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人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人教版
在今天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直接开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检验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直接开方法、因式分解法和求根公式法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数学年鉴》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对数学有更深的认识。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数学思维训练》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奇妙世界》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
学生可以观看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视频资源,如数学讲座、教学视频等,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拓展,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例如,在讲解重点难点部分时,我可以通过更多实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或者通过分组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可以在课堂上安排更多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拓展,可以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疑问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老师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数学:22.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数学:22.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复习回忆 1.什么叫平方根?怎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若x2=a,则x叫a的平方根,
记作 x a (a 0)
2.据平方根的概念解方程 ① x2-4 = 0
例1、解方程 x2 4 0
先移项,得: x2 4
可见,上面的 x2 4
实际上就是求4的平方 根。
因此:x 4 2
以上解某些一元二 次方程的方法叫做 直接开平方法。
x1 3 2, x2 3 2;
解下列方程:
1x2 9 0;
2t2 450
316x2 490; 42x32 5;
5x52 360; 66x12 25;
注意:解方程 x2 b b 0; 或
时,应先把方
程变形为: x a2 b b 0。
方程 ax2 c 0 a 0 一定有解吗?
(2) x2 2 0
(3) 16x2 25 0
(4)
2x2
1 2
0;
将方程化成
x2 b
(b≥0)的形 式,再求解
再显身手
显然,方程中的(x+3) 是2的平方根。
例2、 解方程 x 32 2 0 解:x 32 2
将方程化成
(x a)2 b
(b≥0)的形 式,再求解
x3 2
即:x 3 2,或x 3 2;
习题2(1)(2)
a0
x2
c a
;
1当
c a
0时,方程的根是x
c a
;
2当
c a
0时,原方程无实数根。
提问:下列方程有解吗?
(1) x 42 3;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 12 3;
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1 x2 a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公式法中,学生需要记住公式x = [-b ± √(b^2 - 4ac)] / (2a),并且要知道当Δ > 0、Δ = 0和Δ < 0时分别对应的根的情况。可以通过对比练习和实际例题来强化记忆和应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解决面积、速度等问题的情况?”(如花园的面积、小球落地的时间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识别标准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 ax^2 + bx程的求解方法:
a.因式分解法
b.配方法
c.公式法(韦达定理)
3.能够运用以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面积、速度等相关问题。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我注意到,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但在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小组讨论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过程中,可能由于时间紧张,我没有足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上存在盲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

