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inary Tract Infection(尿路感染全英文)
uti的分类
uti的分类一、上尿路感染(Upp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上尿路感染是指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的上部,包括肾脏和输尿管。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肾区疼痛、尿频、尿急等。
上尿路感染常由尿路结石、泌尿系解剖异常、尿液潴留等因素引起。
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药物或氟喹诺酮类药物。
二、下尿路感染(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下尿路感染是指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的下部,包括膀胱、尿道和尿道口。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下尿路感染多由肠道细菌进入尿道引起,女性更容易患上下尿路感染。
治疗一般采用口服抗生素,如硝基呋喃类药物或氟喹诺酮类药物。
三、复发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UTI)复发性尿路感染指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或频繁发作。
一般定义为每年发作两次或更多。
复发性尿路感染可能与感染的细菌种类、尿路解剖结构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治疗一般包括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尿路感染健康教育等措施。
四、尿路结石相关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urinary stones)尿路结石是指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的结石。
尿路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或刺激尿路黏膜,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尿路结石相关尿路感染的治疗一般包括解除尿路梗阻、抗生素治疗以及结石治疗。
五、妊娠期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pregnancy)妊娠期尿路感染是指孕妇患上的尿路感染。
由于妊娠期间孕妇的免疫系统发生变化,尿路感染的风险增加。
妊娠期尿路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治疗一般采用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药物。
六、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Hospital-acquir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HA-UTI)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的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护理评估
尿路感染的护理评估一、疾病概述(一)概念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尿路畸形及免疫功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二)相关病理生理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周围有少量细菌寄居,一般不会引起感染。
尿路通畅时尿液能冲走绝大部分细菌;尿路黏膜可分泌杀菌物质IgA、IgG;尿液含高浓度尿素和有机酸,pH值低,不利于细菌生长;男性排尿时前列腺液有杀菌作用。
当尿道黏膜有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入侵细菌毒力大、致病力强时,细菌可侵入尿道并沿尿路上行至膀胱、输尿管或肾脏而发生尿路感染。
(三)病因与易感因素1. 基本病因主要为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杆菌占70%以上,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
致病菌常为一种,极少数为两种细菌以上混合感染。
细菌的吸附能力是重要的致病力。
2. 易感因素(1)尿路梗阻:任何妨碍尿液自由流出的因素,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狭窄、肿瘤等均可导致尿液积聚,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在局部大量繁殖引起感染。
(2)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壁内段及膀胱开口处的黏膜形成阻止尿液从膀胱输尿管口反流至输尿管的屏障,当其功能或结构异常时可使尿液从膀胱逆流到输尿管,甚至肾盂,导致细菌在局部定植,发生感染。
(3)机体免疫力低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长期卧床、严重的慢性病等。
(4)妊娠:约2%~8%妊娠妇女可发生尿路感染,与孕期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暂时性膀胱输尿管活瓣关闭不全及妊娠后期子宫增大致尿液引流不畅有关。
(5)性别和性活动:女性尿道较短(约4cm)而宽,距离肛门较近,开口于阴唇下方是女性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
性生活时可将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挤压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
(6)医源性因素:导尿或留置导尿管、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逆行性尿路造影等可致尿路黏膜损伤、将细菌带入尿路,易引发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用药方案
尿路感染用药方案1. 背景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UTI)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根据病情的不同,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尿路感染的常见药物治疗方案。
2. 常见药物2.1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尿路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
