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湿陷试验记录(溶滤变形系数)

合集下载

22__黄土湿陷性试验

22__黄土湿陷性试验

22 黄土湿陷性试验22.1 一般规定22.1.1 黄土湿陷性是黄土在一定的压力、浸水作用下,产生压缩、湿陷变形的过程。

22.1.2 黄土湿陷性试验应根据不同工程要求,分别测定黄土的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

22.1.3 本试验在同一土样中制备的试样密度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3。

22.2 湿陷系数的测定22.2.1 本试验采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本规程第15.2.1条规定。

环刀面积不得小于50cm2。

22.2.2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切土时,应使试样的加荷方向与土层受压方向一致。

如遇有大孔隙贯通试样时,应用切余的碎土填入堵塞。

2 试样安装及施加预压应按本规程第15.2.2条第2~3款步骤进行。

浸水水质应采用纯水,当有特殊要求时,可按要求的水质浸水,但应在报告中加以注明水质条件。

3 记录初读数后,立即卸除预压力,开始施加第一级压力50 kPa,加压后,每隔1h测记百分表读数一次,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

4 加压等级一般为50、100、150、200 kPa,最后一级压力应按取土深度而定:从基底算起至10m深度以内,压力为200 kPa;10 m以下至非湿陷性土层顶面,使用其上覆土层的饱和自重压力,当大于300 kPa时,仍应用300 kPa;当基底压力大于300 kPa时,宜按实际压力确定。

5 当试样在最后一级压力下变形稳定后,向容器内注入纯水,水面应高出试样顶面,并保持该水面直至试验结束。

每隔1h 测读百分表一次,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

稳定标准为0.01mm/h 。

6 拆卸仪器及试样应符合本规程第15.2.2条第11款的规定。

22.2.3 试验结果应按下式计算:0h h h p p '-=s δ (22.2.3)式中 δs ——湿陷系数;计算至0.001;h p ——试样在加至最后一级压力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mm);p h '——试样在加至最后一级压力稳定后,经浸水下沉稳定的高度(mm);h 0——试样的原始高度(mm)。

湿陷性黄土路基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最新版)

湿陷性黄土路基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最新版)
工程名称
湿陷性黄土路基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市政
表CJJ 1-2-1-7J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数量
路湿陷性黄土路基检验批质量 检验记录(最新版)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制表人
/
施工负责人
/
质量检验员
/
交方班组
/
接方班组
/
检验日期
年月日
主控项目 (第6.8.5条中的第1款)
10
8
80
实 黄土
质 夯实

湿陷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
平均合格率(%)
80
检验结论
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满足规范规定要求;检查评定合格
监理(建设) 单位意见
注:隔7~10d,在设计有效加固深度内,每个50~100cm取土样测定土的压实度、湿陷系数等指标。
检查结果/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1 路基土的压实度
符合要求
一般项目 (第6.8.5条中的第2款)
检查结果/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项目
检查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应测 点数
合格 点数
合格率 (%)
2 夯
夯点累计夯沉 不小于试夯时确 9 9 7 13 10 9 9 10 9 9
湿陷性 量
定夯沉量的95% 5 9 3 2 0 6 6 0 8 9

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处理施工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处理施工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注:1湿陷系数检验方法是隔7〜10d,在设计有效加固深度内,每隔50〜100cm取土样测定图的压实度、湿陷系数等指标。
2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检查结果,需用语言描述的项,应按CJJ1-2008的要求详实描述;主控项目的计数检验项先填
写“检验批主控项目计数检验记录表”(G1-1-1),然后将计数检验结果填写在本表相应的检查结果栏内; 检验批一般项目计
数检验数据较多、本表空格不够填写的项,可填写“检验批一般项目计数检验记录表”(G1-1-2),将该表作为本表的附页。
G2—12
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处理施工检验批
CJJ1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工程数量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制表人
施工负责人
质量检验员
交方班组
接方班组
检验日期
检查项目
检验依据或
允许偏差(mm)
检查结果
主控
项目
压实度
符合CJJ1-2008第
632-2的规定和设计
要求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 允许值(mm)
检查结果/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1
2
3
4
5
6
7
8
9
应测
点数
合格
点数
合格
率%



