损耗,降低发电、输电及用电设备的效率,对谐波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对于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中常见的谐波污染源种类,分析了谐波污染的危害,并对谐波治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电力系统;谐波治理abstract: at present, the harmonic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harmonics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electrical energy in the power system, generate additional harmonic losses, reducing the efficiency of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harmonic pollution effective governa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normal economic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s .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common kind of harmonic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power system, harmonic pollution hazards, and harmonic treatment methods are summarized.keywords: power systems; harmonic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电力系统中谐波的来源谐波是指对周期性非正弦交流量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所得到的大于基波频率整数倍的各次分量,而基波是指其频率与工频相同的分量。

非线性负载对电力系统谐波污染的影响研究

非线性负载对电力系统谐波污染的影响研究

非线性负载对电力系统谐波污染的影响研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而电力负载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电力负载中,非线性负载会产生一系列的谐波,进而导致电力系统谐波污染。

本文将就非线性负载对电力系统谐波污染的影响展开研究。

1. 非线性负载的特点和分类非线性负载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电流与电压不呈线性关系的负载。

非线性负载具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特点。

周期性非线性负载主要包括半导体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而非周期性非线性负载主要包括电弧炉、电焊机等。

2. 非线性负载对电力系统的谐波污染非线性负载工作时会产生含有特定频率的谐波电流,这些谐波电流会通过电力系统传播,进而对电力系统造成谐波污染。

谐波污染会导致电力系统产生一系列问题,如电压畸变、变压器损耗加剧、设备运行不稳定等。

3. 非线性负载谐波的来源非线性负载产生谐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负载内部存在非线性元件。

例如,电子设备中的半导体器件具有非线性特性,其正弦波电流与电压不呈线性关系,从而导致谐波电流的产生。

此外,非线性负载还可能通过电力系统的电抗元件引起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进而导致谐波的产生。

4. 非线性负载谐波的传输路径非线性负载产生的谐波电流会通过电力系统的导线、变压器等传输到各个节点。

这些传输路径具有一定的电抗特性,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和畸变。

因此,合理设计电力系统的传输路径,控制谐波的传输是减少谐波污染的重要手段。

5. 非线性负载谐波的影响非线性负载产生的谐波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谐波会造成电压畸变,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其次,谐波会加剧变压器的损耗,缩短设备的寿命。

此外,谐波还会引起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下降,对电力系统的能效产生负面影响。

6. 非线性负载谐波污染控制方法针对非线性负载对电力系统谐波污染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控制方法进行控制。

首先,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和选用非线性负载设备,尽量减少负载本身产生的谐波。

电力重大隐患判定标准2023年

电力重大隐患判定标准2023年

电力重大隐患判定标准2023年一、设备故障隐患1.1发电设备故障隐患: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关键发电设备存在故障或缺陷,可能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2 输配电设备故障隐患:输电线路、配电变压器、断路器等输配电设备存在故障或缺陷,可能引起线路短路、停电等事故。

1.3 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隐患: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度系统等存在故障或缺陷,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控制失灵、调度失误等问题。

二、电网运行隐患2.1 电网结构不合理:电网结构不合理,如缺乏必要的联络线、电力输送受阻等,导致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

2.2 输电线路隐患:输电线路老化、维护不当或受到外力破坏,可能导致线路短路、停电等事故。

2.3 电网调度隐患:电网调度不当,如调度失误、调度系统故障等,可能导致电网的运行不稳定和安全性问题。

三、操作失误隐患3.1 误操作:操作人员误操作或错误判断,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等事故。

3.2 误调度:调度人员误调度或错误判断,可能导致电网的运行不稳定和安全性问题。

3.3 误维护:维护人员误维护或错误判断,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安全隐患等。

四、自然灾害隐患4.1 地震灾害:地震可能对发电厂、输电线路等电力设施造成破坏,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4.2 洪水灾害:洪水可能冲毁发电厂、输电线路等电力设施,导致电力中断和设备损坏。

4.3 台风灾害:台风可能吹倒输电线路、吹坏发电设备等,导致电力中断和设备损坏。

五、环境影响隐患5.1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可能对发电设备造成腐蚀和损害,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5.2 水污染:水污染可能对发电厂的冷却系统、水力发电站等造成影响,导致设备故障和电力中断等问题。

5.3 噪音污染:噪音污染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引起投诉和纠纷等问题。

六、安全管理隐患6.1 安全制度不健全: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导致安全隐患和事故的风险增加。

