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管理学》马工程知识点整理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是随着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系统形成的。
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通常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科学管理、一般管理以及科层组织。
其主要标志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一、科学管理研究科学管理是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国家影响最大、推广最普遍的一种管理理论,也被称作泰勒制(Taylorism)。
泰勒制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逐渐要求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
另一方面,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从不完全到完全也要求改进企业管理的方法。
泰勒认为,当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工人每天的实际产量只为他们劳动能力的1/3,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盈利,必须从二(一)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改进操作方法•操作好动作玲动素(二)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在计算工资时,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未完成定额的按低工资率付给,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高工资率付给。
由于完成并超过定额能以较高的标准得到报酬,工人愿意提供更多数量的劳动。
(三)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例外管理二、一般管理研究(一)经营与管理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只是经营的一部分。
《管理学》马工程知识点整理(二)管理的原则1 .劳动分工2 .权力和责任3 .纪律4 .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 .人员的报酬8 .集中9 .等级制度10 .秩序11 .公平12 .人员稳定13 .首创精神14 .人员的团结(三)管理要素三、科层组织研究(一)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科层组织或科层制度,通常亦被译为官僚组织、官僚政治,是一种通过公职或职位,而 不是通过世袭或个人魅力来进行管理的理想的组织制度。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 按照对生产率所作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
• 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CHENLI
19
汤尼的贡献
1886年《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
• “工厂管理同工程技术有着同样的重要性……但工厂的 管理却是无组织的,几乎没有什么有关的文献,没有 交流经验的机构或媒介工具,而且没有任何协会或组 织……为了补救这种情况,不能单只求助于‘生意人’ 或办事员、会计师,而应该由那些由于训练和经验而 能从两个方面(机械方面和文书方面)了解有关重要问 题的人去办,应该由工程师来发起!”
时辅之以越级申诉制度,开创了层级管理的先河,
也有利于劳资双方的平等沟CHEN通LI 和矛盾化解。
13
其次,强烈批评当时很多资本家过分注重机器而 轻视人的做法,并采用多 种办法致力于改善工人 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在工厂里,欧文通过改善工厂设备的摆设和搞好清洁卫生等 方法,为工人创造出一个在当时看来尽可能舒适的工作场 所。
CHENLI
23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其人
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 之父。
“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
花很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
同时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
——弗里德克·W ·泰罗
CHENLI
24
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1) 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设 备,编制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生产标 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
2) 在会计的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 度;
马工程笔记_管理学原理
马工程教材一、管理总论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特征——两人以上组成、明确的目标、特殊的活动、相对独立的存在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特征——以实现目标为目的、主体是管理者(专门知识和技能,利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综合的过程管理工作的内容——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的本质——管人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理性分析、直觉判断管理的基本工具——权力、组织文化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二、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一)古典管理理论●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标准化作业、差别计件工资制、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生产组织(管理与执行职能分离、职能工长制、例外管理)……●1916年、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韦伯:科层组织研究权力类型:传统型、个人魅力型、法理型科层制:劳动分工、权威等级、规则法规、非人格化、正式甄选、职位公共性、组织标准化、工作程序化、管理规范化……(二)现代管理流派——二战后●管理思维的系统与权变研究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莫尔斯和洛什的“超Y理论”、费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西蒙——管理的本质是决策亨利·明茨伯格——组织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分工和协调●管理分析的技术和方法研究数量学派、运筹学派(三)当代管理理论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企业再造理论三、决策●决策类型:根据环境可控制程度——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根据决策问题的分类——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根据主体——个体决策、群体决策●决策影响因素——环境、组织历史、决策者的特点、组织文化……●决策的准则——提高决策效率与效果(重要性、准确性、灵活性原则),不确定情境下决策方案的选择(乐观准则、悲观准则、等概率准则、最小后悔准则)●环境分析●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①PEST分析——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②波特五力模型——③SWOT分析④脚本法(情景分析法)●理性决策:古典决策理论——完全理性,最优化准则西蒙——有限理性决策,令人满意的准则行为决策——DHS模型(过度自信、归因偏差)、HS模型(作用机制)、BHS模型(直觉经验)●非理性决策:渐进决策模型、政治协调决策模型、领导集体决策模型、精英决策模型●决策方法●计划的类型: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综合、专业、项目计划。
管理理论的演变
1、管理理论的演变(一)古典管理阶段(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1、泰勒的科学管理泰勒认为: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变相互指责、怀疑、对抗为互相信任;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后因事实表明这样作会引起混乱,未得到推广);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管理原则2、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①企业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管理是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之一。
②管理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③管理的14条原: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平等待人、任用期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3、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韦伯提出的5原则:劳动分工;权利分层;规则和程序;非人化的管理;管理挑选、激励权力▪合理-合法的权力——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传统的权力——年龄、资历▪神授的权力——个人能力、魅力官僚体系的要素▪实现劳动分工▪按等级组织各种公职▪按技术资格遴选组织成员▪任命制▪薪金制▪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企业所有者▪行政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规则和纪律(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末-50年代)1、霍桑试验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3、关于人的假设X理论::(1)人的天性是懒惰的;(2)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3)人一般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宁愿受别人指挥;(4)人希望安全,反对变革;(5)一般人容易轻信,易受外界的影响或煽动;(6)大多数人必须用强制的手段才能完成任务。
