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青岛城市规划:中心城区规划.ppt
2020年青岛城市规划:中心城区规划

中心城区
规划
集团管理咨询项目
© 公司版权所有 2008
▪ 201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青岛市城市总 体规划(2011——2020)》。新版总体规划划定了中心城 区的开发边界,按照“三主、五副、多层级”网络型 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将青岛分成:城市主中心、 城市副中心、东岸城区、北岸城区、西岸城区。详细 规划各中心区的定位,将青岛打造成“三城联动、组 团发展”的海湾型中心城区。
▪ 崂山区:国家级崂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和滨海度 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蓝色硅 谷海洋科技研发产业带和高等教育集中发展区,青岛 的金融商务、财富管理和文化节庆会展中心。
集团管理咨询项目
© 公司版权所Βιβλιοθήκη 2008【北岸城区】:▪ 高新区、西片区、东片区
▪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 、现代化综合服务中心:按照“生态优先、科技领衔、做高做强” 的要求,高水平建设“科技、生态、人文型”宜居新城。
集团管理咨询项目
© 公司版权所有 2008
【城市副中心】:
▪ 李沧、崂山、城阳、青岛湾老城区和辛安五个城市副中心 ▪ 李沧副中心:是胶州湾东岸中部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对于完善青岛的公共服务
中心体系具有积极作用。规划自铁路青岛北站至李村中心形成以商务办公、商贸物 流等现代服务业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包括李沧交通商务区和李村商贸中心,重 点加快推进铁路及轨道交通枢纽的建设,大力发展交通商务、商贸流通产业。 ▪ 崂山副中心:在麦岛路以东、松岭路以西、枣儿山以南区域,形成以金融商务 、财富管理、文化体育、科技研发、行政办公、旅游会展服务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 心。 ▪ 城阳副中心:以城阳区行政服务区为轴心,正阳路与南北向城市主干路为轴线 ,重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配套功能,形成以办公、商务、旅游、教育功能为 主的城市副中心。 ▪ 青岛湾老城区副中心:包括中山路及火车站、邮轮母港周边地区。规划形成以 文化旅游、交通集散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逐步搬迁行政办公职能,改善交通条 件,为旅游产业的发展置换充足的用地空间,增强传统历史文化价值。 ▪ 辛安副中心:以黄河路为轴线,形成以科技研发、商贸物流功能为主的城市副 中心。围绕山东科技大学,加快推进村庄改造,积极转移、搬迁传统制造业,实现 一般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置换用地空间,发展成为辐射带动西 海岸新区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科技研发中心。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的划定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的划定摘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尤其在我国的形势下,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那么在城市化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情况下,作为城市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与影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复杂的,所以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的划定也显得尤为重要。
这两方面的划分直接能够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进程和结果。
如今,这两方面的发现探索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不足,仍然值得我们去探讨。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划定导言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协调我国城乡发展,推动土地等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建设,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城市的总体规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由此可见,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尽管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度,大大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其中暴露的问题,也是较为严重。
例如城市交通拥挤,布局杂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健康发展,所以需要进行合理的总体规划,而在总体规划中特别需要注意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
1“两区”概念解析及划定意义1.1规划区和城市规划区村庄、镇、城市的组成区和城乡结合处因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必须进行控制规划的区域成为规划区。
规划区是政府对其进行城乡规划控制和管理的区域。
属于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行为都必须遵循城乡规划管理,但是一切在规划区以外的区域不可实行城乡建设行为。
城市总体规划强制进行的内容有确定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的规模。
城市规划区的卖质是法律的特别授权。
在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中,中央政府将城市规划区的任务授权给城市政府,使其不同于农村地区,城市政府开展进行城市建设,进行城市规划管理。
城乡规划相关部门实行城市规划在进行城市管理的范围内,其中包括建设用地、因城市发展需求进行控制规划的区域。
青岛城市规划(2006-2020)

青岛新城市规划青岛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凝聚了大批城市规划设计师历时5年智慧与心血的青岛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向市民公示。
规划显示,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扩容:七镇及胶南市区纳入新规划本次规划,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
