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降水量和蒸发量-李忠

合集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勤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勤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622019年11月(下)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丝路聚焦3.59km 2,其中连片水体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91km 2,水体沙丘相间的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68km 2[6、7]。

3.森林覆盖率提高“十二五”以来,民勤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37.26万亩,实施封沙育林75.8万亩,工程压沙43.6万亩。

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63.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封育成林78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

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9提高到17.91%[8]。

据国家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民勤县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较2009年分别减少6.26万亩、6.76万亩,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逐年减少、减轻趋势,整体处于遇制、逆转趋势。

4.巨大的经济效益民勤当地重点培育了廿肃紫轩酒业有限公司民勤葡萄酒厂、甘肃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三十八度葡萄酒庄有限公司等林业产业加工企业12家;建成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9个;组建防沙治沙协会20家;治沙专业队伍60个;每年吸纳1265名群众参与压沙造林,实现劳务收入1776万元。

2017年,全县直接或间接从事压沙造林和沙产业的群众达到11.4万人,实现总产值3.22亿元,形成了治沙与增收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作为目前世界上受沙漠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数亿国民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了荒漠化问题的困扰。

土地沙漠化在对民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的同时,严重制约着我国生态安全和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在防沙治沙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目前依然面临着防沙治沙面广量大、治理难度大、模式技术单一、林地和森林质量不高、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而民勤县的治沙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不仅对当前沙漠化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今后绿色扶贫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民勤生态变化

民勤生态变化

甘肃民勤生态好转沙漠水库生机勃勃(图)民勤红崖山水库南缘飞翔的野鸭生机勃勃的红崖山水库湿地芦苇丛水草丰美的红崖山水库鸭鸣湖湿地市民在红崖山水库景区游览在国务院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五年后,甘肃省武威市认真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统筹推进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民勤盆地地下水位趋于动态平衡,湖区等区域地下水位大面积回升,重点治理成果不断巩固,生态恶化趋势已经得到有效遏制,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

本站通讯员姜爱平摄于5月19日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5月21日作者: 姜爱平责任编辑:郑秀云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甘肃民勤环境好转2014年01月03日08:27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兰州1月3日电(记者冯志军)作为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甘肃民勤县,2013年云淡风轻,仅出现一次短时沙尘暴。

民勤县气象局副局长胡兴才近日告诉中新社记者,去年民勤只出现了一次持续几分钟的沙尘暴天气,且未造成灾害。

与过去30年年均沙尘暴日数达27天左右相比,这座中国西北部风沙线上“桥头堡”的沙尘暴次数明显减少,连续4年来偏少或未出现。

“生态治理、植被恢复较好,地下水位上升,人工影响天气致降水增多。

”胡兴才在分析沙尘暴次数明显减少的原因时表示,除了官方一系列生态治理政策和当地民众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外,亦与周边“大环境”的优化有关。

地处石羊河流域尾闾的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

近几十年来,由于石羊河上游用水激增,进入民勤的地表水锐减,加之当地超采地下水灌溉,荒漠不断向绿洲逼近。

长期以来,这里因“常年遮天蔽日的黄沙和人去村空的荒芜”而被外界所关注。

在当地一些农民记忆里,几年前的民勤每年沙尘暴次数很多,几乎是“家常便饭”,有时“黑风”来临时四五米以内基本看不见人,“有时沙尘暴一来就是半个月,就像一堵‘黑墙’堵在心上”。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中央高层曾多次对民勤生态方面作出指示。

2007年以来,中国官方斥巨资加大了对内陆河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综合治理。

民勤绿洲生态现状分析

民勤绿洲生态现状分析

民勤绿洲生态现状分析民勤位于河西走廊东部,东径103°02′~104°02′,北纬38°05′~39°06′,南邻武威市凉州区,东、北、西三面与阿拉善左旗、右旗、金昌市接壤。

境内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由巴丹吉林沙漠环绕。

全县总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为1.5万公顷。

地形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拔海高度1200~1400m,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是一个盛产瓜果、粮食和棉花的灌溉农业县。

早在西汉以前,民勤绿洲面貌尚处于自然状态,石羊河水除滋养南部绿洲外,大部分进入民勤绿洲。

汉代以后,石羊河上游人口渐增,土地相继开发,上游用水增加,进入下游民勤的水量日益减少,大部分河流相继干涸,湖泊逐渐消失。

自清代以来,风沙成灾,干旱连年,田亩赖以浇灌者唯洪水河,而洪水河亦不时有断流现象。

民国以后,水资源较清代更少,植被衰竭,风沙肆虐,水土流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生产,兴修水利,防沙治沙,使这片土地再现生机与活力。

1966年开始初具规模开发地下水,旧社会干旱连年、民不聊生的旧民勤变成了旱涝保收,人民丰衣足食的沙漠绿洲。

然而由于气候的变化,人口的剧增,石羊河上中游对水的调控能力的逐步提高,石羊河流入民勤的水量日益减少,到80年代末开始几乎完全靠提取地下水灌溉。

由于超量提取地下水,而使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地面植被大量枯死,水质日益变差,自然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湖区部分村社不得不整体搬迁。

受到了国内外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国家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和措施开始陆续实施,特别是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以来,生态治理的效果十分明显。

