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尧舜”是人们公 认的圣明者,于是用其泛称圣人。 • (3)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信《春赋》)——绿珠
四、并提
• (一)并提的涵义 • (二)并提的分类
• 1、单句并提。指单句内两个以上的事物分别相并合。例如: • (1)宫中府中,具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 师表》) • 该句是“陟臧罚否”,结构上是谓语、宾语分别并合。 •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迥清倒影。(《水经注· 巫山· 巫峡》 郭1—19) • 素湍:洁白的急流。绿潭:碧绿的深潭。迥清:回旋着的清流。 承上文的“素湍”;倒影,倒映着的影子。承上文的绿潭。“素 湍迥清”“绿潭倒影”,将一幅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 2、对句并提,复句中前后两个或两个分句中的事物分别相并合。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一、古代汉语中具有给予意义的动词 “赐”“与”“予”“遗(馈)”“贻”等可 以带双宾语。 • 二、古汉语中具有告示知、教示意义的动词 “语”“告”“教”“示”等可以带双宾语, 它们所带的双宾语,近宾语表示告知、教示的 对象,远宾语表示告示知、教示的内容。 • 三、古代汉语中有不少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 了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这种双宾语结 构在理解和翻译上都非常值得注意。 • 四、古汉语中有些使动用法的动词也可以带双 宾语,这更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
第六章 古汉语中的修辞
• 第一节 古代汉语修辞综述 • “修辞”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 乾卦· 文言》: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 也。” • 古代汉语修辞,是指通过对古代的文献语言进 行曲调整、修饰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活动过 程。古代汉语修辞的内容包括:词语修辞、句 子修辞、篇章修辞等[1]。 • [1] 周光庆 古代汉语教材457页
• 一、“于”(於、乎)的用法 • 1 ,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 “从”、“到”,这种介词结构作补语。 • 2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在”、“从”、 “到”,这种介词结构通常作补语或状语。 • 3,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向”、 “跟”、:“给“、“对于、”这种介宾结构,常作补 语或状玉器。 • 4 ,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这种 介宾结构常用在形容词后面,作补语。 • 二、“以”的用法 • 三、“为”的用法
•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语序
• 一、宾语前置式
•
(一)“唯……是……”式
• (二)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前面 • (三)在有否定词“不”“莫”“未”“无” 的否定句 中,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 。 二、谓语前置式 三、定语后置式 (一)“者”字结构作定语后置
•
第四节 双宾语句
• 第四节、连词 •
• • • • 一、“而”的用法 二“则”的用法 三“以”的用法 四“与”的用法
• 第五节 助词
• 一、结构助词 • 二、语气助词 • 三、衬音助词
• 1、叵 等于“不可” • (1 )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许慎《说文解 字叙》) • 2、诸 等于“之于”或“之乎”。 •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 梁惠王下》) • (2)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诸鄢。《左传· 隐公 元年》) • 3、盍 等于“何不”。 • (1)中心好之,盍饮食之。《诗经· 王风· 有杕之杜》) • 4、焉 等于“于之”或“于是”。 •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述而》) • (2)虢叔死焉,他邑唯命。(《左传· 隐公元年》) • 5、尔 等于“如此”。 •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 6、然 等于“如此”。
(二)引事
• 1,明引
• (1)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 赵良寒流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 马迁《报任安书》 • 这个例子明引了三个历史故事,表明了自己是刑余之 人,为同列所耻,通过文中人名可知典故出处:卫灵 公故事见于《春秋》和《史记· 孔子世家》(李善注引 《孔子家语》);商鞅的故事见于《史记· 商鞅列传》; 赵谈的故事,见子《史记· 袁盎列传》 • (2)盖钟子期死,伯牙终生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 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司马迁《报任安书》)
2,暗引
• (1)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 凤逸之士,皆欲收 名定价于君候,(李 白《与韩荆州书》) • “登龙门”,用的是东汉李膺的故事,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 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 门”。 • (2)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 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 • 第五节 省略句
• • • • • • 一、主语省略 二、谓语省略 三.宾语省略 四、兼语省略 五、“曰“字省略 六、介词的省略
• 第六节 习惯句式
• • 一、“……孰与……” • 二、“何 …… 为”“何以 …… 为”“何 以为” • 三“何……之……” • 四“不亦……乎?” • 五“无乃……乎?” • 六“得无……乎?” • 七“如何”“若何”“奈何”
• 第二节 汉字的构造
• 一、六书的名称由来 • 二、“六书”的内容 • (一)象形 • (二)指事 • (三)会意 • (四)形声 • (五)转注 • (六)假借 • 三、“六书”说的新探索 • (一)“四体二用”说 • (二)“三书”说 (三)写词说
第三节 古书中的用字
• • • • • 一、古今字 二、异体字 三、繁简字 四、通假字 五、避讳字
古代汉语通论
二零零五年九月
目
• • • • • • • •
录
第一章 文字 第二章 词汇 第三章 语法(一) 第四章 语法(二) 第五章 语法(三) 第六章 古代汉语修辞 第七章 工具书和工具书的使用 第八章 音韵学基础
绪 论
• • • •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的内容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 四、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 2.用泛称代特称。用通名代专名、全体代部 分。 • (1)晉國,天下莫強焉。(《孟子•梁惠王上》)——“晋国”
本来包括战国的韩、魏、赵三国,这里专指魏国,成为特称。 • (2)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子》)—— “神州”泛指“中国”,这里用来特指被金侵占的中原大地。