6.2 安全培训不到位:电力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到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不足,可能引发事故。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概述: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特殊性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提高安全性能,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从防护思路、措施和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安全隐患分析电力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为因素:人为操作失误、疏忽以及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电力系统设备损坏、事故以及信息泄露等问题。

2. 自然灾害:如雷击、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影响。

3. 恶劣环境影响:高温、极寒、恶劣的气候环境以及污染物等都会对电力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

二、安全防护思路为了有效应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采取以下防护思路是必要的:1. 安全意识培养: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的重视和认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2.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建立一套完善的电力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范、紧急预案和安全评估等,规范和管理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3. 安全设备采购与管理:选择安全可靠的设备供应商,并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安全监控系统建设: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和传感器,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防护措施为了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设备维护管理:定期对电力系统设备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2. 计划性检查和测试:实施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测试,包括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测试、接地系统的阻抗测试等,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3. 紧急预案制定:制定电力系统的紧急预案,包括应急演练、事故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等,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以最小化损失。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大量非线性负载的出现使得电网中的谐波问题日益突出。

谐波污染会对电网稳定性、设备可靠性、以及用户用电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保证电力系统的用电质量,控制谐波污染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的原因电力系统中主要的谐波源来自于非线性负载。

对于自然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但是在非线性负载下,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则会变成非线性关系,从而产生谐波。

大部分非线性负载中均含有半导体元器件,如变频器、熔接机、电子镇流器等,这些负载会将电网上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再用半导体开关对其进行控制,从而输出较高功率电子脉冲。

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的影响谐波污染对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电网中的谐波会导致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发生变化,甚至可能会引发设备故障,给电网带来安全隐患。

对于用户而言,谐波污染还会影响其使用电器的安全和可靠性。

例如,谐波会使得电器中的电容器过早老化,从而减短使用寿命。

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的解决方案一、控制谐波源控制谐波源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使用低谐波负载,如交流电动机、照明负载等,可以有效降低谐波污染。

对于这些负载而言,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没有出现非线性关系。

同时,还可以采用减小负载容量、增加电感、电容等措施,使得谐波污染降低。

二、谐波滤波器谐波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谐波的设备。

其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中增加一个滤波电路,滤除谐波,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和稳定性。

谐波滤波器是通过电容、电感等元件构成的,它可以滤除制定的谐波,同时保留基波电压和基波电流,以达到保证电力质量的目的。

不过,谐波滤波器存在着能量消耗大、对于高次谐波的滤除效果较差等问题。

三、提高电力的质量增加电力的质量,特别是将非线性负载调整到正常负载可以缓解谐波污染的程度。

这方面可以下功夫增强电力设备的质量,同时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建立合理的电力系统。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事故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情况通报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事故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情况通报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事故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情况通报(2011年3月31日)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海域发生9.0级世纪大地震,并引发破坏性极高的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

截至3月30日,已造成11258人死亡,16344人失踪。

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等大规模次生灾害重创日本电力系统。

东京电力公司所属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严重级别可能高达6级,即“严重事故”。

目前,附近海域和环境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相邻国家相继监测出微量放射性核素,事故的影响仍在逐步扩大,预计后续处理可能仍需很长时间。

此次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以及电力供应危机,将给日本及全球的能源电力发展和电网安全生产带来深刻影响。

东京电力公司在生产管理和应急机制方面的缺陷和教训也值得电力企业深入分析、引以为戒。

一、日本电力工业概况日本是一个能源短缺、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只有少量水能和煤炭,其他能源必须大量依赖进口。

日本的电力生产主要依靠火电(燃料主要是液化天然气LNG和煤炭)、核电以及水电,其余的则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热、风能和太阳能以及燃料电池等的发电。

2009年,日本总装机容量2.42亿千瓦,其中,核电装机4885万千瓦,占20.2%;水电装机4638万千瓦,占19.2%;煤电装机3795万千瓦,占15.7%; LNG6157万千瓦,占25.5%;燃油机组4620万千瓦,占19.1%;新能源装机53万千瓦,占0.2%。

表1 2009年、2014年(规划)日本装机容量及分类情况类别2009年情况2014年规划类别装机量(GW)占比(%)装机量(GW)占比(%)核电48.85 20.2 51.87 20.9水电46.38 19.2 47.81 19.2煤电37.95 15.7 40.37 16.2LNG 61.57 25.5 64.14 25.8燃油46.20 19.1 44.04 17.7新能源0.53 0.2 0.53 0.2总计241.5 100 248.75 100可以看出,日本由于电力需求增长较缓,发电装机规模增长不快,核电在发电装机中的占比增长较快。

