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航电系统故障分析方法与故障诊断系统分析

飞机航电系统故障分析方法与故障诊断系统分析
飞机航电系统故障分析方法与故障诊断系统分析

摘要:在民航事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飞机持续适航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在飞机维护过程中,各种故障尤为频繁,由于飞机结构和航电系统相当复杂,在满足适航要求的前提下对飞机故障进行检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飞机航电系统故障分析方法以及故障诊断系统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飞机检修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飞机航电系统;故障;分析方法;诊断系统

在飞机航线维护以及飞机检修过程中,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故障,由于飞机类型较多,且航电系统复杂,外加故障原因与环境、设备、人员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对飞机航电系统故障进行准确诊断并及时排除故障对飞机安全航行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飞机航电系统概述分析入手,逐步探讨了航电系统故障的分析和诊断方法。

一、飞机航电系统概述

目前通常采用的飞机航电系统为g1000航空电子系统,该系统具有高度集成的特征,内部包括高频通信收发机、gps收发机、等航空通讯电子设备,同时在机舱内配备了两台高分辨率的高精度液晶显示屏。该航电系统充分应用了飞机的操控特征、大气数据和以太网连接通信领域内的数据成果,具备功能性与实用性。系统将航空电子设备和仪表操作显示集成到一个单独的显示系统内,用液晶电子显示替代传统的机械仪表,从而让航行信息具备高灵活度,但航电系统在带给航空人员便捷的同时也给设备维护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g1000子系统则包括飞行仪表显示系统和导航与通信系统。飞行仪表显示系统主要负责为主系统提供飞行参数,例如航向、高度、外界大气参数、飞行姿态等,信息均可在pfd显示屏中显示。导航与通信系统则主要起到导航与通信功能,音频信号通过数字传输通道送入音频板,gps信息则传送到mfd和pfd显示屏中进行处理。

二、飞机航电系统故障分析方法和诊断系统

1.航电系统故障

航电系统中最容易出现的是数据链路故障,由于数据链路状况主要以不同颜色的框框来进行区分,红色表示确定链路失效,黑色表示链路不明,系统无法准确识别,绿色则表示链路正常,例如pfd显示屏arinc 429中1号通道状态框显示为红色,则提示航电系统故障与lru grs77相关,即pfd与航向基准系统间的链路失效。

2.通讯导航系统故障

3.仪表系统故障

在航电系统姿态信息传递到各子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与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共同作用,如倾斜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仪表系统组间则主要负责对姿态参数信息进行采集,并将其传入姿态航向系统中,在该系统中,信息传递或者显示任何环节有误或者收到外界干扰均会导致姿态信息显示异常,从以往的故障数据调查以及飞行手册中可总结出仪表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具体如下:(1)发动机振动导致仪表断线。(2)显示屏或者grs构型文件和软件失效。(3)各模块间数据通道失效。(4)仪表插头脱落或接触不良。

从故障类型来看,主要包括人为因素故障、系统自身元件故障、组间配置故障、参数错误等。

4.飞机电源故障诊断系统结构

机载电源主要有飞机发电机供电,若发电机故障则由机载蓄电池续电,通常情况下,飞机电源需维持三种状态,(1)有地面电源供电时,即使发电机运行正常,也不能向飞机上的设备供电;(2)断开地面电源后,飞机发电机恢复正常供电,同时蓄电池自动充电;(3)发电机故障无法供电时,蓄电池自动供电保证安全运行。

当电源供电关系不符合上述三种逻辑时,则提示飞机电源系统出现故障,需进行及时处

理。电源故障诊断系统结构按电源类型可分为地面电源、发电机以及蓄电池三种,具体可通过发电机故障灯来对电源故障进行诊断。(1)地面电源电压超过28.5v,机内大功率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发电机故障灯燃亮。(2)发电机电压超过28.5v,机内大功率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发电机故障灯不亮。(3)蓄电池电压低于24v,机内大功率用电设备不工作,发电机故障灯燃亮。检修人员可根据正确逻辑和故障分析系统结构予以判定。

5.专家系统知识库构成和诊断分析方法

在飞机航电系统故障诊断领域专家系统应用极为广泛常见的有三种结构――基于规则、框架以及模型的专家系统结构。本文主要对基于规则的专家故障诊断系统结构进行探讨。在该系统中分别包括长期存储模型和短期存储模型,主要存储由规则激发而推断出的新的故障事实,存储器与推理机相互作用,并以规则知识库为主要数据支持,通过对故障模式进行匹配从而得出准确的故障诊断信息。知识库主要通过规则进行表示,例如常见的clips是常见方法,每条规则代表一组因果关系,此外框架也是知识表示的一种形式,与高级语种对象类似,可提供一种更为方便的结构来准确表示常识性知识。创建知识库时,需对现有知识按照特定逻辑进行编程,利用规则和框架表示将故障知识加入到知识库体系当中,从而为故障推理提供依据。

三、结语

综上,排除飞机航电系统故障是保证飞机安全航行的首要前提,在具体诊断过程中,需对航电系统以及子系统进行严格的故障检定,例如通讯导航、电源、仪表系统等,可采用专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排故处理,为飞机安全航行提供保障。