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由中心城区、胶州市的营海等环胶州湾地区,以及滨海公路沿线的胶南城区和琅琊、泊里、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丰城7镇组成,总面积约28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由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区组成,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
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镇,新增面积约87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到2870平方公里。
城市框架: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规划确立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2020年人口1200万 2050年经济达发达国城市水平本次规划勾画出一幅宏大绚丽的未来城市蓝图: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家详解新版城市规划:城市性质: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行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假名城。
城市规划区范围:陆海总计6143平方公里(含陆域4360平方公里,海疆1783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10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8平方米。
城市开发界限:控制范围为810平方公里,东至崂山国家级景色名胜区二级保护区界限,北至墨水河、胶济铁路、桃源河生态控制区界限,西至五龙河生态控制区界限和小珠山国家丛林公园保护区界限,南至滨海岸线;胶州湾内地区以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为界。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青岛市城市整体规划(2011—2020年)》。
城市整体规划的地位近似于“城市宪法”,是城市将来一段期间内发展的总纲。
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新版总规立足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质,比较国家战略对城市的发展要求,在仔细梳理全域资源天赋基础上,对城市将来发展空间进行了规划设计,跟着新版《整体规划》批复和实行,青岛的发展目标与规模、市域空间布局构造、家产发展方向、综合交通系统等方面都将获得进一步提高优化,对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传承创新理念青岛有着深沉的城市规划传统,自1891年建置以来,在城市规划的引领下,从最先的小渔村、军事要塞,渐渐演变为独具特点的海滨城市。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潘丽珍认为,新版总规坚持传承、创新的规划理念,坚持主城空间构造及发展方向的历史连续性,落实“全域兼备、三城联动、轴带睁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表现了充分、完美、丰富的发展过程。
此中,全域兼备联合功能区的设置,把全域的海陆资源、城市发展资源兼备在一个大的城市群框架下、打破各区市行政界限,在全域兼备各样资源配置,兼备生态保护、家产发展、重要基础设备布局和城乡协调,建立以新式功能区为特点的全域发展新格局。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家详解新版城市规划:城市性质: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划区范围:陆海总计6143平方公里(含陆域4360平方公里,海域1783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10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8平方米。
城市开发边界:控制范围为810平方公里,东至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边界,北至墨水河、胶济铁路、桃源河生态控制区边界,西至五龙河生态控制区边界和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边界,南至滨海岸线;胶州湾内区域以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为界。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类似于“城市宪法”,是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纲。
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新版总规立足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照国家战略对城市的发展要求,在认真梳理全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规划设计,随着新版《总体规划》批复和实施,青岛的发展目标与规模、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产业发展方向、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优化,对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传承创新理念青岛有着深厚的城市规划传统,自1891年建置以来,在城市规划的引领下,从最初的小渔村、军事要塞,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潘丽珍认为,新版总规坚持传承、创新的规划理念,坚持主城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的历史连续性,落实“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表现了充实、完善、丰富的发展过程。
其中,全域统筹结合功能区的设置,把全域的海陆资源、城市发展资源统筹在一个大的城市群框架下、突破各区市行政界线,在全域统筹各种资源配置,统筹生态保护、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城乡协调,构建以新型功能区为特征的全域发展新格局。
青岛介绍ppt

B
31
建筑物与城市形态
总督府&广场&道路
德
建设规划图
占
领
时
期
广场
B
总督府 街道
32
德 占 领 时 期
建筑物与城市形态
教堂位于市区小山顶, 占据中心位置
警察局、火车站等主要建筑物 作为主干道的对景精心布局与 设计
重要建筑于市区的分布图
基督教堂图
B
33
建筑物与城市形态
客观地说,青岛在城市形态塑造方面,充分运
德
路网形式,形成完整而有特色的城市形态
占
领
时
期
B
30
德 占 领 时 期
建筑物与城市形态
总督府&广场&道路
1.总督府
布置于城市最显眼的地方,背山面海,处于整个青岛海 湾的中心位置
2.总督府广场
