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偈》小析

合集下载

祖师语录:虚云禅师说参禅要想成功必先做到八字

祖师语录:虚云禅师说参禅要想成功必先做到八字

祖师语录:虚云禅师说参禅要想成功必先做到八字
《参禅要旨》:“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

所以,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

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

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紧要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

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

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

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
注:虚云禅师(1840~1959),近代禅门巨擘,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系五宗法脉。

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禅师弘法一生,随缘开示,引导无数众生皈依三宝,其影响遍及海内外。

今天这段法语,摘自虚云禅师参禅开示。

参禅何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参禅何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参禅何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心无物欲,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

◆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众生陷淤的心灵,使众生离苦得乐。

◆佛陀的伟大在使人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底的救度、解脱。

◆人要活在无罪一身轻,活在光明喜悦之中。

◆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才会相应。

◆贪爱能令人无恶不作。

◆千供养、万供养、脸上无嗔真供养。

◆人由憎恨产生报复,但事后却很后悔。

◆时常反省及检点自己的心念,语言行为即可减少贪欲。

◆真理并不需要标签,有了标签只是独立了解真理的障碍◆只要是好药,可以治病,用不著知道药方是谁配的,药是哪里来的。

◆佛说:‘凡执著某一见解,而藐视其他见解为卑劣,智者叫他做缠缚。

’◆战胜欲望才能称为自由人。

◆今日应做的事不延至明日,而确实完成,才是过好一日之道。

◆不后悔过去,不渴望未来,不自寻烦恼,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则身心健康。

◆今日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

◆掌握生活中的每一个动点,即能掌握你的人生。

◆今夜睡著,明朝仍醒来,怎说死后便一了百了呢?◆淡泊平怀,便是人生真味。

◆无知为贫穷之母,罪恶之源。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

乃至于珍惜生命。

◆憎恨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憎恨使亲友远离。

◆不沉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世界间有三种人:像刻在岩石上的字似的人——常常生气其怒气有如刻的字,长久不失。

像写在砂上的字似的人——虽常常生气其怒气像写在砂上的字很快就会消失。

像写在水上的字似的人——即使听到他人的恶口,不愉快的言语,亦不放在心里,和和气气,如同在水上写字即流失般。

哪种人快活,自在?◆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

◆欲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是感性与理性升华到最高点。

◆法是渡河的木筏,而不是为人执取,负在背上用的。

◆愚蠢的人,既冥索未来又追悔过去,就像碧绿的芦苇在骄阳中被割断一般,一下子枯萎了。

三首禅诗(偈),三种境界

三首禅诗(偈),三种境界

三首禅诗(偈),三种境界
第一首: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第二首: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第三首: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看罢前两首,就会起疑,念头到底该不该断呢?读到第三首,才豁然开朗。

“断”不对,“断”本身就是一念;“不断”亦不究竟,因“不断”也是一念。

这里慧能为方便对治,故用不断。

只有“忘”了断与不断,不断的断才是。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断与不断都是有为法,有为法,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

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无为法,即“观、照、觉”,因是无为法,故不能刻意为之。

因一起“观、照、觉”的心,就多此一念,不起此念还能“观、照、觉”,难就难在这里,各位看官(包括我自己)自觉自悟吧!
最后一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参禅”与“顿悟”

“参禅”与“顿悟”

“参禅”与“顿悟”作者:杨晓军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5期摘要:禅宗诗性哲学深深地影响着苏轼的人生态度,也渗透于他的书法实践和书法美学取向中。

苏轼书论中以禅喻书,寓禅于书,提供给后世的是一种比“尚法”更高妙的学书法则。

这种对“通其意”的重视与肯定,既构成宋代尚意书风的主流形态,同时也为后世书风的深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参禅;顿悟;寓禅于书;苏轼1 苏轼禅宗思想之渊源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苏轼的艺术观一直是书学研究的重点。

从其艺术实践我们不难得知,他的艺术观受儒、道、禅影响很深,尤其是晚年禅学思想对他的影响更深。

这里面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也有苏轼个人的选择。

(1)历史渊源。

中国书法美学崇尚“中和”之美,以古典的和谐美为最高审美理想,它要求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等因素朴素而和谐的统一,从而实现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

书法艺术审美领域所追求的自然、率真,它与禅宗主张的“回归自然”“无意识”观点有着想通之处,这是书法家对禅宗这种充满哲学思辨的宗教产生兴趣的根本原因。

他们依据禅宗思想创作,注重表现“禅宗式”心灵,从而形成特有的“禅式书法”。

禅式书法经魏晋南北朝萌芽,逐步形成,到唐代获得了长足发展,至宋,以苏轼等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将其继续发扬光大。

(2)社会背景。

北宋是禅宗思想鼎盛发展时期,文人士大夫参禅、论禅成一时之风。

苏轼曾自豪地说:“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常十九”。

据后人考证,时与苏轼有过交往的禅僧不下百余人。

苏轼不但与禅僧们往来密切,且确实地笃信禅旨,并将这种禅旨与禅思融入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之中。

