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圆周运动中的“双星模型”

合集下载

双星系统

双星系统
一、双星模型 (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 ,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
(2)特点: ①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 ②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 ③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 (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与星体质量成反比,与星体 运动的线速度成反比.
拓展: 1.若在双星模型中,图中L、m1、m2、G为已知量, 双星运动的周期如何表示? 2.若双星运动的周期为T,双星之间的距离为L,G 已知,双星的总质量如何表示?
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 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 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但在近似处 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
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 期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 别为5.98×1024 kg和7.35×1022 kg 。求T2与T1两者的平方之比。(结果 保留3位小数)
[典例2] (多选)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 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R,忽略
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 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1)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2)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3)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二)宇宙三星模型 (1)定义:所研究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 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角速度或周期 相同. (2)三星模型: ①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环绕
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 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 ②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体位 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上(如图乙所示).
(三)宇宙四星模型
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 星体外,各星体的角速度或周期相同.

高一物理【双星问题】专题

高一物理【双星问题】专题

高一物理【双星问题】专题1.双星模型宇宙中往往会有相距较近、质量相当的两颗星球,它们离其他星球都较远,因此其他星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将各自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O 做同周期的匀速圆周运动。

这种结构叫作双星模型(如图所示)。

2.双星的特点(1)由于双星和该固定点O 总保持三点共线,所以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必然相等,即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必然相等,因此周期也必然相等。

(2)由于每颗星球的向心力都是由双星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提供的,因此大小必然相等,即m 1ω2r 1=m 2ω2r 2,又r 1+r 2=L (L 是双星间的距离),可得r 1=m 2m 1+m 2L ,r 2=m 1m 1+m 2L ,即固定点离质量大的星球较近。

(3)列式时需注意: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中的r 表示双星间的距离,该处按题意应该是L ,而向心力表达式中的r 表示它们各自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至于因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吸引到一起。

设两者相距为L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

(1)试证明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线速度之比都等于质量的反比; (2)试写出它们角速度的表达式。

[解析] 双星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满足万有引力定律,即F =G m 1m 2L 2,双星依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又因为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所以半径之和为L 且保持不变,运动中角速度不变,如图所示。

(1)分别对m 1、m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对m 1有G m 1m 2L 2=m 1ω2r 1①对m 2有G m 1m 2L 2=m 2ω2r 2②由①②得r 1r 2=m 2m 1;由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r ,得v 1v 2=r 1r 2=m 2m 1。

(2)由①得r 1=Gm 2L 2ω2,由②得r 2=Gm 1L 2ω2,又L =r 1+r 2,联立以上三式得ω=G (m 1+m 2)L 3。

“双星”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双星”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双星”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潘华君一、模型构建双星系统由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构成,忽略系统外其它星体的作用(也可称为“孤星系统”),系统内各子星均绕着它们的中心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系统内其它星体对其的万有引力提供,示意图如图1。

运动特点:(1)两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频率、角速度相等;(2)轨道半径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3)线速度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4)两星体在转动中动量大小相等;(5)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万有引力始终与速度垂直,不做功,故转动中两星体动能不变。

注意点:万有引力定律中的r为两星体之间的距离,而向心力公式中的r为所研究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二、模型应用1.“地月系统”中的应用例1.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都围绕月地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A.1∶6400 B.1∶80 C.80∶1 D.6400∶1解析:月球和地球构成的双星系统绕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上面结论3可知,故正确答案是C。

点评:本题是对传统地月系统的重新认识,需按题意确立模型,作出双星运动的示意图,如图1,从而发现两个天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依据模型特点可以很快得出结论。

2.“一线穿珠”中的应用例2.小球A和B用细线连接,可以在光滑的水平杆上无摩擦地滑动,已知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3:1,当这一装置绕着竖直轴转动且两球与杆达到相对静止时,如图2所示,A、B两球转动的A.线速度大小相等B.角速度相等 C.向心力之比3:1 D.半径之比1:3解析:当两球随轴作稳定转动时,把它们联系着的同一细线提供的向心力是相等的,即,同轴转动中的角速度也是相等的,ω1=ω2,从这两点分析可知两球的运动可等效为双星模型,由模型特点可知,.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D。

2021学年高中物理微专题四双星三星模型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2021学年高中物理微专题四双星三星模型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1)对第一种形式中 A 而言,B、C 对 A 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
供 A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
GRm12 2+G2Rm122=mR1(2Tπ)2. (2)对第二种形式中 A 而言,B、C 对 A 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
供 A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Gm2 r2源自cos30°+Grm2 2
cos 30°=mR22Tπ2
答案:BD
练 2 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 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
地球可视为一个双星系统,它们都围绕地月连线上某点 O 做匀
速圆周运动.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 O 点运动线速度大
小之比约为( )
A.1:6 400 B.1:80
C.80:1
D.6 400:1
解析:月球和地球绕 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 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则地球和月球的向心力相等.且月球、地球 和 O 点始终共线,说明月球和地球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因此有 mω2r=Mω2R,所以vv′=Rr =Mm,线速度和质量成反比.故选 C.
微专题(四) 双星、三星模型
模型建构
模型一 双星模型
1.模型构建 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 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星 球称为双星.
2.模型特点:它们间的距离为 L.此双星问题的特点是:
(1)两星的运行轨道为同心圆,圆心是它们之间连线上的某 一点.
【解析】 双星系统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所受万有引力作 为向心力相同,所以 B 项错误,D 项正确;由 F=mω2r,m1r1ω2= m2r2ω2,得 m1v1=m2v2,vv12=mm21=23,A 项错误;rr12=mm21又 r1+r2=L,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节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双星模型和多星模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节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双星模型和多星模型

学习资料科学思维—双星模型和多星模型双星模型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

2.特点(1)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错误!=m1ω错误!r1,错误!=m2ω错误!r2。

(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1=T2,ω1=ω2。

(3)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1+r2=L。

(4)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1、r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错误!=错误!。

(5)双星的运动周期T=2π错误!。

(6)双星的总质量m1+m2=错误!.[示例1] 双星系统中两个星球A、B的质量都是m,A、B相距L,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实际观测该系统的周期T要小于按照力学理论计算出的周期理论值T0,且错误!=k(k〈1),于是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受到了一颗未发现的星球C的影响,并认为C位于双星A、B的连线正中间,相对A、B静止,求:(1)两个星球A、B组成的双星系统周期理论值T0;(2)星球C的质量。

[解析](1)两星球的角速度相同,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知:错误!=mr1ω错误!=mr2ω错误!可得:r1=r2 ①两星绕连线的中点转动,则有:错误!=m×错误!ω错误!解得ω1=错误!②所以T0=错误!=2π错误!. ③(2)由于C的存在,双星的向心力由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则错误!+G错误!=m·错误!L·ω错误!④T=错误!=kT0 ⑤联立③④⑤式解得M=错误!。

[答案](1)2π错误!(2)错误!多星模型1.定义:所研究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角速度或周期相同.2.三星模型(1)三颗星体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质量相等的环绕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甲所示)。

(2)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如图乙所示).甲乙丙丁3.四星模型(1)其中一种是四颗质量相等的星体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沿着外接于正方形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丙所示)。

(完整版)“双星”问题及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

(完整版)“双星”问题及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未知的行星的周期为T,依题意有: ,则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联立解得: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类题训练4】如图建筑是厄瓜多尔境内的“赤道纪念碑”。设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赤道上空飞行,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重合,飞行高度低于地球同步卫星。已知卫星轨道半径为r,飞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卫星通过这一赤道纪念碑的正上方,该卫星过多长时间再次经过这个位置?(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对双黑洞中的任一黑洞: 得
对另一黑洞: 得
又 联立可得:
则 即
双黑洞总质量 。故A项正确。
点睛:双星模型与卫星模型是万有引力部分的典型模型,要能熟练应用。
【类题训练1】引力波现在终于被人们用实验证实,爱因斯坦的预言成为科学真理.早在70年代有科学家发现高速转动的双星,可能由于辐射引力波而使质量缓慢变小,观测到周期在缓慢减小,则该双星间的距离将( )
A. A星的轨道半径为
B. A星和B星的线速度之比为m1:m2
C.若A星所受B星的引力可等效为位于O点处质量为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则
D.若在O点放一个质点,它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双星系统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相等,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地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根据卫星的轨道半径求得卫星的角速度,所以卫星再次经过这个位置需要最短时间为卫星转动比地球转动多一周,从而求得时间

