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社会知觉与管理
社会心理学(2-5)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ppt课件
(1)平均法则 (2)叠加法则(信息叠加而形成总的印象) (3)加权平均法则(对极端品质予以加权)
3.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1)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据最先接受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 ) (2)近因效应(据最后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 一般而言,在熟悉的人之间往往近因效应起作用;陌生人之间往往首因 效应起作用。
三纬度六因素归因模式
纬度 因素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 身心状态 是 是 是 是 稳定 是 是 稳定性 不稳定 内外在性 内在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外在 可控 可控性 不可控 是
其他
是
是
是
2.三维理论(凯利,1967) 主要观点:
(1)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及行动产 生的环境. (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A.一致性信息: 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一致。若是, 一致性就高. B.一贯性信息: 即行动者的行为在其他时间、地点是否也发生。若是,一贯性就 高. C.特异性信息: 即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若是,特异 性就低.
(二)印象管理的策略
1. 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1)“登门槛”效应(得寸进尺) (2)“ 门面”效应(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 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 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面子”效应)
2.讨好(是一种使别人喜欢自己的策略)
二、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一)知觉他人 1.知觉他人的过程 (1)寻找意义(有意义的印象) (2)注意显著性信息(显著性-----负向效果) (3) 对信息进行类别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刻板印象为典型 的类别化) (4)运用图式(图式即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或事件等 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语言图式、视觉或其它具体的图式。 个人图式、角色或群体图式、事件图式等) 2.知觉他人的内涵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2)对他人人格的判断
社会知觉与管理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 近因效应(recently effect) • 最后留下给人的印象,往往对人具有 强烈的影响 • 开头结尾
第四节
归因与管理
一、归因的概念 •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 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 过程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脑海里可能常常浮 现出如下问题: • 为什么同样是本科毕业别人得到了那份 工作而你没有? • 为什么同样是考试别人的分数比你的高? • 为什么别人有男 女朋友而你没有? 等等。面对生活中诸如此类的问题,你可 能会试着去分析导致事件结果的可能原因。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心理学家陆钦斯(1957)用两段文字 材料描绘一个叫吉姆的学生。 • 四组 1-2 2-1 1 2
无忧PPT整理发布
• 1)吉姆去买文具,与两个朋友一起边走 边晒太阳。他走进一家文具店时,店里 挤满了人,他一面等待店员招呼,一面 与一个熟人谈话,出商店时,他又停下 来与同学聊天。离开商店时,他遇到了 头天晚上结识的女孩。吉姆与她说了会 儿话才去学校。
无忧PPT整理发布
台湾大学李本华与杨国枢的调查
国家 美国人 印度人 英国人 德国人 法国人 日本人 俄国人 刻板印象 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 迷信,懒惰,落伍,骑墙派 保守,狡猾,善于外交,有教养,严肃 有科学精神,进去,爱国,聪明,勤劳 好艺术,轻浮,热情,潇洒,乐观 善于模仿,爱国,尚武,进取,有野心 狡猾,欺诈,有野心,残酷,唯物
四讲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知觉具有主观性、选择性、 概括性和理解性等特性。
社会知觉受到个体差异、文化背 景、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 此不同的人对同一社会对象的知
觉可能存在差异。
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个体的经验、知识、心理状态 等内部因素会影响社会知觉。
四讲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目录
• 社会知觉 • 印象管理 • 自我知觉与行为 • 社会认知与行为
01 社会知觉
知觉与感觉
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认知,包括对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解 释。
感觉则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如颜色、形状、声音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人的经验、知识、心理状态等因素对感觉信息进行加 工、整合而形成的。
02
行为也可以影响自我知觉,通过 自己的行为来调整和改变对自己 的认知和评价。
04 社会认知与行为
社会认知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主观性、选择性、相 对性等特性。
详细描述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 知是主观的,受到个体自身经验、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认 知也是选择性的,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或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此外,社会认知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是相对的,不同的人对同一社会现象可能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要点一
总结词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个体差异 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ppt课件
• 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 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 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 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 和品质的知觉。
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我是哈佛 MBA
哇,那他肯定又聪明,又 能干!他说的话肯定不会
有错!