夯点累计
夯沉量
不小于试夯时确定夯
沉量的95%
湿陷系数
(注1)
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平均合格率(%)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太原东山地区黄土湿陷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太原东山地区黄土湿陷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太原东山地区黄土湿陷试验数据统计分析马爱农【摘要】对太原东山地区黄土试样的湿陷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该地区黄土的特性及其湿陷特性进行了总结,得出黄土的湿陷系数与压缩模量衰减的规律,指出采用压缩模量衰减来评价黄土的湿陷等级计算比较简便,更具实用性.【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3(039)013【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黄土;压缩模量;试验【作者】马爱农【作者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一地质勘察院秦皇岛分院,河北秦皇岛 06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431 黄土湿陷试验现状黄土为第四纪沉积物,组成分富含碳酸钙,有肉眼可见到的大孔(俗称虫孔),垂直节理发育,在载荷和浸水共同作用下土体结构遭破坏产生显著的湿陷变形,这是黄土的重要特性,称为黄土的湿陷性。

目前工程地质对黄土的工程评价主要采用黄土湿陷试验的三项主要指标,湿陷系数(δs)、自重湿陷系数(δzs)和湿陷起始压力(psh)来进行黄土地区的工程计算和评价,这些指标通常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得。

黄土湿陷系数试验是:天然湿度状态黄土试样(高度为h0)在某压力(p)下压缩稳定(此时试样高度为hp),不增加压力而往容器内注水使土样浸水饱和,待沉陷稳定记下试样高度(hp′),则湿陷系数δs=(hp-hp′)/h0;当δs≥0.015 时判定试样黄土具有湿陷性,该黄土定名为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系数试验是:试样施加土的饱和自重压力,待稳定后浸水求得的,自重湿陷系数计算公式为δzs=(hz-hz′)/h0;当δzs≥0.015 时判定试样黄土为自重湿陷性黄土,黄土在荷重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开始出现湿陷的压力称为湿陷起始压力,即在黄土湿陷试验后所作的湿陷系数(δs)与压力(p)关系曲线上求得,在p—δs曲线上查出与δs=0.015相对应的压力,就是试验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psh)。

黄土湿陷试验国内外都沿用单线法和双线法两种方法。

5.10.1 湿陷性黄土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10.1 湿陷性黄土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
压实系数
不小于设计值
5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
桩径
不小于设计值
6
桩位
≤0.25设计桩径
7
桩顶垫层压实系数
不小于设计值
8
夯锤提升高度
不小于设计值
9
桩间土湿陷
系数
<0.015
10
桩间土平均
挤密系数
不小于设计要求
11
预浸Leabharlann 水法浸水坑底标高±150
mm
12
浸水坑内
水头高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13
浸水孔深度
±200
mm
14
湿陷性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
复合土层
湿陷性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桩体填料平均压实系数
不小于设计值
5
预浸
水法
湿陷变形稳定标准
应符合设计要求,按连续
5d平均值计算
mm/d
6
浸水坑边长或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1
素土、灰土地基
垫层总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mm
2
强夯
地基
起夯标高
±300
mm
3
湿陷系数
<0.015
浸水孔间距
≤0.1设计浸水孔间距
mm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总承包单位
检查结果
项目专业工程师:年月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工程名称:编号:
单位(子单位)

13、湿陷性黄土强夯路基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

13、湿陷性黄土强夯路基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

项 目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不合格点的实测 偏差值或实测值
应测 点数
合格 点数
合格率 (%)
1 2
一 般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夯点累计夯沉量 湿陷系数
不小于试夯时确 定夯沉量95% 符合设计要求
平均合格率(%)
施工 单位 检查 意见
质检员签名:
监理 单位 验收 结论
监理工程师签名:






湿陷性黄土强夯路基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市政质检·1·13 第 页,共 页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分部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验收规范及图号 CJJ1-2008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1 压实度应符合规范第6.3.2-2 条的规定 第6.8.5-1条
分包单位 技术负责人 分项工程名称 主要工程数量 施工工长

黄土失陷实验报告

黄土失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黄土失陷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2. 掌握黄土失陷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3. 分析黄土失陷实验结果,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实验背景黄土是一种特有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

由于黄土具有较大的孔隙度、较轻的密度和较高的压缩性,容易发生失陷现象。

黄土失陷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还会对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因此,研究黄土失陷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黄土、实验仪器(如实验箱、称重设备、测量工具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箱准备:将实验箱清洗干净,并在箱底铺设一层塑料薄膜,防止黄土流失。

(2)黄土准备:将采集的黄土样品进行风干、过筛,以去除杂质和有机物。

(3)实验步骤:①称取一定质量的黄土,放入实验箱中,使黄土厚度约为10cm。

②将实验箱放入实验装置中,调整实验装置至所需压力。

③启动实验装置,使黄土受到一定压力,观察并记录黄土失陷情况。

④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失陷深度、失陷速度等。

⑤重复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失陷深度:在实验压力作用下,黄土失陷深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