位于大楼的南面,开放的露天矩形广场
3.海岸大街
总督府南部在主轴线上的两条平行街道,从布局中强化 了总督府与欧人区的联系,从交通上,它们形成了海岸 街道与广场间最短的通道
物质环境规划
城市布局
实地地确定城市和区域的空间布局
一、提出城市或街区的概貌,起着标 志特征作用
二、确定有关建设工程的地点安排、建筑物 的安置及设计的规划
B
16
规划图一览
德 占 领 时 期
1898年9月公布第一个 青岛城市规划方案
B
1899年10月公布的规划蓝图
17
规划图一览
市区规划图
德 占 领 时 期
在德方的规划下,青岛形成了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 体系雏形,为青岛此后的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解读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更好的发挥道路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落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思路,积极推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市规划局迅速展开了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修编工作。
目前,《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编制完成。
《规划》分为12个章节、两万余字,涵盖了远期交通规模预测、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对外交通系统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物流货运系统规划、停放车系统规划、交通管理系统规划等城市交通的各个方面,为我们清晰地描绘出未来青岛的立体交通框架。
该《规划》由青岛市规划局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组织编制,由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和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接编制。
构建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环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服务体系本次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重点研究范围为中心城区,面积1408平方公里;对外交通部分兼顾市域,面积10654平方公里。
据了解,规划专家通过建立青岛市交通预测模型,采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得到以下预测结果:2020年,居民一日出行总量由现在776万人次/日增加到1276万人次/日;机动车发展规模由现在52.3万辆增加到120万辆左右,千人拥有率由149辆增加到220-280辆;公交出行比重由现在21.5%提高到35%左右,其他机动化出行由现在31%提高到41%左右;公交车辆由现在5030标台增加到12000-13000标台;前湾港疏港交通由现在约4万标准货车/日增加到10-12万标准货车/日。
规划提出了未来交通体系发展总目标:营造一个与城市性质和职能相匹配的、相协调的,以人性化、生态化、集约化为特征的安全、清洁、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发展模式上,将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非机动化交通得到提倡、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
规划提出了构建“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环保”的交通服务体系的目标。
《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和部分重要道路详

《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和部分重要道路详细规划)》文本主要内容摘选第一章总则1、规划背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优化、完善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系统,构建畅通高效的道路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控规对道路交通设施控制用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指导道路设施建设,编制本规划。
2、规划范围和年限(1)规划范围: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一致。
中心城区道路网与即墨、胶州、临空经济区等外围组团的路网及干线公路紧密衔接,故研究范围扩大至这些区域。
(2)规划年限:至2020年,考虑远景需求。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策略1、规划目标结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强道路网络连通性,贯通骨干网络,加密次支路网,构建功能清晰、级配合理、布局均衡、内外衔接的一体化道路网络。
2、规划策略(1)落新政策、行新理念;(2)组团通连、新老融合;(3)结构完整、快慢有序;(4)功能协调、容量匹配;(5)尺度适宜、绿色优先;(6)规划统筹、管控高效。
第三章道路网络系统规划1、中心城区路网整体规划中心城区规划道路网总长度5716km,密度为7.69km/km2,道路面积率为19.39%。
其中规划高快速路总长423km,密度为0.57km/km2,规划形成“区域一体、高快衔接、六横九纵、环湾放射”的高快速路网络。
(1)六横轴:胶州湾西路—嘉陵江路—胶州湾隧道—胶宁高架—银川路;疏港高速—胶州湾第二条机动车隧道—杭鞍高架-辽阳路;青兰高速—胶州湾大桥—大桥接线;胶州湾高速(湾底段)—仙山路;扬州路—正阳路;中心城区北部快速路。
(2)九纵轴:滨海公路快速路;青银高速—青新高速;山东路—重庆路—龙青高速;环湾大道—双元路;胶州湾大桥红岛接线—华中路;青威快速路;机场高速;机场西快速路—胶州湾高速(西岸段)—江山路、昆仑山路;沈海高速。
东岸城区规划道路网总长度2237km,密度为8.84km/km2,道路面积率为19.27%。
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篇总则1.1 为加强和规范青岛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青岛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规定,按照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青岛市城市规划编制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三个阶段,其内容及深度要求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执行。
1.3 本规定是《青岛市城市规划条例》的配套文件,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必须执行本规定,本规定实施以前制定的有关规定如与本规定不一致,按本规定执行。