根据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常用的抗菌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适用于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DNA酶的活性来阻断细菌DNA合成,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适用于复杂尿路感染的治疗。
•磺胺类抗生素: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等。
磺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对二氢叶酸的合成而起到抗菌作用,适用于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的尿路感染。
2.2 辅助药物除了抗菌药物,尿路感染的治疗中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辅助药物,以加强治疗效果:•解热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解热退烧药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降低体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尿碱化药物:如柠檬酸钠。
尿碱化药物通过提高尿液的pH值,降低尿液的酸性,从而减少细菌在尿路中的生存能力。
•保护性制备剂:如洛美沙星胶囊、奥利司他胶囊等。
保护性制备剂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治疗期间的不适感。
3. 用药方案根据尿路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用药方案示例:3.1 上尿路感染对于上尿路感染的治疗,首选的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
给予以下治疗方案:•头孢菌素:成人口服剂量为每天1.5g,分2次服用,疗程为7-10天。
•辅助药物:解热退烧药可根据体温情况给予,尿碱化药物可根据尿液pH值跟踪调整。
3.2 下尿路感染对于下尿路感染的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给予以下治疗方案:•氧氟沙星:成人口服剂量为每天400mg,分2次服用,疗程为3-5天。
uti标准解析
uti标准解析
UTI(Urinary Tract Infection)标准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尿路感染的国际标准。
UTI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由于不同地区和医院的标准不同而导致的误诊和漏诊。
UTI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诊断标准:UTI标准明确了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尿液分析和细菌培养等方面。
具体来说,UTI标准认为尿液中细菌数超过10^5 CFU/ml,或者尿液中存在细菌和症状等,都可以被视为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2. 分类标准:UTI标准将尿路感染分为复发性尿路感染和非复发性尿路感染两种类型。
复发性尿路感染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而非复发性尿路感染则相对较为单一和稳定。
3. 治疗标准:UTI标准规定了尿路感染的治疗标准,包括抗生素的种类、剂量和用药时间等方面。
具体来说,UTI标准建议在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
总之,UTI标准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尿路感染诊断和治疗标准,它能够提高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降低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们应该根据UTI标准,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尿路感染笔记 全面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简称尿感,(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约占85%,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柠檬酸杆菌属等。
尿路感染的发生还与细菌致病力有关,并非所有菌株均能引起症状性尿路感染。
分类上尿路感染(肾孟肾炎):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感染部位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常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复杂性尿感: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形、膀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
有无尿路结构或功能的异常非复杂性尿感:不伴有上述情况者注意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或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尿路感染的并发症:严重病例可发生肾乳头坏死、肾周固脓肿、感染性结石等并发症。
尿路感染的诊断:典型的尿路感染有尿路刺激征、感染中毒症状、腰部不适等,结合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和尿细菌学检查阳性,可以诊断。
凡是有真性细菌尿(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或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者,可诊断为尿路感染;如临床上无尿路感染症状,则要求做两次中段尿细菌培养,也可诊断尿路感染。
当女性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定量培养≥102/ml,并为常见致病菌时,可拟诊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真性菌尿的存在表明有尿路感染,但不能判定是上尿路或下尿路感染,需进行定位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定位: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而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①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2)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③尿NAG升高、尿β2:MG升高④尿渗透压降低。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治疗【专业知识】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