输电线路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输电线路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输电线路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着连接发电厂和用户的桥梁作用。

输电线路建设涉及到环境敏感区,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输电线路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资源、植被生态、野生动物和水资源。

受影响的土地资源主要包括农田、森林、湿地等,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行可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使得原有的土地功能不能发挥,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植被生态方面,输电线路的建设需要进行道路开辟和杆塔架设,这些活动可能会对周围的植被生态造成破坏,导致植被破坏和生态失衡。

野生动物方面,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行可能会对周围的野生动物造成影响,包括迁徙路线的阻断、栖息地的破坏等,从而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水资源方面,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行可能会导致土地的水文地质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周围的水资源的分布和质量。

针对输电线路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污染防治措施来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土地资源,可以采取合理的用地规划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的占用和破坏,同时对于被占用和破坏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补偿和修复。

对于植被生态,可以采取保护措施,包括植树造林、野生植物的种植和保护等,来保护周围的植被生态,减轻输电线路对植被生态的影响。

对于野生动物,可以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建设通道等,来保护周围的野生动物,减轻输电线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对于水资源,可以采取保护措施,包括监测水质、建设水资源保护区等,来保护周围的水资源,减轻输电线路对水资源的影响。

除了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来减轻输电线路对环境的影响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输电线路的环保水平。

可以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来建设输电线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可以加强对输电线路周边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使得输电线路建设和运行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万2k m,占全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是亚洲面积的1/4。

从全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东经中纬地带,南至北纬3º32’,北至北纬53º31’,南北跨占纬度49º以上,相距5500km;最西约至东经73º40’,最东约至东经135º21’,东西相差61º多,直线距离5200km。

如此辽阔的地域构成的独特的地貌、气候与日益加剧的空气污染,给我国实现电力要超速发展的宏伟目标和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设计、运行维护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复杂的科研课题。

一、城市工业污染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工业型污染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烟囱排出的气体、液体和固体污秽物质。

它主要分布在工业城市及近郊和工业集中的地区,包括化工厂、冶炼厂及火电厂的排烟,水泥厂、煤矿及矿场的粉尘,循环水冷却塔或喷水池的酸化水雾等。

这些弥漫在空气中的污染物日积月累的沉积在外绝缘表面上,形成污秽层,极大的提升了绝缘子表面的盐密值,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一些可溶性的导电物质在微融解后,将使表面污秽层的电导急剧增大,致使外绝缘的电气强度显具下降。

近10年来,我国110kV及以上线路地处城市、工业区直接受到工业污染源影响(不包括乡镇工业源)而发生闪络的杆塔占全国污闪总数的42.4%。

以大型综合性工业城市和重工业城市为例,北京污染重的工业区由东南向西一字排开,形成北京南部一条污染带,在其主导下风向20km的范围内几乎包括了北京地区的全部污闪点。

上海从吴淞江口的吴淞冶金、电力工业区,直到闵行机电工业区,形成一条南北方向重染污带。

据统计,1964~1991年市区和工业区周边10km范围内的污染杆塔共计69基,占整个上海地区已统计污闪杆塔总数的87.3%。

西安自1969年以来共计发生115次输变电设备的污闪跳闸,城市近郊和工业区周边15km范围内的污闪共计96次,占统计总数的83.5%。

因此,从上述数据可见空气污染是导致电力设备发生闪络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各类工业污染中,化工对绝缘子电气强度的影响最重,其次是水泥,冶金等污秽。

1)化工污秽是由开采化工原料和制造化工产品的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烟囱排出的废气,脏物及化工粉尘,其主要成分是具有导电性能的酸、碱、盐类。

这些污秽物不仅可以直接降落在绝缘子表面,而且在降水过程中将使降水酸化,从而使雨、雾、露的电导率增大。

一般来说当粉尘浓度偏小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当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电导率却随浓度增加反而下降;强酸和强碱的电导率在不同浓度下都比其他电解质高,因含有强电解质的化工污秽对绝缘子电气特性的影响比弱电解质要严重得多。