飞机故障诊断

1、民航客机事故? ①设计和维修方案不合理; ②人为差错导致飞行事故; ③环境因素造成飞机故障。 2、维修性:产品维修的难易程度。 3、故障:指产品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或产品的一个或几个性能指标超过了规定的范围 4、规定的功能:指国家有关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要求。 5、故障类型的划分:①按功能的影响划分为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②按故障的后果划分为安全性后果故障、使用性后果故障、非使用 性后果故障和隐患性后果故障;③按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特征分为早期故障、偶然故障和耗损故障。 6、故障模式:是故障发生时的具体表现形式。 7、故障机理:在应力和时间的条件下,导致故障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或机械等过程。 8、故障机理是故障的内因,故障特征是故障的现象,环境应力条件是故障的外因。 9、有关机械、电气机械等零部件故障的机理通常归为以下六大类:蠕变或应力断裂、腐蚀、磨损、冲击断裂、疲劳和热,这种分类方 法简称“SCWIFT”分类。 10、应力-强度模型是指当施加在元件、材料上的应力超过其耐受能力时,故障便发生。 11、常用的故障模型有应力-强度模型,反应论模型、最弱环模型和累积损伤模型。 12、故障物理这门学科的目的是在于研究产品在正常或特殊应力下,故障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故障的原因,提出减少故障措施,从

而改进产品的可靠性。 13、采用故障物理分析方法的步骤:①详细记录在研制、试验和使用中所出现的故障、缺陷和不良现象;②对故障过程进行调查、 分析,详细观测故障现象;③做出故障外因和故障机理假设,建立故障过程模型;④通过对故障过程分析,验证假设;⑤提出改进措施。 14、故障树分析法:检查FTA法,是一种将系统故障形成的原因由总体至部分按树枝状逐级细化的分析方法,目的是判明基本故障, 确定故障的原因,影响和发生概率。 15、故障树:一张由事件符号和逻辑门符号组成的逻辑图。 16、故障树分析法的优点:①直观、形象;②灵活性强;③具有通用性。 17、故障树分析法的缺点:①理论性强,逻辑性严密,因此要求分析人员对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有彻底的了解,并有比较丰富的设计 和运行经验;②建树工作量大,易导致错漏,若故障树中遗漏了一些重要事件,则可能导致完全错误的结果。 18、故障树中使用的符号可分为事件符号和逻辑门符号,常见的故障事件符号有顶事件、中间事件、底事件、省略事件和转移事件。 逻辑门符号分为常用逻辑门符号和特殊逻辑门符号,常用逻辑门符号有逻辑与门、逻辑或门和逻辑非门;特殊逻辑门符号有逻辑禁门、异或门、表决门和顺序与门。 19、建造故障时的方法有两种,人工演绎法和计算机辅助法。 20、建造故障树的步骤:①建树准备(收集相关资料);②选择顶事件;③建造故障树;④审查与简化故障树。 21、顶事件选取应当遵循的原则:①顶事件必须有确切的定义,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②顶事件必须是能分解的,以便分析顶 事件和底事件之间的关系;③顶事件能被监测和控制,以便对其进行测量、定量分析,并采取措施防止其发生;④顶事件最好有代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讲解

课程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汽车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作者姓名周建伟 指导教师叶晓露 所在院系衢州市技师学院 专业班级汽车运用与维修1304班 提交日期 2015年1月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摘要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维修行业的前进步伐。本文则主要通过对汽车点火系统分类及结构的检测与维修和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方法的论述,使人们对点火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维修技师对点火系统进行快速的诊断和维修,有助于维修行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技术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大量地使用电子元件以及利用计算机监控汽车的运转。而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点火系到电子点火系,再发展到无分电器的独立点火系统,而其中的无分电器的独立点火系统又分为DFS(双火花线圈)点火系统和EFS(单火花线圈)点火系统。这些点火系统有各自的特点和结构及组成元件。 关键词:汽车,点火系统,线圈,分电器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第一章绪论 (5) 1.1 点火系统概述 (5) 1.1.1 点火系统的发展概况 (5) 1.1.2 点火系统基本功能 (5) 1.2 点火系的作用及要求 (6) 第二章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8) 2.1 点火系统的分类 (8) 2.2 点火系统的结构 (10) 2.2.1 蓄电池点火系统 (10) 2.2.2 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10) 2.2.3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11) 第三章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12) 3.1 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12) 3.1.1 汽车故障诊断的四项基本原则 (12) 3.1.2 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12) 3.3.3 常见故障的诊断 (12) 3.2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3) 3.2.1 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部位 (13) 3.2.2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3) 3.3.3 排除方法检查 (13) 3.3.4 发动机运转不稳定故障部位 (13) 第四章电子点火系统的维护 (15) 4.1 主要的维护任务 (15) 4.2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5) 4.2.1 点火正时的检查 (15) 4.2.2 正时的调整 (15)

TB飞机起落架机轮轴承失效的原因分析及维护(doc 8页)

TB飞机起落架机轮轴承失效的原因分析及维护(doc 8页)