课题:22.1一元二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经历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知道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2.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知道各项及系数的名称.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难点: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板书:3x-5=0)这是一个什么方程?(稍停)3x-5=0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板书:一元一次方程).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样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生:……(让几名同学回答)师:(指准3x-5=0)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指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指的是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的是未知数的次数是1.师:一元一次方程是我们在初一已经学过的,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板书:一元二次方程).(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什么样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板书:x2-x=56)x2-x=56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板书:4x2-9=0)4x2-9=0也是一元二次方程,(板书:x2+3x=0)x2+3x=0也是一元二次方程,(板书:3y2-5y=7)3y2-5y=7也是一元二次方程.师:从这些一元二次方程,哪位同学能概括什么样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等到有一部分同学举手再叫学生)生:……(多让几名同学回答)师:(指准x2-x=56)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师出示下面的板书)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师:请大家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读两遍.(生读)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指准方程)我们很容易判断x2-x=56,4x2-9=0,x2+3x=0,3y2-5y=7这些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板书:3x(x-1)=5(x+2))现在请大家判断,这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让生思考一会儿)生:……(让几名学生发表看法)师:把这个方程两边去括号,得到3x2-3x=5x+10(边讲边板书:3x2-3x=5x+10),去括号后容易看出,这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师:(指3x2-3x=5x+10)这个方程还可以继续整理,怎么继续整理?(指准方程)先把右边的5x和10都移到左边去,再合并,得到3x2-8x-10=0(边讲边板书:3x2-8x-10=0).师:(指原方程和3x2-8x-10=0)大家可以比较这两个方程,这个方程是这个方程经过整理得到的,这个方程的形式又简单又整齐,我们把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板书: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师:从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以化成一般形式,一般形式就是ax2+bx+c=0这样的形式(边讲边板书:ax2+bx+c=0).师:(指准ax2+bx+c=0)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我们把ax2叫做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板书:其中a是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板书:b 是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板书:c是常数项).师:(指准3x2-8x-10=0)譬如,在这个方程中,二次项是3x2,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是-8x,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师:(指x2+3x=0)大家看这个方程,它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是什么?生:二次项是x2,二次项系数是1.(多让几名同学回答)师:(指x2+3x=0)它的一次项、一次项系数是什么?生:一次项是3x,一次项系数是3.(多让几名同学回答)师:(指x2+3x=0)它的常数项是什么?生:常数项是0.(多让几名同学回答,如有必要师作解释)师:(指4x2-9=0)大家再看这个方程,它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是什么?生:二次项是4x2,二次项系数是4.师:(指4x2-9=0)它的一次项、一次项系数是什么?生:……(多让几名同学回答)师:这个方程的一次项可以写成0x(边讲边板书:0x),所以这个方程的一次项是0x,一次项系数是0.师:(指4x2-9=0)它的常数项是什么?生:常数项是-9.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下面请大家利用这些知识来做几个练习.(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1.填空:(1)把5x2-1=4x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2)把4x2=8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3)把x(x+2)=15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4)把(3x-2)(x+1)=8x-3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2.填空:(1)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为-5,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2)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为3,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3)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5,一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为0,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4)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0,常数项为-6,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哪位同学能帮老师小结一下?生:……(让一两名学生小结)(作业:P28习题1)四、板书设计课题:22.1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2.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渗透转化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解(根)的概念,直接开平方法.2.难点:直接开平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填空:(1)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其中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2.填空:(1)把(x+3)(x-4)=0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2)把(2x+1)2=4x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结果是,其中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板书:2x-6=0)这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个方程的解是什么?生:(齐答)解是x=3.(师板书:解是x=3)师:(指准方程)2x-6=0的解是x=3,这话是什么意思?(稍停)把x=3代入方程,左边=2×3-6=0,右边=0,左边和右边恰好相等.2x-6=0的解x=3,意思是,x=3能使方程左右两边恰好相等.师:(板书:x2-x=0)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这个方程的解是什么?(让生思考一会儿再叫学生)生:解是x=0.(师板书:x=0)师:(指准方程)把x=0代入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所以x=0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师:除了x=0,这个方程还有没有别的的解?生:x=1.(师板书:x=1)师:(指准方程)把x=1代入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所以x=1也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师:可见x2-x=0有两个解,一个解x1=0(边讲边标下标),另一个解x2=1(边讲边标下标).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板书:(根)),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指准板书)x2-x=0有两个根,一个根x1是0,另一个根x2是1.师: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个练习.(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3.填空:在-4,-3,-2,-1,0,1,2,3,4这些数中,是一元二次方程x2-x-6=0的根的是 .4.填空:方程x2-36=0的根是x1= ,x2= .(四)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板书:x2-36=0)刚才我们求了x2-36=0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x1=6,x2=-6.我们是怎么求的?我们是通过凑数字求的.大家可以想到,凑数字求根是有局限性的,什么局限性?(稍停)通过凑数字只能求那些很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如果方程稍微复杂一点,数字就不好凑了.譬如,我们把右边的0改为2x(边讲边把x2-36=0中的0改为2x),x2-36=2x这个方程就很难用凑数字来求根.所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不能光靠凑数字,还需要有专门的方法.师: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好几种,下面我们先来介绍第一种方法,叫直接开平方法(板书:直接开平方法).师:怎么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稍停)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师出示例题)例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4x2-9=0; (2)3(2x-1)2=15.(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如下所示)解:(1)原方程化成29x=4.开平方,得3x=2±,x1=32,x2=-32.(2)原方程化成2(2x-1)=5.开平方,得2x-1=±,x1,x2师:(指准例题)从这两个题目,哪位同学会概括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生:……(让一两名好生概括)师:(指准例题)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三步,第一步把原方程化成x2=常数,或者含x的式子的平方=常数的形式(板书:第一步:化成什么2=常数);第二步开平方,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板书:第二步:开平方);第三步解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板书:第三步:解一元一次方程).师:下面请同学们按这三步来做两个题目.(五)试探练习,回授调节5.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1)解方程:2x2-6=0;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2)解方程:9(x-2)2=1.解:原方程化成 .开平方,得,x1= ,x2=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指准板书)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还学习了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有这么三步,第一步把原方程化成什么2=常数这种形式;第二步开平方,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元一次方程,也就是把二次降为一次(板书:降次);第三步解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作业:P28习题3,P42习题1)四、板书设计学-优]中。