高考物理专题32双星或多星模型练习含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32双星或多星模型练习含解析

专题32 双星或多星模型1.“双星模型”如图,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Gm 1m 2L 2=m 1ω12r 1,Gm 1m 2L 2=m 2ω22r 2,其中r 1+r 2=L .2.“双星问题”的隐含条件是两者受到的向心力相等,周期相等,角速度相同;双星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3.多星问题中,每颗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即F 合=m v 2r,以此列向心力方程进行求解.1.(多选)如图1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 ,质量之比为m 1∶m 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 .m 1、m 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3B .m 1、m 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C .m 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D .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答案 AC解析 设双星m 1、m 2距转动中心O 的距离分别为r 1、r 2,双星绕O 点转动的角速度均为ω,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m 1m 2L2=m 1r 1ω2=m 2r 2ω2,又r 1+r 2=L ,m 1∶m 2=3∶2 所以可解得r 1=25L ,r 2=35Lm 1、m 2运动的线速度分别为v 1=r 1ω,v 2=r 2ω,故v 1∶v 2=r 1∶r 2=2∶3.综上所述,选项A 、C 正确.2.(2020·吉林长春市二模)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天文学家,以表彰他们对人类对宇宙演化方面的了解所做的贡献.其中两位学者的贡献是首次发现地外行星,其主要原理是恒星和其行星在引力作用下构成一个“双星系统”,恒星在周期性运动时,可通过观察其光谱的周期性变化知道其运动周期,从而证实其附近存在行星.若观测到的某恒星运动周期为T ,并测得该恒星与行星的距离为L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由这些物理量可以求得( ) A .行星的质量 B .恒星的质量C .恒星与行星的质量之和D .恒星与行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 答案 C解析 恒星与行星组成双星,设恒星的质量为M ,行星的质量为m .以恒星为研究对象,行星对它的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假设恒星的轨道半径为r 1,由GMm L 2=M (2πT)2r 1得到行星的质量m =4π2L 2r 1GT2,以行星为研究对象,恒星对它的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假设行星的轨道半径为r 2,则有GMm L 2=m (2πT )2r 2,得到恒星的质量M =4π2L 2r 2GT 2,则有M +m =4π2L 3GT 2,故A 、B 、D 错误,C正确.3.(多选)(2020·湖北随州市3月调研)2019年12月20日,国防科技大学领衔研制的我国天基网络低轨试验双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CZ -4B 火箭成功发射,双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假设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m 1>m 2)的星体A 和B 组成一双星系统,二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 ,运动的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m 1>m 2,所以星体A 对星体B 的万有引力大于星体B 对星体A 的万有引力 B .星体A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m 2m 1+m 2LC .星体B 的线速度大小为2πm 2Lm 1+m 2TD .两星体的质量之和为4π2L3GT2答案 BD解析 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彼此的向心力,此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 错误;对A 、B 两星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 1m 2L 2=m 1r 1(2πT )2和G m 1m 2L 2=m 2r 2(2πT)2,又因为r 1+r 2=L ,联立解得星体A 和星体B 的运动半径分别为r 1=m 2m 1+m 2L ,r 2=m 1m 1+m 2L ,故B 正确;星体B 的线速度大小为v =2πr 2T=2πm 1L m 1+m 2T ,故C 错误;将G m 1m 2L 2=m 1r 1(2πT )2和G m 1m 2L2=m 2r 2(2πT )2简化后相加,结合r 1+r 2=L ,可得m 1+m 2=4π2L3GT2,D 正确.4.(2020·河北保定市调研)把地球和月球看作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双星系统,质量分别为M 、m ,相距为L ,周期为T ,若有间距也为L 的双星P 、Q ,P 、Q 的质量分别为2M 、2m ,则( )A .地、月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M mB .地、月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M mC .P 运动的速率与地球的相等D .P 、Q 运动的周期均为22T 答案 D解析 对地、月有G Mm L2=M (2πT)2r 地=m (2πT)2r 月,故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即r 地r 月=mM,A 错误;加速度a =(2πT)2r ,正比于轨道半径,反比于质量,B 错误;设P 、Q 的周期为T ′,则有G 2M ×2m L 2=2M (2πT ′)2r P=2m (2πT ′)2r Q ,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且地、月间距跟P 、Q 间距均等于L ,故地球与P 的轨道半径r 相等,于是2T ′2=T 2,解得T ′=22T ,D 正确;由速率v =2πT r 得v P v 地=TT ′=2,C 错误. 5.由三个星体构成的系统,叫作三星系统.有这样一种简单的三星系统,质量刚好都相同的三个星体甲、乙、丙在三者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周期的圆周运动.若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三角形的边长为a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均为aB .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均为2πa a3GmC .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均为3GmaD .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为3Gma2 答案 B解析 质量相等的三星系统的位置关系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其中心O 即为它们的共同圆心,由几何关系可知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33a ,故选项A 错误;每个星体受到的另外两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其大小F =3·Gm 2a 2,则3Gm 2a 2=m 4π2T2r ,得T =2πaa 3Gm ,故选项B 正确;由线速度公式v =2πrT 得v = Gma,故选项C 错误;向心加速度a =F m=3Gma2,故选项D 错误.6.(多选)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若某个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忽略星体自转,则可能存在如下运动形式:四颗星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L 远大于R ),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某一共同的圆心做角速度相同的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关于此四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均为L2B .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G m R2C .四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为Gm 2L2(22+1)D .四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均为 4+2Gm2L3答案 BD解析 任一颗星体在其他三颗星体的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合力方向指向对角线的交点,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r =22L ,故A 错误;星体表面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即Gmm ′R 2=m ′g ,解得g =GmR 2,故B 正确;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四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为F n =Gm 22L2+2G m 2L 2cos 45°=Gm 2L 2(12+2),选项C 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Gm 2L 2(12+2)=mω2(22L ),解得ω=4+2Gm2L3,故D正确.。

(完整版)双星三星四星问题

(完整版)双星三星四星问题

双星模型、三星模型、四星模型一、双星问题1.模型构建: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角速度、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恒星称为双星。

2.模型条件: (1)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

(2)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3)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

3.模型特点: (1)“向心力等大反向”——两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2)“周期、角速度相同”——两颗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角速度相等。

(3)三个反比关系:m1r1=m2r2;m1v1=m2v2;m1a1=m2a2推导:根据两球的向心力大小相等可得,m1ω2r1=m2ω2r2,即m1r1=m2r2;等式m1r1=m2r2两边同乘以角速度ω,得m1r1ω=m2r2ω,即m1v1=m2v2;由m1ω2r1=m2ω2r2直接可得,m1a1=m2a2。

(4)巧妙求质量和:Gm1m2L2=m1ω2r1①Gm1m2L2=m2ω2r2②由①+②得:G m1+m2L2=ω2L ∴m1+m2=ω2L3G4. 解答双星问题应注意“两等”“两不等”(1)“两等”: ①它们的角速度相等。

②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它们受到的向心力大小总是相等。

(2)“两不等”:①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是它们连线上的一点,所以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双星间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它们的轨道半径之和才等于它们间的距离。

②由m1ω2r1=m2ω2r2知由于m1与m2一般不相等,故r1与r2一般也不相等。

二、多星模型(1)定义:所研究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角速度或周期相同.(2)三星模型:①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环绕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甲所示).②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如图乙所示).(3)四星模型:①其中一种是四颗质量相等的恒星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沿着外接于正方形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丙).②另一种是三颗恒星始终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另一颗位于中心O,外围三颗星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丁所示).三、卫星的追及相遇问题1、某星体的两颗卫星从相距最近到再次相距最近遵从的规律:内轨道卫星所转过的圆心角与外轨道卫星所转过的圆心角之差为2π的整数倍。