TB飞机起落架机轮轴承失效的原因分析及维护 B8913号TB20飞机在执行本场起落训练过程中,飞行教员发现飞机着陆滑跑,起飞滑跑及起飞以后,飞机发生剧烈的抖动甚至于越来越剧烈,造成飞机滑跑困难。几个起落以后,飞行教员果断采取措施,退出飞行训练。经机务人员检查发现:前机轮轴承由于高温而熔化咬死,带动轮轴旋转,轮轴与轮叉发生滑动干摩擦,产生的热量将轮轴和轮叉部分熔化,产生巨大的变形,机轮组件几乎从轮叉上脱落。由于飞行教员果断的抉择,才避免了一场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机轮轴承不仅用来支承机轮,引导机轮的旋转方向,减小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并承受机轮和轮轴之间的各种载荷。而且,轴承对飞机的工作性能、寿命、各项经济指标及可靠性都有很大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造成飞行安全事故。 一、轴承的基本结构及受力分析 TB飞机机轮轴承为铁姆肯(Timken)公司生产的圆锥形轴承,它由四部分组成:内滚道、外滚道、圆锥滚棒和保持架。正常情况下,内滚道、外滚道和滚棒承受载荷,而保持架使滚棒相互均匀地隔开,以免互相碰撞和摩擦,并使每个滚棒均匀和轮流地承受相等的载荷。内滚道、滚棒和保持架合称为滚道组件。通常它和外滚道是可分的(外滚道固定在可分解的轮毂上的),使安装轴承比较方便。 轴承采用低碳钢,经表面渗碳处理,它使轴承有适合的硬度,抗疲劳、忍性的综合性能。正常使用情况下,轴承的最大温度范围在120-150℃,短时温度可达175℃,最大周期接触应力在2100~3100MPa,而保持架通常用低碳钢制成。 由于圆锥轴承的几何特点及设计特点,它可以承受经向和轴向的综合载荷。外滚道与轴承中心线的夹角越大,能承受的轴向推力和经向推力的比值越大,滚棒和滚道的接触线越长,那么承受载荷的能力越强。飞机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轴承的受力情况不同: 1.飞机处于静止状态,轴承主要承受静止载荷。飞机的重力产生的停机载荷—P通过轴承的滚棒传递给外滚道,即轮毂。P可沿轴向分解为轴向力N和垂直于外滚道的力F。如图所示,P所产生的对外滚道的压力远大于P在这个轮子上的分力,对滚道施加很大的压强。 2.飞机在地面滑行时,主要也承受垂直载荷。由于地面的不绝对平整,飞机的上下震动的幅度大于飞机的重力。 3.着陆时,机轮接地的瞬间首先主要是受到巨大的静止垂直冲击载荷,继

试谈飞机故障诊断技术

1.故障是指产品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或产品的一个或几个性能指标超过了规定的范围。它是产品的一种不合格状态。 2.故障按其对功能的影响分为两类: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 功能故障是指被考察的对象不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潜在故障又称作故障先兆,它是一种预示功能故障即将发生的可以鉴别的实际状态或事件。 3.故障按其后果分四类: 安全性后果故障:采取预防维修的方式;使用性后果故障:对使用能力有直接的不利影响,通常是在预防维修的费用低于故障的间接经济损失和直接修理费用之和时,才采用预防维修方式;非使用性后果故障:对安全性及使用性均没有直接的不利影响,只是使系统处于能工作但并非良好的状态,只有当预防维修费用低于故障后的直接维修费用时才进行预防维修,否则一般采用事后维修方式; 隐患性后果故障:通常须做预定维修工作。 4.故障按其产生原因及故障特征分类可分为早期故障、偶然故障和损耗故障。偶然故障也称随机故障,它是产品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故障。对于偶然故障,通常预定维修是无效的。耗损故障是由于产品的老化、磨损、腐蚀、疲劳等原因引起的故障。这种故障出现在产品可用寿命期的后期,故障率随时间增长,采用定期检查和预先更换的方式是有效的。 5.故障模式或故障类型是故障发生时的具体表现形式。故障模式是由测试来判断的,测试结果显示的是故障特性。 6.故障机理是故障的内因,故障特征是故障的现象,而环境应力条件是故障的外因。 7.应力-强度模型:当施加在元件、材料上的应力超过其耐受能力时,故障便发生。这是一种材料力学模型。 8.高可靠度状态(图1.2-2(a)):应力和强度分布的标准差很小,且强度均值比应力均值高得多,安全余量Sm很大,所以可靠度很高。 图1.2-2(b)所示为强度分布的标准差较大,应力分布标准差较小的情况,采用高应力筛选法,让质量差的产品出现故障,以使母体强度分布截去低强度范围的一段,使强度与应力密度曲线下重叠区域大大减小,余下的装机件可靠度提高。 图1.2-2(c)所示为强度分布标准差较小,但应力分布标准差较大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最好是减小应力分布的标准差,限制使用条件和环境影响或修改设计。