(2)失陷速度:实验初期,失陷速度较快;随着时间推移,失陷速度逐渐减慢。

2. 结果分析(1)黄土失陷与压力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失陷与压力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压力增大,黄土失陷程度加剧。

(2)黄土失陷与时间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失陷速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慢。

这可能与黄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和土体结构的调整有关。

(3)黄土失陷与土体性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失陷程度与土体性质密切相关。

不同性质的黄土,其失陷程度存在差异。

五、结论1. 黄土失陷与压力、时间、土体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失陷程度随压力增大而加剧,随时间推移逐渐减慢。

3. 本实验为实际工程提供了黄土失陷实验方法及参考数据,有助于预防和治理黄土失陷现象。

六、建议1. 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了解黄土的性质,合理设计施工方案,以降低黄土失陷风险。

黄土湿陷性计算模板(自带计算公式)

黄土湿陷性计算模板(自带计算公式)

Δs=Σβ·δsi·hi
i=1
湿陷 类型
湿陷 等级
0.00
30.60
非自重 I(轻微)
注: 1. Δzs的累计,应自天然地面算起(当挖、填方的厚度和面积较大时,应自设计地面算起),至其下全部湿陷性黄土层的底面为止。其中δzs 小于 0.015 的土层不累计。 2. Δs应自基础底面(如基底标高不确定时,自地表以下1.5m)算起。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累计至基础底下10m(或压缩层)深度止;在自重湿陷 性黄土场地,累计至非湿陷性土层顶面止。其中δs(10m以下为δzs)小于0.015的土层应不累计。 3. β。——因土质地区而异的修正系数。陇西地区取1.5;陇东,陕北地区取1.2;关中地区取0.9;其它地区取0.5。 4. β——考虑地基土的侧向挤出或浸水机率等因素的修正系数。基底下0~5m深度内可取1.5;基底下5~10m深度内可取1.0,基底下10m以下至非湿陷 性黄土层顶面,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按β。值取用。
湿陷性黄土判定表
勘测单位: 项目名称: 勘测阶段: 取样孔(坑)编号: 总编号: 取样孔(坑)位置: 计算自重湿陷量(mm) 代表 取样 代表 自重湿 湿陷 代表层 修正系数 分级自重 系数 厚 n 层厚 土样 深度 深度 陷系数 分级湿陷 湿陷量 量(mm) Δzs=β0· Σδzsi· hi 编号 (mm) (m) (m) δzs β0 (mm) δs (mm) i=1 6855 8.40 9.00 0.032 1.5 2000 96.00 0.044 2000 88.00 总湿陷量(mm)
n
Δs=Σβ·δsi·hi
i=1
湿陷 类型
湿陷 等级
96.00
88.00
自重
II(中等)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_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_E40-2007)
2.规程中采用视比重,这样比较方便,因为一般指的空隙, 实际上是指被水充填的孔隙。
3.浮力法所测结果较为稳定。但大于20mm粗粒较多时,采 用本方法将增加试验设备,室内使用不便。因此,规定粒 径大于5mm的试样中大于或等于20mm颗粒含量小于 10%时用浮力法。
h
17
8.颗粒分析试验
T0116-2007 密度计法增加了“密度计刻度及弯 月面校正”项,可按《标准玻璃浮计检定规程》 (JJG 86-2001)进行。

S
含细粒土砂
SF
砂 粉质砂土 性 粗亚砂土 土 细亚砂土
50~80 >50粗砂 多于细砂 >50细砂 多于粗砂
0~3 3~10 3~10


土 粉土质砂
SM


粉 粉质亚砂土
20~50
性 粉土
<20
土 粉质轻亚黏土 <45
粉质重亚黏土 <40
0~10 >2 <50
含砂低液限粉土 MLS
0~10 >2
地面温度(℃)特征
多年冻土 隔年冻土 季节冻土
t≥2 2>t ≥1
T<1
年平均地面温度≤0 最低月平均地面温度≤0 最低月平均地面温度≤0
冻融特征 季节融化 季节冻结 季节冻结
h
10
条文说明
鉴于国标《土的分类标准》(GBJ 145-90)的最新修订报 批稿采用了质量为76g、锥角为30°、入土深度为17mm的 液限标准wL和wL10, wL与碟式仪液限时的不排水强度等效, 为此,07规程中测定土的液限采用碟式仪或相当于76g锥入 土深度17mm的方法。考虑到100g锥入土深度20mm是公 路交通系统的研究成果,且该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等效,本 次修订将两种方法同时列出,均可采用塑性图进行分类。