多星系统模型

多星系统模型

阻力f kx k
2 1
1 cm x
1区面积与2区面积相等 k/2=(k+kx)(x-1)/2
深度x
4.利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
将物体的位移分割成许多小段,因小段很小,每一小 段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视为恒力,这样就将变力 做功转化为在无数个无穷小的位移方向上的恒力所 做元功的代数和。此法在中学阶段常应用于求解大 小不变、方向改变的变力做功问题。
特点: 外围三颗行星转动的方向相同,周期、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解题模板
谢谢观看
高中物理微课堂
变力做功的计算
故城县高级中学韩跃荣
思维激活
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 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 Q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拉力F所 做的功是否为FLsin θ?为什么?
解析:第一次做功W=F1d=kd2/2 第二次做功W=F2d/=d/(kd+kd/)/2
d/ = -1
3.用F-x图象求变力做功
在F-x图象中,图线与x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就表 示力F在这段位移方向上所做的功,且位于x轴上方的 “面积”为正,位于x轴下方的“面积”为负,但此方法中 学阶段只适用于便于求图线所围面积的情况(如三角 形、矩形、圆等规则的几何图)。
例5(微元法)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弯曲的槽道 AB,槽道由半径分别为 R/2 和R的两个半圆构成。现用 大小恒为F的拉力将一光滑小球从A点沿槽道拉至B点, 若拉力F的方向时刻与小球运动方向一致,则此过程中拉 力所做的功为
5.化变力为恒力求变力做功
变力做功直接求解时,通常都比较复杂,但 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有时可转化为求恒力 做功,可以用W=Flcos α求解。此法常应用于 轻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的问题中。

6 宇宙双星模型

6  宇宙双星模型
3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向心力大小相等周期和角速度是相等行星之间的距离与行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不同2012重庆高考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同类问题模型化系列之六
宇 宙 双 星 模 型
[模型概述]
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 向心力大小相等 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 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称为双星。 (1)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 周期和角速度是 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故两行星做匀速 相等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行星之间的距离与 (2)两颗行星均绕它们连线上的一点做匀速圆 行星做圆周运动的 周运动,因此它们的运行周期和角速度是相等的。 轨道半径不同 (3)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r2=L。
[题后悟道]
• 我们通常研究卫星绕地球或行星绕太阳运 行问题时,卫星到地球中心或行星到太阳 中心间距与它们的轨道半径大小是相等的, 但在宇宙双星问题中,行星间距与轨道半 径是不同的,这点要引起重视。
• [典例] (2012· 重庆高考)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 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 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 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点运动的( ) • A.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 1 7 1 • B.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 7 • C.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 D.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高一物理力学专题提升专题19双星和多星问题