一个人如果在某个方面有了一个光 环,那么他的其它方面甚至和他有关的事物 都会闪闪发光。
期望效应、晕轮效应、 三、社会知觉类型与管理方式 四、社会知觉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 管理者对员工的知觉 • 员工对管理者的知觉
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什么是社会知觉?
•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在管理心理学 中,它主要是指个体对他人、群体、社会 现象以及认识主体自身的直观判断反应。
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1)对职工心理特征有正确知觉
l 管理者应对职工的心理特征有正确的知觉 ,其中主要包括能力、性格、气质等。作 为管理者,只有正确认识其特征,才能够 充分发挥出每一个人的作用,也才能采取 恰当的方法进行管理。
①正确认识职工在各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②正确认识职工的长处与短处转化的条件
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 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 塞浦路斯国王雕刻的美女像的名字.国王深 切的热恋着这个美女,形成强烈的期望.这个 故事在心理学中被演化为著名的“期望效 应”。
• 在一个企业中,如果管理人员对下属的期望 高,其下属的表现就可能是优秀的;反之,其表 现将是不佳的.这就是“皮格玛利翁”效应 在管理中的应用.
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 晕轮效应意味着一个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 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高,就会导致他对 该人所有的其它绩效要素也评价较高;反 之,如果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 价较差,则会导致他对该人所有的其它绩 效要素也评价较差。
社会知觉与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脑海里可能常常浮现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本科毕业别人得到了那份工作而你没有?为什么同样是考试别人的分数比你的高?为什么别人有男/ 女朋友而你没有?等等。
面对生活中诸如此类的问题,你可能会试着去分析导致事件结果的可能原因。
二、归因理论及其基本观点(一)归因理论海德于1958 年提出了归因理论凯利三分法归因模式韦纳的归因因素理论凯利三分法归因模式按照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将人的行为归为内因行为和外因行为。
一般认为,内因行为是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行为,是个体内因引起的;外因行为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即是在情景因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
比如,某人在与人谈话时骂了对方,这便是一个行为。
张三旁观到这一行为后说:“这家伙脾气真暴!”这就是内归因,归因于一个人的脾气秉性。
李四也旁观到这一场面,说:“唉,他可能是遇到不顺心的事了。
”这就是外归因。
对于归因理论来说,此人到底为什么骂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三和李四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归因倾向。
对于某一具体行为到底应归结于内部原因外部原因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一贯性:该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情境差异性: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况下的具体行为普遍性:是否所有人在同一情境中也产生同样的行为一贯性一名员工今天迟到了。
那么他为什么迟到?是因为游手好闲(内部原因),还是因为交通阻塞(外部原因)李从来都不迟到,今天迟到了,我们倾向于做外在归因=>肯定是出了什么状况。
小李一天到晚都迟到,今天迟到,我们倾向于做内在归因=>小李昨晚又不知道在外面混到几点。
差异性小李今天上班迟到,如果小李平常就是同事抱怨最会混的,那我们通常会做内在归因=>小李本来就是混出名的,你看今天又迟到了。
如果小李平常都很准时,平常同事也都称赞他很认真,那我们通常会做外在归因=>可能是是碰巧交通出了状况或是......... 普遍性如果小李迟到了,而且住城南的同事也都迟到,而小李也住城南,那我们就会做外在归因=>肯定是城南到公司的交通出问题了。
简述社会知觉偏差中的对比效应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简述社会知觉偏差中的对比效应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第一章:社会知觉偏差
社会知觉偏差是指人们在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时,由于自身的认知和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一种认知误差。
其中,对比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第二章: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是指人们在对某一事物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受到与之相比较的事物所产生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瘦的人和一个非常胖的人站在一起时,我们可能会认为那个瘦的人更瘦,那个胖的人更胖,因为我们的评价标准受到了相对的影响。
第三章:对管理的启示
对比效应对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管理者应该尽量避免将员工进行过于明显的对比,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员工产生不满和心理负担。
同时,管理者应该在进行绩效评估时,避免将员工和其他员工进行过于明显的对比,而应该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估。
此外,对比效应也可以被用于激励员工,例如将员工和过去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对比,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总之,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对比效应的存在,并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来减少其负面影响,提高管理效
果。
社会知觉与管理
16
4、知觉的选择性
17