• 3.用特称代泛称
三、代称
• 1.用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 (1)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二毛”指花白头发,这是老年人的特征,借用来指代老年人。 • ( 2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潛《桃花源記》) ——“ 黄 发”“垂髫”是老人和小孩的特征,借来指老人、小孩。 • (3)爲肥甘不足於口與?輕煖不足於體與?(《孟子•齊桓晉文 之事》)——“肥甘”代美味的食物,“轻煖”代高贵的衣服。
第四章 语法(二)
• • • • • • 第一节 古代汉语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形式 四、古汉语中的“为”字句 五、特殊判断句
•
• • • • • • • •
第二节 古代汉语被动句
一、被动句的特点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一)一类是没有结构标志 (二)另一类,是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 1、用“於(于)”字的被动句式 2、用“为”或“……所……”表被动 3、用“见”或“见……于……”的被动句式 4、用“被”字的被动句式
• • • • • • • • • •
第三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 二、词的本义 (一)什么是本义 (二)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 三、词的引申义 (一)什么是引申义 (二)词义引申的方式 (三)词义引申的途径 四、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 第四节 同义词和同义词辨析
• • • • • • 一、同义词的定义 二、同义词的确证 三、同义词的辨析 1、词义上的差别 2、与其他词的搭配功能不同 3、表达色彩的差别
• 第三节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
•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 • 第四节 名词用作状语
•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 •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
•
第五节 动词用作状语
•
第六节 为动用法等
•
• 第七节 词类活用的条件
• (一)名词、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 (三)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
• • • • • • •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力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2,郭锡良 古代汉语 天津教育出版社 3,许嘉璐 古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洪成玉 古代汉语教程 中华书局 5,朱振家 古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6,王宁 古代汉语通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文
字
• 第一节 汉字形体的流变
(三)引文
• 1,直接引文
• (1)《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尤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五代史伶官 传叙》) • 2,间接引文 • (1)“商旅不行”(《岳阳楼记》)这句话引自《易 经· 复卦》但文中没有指明出处 • (2)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马 中锡《中山狼传》) • 这里“守株缘木”化用了《韩非子· 五蠹》中的寓言故 事“守株待遇兔”和《孟子· 梁 • 惠王》中的比喻“缘木求鱼”。
第五章 语法(三)(虚词)
• 第一节、代词
• • • • •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四、无定代词 五、辅助性代词
• 第二节、副词
• • • • • • • • 一、程度副词 二、范围副词 三、时间副词 四、情态副词 五、否定副词 六、谦敬副词 七、语气副词 八、指代性副词
• 第三节、介词
第二节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 一、引用 • (一)引言 • ( 1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 惟新。”(《书经· 盘庚上》)(格言) •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 者,我之谓也。(《庄子· 秋水》)(俗语) • ( 3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歌 谣。
二、譬喻
• (一)明喻 • (1)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经· 郑风· 有 女同车》) •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山木》) • ( 3 )夫虽无四方之尤,然谋臣与不牙之士, 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到至,必 求之。(《国语· 越语上》) • (4)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 乎了。(《国语· 周语》)
第二章 词 汇
• 第一节 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 • • • • • • 一、古今词汇构成状况 (一)古今词汇的消长沿用 (二)词汇的发展趋势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 (一)复音词的形成途径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的分类
•
•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 • • • • • • •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的基本情况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三)、词义的程度轻重不同
(二)隐喻
• ( 1 )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 (《史記 · 鴻門宴》) ——“ 刀俎”喻项羽一方。 用“鱼肉”喻刘邦一方,形象化地说明了敌强 我弱的形势。 • ( 2 )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皇,執蝘蜓而嘲龜 龍。不亦病乎?(揚雄《解嘲》)——鸱枭、 蝘蜓比喻啤鄙的人,凤皇、龟龙比喻高尚的人。 • ( 3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古诗为 焦仲卿妻作》) • ( 4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 赤壁之 战》)
第三章 语法(一)
• 第一节 名词等用如动词
• • • • • 一、名词和名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 (一)普通名词等用作动词 (二)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三、数词活用为动词
• 第二节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 • • • • • •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一)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二)方位名词用作使动