高一物理力学专题提升专题19双星和多星问题

专题19 双星和多星问题【专题概述】 1.双星模型(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2)特点:①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即Gm 1m 2L 2=m 1ω 21r 1,Gm 1m 2L2=m 2ω 22r 2 ②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 1=T 2,ω1=ω2③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m 1m 2=r 2r 1. 2.多星模型(1)定义:所研究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角速度或周期相同.(2)三星模型:①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环绕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甲所示). ②三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如图乙所示).(3)四星模型:①其中一种是四颗质量相等的恒星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沿着外接于正方形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丙所示).②另一种是三颗恒星始终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另一颗位于中心O,外围三颗星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丁所示).【典例精讲】1. 双星问题典例1: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发现将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新视角,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在如图所示的双星系统中,A、B两个恒星靠着相互之间的引力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恒星A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29倍,恒星B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36倍,两星之间的距离L=2×105m,太阳质量M=2×1030kg,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π2=10.若两星在环绕过程中会辐射出引力波,该引力波的频率与两星做圆周运动的频率具有相同的数量级,则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估算该引力波频率的数量级是( )A.102 Hz B.104 Hz C.106 Hz D.108 Hz【答案】A由①得T = 4π2L3×3665GM B ,则f =1T=GM B4π2L 3×3665=6.67×10-11×36×2×10304×10×2×1053×3665Hz≈1.6×102Hz. 典例2: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成孤立系统来处理.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两者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1)计算出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2)若该实验中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 观测,且T 观测∶T =1∶N (N >1).为了理解T 观测与T 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以这两个星体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这种暗物质.若不考虑其他暗物质的影响,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答案】(1)πL2LGM(2)3N -1M2πL32. 三星问题:典例3: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为A、B、C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1)A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2)B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3)C星体的轨道半径R 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答案】(1)23G m2a2(2)7Gm2a2(3)74a(4)πa3Gm(3)由于m A =2m ,m B =m C =m通过分析可知,圆心O 在BC 的中垂线AD 的中点 则R C =⎝ ⎛⎭⎪⎫34a 2+⎝ ⎛⎭⎪⎫12a 2=74a (4)三星体运动周期相同,对C 星体,由F C =F B =7G m 2a 2=m (2πT )2R C ,可得T =πa 3Gm. 典例4: 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R ,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 )A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 Gm RB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3GmR 3C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R 33GmD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 【答案】ABC3. 四星问题:典例5: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关于宇宙四星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 . 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C.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D.四颗星的周期均为2πa【答案】B【总结提升】我们在解双星问题时应该有这样的思路:1 要明确双星中两个子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专题强化八卫星变轨问题双星模型目标要求 1.会处理人造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2.掌握双星、多星系统,会解决相关问题.题型一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1.变轨原理(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如图所示.(2)在A点(近地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在轨道Ⅰ上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3)在B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2.变轨过程分析(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1、v3,在轨道Ⅱ上过A点和B点时速率分别为v A、v B.在A点加速,则v A>v1,在B点加速,则v3>v B,又因v1>v3,故有v A>v1>v3>v B.(2)加速度:因为在A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卫星在轨道Ⅱ或轨道Ⅲ上经过B点的加速度也相同.(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半长轴)、r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知T1<T2<T3.(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从轨道Ⅰ到轨道Ⅱ,从轨道Ⅱ到轨道Ⅲ,都需要点火加速,则E1<E2<E3.考向1卫星变轨问题中各物理量的比较例1嫦娥五号完美完成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任务后于2020年12月17日成功返回,最终收获1731克样本.图中椭圆轨道Ⅰ、100公里环月轨道Ⅱ及月地转移轨道Ⅲ分别为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地面过程中所经过的三个轨道示意图,下列关于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轨道Ⅱ上运行时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行时的周期B.在轨道Ⅰ上运行时的加速度大小始终大于在轨道Ⅱ上时的加速度大小C.在N点时嫦娥五号经过点火加速才能从Ⅱ轨道进入Ⅲ轨道返回D.在月地转移轨道上飞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受万有引力的瞬间答案 C解析轨道Ⅱ的半径大于椭圆轨道Ⅰ的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在轨道Ⅱ上运行时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行时的周期,故A错误;在轨道Ⅰ上的N点和轨道Ⅱ上的N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同,所以在两个轨道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相等,故B错误;从轨道Ⅱ到月地转移轨道Ⅲ做离心运动,在N点时嫦娥五号需要经过点火加速才能从Ⅱ轨道进入Ⅲ轨道返回,故C正确;在月地转移轨道上飞行的过程中,始终在地球的引力范围内,不存在不受万有引力的瞬间,故D错误.例2(多选)载着登陆舱的探测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如图,其中轨道Ⅰ、Ⅲ为椭圆,轨道Ⅱ为圆,探测器经轨道Ⅰ、Ⅱ、Ⅲ后在Q点登陆火星,O点是轨道Ⅰ、Ⅱ、Ⅲ的交点,轨道上的O、P、Q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O、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Ⅲ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OQ=4R,探测器在轨道Ⅱ上经过O点的速度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在相等时间内,轨道Ⅰ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轨道Ⅱ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B.探测器在轨道Ⅰ运动时,经过O点的速度小于vC.探测器在轨道Ⅱ运动时,经过O点的加速度等于v23RD.在轨道Ⅱ上第一次由O点到P点与在轨道Ⅲ上第一次由O点到Q点的时间之比是36∶4 答案CD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在同一轨道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在两个不同的轨道上,不具备上述关系,即在相等时间内,轨道Ⅰ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轨道Ⅱ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不相等,故A 错误;探测器在轨道Ⅰ运动时,经过O 点减速变轨到轨道Ⅱ,则在轨道Ⅰ运动时经过O 点的速度大于v ,故B 错误;轨道Ⅱ是圆轨道,半径为3R ,经过O 点的速度为v ,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可知,探测器经过O 点的加速度a =v 23R ,故C 正确;轨道Ⅲ的半长轴为2R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3R 2R )3=(T ⅡT Ⅲ)2,解得T ⅡT Ⅲ=364,则在轨道Ⅱ上第一次由O 点到P 点与在轨道Ⅲ上第一次由O 点到Q 点的时间之比是36∶4,故D 正确.考向2 卫星对接问题例3 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动.若飞船想与前方的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空间站,可采取的方法是( )A .飞船加速直到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B .飞船从原轨道减速至一个较低轨道,再加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C .飞船加速至一个较高轨道,再减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D .无论飞船采取何种措施,均不能与空间站对接答案 B解析 飞船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有G Mm r 2=m v 2r.当飞船直接加速时,所需向心力增大,故飞船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增大,将导致不在同一轨道上,A 错误;飞船若先减速,它的轨道半径将减小,但运行速度增大,故在低轨道上飞船可接近空间站,当飞船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再加速,回到原轨道,即可追上空间站,B 正确,D 错误;若飞船先加速,它的轨道半径将增大,但运行速度减小,再减速不会追上空间站,C 错误.题型二 星球稳定自转的临界问题当星球自转越来越快时,星球对赤道上的物体的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物体将会“飘起来”,进一步导致星球瓦解,其临界条件是GMm R 2=m 4π2T2R . 例4 (2018·全国卷Ⅱ·16)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 N·m 2/kg 2.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5×109 kg/m 3B .5×1012 kg/m 3C .5×1015 kg/m 3D .5×1018 kg/m 3 答案 C解析 脉冲星自转,边缘物体m 恰对球体无压力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 Mm r 2=mr 4π2T2,又知M =ρ·43πr 3,整理得密度ρ=3πGT 2=3×3.146.67×10-11×(5.19×10-3)2 kg/m 3≈5.2×1015 kg/m 3. 题型三 双星或多星模型1.双星模型(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2)特点 ①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Gm 1m 2L 2=m 1ω12r 1,Gm 1m 2L 2=m 2ω22r 2. ②两颗星的周期、角速度相同,即T 1=T 2,ω1=ω2.③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④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m 1m 2=r 2r 1. ⑤双星的运动周期T =2πL 3G (m 1+m 2). ⑥双星的总质量m 1+m 2=4π2L 3T 2G. 2.多星模型(1)定义:所研究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角速度或周期相同.(2)常见的三星模型①三颗星体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质量相等的环绕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甲所示).②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如图乙所示).(3)常见的四星模型①四颗质量相等的星体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沿着外接于正方形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丙所示).②三颗质量相等的星体始终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另一颗位于中心O,外围三颗星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丁所示).考向1双星问题例5(多选)(2018·全国卷Ⅰ·20)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时,它们相距约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C.速率之和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答案BC解析两颗中子星运动到某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每秒转动12圈,角速度已知中子星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1m2=m1ω2r1①l2Gm1m2=m2ω2r2②l2l=r1+r2③由①②③式得G (m 1+m 2)l 2=ω2l ,所以m 1+m 2=ω2l 3G, 质量之和可以估算.由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r 得v 1=ωr 1④v 2=ωr 2⑤由③④⑤式得v 1+v 2=ω(r 1+r 2)=ωl ,速率之和可以估算.质量之积和各自的自转角速度无法求解.故选B 、C.例6 (多选)2019年人类天文史上首张黑洞图片正式公布.在宇宙中当一颗恒星靠近黑洞时,黑洞和恒星可以相互绕行,从而组成双星系统.在相互绕行的过程中,质量较大的恒星上的物质会逐渐被吸入到质量较小的黑洞中,从而被吞噬掉,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也被称之为“潮汐瓦解事件”.天鹅座X -1就是一个由黑洞和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刚开始吞噬的较短时间内,恒星和黑洞的距离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变大B .黑洞的角速度变大C .恒星的线速度变大D .黑洞的线速度变大答案 AC解析 假设恒星和黑洞的质量分别为M 、m ,环绕半径分别为R 、r ,且m <M ,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 ,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 Mm L2=F 向,恒星和黑洞的距离不变,随着黑洞吞噬恒星,M 、m 的乘积变大,它们的万有引力变大,故A 正确;双星系统属于同轴转动的模型,角速度相等,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L2=mω2r =Mω2R ,其中R +r =L ,解得恒星的角速度ω=G (M +m )L 3,双星的质量之和不变,则角速度不变,故B 错误;根据mω2r =Mω2R ,得M m=r R ,因为M 减小,m 增大,所以R 增大,r 减小,由v 恒=ωR ,v 黑=ωr ,可得v 恒变大,v 黑变小,故C 正确,D 错误.考向2 多星问题例7 (多选)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R .