电子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第一章绪论 1.1传统点火系的缺陷 传统点火系是靠断电触点来接通和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电流而使点火线圈此级产生高压电的,这种工作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的缺陷。 (1)高速易断火 (2)断电触点易烧蚀 (3)对火花塞积炭敏感 (4)起动性能差 (5)无线电干扰大 1.2发动机对电子点火系统的要求 为了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都可靠并适时点火,点火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 (2)点火系统所具有的点火的能量要充足 (3)点火系统控制的点火时间应适当。 1.3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类型 电子点火系统又称为半导体点火系统或晶体管点火系统,它主要由点火电子组件、分电器及位于分电器内的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如图所示。 1-火花塞;2-分电器;3-点火信号发生器;4-点火线圈;5-点火开关; 6-蓄电池;7-点火电子组件 图1—1电子点火系统结构 点火电子组件也称电子点火器(简称点火器),它是由半导体元器件(如三极管、可控硅等)组成的电子开关电路,其主要作用是根据点火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点火脉冲信号,接

通和断开点火线圈初级电路,起着传统点火系统中断电器触点同样的作用。 点火信号发生器装在分电器内,它可根据各缸的点火时刻产生相应的点火脉冲信号,控制点火器接通和断开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具体时刻。 由于发动机点火时刻和初级线圈电流的不同控制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点火系统。按点火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传统机械触点点火系统、无触点点火系统、微机控制式电子点火系统和微机控制式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统。其中以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为例。 为了避免机械触点点火系统触点容易烧蚀损坏的缺点,在晶体管技术广泛应用后产生了非接触式传感器作为控制信号,以大功率三极管为开关代替机械触点的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这种系统显著优点在于初级电路电流由晶体三极管进行接通和切断,因此电流值可以通过电路加以控制。不足之处在于这种系统中的点火时刻仍采用机械离心提前装置和真空提前装置,对发动机工况适应性差。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中,按点火信号发生器产生点火借号的原理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型式: a. 磁感应式(磁脉冲式); b. 霍尔效应式; c. 光电式; d. 电磁振荡式。 其中,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稳定,已在国外普遍使用;霍尔效应式性能优于磁感应式,在西欧车(如大众公司的奥迪、桑塔纳等)和部分美国车上应用较多;光电式和电磁振荡式则应用相对较少。 1.4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子点火系与传统点火系一样均采用点火线圈储能和升压。它是利用互感原理,先由点火线圈将低压电源转化为高压电源,然后再由配电器分配给各缸火花塞。其工作原理见下图。

机械故障诊断综合大作业—航空发动机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机械系统故障诊断 综合大作业 航空发动机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1.研究背景与意义 航空发动机不但结构复杂,且工作在高温、大压力的苛刻条件下。从发动机发展现状看,无论设计、材料和工艺水平,抑或使用、维护和管理水平,都不可能完全保证其使用中的可靠性。而发动机故障在飞机飞行故障中往往是致命的,并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常常因发动机的故障导致飞行中的灾难性事故。 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总结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和使用中的经验教训,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结构完整性已愈来愈受到关注。自70年代初期即逐步明确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应全面满足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也就是在保证达到发动机性能要求的同时,必须满足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维修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可靠性工作应贯穿在发动机设计-生产-使用-维护全过程的始终。对新研制的发动机,应在设计阶段就同时进行可靠性设计、试验和预估;对在役的发动机,应经常进行可靠性评估、监视和维护。军机和民用飞机的主管部门,设计、生产、使用和维护等各部门,应形成有机的、闭环式的可靠性管理体制,共同促进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的完善和提高。 2.国内外进展 自70年代前期,国外一些先进的民用和军用航空公司即着手研究和装备发动机的状态监视和故障诊断系统。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航空发动机的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至今,监视与诊断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应用已日趋广泛和完善。 按民航适航条例规定航空发动机必须有15个以上的监视参数。现今美国普?惠公司由有限监视到扩展监视,逐步完善了其TEAMIII等系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也不断在发展其ADEPT系统。 从各国空军飞机发动机的资料来看,大都采用了发动机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发动机监视系统EMS,发动机使用情况监视系统EUMS和低循环疲劳计数器LCFC等,同时为了帮助查找故障,近年来还发展了发动机故障诊断的专家系统,如XMAN和JET—X。美国自动车工程协会(SAE)E-32航空燃气涡轮监视委员会研究并颁布了一系列指南,包括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监视系统指南、有限监视系统指南、滑油系统监视指南、振动监视系统指南、使用寿命监视及零件管理指南等。 我国相关民用航空公司和院校开展的发动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工作已初见成效。并且对于新研制的高性能发动机已将实施状态监视列为重要的技、战术指标,因此正较全面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是总的看来,国内该项工作开展得还不够,亟待有计划、有步骤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发展并推广我们自己的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技术,以适应飞机和发展的需要。