三、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一)知觉对象因素 (二)知觉者因素 (三)情景因素
18
知觉到的世界 ≠ 现实的世界 你知觉到的世界≠他知觉到的世界,
并且两者可能都不是真实的
人们的行为通常是以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
而非以现实本身为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
第一节
社会知觉与管理
20
一、社会知觉的定义
第 3章
社会知觉与管理
回顾
一般知觉过程
2
一、知觉的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sensation)
3
感觉(Sensation)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
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4
(二)什么是知觉(perception)
知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 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
34
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员工的绩效评估 印象管理 企业形象塑造
a.自我提升:正面描述自己 b.个人故事:用过去的故事 塑造形象 c.意见顺从:表达顺应面试者 的意见 d.承担责任:表示对过去成功 事件负责 “应聘者的印象整饰”e.自我增强:适度夸大或强化 正面用语 f.克服障碍:描述如何克服障碍 赢得成功
个人 成功 失败 内部归因 外部归因 他人 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
周瑜死后,鲁肃把凤雏庞统 举荐给孙权。孙权见他“浓眉 掀鼻,黑而短髯,形容古怪, 心中不喜”,以至于孙权“誓不 用之”。
26
案例1:
“一位青年未婚男士刚受聘于你所在的工作部门,
据闻他是一个喜欢向女士献殷勤的人,也爱在各种社 交场合出现。今天他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才上班。 而上班时,他的头发凌乱,衬衫起皱,仔细看好象仍 是昨天上班时穿的,从他的黑眼圈你差不多能肯定他 昨晚通宵达旦地玩乐而没有睡觉。” 你有何感想?对这位男同事,你会抱有什么看法?
社会知觉与管理
社会知觉与管理一,概述1.社会知觉的定义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人和群体中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知觉判断和初步认识的过程。
2.社会知觉的特点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3.构成因素知觉者(洞察和知觉别的个体),被知觉者(被观察的目标或对象),情境因素(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即人际环境,人际层次)4.分类(1)人际知觉: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是社会知觉的核心。
(影响因素:客观环境,主观因素(思想,知识经验,情绪状态,态度倾斜,个性特征等))(2)角色知觉:个体对自己所处的特定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
影响因素: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文化背景,家庭社会环境),行为(角色认知程度,个性特征),期望(职务性质,对角色扮演者的认知),评价(角色行为与期望的差距,纵横比较)(3)自我知觉: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
主要内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二,社会知觉效应1.首因效应(多发生在陌生人事上)对某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
积极作用:“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个5分钟。
消极作用:经验主义;认知片面;认知惰性;先入为主效应。
2.晕轮效应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为整体认知。
绩效考核的完善:(1)注意评价员工表现时,不要仅用一种品质作为基础,要综合考虑,全面考核。
(2)管理人员评价员工时,注意把某些品质联系起来。
3.近因效应(多在熟悉人事中发生。
)指知觉过程中,有时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往往决定着人们对某人某事的特征的解释。
管理应用:将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对人事的感知。
4.知觉防御指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已达到防御的目的。
(回避欲求的知觉倾向,缓冲冲击,须客观修正知觉)5.刻板印象指人们把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管理意义(1)企业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教学程序,日常事务性工作等,培养起人们固定模式,使工作有序进行。
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课件第2章知觉归因与公共组织管理
2.2.2 社会知觉的特点
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主动地、有选择地、有组织地将获得的信息整合 为一个紧凑的、有意义的印象。社会知觉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一些典型特点。 1.社会知觉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 人们习惯于在知觉的同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解释,尽量获取关于知觉 对象的有意义的印象。 2.社会知觉遵循图形—背景原则 所谓图形—背景原则是指人们倾向于关注知觉对象的一些显著信息,这些显著信 息就好像图形从背景中凸现出来一样。 3.社会知觉需运用图式 图式是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可以被应 用到以后的认知活动中去。
6
2.1.3 知觉的特性
• 1.知觉的选择性 • 2.知觉的理解性 • 3.知觉的整体性 • 4.知觉的恒常性
7
2.1.4 影响知觉的因素
人的知觉选择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它们包括:
1.客观因素 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因此,作为知觉对象的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 首先决定着人的知觉选择。客观因素具体包括:(1)形状的大小。(2)强度的 大小。(3)颜色的对比。(4)动态与静态。(5)新奇与熟悉。(6)对象的接 近性和相似性。
20