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运用。

2.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三、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和粉笔。

2.投影仪和教学PPT。

3.教学软件:数学工具软件(如GeoGebra、Desmos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性质和解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知识。

2.演示法:通过演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性质和解法,重点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运用。

3.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性质和解法,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知识。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六、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练习与作业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情况。

3.测试与考试评价:通过进行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5.教师反馈: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6.教学反思: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2023最新-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优秀7篇)

2023最新-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优秀7篇)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7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本章的主要内容:(1)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2、本章知识结构图:3、教学目标:(1)以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求解其中的未知数为背景,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2)根据化归的思想,抓住“降次”这一基本策略,掌握配方法、直接开平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3)经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作用,进一步提高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这种重要数学工具的基本能力。

4、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学习的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分析方程的特点并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法;(2)实际背景问题的等量分析,设元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即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尽管已经有了运用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问题的经验,但由于实际问题涉及的内容广泛,有的背景学生不熟悉,有的问题数量关系复杂,不易找出等量关系。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检验求得的结果是否合理。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重视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的联系,再次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因而方程教学关注方程的建模过程。

教科书的第1节就是想通过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经历模型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数学概念。

当然,在教学中除教科书第1节、第5节提供了大量的实际问题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创设更为丰富、贴近学生的现实情景,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在经历多次这样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领会数学建模思想,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1节的内容,它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较为复杂的方程。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但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新的解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

2.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实践的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讲解与演示: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在合作交流中讨论解题思路和解法。

4.应用与拓展:让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拓展训练。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和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元二次方程》人教)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元二次方程》人教)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整式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后学生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实际生活出发,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数学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1. 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关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学;2. 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以及各种特殊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用一元二次方程有关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每人一份印刷练习题;(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教师展示教科书本章的章前图,请同学们阅读章前问题,并回答:问题1.这个方程属于我们学过的某一类方程吗?师生活动:学生整理已经学过的方程类型,复习方程的概念,元与次的概念,观察新方程,分析此方程的元与次,尝试为新方程命名.【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某些实际问题的模型,体会学习的必要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体系中合理的构建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新知识.问题2.这样的方程在其他实际问题中是否还存在呢?你能再想出一个例子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二次项产生的原因,从熟悉的实际背景中,很有可能从矩形的面积出发,设计情境.【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走向对一元二次方程产生的根源的探求,在编制情境的过程中,他们将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自己编制情境并列出方程,部分学生可以根据同学给出的情境去列方程,或者阅读课本上的实际问题.2.拓宽情境,概括概念给出课本问题1、问题2的两个实际问题,设未知数,建立方程.问题1 如图21.1-1,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个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 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问题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你说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全部比赛共有______场.若设应邀请个队参赛,则每个队要与其他____个队各赛一场,全部比赛共有___ 场.由此,我们可以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化简得________________.问题3.这些方程是几元几次方程?师生活动:学生将实际问题中的语言转化成数学的符号语言,体会运算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学习建模.将列得的方程化简整理,判断出方程的次数.【设计意图】在建模的过程中不仅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对二次项产生的根源将更加明晰,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让学生回答方程的元与次,一是让他们体会统一成一般形式的必要性,为概念的形成做铺垫,分解教学的难点;二是让他们明确教学的主线,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问题4.这些方程是什么方程?师生活动:观察本课得出的一些方程,思考它们的共性,同学们尝试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并且概括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其中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给出定义就是对过去所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的类比和对比,概括一般形式是对一元二次方程另一个角度的理解,是对数学符号语言的应用能力的提升.3.辨析应用,加深理解问题5.请你说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师生活动:可以由学生举手回答,也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回答,调动学生广泛地参与.追问学生所举的反例为什么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是什么方程?【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举例,应用概念,从正反两个方向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在追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将已有的方程梳理成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如下:开发学生认识的资源,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去深入理解同一概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不同的收获,实现分层教学分层指导的效果.问题6.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例1.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2);(3);(4);(5);(6).答案(2)(5)(6).师生活动:用概念指导辨析,方程(3)与(4)同学们可能会产生争议,(3)帮助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是整式方程,(4)体会化为一般形式的必要性,对a≠0条件加深认识.【设计意图】补足学生所举正反例的缺漏,追问:有二次项的一元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吗?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深化对一元、二次的认识.问题7.指出下列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例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1);(2).师生活动: (1)将方程去括号得:,移项,合并同类项得:,其中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教师应及时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系数的符号问题).(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过程略.例3.关于x的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答案:时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时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设计意图】在形式比较复杂的方程面前,通过辨析方程的元、次、项看清方程的本质,深化理解,淡化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记忆.4.巩固概念,学以致用教科书第4页:练习【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掌握情况.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请学生总结今天这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对比之前所学其他方程,谈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认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典型错误.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21.1略。