飞机故障诊断#教学文案

民航飞机故障诊断概述 民航飞机故障诊断的特点 1、故障诊断必须满足适航性的要求 民用航空,包括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均处十有关国际组织和I各国法规的严格控制之下。对飞机进行故障诊断的适航性要求主要体现在飞机。 2、故障征兆和I故障原因间不一定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飞机系统由30多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并目‘子系统又包含了多个分系统。在子系统内,层次之间的信息联系又是不确定的。例如A32。系列飞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大气数据惯性基准系统(ADIRS、飞行管理、制导计算机系统(FMGCS、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等都与飞行控制系统存在着数据通信。Ifn飞行控制系统内部的分系统之间又存在相互交联信号。由此可见,故障具有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特性。较高层次系统的故障来源十底层次系统故障,同一层次上的不同系统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许多联系和祸合。 3、故障诊断涉及的结构层次有所提高 随着飞机模块化、集成化程度的提高,故障诊断的结构层次也相应提高。尤其是航线维护,当故障源查到某一部件层,就要求整体更换此部件来排除故障。即航线维护就是诊断到部件级,非兀件级。 4、诊断时间要求紧 航线维护是在航前、航后、短停期间进行。为了减少因航班延误带来的损失,要求航线维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尤其是短停,时间要求紧。 5、航线可更换件维修的难点集中在诊断逻辑部分 飞机系统故障诊断的步骤主要为:首先要检测到故障特征信号并完成故障征兆的提取:这一步可由飞机的自检设备完成并显示征兆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须维修人员参与。其次根据故障征兆确定故障原因,此处是故障诊断的难点,尤其是对十疑难故障,BITE难以做到对故障的准确定位。 民航飞机故障诊断的知识来源 维修手册、维修大纲、可靠性分析报告}so]和专家经验是民航飞机故障诊断的主要知识来源。 1、维修手册 维修手册中包含了民航飞机的系统结构图、系统原理图、故障诊断步骤等信息,维修人员在使用时按自己的理解形成推理规则。维修手册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故障隔离和排除的全过程。由十维修手册是标准文件,未体现出飞机使用后的个体特征和环境差异,同时从维修手册中获取的规则往往比实际情况复杂。 2、维修大纲 维修大纲是民航飞机故障诊断依据的计划性文件,主要包含了部件的计划维修信息,包括故障发生的维修间隔、维修等级、计划维修项目、零部件的重要度等信息。通过维修大纲可以估计故障出现的时间,用这一时间与实际的工作时间比较,可以指导故障诊断。维修手册与维修大纲都是设计人员制订的。 3、可靠性报告 可靠性报告是由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定时发布的,是故障统计历史信息的

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

第六章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 图6.1 上海桑塔纳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统 1—蓄电池;2—点火开关;3—点火线圈;4—点火器; 5—内装霍尔信号发生器的分电器;6—火花塞 点火系常见故障为发动机不能发动或发动困难、个别缸不点火、点火时间不当、点火错乱等。 点火系故障常见部位为火花塞、分电器、电子点火器、点火线圈等。 6.2常见故障人工经验诊断 一、发动机不能发动或发动困难 1、故障现象 发动机在行驶途中突然熄火;起动机带动曲轴运转速度正常,但不能起动或起动困难;火花塞湿润。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1)火花塞潮湿,清洗、烘干或更换火花塞; (2)点火器故障,检查或更换点火器; (3)点火信号发生器性能不良,检修或更换点火信号发生器; (4)断电器故障,检修或更换断电器; (5)电容器击穿,更换电容器; (6)点火开关损坏,更换点火开关; (7)点火线圈断路、短路,更换点火线圈; (8)线路连接不良或搭铁,检修线路; (9)保险丝松动或熔断,紧固或更换保险丝; (10)分火头或分电器盖漏电,更换分火头或分电气盖; (11)分缸线漏电或内部断裂,更换分缸线; (12)中央高压线绝缘性能下降,漏电,更换中央高压线。 3、故障诊断方法 发动机不能发动或发动困难故障诊断流程如图6.2所示。

说明: * 区别点火系高、低压电路故障最简便实用的方法就是分电器中央高压线试火法,所谓正常火花就是颜色发白或浅蓝或紫色(阻尼导线),且跳火时伴有清脆有力的“啪啪”声。分缸线试火的正常情况也是如此。 ** 判断分火头或分电器盖绝缘性能的试火方法是:将分火头或分电器盖放在机体上,将点火线圈的高压线置于分火头导线或分电器盖旁电极2~3mm,短促起动发动机(转2~5转即可)或用手分开闭合着的断点器,如无火花,则其绝缘性能良好;如有火则说明其绝缘损坏而漏电。 *** 初级电路的断路部位检查常用逐点试灯法进行,即用一直流试灯,一端搭铁,一端与检查部位相连,观察试灯亮暗情况判断该检查部位通电情况。如:在点火开关接通,试灯检测端与点火线圈“+”接柱相连,试灯亮则表明该接柱前无断路情况,若暗则说明其前方线路有断路故障。特别提醒,对电子点火系禁用传统的逐点搭铁检查法。**** 信号发生器和点火器的性能检查详见本章节3节信号发生器和点火器检修部分。 图6.2 发动机不能发动或发动困难故障诊断流程

飞机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飞机起落架结构及其故障分析 专业:航空机电工程 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5 日

飞机起落架结构及其故障分析 摘要:起落架作为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降滑跑时用于支持飞机重量、吸收撞击能量的飞机部件。为适应飞机起飞、着陆滑跑和地面滑行的需要, 起落架的最下端装有带充气轮胎的机轮。为了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机 轮上装有刹车或自动刹车装置。同时起落架又具有空气动力学原理和 功能,因此人们便设计出了可收放的起落架,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就 将起落架收到机翼或机身之内,以获得良好的气动性能,飞机着陆时 再将起落架放下来。本文重点介绍了飞机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对起落 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对起落架的组成、起落架的布置形式、起落架的收 放形式、起落架的收放系统、以及起落架的前轮转弯机构进行了系统的论 述。并且给出了可以借鉴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相关结构的图片。 关键词:起落架工作系统凸轮机构前轮转弯收放形式