尽管苏轼的有关书法的言论多为短句和随笔,但是我们从中还是可以看到禅学思想在他的书论中的影响。

(3)个人选择。

苏轼家学渊源,在他幼年时即以接触佛教。

他的故乡佛教就甚为发达,其父兄都是虔诚的佛教信仰者,苏轼从小就对佛教耳濡目染。

正当踌躇满志的苏轼想施展自己人生抱负时,却卷入北宋统治集团的党争中,被贬黄州,他自称:“不复作文字,惟时作僧佛语耳。

七律.参禅集

七律.参禅集

七律.参禅集2015-04-12 07:55:56| 分类:诗集一.意禅不拜菩提意入禅,肯心行善又何难?悬壶妙手无关药,菊井泉乡亦在天。

可度红尘寻净土,还擎绿蚁赏湘莲。

抚梅叹月诗春逝,自守残缺自守缘。

二.见禅(——日历上说:明日立春~立春不久就过年了.)明日临春莫说年,无聊最是岁相连。

寒犹北峭诗难乐,风渐东生韵更牵。

玉液琼杯擎淡月,沉香旧案理青笺。

何如迢递三千里,烟雨江南见古禅。

三.参禅:红尘悲喜近新年,未了凡心望远山。

辗转冰花呵去早,流连灵岫挽来翩。

瀛台美酒君能品,蓬岛仙风我莫眠。

情旧如丝随霁雪,试抛烦恼静参禅。

四.明禅:莫度春风亦近门,涵虚飘渺叹梅魂。

浮华过眼多无状,寥落悲怀少有痕。

且把心尘归暮雨,已由月魄入青尊。

烛言坦荡悠然性,无愧明禅善念存。

五.等禅:惯看时光转瞬空,花红柳绿尽匆匆。

苍茫梦翳由衷揽,大道云霾过眼终。

清爽江塘莲坐雨,阑珊院井影疏风。

拂尘未使沾衣旧,静等禅心度晚鸿。

六.了禅:浮华似幻幻如真,富在王孙我念贫。

六道绝踪檀半缕,十方无影梦三春。

听钟道来身为月,品茗言犹死既因。

一片心香求妙境,菩提见性善成醇。

七.慧禅:无上菩提不了繁,外缘未尽久思源。

空门松月诗书静,小寺溪泉韵入沅。

偶念花香生境界,已因佛语见舒坦。

此中自有诚真意,欲辩千回却忘言。

八.聆禅:聆禅未必入沙门,烦恼迟抛尽著昏。

静水引泉归大海,德行持善守灵根。

方壶踱步青莲美,半月摇心闲鹤尊。

一盏清茶抄贝叶,菩提见性了无痕。

九.悟禅:梅英擎露落瑶琴,谁叹清明沾月侵?溪映梦莲空入色,树遮湘竹静成吟。

听钟已寄三冬泪,煮茗方知一夜霖。

浩浩阴阳尘世里,悟禅妙境在无心。

十.守禅:忘怀寂灭敬檀香,袅袅轻烟映夕阳。

一卷心经吟半世,九歌梵乐唱三香。

梦求雾海心如镜,缘尽苍凉鬓似霜。

真性安然生觉路,不知何日守禅长。

学修参禅一法不能离心

学修参禅一法不能离心

学修参禅一法不能离心
参禅人,要知何法为行人最易行之法,何为行人最难行之法,若难与易不能识别者,终被难易转去。

何以故?尽世间法,非学三年五年,不可出师。

做篇文章,尚需十载寒窗,一方铁砚,方可达到做文章地位。

其它任何一切技艺,万没有不学即会。

最易,吃饭皆易,尚得十分八分钟时间;屙屎最易,亦得三二分钟时间;伸手最易,仍要一伸时间;动脚最易,亦得一动时间。

入世每言,学佛最易,更得相当时间。

又言念佛最易,到受用时,念到死后,尚难料及生西与否。

举世出世,一切学佛,真莫易于参禅,有参禅一天开悟者,有参禅一时开悟者,有将参悟者,有预参悟者,有不参悟者。

最易目的,一悟即了,了即成佛。

或有不真参者,必迟悟之;真参者,立时可悟。

所以者何?尽世间法,学可以会,不学不会;唯参禅一法,不学可以有,不学可以会。

一切学向世间学,唯参禅向自心学。

此参禅心,人与非人心,情与无情心,悉同一心。

参与造,不出当人一心。

参则成佛,造则成生;参则空心,造则有身;参则统空情与无情,造则业归众生轮转。

要知参心,久之渐空;造心,久之渐有。

空则成诸佛,有则成众生。

是知一切,可不问心,独参禅一法,不能离心。

参禅悟道的十种境界

参禅悟道的十种境界

参禅悟道的十种境界参禅悟道是一种修行方式,通过冥想和反思,达到超越自我、认知自性的境界。

在参禅悟道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逐渐体悟到十种境界,这些境界是修行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十种境界。