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好发于女性。
临床常表现为:急性尿道综合征、慢性尿道综合征、无症状性菌尿、肾脓肿和肾周脓肿。
不同病菌感染的尿路感染:衣原体尿路感染、支原体尿路感染、真菌性尿路感染、寄生虫性尿路感染。
不同人群的尿路感染:绝经期尿路感染、小儿尿路感染、老年人尿路感染、产后泌尿道感染、妊娠期尿路感染。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多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
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二、发病机制尿路感染是由致病菌入侵所致,其发病机制与病原菌感染有关,病原菌入侵感染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分以下几种。
1.上行性感染大约95%的尿路感染,其病原菌是由尿道经膀胱、输尿管而上行到肾脏的。
正常情况下,尿道口上端1~2cm处有少量细菌存在,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尿道黏膜损伤时,细菌才能入侵、繁殖。
尿液的冲洗,尿液中的IgA、溶菌酶、有机酸,黏膜的完整性,膀胱移行上皮分泌的抗黏附因子(Muein)均能抵制病原菌的入侵。
uti标准
UTI标准是指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UTI)的诊断和治疗的一套规范和准则。
UTI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泌尿系统中的膀胱、尿道、输尿管和肾脏等部位。
本文将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UTI标准。
一、定义UTI是指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的疾病,包括下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主要指膀胱和尿道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输尿管和肾脏感染。
二、病因1. 细菌感染:大多数UTI由细菌引起,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 高危因素:女性更容易患UTI,因为她们的尿道较短,而且靠近肛门,易受细菌感染。
其他高危因素包括妊娠、年龄、性行为等。
3. 尿路畸形:尿路结构异常、尿路梗阻等情况增加了UTI的发生风险。
三、临床表现1. 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膀胱部位不适等症状。
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
2. 上尿路感染:除下尿路感染症状外,还可伴有发热、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常见的病原体是肾脏感染的细菌。
四、诊断1. 病史询问:询问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用药史等。
2. 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肾区叩击痛、尿道口红肿等。
3.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和药敏试验是诊断UTI的关键。
尿常规可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
尿培养可确定致病菌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五、治疗1. 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治疗时间为7-14天。
2. 对症治疗:包括解热镇痛药物、增加水分摄入、注意个人卫生等。
3. 预防复发:饮食均衡、避免憋尿、保持私处清洁、多喝水等措施可以预防UTI的复发。
六、如何避免UTI的发生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过于刺激性的洗液。
2. 多喝水:多饮水可以增加尿液排出,有助于冲洗尿路,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尿路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致病菌
种类
细菌 肠道细菌(G-)最常见 大肠杆菌(85%) 无症状菌尿 单纯 首次 变形杆菌(伴有尿路结石) 克雷白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侵袭性操作) 葡萄球菌 (血源性) 厌氧菌(复杂性尿路感染) 真菌(糖尿病,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
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
• 上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尿道口 有肠源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寄居) • 血行感染:感染灶细菌 血流 肾(少见) • 淋巴感染:腹腔内某些器官炎症时,细菌 经淋巴管而致的感染 • 直接感染:外伤或肾内感染而致
实验室检查
尿培养细菌定量的标本留取:
应用抗菌素前或停用7天之后 足够的膀胱内停留时间(6-8小时),晨尿 严格无菌操作,充分清洁附近组织 中段尿 及时送检或冷藏保存 怀疑原浆型菌株,作高渗培养
单纯细菌定性检查阳性结果不可靠, 应结合定量培养或膀胱穿刺尿检查
假阳性和假阴性 假阳性 :
肾脏脓肿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WBC (白细胞尿: ≥5/HP) WBC管型(提示上尿路感染)
血尿 (多为镜下血尿,均一性)
蛋白尿:<2.0g/d,小分子蛋白
小管功能损害:比重, PH
实验室检查
尿细菌检查 : (1)革兰氏涂片检查 :可确定杆菌或球菌, G+或 G>1个/HP 定量常≥105/ml (2)尿细菌培养:计数+药敏 确定是否真性菌尿 诊断标准: ≥ 105/ml (+)(2次同一菌种) 104-105/ml 可疑 <104/ml (-)
种类:B超,X线(KUB+IVP,排尿期 膀胱输尿管返流造影,逆行肾盂造影), CT
实验室检查
影象学检查:
Urinary Tract Infection(尿路感染全英文)_图文
Definition of UTI
UTI is defined as the presence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urinary tract.
Most patients with UTI have significant bacteriuria, i.e. bacterial colony counts ˃ 105 /ml, in a mid-stream “clean catch” urine.
CASE 2 65 year-old woman; Dysuria and frequency; Pyuria; Gram positive cocci. Enterococcus faecalis
CASE 3 18 year-old woman Dysuria and frequency; Pyuria; Gram positive cocci; Staphylococcus.