第二篇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第一章城市用地的适建与相容范围2.1.1 青岛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2.1.2 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应当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实施;对尚无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地区,应根据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确定建设适建性,并符合《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见附表一)的规定;未列入《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的,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核定适建范围。
2.1.3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2.1.4 建设用地的相容性一般分为相容性和可相容性两种情况;相容性为用地性质用途可直接由规划编制与审批部门确定;可相容性是与原用地性质用途的相容,须经法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的。
2.1.5 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或超出《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的,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
第二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2.2.1 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根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做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一般按表2.2-1 的规定执行。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表2.2-1注:表中所列数值以单块建设基地计算,混合用地按不同性质用地比例折算。
青岛介绍 ppt课件

建设管理分工
当时青岛建设管理局分为三个部门
1. 建港部门 2. 道路和排水工程 3. 房屋建筑部门
Time 物质环境规划
德 占 领 时 期
城市布局
实地地确定城市和区域的空间布局
一、提出城市或街区的概貌,起着标 志特征作用
二、确定有关建设工程的地点安排、建筑物 的安置及设计的规划
Time 规划图一览
清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愈占胶州湾,清政府急 令口岸戒严调兵200人驻防青岛口,事后随即撤走。 1891年,清政府决定在胶州设防,修建了供海军码头 使用的木桥,即今日前海栈桥的前身;当年6月14日, 清政府内阁颁发上谕,批准胶州设防,后被确定为青 岛城市建置的开始。 1892年,登州总兵章高元率部移驻胶澳,建总兵衙门 于青岛村。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总兵率部参 战,胶澳防务停滞。1895年末,总兵回防胶澳,继续 修建防务工程,并修通了至胶州的大路,青岛口发展 成为港口重镇和海防要地。
德 占 领 时 期
1898年9月公布第一个 青岛城市规划方案
2022年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年 3篇

2022年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年3篇◆加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特色的保护保护山、海、岛、城延续___特色《总体规划》提出,在历史文化名城领域,___的保护工作分为市域历史文化与城市风貌特色保护、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两大部分,旨在整体保护___山、海、岛、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全面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提高依法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弘扬___的海洋文化特色,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延续___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保护要素方面,深入挖掘___名城的价值与特色基础上,保护整体自然环境、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工业遗产、地下文物埋藏区和大遗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
重视自然环境和山水格局保护保护三山、三水、三湾、一带的整体山水格局,保护与山体、河流、海岸线等自然要素密切相关的古遗址、古村落;系统挖掘和保护沿海分布的明清海防卫所体系、北胶莱运河沿岸宋元金交通贸易遗产廊道。
保护北部大泽山-天柱山山脉、东部崂山山脉、西部小珠山-大珠山-铁橛山山脉;保护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条河流;保护胶州湾群、鳌山湾群、灵山湾群;依法保护七百余公里长的海岸带及海岛资源。
保护市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加强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保护515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5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7处。
保护黄岛区琅琊、胶州市里岔-普集、即墨市王村、平度市古岘、莱西市沽河5片地下文物埋藏区。
保护即墨故城-六曲山墓群遗址、琅琊台遗址、三里河遗址、西皇姑庵遗址、赵家庄遗址、东岳石遗址、西沙埠遗址、祓国都城遗址等大遗址。
保护1244株古树名木,继续推动古树名木的普查和名录公布工作。
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居民建筑群,包括___省历史文化名镇金口镇;__历史文化名村雄崖所村;__传统村落雄崖所村、青山村、凤凰村,___省传统村落西寺村、李家周疃村、西三都河村等。
《城市规划方案》PPT课件

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在接受新的挑战,希望帮助更多的政府和企业跳得更
高,跃得更远,共同实现我们的理想。
打造中国最有效的综合战略规划咨询机 构
2
目录 历程·得失
3
团队·人才
7
专业·专长
10
规划·项目
14
价值·分享
26
打造中国最有效的综合战略规划咨询机 构
3
历程·得失
实现对客户的真正的360度全方位观察
可研报告
项目竞争力构
项目建议书 建
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商业模式
品牌策划
股权投资报告 设计