Y理论::(1)人并非生来就是懒情的,这取决于工作对他们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2)人满足愿望的需要和组织需要没有矛盾,只要管理得当,就能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3)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是能够主动承担责任的;(4)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超的想象力、发明和创造力;(5)人们对自己参与的目标能够自我指挥、自我控制;(6)应该用“诱导与信任”代替“强制与管束”。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1. 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科学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
他们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流程,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如分工、标准化、效率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人生产力。
2. 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行为科学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
他们关注组织中的人的行为和动机,提出了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强调员工的参预和满意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管理科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管理科学阶段是以数学模型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有赫伯特·西蒙和彼得·德鲁克等。
他们引入了决策理论、系统论和运筹学等方法,以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4. 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阶段强调组织的灵便性和适应性,代表人物有杰克·韦尔奇和迪伦·特拉克等。
他们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学习型组织和变革管理等概念,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二、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倡导终身学习和创新现代管理理论强调员工的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组织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成为管理的重要任务。
2. 强调组织的灵便性和适应性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应具备灵便性和适应性,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需要建立灵便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反应速度。
3. 注重员工的参预和满意度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员工的参预和满意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至关重要。
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员工的智力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行政管理理论的演变
行政管理理论的演变引言行政管理理论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
它涉及到政府机构、公共组织、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行政管理理论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政治家的治国理念,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现代行政管理理论。
本文将着重探讨行政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梳理出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希望能够为行政管理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古代行政管理理论的萌芽古代行政管理理论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代各国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
在中国,孔子提出了“仁政”、“德治”等治国理念,强调君主应该以仁爱治国,以德行治国。
孟子则提出了“民财者,官之所取者也。
进取之于民者,征于民之货也。
”的理念,强调政府应该依靠民众,才能得到财富和权力。
这些古代政治家的理念为后来的行政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西方,古希腊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们也提出了一些有关行政管理的理论。
例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分权制衡的观点,认为政府的权力应该被分割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和滥用。
普拉托则提出了“哲人统治”的理念,认为政府应该由智慧的哲人来管理,以确保最佳的治理效果。
古代行政管理理论虽然只是在人们的政治、经济实践中的雏形,但它为后来的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们所提出的一些理念,在后来的行政管理理论中也得到了体现和发展。
二、近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的兴起近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的兴起主要是在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封建社会逐渐崩溃,近代国家逐渐形成。
在这一时期,政府的权力得到了空前的扩张,政府机构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急剧增加,行政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政府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形成了一些新的行政管理理论。
例如,韦伯提出了官僚组织的理论,强调了规范化和等级化的组织结构,以及官僚体系的特点。
泰勒则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强调了有效率和规范化的管理方法。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前言现代管理理论是在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本文将从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1900年-1920年)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弗雷德里克·泰勒。
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工作效率和工资激励等。
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工作过程的科学化和效率提升。
2. 行为管理理论(1920年-1950年)行为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埃尔顿·梅奥。
他关注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和激励理论。
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强调人性化管理。
3. 管理科学理论(1950年-1970年)管理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为赫伯特·西蒙和彼得·德鲁克。
他们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研究管理问题,提出了决策理论和系统理论。
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决策和系统化思维。
4. 组织行为学理论(1970年-1990年)组织行为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尔。
他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强调管理者对员工的不同假设会对员工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
5. 现代管理理论(1990年至今)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关注创新和变革。
代表人物包括彼得·圣吉和杰克·韦尔奇。
他们提出了敏捷管理和变革管理的理念,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现代管理理论还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问题。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1. 灵活性和适应性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关注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需要具备快速调整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2. 创新和创业精神创新和创业精神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目录
CONTENTS
• 管理理论的形成 • 管理理论的演变 • 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 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 管理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01 管理理论的形成
早期的管理思想
总结词
简单、直接、经验
详细描述
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基于实践经验,管理者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总结管理方法, 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