2.3.3 归因偏差
众多归因理论研究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人是理性的、讲究 逻辑性的,人们会采用合情合理的方法去处理信息。但在 现实生活中,人们并非如此,人们的归因常是错误的,或 者是有偏差的。归因偏差主要有以下四种。 1.基本归因错误 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4.过高估计偶发事件的代表性
3.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知觉主体往往倾向于依据某一方面的知觉印象,来对知觉客体的全部特征做出评价。
4.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是对事件、人物的预先期望影响了人们对该事、该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与管理
近因效应
• 概念
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
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更大作用, 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候,首因效应影响更 大
晕轮效应
• 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
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 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 光环效应(Halo effect) • 扫把星效应(Forked-tail effect)
印象形成的信息处理模式
平均法则
Eg:甲:诚实 +3分,热情 +3,聪明 +3分, 多嘴 -3分,印象分= (+3 +3 +3 - 3)/4= +1.5 乙:理解 +3分,自信 +1分,印象分=( +3 +1 )/2=+2分 结论:对乙的印象好于对甲
印象形成的信息处理模式
加权平均法则
甲 特征 活泼 有魅力 吸毒 总分 加权平均值 分值*权 数 +5x3=15 +5x3=15 -6x4=-24 6 6/3=2 特征 友好 兴趣广泛 不整洁 总分 加权平均值 乙 分值*权数 +5x4=20 +5x4=20 -3x2=-6 34 34/3=11.3
认知者图式 认知者动机 认知者兴趣 认知者的情绪
影响社会知觉主观因素
认知者图式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影响社会知觉主观因素
• 认知者动机 • 认知者兴趣 • 认知者的情绪
社会知觉偏差
• 首因效应 • 近因效应 • 晕轮效应 • 刻板印象 • 投射效应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就是自己对自 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个体的自我观念。主要包括生理自我、社会 自我和精神自我
第二讲 社会知觉与管理 课件ppt
退出
社 会 认知 与 管 理
四、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指人们在归因时高估个人或内因作用而
低估情境作用的普遍倾向。 2、行为者—观察者偏见
即行为者将自身行为归因于情境因素, 而观察者总是把同样的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稳 定的性格特点。 3、自我保护偏见
是指人们有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个人因 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倾向。
归因:指人们根据个人的感觉和经验,对 自己及他人的行为原因予以解释或推测的 过程。
归因是借助于从外部线索所获得的间接资 料来进行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社 会 认知 与 管 理
1、海德的归因理论(两因归因)
一个人的行为必定有其原因,可能来自外部的 环境条件,也可能来自内在的主观条件。 ➢ 个性倾向归因:人格、态度、能力、努力等 ➢ 情境归因: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
➢ 丹尼尔.卡尼曼的观点:在可以计算 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 的价值估计高出相同东西的两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社 会 认知 与 管 理
二、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
➢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998179795471229840594061.9817
首因效应:指最先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重要作 用。
不稳定 努力 运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社 会 认知 与 管 理
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 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内在
成功
失败
满意、自豪 内疚、无助
外在 意外、感激 气愤、敌意
稳定 提高积极性 降低积极性
不稳定 可高
退出
社 会 认知 与 管 理
管理心理学知觉与管理ppt课件
也使人的知觉失真,他使人看到的是自己希望看到的。
问题:过去经验是增强还是减弱他对客体的兴趣?一般地,人的过去经验会减弱他对客体的兴趣,过去从未经验过的事件事物更吸引人注意。
知觉时,知识经验直接影响知觉的内容、精确性和速度。如1957年美国学者巴克拜的双眼竞争实验说明,被试的生活经验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看到的内容也不同。知识经验对人知觉的积极影响:能提高人知觉的速度和精确性,如读书、观察、日常事物、外科手术等。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对事物知觉就越迅速、全面和深刻。知识经验对人知觉的消极影响:如果一味凭经验观察事物,往往会忽略细节和变化。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含义二、社会知觉的特征和种类三、社会知觉的偏差
一、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早在1934年伍德沃斯著的《心理学》第三版中就提出来了,后(美)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再次提出,用以表示他对知觉的新观点。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知觉个人间的知觉个人对群体的知觉群体对个人的知觉群体对群体的知觉
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记住别人名字做一个好的聆听者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情真诚地使别人觉得自己重要