一、自然降水趋于增多干旱少雨是民勤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3.0mm。

分析显示,自1954年以来民勤年降水量稳定,但分布极不均匀,降水最少的年份年总降水量只有38.6毫米,降水最多的年份年总降水量202.0毫米。

民勤县水资源危机研究

民勤县水资源危机研究

民勤县水资源危机研究民勤县水资源危机研究近年来,水资源危机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一个干旱缺水的地区,甘肃省民勤县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该县的水资源问题,本文将就该县水资源的现状、原因和应对措施展开研究。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民勤县的水资源现状。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加之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县的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

据调查数据显示,该县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年均蒸发量为1700毫米,水资源严重缺乏。

而且,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浪费,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目前,该县的饮用水已经成为该县水资源最紧张的环节之一,农田灌溉用水也面临着不足的局面。

那么,造成民勤县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气候因素是该县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暖导致蒸发量增加,同时影响了降水量和水资源的分布。

此外,过度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发破坏了水源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削弱了水资源的储量和保障能力。

另外,农业用水占据了该县水资源的大部分,尤其是非节水灌溉方式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农田用水效率的低下和农业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发展的工业和人口也对该县的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民勤县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县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利用的监管,推行了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节约用水的机制。

此外,农业方面也加大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了农田用水利用效率。

在改善饮用水问题上,该县建设了水厂和水质监测站,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和供应稳定。

然而,要彻底解决民勤县水资源危机仍然具有一定的困难。

首先,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民勤县的水资源基础较为薄弱。

其次,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措施。

此外,由于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解决。

综上所述,民勤县的水资源危机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局面。

民勤红崖山灌区渠系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研究

民勤红崖山灌区渠系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研究
第3 5卷第 8期 2 0 1 3年 8月




Vo 1 . 35. No. 8 Au g ., 2 01 3
Y EL L OW R I VER
【 灌溉 ・ 供水 】
民勤 红 崖 山灌 区 渠 系水 面蒸 发 量 计 算 方 法 研 究
雒 天峰 , 李元 红 , 王治军 , 陈小红
划 项 目( 2 0 1 1 B AD 2 9 B O 4 ) 。
对 水面蒸发量 的典型计算模 型有以下 1 3 个。
H o f n e r 湖( 1 9 5 4 ) 模型发是流域水 资源规 划、 优化 调度与 管理及水资 源评
价等必须考 虑的水 文要 素… 。民勤红 崖 山灌 区地 处石 羊河 流 域, 远离海洋 , 降水稀少 , 蒸发强烈 , 水 面蒸发 是地表水体水 量损
E =1 . 8W, A e
苏火电院 ( 1 9 5 9 ) 模型 :
文献标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1 3 7 9 . 2 0 1 3 . 0 8 . 0 2 5 中图 分 类 号 :T V 9 3
Re s e a r c h o n S ur f a c e Wa t e r Ev a p o r a t i o n o f Ca n a l S y s t e m i n Mi n qi n Ho n g y a s h a n
E =( 5 . 4 0+1 . 2W1 ) Ae
失 的主要组成部分 。渠道水面蒸 发是计算渠道水利用 系数 以及
灌溉水分配管理 中必须 考虑 的参 数 , 因此 渠道水 面蒸发在 干旱

民勤县介绍

民勤县介绍
民勤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日照时间长,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农作物尤其是瓜果类的糖份积累。全县粮食生产以优质小麦、玉米和啤酒大麦为主,年总产量1.5亿公斤,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副产品遐迩闻名,龙眼大板黑瓜籽、小茴香、黄河蜜瓜、白兰瓜等名优产品远销海外;甘草、锁阳、发菜、沙米等名贵野生资源极具挖掘潜力,开发前景看好。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盐、石膏、芒硝、石灰石、水晶石、磷、铁、铜、镍、钾盐卤水等。其中煤炭总储量为5.8亿吨,主要分布于西大窑矿区、红沙岗矿区;盐总储量约25.2万吨;石膏储量约70万吨,分布在狼刨泉山和阿拉古山;石墨矿石总储量667万吨;石墨储量60.083万吨,分布在唐家鄂博山一带;芒硝储量738万吨,分布于西硝池、白土井、汤家海子、苏武山一带;铁矿储量34.9万吨,分布于红崖山一带。煤炭灰粉低、含硫量少,热量在4000大卡左右,主要用于工业;石墨矿平均品位9.11%,是西北成矿条件较好的矿种;其余矿种分布零散,矿产品位较低。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民勤县 本数据来源于地图,最终结果以地图数据为准。
民勤以农为主,兼畜牧。特产有黄河蜜瓜、白兰瓜、郁金香、黑瓜籽、茴香等。其中,黑瓜籽远销到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及欧洲国家,享誉全世界。传统名吃有青椒炒肉、土豆丝、拉面、凉皮。 民勤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早在60年代,毛主席就亲自批示开发民勤石油,著名地址学家李四光写了调查报告,得出“民勤石油胜过大庆”的论断。但终因技术问题而搁置。 民勤的人民勤劳质朴、热情好客。解放后,民勤人翻身做了主人,奋发图强,建设家乡。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民勤人引黄淤溉、治理沙漠、开发南湖,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编辑本段民勤概况
民勤县
民勤素有崇文重教之风,尊师重教,人才辈出。近年,高考在甘肃诸县名列前矛,在武威独领风骚。2001-2006年,全县高考录取人数分别为1487、1623、1795、2591、3027、3171人,高考综合录取率分别为75.14%、77.51%、68.88%、78.87%、72.78%、64.4%,高于全省录取率近20个百分点。 2006年,全县普通高考重点录取294人,录取率6.61%;普高本科以上录取1298人,录取率26.36%;各类高等院校录取3171人,有4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编辑本段特色资源