目录 1. 引言 (1) 2. 起落架简述 (1) 2.1 减震器 (1) 2.2 收放系统 (1) 2.3 机轮和刹车系统 (2) 2.4 前三点式起落架 (2) 2.5 后三点式起落架 (3) 2.6 自行车式起落架 (5) 2.7 多支柱式起落架 (5) 2.8 构架式起落架 (6) 2.9 支柱式起落架 (6) 2.10 摇臂式起落架 (7) 3 起落架系统 (7) 3.1 概述 (7) 3.2 主起落架及其舱门 (7) 3.2.1 结构 (8) 3.2.2 保险接头 (8) 3.2.3 维护 (8) 3.2.4 主起落架减震支柱 (8) 3.2.5 主起落架阻力杆 (9) 3.2.6 主起落架耳轴连杆 (10) 3.3 前起落架和舱门 (10) 3.4 起落架的收放系统 (10) 3.4.1起落架收放工作原理 (10) 3.4.2 起落架收放过程中的的液压系统 (11) 3.4.3 主起落架收起时的液压系统工作过程 (12) 3.4.4 主起落架放下时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3) 3.4.5 在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急放起 (14) 3.4.6 起落架收放的工作电路 (15) 3.5 前轮转弯系统 (17) 3.5.1 功用 (17) 3.5.2 组成 (17) 3.5.3 工作原理 (17) 3.6 机轮和刹车系统 (17) 4 歼8飞机主起落架机轮半轴裂纹故障分析 (17) 4.1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故障概况 (17) 4.2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失效分析 (18) 4.3 机轮半轴裂纹检测及断口分析 (20) 4.3.1 外场机轮半轴断裂检查 (20) 4.3.2 大修厂机轮半轴裂纹检查 (21) 4.4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疲劳试验结果 (22) 4.4.1 机轮半轴疲劳试验破坏部位 (22)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课程论文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论文 ---转子不平衡的故障机理和诊断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2013年10月14日

摘要 旋转机械转子不平衡故障是由于转子部件质量偏心或转子部件出现缺陷造成的故障,旋转机械约有近七成的故障与转子不平衡有关,且旋转机械转子故障类型多样,故障特征相近,因此对旋转机械的转子不平衡故障的分析、诊断以及类型的甄别是十分必要的。转子不平衡是大型回转机械常见的故障之一,也是引起旋转机械振动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转子不平衡故障的诊断和分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质量不平衡故障机理、原因和振动特征,并详细分析了旋转机械不平衡的故障机理与特征,找出了其故障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对从事设备维护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旋转机械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轴心轨迹全息谱 ABSTRACT Rotating machinery rotor unbalance fault is due to the quality of the eccentric rotor or rotor component parts defects caused by the failure, rotating machinery fault about around seventy percent on the rotor unbalance and rotor rotating machinery fault types, fault features are similar, so the rotating machinery rotor imbalance fault analysis, diagnostics and the type of screening is necessary. Rotor imbalance is a large rotating machinery common faults,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rotating machinery vibration. Therefore, for rotor unbalance fault diagnosis and analysis of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chanism of mass unbalance fault, causes 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rotating machinery unbalanced fault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to identify the cause of the failure and proposed solutions, engaged in equipment maintenance personnel working with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rotor unbalance fault diagnosis of rotating machinery Orbit holospectrum

歼七起落架故障分析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歼七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故障分析 系别航空装备维修工程系 专业飞机附件维修 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 及职称李向新 二〇一一年××月×××日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歼七飞机前起落架自动收起的故障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起落架收放控制原理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起落架自动收起原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电液换向阀性能不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系统不完整,回油路堵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故障验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维修对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数据符合规定前起落架为何放不下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地面检查和模拟试验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原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总结 (3)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报告书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案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 班级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填好交指导教师 目录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案 (1) 【摘要】 (1) 【关键词】 (1) 1.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1) 2.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2) 点火系统的分类 (2) 传统蓄电池点火系统 (2) 电子点火系统 (3)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3) 磁电机点火系统 (3) 传统点火系统 (3) 电子点火系统 (3) 点火系统的结构 (4) 蓄电池点火系统 (4) 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4)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5) 3.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5) 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5) 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5) 点火时间过早故障维修 (5) 点火过迟故障维修 (5) 火花塞故障维修 (6) 发动机回火和放炮故障维修 (6) 发动机爆震和过热维修 (6) 发动机不能起动 (6) 发动机运转不稳定 (7) 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加速不良 (7)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案 【摘要】“汽车”这一名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即点火系统。点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发动机许多常见故障都是点火时刻不准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很大比例的发动机故障是由于点火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常见的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并提出修理方法。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为了适应发动机的工作,要求点火系能按照发动机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火花塞以足够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 【关键词】火花塞分电器分电器 1.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基本作用是准时给需要点火的气缸提供一个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气缸点火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载条件在准时的瞬间进行点火。所有的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即在点火线圈初级电路中的电流突然切断时,次级电路产生很高的电压,是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早期汽油机汽车点火是由磁电机—一种直流发电机,它也能产生高压电火花。磁电机与一种比较原始的分电器相连。适时地将电火花送给需要点火的那个气缸的火花塞。