2. Regular urine flow: dilute and expel pathogens
3. 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coated with mucus (glycosaminoglycan) prevent bacteria from adhering to bladder wall
尿路感染情况简介
2021/5/4
1
•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尿 感,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 的尿路炎症。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真菌、 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寄生虫均可引 起尿路感染。尿感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 段,女性尤其是妊娠期妇女的发生率更高, 男性则好发于肾移植受者和尿路有功能 性或器质性异常的患者。
2021/5/4
2
• 分类
按感染部位: --下尿路(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
--上尿路(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
按发作形式: –初发或孤立发作 –反复发作性感染(又称再发尿感):每年发作≥3次或 每半年发作≥2次(不包括本次发作)
反复发作性感染又分为复发和再感染:
复发:病原菌同前,多发生于停药后2周之内,常提示治 疗不彻底.
全球每年1.5亿人罹患尿路感染,所消耗的医疗费用约 为60亿美元
美国每年超过800万人就诊(多为膀胱炎),超过10万 人住院(多为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35-45%,为院内GNB败血症的首 位原因,
院内尿感约50-80%系留置导尿管或其它装置所致
育龄女性最多见,未婚女性2%,已婚女性5% ,孕妇7%,青 年男性极少(<50岁),老年女性、男性10%,
2021/5/4
15
定位诊断
• 一.根据临床表现定位 • 如有寒战、发热、腰痛,肾盂叩痛和(或)
压痛等症状者,常为急性肾盂肾炎,但是临 床上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症状多有 交,所以临床症状对尿感的定位诊断价值 有限。
2021/5/4
16
二.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
• 1.输尿管导尿法 • 2.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 • 3.尿沉渣镜检白细胞管型 • 4.其他 • (1)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 • (2)尿B2微球蛋白测定 • (3)尿渗透压测定 • (4)抗体包裹细菌(ACB)
泌尿系感染
浙江省舟山医院
文件编号制定单位名称页数/总页数11 / 11 H-GF-001 医务处、质控办泌尿系感染诊疗规范版本2018-06-A
不全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
(2)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不全者可应用,但剂量需适当调整。
(3)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不全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
8. 使用表单:无
9. 使用单位:舟山医院
10. 附件:无
获经批准:日期: 2018年6月26日。
尿道英语单词
尿道英语单词尿道英语单词是指与尿道相关的英语词汇,包括尿道结构、尿道疾病、尿道感染等相关术语。
下面是关于尿道英语单词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供参考:1. Anatomy of the Urethra(尿道解剖学)- Urethra: 尿道- External urethral orifice: 尿道外口- Prostatic urethra: 前列腺尿道- Membranous urethra: 膜状尿道- Penile (spongy) urethra: 海绵体(阴茎)尿道2.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尿路感染)- Urethritis: 尿道炎- Cystitis: 膀胱炎- Pyelonephritis: 肾盂肾炎-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尿路感染3. Urethral Diseases(尿道疾病)- Urethral stricture: 尿道狭窄- Urethral diverticulum: 尿道憩室- Urethral caruncle: 尿道肉赘- Urethral calculus: 尿道结石- Urethral polyp: 尿道息肉- Urethral fistula: 尿道瘘4. Urological Procedures Related to the Urethra(与尿道相关的泌尿外科手术)- Urethral catheterization: 尿道导尿术- Urethroplasty: 尿道成形术- Urethral dilation: 尿道扩张术- Urethral reconstruction: 尿道重建术- Urethral sling surgery: 尿道吊带手术5. Common Urological Symptoms and Conditions(常见泌尿系统症状和疾病)- Dysuria: 排尿困难或疼痛- Nocturia: 夜尿频繁- Hematuria: 血尿- Urinary hesitancy: 排尿犹豫- Urinary incontinence: 尿失禁- Urinary retention: 尿潴留6. Urethral Swab Testing(尿道拭子测试)- Urethral swab: 尿道拭子- Urethral discharge: 尿道分泌物- Urethral culture: 尿道培养- Urethral smear: 尿道涂片以上是关于尿道英语单词的相关参考内容。