湿陷系数和溶滤变形及溶陷系数在工程中的应用

湿陷系数和溶滤变形及溶陷系数在工程中的应用

第43卷第4期 山西建筑Vol.43No.42 0 1 7 年 2 月SHANXI ARCHITECTURE Feb.2017 • 69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04-0069-02湿陷系数和溶滤变形及溶陷系数在工程中的应用寇晓岚金睿(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〇〇32)摘要:从湿陷系数、溶滤变形系数及溶陷系数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引起黄土与盐渍土变形的成因机理,探讨了各参数的适用范 围、试验流程及计算方法,论述了三个指标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清晰明了的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

关键词:黄土,盐渍土,湿陷系数,溶滤变形系数,溶陷系数中图分类号:T U431 文献标识码:A1概述湿陷系数、溶滤变形系数、溶陷系数看似相同,实则它们的概 念完全不同,为了避免产生混淆,在此作以解释说明,以便试验人 员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湿陷系数:单位厚度土样在规定的压力作用下受水侵蚀后所 产生的湿陷量。

溶滤变形系数:是湿陷变形的继续。

指在附加荷载及水长期 渗透侵蚀下,盐类溶解物沉淀以及土中孔隙被进一步压密而产生 的垂直变形。

溶陷系数:单位厚度土样在规定的压力作用下受水溶陷后所 产生的溶陷量。

湿陷系数、溶滤变形系数主要用来测定黄土的湿陷性,是测 定黄土湿陷性的重要指标,而溶陷系数主要用来测定易溶盐类土 的溶陷性,是测定盐渍土溶陷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2成因及机理2.1 黄土黄土在其形成过程中,因大地气候干燥,土中水分持续蒸发,水中所含的碳酸钙、硫酸钙等盐类溶解物沉积下来,形成比较紧 密的胶结物;同时土颗粒间的分子引力、薄膜水和毛细水形成相 互联结,使得土颗粒之间具有抵抗位移的能力,阻止土的骨架在 自重压力作用下发生压密(固结)的可能,从而形成大孔隙、多孔 隙结构。

在水的作用下,水分子浸人颗粒之间,破坏薄膜连接,并 逐步溶解盐类,引起水膜变厚,使得土体的抗剪强度显著降低,在 外力和自重的作用下,土的结构逐步破坏,颗粒向大孔中滑动,骨 架挤进,从而发生湿陷。

黄土湿陷试验记录(溶滤变形系数)

黄土湿陷试验记录(溶滤变形系数)
黄土湿陷试验记录溶滤变形系数工程名称试验单位试样编号试样密度试验日期土粒比重试验方法试样初始高度mm试验仪器50100150200浸水湿陷浸水溶陷时间读数时间读数时间读数时间读数时间读数时间读数时间读数压力kpa200总变形量mm仪器变形量mm试样变形量mm试样高度hmm溶滤变形系数wt
黄土湿陷试验记录( 溶滤变形系数)
工程名称 试样编号 试样含水率 试样密度 土粒比重 试样初始高度 50 压力(kpa) mm 100 150 试验单位 试 验 者 校 核 者 试验日期 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 200 200 (在浸水下) 浸水湿陷 浸水溶陷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测值
总变形量(mm) 仪器变形量(mm) 试样变形量(mm) 试样高度h(mm) 溶滤变形系数δ
wt