民勤县盐碱地现状及治理情况报告

民勤县盐碱地现状及治理情况报告

民勤县盐碱地现状及治理情况报告民勤县盐碱地现状及治理情况报告一、民勤县基本情况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为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东北与内蒙古接壤,南邻武威市,西南与金昌市毗邻。

地理坐标为东径103°03′—104°02′,北纬38°05′—39°06′。

民勤县地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

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年降雨量11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干燥度大于5度,年均日照3028小时,年均气温7.7℃,昼夜温差15.2℃;8级以上大风年均达27.8天,沙尘暴年均37.3天,是我国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二十多年来,随地表淡水来水量骤减,地下水反复提灌浓缩和利用高矿化度地下水灌溉,促使次生土壤盐渍化的逐步增大。

全县耕地盐渍化面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18.7万亩上升到八十年代的30万亩,至目前全县盐碱耕地达到79万亩,在全县18个乡镇均有分布,盐碱化程度略有差异。

由于盐碱地面积的扩大,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生态林草退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民勤县土地资源基本情况据2010年国土资源局资料,全县土地总面积2386.05万亩。

其中耕地177.5万亩,占7.40%;园地2.88万亩,占0.10%;林地112.18万亩,占4.7%;草地495.78万亩,占20.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30万亩,占0.8%;交通运输用地11.94万亩,占0.5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36万亩,占0.8%;其他用地1549.06万亩,占64.9%。

三、民勤县盐碱地资源情况据调查,我县耕地面积177.5万亩,盐碱地总面积176.07万亩,其中非盐碱耕地98.411万亩,盐碱耕地79.089万亩。

盐碱荒地96.98万亩。

盐碱荒地中无利用价值的盐碱荒地54.21万亩,从目前看全县没有从末开垦利用而有利用价值的盐碱荒地,开垦但已撂荒3年以上的盐碱荒地42.85万亩。

民勤红崖山灌区渠系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研究

民勤红崖山灌区渠系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研究
( 1 .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 究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2 . 中国科学院 寒 区旱 区环境 与工程研 究所,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摘 要 : 水 面蒸发是 流域水资源规划 、 优化 调度与管理及水 资源评价等 必须考 虑的水文要 素。针 对石羊河流域 水面蒸发 特点 , 利用气象资料 , 对国 内外水面蒸发量典型计算模 型进行 了对比分析 , H o f n e r 湖模 型、 晋 阳湖模型 2 、 闵骞模 型计 算结 果与 E一 6 0 1型蒸发皿 实测值 比较接近 , 相对误差分别 为 一 4 . 9 1 % 、一 6 . 9 3 % 、一 2 . o 2 %, 因此 可以利 用闽骞模型计 算 民 勤红崖 山灌区水面蒸发 量 ; 探讨 了动 水水面蒸发 量计算方 法, 结合 闵骞模 型 , 分别计 算 了红崖 山灌 区不 同灌溉期 的水 面
I r r i g a t i o n Ar e a
L U O T i a n — f e n g .L I Y u a n — h o n g , WA N G Z h i - j u n , C HE N X i a o — h o n g
( 1 . G a n s u P r o v i n c i a l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L a n z h o u 7 3 0 0 0 0, C h i n a ;
2 . C o l d a n d A i r d R e g i o n s E n v i on r me n t a l a n d E n g i n e e i r n g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y o f S c i e n c e s ,L a n z h o u 7 3 0 0 0 0 , C h i n a )

民勤县降水量和蒸发量-李忠

民勤县降水量和蒸发量-李忠

民勤降水量和蒸发量----民勤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析民勤四中李忠上课地点:3号多媒体教室时间:2014.9.18参加人员:高一地理兴趣小组成员一.民勤县的基本情况甘肃省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灌区,是由石羊河下游的地面水和潜水长期发育形成的我国荒漠区典型的沙漠绿洲,隶属甘肃省武威市,其东、西、北三面连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

数千年来,民勤绿洲一直成为阻止两大沙漠汇合的一个重要绿色屏障,在西北地理变化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20年间,由于石羊河上游的垦区拦蓄引水,气候趋于干旱,绿洲已由过去的阻沙天堑变为沙源,水干风起,沙逼人退。

时至今日,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94.51%,同时它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民勤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水源流失,荒漠化趋重,沙尘暴肆虐......2003年以色列专家经过科学的考究,明确指出:民勤若不采取科学有效措施,17年(2020年)后将从地球上消失,民勤将变成"第二个罗布泊"!并且温家宝总理已经几次批示绝对不能让民勤将变成"第二个罗布泊"!历史上的民勤,河道密如蛛网,海子星罗棋布,土地肥沃,幅员辽阔,是个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

既是耕渔的塞上江南,又是牧猎的苑囿!石羊河古称"谷水",史前时代,石羊河流域曾存在大面积的终闾湖泊--猪野泽,又称休屠泽,唐朝以后称百亭海,即现在已经干涸的民勤青土湖。

解放后民勤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为民勤以及上游的武威、金昌的经济建设及防洪防涝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游用水量的不断增加,红崖山水库积极的一面难以显现。