05 管理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展 望
管理理论面临的挑战
1 2 3
组织变革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组织需要不 断适应变革,管理理论需要更好地指导组织变革 。
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挑战
随着员工队伍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增强,管理理论 需要关注如何创造一个包容的工作环境,激发员 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责任的挑战
总结词
精益管理理论注重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效 益,追求卓越的管理效果。
详细描述
精益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消除浪费、持续 改进和追求卓越。它强调通过优化流程、降 低成本、提高质量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盈 利能力。这种理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
数字化管理理论的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数字化管理理论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升组织的 决策效率和运营效果。
官僚制组织的形成
总结词
专业化、分工、规则导向
详细描述
官僚制组织形式强调专业分工、层级制度和严格遵守规则,这种组织形式在现代企业中仍然广泛存在 。
02 管理理论的演变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行为科学理论的出现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工作中的人 性、行为和管理方式。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强调对人的 行为和心理的研究,以改善管理效果。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
孙子(兵家)
韩非子(法家)
墨子(墨家) 释迦摩尼(释家、佛家)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顺道无为思想 ➢ 重人求和思想 ➢ 预谋慎战思想 ➢ 依法治理思想
1.顺道无为思想
➢ 辨道顺道,才能“无为而治”—— • “辨道顺道”,是指在认知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 被称为“经营管理之父” • 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25)
• (二)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1.确定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核心地位。
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
①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活动,
②商务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活动,
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和运用,
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
酬、集权与分权、等级与“跳板”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
•
第三阶段为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管理理论
的丛林)。这一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
世纪80年代,管理思想百家争鸣,出现了众多的
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 人物。(主要有11个管理理论流派)
•
第四阶段为当代管理理论。
•
一般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
§2—1古代与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设备。
(二)西方工厂制度早期的管理思想
➢
查尔斯·巴贝奇:英国数学家,代表作《论机器与
制造业的经济学》
•
劳动分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带来减
少工资支出的好处。
•
提出了专业分工、工具使用、时间研究、批量生产
管理理论的演变及发展
二、管理理论萌芽阶段
时间:18C后期~19C末期 经济情况: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资本主义从工厂制度阶段发展到自由竞争阶段。 管理特点:管理没有摆脱手工操作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 1.管理者、所有者、生产者和领导者不分; 2.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主观经验和直观判断进行管理; 3.生产没有统一操作和劳动者培养一般是家长世袭制和师带徒办法; 5.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系统的管理理论。
四、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时间:20C40-60年代 经济特点: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出现跨国公司;技术更新速度 比30年代提高3倍;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显著变化;工人斗争此 起彼伏。 管理特点: 1.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难以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2.管理运用相关学科如心理学、运筹学、社会学等的理论; 3.管理从注重提高效率转向研究人的行为。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一般管理理论 三、行政组织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1、代表人物 ❖ 泰罗(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被称为
“科学管理理论之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 2、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1)工作定额原理(定额制度的基础);(2)标准化原 理;(3)职能工长制;(4)“大饼原理”;(5)实行 新的奖励制度;(6)贯彻“例外管理” 3、发展:甘特 基尔布雷斯夫妇 埃默森、 福特 4、评价:贡献与不足
2、人际关系理论(学说)要点 (1)人有物质和金钱上的需求,还有精神和社会上的需求 (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管理者要树立新型的领导方式,注重提高职工的满足感
质量管理理论的演变
质量管理理论的演变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统计质量控制,到全面质量管理,再到如今的六西格玛管理,质量管理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质量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贡献。
一、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是质量管理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进而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休哈特博士,他提出了控制图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变异因素。
在这一阶段,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预防,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对于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后来的全面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检验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必须从生产过程中控制和预防入手,才能真正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逐渐深入,全面质量管理应运而生。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注重从组织结构、人员、流程、技术和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对于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首先,它强调了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共同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其次,它强调了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认为质量管理工作应该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整个过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都得到有效控制。
最后,它注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如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精益生产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三、六西格玛管理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企业对于质量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二)亨利·法约尔的一般 管理理论
• 生平
• 简介
• 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国家在 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 的觉醒》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法约尔的研究与泰勒的不 同
• 泰勒的研究
– 是从工厂管理的一端——“车床前的工人”开始实施, 从中归纳出科学的一般结论,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 具体工作的效率
• 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 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 济组织的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科层管理理论