2)水泥污秽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钙和铝酸、铝铁酸钙。

它虽是一种较难溶解的弱电解质,但易于吸潮并结壳,因此其雨洗效果小且清扫十分困难,附着在绝缘子表面的沉积量将与日俱增。

当以水泥污秽为主,兼有其他强电解质污秽时,水泥起保水作用,使污秽层的强电解质可以充分溶解,导致绝缘子表面污层的电导率增大。

3)冶金污秽主要是由炼钢厂、铝厂及其他有色金属的冶炼厂烟囱所排出的污秽物。

钢铁企业的金属粉尘沉积在绝缘子表面上,在其受潮后与烟囱排出的高浓度2S O 黄烟起化学反应,产生23F e O 使绝缘子表面污层呈橙色;如果水塔水雾中的碳酸钙、碳酸镁和硅酸盐与金属粉尘一起附着于绝缘子表面上,将形成灰白色污垢。

因此,位于钢铁企业附近的绝缘子,不仅在湿润时污层电导率显著增大,而且污垢又给定期清扫造成困难。

炼铝厂附近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铝钒土、二氧化硅、氟化物等强电解质,对用电量很大的铝厂供电系统是十分有害的。

凡是冶金污秽一般都属强电解质,对电力系统的外绝缘均有严重威胁。

4) 煤烟粉尘污秽的主要成分是2S iO ,其次是23A l O 、Fe 2O 3、C a O 及其他金属氧化物,含盐量约占4%;烟气中以2S iO 为主,它与含有金属氧化物的烟灰相结合,在粉尘表面被氧化为2S O ,一旦遇水汽则生成硫酸。

因此,煤烟污秽属强电解质,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污源,而且火电厂冷却水塔周围空气中的漂滴容易使厂升压站绝缘子上的煤烟污层湿润,加之水滴中含有酸根离子和其他金属离子,从而使污层电导率增大,有时会导致升压站发生污闪。

综上可见,在城市工业中由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染源所产生的这些弥漫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即“大气飘尘”是危害最大的大气污染来源,严重时,它可改变大气的性质,使生态和户外输变电设备受到伤害。

在工业地区运行的绝缘子,当受到工业污秽的污染,在输变电设备周围空气中的漂浮污染物质,当遇到适宜的条件时就会在空气中产生放电,使外绝缘伞裙间空气间隙的绝缘水平下降,从而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构成威胁。

二、自然污秽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污染可分为尘土、盐碱污秽、海水盐雾和鸟粪等污秽。

尘土污秽主要成分是从地面扬起的尘土,农作物施加的化肥和农药,农村燃烧柴、草、农作物茎叶、牛粪等排出的炊烟等。

在尘土污秽区,绝缘子的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性质,特别是土壤的含盐量、可溶性与生成电解质的能力;风对土壤的侵蚀以及尘土在绝缘子表面上的粘附能力。

在大多数尘土污秽区,尘土污秽几乎不含盐类等强电解质,溶解度也小,可溶性导电物质的平均含盐量只有0.3%~1.5%左右;污层与绝缘子表面不易粘结,污秽沿表面分布也不均匀,很容易被雨水冲洗掉。

由此可见,尘土污秽自身电导率并不大,但近年来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放、乡镇企业的发展和运输车辆的剧增,不仅导致尘土污秽中可溶性导电物质含量增大,而且导致湿沉降水酸度增高,加之城市地区污秽的飘移,使轻度污染的尘土污区也频繁发生污闪事故。

在盐碱地区,不仅尘埃中含有大量能溶于水而生成电解质的微料,而且大多数盐碱地区还存在含有可溶矿物质的水域,风自盐湖水面吹起含导电物质的水汽蒸发后在空气中留下电离物质。

因此,盐碱地区(特别是半沙漠地带)属于重污区。

按土壤盐渍化的程度可将盐碱土分为含盐量弱、中、强或很强的土壤,其可溶性盐的含量分别为<0.5%、0.5%~1.5%、1.5%~3.0%、>3.0%。

在含盐量很强的土壤地区,污秽中的可溶成分达20%~30%,其电导率接近N a C l的物质约为50%,甚至达100%。

由于细小的盐粒更易被风扬起,因此,绝缘子污层中的含盐量比土壤中的含盐量可高出几倍。

这类地区绝缘子污染的特点是:因风雨的净化作用,上表面积污比下表面小好几倍,特别是下表面有棱的绝缘子污染更严重。

海水污秽主要发生在海洋沿岸,但顺着流人海洋的江河也可以扩展到离海岸较远的地区。

由于海浪冲击海岸和风力的作用,海边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海水微粒。

海风的风速能达(5~6)m/s,最大高度可达1000~1500m,深入陆地的距离一般为20km~50km。

因此,海水的小滴被风吹到陆地的干燥空气中,水分蒸发而形成小颗粒的盐沉积在绝缘子表面上;在紧靠海边几百米以内的绝缘子常常被海水飞沫所直接湿润;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海水水滴或盐粒可以构成雾的凝聚核心而形成海雾或称盐雾,使绝缘子表面受到湿润。