二.民勤县水资源现状民勤县年平均降水量在1996-2006十年时间中,2000年超过200mm;2006年降水量为150mm-200mm;其他年份降水量都小于150mm。

民勤绿洲生态恶化与荒漠化浅析

民勤绿洲生态恶化与荒漠化浅析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民勤绿洲生态恶化与荒漠化浅析民勤绿洲处于石羊河流域下游,南连武威,西邻金昌,北枕阿拉善右旗,东接阿拉善左旗;西、北、东三面环沙,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的半包围中。

全县面积约1600万hm2,其中沙漠和盐碱滩地面积比例超过90%,绿洲面积只有约9%左右。

民勤绿洲由古代的水草丰美演变到今天的三面环沙,历经沧海桑田,生态环境也演变成为现在的荒漠化生境。

1.民勤绿洲荒漠化演变过程:1.1汉初以前时期春秋战国以前,民勤一带是古谷水(今石羊河)与金川河(云川,水磨川)流潴形成的湖泊和草原。

据记载,民勤历史上最大的湖泊——潴野泽在西汉早期仍是“水势浩淼,波光粼粼”,范围大致在今莱菔山、独青山以南,狼刨泉山、枪杆岭山以北,南北宽40多km、东西长100多km。

这个时期,这一带是以湖泊草原为主的优良生态环境。

1.2汉朝-元末明初时期西汉到晋的400多年间,特别是西汉时期人口的向西迁徙,绿洲区社会经济逐步发展,耕作面积不断扩大,原河道的漫滩区被开垦出了大量农田,农耕农牧的生态环境逐渐取代了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牧业发展和人类频繁活动也不断改变绿洲的生境,是荒漠化形成的初始诱因之一。

自西汉以来,向河西大量移民,导致古谷水(石羊河)上游地区农业用水大幅增加,古谷水上中游各支流被拦截利用,使得流入民勤的水量逐年减少;气候变迁、古谷水来水量减少、湖泊萎缩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民勤县气候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民勤县气候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5):113-114,116民勤县气候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王 荣民勤县气象局,甘肃民勤 733399摘要 民勤县属大陆性沙漠气候,寒冷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干旱、冰雹、大风沙尘、低温霜冻是民勤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本文针对影响民勤县农业生产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灾害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水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等防灾减灾措施。

关键词 民勤县;气候特点;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5-0113-02DOI:10.19383/ki.nyzhyj.2020.05.046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三面被沙漠包围,是沙漠中的绿洲。

民勤县气候属于大陆性沙漠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一年四季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约为100 mm,日照充足,蒸发量大,昼夜间温差较大。

民勤县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大风、沙尘、冰雹、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下,各类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影响[1]。

主要对民勤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1 民勤县气候特点民勤县气温夏高冬低,夏季平均气温约22.8℃,冬季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9.9℃,昼夜温差较大。

年均相对湿度为50%,年均降水100 mm,年均蒸发约2 485.8 mm,是降水量的24倍多。

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3000 h,日照百分率为60%。

民勤县气候干燥,晴天多阴天少,利于植物光合作用,辐射强;夏季热,在植物生长活跃期积温较高;风大,是全国最干旱地区之一,作物生长期短,平均有208 d,生长期常有霜冻危害,无霜期166 d。

春季多风沙天气对植物细苗期危害较严重。

2 民勤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影响2.1 干旱民勤县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0 mm左右,降水集中在春末和夏季,即每年5—9月,期间降水量约占年总降水量83%左右,而其他月份1—4月和10—12月降水量分别约占8.0%和9.0%,说明民勤县降水时空分布极其不均匀,加上蒸发量大,所以常有干旱灾害发生。

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期间度汛的意见建议

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期间度汛的意见建议

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期间度汛的意见建议路光明【摘要】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72项重大节水供水水利工程之一,是民勤县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后又一大水利工程.由于工程建设任务重,工期紧张,势必造成工程无法避汛施工,给施工带来极大威胁,本文就施工期间度汛提出意见建议.【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年(卷),期】2016(000)020【总页数】2页(P159-160)【关键词】红崖山水库;工程建设;避汛施工;意见建议;民勤县【作者】路光明【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水务局,甘肃民勤7333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512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72项重大节水供水水利工程之一,是民勤县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后又一大水利工程。

市、县高度重视工程建设,由于工程建设任务重,工期紧张,势必造成工程无法避汛施工,给施工带来极大威胁。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抢”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积极应对洪水挑战,立足防大汛,避大险,认真排除工程隐患,做好避险施工。

在汛期内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力争不伤亡一人;确保水库工程安全,力争把洪水危害降至最低,确保施工安全。

2.1 流域概况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

流域水系发源于祁连山脉东段冷龙岭北侧的大雪山,自塔儿庄出山,入河西走廊东段为中游,过武威接纳冲积扇边缘泉水复向东北,名石羊河。

全水系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八条河流及多条小沟小河组成,河流补给来源为山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产流面积1.11万km2,河全长250km。

河水自南向北流出山后,基本上全部被水库拦蓄和引入渠道灌溉。

引水渠和山水灌区处于强透水的洪积扇带,地表水在引用过程中大量渗漏转化成地下水,至中游山前冲积扇边缘又出露成泉,各河的泉水及上游部分下泄洪水汇流后成为石羊河,穿过下游民勤地区汇集于民勤北部的青土湖。