产品策划
上市可研报告 项目价值研究
企业传记
商业计划书 项目实施策划
市场调查报告 项目融资方案
打造中国最有效的综合战略规划咨询设机计
构
项目团队建设
5、战略规划
城市发展战略 规划 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 集团发展战略 规划 园区发展战略 规划
中石油油罐车采购战略报告、广西贵港市城市综合体项目、青海省大美昆 仑园主体公园项目、珠海环球模特主体公园项目、成都音乐广场项目、温 州五金项目、大连直饮水项目、大连出租车项目、大连婚恋网站项目、内 蒙煤矿项目、宁夏煤矿项目、山西铝土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园区开发规 划、淮安汽摩产业园规划、淮安食品产业园规划、福建农业园项目、甘肃 硫化铜矿项目、陕西30平方公里景区综合体项目、8平方公里景区综合体 项目、新疆16000亩农业生态园项目、重庆页岩土项目、青岛精密自动化 技改项目、北京动漫项目、辽宁锦州世博园项目、深圳GPS营销战略、北 京对冲基金项目、山东混凝土项目、江苏无锡高新技术项目、江苏徐州轮 胎项目、武汉物流产业园项目、武汉农产品加工项目、武汉温泉综合体项 目、上海家化项目、盐城站前街城市综合体项目、徐州小额贷款公司项目 、东莞进口食品连锁超市项目●●●●●● 以上项目我司备有详细资料!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2.24•【字号】青政办发〔2017〕14号•【施行日期】2017.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关于印发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青政办发〔2017〕14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2月24日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发挥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升我市标准化水平,依据《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和《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树立标准意识、坚持标准理念、强化标准思维,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将“标准化+”与“互联网+”“海洋+”“国际化+”和“三中心一基地”等重大战略统筹实施,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岛标准”,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有力的技术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系统布局。
全面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创新标准制定和评估机制,创新标准化试点领域和对象,创新技术标准基地建设模式,将标准化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宣传发动,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主要内容摘选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主要内容摘选附件2:《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主要容摘选总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职能的拓展提升,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建设海洋经济示区;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全域统筹、海陆统筹、城乡一体、集约紧凑发展的要求,实现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围和空间层次1.市域:市行政区围,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胶州市、即墨市、莱西市和平度市,陆域面积112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240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指市区的环胶州湾沿岸地区,包括胶州湾东岸的市南区、市北区、沧区和崂山区,胶州湾北岸的城阳区和红岛经济区,胶州湾西岸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心城区面积为1408平方公里,其中胶州湾东岸面积为581平方公里,胶州湾北岸面积为553平方公里,胶州湾西岸面积为27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6143平方公里,包括陆域面积4360平方公里,近岸海域面积1783平方公里。
陆域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面积为3230平方公里;鳌山卫街道办事处、温泉街道办事处、田横镇、金口镇,面积为510平方公里;胶州市毗邻胶州湾的九龙街道办事处相应区域,面积为50平方公里;胶东街道办事处、哥庄镇(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大沽河地下水源地保护区,面积为420平方公里。
近岸海域包括:胶州湾,面积365平方公里;自海岸线向海15米水深线所围合的区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城市发展目标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围绕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 年)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年)第一部分 交通发展历程一、 主要成就1、交通建设投资逐年增长。
近五年来,交通建设投资数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02年的11.2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3.2亿元,年均增长24.1%,超过了同期GDP年均20%的增长速度。
2、对外交通设施规模扩大,功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港口、铁路、公路、航空并举的对外交通网络体系。
公路: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骨干,二级、三级、四级等公路为补充,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公路网络体系。
200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326公里,全市1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实现了晴雨通车,通公路的行政村达到100%。
铁路:基本形成以胶济、蓝烟、胶黄、胶新铁路为骨架的铁路网络体系。