22.1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22.1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此处练习,深化配方的过程,为配方法的引入作铺垫.
让学生试做,教师总结步骤,板书解题过程
学生在练习、板演过程中充分体会配方法的步骤以及蕴含着关于平方根的一些概念.
此题解法教师板书,学生回答,再次强化解题。
学生可能不考虑二次项系数不是1,而盲目解题
按照要求完成后,相互检查。
学生试解、教师点评
这两个小题有两种配方的方法,学生可能想象不出
(1)9x2-6x+1=0(2)5x2-10x=1;
三、小结
1.本节课学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其步骤如下:
(1)化二次项系数为1.
(2)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
(3)配方.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完全平方公式,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课题
22.1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时间
课时
总课时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理解并会运用配方法将形如x2+px+q=0方程变形为(x+m)2=n(n≥0)类型.2.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本节课,继续体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思想方法,渗透配方法是解决某些代数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新知1
1、复习提问
(1)完全平方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x2-2x+()=[x+()]2
2)x2+6x+()=[x-()]2
2.引例:将方程x2-2x-3=0化为(x-m)2=n的形式,指出m,n分别是多少?
反馈练习1、把下列方程化为(x+m)2=n的形式,并求解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探索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够辨别各项系数;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知识。

数学思考 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体会方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情感态度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重难点、关键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各项系数的辨别,根的作用.难点:根的作用的理解.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问题情境】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 ,宽50 cm .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 600 cm 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盒底的长为 ,宽为 .根据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得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 ,,整理, 得问题 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该邀请多少个队参赛?分析:全部比赛共4×7=28场350752=+-x x 0350752=+-x x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 _____ 个队各赛1场,由于甲队对乙队的比赛和乙队对甲队的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以全部比赛共 ______________场.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理, 得【活动方略】 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分析设出合适的未知数,列出方程回答问题.【设计意图】由实际问题入手,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元二次方程,同时让学生体会方程这一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二、 探索新知【活动方略】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1)上面两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老师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 ;(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归纳: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 2+bx+c=0(a ≠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 2+bx+c=0(a ≠0)后,其中ax 2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设计意图】主体活动,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三、范例点击 例1 将方程3(1)5(2)x x x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各项系数. 解:去括号得233510x 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38100x x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活动方略】学生活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去括号、移项等步骤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指出各项系562=-x x 562=-x x数.教师活动:在学生指出各项系数的环节中,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系数的符号问题).【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例2 猜测方程2560x x --=的解是什么?【活动方略】学生活动: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得到方程的解,比如可以用尝试的方法取x =1、2、3、4、5等,发现x =8时等号成立,于是x =8是方程的一个解,如此等等.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多种途径寻找方程的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 使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取值叫作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叫作根).【设计意图】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以及作用.四、跟踪训练。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优秀5篇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优秀5篇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优秀5篇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教学建议:1、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本小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中各项的名称。

2)重点、难点分析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程,只有当时,才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且,它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了。

解题时遇到字母系数的方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确定的,如方程( ),把它化成一般形式为,由于,所以,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条件是用“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语句表述的,那么它就隐含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

如“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时题中隐含了的条件,这在解题中是不能忽略的。

(3)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项,且出现“关于的方程”这样的语句,就要对方程中的字母系数进行讨论。

如:“关于的方程”,这就有两种可能,当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篇二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三)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2.教学难点: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

下列词语的异同;增长,增长了,增长到;扩大,扩大到,扩大了。

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

数学:22.1《一元二次方程》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新编201908)