甘肃民勤干旱沙区葡萄直插建园技术

甘肃民勤干旱沙区葡萄直插建园技术

甘肃民勤干旱沙区葡萄直插建园技术
张世成
【期刊名称】《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3℃,平均昼夜温差15.5℃,≥10%年活动积温3149℃,年降水量近5年为127.7毫米,年均蒸发量2623毫米,年日照时数3073.5小时,无霜期162天。

耕作土壤多以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优良,病虫害发生轻,生产的果品果粒大、产量高、着色浓、品质好,是我国优质葡萄适产区之一。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张世成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7333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3.1
【相关文献】
1.干旱沙区葡萄直插建园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J], 张世成;柴秀萍;何玉英
2.葡萄地膜覆盖直插建园技术 [J], 樊庆忠
3.南方葡萄硬枝地膜覆盖直插建园技术 [J], 封林雄
4.葡萄直插建园技术 [J], 霍珍启
5.葡萄直插建园技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民勤县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甘肃省民勤县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甘肃省民勤县某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 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A.西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南半球2.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A.曾母暗沙B.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C.帕米尔高原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3. 我国当乌苏里江畔的人们迎来曙光时,新疆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原因是:()A.纬度差异大B.经度差异大C.海陆位置差异大D.地球公转4. 目前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A.23个B.34个C.28个D.31个5. 以下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依次是()A.桂、云、湘、黑B.粤、云、鄂、黑C.赣、云、鄂、吉D.粤、川、湘、辽6.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云、贵、粤、台B.云、桂、粤、台C.台、云、贵、粤D.滇、桂、闽、粤7.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聚居为主C.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中、东部D.汉族只生活在东部的省份8. 以下游戏不是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所举行的活动的是()A.射箭B.摔跤C.赛马D.嬉水9.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东多西少B.南多北少C.东少西多D.南少北多10. “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我国地势的什么特点A.地势西高东低B.地势东高西低C.地势南高北低D.地势北高南低11. 中国的地形特点是( )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最少B.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C.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地形复杂多样,陆地面积广大12.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长白山一武夷山B.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脉C.天山一阴山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13.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14.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A.黑龙江北部B.新疆北部C.吐鲁番盆地D.青藏高原15.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是( )A.地形因素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季风影响16. 与我国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的年等降水量线是()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7.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A.分布均匀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C.北多南少D.西多东少18.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A.气候复杂多样,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少D.气候复杂多样,高山高原气候显19.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A.黑龙江B.塔里木河C.长江D.黄河20. 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分界点是( )A.河口、桃花峪B.宜昌、湖口C.河口、湖口D.宜昌、桃花峪二、解答题读“中国的邻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民勤县节水工作的评价、探索与思考

民勤县节水工作的评价、探索与思考

工 作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8期摘要:民勤县水资源极度短缺,供用水缺口十分巨大,各行业用水定额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与全国最高水平仍有差距,与以色列相比差距更大。

通过分析民勤县农业、工业和生活的节水工作基础,探索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使民勤各行业用水效率大幅提升。

关键词:节水工作;机制建设;评价0 引言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是阻止两大沙漠汇合的重要绿色屏障。

民勤县总人口24.18万,总面积1.59万km2,其中沙漠及荒漠化土地面积占90.34%。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13.2 mm,年均蒸发量2 675.6 mm,由南部入境的石羊河是境内唯一的地表水水源。

2007年12月国家批准实施的《甘肃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分配给民勤县水资源量为4.13亿m3,其中地表水2.97亿m3、地下水1.16亿m3。

在苛刻的水资源条件下,民勤县在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用水精细化管控、水权分配与交易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然而,水资源短缺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主要因素,生态要修复、经济要发展,生活要宜居,未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1]。

1 民勤县节水工作基础与评价1.1 农业节水工作基础与评价农业是民勤最大的用水行业,也具有最大的节水潜力。

自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以来,民勤县通过多种手段大力压缩农业用水,取得显著成果。

从2007年到2017年,民勤县农业用水量从5.2亿m3下降到2.4亿m3,减幅达52%。

民勤县农业节水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压缩灌溉面积,调整种植结构。

2008年以来,按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要求,民勤县强力推进关井压田措施。

仅2008至2010年,全县累计关闭机井3 018眼,压减农田配水面积2.95万hm2。

与此同时,按照“面积调小、水耗调低、效益调高”的原则,民勤大力压缩小麦、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推行洋葱和制种玉米“零种植”,并积极发展棉花、葵花、茴香等高效节水作物,初步建立了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与高效节水发展相配套的农业种植结构。