飞机起落架故障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所属系部: 指导老师:职称: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专业: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 2012年12 月26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

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

歼七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摘要】:飞机起落架液压收放系统的传动性能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参数、工作条件参数以及负载参数等有关.文中在对收放系统传动时间、传动速度等传动性能计算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比较其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探讨了判断故障原因的方法. 【关键词】:起落架自动收起传动性能压力流量特性液阻负载配合间隙摩擦力 【正文】: 一.歼七飞机前起落架自动收起的故障研究 起落架收放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系统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性和机动性. 改进设计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主要用于控制起落架的收上与放下,控制主起落架舱门和前起落架舱门的打开与关闭,是飞机一个重要的系统,其能否正常工作将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因此对该系统的维护和对所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某单位在对某新型飞机做出厂试飞准备时,当机组人员接上地面压力源和电源进行该机的停机刹车压力调整时,在供压13min后,前起落架开始缓慢收起,飞机机头失去支撑最终导致机头接地,造成雷达罩和前机身02段蒙皮撕裂、结构损坏和前起落架变形等严重后果。本文将对前起落架自动收起的故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 1起落架收放控制原理分析

图1 前起落架收放系统原理图 前起落架收放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正常收起落间隙时,起落架收放手柄(下简称手柄)处于收上位时,电液换向阀l使高压油进入收上管路,放下管路b回油管路相通。在高压油的作用下,下位锁作动筒的活塞杆缩进,下位锁打开。另一路高压油一方面液控单向阀13打开,使舱门作动筒10、12的回油略沟通;另一方面油通过限流活门9进入收放作动筒,使活塞杆伸出,起落架收起,作动筒8的回油经脚向活门7、应急转换活门4、电液换向阀1和应急排油活门2流入油箱。当起落架收好后,协调活门11压通,高压油进入舱门作动筒lO、12的收上腔使舱门收起。当手柄处于放下位置时,来油与放下管路接通,收上管路与回油路相通,起落架放下。在系统中还设有地面联锁开关,当飞机停放时,联锁开关自动断开电液换向阀的电路,此时即使将手柄置于收起位置,电液换向阀也不会工作,从而防止了地面误收起落架。 2起落架自动收起原因分析 由起落架收放控制原理知道,前起落架放下位置是由带下位锁的

飞机操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飞机操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6-01-12T10:05:19.3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供稿作者:郭莎[导读] 中航飞机研发中心本课题针对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操控系统易出现故障的缺点,提出了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同时还结合专家系统及神经网络进行分析。中航飞机研发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本课题针对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操控系统易出现故障的缺点,提出了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同时还结合专家系统及神经网络进行分析。该方法不需要获取大量训练样本,无需占用过多的计算机资源,就能实现快速准确的诊断,克服了在线诊断能力差的缺点,该方法对无人机安全飞行意义重大。关键词:飞机操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专家系统;神经网络;STF 引言 飞机对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对控制系统的潜在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及时发现输入、输出传感器、部附件和子系统的故障。故障诊断需要从系统结构上去检测和隔离故障。对控制系统故障检测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发展很快,基于状态估计的故障诊断方法是利用状态观测器或 K a l m a n 滤波器,构造系统的状态空间观测器或滤波器,由系统的状态空间观测器或滤波器重构系统的状态或输出。把系统实测的状态或输出与利用这种数学关系得到的状态或输出进行比较,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别进行故障诊断。 一、故障诊断技术的概况 1、故障诊断的涵义 飞机故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硬故障,一种是软故障。操作系统的故障属于软故障,故障诊断主要是对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对其进行评价与决策。故障诊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诊断出故障的位置与大小,故障诊断主要的内容包括故障建模、故障检测、故障分析与故障决策。 2、故障诊断的技术 随着飞机设备的增多,其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证飞机的安全,故障诊断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故障诊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模型解析法、信号处理法与知识法等。现阶段,故障诊断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其中线形系统技术的理论研究较多,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需加强。 二、基于 STF 的飞控传感器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器故障仿真实验研究发现,对垂直陀螺的注入故障时,故障观测器可以快速跟踪检测到故障的发生,以及对其他变量的跟踪和状态观测,但是对幅值估计并不是很精确。因此,本文主要是基于 STF 对飞控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算法进行研究处理。 1、概述 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器加上小波滤波去噪对飞控传感器进行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其主要步骤:首先,依照飞控系统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将待测飞控系统的故障参数增加为状态变量,得到新的飞控系统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做好各个参数的匹配工作;其次,使用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器对飞控系统传感器变量进行预测,算出飞控系统传感器的测量信息。最后,将强跟踪卡尔曼滤波所推理出的量测信息进行小波阈值去噪对飞控传感器的故障估计值进行去噪以便得到更精确的估计故障幅值。 2、基于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的飞控传感器故障诊断 强跟踪卡尔曼卡尔曼滤波器是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发展,为使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具有强跟踪的特点,须在线确定时变增益阵 K (k+1),使其满足正交性原理。此正交原理实质上是在状态估计残差最小方差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有附加了一条输出残差序列,处处保持相互正交的性能指标。当由于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造成滤波器的状态估计值偏离系统状态时,必然会在输出残差序列幅值上表现出来,这时只要在线适当调整增益阵K(k+1),使得残差序列仍相互保持正交,则可强迫滤波器仍保持对实际系统状态的跟踪。为了让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具有强跟踪滤波器的优良性能一种方法是采用变化的渐消因子对过去的数据进行渐消,实时调整状态预报误差的协方差阵以及相应的增益阵。由此构成了带次优渐消因子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即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器。 3、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器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在线传感器故障诊断。其基本思想: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基础上算出残差,得到的残差值加强平方和运算实现故障检测;通过 STF 就能实现时变参数与系统状态的估计值;最后根据贝叶斯算法检验估计值,得到我们想要的诊断结果。 强跟踪滤波器的对飞控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有如下的优点:: ①对于飞控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故障参数有非常强的鲁棒性; ②飞控系统在建模时的测量噪声与系统噪声和系统的初值对我们观测变量和故障参数影响不是很大; ③如果飞控系统传感器故障发生了硬故障和软故障,故障参数的跟踪能力状态一直良好; ④适合于飞控系统传感器的在线估计状态变量和故障参数,它的计算量不大。 三、结合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 1、专家系统1.1概述 专家系统是利用一组计算机程序,通过知识推理从而协助人类进行故障的分类、诊断与决策等,并且根据专家的知识与经验结合自身的知识与经验,进而实现能力的完善。专家系统在众多领域均得到了应用,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资源。 1.2具体设计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 断与维修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班级 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教学系汽车工程系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4) 第二章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5) 点火系统的分类 (5) 点火系统的结构........... . (6) 第三章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7) 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7) 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7) 第四章点火系统的维护 (9) 主要内容 (9)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0) 点火器的检修 (12)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汽车”这一名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人 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 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即点火系统。点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发动机许多常见故障都是点火时刻不准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很大比例的发动机故障是由于点火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常见的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 并提出修理方法。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