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 ,则( )A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Gm R B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3Gm R 3 C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R 33GmD .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答案 ABC解析 每颗星受到的合力为F =2G m 2R 2sin 60°=3G m 2R 2,轨道半径为r =33R ,由向心力公式得F =ma =m v 2r =mω2r =m 4π2T 2r ,解得a =3Gm R2,v =Gm R ,ω=3Gm R 3,T =2πR 33Gm,显然加速度a 与m 有关,故A 、B 、C 正确,D 错误.例8 (多选)如图为一种四颗星体组成的稳定系统,四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体位于边长为L 的正方形四个顶点,四颗星体在同一平面内围绕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不一定是正方形的中心B .每个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均为(4+2)Gm 2L 3C .若边长L 和星体质量m 均是原来的两倍,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原来的两倍D .若边长L 和星体质量m 均是原来的两倍,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答案 BD解析 四颗星体在同一平面内围绕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一定是正方形的中心,故A 错误;由2G m 2L 2+G m 2(2L )2=(12+2)G m 2L 2=mω2·22L ,可知ω=(4+2)Gm 2L 3,故B 正确;由(12+2)G m 2L2=ma 可知,若边长L 和星体质量m 均为原来的两倍,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原来的12,故C 错误;由(12+2)G m 2L 2=m v 222L 可知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 =(4+2)Gm 4L,所以若边长L 和星体质量m 均是原来的两倍,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故D 正确.课时精练1.(多选)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B .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C .由于稀薄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 .卫星克服稀薄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答案 BD解析 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卫星轨道半径变小,动能增大,由于稀薄气体阻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选项A 、C 错误,B 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卫星动能增大,卫星克服稀薄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地球引力做的正功,而地球引力做的正功等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所以卫星克服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选项D 正确.2.(2019·江苏卷·4)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则( )A .v 1>v 2,v 1=GM r B .v 1>v 2,v 1>GM r C .v 1<v 2,v 1=GM r D .v 1<v 2,v 1>GM r答案 B解析 “东方红一号”环绕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只有万有引力做功,因而机械能守恒,其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万有引力做负功,卫星的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因此v 1>v 2;“东方红一号”离开近地点开始做离心运动,则由离心运动的条件可知G Mm r 2<m v 12r,解得v 1>GM r ,B 正确,A 、C 、D 错误. 3.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A.4π2r 2(r -r 1)GT 2B.4πr 13GT 2C.4π2r 3GT2 D.4π2r 2r 1GT 2答案 D解析 取S 1为研究对象,S 1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m 1m 2r 2=m 1(2πT)2r 1,得:m 2=4π2r 2r 1GT 2,故D 正确. 4.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开启了走向深空的新旅程.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的天问一号经过如图所示的发射、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火星停泊、科学探测和离轨着陆六个阶段,其中的着陆巡视器于2021年5月15日着陆火星,则( )A .天问一号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B .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段”运行的周期大于它在“科学探测段”运行的周期C .天问一号从图示“火星捕获段”需经过加速才能运动到“火星停泊段”D .着陆巡视器从图示“离轨着陆段”至着陆火星过程,机械能守恒答案 B解析 由于天问一号需要到达火星,因此其最终会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其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A 错误;由题图可知,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段”运行的轨道半长轴大于它在“科学探测段”运行的轨道半长轴,则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13r 23=T 12T 22,可知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段”运行的周期大于它在“科学探测段”运行的周期,B 正确;天问一号从“火星捕获段”进入轨道较低的“火星停泊段”,需要在近火点减速,选项C 错误;假设着陆巡视器从“离轨着陆段”至着陆火星过程机械能守恒,则随着着陆巡视器到火星表面的距离降低(重力势能减小),着陆巡视器的速度会越来越大(动能增大),到火星表面时速度达到最大,与实际情况不符(出于安全考虑,着陆巡视器着陆火星时,速度应很小),故假设不成立,选项D 错误.5.一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 0,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 ,则地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不致因自转而瓦解的最小密度之比为( )A.T 0TB.T T 0C.T 02T 2D.T 2T 02 答案 D解析 对近地卫星,有 G Mm R 2=m (2πT 0)2R ,M =ρ1·43πR 3,联立解得ρ1=3πGT 02,以地球赤道处一质量为m 0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只有当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或等于它随地球一起旋转所需的向心力时,地球才不会瓦解,设地球不因自转而瓦解的最小密度为ρ2,则有G Mm 0R 2=m 0(2πT)2R ,M =ρ2·43πR 3,联立解得ρ2=3πGT 2,所以ρ1ρ2=T 2T 02,故选D. 6.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对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天和核心舱处于半径为r 3的圆轨道Ⅲ;神舟十二号飞船处于半径为r 1的圆轨道Ⅰ,运行周期为T 1,通过变轨操作后,沿椭圆轨道Ⅱ运动到B 处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则神舟十二号飞船( )A .在轨道Ⅰ和轨道Ⅱ运动经过A 点时速度大小相同B .沿轨道Ⅱ从A 运动到对接点B 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C .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为T 2=T 1(r 1+r 32r 1)3 D .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大于天和核心舱沿轨道Ⅲ运行的周期 答案 C解析 飞船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需要加速,所以沿两轨道经过A 点时速度大小不相同,故A 错误;沿轨道Ⅱ从A 运动到对接点B 过程中,万有引力做负功,速度不断减小,故B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13T 12=(r 1+r 32)3T 22,解得T 2=T 1(r 1+r 32r 1)3,故C 正确;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 r 2=m 4π2T 2r ,解得T =4π2r 3GM,所以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小于天和核心舱沿轨道Ⅲ运行的周期,故D 错误.7.如图所示,某双星系统的两星A 和B 各自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 星和B 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相距为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星的轨道半径为m 1m 1+m 2dB .A 星和B 星的线速度之比为m 1∶m 2C .若在O 点放一个质点,它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D .若A 星所受B 星的引力可等效为位于O 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则m ′=m 23(m 1+m 2)2答案 D解析 双星系统中,两颗星球属于同轴转动模型,角速度相等,周期相等,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 1m 2d 2=m 1ω2r A =m 2ω2r B ,又有d =r A +r B ,解得r A =m 2d m 1+m 2,r B =m 1dm 1+m 2,故A 错误;由v =ωr 得A 星和B 星线速度之比v A v B =r A r B =m 2m 1,故B 错误;在O 点放一个质点,设质量为m ,受到B 的万有引力F B =Gm 2m r B 2,受到A 的万有引力F A =Gm 1m r A 2,因为m 1m 2≠r A 2r B 2,可得F A ≠F B ,故质点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故C 错误;A 星所受B 星的引力可等效为位于O 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Gm 1m 2d 2=Gm 1m ′r A 2,解得m ′=r A 2d 2m 2=m 23(m 1+m 2)2,故D 正确.8.我国已掌握“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为实现“嫦娥”飞船月地返回任务奠定基础.如图所示,假设与地球同球心的虚线球面为地球大气层边界,虚线球面外侧没有空气,返回舱从a 点无动力滑入大气层,然后经b 点从c 点“跳出”,再经d 点从e 点“跃入”实现多次减速,可避免损坏返回舱.d 点为轨迹最高点,离地面高h ,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返回舱( )A .在d 点加速度小于GM(R +h )2B .在d 点速度等于GMR +hC .虚线球面上的c 、e 两点离地面高度相等,所以v c 和v e 大小相等D .虚线球面上的a 、c 两点离地面高度相等,所以v a 和v c 大小相等 答案 C解析 在d 点,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 (R +h )2=ma ,解得a =GM(R +h )2,所以在d 点加速度等于GM(R +h )2,A 错误;若返回舱在与d 点相切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R +h )2=m v 2R +h ,解得v =GMR +h.而在d 点时,由于返回舱做近心运动,则万有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所以线速度小于GMR +h,B 错误;从a 到c 过程由于空气阻力做负功,动能减小,c 到e 过程,没有空气阻力,只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a 、b 、c 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有v a >v c =v e ,C 正确,D 错误.9.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A.n 3k 2T B.n 3kT C.n 2kT D.n kT 答案 B解析 设原来双星间的距离为L ,质量分别为M 、m ,圆周运动的圆心距质量为m 的恒星距离为r ,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质量为m 的恒星:G Mm L 2=m (2πT )2·r ,对质量为M的恒星:G Mm L 2=M (2πT )2(L -r ),得G M +m L 2=4π2T 2·L ,即T 2=4π2L 3G (M +m );则当总质量为k (M +m ),间距为L ′=nL 时,T ′=n 3kT ,选项B 正确. 10.宇宙空间有一种由三颗星A 、B 、C 组成的三星体系,它们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上,绕一个固定且共同的圆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如图中实线所示,其轨道半径r A <r B <r C .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可知这三颗星体( )A .线速度大小关系是v A >vB >vC B .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 A >a B >a C C .质量大小关系是m A >m B >m CD .所受万有引力合力的大小关系是F A =F B =F C 答案 C解析 三星体系中三颗星的角速度ω相同,轨道半径r A <r B <r C ,由v =rω可知v A <v B <v C ,由a =rω2可知a A <a B <a C ,故A 、B 错误;设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L ,由题意可知三颗星受到万有引力的合力指向圆心O ,以C 为研究对象,有G m A m C L 2>Gm B m CL 2,得m A >m B ,同理可知m B >m C ,所以m A >m B >m C ,故C 正确;由于m A >m B >m C ,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可知A 与B 之间的引力大于A 与C 之间的引力,又大于B 与C 之间的引力,又知A 、B 、C 受到的两个万有引力之间的夹角都是相等的,根据两个分力的角度一定时,两个力越大,合力越大,可知F A >F B >F C ,故D 错误.11.(多选)如图所示,月球探测器在一个环绕月球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周期为T 1,飞行一段时间后实施近月制动,进入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 的环月圆轨道,运行周期为T 2,月球的半径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题中数据,无法求出月球探测器的质量B .探测器在椭圆轨道远月点的速度大于近月点的速度C .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R +h )3T 12T 22D .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为2π(R +h )T 2答案 AC解析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对探测器研究时,探测器的质量会被消去,无法求出探测器的质量,故A 正确;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探测器在椭圆轨道远月点的速度小于近月点的速度,故B 错误;设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a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a 3T 12=(R +h )3T 22,解得a =(R +h )3T 12T 22,故C 正确;探测器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小v =2π(R +h )T 2,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月点的速度最大,由于探测器在近月点制动后进入圆轨道,探测器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的速度大于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故D 错误.12.(多选)太空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如图):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这三颗星的质量均为M ,并且两种系统的运动周期相同,则( )A .直线三星系统中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B .直线三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4πRR5GMC .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星体间的距离L =3125R D .三角形三星系统的线速度大小为125GMR答案 BC解析 直线三星系统中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 错误;直线三星系统中,对甲星有G M 2R 2+G M 2(2R )2=M 4π2T 2R ,解得T =4πRR5GM,选项B 正确;对三角形三星系统中任一颗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2G M 2L 2cos 30°=M 4π2T 2·L2cos 30°,又由题知两种系统的运动周期相同,即T =4πRR5GM,联立解得L =3125R ,选项C 正确;三角形三星系统的线速度大小为v =2πR T =2π⎝⎛⎭⎫L 2cos 30°T =36·3125·5GMR,选项D 错误.。