50年民勤西沙窝蒸发量与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关系研究

50年民勤西沙窝蒸发量与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关系研究

50年民勤西沙窝蒸发量与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关系研究张逸君;焦健;杨自辉;张大彪【期刊名称】《甘肃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43)003【摘要】本文借助民勤典型荒漠地貌西沙窝的标准气象站观测资料,通过分析1966~2015年蒸发量与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的相关关系以及关联的密切程度,揭示该区域的气候变暖与水分循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0年内,民勤西沙窝20 cm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平均在-118.7 mm/10 a范围内,影响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近地表空气湿度的不断增加与日照时数的持续下降,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81与0.903,均通过99%显著性水平;次要因素是年均风速逐渐下降,相关系数是0.736,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四季中春季蒸发量明显减小,约占去年减小的37.4%,其次是秋季,占11.43%,夏冬季变化不明显,这些因子的改变,形成了民勤荒漠区水分在热平衡中的转换表现特征.【总页数】5页(P23-27)【作者】张逸君;焦健;杨自辉;张大彪【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民勤 73307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民勤 733071;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民勤733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4【相关文献】1.民勤西沙窝生态气候变化特征 [J], 常兆丰2.民勤西沙窝生态气候变化原因探究 [J], 常兆丰;韩福贵;仲生年3.民勤4种主要灌木植物δ13C季节变化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J], 郭树江;王飞;张卫星;王方琳;韩福贵;张裕年4.民勤西沙窝生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常兆丰5.蒸发皿蒸发量及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分析——以桂林灌溉试验站为例 [J], 韩培丽;代俊峰;李新建;郭纯青;方荣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施策 两手发力 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综合施策 两手发力 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3 主要做法
3.1 严格初始水权分配 民勤县 依 据 《武 威 市 县 级 行 政 区 2015 年 2020 年
2030年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和《武威市2018年水资源 配置意见》的 精 神,制 定 了 《民 勤 县 2018 年 水 资 源 分 配 方案》,确定2018年全县水权总量控制为3.5912亿 m3, 其中:地表水总量为2.436亿 m3,地下水总量为1.1552 亿 m3。全县综合灌溉定额控制到410m3/亩以内,灌溉 水利用系数达 到 0.61。 全 县 坚 持 水 权 与 土 地 承 包 经 营 权 相 匹 配,实 行 以 人 定 地、以 地 配 水 的 农 田 灌 溉 配 水 办 法,将水权细化分解到乡镇、村社、农户、机井和地块,形 成了县、乡、村、户 四 级 水 权 分 配 体 系,建 立 实 名 制 配 水 制度,共核发实名制水权证5.89万本。 3.2 加强水权监管落实
1 加强组织领导
民勤县被列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以后, 为确保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按时完成 改革试点各项任务,成立了由多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农业 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协调指导工作,领导小组 各 成 员 单 位 密 切 配 合、明 确 责 任 分 工,合 力 推 进 农 业 水 价综合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县发改局负责完成试点建 设项目的总体布局规划,项目前期工作的组织、协调、管 理、衔接,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县财政局负责 落实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明确精准补贴资金来源 和补贴方式,实施精准补贴,强化资金监管,开展绩效评 价;县 水 务 局 负 责 确 定 农 业 用 水 总 量 控 制 指 标,制 定 农 业 用 水 定 额,明 晰 农 业 水 权,进 一 步 完 善 农 田 水 利 工 程 管理体制及水权水价改革机制,配套计量设施和末级渠 系;县 农 牧 局 负 责 指 导 种 植 结 构 调 整,推 广 农 业 节 水 措 施,加大农业 补 贴 对 农 民 用 水 合 作 组 织 等 的 支 持 力 度; 县物价局负 责 测 算 农 业 供 水 成 本,制 定 供 水 价 格 政 策。 县民政局负责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登记、注册、审批;

民勤县食用向日葵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民勤县食用向日葵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民勤县食用向日葵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王国文;王斌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食用向日葵是民勤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但民勤县地处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110 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4倍,为全国最干旱地区之一,农业生产完全依靠灌溉,向日葵全生育期需水量达7 800 m3/hm2。

自2008年开始,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向日葵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比大田畦灌可节水41.3%以上,节肥46.7%,增产3.5%,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王国文;王斌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民勤733300;甘肃省民勤县水务局三干水管所,甘肃民勤73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5
【相关文献】
1.民勤县食用向日葵全膜双垄垄播栽培技术 [J], 侯政权;张永江
2.食用向日葵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J], 段维;杨涛
3.民勤县籽用南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J], 陶永红
4.民勤县食用向日葵与春小麦间作栽培技术 [J], 赵金玉
5.打籽西葫芦套种食用向日葵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研究 [J], 仲生柱;王瑞珍;靳存旺;高学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勤基本概况

民勤基本概况

民勤基本概况:民勤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下游<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地区\其东北部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沿石羊河形成狭长而平坦的绿洲带,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之一<绿洲面积约2560km2民勤气候:民勤地处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mm左右,多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

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源资源丰富,无霜期平均162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降雨量的24倍,为全国最干旱地区之一。

十地九沙非灌不殖是民勤的基本特点。

因此,民勤绿洲也称民勤灌区。

水资源基本概况90年代以来<石羊河上游来水平均约为1.50亿立方米,石羊河的径流由三部分组成:一为基本径流,二为冬春余水,三为洪水。

前两项是组成石羊河径流的主要成分,约占总径流的80%.非农业用水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牲畜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由于民勤绿洲的人口较少,工业不发达,所以非农业用水量不是很大。

2000—2003年人口数量基本稳定在2.7×10^5人左右,不过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居民生活用水量增长较快,但总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重很小。

牲畜饮用水量和居民生活用水量的情况类似,数量也很小农业用水2000—2003年,民勤绿洲农业生产水资源消耗量平均为3.833 0×10^8 m3,其中,泉山坝区2.566 6×10^8 m3,湖区1.266 3×10^8 m3,分别占农业用水总量的67%和33%。