uti的分类 -回复
uti的分类-回复标题:[UTI的分类]引言: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UTI)是影响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
UTI的分类基于感染的位置、病原体类型和临床表现等因素。
理解和掌握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对UTI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一、根据感染部位划分1. 急性膀胱炎:这是最常见的UTI类型,通常由大肠杆菌引起。
症状包括频尿、尿急、尿痛等。
2. 急性肾盂肾炎:这种类型的UTI更为严重,因为感染已经蔓延到肾脏。
症状包括腰痛、发热、寒战、恶心和呕吐等。
3. 尿道炎:这主要发生在女性,尤其是性行为后。
症状包括尿痛、尿道分泌物和疼痛等。
二、根据病原体类型划分1. 细菌性尿路感染:这是最常见的一类UTI,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菌、链球菌等。
2. 真菌性尿路感染:这类UTI相对较少见,通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糖尿病患者或接受过化疗的人。
常见的病原体有念珠菌等。
3. 病毒性尿路感染:这类UTI非常罕见,常见的病原体有巨细胞病毒、腺病毒等。
三、根据临床表现划分1. 无症状性菌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尿液中有大量细菌,但没有明显的症状。
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人和孕妇。
2. 复杂性尿路感染:这类UTI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如尿路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长期留置导尿管等。
3. 单纯性尿路感染:这种类型的UTI通常是由于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引起的,一般症状明显且容易治疗。
四、总结理解UTI的分类对于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了解UTI的不同类型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无论是急性膀胱炎还是急性肾盂肾炎,无论是细菌性尿路感染还是真菌性尿路感染,只有正确识别并及时治疗,才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尿路感染
6.膀胱表面的粘多糖
阻止细菌粘附
4.尿路感染的基础疾病/易感因素尿路感染按其是否伴有基础疾病/易患因素分为单纯性(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单纯性尿路感染不伴有基础疾病/易患因素;而复杂性尿路感染均伴有某些基础疾病/易患因素。常见的基础疾病/易患因素见表。
表尿路感染的基础疾病/易患因素
【临床表现】
l.膀胱炎膀胱炎患者通常有尿痛、尿频、尿急及下腹部疼痛。尿液常混浊、恶臭;30%可见血尿,尿后尿道滴血是较为特征性症状。体检可能只有耻骨上区域压痛。
2.尿道炎人群中大约30%女性会出现发作性尿痛、脓尿,中段尿培养阴性或少量细菌生长。一般起病缓慢、无血尿、无耻骨上疼痛。
3.急性肾盂肾炎一般在发病数小时或1天后快速出现症状。全身感染症状明显,常常发热、寒战、体温升高38~40℃,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加快及肌肉酸痛等,大部分患者末梢血白细胞显著升高;严重者可出现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表现。而尿痛、尿频、尿急及下腹部疼痛等膀胱炎的症状可有可无。体检时肋脊角区和季肋点压痛阳性,和/或肾区叩痛阳性,常常输尿管压痛阳性。尿中出现白细胞管型,急性期可出现血尿。
(3)其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比超声检查,图像更清晰,分辨率更高,用于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患者。而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反映肾盂肾炎早期皮质缺血及肾脏疤痕形成的最灵敏、可靠的检查手段。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尿路感染的诊断流程
1.确诊尿路感染的存在尿路感染确诊依赖于细菌学检查证实尿路中细菌存在。符合下列指标之一者,即可诊断尿路感染:①新鲜中段非离心尿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1个菌/视野;②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105/ml;③膀胱穿刺的尿培养阳性。
(二)发病机制
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
细胞增多,可疑为尿感; 如细菌定量培养≥ 102/ml,为常见 致病菌,则可拟诊为尿感。
尿感的定位诊断
症状和体征 尿检白细胞管型,抗体包裹细菌及
L型菌株培养 尿β -MG、NAG、溶菌酶定量 输尿管插管与膀胱冲洗细菌培养 B超、ECT、腹平片、IVP 治疗反应
9.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0.BUN、Scr 11.血Na、Cl、K 12.胸片 13.尿PCR找结核杆菌 14.尿本周氏蛋白 15.抗核因子
A4.入院后,尿常规:蛋白(—)、红细胞0-3/HP, 白细胞++,偶见白细胞管型,中段尿高渗培养示大 肠杆菌>105/ml,血钠140mmol/L,血钾3.0mmol/L, 血白细胞12×109/L,中性88%,此时应采取哪些措 施?