一、初学者境界初学者境界是指刚开始接触参禅悟道的人。

他们对这种修行方式并不了解,还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逐渐熟悉。

在这个阶段,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需要不断地寻求帮助和指导。

二、坐禅境界坐禅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通过冥想来达到内心平静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外界的干扰,沉淀自己的思绪,感受内心的真实。

通过坐禅,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意识,为后续的修行打下基础。

三、一心境界一心境界是指在坐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专注力和意识,达到内心完全沉浸在冥想中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体悟到内心的本质和真实,感受到宇宙的无限和自己的渺小。

四、舍境界舍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逐渐摆脱物质和欲望的束缚,达到心无旁骛、心中无物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的自由和轻松,体悟到快乐和幸福的本质并不在物质层面。

五、顿悟境界顿悟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突然领悟到内心的真实和宇宙的奥秘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超越自我和时空的限制,感受到宇宙的奥妙和内心的智慧。

六、明心见性境界明心见性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逐渐认知到自己的本性和真实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对外界的追求和干扰,认清自己的内心和宇宙的本质。

七、菩提心境界菩提心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逐渐产生一种为众生利益的心态和行动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和行为,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幸福,成为一个充满爱和智慧的人。

八、佛性境界佛性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逐渐体悟到自己和宇宙本质上是一体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可以逐渐领悟到佛性的本质和内涵,成为一个具有慈悲和智慧的人。

九、涅槃境界涅槃境界是指在参禅悟道中,逐渐超越生死和时空的限制,达到真正的解脱和归一的境界。

(贴)《参禅》(上)---

(贴)《参禅》(上)---

(贴)《参禅》(上)--- 上妙下祥恩师《参禅》书籍完整版——内附虚云和尚参禅要旨本资料主要收集了辽宁省海城⼤悲寺住持上妙下祥法师关于参禅的13篇开⽰,其中包括1995年在本溪茅蓬闭关前的两篇开⽰,⾮常珍贵。

⼤悲寺倡导五宗平等弘扬,佛法⼋万四千门皆应机⽽⽣,但⽬的是⼀,并⽆⾼下之分,正如念佛⾄⼀⼼不乱时即为禅,参禅⾄⼀念不⽣时也名真念佛,参禅念佛本⽆分别。

故本⽂虽名为“参禅”,但所讲述的不全是指禅宗之“禅”,⽽是⼴义的“禅”——经⾏、念佛、持戒、诵经,乃⾄等等,都可称为“禅”。

本开⽰也可作为念佛、学教者参考。

与往常⼀样,师在开⽰中反复提及持戒的重要性,强调参禅必须有清净的戒律为保证,正定现前,从⽽开发真正的智慧,否则虽有境界,但容易落⼊狂慧中。

师并在开⽰中告诫,修禅要只在⼼地上下功夫,不要去执着分别外部条件的好坏,善恶等都看作修⾏中的增上缘。

如是随遇⽽安,⼀切时、⼀切处,⼼都在道上,不离禅定,便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修⾏。

真正的“禅”不⽴在⽂字上,因此不做过多介绍,⽰法如指路,望有缘者阅读后,认真去参,去体验,才能“如⼈饮⽔,冷暖⾃知”。

师开⽰原⾳⼝语化程度较⾼,为尊重原意并保持其⽣动朴实的特点,仅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的⽂字处理,以令法义不失,⽰真实意。

  “溯源”编辑⼩组谨识 佛历三〇三⼋年九⽉ 公元2011年10⽉明⼼见性◎妙祥法师时间:⼀九九五年冬 地点:辽宁省本溪市郊区⼀⼩⼟房内 听众:本溪市七位请法居⼠ (编者按:上妙下祥法师⼀九九五年从⼭西省五台⼭⾏脚乞⾷回⾄辽宁省,后有居⼠请⾄本溪市。

此为⼀九九五年冬季,于本溪市郊区⼀⼩⼟房内,师为七位前来请法的本溪居⼠所做的开⽰。

开⽰中,有数位居⼠提问,对此没有区分,都统⼀为“⼀居⼠”,并根据所讲内容,加以标题,此仅供参考。

)⼀、⾔妄显诸真——⼀句阿弥陀佛,不管真的假的,真假本⽆区别。

⼀居⼠:有⼈说,见性之后见到的西⽅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才是真实的。

张三丰祖师参禅歌解注

张三丰祖师参禅歌解注

张三丰祖师参禅歌解注作者:5D先朴子复禅妙成子解先朴子注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

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

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

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

黄婆其间为媒妁,婴儿姹女两团圆。

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炁冲天。

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

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

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

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

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

冬至一阳来复始。

霹雳一声震动天。

龙又叫,虎又欢,仙乐齐鸣非等闲。

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

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

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

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

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

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

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

天机妙,非等闲,泄漏天机罪如山。

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

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仙。

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

三年五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

要问此歌何人作,清虚真人三丰仙。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解曰:初打坐,就是性命双修养生延寿法之首步功夫。