高考中双星模型的几个考向

高考中双星模型的几个考向

高考中双星模型的几个考向江苏灌南县教师发展中心(223500)吴彪成[摘要]双星模型中,两星体的半径关系、线速度关系、能量关系是近几年考查的侧重点,文章采撷几则典例,对双星模型的考查进行剖析,以提高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考;双星模型;考向[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1)08-0052-02两个质量差不多的星体A、B围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特点为两星距离不变,两星角速度相同,它们像是被一个无形的杆连接着。

双星模型中两星体的半径关系、线速度关系、能量关系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侧重点,下面采撷几则典例对双星模型的考查进行剖析。

考向一、变静态为动态这类题目不仅能考查双星的速率比、半径比,还能考查一对双星的质量变化、距离变化、周期变化等。

具体解答时,可利用圆周运动规律,抓住变与不变的因素,推导通式解决该类动态变化问题。

[例1]如果两颗恒星靠得较近,它们可以依靠相互间的引力绕行,这叫“双星”系统。

在银河系中,就存在着许多“双星”系统。

如图1所示,恒星A和B绕着它们连线上的O点转动,构成“双星”系统。

已知OA>OB,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恒星A的质量必定小于恒星B的质量B.恒星B的速度必定大于恒星A的速度C.若双星间距离恒定,则它们的总质量越大,转动周期越长D.若双星的总质量恒定,则它们的距离越大,转动周期越短分析:设双星系统A、B的质量分别为m1、m2,回旋半径分别为r1、r2,双星的距离为L,根据Gm1m2L2=m1()2πT2r1=m2()2πT2r2可得r1r2=m2m1,因r1>r2,故m1<m2,选项A正确;双星系统A、B的周期相等,r1>r2,根据v=2πT r,可知v1>v2,选项B错误;根据Gm1m2L2=m1()2πT2r1,r1r2=m2m1,r1+r2=L,解得T=所以两颗恒星间距离一定时,它们的总质量越大,转动周期越短,选项C错误,D正确。

双星系统

双星系统
两恒星之间分别提供了两恒星运动恒星质量轨道半径旋转中心靠匀速圆周运动相等相等相等相等和和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向心力向心力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反作用力越大越大越小越小质量大的物体质量大的物体13重点难点小结重点难点小结度与半径成与质量成6
教学补充:
“双星”问题探 究
学习目标:
1、了解双星模型。
2、理解双星模型的特点及其运动规律。
3、会用万有引力定律及相关公式解双星 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用万有引力定律及相关公式解决双星问题
• 难点:

区分万有引力公式中的(R)与圆周运动轨道半径(r)
哈柏太空望远镜 拍摄的天狼星双 星系统,在左下 方可以清楚的看 见天狼伴星(天 狼 B)。
双星模型
所谓的“双星”就是指两颗 恒星相在互的万有引力 作用下,绕 两颗星连线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的系统。
重点、难点小结
* 5.两颗恒星的轨道半径与恒星质量成 反比 ,线速 度与半径成 正比 与质量成 反比 。
* 6.两子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关系。
物体1:
G M1M2 L2

M1
v12 r1
M1r112
物体2:
G
M1M 2 L2
M2
v22 r2
M 2r222
例: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 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
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作业
• 必做题:大本:P41 典例

P42 4

小本:P115 8
• 选做题:大本:P42 5
谢谢!
• 5.两颗恒星间的距离和各自做圆周运动的轨道 半径是否相同?找出对应的轨道半径与两者间 距离的关系?

2023年高考小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25双星和多星问题

2023年高考小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25双星和多星问题

专题25双星和多星问题【知识梳理】 一、双星模型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

如图:2.特点(1)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Gm 1m 2L 2= ,Gm 1m 2L 2= 。

(2)两颗星的周期、角速度 ,即T 1= ,ω1= 。

(3)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 。

(4)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m 1m 2= 。

(5)双星的运动周期T = 。

(6)双星的总质量m 1+m 2= 。

二、多星模型1.定义:所研究星体的万有引力的 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角速度或周期相同。

2.常见的多星模型另外两星球对其万有引另外两星球对其万有引另外三星球对其万有引【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强大引力作用,会形成短时间的双星系统。

如图所示,黑洞A 、B 可视为质点,它们围绕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AO 大于BO ,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洞A 的向心力大于B 的向心力 B .黑洞A 的线速度大于B 的线速度C .黑洞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D .两黑洞之间的距离越大,A 的周期越小2.“慧眼”望远镜是中国第一颗空间X 射线天文卫星,既可以实现宽波段、大视场X 射线巡天又能够研究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体。

在利用“慧眼”观测美丽的银河系时,发现某双黑洞间的距离为S ,只在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则双黑洞总质量为( ) A .3224S GT πB .2234T GS πC .2324S GT πD .23243S GT π3.“双星”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天体系统,这种系统之所以稳定的原因之一是系统的总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0,如图所示,A 、B 两颗恒星构成双星系统,绕共同的圆心O 互相环绕做匀速圆周运动,距离不变,角速度相等,已知A 的动量大小为p ,A 、B 的总质量为M ,A 、B 轨道半径之比为k ,则B 的动能为( )A .()221kp k M+B .()212k p kM+C .()212k p kM-D .()221kp k M-4.中国科学家利用“慧眼”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了银河系的MaxiJ1820+070是一个由黑洞和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距离地球约10000光年。

0衡水中学物理最经典-物理建模系列(八) 天体运行中的“两种常见模型”

0衡水中学物理最经典-物理建模系列(八) 天体运行中的“两种常见模型”