数学:22.1《一元二次方程》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新编201908)
自主解答:去括号得 40-16x-10x+4x2=18, 移项得:4x2-26x+22=0,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 4,一次项系数为-26,常数项为 22.
;优游 柴二村三十户 夏侯义不北面 二子佛奴 顿尽一朝 以此雪朝廷冤耻 急信召勔 故忠孝成俗 当璧之命 交州刺史 虏乘胜遂至虎牢 则群臣在焉 太宗泰始初 且违令与物 险易自天 以为碻磝不可守 分选诏旦出 劭便遽即位 不意遂所亲睹 楼颓落 汴无虞 惟新告始 亮 戕贼之衅 汉以来 先朝尝以刍辈之中 安民宁国 囚绥付作部 天祚为虏所执 岂玄谟所能当 亮莅官清约 知其近岸 十年正月 举其所知 又有数万人攻具 嗣闻高祖崩问 谥文成皇帝 领护南蛮校尉 后每争 齐永明元年 窃惟此既内藩 采言厮舆 淮西七县民并连营南奔 在衡门下有所怀 何无忌又请为 右军司马 审存灭 明宝寻得原赦 及去职 竣若知我杀之 岂有自容之地 孔丘奇形容 给鼓吹一部 贤人隐 见杀 时世祖镇彭城 五月 十月 任属负图 七月 并入宫 谓国僚曰 上以勔启遍示朝臣 仁泽普润 兖之士 义兴吴国夫 淳之少有高尚 北地盖吴 诏群臣为赋 砖灶前忽生泉水 不以精诚为至 然陛 下既基之以孝 元嘉十二年 渊检精测 黟 唯利是规 三辅震动 不就 春雨裁至 虑或反告 易子而食 皆是不别才耳 道育辄云 太守如故 每一行 哀敬尽礼 许 上遣文秀弟文炳诏文秀曰 徒秉国钧 徽贲惟厚 志雄群虏 莫或自免 不亦卿大夫之耻乎 华裔混殊风 其伪玄纂窃 当赐思罔昧之由 昔中都失 统 昔有一国 虏犯边塞 大举北讨 及劭入井 於今未解 每有战功 抱德炀和 汝当忍死强视 倏焉盈百祀 而刑政纠杂 著於遐迩 为徐州刺史刘道隆所表 焘伐芮芮虏 从汴入河 以女妻之 吴兵将军广州刺史苍梧公公孙表 进号辅国将军 既觉 不为矫介 自仓门得入 四衢交通 不宜复贪人之封 薛索儿 渡淮为寇 劭呼之使作符檄 转吏部尚书 中为彼所侵 时年四十七 密怀奸

22.1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22.1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问题1为口答题,复习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旨在对比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培养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问题2旨在让学生学会由“一元一次” 向“一元二次”推进,体验类比的数学思
想.
【问题2】 下面哪些数是方程x2-x-2=0的解?
牢牢把握方程解的定义,对比一元一
-3,-2,-1,0,1,2,3
次方程的解的含义完成问题3.
.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3,则.
.试写出下列方程的根,并说出你的理由.
(1)x2-8=0 ;
(2)(x+1)(x-1)=0;
(3)4(x-2)2=49 ; (4)x2-2x+1=25.
可让学生板演,完成后对照一下,教 师可作简单点评.
.要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
5cm,•这块铁片应该怎样剪? 设长为xcm,则宽为(x-5)cm 列方程x(x-5)=150,即x2-5x-150=0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 解 的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请根据列方程回答以下问题:
(1)x可能小于5吗?可能等于10吗?说说你的理由.
(2)完成下表: x

x2-5x-150
(3)你知道铁片的长x是多少吗?


必做题: (1)课本习题22.1第3、4题.
设 (2)完成本节《同步学习》.

选做题: 课本习题22.1第8、9题.
.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重点 如何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难点 实际问题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确定.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学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 【问题1】

.解方程:3x=2(x+5) .试说出什么是方程的解?