我父亲玄金子牛金宝先生曰:小还虚收心求静,也可称为参禅打坐。

参禅是佛家语,禅就是打坐时入静了,又称入定了。

先朴子注:六祖曰,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

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机是久静真阳无念而发,此为机。

所说禅机,实际就是说打坐入静、静久而动,即眼前立现一个光环,即为玄关。

此玄关在身内找不着,在身外也难寻,是精炁神三家结晶的产物。

我们龙门庙外秘传第六代祖师李虚庵祖师有诗曰:一阳初动即玄关,不必生疑不必难。

正好临炉依口诀,自然有路达泥丸。

此玄关,是下面真阳炁发,上面眼前现出光环,是正玄关。

而上面眼前有光环、下面真阳炁不发,是伪玄关。

如果下面真阳炁发,上面眼前没有光环也不是正玄关。

参禅悟道的哲理句子:参禅悟道的十种境界(最新)

参禅悟道的哲理句子:参禅悟道的十种境界(最新)

参禅受用要分三个境界。

第一步就是破本参。

破本参是破什么?就是你看一念不生之前,参住这个话头,追究这个疑团。

疑团打破了,悬崖撒手,丧身失命,天地广大,无家可归,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立足。

所以禅师说:去年穷不算穷,去年穷是没有立锥之地,今年穷才算穷,今年穷连锥也没有了,去年那个锥还不知道往哪里下,现在连锥都没了。

就是昨天告诉大家的:“念佛是谁问者知”,问的这个人,不但所参的那个一念不生之前的境界犹如虚空幻影,原来看镜子里面有东西,看了半天你才知道,镜子只是一个反光作用,里面啥也没有,不但是所看的没有,能看的也彻底透过了。

放下自在、能所双亡就是达到了打破本参的境界。

所以参禅要悟道,悟到什么?就是所参的这个东西,现在我们用语言讲来实实在在,大家去感受也明明白白,可是你参,再参下去,参到最后,你发现能参所参虚空粉碎,因为虚空还有个概念,这个概念也粉碎了,不但没有立锥之地,而且是这个锥也没有了,放舍根尘,无牵无挂。

悟道的这个人如果过去听过无我的道理,相似地在境界上体会过,已经认准无我的涅槃是生命的真相,而现实的种种五欲六尘纯是幻想的结果,因为世间的价值观念随时在改变,没有一定,真理是不变的,不停地在改变的这些全是客尘烦恼,他懂得这个道理,一旦是参破了,他是如获至宝、欢天喜地,可以庆快平生;如果还没有听过这种法,没有做过思维观察,那一旦看到了能所双亡、无我无人,他内心自然生起极大的悲感,为什么要伤心、痛哭流涕?就是过去无量劫以来,把这个“我”当着宝贝,所有的一切都围绕“我”去展开,而这个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这一切法原本无“我”,过去随时随处紧抓不放的宝贝,好像被摔破了,怎能不伤心呢,这是悟道的破本参的人。

如果大家发过大乘的菩提心,希望在自我解脱的时候,能够回转根尘,回到现实度一切众生,使众生也从种种痛苦颠倒当中解脱出来,那么就需要破重关。

重关怎么破?事实上破重关就是不住涅槃、无话可说。

本来看到涅槃是无相的,大家如果有大菩提心的善根,当你一旦看到了无我,身心的重担卸下来,你接下来就会迫不及待地去度一切众生,你已经没有各种忧伤痛苦,就很想去为众生分担这种忧伤痛苦。

清代-曹雪芹《参禅偈》原文、译文及注释

清代-曹雪芹《参禅偈》原文、译文及注释

清代-曹雪芹《参禅偈》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参禅偈清代-曹雪芹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译文:你认为你领悟了,我认为我领悟了,但只有通过内心的意会交融,才能够真正达到领悟的地步。

等到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领悟的程度,才可以说得上是真正彻底的觉悟了。

达到了彻底觉悟的地步,也就是没有什么再需要证验的时候,才算是进入了思想的最高境界。

注释:1.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即习禅者集中精神参究禅理,以求“顿悟”的意思。

偈,见前《石上偈》注。

2.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意谓彼此想从对方的身上得到感情的印证,内心在寻找证明,表情达意也为了获得证明。

证,印证,证验,实验而有所得。

在佛教用语中又作领悟、修成解。

如《五灯会元》:“依吾行者,定证妙果(佛家称其所谓真理叫果)”。

偈中“斯可云证”的“证”即作“悟”解。

3.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意谓无求于身外,不要证验,才谈得上参悟禅机,证得上乘。

无有证,即无证。

禅宗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随人心的生灭而生灭,佛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天堂地狱也在每个人的心里,毋需向外追求,不必求外界证验,因为万境皆空,本无证验可言。

《传灯录》:“身等空界,法同梦幻,无得无证,然后谓之解脱。

”4.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意谓到万境归空无证验可言时,才算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境。