其中,胶济铁路是青岛港通往腹地的主干道,复线工程和电气化改造工程已完工;胶新铁路是我国东部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基本形成了以青岛港(包括前湾港港区、老港区、黄岛港区)为核心,胶南大湾港、鳌山港等一般性小型港口为补充、结构较为合理、配套较为齐全的港口体系。
其中,青岛港是我国能源运输的枢纽和大宗散货的集散中心、全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枢纽港之一。
2007年港口总吞吐量达到2.65亿吨,外贸吞吐量 1.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46.59万标准箱。
航空:青岛流亭机场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干线机场。
自1982年开航以来,机场规模和能力不断提升,开通航线条数、年旅客吞吐能力、年货邮吞吐量等统计指标分别由1995年的35条、80万人次、1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94条、787万人次、11.6万吨。
3、城市道路设施供应规模不断扩大。
近五年来,青岛市区人均道路面积由10.74平方米/人增长到19.6平方米/人。
其中市内四区的道路长度由705公里增长到997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由9.76平方米/人增长到9.16平方米/人。
4、公共交通得到长足发展。
《青岛中央商务区CBD规划》

青岛中央商务区CBD规划一、简介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与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中心城市和核心城市,城市建设以滨海和欧陆城市风格的布局、建筑而闻名。
在未来的发展中,青岛对山东半岛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更加凸显,势必成为山东省的龙头。
时至今日,中央商务区(CBD)的建设已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各主要国际性城市最富有活力和现代气息的城市景观,加快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已成为青岛城市飞跃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青岛市政府决定实施青岛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工作,选址位于青岛市主城区的中心,市北区的东南部,总用地面积共约3.1平方公里,其中,中央商务区用地约2.1平方公里,外围控制区约1平方公里。
本成果描绘了青岛中央商务区规划设计的构想蓝图及设计理念,是在上一轮初步方案的基础之上,依据委托方所提出的《青岛中央商务区(初步方案)深化调改意见》,经进一步深化、完善及调整后所完成的成果。
本方案更加符合青岛市的特点及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并体现了委托方和专家的意图及构想。
二、设计目标■在尊重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宏观结构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研究本规划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协调规划区与城市现状及远景功能格局的关系,使CBD的建设在尊重青岛传统的基础上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对城市发展的要求。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规划结构和功能布局,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开发规模、道路交通体系、用地功能配置、空间布局理念、设施配套以及环境发展目标。
■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与营造,充分发挥该地区的环境资源优势,结合“山、海、城”相互交融的青岛城市特色,以人为本,构筑良好的中央商务区城市形象,形成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三、展望与主题3.1 展望规划一个具备浓郁现代城市形象和特色的全新标志性地区。
规划一个反映青岛人文传统的门户。
规划一个体验青岛的城市商务能力和特征的乐园。
规划一个与城市协调、重点地段相呼应的现代景观地区。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省政府转报国务院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主要内容摘选:规划指导思想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构想,全面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全面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统筹区域发展,实施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城乡发展战略,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2.坚持海陆统筹,实现蓝色跨越。
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示范区。
3.坚持区域协作,实现共赢发展。
立足山东半岛、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亚,不断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
4.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生态基底保护,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5.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优化城镇化布局,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域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6.坚持科学布局,实现集约发展。
转变城市治理方式,加强城镇化管理、生态安全管制、城市安全防护,优化城市各类资源要素配置,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妥善处理好新增用地和存量挖潜关系,构建紧凑高效、特色鲜明的组团式、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
城市性质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与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国际性的港口与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职能1.国际职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
2.国家职能国家蓝色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陆海统筹发展示范区)、国家海洋科技城、综合交通枢纽。
重磅:青岛中心城区划定,“七色图“看透青岛未来!