单位面积耗水量分别为:泉山坝区7 035 m3/hm2,湖区6 450 m3/hm2生态用水民勤绿洲的生态用水量约0.844 1×10^8 m3,其中,天然补给量为0.166 0×10^8 m3,灌溉补给量为0.678 1×10^8m3,生态缺水量0.262 6×10^8 m3(表11)。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缺水量是指维持现有绿洲支持生态系统规模所缺少的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勤降水量和蒸发量————民勤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析民勤四中李忠上课地点:3号多媒体教室时间:2014.9.18参加人员:高一地理兴趣小组成员一.民勤县的基本情况甘肃省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灌区,是由石羊河下游的地面水和潜水长期发育形成的我国荒漠区典型的沙漠绿洲,隶属甘肃省武威市,其东、西、北三面连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

数千年来,民勤绿洲一直成为阻止两大沙漠汇合的一个重要绿色屏障,在西北地理变化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20年间,由于石羊河上游的垦区拦蓄引水,气候趋于干旱,绿洲已由过去的阻沙天堑变为沙源,水干风起,沙逼人退。

时至今日,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94.51%,同时它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民勤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水源流失,荒漠化趋重,沙尘暴肆虐……2003年以色列专家经过科学的考究,明确指出:民勤若不采取科学有效措施,17年(2020年)后将从地球上消失,民勤将变成“第二个罗布泊”!并且温家宝总理已经几次批示绝对不能让民勤将变成“第二个罗布泊”!历史上的民勤,河道密如蛛网,海子星罗棋布,土地肥沃,幅员辽阔,是个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

既是耕渔的塞上江南,又是牧猎的苑囿!石羊河古称"谷水",史前时代,石羊河流域曾存在大面积的终闾湖泊--猪野泽,又称休屠泽,唐朝以后称百亭海,即现在已经干涸的民勤青土湖。

解放后民勤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为民勤以及上游的武威、金昌的经济建设及防洪防涝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游用水量的不断增加,红崖山水库积极的一面难以显现。

二.民勤县水资源现状民勤县年平均降水量在1996-2006十年时间中,2000年超过200mm;2006年降水量为150mm—200mm;其他年份降水量都小于150mm。

民勤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13mm,而蒸发量却高达2646mm,为降水量的24倍;平均入境水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5.42亿立方米降至近年的0.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20立方米,为全国水平的1/5,全省的1/3,为世界水平的1/8。

全县现状可供地表水的地下水总量1.64亿立方米,现状总须水量7亿立方米,供需差为5.36亿立方米,全部靠提取地下水供给,实际超采地下水3.5亿立方米。

2004年为民勤近10年干旱情况之最,全年降水量仅为100.2mm,比往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1%;石羊河持续断流达82天;红崖山水库自建库以来首次干涸后虽再次蓄水,但全年上游正常来水仅为4600万立方米,比近十年平均水平少54.9%。

上世纪50年代,红崖山水库蓄水可满足灌区农作物生长发育期全部需水要求,而现在只能够勉强维持湖区安种水及一次苗水灌溉。

2004年冬至2005年春季以来,民勤干旱缺水情况进一步加剧。

1--7月份,降水量仅为30.8mm,同比减少33%,石羊河正常来水量浸位618万立方米,同比减少643万立方米,减幅达20%。

随着石羊河上游来水量的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不足,而经济建设的强烈需求又迫使民勤的超稀缺水资源严重超载,水位埋深急剧下降,由上世纪七十年代初1--9米下降到现在的12--28米,昌宁区最深处达40米,在湖区一般的人畜饮水井都达300米以上。

县境内大部分区域地下水已超过乔、灌木树种生长的临界水位,绿化造林只能够依赖大量超载地下水维持,人工林木非灌不植,生态治理以牺牲大量的地下水为代价,出现了恶性循环的局面。

绿洲内部地下水矿化度由南向北均以0.02-0.35克/升的速度上升,水质不断恶化且范围逐年扩大,且除湖区外还影响到东坝、泉山,双茨科等乡镇部分村社饮水安全。

按有关专家测算,全县100米以下水资源存量为280亿立方米,剩余水量加上回归水量也只有135亿立方米,按目前年用水量亿立方米计算,若不向民勤调水,民勤绿洲只能够维持20年时间。

(一)水资源使用现状1.农业用水从现状供需水资源结构看,民勤县每年净超采地下水的总量为4.288亿立方米。

而民勤县又是农业经济占支柱,该县用水结构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以农业和农村为主,接近90%;二是农业用水又以小麦、玉米和蔬菜生产为主,占整个农业生产用水的59.18%,其它特色作物只占40.92%;三是农业用水方式以漫灌为主,而在一般情况下,漫灌用水量是喷灌的3倍、是滴灌的10倍。

所以,革新民勤农业和农村用水方式是解决民勤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所在。

2.工业用水民勤工业发展层次尚处于低级阶段,用水量占总量的比重较小,水源供给多源于地下水。

3.生活用水民勤民众生活用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城镇居民及部分经济状况相较优越得户主,多以自来水厂供水获取水源为主要方式,水源多源于地下水;石羊河民勤段上游地段,即红崖山水库附近居民多采取地下水、河流水共同利用模式,其中,小规模家庭用水,又多利用水资源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位高等优势,采用深度为8-10m的压井压水使用;石羊河民勤段中游地段居民的家庭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压管道供水;下游居民,即湖区居民,基本上采用向专门的供水机关买水,2004年国家在民勤湖区启动一项“民勤湖区人畜饮水工程”为解决不健康的饮水水源发挥了巨大作用,每个村都有一到两个中小规模的供水站,供水站水源供给都是地下水,但是供水站的取水地点都是经过科学的勘查与研究,且深度一般都要超过300m,这种地下水矿化度较低,一般为1.5左右,较适合于人畜饮用。