卡内基在《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人们》一书中提出了6条让人喜欢的方法
问题:生活实践中人们如何认识自己?1)以人为镜,通过别人的评价获得自我知觉。2)扮演角色,促进自我知觉发展。人们在各种角色的扮演中和他人发生作用,了解各种行为规范和习俗,使自我概念得以发展。如儿童通过游戏,扮演各种角色来了解该角色的行为规范。扮演角色对成人一样有效。3)通过社会比较评价自己。(马克思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表明一个人的自我自觉不是孤立的,总是通过把自己和别人比较来认识和评价的)4)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内省法)。如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做观察与分析;对已有的心理经验的回忆与反思。1
简述社会知觉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简述社会知觉对管理工作的影响社会知觉,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就是我们对他人行为、意图和性格的理解和判断。
说白了,就是我们看别人做什么,觉得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我们通过某个人的一举一动,猜测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聪明还是笨,能干还是懒。
这种判断不仅影响我们跟他人相处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中的决策和管理。
特别是管理工作中,这个“社会知觉”可真是大有文章啊。
你可能会说,管理不就是看任务和结果吗?怎么还跟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挂钩?管理就是跟人打交道,人一多,事情一复杂,怎么做决定就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你看,我们从老板到员工,从同事到下属,每一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社会知觉做出不同的反应和决策,最终影响整个团队的氛围和工作效率。
社会知觉影响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
有些人工作做得好,不一定就能被看到。
工作表现、潜力,很多时候都得通过一些细节或者第一印象来判断,甚至有时候我们都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主观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
比如,领导看到某个员工穿着整齐,言谈举止得体,第一反应就觉得这个人靠谱,可能就会给他更多的任务和机会。
反过来,有些员工可能会因为穿着随便,讲话不太流利,给人一种“不靠谱”的印象,哪怕他工作表现不错,也很容易被忽视。
这种偏见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却能深刻影响到员工的职业发展。
所以说,管理者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社会知觉,可能会错失一些潜力股,甚至因为一些表面现象对员工下不公的判断。
要知道,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分配任务,做决策,还是在不断观察、调整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对员工的理解与包容。
社会知觉也会影响管理者的沟通风格。
我们的社会知觉其实是在无形中影响了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
比如,你觉得某个下属是个比较稳重的人,那你可能会选择给他更多的信任,少一点监督,多一点自由,沟通的时候也会相对温和一些。
相反,如果你觉得某个员工太过急躁或做事不细心,那你可能就会多给他一些指导,甚至用更严格的语气去提醒他,甚至有时不自觉地会有些批评的意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我认知
传世的德尔斐神谕大约有600条,在当时都被 视为神的声音。在大约1100年的时间里,这 里一直是西方世界最神秘的地方。
刻在阿波罗神庙墙上的那两句由传说中的“七 贤”一起写下的箴言:γνωθι σεαυτόν(认识 你自己)、μηδεν αγαν(凡事勿过度)。
11
自我认知是指主体对自己的身心及行为状态和 特点的认知
第2章知觉、印象管理与归因
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二节人际认知(社会知觉) 第三节人际认知(社会知觉)的偏差 第四节 印象管理策略 第五节 归因与归因偏差
1
第一节 知觉概述
感觉与知觉是人的心理过程中认 知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一个人就 是靠感觉与知觉来了解周围世界 的。
2
一、 感觉与知觉
1.感觉
一 、人际认知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1。含义 指个体对他人,对自己及对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知觉判断过程
8
2、影响人际认知的因素
知觉者的特点:
态度,情绪,认
知结构 知
觉
人际知觉
情
境
知觉对象的特点
9
二、对他人的认知
1.对他人认知的内容
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对他人人格的判断
2.认知他人的途径 看其仪表 观其表情 了解经历
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 另一种是个人归因,即将行为的影响归于个人 如果把行为愿意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
果应当负责。 内因是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
27
2.凯利(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他认为分析判断某个人的行为是内因还是
外因引起的,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 一致性(consensus):指所有人都有类似的
会相信自己的力量。 例子:南京师范大学老师的一次实验。
(3)社会比较
16
4。自我认知在管理中的运用: 自我实现预言
信念会影响
感觉和行动,
并最终变成
绩效
现实
上级 期望
领导行 为和评 价
动机
下属自 我期望
17
第三节 人际印象的偏差
印象偏差是指人们在对他人知觉,判断时 出现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误差。
管理启示:团队成员对自己贡献的判断,对报 酬的判断。
25
第五节 归因与归因中的偏差
一.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专门研究人们如何理解特定事件的原
因,评估事件的责任以及如何对事件中当事人作 出评价的理论。
26
1。海德的二元归因理论 一种是环境归因,即将行为原因归为环境 如果把行为原因归为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