• 科层体制又称官僚体制。在西方,它是 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 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
• 科层管理理论基本观点: ① 职位分类。 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 ⑤遵纪守法。⑥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
• 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 理和士气》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马斯洛与需要层次 论
•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美 国人,管理心理学家
•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 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主要代表有:
– “人际关系”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工业心理研 究所的梅奥在“霍桑”试验中提出来的,其出发 点是认为人是社会人。“人际关系”理论奠定了 行为科学的基础。
– 其他主要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流派。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论”、麦克雷格的“X-Y”理论、赫茨伯 格的“双因素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布 莱克的“管理方格图”坦南鲍姆的“领导方 式连续统一体理论”、哈克曼的“不成熟-成熟” 理论等。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该理论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传统的集合,它影响着员工的行 为和态度,并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氛围和绩效。一个积极的组织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 感和忠诚度,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组织应积极塑造和维护自己的文化,
以促进组织的长期发展。
03 现代的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总结词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 的组成部分构成,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管理。
详细描述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多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 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组成部分包括员工、组织结构、技 术、文化等。管理者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 因素,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愿景。
总结词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开放性,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互 动和交流。
知识管理是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 知识资源进行系统地识别、获取、 开发、共享和利用,以提升组织 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和竞争能
力的过程。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已经 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知 识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 和利用知识资源,提高组织的效
率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实施
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知 识管理体系,包括知识库、知识 共享平台、知识管理制度等,同 时还需要培养员工的知识意识和
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的定义
项目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方法和工具,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控制和监督,以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
项目管理的特点
项目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跨部门协同、资源优化利用和风险管理等特点。
项目管理的实施
实施项目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论,包括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进度控制、项 目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同时还需要培养员工的项目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组织的 项目管理水平。
管理理论的五个阶段
管理理论的五个阶段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管理先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和历史,这对每个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管理学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一、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
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
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等。
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
亚当·斯密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1817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出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管理理论的演变
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认为人们一般按照这个等 级序列从低级到高级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只有在较低级别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以后,较高 级别的需要才会发展起来,起推动作用。
• 赫茨伯格在1966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将影响职工满意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即激励因素
(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和保健因素(使职工感到不满的因素),属于激励因素的有:成就、 赏识、工作本身、责任、进步等。属于保健因素的有: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 系、工作条件等。
二、人群关系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 麦格雷戈在1957年11月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著
名的“X-Y理论”。他对传统管理中人性假设和行为科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加以系统的归纳分析,将 其称为“X理论”,并提出了不同于X理论的Y理论,即“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认为它能使 组织的成员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最好地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这是一对基于两种完全 相反假设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 力。针对这两种源动力应该采取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即X理论适合于“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 而Y理论则适合于实行自我控制,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的方式。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思维导图)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古典管理理论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问题劳动使用不当工人不愿意干或不愿意多干企业生产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原因改进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按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经营和管理经营包括管理、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的原则(十四项原则)劳动分工分权力和责任权纪律纪统一指挥指统一领导领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员的报酬酬集中中等级制度等秩序秩公平公人员稳定稳人员的团结团首创精神首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科层组织通常被译为官僚组织、官僚政治,是一种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世袭或个人魅力来进行管理的理想的组织制度权力类型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现代管理流派管理思维的系统观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活动和效力的系统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建立和维护一个信息系统从不同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服务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用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加以阐明管理思维的权变观管理因环境不同而变,没有普遍适用的管理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管理本质西蒙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决策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决策准则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只能做好“足够好的”或“令人满意的”决策组织活动例行活动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可以进行程序化决策非例性活动不重复出现,如新产品开发、生产规模扩大等,需要进行非程序化决策管理本质的协调研究组织的协调机制相互调适直接监督工作程序标准化成果标准化规范标准化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工作核心层战略高层直线中层技术官僚支援幕僚意识形态或文化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创业型组织专业型组织机械型组织多角化组织创新型组织政治型组织使命型组织当代管理理论组织趋同理论组织趋同的现象观察塞尔茨尼克指出,组织是制度化的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2.