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历史(最新版)

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历史 故障诊断(FD)始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其全名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CMFD)。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二是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诊断。设备故障诊断是随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发展起来的。欧洲各国在欧洲维修团体联盟(FENMS)推动下,主要以英国倡导的设备综合工程学为指导;美国以后勤学(Logistics)为指导;日本吸收二者特点,提出了全员生产维修(TPM)的观点。美国自1961年开始执行阿波罗计划后,出现一系列因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导致1967年在美国宇航局(NASA)倡导下,由美国海军研究室(ONR)主持成立了美国机械故障预防小组(MFPG),并积极从事技术诊断的开发。 美国诊断技术在航空、航天、军事、核能等尖端部门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在60~70年代,以Collacott为首的英国机器保健和状态监测协会(MHMG & CMA)最先开始研究故障诊断技术。英国在摩擦磨损、汽车和飞机发电机监测和诊断方面具领先地位。日本的新日铁自1971年开发诊断技术,1976年达到实用化。日本诊断技术在钢铁、化工和铁路等部门处领先地位。我国在故障诊断技术方面起步较晚,1979年才初步接触设备诊断技术。目前我国诊断技术在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应用较好。故障诊断技术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已应用于飞机自动驾驶、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核反应堆、汽轮发电机组、大型电网系统、石油化工过程和设备、飞机和船舶发动机、汽车、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机床等领域。 故障诊断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故障诊断技术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作为一门综合性新学科——故障诊断学——还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多种故障诊断分类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从学科整体可归纳以下理论和方法。 (1)基于机理研究的诊断理论和方法从动力学角度出发研究故障原因及其状态效应。针对不同机械设备进行的故障敏感参数及特征提取是重点。 (2)基于信号处理及特征提取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有时域特征参数及波形特征诊断法、时差域特征法、幅值域特征法、信息特征法、频谱分析及频谱特征再分析法、时间序列特征提取法、滤波及自适应除噪法等。今后应注重实时性、自动化性、故障凝聚性、相位信息和引入人工智能方法,并相互结合。 (3)模糊诊断理论和方法模糊诊断是根据模糊集合论征兆空间与故障状态空间的某种映射关系,由征兆来诊断故障。由于模糊集合论尚未成熟,诸如模糊集合论中元素隶属度的确定和两模糊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规律的确定都还没有统一的方法可循,通常只能凭经验和大量试验来确定。另外因系统本身不确定的和模糊的信息(如相关性大且复杂),以及要对每一个征兆和特征参数确定其上下限和合适的隶属度函数,而使其应用有局限性。但随着模糊集合论的完善,相信该方法有较光明的前景。 (4)振动信号诊断方法该方法研究较早,理论和方法较多且比较完善。它是依据设备运行或激振时的振动信息,通过某种信息处理和特征提取方法来进行故障诊断。在这方面应注重引入非线性理论、新的信息处理理论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