14
3.自我认知的途径 (1)以他人的评价为参考点
在认识/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 价,并把他人的期待和评价作为一个客观标准而 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在此基础上,形成或
深化对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大学生面试小实 验
15
(2)通过分析活动的结果认识/评价自己
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游戏等各项活 动中经常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他就
31
三、如何提高归因的准确性 1.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 2.从多个来源获取信息(例如360评价法 ) 3.从多个时点获取信息 4.理性和系统思考
32
行为一贯性 (低)
的
观察 行为特殊性Fra bibliotek(高)
对行为的归因 (外因)
30
二.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 :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的时
候,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 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一般是失败的情况下 ) 自我服务偏见 :人们在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归 因时,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 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如运气 )
自我知觉的主要成分是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 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的信念的集合;自尊是个 体对自己的评价及其带来的情绪体验。
12
1.自我概念的构成要素 物质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容貌/身材/风度
/健康等物质机体的认识 社会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在社会活动中的地
位/名誉/财产及与他人的相互关系的认知 精神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智慧/能力/道
行为 ➢ 一贯性(consistency):指在所有不同时间,
这个人都有类似的行为或情况发生 ➢ 特殊性(distinctiveness):指个体在不同情况
下是否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28
行为一致性 (低)
对 行 为
行为一贯性 (高)
的
观
察
行为特殊性
(低)
对行为的归因 (内因)
29
行为一致性 (高)
对 行 为
很容易起歪曲的作用。
22
三、定势效应
指对某些特定人群较为简单化,固定化的看法, 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影响。
商人唯利是图、教师文质彬彬、农民朴实憨厚; 年幼无知、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老年人墨守成规等;
女细男粗等; 北方人豪爽率直;南方人精明算计; 草原人粗犷豪放;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精明善变;
18
一、第一印象效应
是指与他人接触时,最初得到的信息对印象形 成的作用最大
19
20
面试效应 管理者避免第一印象,善于
利用第一印象。
21
二、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指对个人某一方面属性的印象好坏而影响其 他个人属性和特征优劣的判断。
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在掌 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少的情况
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 在进行评估过程中,光环效应也
具整体性。
4
二、知觉的分类
1.物体知觉 空间知觉: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对事物发展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 运动知觉:物体空间的位移特性在人脑中的反
映.
5
2.社会知觉 对个人的知觉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对自我的知觉
6
三﹑知觉的过程模型
注意
组织
解释
检索
判断
7
第二节 人际认知
23
四、投射效应
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别 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点投射 到其他人身上。
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知觉 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对方的真实情况进行 知觉。
24
五、自我中心效应 对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人们常常有
自我夸大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自我中心效应 。
德水准等内在精神素质的认识
13
2.自尊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评价,即个体的自我价值感。
自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的影响。成功会提高自尊,而 失败会降低自尊。
高自尊的个体对自己持正面情感,认为自己既有有点又有 缺点,但优点比缺点更重要。
低自尊的个体则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他们更多地被他
人对自己的看法所影响,行为上倾向于趋近给自己正面反 馈的个体,回避给自己负面反馈的个体。
感觉(sensation) 是直接作用于人们 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 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的产生
刺激物 感觉器官
感觉剥夺 实验
3
2.知觉( perception )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人
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整体的反映 。 它是以感觉为基础,但比感觉更丰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