4.生态用水民勤生态保护行为多为政府行政行为,生态用水模式运行中也多有政府行政强制措施的渗入。

民勤大部分风沙口都采取乡一级政府认领保护措施,乡镇行政机关再将被认领的保护区分配村委会这些保护区被允许开打专门的生态用水井,每年还将定期从红崖山水库调水灌溉,并配有专门的护林、护场工作人员。

5.调水工程为缓解民勤水资源危机,远程调水工程也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引黄济民工程”、“大西线调水工程”、景电一期、二期调水工程等多项工程,为缓解民勤水资源生态危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调水工程适用于民勤的农业、工业、生态、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民勤的工、农、生态、生活用水水源供给来源还应增加调水工程水源一项。

(二)水资源使用旧模式所带来尖锐的生产生活矛盾1.自然灾害严重民勤的水资源严重不足并不断的减少使得民勤水环境已经明显恶化,最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严重。

民勤年风沙日数达140天,八级大风日数29天,沙尘暴日数37天,最大风力11级。

1993年的“5.5”风暴、1996年“5.30”风暴和2005年的“5.14”风暴,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近8000万元。

此外,因水资源锐减,水生态系统恶变,整个系统比热容下降,霜冻、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一年甚于一年。

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民勤的水资源为严重稀缺资源,但是大部分从事工农业为农民阶层,他们所固有的局限性:前瞻性较差、趋利性较强等决定他们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没有,更是不愿使用短期成本较高的先进的用水设施或用水方式。

例如:民勤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是用水方式基本上采用是落后人工开挖泥土水渠,使得将近20﹪的水源严重渗漏;生活用水浪费也非常严重。

旧式的人力拉运生活用水过程中由于设施的老化和落后,难免出现滴漏浪费。

部分乡镇户主压自来水,采用水资源公受益、共投资的方式,由于户主居住地点的差异导致水源供给过程中水量的供给大不相同,在这种公有模式之下,农民阶层的局限性致水资源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其日常生活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将多余水资源用作不必要的浪费。

3.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由于对水资源大规模的掠夺,造成民勤整个水环境的严重失调,而日益恶化的水环境质量又需要增加治理生态环境的社会成本,进而造成人民生活贫困和生态环境贫困的恶性循环,这可以形象地运用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茨图来反映这个问题。

4.水资源治理社会成本巨大水资源的锐减以及所带来水环境水生态的变化,给民勤乃至整个国家生态治理提出严峻的挑战。

民勤其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决定民勤不是民勤的民勤,也不是甘肃的民勤,而是整个中国的民勤!如果民勤不保,武威、金昌乃至整个河西,更甚至整个甘肃都将难逃被沙漠吞噬的厄运。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勤的水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应该定性为应急性治理。

应急性治理的特点就是短期内投资力度非常大,应急状态结束,还会有一段周期较长的修补期。

不论应急还是应急状态结束后的修补都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巨大环境成本投资的典型。

例如:民勤县“引黄济民”工程,从1985年开始到2001年引水入民16年时间,耗去资金成本几十亿。

2002年计划向民勤境内调水6300万立方米,但由于水价的相对高额过高(每立方米0.50元,国家补偿0.30元,用水农民支付0.20元)以及水源补给受气候影响等原因,最后调到民勤的水资源只有3100万立方米。

又如2005年中央下拨至民勤主要由于水环境治理资金高达55亿。

5.水环境的恶化民众生产环境不稳定水环境的恶化,使得其生活生产环境随之恶化,为了生存发展或是更好的生存发展,很多民勤人选择背井离乡,或是投亲靠友;或是政府引导移民;或是高考移民……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移民其实就是生态难民!是人类在与自然的较量中的一种消极与退缩。

一方面不论是自发式移民还是政策引导式移民,都将使民勤大批的人力资源流失,而且这部分人力资源属优势人力资源(脑力、劳力人力资源的精壮部分),而人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基础的削弱必将影响其生产发展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移民地的重建,需要移民投入巨大的成本,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投资,而移民阶层多属农民阶层,因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决定他们对移民本身收益和成本考虑不尽科学合理,加上实施过程中方式方法的失误等,致使移民政策失败的比率非常高。

湖区有个姓李的户主,没有制订周密的计划,满怀信心将家里的财产低价出卖去新疆“发财”,然而到新疆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很遥远,生活生产状况日益恶化。

5个月后,带着一无所有回到了民勤,可是民勤对他来说已经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家,生产工具所剩无几,连土地使用权也被出卖了。

6.水环境的恶化人民生产积极性很不稳定水环境的恶化,即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上内部和外界的宣传力度的加强,而民勤当地民众以及外商投资者对这种宣传的理解与把握不准确,致使他们对民勤生活生产环境产生一种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认为水环境对民勤发展的制约是致命性,长效投资的环境成本是制约他们货币需求的最主要原因。

特别是民勤当地人民,盲目地认为民勤以外的地区发展前途一片光明,因此想方设法地想要走出民勤,这也是民勤高考移民威吓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