5.干净——禅宗与其它佛教派别不同,以为终日诵经静坐并不能成佛,丢掉邪念,顿悟到内心本自清净,即可成佛。

禅门诗偈鉴赏

禅门诗偈鉴赏

禅门诗偈鉴赏禅门诗偈鉴赏诗偈作者:拾得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精洁暇翳,光明透出满人间。

白话新解:佛性啊!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超越动静、时间、空间的分别;它无去无来,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不属于过去、不属于现在、不属于未来。

它就像一颗清澈的水晶,没有一点儿瑕疵;它是绝对的真、绝对的善、绝对的美;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佛性的光明,一切都是它的显现。

(分析和鉴赏)据说,生活在水中的鱼儿,看不见水的存在;但是,鱼儿仍在水中悠游自在。

有那么一种存在,你看不见、听不到,可是它是万物的根源。

盐巴溶入水中,眨眼就不见了!可是当你尝这口水时,你会发现没有味道的水变咸了,盐只是隐身到幕后,并不是不存在。

由于佛性“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人们很难相信有它的存在。

甚至,连有它的存在达句话都只会使人对佛性误解更多;甚至,连用“佛性”一词,都可能干扰了佛性的“真面目”。

在常人的经验里,一颗水晶球、一棵参天大树、一栋高楼大厦的存在,是那么的明确、具体,乃是毋庸置疑。

然而,在量子物理学的观点,许多构成的基本粒子是否真实存在,都是引人入胜的课题。

基本粒子有时以物质的形式出现,有时瞬间消失不见,有时以能量的形式出现,有时又摇身一变,分解为几种不同的粒子,有时又结合其他能量或粒子转变成原来的粒子,真是奇妙呀!量子世界瞬息万变,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这里完全没有了,质量与能量的转换,时间的逆行,空间的瞬间跳跃,都成了家常便饭。

想想,如果全世界最尖端的量子物理学论文以这首诗作结语,大概没有人会感到讶异吧!你看看,“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多么简洁的科学语言,三言两语就把重点交代完毕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悟道后: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问题,忽然有所觉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

未参禅前的境界是:“卢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卢山烟雨浙江潮。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及至参禅悟道以后,其心境是:“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更高。

有一天,听闻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因此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才初见面,苏东坡说:“闻禅师禅悟功高,请问禅悟是什么?”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苏东坡道:'姓秤,乃秤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苏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正如青原行思禅师说的参禅三个阶段,他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禅者经此三关,虽能开悟,但并非修证,悟是解,修属证,故禅者由悟起修,由修而证。

苏东坡虽然聪慧,但尚属开悟之前,也即将要开悟的阶段,因此,比他修为更深的禅者,自然是大有人在的。

苏东坡自恃清高,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睥睨天下了,从狂妄地称自己为称量天下人的“秤”。

这样的无修证者若遇承皓禅师此等禅宗大匠,对你大喝一声时,即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了。

大体来说,完全不懂者,多低调,因为听不明白别人在说什么,自然心生崇敬,而不敢多言。

所知甚多者,也往往低调。

因为他们知道的多,所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还很多。

只有处在这中间的,那些一知半解者,才异常高调。

《红楼梦》中“寄生草”曲及“参禅偈”诗词解读

《红楼梦》中“寄生草”曲及“参禅偈”诗词解读

《红楼梦》中“寄⽣草”曲及“参禅偈”诗词解读《红楼梦》第⼆⼗⼆回:宝钗⽣⽇,贾母叫她点戏,她点了⼀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叫《⼭门》、《醉打⼭门》),并向宝⽟推荐其中这⼀⽀“寄⽣草”曲⼦。

宝⽟听了,喜得拍膝叫绝。

这是剧中⼈鲁智深英雄⽆奈,离开赵员外家,去五台⼭时,唱的⼀⽀曲⼦。

⼀、【《⼭门》中“寄⽣草”曲】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条条,来去⽆牵挂。

那⾥讨,烟蓑⾬笠卷单⾏?⼀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注释:1、“漫搵”⼆句——说⾃⼰英雄末路,转徙避祸。

漫,聊、且的意思。

搵,揩拭。

处⼠,古时称有才德⽽隐居不仕的⼈,这⾥当指智真长⽼的兄弟七宝村的赵员外。

鲁智深先避难于七宝村,受赵厚待,后因⾛漏风声,赵⼜将他转移⾄五台⼭。

2、剃度——佛教把落发为僧说作是超度苦难,所以叫剃度。

莲台,寺庙中佛像多塑作坐于莲花座台之上。

3、缘法——佛教称遇到能随缘指引⼊法门者为有缘法。

乍,突然。

4、⾚条条,来去⽆牵挂——佛教⽤以说不受⾝外之累。

5、“那⾥讨”⼏句——意谓独⾃云游四⽅,任凭我⾃由⾃在,化缘度⽇,这样的⽣活向哪⾥去讨呢?是⾃得其乐的意思。

⽤苏轼《定风波》词“⽵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句意。

蓑⾐笠帽是⾬具,细⾬如烟叫烟⾬,拆配⽽成“烟蓑⾬笠”是修辞⽤法。

俺,我。

芒鞋,草鞋。

随缘化,随处化缘之意。

僧道向⼈求布施,⿎吹布施的⼈能与仙佛结缘,所以叫化缘.。

【简评】《⼭门》中鲁智深所唱的曲⼦与宝⽟作⼀偈⼀曲,都是在现实中“碰壁”之后,想⽤逃避现实的⽅法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破坏佛门清规的鲁智深和不遵守严格家教的贾宝⽟都不为周围的⼈们所容,所以,作者以前者作为触发后者“禅机”的诱因。