临床诊治
临床诊断: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 诊疗:3天抗菌疗法 如何确诊?是否必须? 回顾性诊断
女,40岁,1年来出现面部浮肿、 尿频、排尿有烧灼感,腰痛,中 段尿培养(-)3次,T37.5OC, Ccr90ml/min,PSP15分钟10%, 2小时45%。
A1接诊此病人时,首先应做的措施是哪些?
鉴别诊断
慢性肾盂肾炎 肾结核 尿道综合征
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治疗-用药原则及疗效评定标准
用药原则: -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在无药敏结果时,应首选对G-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下尿路感染应选用尿中浓度高的抗生素; -上尿路感染宜选用血、尿浓度均高的抗生素; -以选用杀菌药物为佳。 疗效评定标准: 见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转; 治愈:见效后停药,1周和1个月复查仍无菌尿; 治疗失败:指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
尿路感染诊断及护理
尿路感染诊断及护理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
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液呈浑浊、发热等。
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护理是确保患者早期得到适当治疗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护理。
一、尿路感染的诊断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尿液颜色、尿液呈浑浊、有无发热等症状。
同时要了解患者有无其他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如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等。
2.临床表现:尿路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尿痛,尿液呈浑浊,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和脓细胞。
3.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可发现下腹部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4.实验室检查:常规尿液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
尿液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混浊、白细胞增多、细菌阳性等。
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则是确诊尿路感染的“金标准”。
二、尿路感染的护理尿路感染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适当的饮食、个人卫生、药物治疗及预防复发等。
1.饮食护理:饮食要尽量清淡,患者要多喝水,尤其是酸性饮料(如蔓越莓汁)有助于改善尿液酸碱度,抑制细菌生长。
同时要限制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以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2.个人卫生护理:患者要保持外阴和会阴区的清洁,每天至少洗两次澡。
尿布要经常更换,女性要注意用卫生巾代替护垫,以免细菌滋生。
尿道冲洗器和外阴喷洗器的使用要避免。
3.药物治疗:尿液培养结果确定感染的细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后,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至少7-14天。
必要时可配合控制炎症和镇痛的药物。
应提示患者在用药期间按时、按量服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4.预防复发:尿路感染的复发较为常见,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女性要从前向后擦洗,避免细菌从肛门进入尿道。
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尿液稀释和排尿频率增加,有利于细菌的排除。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本章主要叙述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UTI。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系指肾盂肾炎,后者主要指膀胱炎。
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又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UTI。
不伴有上述情况者称为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1 病因和发病机制1.1 病原微生物革兰阴性杆菌为UTI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UTI的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
约5%~10%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粪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UTI,或首次发生的UTI。
医院内感染、复杂性或复发性UTI、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UTI,则多为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
其中变形杆菌常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见于血源性UTI。
腺病毒可以在儿童和一些年轻人中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甚至引起流行。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导致UTI。
1.2 发病机制1.2.1 感染途径1.2.1.1 上行感染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
正常隋况下前尿道和尿道口周围定居着少量细菌,如链球菌、乳酸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但不致病。
某些因素如性生活、尿路梗阻、医源性操作、生殖器感染等可导致上行感染的发生。
1.2.1.2 血行感染指病原菌通过血运到达肾脏和尿路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coli
Enterobacter Enterococcus Klebsiella Proteus Staphylococcus
E. coli
Etiology(2)
Causative organisms: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roteus and pseudomonas 1- Bacteria S. aureus,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and S. saprophyticus
Classification of UTIs(1)
Anatomic
Lower UTI:
urethritis 2. cystitis (mucosal infection)
1.