物理建模系列(八) 天体运行中的“两种常见模型”1.双星模型 (1)模型构建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称为双星.(2)模型条件①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②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 (3)模型特点①“向心力等大反向”——两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故F 1=F 2,且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颗行星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②“周期、角速度相同”——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角速度相等. ③“半径反比”——圆心在两颗行星的连线上,且r 1+r 2=L ,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行星的质量成反比.2.三星模型 系统三星系统(正三角形排列)三星系统(直线等间距排列)图示向心力的来源另外两星球对其万有引力的合力另外两星球对其万有引力的合力例 (2018·河北定州中学摸底)双星系统中两个星球A 、B 的质量都是m ,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实际观测该系统的周期T 要小于按照力学理论计算出的周期理论值T 0,且TT 0=k (k <1),于是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受到了一颗未发现的星球C的影响,并认为C 位于A 、B 的连线正中间,相对A 、B 静止,则A 、B 组成的双星系统周期理论值T 0及C 的质量分别为( )A .2π L 22Gm ,1+k 24k m B .2π L 32Gm ,1-k 24k m C .2π2Gm L 3,1+k 24km D .2πL 32Gm ,1-k 24k2m 【解析】 由题意知,A 、B 的运动周期相同,设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对A 有,Gm 2L2=m ⎝⎛⎭⎫2πT 02r 1,对B 有,Gm 2L2=m ⎝⎛⎭⎫2πT 02r 2,且r 1+r 2=L ,解得T 0=2π L 32Gm;有C 存在时,设C 的质量为M ,A 、B 与C 之间的距离r ′1=r ′2=L 2,则Gm 2L 2+GMm r ′21=m ⎝⎛⎭⎫2πT 2r 1,Gm 2L 2+GMm r ′22=m ⎝⎛⎭⎫2πT 2r 2,解得T =2π L 32G (m +4M ),TT 0=mm +4M=k 得M =1-k 24k 2m .【答案】 D解答双星问题应注意“两等”“两不等”(1)“两等”①它们的角速度相等.②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它们受到的向心力大小总是相等的.(2)“两不等”①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是它们连线上的一点,所以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双星间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它们的轨道半径之和才等于它们间的距离.②由m 1ω2r 1=m 2ω2r 2知由于m 1与m 2一般不相等,故r 1与r 2一般也不相等.[高考真题]1.(2016·课标卷Ⅲ,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解析】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 、C 、D 错误,B 正确.【答案】 B2.(2014·课标卷Ⅱ,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A.3πGT 2g 0-gg 0 B .3πGT 2g 0g 0-gC.3πGT2 D .3πGT 2g 0g【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在两极处G Mm R 2=mg 0,在赤道上:G Mm R 2=mg +m (2πT )2R ,地球的质量:M =43πR 3ρ,联立三式可得:ρ=3πGT 2g 0g 0-g,选项B 正确.【答案】 B3.(2015·课标卷Ⅱ,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 m/s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 m/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103 m/sB .东偏南方向,1.9×103 m/sC .西偏北方向,2.7×103 m/sD .东偏南方向,2.7×103 m/s【解析】 附加速度Δv 与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速度v 2及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v 1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由余弦定理可知,Δv =v 21+v 22-2v 1v 2cos 30°≈1.9×103 m/s ,方向东偏南方向,故B 正确,A 、C 、D 错误.【答案】 B[名校模拟]4.(2018·山东临沂高三上学期期中)据报道,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包括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这4颗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设海陆雷达卫星的轨道半径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n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到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到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B .海陆雷达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C .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角速度之比为n 32∶1D .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周期之比为1∶n 32【解析】 由于轨道半径不同,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相等,A 错;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可知,B 项正确;由ω=GM r 3∝r -32得,ω1∶ω2=n -32∶1,由T =2πr 3GM得,T 1∶T 2=1∶n -32,C 、D 均错.【答案】 B5.(2018·山东济南一中上学期期中)在未来的“星际穿越”中,某航天员降落在一颗不知名的行星表面上.该航天员从高h =L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时,与抛出点的距离是5L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星球的质量M =v 20R22GLB .该星球的质量M =2v 20R25GLC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v 0 R 2LD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v 0R L【解析】 在该星球表面处:mg =GMm R 2,g =GM R 2,x =v 0t ,y =12gt 2=L ,t =2Lg,由5L =x 2+y 2,得g =v 202L ,M =v 20R 22GL,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gR =v 0R2L,故A 、C 正确.【答案】 AC 6.(2018·山东潍坊高三上学期期中)2017年8月16日凌晨,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目前“墨子”已进入离地面高度为h 的极地预定轨道(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如图所示.若“墨子”从北纬3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正上方,所用时间为t ,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忽略地球自转,由以上条件可知( )A .地球的质量为gRGB .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为π2tC .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πR2tD .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π(R +h )2t【解析】 在地球表面Mg =GMm R 2,M =gR 2G ,A 错;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历时t =T4,而T =2πω,所以ω=π2t ,B 对;v =ω(R +h )=π(R +h )2t,C 错,D 对.【答案】 BD课时作业(十三) [基础小题练]1.(2018·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2∶1,环绕甲、乙两行星表面运行的两卫星周期之比为4∶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行星表面卫星的动能之比为1∶4B .甲、乙两行星表面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1∶4C .甲、乙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1∶2D .甲、乙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2∶1 【解析】 由GMm r 2=mrω2=m v 2r 得ω=GMr 3,v = GM r ,E k =12m v 2, T =2πω=2πr 3GM,代入数据得M 甲∶M 乙=1∶2,ω甲∶ω乙=1∶4,v 甲∶v 乙=1∶2,卫星质量关系不知,不能比较动能大小.【答案】 BC2.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a 倍,质量是地球的b 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T ,引力常量为G ,则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A.4πGb 2T 2a 2 B .4πa GT 2bC.3πb GT 2aD .4πbGT 2a【解析】 对于近地卫星,设其质量为m ,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 ⎝⎛⎭⎫2πT 2R ,得地球的质量M =4π2R 3GT 2,地球的密度为ρ=M 43πR 3=3πGT2;已知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a 倍,质量是地球的b 倍,结合密度公式ρ=mV ,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是地球的b a 倍,所以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3πbGT 2a,故C 正确.【答案】 C3.双星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 、b 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体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两星体的轨道半径之和为l 1,轨道半径之差为l 2,a 星体轨道半径大于b 星体轨道半径,a 星体的质量为m 1,引力常量为G ,则b 星体的周期为( )A.2π2l 21(l 1-l 2)Gm 1B .2π2l 21(l 1+l 2)Gm 1C.2π2l 21(l 1-l 2)Gm 1(l 1+l 2)D .2π2l 21(l 1+l 2)Gm 1(l 1-l 2)【解析】 设a 星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1,b 星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2,则r 1+r 2=l 1,r 1-r 2=l 2,解得r 1=l 1+l 22,r 2=l 1-l 22,双星系统根据Gm 1m 2l 21=m 1⎝⎛⎭⎫2πT 2r 1,Gm 1m 2l 21=m 2⎝⎛⎭⎫2πT 2r 2,得m 1m 2=r 2r 1,即双星系统中星体质量与轨道半径成反比,得b 星体的质量m 2=r 1m 1r 2=(l 1+l 2)m 1l 1-l 2,a 、b 两星体运动周期相同,对a 星体有Gm 1m 2l 21=m 1⎝⎛⎭⎫2πT 2r 1,解得T =2π2l 21(l 1-l 2)Gm 1,A 选项正确.【答案】 A4.(2018·江苏泰州高三上学期期中)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此时天宫二号绕地飞行一圈时间为92.5 min ,而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圈时间为24 h ,根据此两组数据我们能求出的是( )A .天宫二号与地球同步卫星受到的地球引力之比B .天宫二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之比C .天宫二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之比D .天宫二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之比【解析】 由F =GMm r 2及GMm r 2=mrω2=m v 2r =ma 可知,ω=GMr 3,T =2π r 3GM,a =GMr2,v =GMr,已知周期关系可确定半径关系,进而确定线速度关系,加速度关系,但由于不知天宫二号和同步卫星的质量关系,故所受地球引力关系不确定,地球半径未知,所以离地高度关系不确定,C 、D 正确.【答案】 CD5.(2018·安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地球和火星的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火星和地球相比( )行星 半径/m 质量/kg 公转轨道半径/m地球 6.4×106 6.0×1024 1.5×1011 火星3.4×1066.4×10232.3×1011A.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0.45倍 B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1.4倍 C .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的0.43倍 D .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的0.28倍 【解析】 根据第一宇宙速度公式v = GMR (M 指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v 火v 地=R 地R 火=6.4×1063.4×106=1.4 ,故A 错误,B 正确.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 =GMr 2(M 指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a 火a 地=r 2地r 2火=(1.5×10112.3×1011)2=0.43,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 BC6.(2018·山东泰安高三上学期期中)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椭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轨道3到地面的高度为h ,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B .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小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C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时的速度D .卫星在轨道3上的线速度为v =Rg R +h【解析】 卫星经历两次点火加速才转移至同步轨道3,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肯定大于轨道1上的机械能,A 对;由T =2πr 3GM可知,B 错;由于v =GMr,所以v 1>v 3,又轨道2上Q 点离心运动,由v Q >v 1可知v Q >v 3,所以v Q >v P ,C 错;将r =R +h ,GM =gR 2,代入v =GMr得v =R gR +h,D 对. 【答案】 AD[创新导向练]7.巧思妙想——以“苹果”为话题考查天体运行规律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 m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7.27×10-5rad/s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 2,在地球表面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103 m/s ,第三宇宙速度为16.7×103 m/s ,月地中心间距离为3.84×108 m .假设地球上有一颗苹果树长到月球那么高,则当苹果脱离苹果树后,请根据此时苹果线速度的计算,判断苹果将不会( )A .落回地面B .成为地球的“苹果月亮”C .成为地球的同步“苹果卫星”D .飞向茫茫宇宙【解析】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7.27×10-5rad/s ,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3.84×108 m ,地球上有一棵苹果树长到了接近月球那么高,根据v =rω得:苹果的线速度为v =2.8×104 m/s ,第三宇宙速度为16.7×103 m/s ,由于苹果的线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所以苹果脱离苹果树后,将脱离太阳系的束缚,飞向茫茫宇宙,故A 、B 、C 正确.【答案】 ABC8.科学探索——以“一箭20星”为背景考查卫星运行参数月球和地球的质量之比为a ∶1,半径之比为b ∶1,将一单摆由地球带到月球,将摆球从与地球表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释放点高度低于悬点高度),释放时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当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在月球上和地球上摆线对摆球的拉力之比为( )A.b 2a B .a b 2C.a 2bD .b a2【解析】 设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摆球释放的高度为h ,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有mgh =12m v 2,摆球在最低点有F -mg =m v 2l ,得F =mg +2mghl,F 与g 成正比.在星球表面上有GMm R 2=mg ,得g =GM R 2,故摆球在月球和地球上受到的拉力之比为ab 2,B 选项正确. 【答案】 B9.军事科技——以导弹拦截为背景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知识2016年1月27日,我国在境内再次成功地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中段是指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空间依靠惯性飞行的一段.如图所示,一枚蓝军弹道导弹从地面上A 点发射升空,目标是攻击红军基地B 点,导弹升空后,红军反导预警系统立刻发现目标,从C 点发射拦截导弹,并在弹道导弹飞行中段的最高点D 将其击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E 到D 过程,弹道导弹机械能不断增大B .图中E 到D 过程,弹道导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 .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运动轨迹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D .弹道导弹飞行至D 点时速度大于7.9 km/s【解析】 图中E 到D 过程, 导弹在大气层外空间依靠惯性飞行,没有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变,远离地球,轨道变大,速度减小,万有引力减小,所以加速度减小,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动轨迹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A 错误,B 、C 正确;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而D 点在大气层外部,所以轨道要大于近地卫星轨道,运行速度要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 错误;故选B 、C.【答案】 BC10.探测火星——以火星探测为背景考查星体运行规律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进步,太空探测越来越向深空发展,火星正在成为全球航天界的“宠儿”.我国计划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假设某宇航员登上了火星,在其表面以初速度v 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仅受火星的引力作用),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火星的直径为d ,引力常量为G ,则( )A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d hB .火星的密度为3v 24πGhdC .火星的质量为v 2d 22GhD .火星的“近火卫星”运行周期为2πvd h【解析】 在火星表面竖直上抛的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第一宇宙速度为v 0,火星的自转周期为T ,则2gh =v 2,得g =v 22h,在火星表面的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也是在火星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mg =G Mm r 2=m (2πT )2r ,又r=d 2,M =43πr 3·ρ,得:v 0=v d 4h ,M =v 2d 28Gh ,ρ=3v 24πGhd,T =2πv dh2,故选B. 【答案】 B[综合提升练]11.(2018·山东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火箭载着宇宙探测器飞向某行星,火箭内平台上还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飞时,以加速度g 02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 0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已知地球半径为R 0.(1)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是起飞前的1718,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h ;(2)探测器与箭体分离后,进入行星表面附近的预定轨道,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测量,若测得探测器环绕该行星运动的周期为T 0,试问: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多少?(假定行星为球体,且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 )【解析】 (1)火箭起飞前有:N 1=mg 0 火箭起飞后有:N 2-mg =mg 02 且有N 1N 2=1718GMmR 2=mg 0 GMm(R +h )2=mg联立以上各式解得h =R2.(2)设行星半径为r ,质量为M ,密度为ρ,则 GM 1m r 2=mr ⎝⎛⎭⎫2πT 02由ρ=M 1V ,V =43πr 3得ρ=3πGT 20. 【答案】 (1)R 2 (2)3πGT 2012.中国计划在2017年实现返回式月球软着陆器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宇航员在月球上着陆后,自高h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测出水平射程为L (这时月球表面可以看成是平坦的),已知月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1)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及月球的质量M 月;(2)如果要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运行的卫星,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为多大?(3)当着陆器绕距月球表面高H 的轨道上运动时,着陆器环绕月球运动的周期是多少?【解析】 (1)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h =12gt 2① L =v 0·t ②得g =2h v 20L 2③ 着陆器在月球表面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M 月m R 2=mg ④得M 月=2h v 20R 2GL 2⑤ (2)卫星绕月球表面运行,有GM 月m ′R 2=m ′v 2R ⑥联立⑤⑥得v =v 0L2hR ⑦ (3)由牛顿第二定律有G M 月m (R +H )2=m (R +H )4π2T 2⑧联立⑤⑧得T =2π2L 2(R +H )3hR 2v 20. 【答案】 (1)2h v 20L 2 2h v 20R 2GL 2 (2)v 0L 2hR (3)2π2L 2(R +H )3hR 2v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周运动中的“双星模型”
宇宙中往往会有相距较近,质量可以相比的两颗星球,它们离其它星球都较远,因此其它星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将各自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O做同周期的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6所示,这种结构叫做双星.双星问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⑴由于双星和该固定点O 总保持三点共线,所以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必相等,即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必相等,因此周期也必然相同。