这样,我们看待宝⽟的苦恼,也就不应只限于表⾯所写的⼉⼥纠葛。

《参禅偈》中宝⽟所作和黛⽟所续,既是禅理,也是谶语。

这些地⽅都可以看出禅宗的宗教哲学对曹雪芹的思想影响之深。

史湘云⼝快,说出演戏的孩⼦“倒像林妺妺的模样⼉”。

《参禅正脉》【注解版】剖析

《参禅正脉》【注解版】剖析

文中黑色粗体字部分为【传圣】师傅所著,而蓝色小字体则本人为便于理解文义所加注解(取自网络),因恐有误,而误导大家,故请自作甄别,再予接受。

而若有错处,尚请师傅及各位师兄指正。

(定慧之路于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晚 21:40)据传,《大学》是用于启蒙教育的入门读物。

不管你要进入哪个房子,都要先穿过门。

因此,门是你到达屋子的标志。

只有穿过了门,你才能走进房间,遇到主人。

学习是得道之门。

因为学习是门,而不是屋子,所以,当你看见门时,千万不要以为那就是屋子。

你一定要穿过门,才能进入屋子。

屋子是在门里面,是藏在门后的。

既然学习不过是门,所以,在你阅读书籍时,不要以为这就是道。

很多人往往把学习知识误认为是道,这样,虽然他们掌握了许多词汇,学到了许多知识,却仍然对道一无所知。

即使你读得非常流利,就如同古人自己在注释一样,如果你不能领会其内在的道理,你就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

虽然这样,如果不学习的话,也是很难能真正悟得大道的;而单纯靠简单的学习和讲解,也不能领略到道的真意。

当然,也会有一些人,他们虽然没有学过“道”,却能自然地依天理行事。

《大学》讲述的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的意思就是探究世上一切事物,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

“致知”是指,一旦你认识了万事万物的根本道理,你就能了解万事万物,就能做一切事情。

如果你再没有什么可学的了,你也就再没什么可做的了。

如果你根本不懂事物的规律,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成功。

万事万物,因为不知才会疑惑,因为疑惑才会心有所碍。

如果能认清天下万事万物的原理,心中就会豁然开朗,再也没有任何蔽塞。

这就叫做“物格”,这就叫做“知至”。

一旦达到了心无所碍的境界,无论做什么,都能驾轻就熟,应付自如了。

正因为此,诸艺之实践,其目的正是为了扫除你心中的迷惑和障碍。

起初,当你一无所知时,心中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疑问。

然后,当你开始学习时,你的心中开始逐渐有所知,而正是这些“知”,束缚了你的思想。

参禅的诗词

参禅的诗词

参禅的诗词
参禅,这是个多么深邃又迷人的主题啊!就像在黑暗中寻找那一丝
神秘的光亮,让人充满好奇与向往。

你看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难道不是一种禅意
的流淌?当我们走到水流的尽头,是不是也能像他一样,淡定地坐下,欣赏那云卷云舒?这就好比我们在人生的困境中,不抱怨,不焦虑,
反而能发现别样的美好。

再想想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不像是在
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参不透禅理,只是因为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跳
脱出来看问题?这不就跟我们在迷宫里打转,找不到出口,而一旦站
在高处俯瞰,一切就豁然开朗一样吗?
还有那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多么简单直白的话语,却蕴含着深深的禅意。

要是
我们心里没有那些烦扰的琐事,每个季节不都是美好的时光吗?这就
像一颗纯净的心,能映照出世界的美好,而不是被尘埃所蒙蔽。

我觉得啊,参禅的诗词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心灵深处的
那扇门,让我们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它们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
是智慧的结晶,引领我们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去感受那份宁静与超脱。

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
我的观点就是,参禅的诗词是我们心灵的滋养品,让我们在喧嚣的
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力量。

张三丰《参禅歌》新注 张三丰参禅歌

张三丰《参禅歌》新注 张三丰参禅歌

张三丰《参禅歌》新注张三丰参禅歌《参禅歌》又名《打坐歌》,言性命双修之宗旨,在道教信徒中广为流传,其文出自《玄要篇》,被《道藏辑要・毕集》所辑录。

今不揣冒昧,以龙门派一家之言作注此歌,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注:文中黑体字为《参禅歌》之原文。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玄关,又名中宫、黄庭,为性命之根,在人身天地之正中。