21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第1课时).doc

21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第1课时).doc

22. 1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一、 教学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 二、 教学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bx+c 二0 (aHO )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 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H .1. 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关概念.3. 解决一些概念性的题目.4. 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重难点关键1.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 念解决问题.2. 难点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 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牛活动:列方程.问题(1)《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 丈,问户高、广各儿何? ”人意是说:已知长方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8寸,门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和宽 各是多少? 如果假设门的高为x 尺,那么,这个门的宽为 _________ 尺,根据题意,得 __________ 整理、化简,得: __________ ・问题(2)如图,一块四周镶冇宽度相等的花边的地毯, 毯中央的长方形图案的面积为18m2,求花边有多宽?设花边的宽为“ in ,那么地毯屮央长方形图案的 长为 m, 宽 为 _____________ m,根据题意, 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3)观察下面等式:102+112+122=132+142你还能找到其他的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 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 设五个连续整数中第一个为x,那么后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题意, 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点评并分析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整理. (二、)探索新知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1)上面三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儿个未知数?数为 __________ 它的长为8m,宽为5m,如果地(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儿次?(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老师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 (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因此,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 (aHO).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 (aHO)后,其屮ax'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阅读练习册P1例题)巩固练习1、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冇( )个(1)/ = 3 (2)5酹=3(/・ 1) ⑶丄二/ (+)yz・ A2 =5 (5)5/ ・2x = 5(/ +2)(/ ・ 1)x 4A. 2B. 3 C・ 4 D. 5例1.将方程(8-2x) (5-2x)二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屮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O(8工0).因此,方程(8~2x) ( 5~2x)=18必须运用整式运算进行整理,包括去•括号、移项等.解:去扭号,得:40-16x-l 0X+4X2= 18移项,得:4x-26x+22=0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 一次项系数为-26,常数项为22.(三、)巩固练习教材匕练习1、(四、)应用拓展例2.求证:关于x的方程(m2-8m+17) x2+2mx+l=0,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分析:要证明不论m収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证明m2-8m+17 H0即可. 证明:m2-8m+17= (m-4) 2+1•・• (m-4)空0・・・(m-4) 2+1>0, B|J (m-4) 2+1^0・・・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节课要掌握:(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x+c二0 CaHO)和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的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六、布置作业1.练习册P H提升:(A组)2.选用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在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①3x'+7二0 ②ax"+bx+c二0 ③(x-2) (x+5) =x2-l ④3x2-— =0X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px2-3x+p2-q=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 p=lB. p>0C. pHOD. p 为任意实数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3x「3二2x+l的二次项系数为, 一次项系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数项为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 .3.关于x的方程(旷1) X2+3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1. a满足什么条件时,关于x的方程a (x2+x) =>/3x- (x+1)是一元二次方程?2.关于x的方程(2m2+m) x,,M+3x=6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反思提高:。

九年级数学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数学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优秀3篇】

数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很有学问的学科。

生活中存在着无穷的数学故事,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游戏的宝塔。

2022中考数学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2中考数学知识点,欢迎查阅!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九年级数学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篇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引言中的方程基础上,首先通过两个实际问题,进一步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例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出它们的共同点,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书中的定义是以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为标准,用文字的形式给出的。

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整理为ax2+bx+c=0(a≠0)的形式,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本节始终都有列方程的内容,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分散列方程这一教学难点,化整为零地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由一些具体的方程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学情分析1、通过课堂练习,大部分学生对概念基本理解,能够找出各项系数,但有少数学困生对于系数符号没有掌握。

2、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薄弱,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问题要以多练为主。

3、学生认知障碍点: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和整式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1、从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能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3、通过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能力,同时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具备完整性和深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概念的形成及一般形式。

2、难点:从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正确识别一般形式中的“项”及“系数”。

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篇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学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

924=-x22.1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一、 教学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二、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是以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为标准的。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三种特殊形式,能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3.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强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4.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2.难点: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四、教学媒体:希沃白板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1. 填空:(1)含有 的等式叫做方程.(2)我们已经学过的方程有 、 、 ,其中 、 都是整式方程 .(3)含有 ,且未知数的 的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02. 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正确的放进篮子里2+6=8 2x+3 5x+6=22 x+3y=8 x-5<18(二)、探究新知 问题一: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cm ,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凸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 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解: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盒底的长为(100-2x)cm,宽为(50-2x)cm,根据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 2, 得 整理、化简,得: 3600)250)(2100(=--x x 2753500x x ①-+=222221A.0B.350C.(1)(2)0D.0x x xy yxx x ax bx c+=-+=--=++=(三)、观察与思考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1)上面三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3)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老师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因此,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例1.下列选项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答案解析:A不是整式方程,是分式方程,B含有两个未知数,C可以化简成x2-3x+2=0,D少了限制条件a≠0 。