重磅:青岛中心城区划定,“七色图“看透青岛未来!14日重磅消息!近日,青岛市规划局公示《青岛全域及中心城区规划控制线划定》,咱们青岛首次在“一张图”上划定蓝线、绿线、紫线、黄线、橙线、黑线及城市发展边界红线等控制线。
其中,城市发展边界红线指的是2020年青岛市城市用地发展空间的控制界限,这条线将青岛全域分成了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等发展空间,快来看看哪些地方是真正的“青岛中心城区”吧!青岛中心城区这样划定在市规划局公布的规划图中,青岛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线划定的范围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不含胶南组团),陆域总用地面积1408平方公里,明确了中心城区生态、主要交通与市政设施等发展与保护的总体框架,是中心城区各项规划编制、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心城区整体布局据此前青岛规划局发布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内容,青岛的中心城区整体布局是以大沽河、胶州湾为生态中轴,以崂山风景名胜区、小珠山风景区为生态保护重点,依托白沙河、墨水河、洋河等主要河流构筑生态控制带,以环胶州湾的东岸城区、北岸城区、西岸城区为主体,构建“三城联动、组团式布局”的海湾集合型大都市。
1东岸城区1.市南区、市北区是青岛历史文化风貌、传统街区和老城区的集中体现区,是青岛行政、文化、金融、商务核心区,是青岛人口就业、公共服务、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要素密集区,按照“优化完善、疏解调整、精细提高”的要求,做优做美市南区和市北区。
2.李沧区是服务区域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商贸商务中心,是企业环保搬迁、宜居新城建设、承接人口疏解、均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按照打造“拥湾枢纽、生态商都”的战略要求,全面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李沧。
3.崂山区是国家级崂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和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蓝色硅谷海洋科技研发产业带和高等教育集中发展区,是青岛的金融商务、财富管理和文化节庆会展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岸城区】:
• 高新区、西片区、东片区 •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
现代化综合服务中心:按照“生态优先、科技领衔、做高做强”的要 求,高水平建设“科技、生态、人文型”宜居新城。 • 西片区:为红岛经济区,包括红岛街道办事处、河套街道办事 处、上马街道办事处、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国 际化城市要素的集聚,建设科技、人文、生态新城。 • 东片区:为城阳区城,包括城阳街道办事处、流亭街道办事处、 夏庄街道办事处、惜福街道办事处;建设以总部经济为主体的现代 服务业集聚与发展中心;加强崂山西麓风景资源与水源地保护,协 调好城市建设、旅游发展与景区保护之间的关系。
2020年青岛城市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
• 201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青岛市城市 总体规划(2011——2020)》。新版总体规划划定了 中心城区的开发边界,按照“三主、五副、多层级”网 络型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将青岛分成:城市主 中心、城市副中心、东岸城区、北岸城区、西岸城 区。详细规划各中心区的定位,将青岛打造成“三城 联动、组团发展”的海湾型中心城区。
【城市副中心】:
• 李沧、崂山、城阳、青岛湾老城区和辛安五个城市副中心 • 李沧副中心:是胶州湾东岸中部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对于完善青岛的公共
服务中心体系具有积极作用。规划自铁路青岛北站至李村中心形成以商务办公、 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包括李沧交通商务区和李村商 贸中心,重点加快推进铁路及轨道交通枢纽的建设,大力发展交通商务、商贸 流通产业。 • 崂山副中心:在麦岛路以东、松岭路以西、枣儿山以南区域,形成以金融 商务、财富管理、文化体育、科技研发、行政办公、旅游会展服务功能为主的 城市副中心。 • 城阳副中心:以城阳区行政服务区为轴心,正阳路与南北向城市主干路为 轴线,重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配套功能,形成以办公、商务、旅游、教 育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 • 青岛湾老城区副中心:包括中山路及火车站、邮轮母港周边地区。规划形 成以文化旅游、交通集散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逐步搬迁行政办公职能,改 善交通条件,为旅游产业的发展置换充足的用地空间,增强传统历史文化价值。 • 辛安副中心:以黄河路为轴线,形成以科技研发、商贸物流功能为主的城 市副中心。围绕山东科技大学,加快推进村庄改造,积极转移、搬迁传统制造 业,实现一般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置换用地空间,发展成 为辐射带动西海岸新区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科技研发中心。