四、并提
• (一)并提的涵义 • (二)并提的分类
• 1、单句并提。指单句内两个以上的事物分别相并合。例如: • (1)宫中府中,具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 师表》) • 该句是“陟臧罚否”,结构上是谓语、宾语分别并合。 •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迥清倒影。(《水经注· 巫山· 巫峡》 郭1—19) • 素湍:洁白的急流。绿潭:碧绿的深潭。迥清:回旋着的清流。 承上文的“素湍”;倒影,倒映着的影子。承上文的绿潭。“素 湍迥清”“绿潭倒影”,将一幅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 2、对句并提,复句中前后两个或两个分句中的事物分别相并合。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一、古代汉语中具有给予意义的动词 “赐”“与”“予”“遗(馈)”“贻”等可 以带双宾语。 • 二、古汉语中具有告示知、教示意义的动词 “语”“告”“教”“示”等可以带双宾语, 它们所带的双宾语,近宾语表示告知、教示的 对象,远宾语表示告示知、教示的内容。 • 三、古代汉语中有不少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 了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这种双宾语结 构在理解和翻译上都非常值得注意。 • 四、古汉语中有些使动用法的动词也可以带双 宾语,这更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
第六章 古汉语中的修辞
• 第一节 古代汉语修辞综述 • “修辞”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 乾卦· 文言》: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 也。” • 古代汉语修辞,是指通过对古代的文献语言进 行曲调整、修饰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活动过 程。古代汉语修辞的内容包括:词语修辞、句 子修辞、篇章修辞等[1]。 • [1] 周光庆 古代汉语教材457页
• 一、“于”(於、乎)的用法 • 1 ,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 “从”、“到”,这种介词结构作补语。 • 2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在”、“从”、 “到”,这种介词结构通常作补语或状语。 • 3,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向”、 “跟”、:“给“、“对于、”这种介宾结构,常作补 语或状玉器。 • 4 ,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这种 介宾结构常用在形容词后面,作补语。 • 二、“以”的用法 • 三、“为”的用法
•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语序
• 一、宾语前置式
•
(一)“唯……是……”式
• (二)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前面 • (三)在有否定词“不”“莫”“未”“无” 的否定句 中,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 。 二、谓语前置式 三、定语后置式 (一)“者”字结构作定语后置
•
第四节 双宾语句
• 第四节、连词 •
• • • • 一、“而”的用法 二“则”的用法 三“以”的用法 四“与”的用法
• 第五节 助词
• 一、结构助词 • 二、语气助词 • 三、衬音助词
• 1、叵 等于“不可” • (1 )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许慎《说文解 字叙》) • 2、诸 等于“之于”或“之乎”。 •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 梁惠王下》) • (2)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诸鄢。《左传· 隐公 元年》) • 3、盍 等于“何不”。 • (1)中心好之,盍饮食之。《诗经· 王风· 有杕之杜》) • 4、焉 等于“于之”或“于是”。 •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述而》) • (2)虢叔死焉,他邑唯命。(《左传· 隐公元年》) • 5、尔 等于“如此”。 •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 6、然 等于“如此”。
(二)引事
• 1,明引
• (1)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 赵良寒流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 马迁《报任安书》 • 这个例子明引了三个历史故事,表明了自己是刑余之 人,为同列所耻,通过文中人名可知典故出处:卫灵 公故事见于《春秋》和《史记· 孔子世家》(李善注引 《孔子家语》);商鞅的故事见于《史记· 商鞅列传》; 赵谈的故事,见子《史记· 袁盎列传》 • (2)盖钟子期死,伯牙终生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 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司马迁《报任安书》)
2,暗引
• (1)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 凤逸之士,皆欲收 名定价于君候,(李 白《与韩荆州书》) • “登龙门”,用的是东汉李膺的故事,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 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 门”。 • (2)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 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 • 第五节 省略句
• • • • • • 一、主语省略 二、谓语省略 三.宾语省略 四、兼语省略 五、“曰“字省略 六、介词的省略
• 第六节 习惯句式
• • 一、“……孰与……” • 二、“何 …… 为”“何以 …… 为”“何 以为” • 三“何……之……” • 四“不亦……乎?” • 五“无乃……乎?” • 六“得无……乎?” • 七“如何”“若何”“奈何”
• 第二节 汉字的构造
• 一、六书的名称由来 • 二、“六书”的内容 • (一)象形 • (二)指事 • (三)会意 • (四)形声 • (五)转注 • (六)假借 • 三、“六书”说的新探索 • (一)“四体二用”说 • (二)“三书”说 (三)写词说
第三节 古书中的用字
• • • • • 一、古今字 二、异体字 三、繁简字 四、通假字 五、避讳字
古代汉语通论
二零零五年九月
目
• • • • • • • •
录
第一章 文字 第二章 词汇 第三章 语法(一) 第四章 语法(二) 第五章 语法(三) 第六章 古代汉语修辞 第七章 工具书和工具书的使用 第八章 音韵学基础
绪 论
• • • •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的内容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 四、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 2.用泛称代特称。用通名代专名、全体代部 分。 • (1)晉國,天下莫強焉。(《孟子•梁惠王上》)——“晋国”
本来包括战国的韩、魏、赵三国,这里专指魏国,成为特称。 • (2)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子》)—— “神州”泛指“中国”,这里用来特指被金侵占的中原大地。
• 3.用特称代泛称
三、代称