法约尔与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Henry Fayol, 1841-1925),法国人。 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 塔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作。从采矿 工程师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 他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被后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1916年, 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 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 政府、教会、慈善团体和军队。 他重点研究整个企业的组织与管理。
泰勒的实践精神令人感动
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科学管理理论
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工作定额原理、
标准化原理、差别工资制度、管理职能的
分离等主张一直沿用到今日。劳资双方的
精神革命是有效管理的充分必要条件。
下一页14
对泰勒制的评价(续)
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是有效管理的充分必 要条件;
把人当“经济人”; 局限于基层管理。
管理学
赵宇娜 yunazhao1118@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 管理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与组织管理理论 韦伯与行政组织理论
案例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的科学管理
1.泰罗及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 1856-1915 )美国人,被后人称为 “科学管理之父”,既有从事科学研究和 发明的才能,又有从事社会活动和领导工 作的才能。他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 《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 管理原理》(1911)等。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泰罗的主要实验
用专利的收入宣传科学管理
返回12
泰罗的主要思想
劳动方法的标准化 工时研究与工作定额 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 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 理革命”
下一页13
对泰勒制的评价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罗是世界上第一个
提出系统性管理理论的人。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 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 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 理当局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 从事工作。让我们以送货司机的工作为例,介绍一下他们 的管理风格。 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了时间 研究,并对每种送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 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院子、上楼梯、 中间休息喝咖啡时间,甚至上厕所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 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发动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 标准。
19
法约尔桥(Fayol’s Bridge)
A B D F bridge C E G
对法约尔的评价
一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一般管理理论 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从经营活动中独立出管理活动 提出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五大职能 提出14项管理原则 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 法约尔为管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弥补了泰勒的不足 原则不够精炼 返回21
返回10
铁锹实验
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 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 应当有一个效率最高的重量 实验发现22P时效率最高 铲不同的东西拿不同的锹 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返回11
金属切削实验
定了人动时间,也应该定机动时间 进行了26年 切削了80万吨钢铁
进行了三万次实验
发明了高速钢,获得了专利
下一页16
法约尔的主要管理思想与贡献
企业经营活动有六项不同活动,称为六大经 营职能。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 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最早提出管理的五要素即五职能。 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系统地总结了企业管理的14项原则。 重视对组织理论的研究。 重视管理者的素质与训练。
秒表测时 搬运生铁实验 铁锹实验 高速钢实验
主要思想
8
秒表测时
秒表测时的原因 资本家不知道工人能干多少 工人偷懒 秒表测时的方法 标准的作业方法 标准动作的标准时间 劳动时间定额
搬运生铁实验
实验背景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 12T 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47.5T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15 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85
案例(续)
这种刻板的时间表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繁琐?也许 是,它真能带来高效率吗?毫无疑问!生产率专 家公认,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举 例来说吧,联邦捷运公司平均每人每天不过取送 80件包裹,而UPS却是130件。在提高效率方面的 不懈努力,看来对UPS的净利润产生发积极的影 响。虽然这是一家未上市的公司,但人们普遍认 为它是一家获利丰厚的公司。 总结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为获得最佳效 率所采用的程序并不是UPS创造的,他们实际上 是科学管理的成果。
案例(续)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 严格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 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 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档上,为送货车完毕 的启动离开作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 然后,司机从驾驶室 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 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 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他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 秒3英尺的速度快步跑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 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完货后,他们回到卡 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下一页17
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上司 统一领导: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人员报酬:数量和支付方式要公平
18
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续)
集中:传递信息不得加入自己的意思 等级链(Chain of Command):上下级之间 建立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 秩序:成员明确其岗位 公正:对下属仁慈、公平 保持人员稳定 首创精神 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