【东岸城区】:
• 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 • 市南区、市北区:青岛行政、文化、金融、商
务核心区,按照“优化完善、疏解调整、精细提高”的 要求,做优做美市南区和市北区。 • 李沧区:服务区域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商贸 商务中心,按照打造“拥湾枢纽、生态商都”的战略要 求,全面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李沧。 • 崂山区:国家级崂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和滨海 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蓝 色硅谷海洋科技研发产业带和高等教育集中发展区, 青岛的金融商务、财富管理和文化节庆会展中心。
• 东岸城区的市南区、市北区遵循“完善服务配套、综合整治 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控制人口增长、避免大拆大建”的原则, 在保护好城市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加快危旧棚户房改造,推进街 头绿地系统的建设,完善服务配套、综合整治环境、提升生活品 质;李沧区着力提升李村、沧口老城区的提质改造和配套完善, 整合、提速旧村改造,超前规划、按计划推动传统工业片区环保 搬迁;崂山区建设山海特色鲜明、居住环境优美、配套服务齐全 的现代化居住区,承接老城区人口疏解,并为金融商务、财富管 理等高端服务业人才的居住提供空间支持。
【西岸城区】:
• 西海岸新区的核心区
• 西海岸新区的核心区: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 战略的实施,支撑国际海洋经济合作,辐射带动 半岛蓝色经济区。按照“海陆统筹、创新引领、 集约紧凑、提升品质”的要求,建设国际集装箱 航运枢纽港、国际保税物流及港航服务业中心、 国际海洋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心、滨海旅游度 假目的地、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影视文化 基地。
商业旅游服务中心。范围为延安三路、敦化路、燕儿岛 路及浮山湾围合的区域,面积约4.86平方公里。 • 唐岛湾中心区:是西海岸新区的行政服务、商务商 贸、金融信息、港航服务、文化旅游中心。范围为太行 山路、香江路、衡山路及唐岛湾围合的区域,以及朝阳 山周边区域,面积约4.24平方公里。 • 红岛湾中心区:是青岛市的国际会议、文化交流、 科技研发、旅游服务中心,由红岛的国际会议、文化旅 游中心,智力岛的科技研发中心,河套的商务会展、体 育医疗中心共制中心城区发展规模
•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胶州湾为生态核心、大沽河为生态 中轴,以崂山、小珠山等生态山系为绿色屏障,以白沙河、墨水 河、洋河等主要河流为绿色生态间隔,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 中心城区开发边界控制范围为810平方公里,东至崂山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边界,北至墨水河、胶济铁路、桃源河生态 控制区边界,西至五龙河生态控制区边界和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 保护区边界,南至滨海岸线;胶州湾内区域以胶州湾保护控制线 为界。
• 至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10万人,城 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108平方米;中心城区规划居住用地216.88平方公里,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2.48%,人均35.55平方米。
【城市主中心】:
• 东岸浮山湾中心区、西岸唐岛湾中心区、北岸红岛 湾中心区
• 浮山湾中心区:是青岛市的行政服务、金融商务、
• 依托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发展规模,规 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6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8平方米。
有序引导东岸、北岸及西岸城区发展
•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围绕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 标,统筹旧城更新与新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绿地、 广场等公共空间,提升居住环境质量。至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居 住用地216.88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2.48%,人均35.55平 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