• 1.用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 (1)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二毛”指花白头发,这是老年人的特征,借用来指代老年人。 • ( 2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潛《桃花源記》) ——“ 黄 发”“垂髫”是老人和小孩的特征,借来指老人、小孩。 • (3)爲肥甘不足於口與?輕煖不足於體與?(《孟子•齊桓晉文 之事》)——“肥甘”代美味的食物,“轻煖”代高贵的衣服。
第四章 语法(二)
• • • • • • 第一节 古代汉语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形式 四、古汉语中的“为”字句 五、特殊判断句
•
• • • • • • • •
第二节 古代汉语被动句
一、被动句的特点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一)一类是没有结构标志 (二)另一类,是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 1、用“於(于)”字的被动句式 2、用“为”或“……所……”表被动 3、用“见”或“见……于……”的被动句式 4、用“被”字的被动句式
• • • • • • • • • •
第三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 二、词的本义 (一)什么是本义 (二)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 三、词的引申义 (一)什么是引申义 (二)词义引申的方式 (三)词义引申的途径 四、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 第四节 同义词和同义词辨析
• • • • • • 一、同义词的定义 二、同义词的确证 三、同义词的辨析 1、词义上的差别 2、与其他词的搭配功能不同 3、表达色彩的差别
• 第三节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
•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 • 第四节 名词用作状语
•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 •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
•
第五节 动词用作状语
•
第六节 为动用法等
•
• 第七节 词类活用的条件
• (一)名词、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 (三)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
• • • • • • •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力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2,郭锡良 古代汉语 天津教育出版社 3,许嘉璐 古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洪成玉 古代汉语教程 中华书局 5,朱振家 古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6,王宁 古代汉语通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文
字
• 第一节 汉字形体的流变
(三)引文
• 1,直接引文
• (1)《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尤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五代史伶官 传叙》) • 2,间接引文 • (1)“商旅不行”(《岳阳楼记》)这句话引自《易 经· 复卦》但文中没有指明出处 • (2)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马 中锡《中山狼传》) • 这里“守株缘木”化用了《韩非子· 五蠹》中的寓言故 事“守株待遇兔”和《孟子· 梁 • 惠王》中的比喻“缘木求鱼”。
第五章 语法(三)(虚词)
• 第一节、代词
• • • • •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四、无定代词 五、辅助性代词
• 第二节、副词
• • • • • • • • 一、程度副词 二、范围副词 三、时间副词 四、情态副词 五、否定副词 六、谦敬副词 七、语气副词 八、指代性副词
• 第三节、介词
第二节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 一、引用 • (一)引言 • ( 1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 惟新。”(《书经· 盘庚上》)(格言) •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 者,我之谓也。(《庄子· 秋水》)(俗语) • ( 3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歌 谣。
二、譬喻
• (一)明喻 • (1)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经· 郑风· 有 女同车》) •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山木》) • ( 3 )夫虽无四方之尤,然谋臣与不牙之士, 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到至,必 求之。(《国语· 越语上》) • (4)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 乎了。(《国语· 周语》)
第二章 词 汇
• 第一节 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 • • • • • • 一、古今词汇构成状况 (一)古今词汇的消长沿用 (二)词汇的发展趋势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 (一)复音词的形成途径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的分类
•
•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 • • • • • • •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的基本情况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三)、词义的程度轻重不同
(二)隐喻
• ( 1 )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 (《史記 · 鴻門宴》) ——“ 刀俎”喻项羽一方。 用“鱼肉”喻刘邦一方,形象化地说明了敌强 我弱的形势。 • ( 2 )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皇,執蝘蜓而嘲龜 龍。不亦病乎?(揚雄《解嘲》)——鸱枭、 蝘蜓比喻啤鄙的人,凤皇、龟龙比喻高尚的人。 • ( 3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古诗为 焦仲卿妻作》) • ( 4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 赤壁之 战》)
第三章 语法(一)
• 第一节 名词等用如动词
• • • • • 一、名词和名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 (一)普通名词等用作动词 (二)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三、数词活用为动词
• 第二节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 • • • • • •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一)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二)方位名词用作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