通常所说的海水污秽则包含上面三种情况。

由于海雾中含有盐混合物微粒,其导电性比陆地雾要大得多。

它不仅对绝缘子的污层起湿润作用,而且加剧污层的导电性,因此海雾对绝缘子的运行危害最大。

在田野、森林、草原和盐碱地区,野鸟繁多,鸟粪污秽往往也会造成污闪事故。

研究结果表明:不仅绝缘子上堆积的干鸟粪因受潮而使绝缘性能下降,而且机率最大的污闪原因是鸟停留在杆塔横担上排粪,粪流污染绝缘子而导致沿粪流路径放电。

结合上述所说的两类污秽染可知,工业污秽大多属于城区或郊区,以及工矿附近,基本上属“局地污染”,自然污秽虽是轻度污染,但多属于“地区污染”。

实际上,工业与自然污秽共存的混合污秽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更大。

三、污闪对电力系统的危害输电线路绝缘子要求在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和长期运行电压下均能可靠运行。

但沉积在绝缘子表面上的污秽在雾、露、毛毛雨、融冰、融雪等恶劣气象条件的作用下,将使绝缘子的电气强度大大降低,从而使得输电线路在运行电压下发生污秽闪络事故。

我国电力系统的污闪事故在五六十年代已有发生,且多集中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跨地区、跨省市的大面积污闪也开始出现,给国民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1971-1980年我国输电线路发生污闪事故1126次,变电设备发生污闪事故761次;1981-1990年,输电线路发生污闪事故达1907次,变电设备污闪事故695次。

20世纪90年代后大面积污闪事故更为突出,1990年华北地区的大面积污闪事故,1996-1997年华东地区的大面积污闪事故,以及2001年辽宁、华北、河南等地的大面积污闪事故,都具有事故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经济损失严重等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省区的大面积污闪发生了多次。

1989年12月底至1990年2月,南方暖湿气流与南下冷空气在华北南部上空相遇,使整个华北地区气候从干冷、干暖转为湿冷、湿暖。

河南北网、河北南网、山西南部和中部、京津唐电网及辽宁的西部和南部相继出现大雾加雨或雪天气。

污闪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发展。

2月污闪进入高峰期,京津唐电网与河北南网、山西网完全解列,北京220kV双环网也面临崩溃的边缘,电量损失高达12GW·h。

事故后调查统计,在这次大面积污闪事故中,京津唐有50条110~500kV线路跳闸,其中23条线路停运,共发现96基故障塔119串绝缘子闪络;河北南网仅220kV 线路就有25条跳闸145次(110kV线路掉闸170次),其中15条重合不成功,共发现62基故障塔75串绝缘子闪络;晋中、南有19条110kV和220kV线路跳闸,其中12条停运,共发现24基故障塔34串绝缘子闪络。

河南北部与西部7个地区有71条110kV和220kV线路跳闸,其中仅220kV线路就发现84基故障塔和95串绝缘子闪络。

辽宁西部与南部有3条500kV线路跳闸7次,4条220kV 线路跳闸10次,且多次重合或强送不成,共发现11基故障塔16串绝缘子闪络。

变电方面,华北各地区共有7座220kV变电站、8座110kV变电站全部、部分或瞬时停电,不完全统计故障点约36处;河南电网共有5座220kV变电站、7座110kV变电站全部、部分停电。

此次事故面积之广,威胁之大在我国电力系统是前所未有的。

1996年底至1997年初长江中下游6省1市持续大雾。

久旱无雨后的华东污闪从安徽向江苏、上海、浙江蔓延,同时污闪波及华中的江西、湖南、湖北。

华东主网12条500kV线路跳闸62次、4条线路绝缘子断串,3条导线落地;24条220kV线路跳闸60多次,9条线路绝缘子断串导线落地;安徽500kV系统一度与华东主网脱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