Upper UTI:
pyelonephritis 2. prostatitis 3. intrarenal and perinephric abscesses (tissue invasion)
Enterococci (Streptococcus faecalis粪链球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hlamydia trachomatis, Neisseria gonorrhoeae 2- Virus 3- Fungus 4- Protozoon Herpes simplex virus , HIV Candida, Histoplasma capsulatum Trichomonas vaginalis, Schistoma haematobium
Conditions affecting pathogenesis(2)
Pregnancy
UTIs are detected in 2 to 8% of pregnant women. Pregnant women with asymptomatic bacteriuria. Bladder catheterization during or after delivery causes additional infections.
CASE 3 18 year-old woman Dysuria and frequency; Pyuria; Gram positive cocci; Staphylococcus.
CASE 4 42 year-old diabetic woman with a catheter. Gram positive yeasts. Candida grew.
Asymptomatic bacteriuria is more common among elderly men and women.
Etiology(1)
Community-Acquired UTI
gram-negative bacilli is the most common agent
Complicated UTI: 1. Predisposing lesion of the urinary tract, 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e.g. congenital abnormality of the urinary tract, stone, obstruction, catheter…. 2. Interference with the normal defenses, e.g. immunosuppression, renal disease, or diabete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u Yitai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Tongji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Content
Definitions 2. Epidemiology 3. Etiology 4. Pathogenesis 5. Pathology 6. Clinical presentation 7. Diagnosis 8. Treatments 9. Complication 10. Prevention
Conditions affecting pathogenesis(6)
The urethral meatus and surrounding perineum are colonized with a mixture of skin and bowel flora.
Vaginal flora or pathogens may contaminate the urethra.
Classification of UTIs(3)
Epidemheter-associated(nosocomial)infections:
Symptomatic 2. Asymptomtic
1.
Non Catheter-associated acquired)infections:
(
community-
Symptomatic 2. Asymptomtic
Epidemiology
Almost half of all women will have at least one UTI in their lives. UTI is uncommon in men under the age of 50, but very common among women.
1.
Definition of UTI
UTI is defined as the presence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urinary tract.
Most patients with UTI have significant bacteriuria, i.e. bacterial colony counts ˃ 105 /ml, in a mid-stream “clean catch” urine.
(details in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ffecting pathogenesis(1)
Gender and sexual activity
The female urethra appears to be prone to colonization with colonic gram-negative bacilli because of its proximity to the anus, its short length , and its termination beneath the labia. Voiding after intercourse reduces the risk of cystitis. An important factor predisposing to bacteriuria in men is urethral obstruction due to prostatic hypertrophy.
Conditions affecting pathogenesis(4)
Neurogenic Bladder Dysfunction
Interference with bladder enervation, as in spinal cord injury, multiple sclerosis, diabetes. The infection may be initiated by the use of catheters for bladder drainage. The infection is favored by the prolonged stasis of urine in the bladder.
Pathogenesis (2)
Host defense mechanisms:
1. Urine: low pH, high osmolality, high urea & organic acid concentration inhibit and kill microorganisms
2. Regular urine flow: dilute and expel pathogens 3. 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coated with mucus (glycosaminoglycan) prevent bacteria from adhering to bladder wall
1.
Classification of UTIs(2)
Clinical
Uncomplicated UTI: 1. Lack 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of the urinary tract 2. Normal flow of urine 3. NO interference with the normal defenses
Conditions affecting pathogenesis(3)
Obstruction
Tumor Stricture Stone 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 (BPH)
These conditions result in hydronephrosis and increase frequency of UTI.
CASE 1 32 year-old woman; Dysuria and frequency; Pyuria in the urine sediment; Gram negative bacilli.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
CASE 2 65 year-old woman; Dysuria and frequency; Pyuria; Gram positive cocci. Enterococcus faec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