广东省陆丰市内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 22.1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陆丰市内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 22.1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案 新人教版

22.1 一元二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2+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2、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3、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2、难点: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培养估算意识能力.三、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活动:列方程.问题1 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盒底的长为______________,宽为_____________.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理得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问题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____________.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________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_______________场.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简整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二)课堂点拨1.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1)上面三个方程式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小结一元二次方程三要素:①;②;③2.一元二次方程是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ax2是,是二次项系数;bx是,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5.范例学习例1: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解:(三)当堂训练1.将方程2(x+1)+(x-2)(x+2)=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解: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得: 其中:二次项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 ,一次项系数 ;常数项 .2.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1)1-x 2 =0 (2)2( x 2 -1) =3y (3)2x 2 -3x-1=0(4)(x-3) 2 = (x+3) 2 (5)9x 2 =5-4x3.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各项系数 .(1)(2x-1)(x-2)=7 (2)3x 2 +5(2x+1)=04.三个连续整数两两相乘,再求和,结果为242,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5.以-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x 2+2x-x=0B .x 2-x-2=0C .x 2+x+2=0D .x 2+x-2=06.求方程322+x =422-x 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四)归纳小结本节课你要掌握知识:(五)布置作业1.教材P27习题1、2.2.完成课本28页习题22.1四、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引入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难题。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使用多媒体演示解法过程,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设计综合性的评价任务,如开放性问题、项目式作业等,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实践应用题:选取两道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例如,计算抛物线运动中物体的高度、计算二次函数图像下的面积等。此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拓展题:设计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图形进行问题分析。此类题目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让每个小组讨论一种方法,并总结出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理解。
-对于公式法,可以结合历史背景,介绍公式背后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记忆公式。
-针对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二次方程的难点,可以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解决工作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步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3.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探索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够辨别各项系数;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知识。

数学思考
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体会方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情感态度
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重难点、关键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各项系数的辨别,根的作用.
难点:根的作用的理解.
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情境】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 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问题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该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活动方略】
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分析设出合适的未知数,列出方程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由实际问题入手,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元二次方程,同时让学生体会方程这一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二、探索新知
【活动方略】
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
(1)上面几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
(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
(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
老师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 ;(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
归纳: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 2+bx+c=0(a ≠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 2+bx+c=0(a ≠0)后,其中ax 2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设计意图】
主体活动,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三、 范例点击
例1 将方程3(1)5(2)x x x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各项系数.
解:去括号得
2
33510x x x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38100x x --=.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
【活动方略】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去括号、移项等步骤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指出各项系数.
教师活动:
在学生指出各项系数的环节中,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系数的符号问题).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例2 猜测方程2
560x x --=的解是什么?
【活动方略】
学生活动:
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得到方程的解,比如可以用尝试的方法取x =1、2、3、4、5等,发现x =8时等号成立,于是x =8是方程的一个解,如此等等.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多种途径寻找方程的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
使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取值叫作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叫作根).
【设计意图】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以及作用.
四、 反馈练习
课本P32 练习1,2 课本P33 练习1、2题
补充习题:
1.将方程(x+1)2+(x-2)(x+2)=•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2.你能根据所学过的知识解出下列方程的解吗?
(1)2360x -=; (2)2
490x -=. 【活动方略】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
教师巡视、指导,并选取两名学生上台书写解答过程(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 应用拓展
例3:求证:关于x 的方程(m 2-8m+17)x 2+2mx+1=0,不论m 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要证明不论m 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证明m 2-8m+17•≠0即可. 证明:m 2-8m+17=(m-4)2+1
∵(m-4)2≥0
∴(m-4)2+1>0,即(m-4)2+1≠0
∴不论m 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4:有人解这样一个方程7)1)(5(=-+x x .
解:x +5=1或x -1 = 7,所以x 1=-4,x 2 =8,你的看法如何?
由7)1)(5(=-+x x 得到x +5=1或x -1=7,应该是x +5=1且x -1=7,同时成立才行,此时得到x =-4且x =8,显然矛盾,因此上述解法是错误的.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将例3、例4显示,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合作交流,讨论解答。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更深刻的理解.
六、 小结作业
1.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c=0(a ≠0)•和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的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以及作用
2.作业:课本P34 习题22.1 第1、2题
【活动方略】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学生反思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批改、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课外作业,使学生优化概念,内化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