秘秘绵绵调呼吸。

丹家呼吸用自然呼吸,断非拨弄口鼻。

呼吸在丹书中称为“息”,正如张紫阳真人在《悟真篇》中云:“但安神息任自然。

”学士初打坐,只要不使呼吸过粗,匀细深长即可,此即为“调”。

一阴一阳鼎内煎。

一阴,指离中之阴,此为真阴,又名真汞或后天之�;一阳,指坎中之阳,此阳为真阳,又名真铅或先天之�;鼎,为心位、离宫;煎,须用炉火。

故丹家立鼎于心位,安炉于肾位,一阴一阳在鼎内相互煎熬,结成一粒紫金丹。

性要悟,命要传。

学士要悟自性本空,原来无一物,不要妄起执著,如执著自我,则不能超脱。

混沌之时,何曾分出你我?命功必要明师心传口授。

无真诀,难以修命长年。

休将火候当等闲。

火,为离火,喻后天之罴;候,指采药之候,分一二三候。

一候,活子时至,用无孔双吹之法收得元精;二候,正子时至,用采药下手法得此先天甘露;三候,药老,元精化为后天有形之精液,顺阳关而排出体外,可生人,不行作丹。

《悟真篇》云:“见(音“现”)之不行用,用之不行见。

”此火候必需明师耳提面命,才能得其真旨。

火候之妙,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

学士须广修德,以得明师之青睐。

闭目观心守本命。

双目微闭,观心位南海。

“守”之一字,为双目之神光紧盯中宫。

本命,为元精,学士应勿纵欲,以保此真精。

清净无为是根源。

平常清净无为,平常心即为道,知足常乐,此为炼己之功。

炼己不纯,于活子时�动时无把握,必以清净之心待之,炼得见色不动,方为纯熟。

己,为离中真阴,为性,为己土。

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

坎中一点,为坎卦之阳爻,为真阳;往上翻,为取坎填离。

最新虚云和尚《参禅要旨》教学文稿

最新虚云和尚《参禅要旨》教学文稿

虚云和尚《参禅要旨》参禅的先决条件虚云和尚讲述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

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

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

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汙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

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

妄想如何除法,释迎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

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

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

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

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的先决条件,我们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络索。

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与我自性相干。

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沤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

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样,自然根尘识心消落,贪嗔癡爱泯灭,所有这身子的痛痒、苦乐、饥寒、饱暖、荣辱、生死、祸福、吉凶、毁誉、得丧、安危险夷,一概置之度外,这样才算放下。

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万缘放下。

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着远离,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

至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才有分。

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了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

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随顺无染,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心都无异,就是现成的佛,不须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为,不劳纤毫言说思惟。

“参禅”与“顿悟”--苏轼的寓禅于书

“参禅”与“顿悟”--苏轼的寓禅于书

“参禅”与“顿悟”--苏轼的寓禅于书
杨晓军
【期刊名称】《艺术科技》
【年(卷),期】2014(0)5
【摘要】禅宗诗性哲学深深地影响着苏轼的人生态度,也渗透于他的书法实践和
书法美学取向中。

苏轼书论中以禅喻书,寓禅于书,提供给后世的是一种比“尚法”更高妙的学书法则。

这种对“通其意”的重视与肯定,既构成宋代尚意书风的主流形态,同时也为后世书风的深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1页(P255-255)
【作者】杨晓军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苏轼的参禅活动与禅学思想 [J], 董雪明;文师华
2.普请与参禅——论马祖洪州禅"作用即性"的生活实践 [J], 周裕锴
3.禅桨荡漾心灵歌——苏轼耽禅原因考略 [J], 刘伟
4.禅是一枝花--评《参禅步道·觉悟》 [J], 徐兆正
5.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的禅之友与禅之游 [J], 乔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禅偈》小析
好长时间没有翻阅《红楼梦》了,今天忽然在网上见到有人提出这篇偈,很感兴趣就读了读,发现自己原来还是没有理解其中更深层的含义,就随笔写下了这些内容,权且表达一下个人小小的见解。

——题记
此偈出自原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其中贾母为宝钗过生日,让其点戏,宝钗就点了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并向宝玉推荐了其中的《寄生草》曲子,宝玉听后,喜得拍膝叫绝。

而后,凤姐又拉着唱戏的小戏子龄官让众人猜其像谁,众人皆知是黛玉,都害怕黛玉的小性儿而恼怒,独独湘云心直口快说了出来,宝玉忙向其使眼色,结果惹恼了湘云,于是忙去解释,又让黛玉听到了,最后就引出了那一串“她是公侯小姐,我原是平民丫头”的话。

贾宝玉两面受气,觉得《庄子》中的那句“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所表达的无为思想有道理,又联想到他自己也如《寄生草》曲中所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十分颓伤,便参究禅理,题了《参禅偈》和《寄生草·解偈》。