⑵由于每颗星的向心力都是由双星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提供的,因此大小必然相等,
由可得,可得,,即固定点O离质量大的星较近。

列式时须注意: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中的r表示双星间的距离,按题意应该是L,而向心力表达式中的r表示它们各自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在本题中为r1、r2,千万不可混淆。

【例1】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探寻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天文学家观测河外星系大麦哲伦云时,发现了LMCX-3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A和不可见的暗星B构成。

两星视为质点,不考虑其它天体的影响,A、B围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如图1所示。

引力常量为G,由观测能够得到可见星A的速率v和运行周期T。

如图1
(1)可见星A所受暗星B的引力F A可等效为位于O点处质量为m’的星体(视为质点)对它的引力,设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m2,试求m’(用m1、m2表示);
(2)求暗星B的质量m2与可见星A的速率v、运行周期T和质量m1之间的关系式;
(3)恒星演化到末期,如果其质量大于太阳质量m s的2倍,它将有可能成为黑洞。

若可见星A的速率v=2.7×105m/s,运行周期T=4.7π×104s,质量m1=6m s,试通过估算来判断暗星B有可能是黑洞吗?(G=6.67×10-11N·m2/kg2,m s=2.0×1030kg)
解析:设A、B的圆轨道半径分别为,由题意知,A、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设其为。

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设A、B间距离为,则
由以上各式解得
由万有引力定律,有,代入得
令,通过比较得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而可见星A的轨道半径
将代入上式解得
(3)将代入上式得
代入数据得
设,将其代入上式得
可见,的值随的增大而增大,试令,得
可见,若使以上等式成立,则必大于2,即暗星B 的质量必大于,由此可得出结论:暗星B 有可能是黑洞。

【例2】两个带异种电荷的粒子A 和B ,带电量分别为5q 和—q ,质量分别为5m 和m ,
两者相距L ,它们之间除了相互作用的电场力之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若要始终保持粒
子A 、B 之间的距离不变,则关于这两粒子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速率相同
B . 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周期相同
C . 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D . 不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
分析:要始终保持粒子A 、B 之间的距离不变,它们必须绕共同质心做匀速圆周运。

这类
似天体运动中的“双星模型”。

运用“双星模型”的求解方法就可以简便地求解本题。

设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如图所示:
根据向心力公式可得: k 22
5L
q =5 m L 1ω2=m L 2ω2 有因为L =L 1+L 2 解得v A =ωL 1=mL kq 62 v B =mL
kq 6252
所以只有B 正确。

评析:这道题是电学中的力学题目,电荷间的库仑力与天体运动中的万有引力非常相似。

因此我们用“双星模型”来解这道电学题目,就可以问题得到简单化。

通过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建立物理模型的基本程序
(1) 通过审题,摄取题目信息。

如物理现象(圆周运动、某个方向抛出、磁场或电
场中偏转等)、物理事实(发热、停下来、匀速、平衡等)、物理情景、物理状态、物理过
程。

(2) 弄清题目中所给信息的诸多因数中什么是其主要因数。

A L 1 L 2 O
5m m
例如在受力分析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等作用,当我们分析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时,有时就可忽略掉竖直方向上的作用。

又如在分析带电粒子(质子、电子、α粒子等基本粒子)在电场、磁场或电场和磁场组成的复合场中的受力时,往往可以忽略掉重力的作用(有特别说明例外)。

(3)在寻找与已有信息(某种知识、方法、模型)的相识、相近或联系,通过类比联想或抽象概括,或逻辑推理,或原型启发,建立新的物理模型,将新情景问题“难题”转化为常规命题。

(4)选择相关的物理规律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