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议论文阅读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课内议论文阅读
文段一:
【甲】“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②。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选择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乙]寻找新思想新观念最好的方法,是得到大量的想法,绝不要在刚找到第一种正确方案时就止步,要继续寻找其他的答案。怎样消除鱼的腥味?刚捕捞上来就把鱼烹饪、喂猫、焚香、捂住鼻子。没有什么事情比你只有一种答案更危险的了。
第二种正确答案是什么?
(选自罗吉尔·冯·奥赫《寻求第二种正确的答案》)
1、这两段文字论述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请指出它们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之处。(4分)
文段二:
比较阅读。
【甲】“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是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乙】事物本来是复杂的,多向的,因此,应该从多种角度去考察;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探索。我们考察、审视思维客体时,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人坚持直线式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①有些人坚持习惯性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凡是过去存在过的,或曾被证实过的东西,就认为绝对正确,万无一失,而对现实中与传统相抵触的新事物,则往往不予承认。②
2、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3、甲文作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
4、甲文第1段“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这句话中的“那样”具
体指什么?
5、仔细阅读乙文,解释下列概念。(30字以内)
直线式思维:
习惯性思维:
6、下列两个事例是从乙文的①②处抽出来的,请将它们填回合适的位置。
A、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想到各种化肥农药。实际上,这是囿于一种旧框框。如果换个角度考虑,就会发现治虫也可以不用农药。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合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性和避虫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B、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思维有很大关系。
文段三:(2005年中考题)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④。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⑤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⑥。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7、这个文段作者论证的主要观点是()
A、知识是创造的基础,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B、主动地运用知识是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
C、只有认识到活用知识才能有创造性思维。
D、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尝试才能有创造性思维。
文段四: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精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徐步益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若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若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