第二天黛玉看了,说偈的末二句“还未尽善”,便又续写了两句。

薛宝钗就由此引出惠能作偈而承师位的故事,说黛玉的偈语方是悟彻,笑贾宝玉愚钝,并以此阻止他参禅。

先来逐一解释一下其中的词文,《寄生草》原文为:
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看过《水浒》应该知道这出戏所演的内容,“漫搵”二句是鲁智深说自己英雄末路,转徙避祸。

鲁智深先避难与七宝村,后因走漏风声,转移至五台山。

而在佛教中称遇到能随缘指引入法门者为有缘法。

“赤条条”一句在佛教中用以说不受身外之累。

“哪里讨”几句意为独自云游四方,任凭我自由自在,化缘度日,这样的生活向哪里去讨呢?即自得其乐的意思。

此句应该引用了苏轼《定风波》词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的意思。

整首曲子表达了鲁智深因破坏佛门清规为世俗所不容,想用逃避现实的方法来得到精神上的“解脱”的含义。

《参禅偈》原文为:
(贾宝玉作)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林黛玉续)
无立足境,方是干净。

《寄生草·解偈》原文为: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参禅是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意即习禅者集中精神参究禅理,以求“顿悟”。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意思是彼此想从对方的身上得到感情的印证,内心在寻找证明,表情达意也是为了获得证明。

也就是说,贾宝玉对于所有的姐妹包括“黛钗湘”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从对方身上得到一种感情的印证,他自己内心每时每刻都在寻找着证明,表情达意,包括对湘云使眼色,以及劝慰黛湘,都只是为了获得证明。

所以宝玉后来对袭人、紫鹃才会说出“只愿我现在就死了把心给你们看”,“希望你们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身体漂起来”等等类似的话。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意思是无求于身外,不要验证,才谈得上参悟禅机,证得上乘。

无有证,也就是无证。

禅宗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随人心的生灭而生灭,佛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天堂地狱也在每个人的心里,毋需向外追求,不必求外界证验,因为万境皆空,本无证验可言。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意思是要是达到了万境归空无证验可言时,才算找到了禅宗的境界。

而黛玉所续之句意思是要连禅宗的境界都放弃了才算是最彻底的。

也就是说宝玉最终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就像他和黛玉的爱情,两个人是真正的知音,能达到精神境界中的一种沟通。

而黛玉却连精神境界也一并不要了,从而达到空无纯明之境。

《解偈》是贾宝玉以自己的角度写的,大概的意思是:我既与你互为依存,不分彼此,那就任凭别人不理解好了,干我什么事。

任凭史湘云不理解林黛玉,又与我有什么关系,从此我只随心而行,人生渺茫说什么悲愁欢喜,说什么你疏我密,我从前这样茫茫碌碌,为别人操心。

现在回头想想,真没意思。

贾宝玉从前一直非常关心姊妹丫头,一直忙着替别人操心。

身为“公子”“二爷”的他按世俗伦理本不应该这样,所以薛宝钗为他取绰号为“无事忙”。

现在贾宝玉因为这件事,突然感觉到了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是“真无趣”,“没意义”。

其实,我们能够看出贾宝玉的参禅并非真悟,其写偈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给别人看,有一种申明的意义,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写给黛玉、湘云看的,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恐人看了不解”而填写《寄生草·解偈》以求他人理解。

但黛玉是真的领悟到了禅宗的境界。

所以,书中才会有薛宝钗以他俩所悟与神秀惠能所作偈语做对比的情景,书中对神秀惠能的故事大概是这样描述的:
五祖弘忍欲以偈语选择衣钵传人,其大弟子神秀作一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评论道:“你这首偈还没有见到心性,只是到了门口,尚未登堂入室。

一般人依此偈修行,也就足够了,但以这种见解寻求至高无上的佛理,恐怕还不行。

”惠能则做一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宝钗认为宝玉仅仅是悟到了神秀的境界,也就是说最多仅仅是到了门口,并未登堂入室,而黛玉则已经悟到了惠能的境界。

从《寄生草》的曲子到弘忍弟子所作偈语,曹雪芹向我们表达了破坏佛门清规的鲁智深和不遵守世俗伦理道德的贾宝玉都为周围的人们所不容,他们都是在现实中“碰壁”之后,想用逃避现实的方法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即如贾宝玉的参禅。

但是我们不能只是看到宝玉的苦恼和其中的儿女纠葛。

曹雪芹的书往往是“一击两鸣”,“草蛇灰线”,我们应该“看到书的背面”他想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宝玉所作的《参禅偈》和黛玉所续,即是禅理,也是谶语。

据脂砚斋批语可知,宝玉在黛玉死后家破人亡之际,流落在外,过着“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生活,以至他最终“悬崖撒手”,与世缘断绝,这都应了“无可云证”的话;而黛玉所说的“无立足境”,也是为她最后泪尽而亡作谶。

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曹公写书绝对是“大手笔”,绝对“没有寻常之笔”。

所以,我们读他的书也要善于思考,就像他在书中所写的那样“我的这面风月宝鉴,切记只可看背面”。

——高超
201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