基础工程课题之湿陷性黄土

基础工程课题之湿陷性黄土

黄土湿陷性评价
黄土的变形特性
压缩变形
浸水前黄土在压力作用下的竖向 变形 黄土在压力和浸水共同作用下, 黄土在压力和浸水共同作用下, 由于结构破坏而产生的竖向变形, 由于结构破坏而产生的竖向变形, 一般变形量大而且产生迅速 黄土在压力和渗透水长期作用下, 黄土在压力和渗透水长期作用下, 主要由于盐类溶滤和湿陷后剩余 孔隙继续压密而产生的湿陷变形
土(或灰土)垫层是一种浅层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 或灰土) 传统方法,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湿陷性 多年的应用历史, 传统方法,我国已有 多年的应用历史 黄土地区使用较广泛,具有因地制宜, 黄土地区使用较广泛,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施 工简便等特点。实践证明, 工简便等特点。实践证明,经过回填压实处理的黄土 地基湿陷性速率和湿陷量大大减少,一般表土垫层的 地基湿陷性速率和湿陷量大大减少, 湿陷量减少为1~ 湿陷量减少为 ~3cm,灰土垫层的湿陷量往往小于 , 1cm,垫层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对湿陷性黄土地 ,垫层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 基进行局部或整片处理, 基进行局部或整片处理,可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层厚度 在1~3m,垫层法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土垫层和 ~ , 灰土垫层,当同时要求提高垫层土的承载力及增强水 灰土垫层, 稳定时,宜采用整片灰土垫层处理。 稳定时,宜采用整片灰土垫层处理。
总湿陷量按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计算
n
-----第i层土在规定压力200KPa或300KPa 层土在规定压力200KPa或 200KPa WPi----时的湿陷系数; 时的湿陷系数; ----第 层土的厚度。 hi----第i层土的厚度。 计算总湿陷量时,土层厚度从基础底面算起。 计算总湿陷量时,土层厚度从基础底面算起。 对于非自重湿陷地区,则累计到基底下5m 5m或 对于非自重湿陷地区,则累计到基底下5m或 压缩层为止;对于自重湿陷地区, 压缩层为止;对于自重湿陷地区,应算到非 湿陷性土层为止。 湿陷性土层为止。

土工试验公式及原始记录表格

土工试验公式及原始记录表格

一、含水率试验
二、密度实验
1、环刀法(细粒土)
2、灌水法(现场,粗粒土)
3、灌砂法(现场,粗粒土)
三、土粒比重试验
1、比重瓶法(粒径小于5mm)
2、浮称法(粒径≥5mm)
四、颗粒分析试验
1、筛分法(0.075mm<粒径≤60mm)
2、密度计法(粒径<0.075mm)GB50123-1999第32页
3、移液管法(粒径<0.075mm)
五、界限含水率
1、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2、滚搓法塑限试验
六、砂的相对密度试验
1、砂的最小干密度试验
2、砂的最大干密度试验
七、击实试验
八、回弹模量试验(杠杆压力仪法)
九、渗透试验
2、常水头渗透试验
1、常水头渗透试验
十、固结试验(标准固结试验)
2、应变控制连续加荷固结试验
十一、黄土湿陷试验1、湿陷系数试验
2、自重湿陷系数
3、溶滤变形系数试验
4、湿陷起始压力试验
十二、直接剪切试验。

湿陷性黄土有关试验

湿陷性黄土有关试验

剔除,且勿将土扰动,否则试验数据将误差较大,有时甚至无法使用;
(4)加荷前,应将环刀试样保持天然湿度;透水板的湿度应接近试样的天然湿度。 (5)试样浸水宜用蒸馏水; (6)第一级压力下的变形调整:由于切取试样时环刀表面不平或安装时仪器接触不好 等原因,加压后两个环刀产生一定的变形差异,在第一级压力变形稳定后将两个百分表读 数调整一致,这样就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7)试样浸水前和浸水后的稳定标准,应为每小时的下沉量不大于0.01mm。 (8)施加1kPa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接触,并调整变形测量计的零位或 初始值。
定黄土湿陷性指标。在初步勘察阶段或取多个试样有困难时也允许采
用双线法进行试验。 单线法:单线法需取五个环刀试样,要求含水量均匀一致,环刀试
样间密度差值小于等于0.03g/cm3,均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分别加至
不同的规定压力,下沉稳定后浸水至湿陷稳定为止。最后绘制δs~P 曲线,在曲线上求得湿陷起始压力。
岩土工程类土工试验培训
湿陷性黄土有关试验
一 概述
1 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泛指饱和的结构
不稳定的黄色土,在自重压力或
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 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 坏,发生显著下沉的现象。
2 湿陷性黄土特征
颜色呈棕黄、灰黄或黄褐色,天然剖面上垂直裂隙发育,孔隙比一般较大, 常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颗粒组成以粉粒(0.05~0.005mm)为主,其含量可达 50%以上;含碳酸盐或硫酸盐成分,有时含有钙质结核;水理性敏感,受水浸湿 后易产生附加沉陷。
3) 测定自重湿陷系数除应符合5.1.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分级加荷,加至试样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下沉稳定后,试样浸 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试验终止; (2)试样上覆土的饱和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土工试验黄土湿陷试验

土工试验黄土湿陷试验

土工试验黄土湿陷试验18 黄土湿陷试验18.1 一般规定18.1.1 本试验应根据工程要求,分别测定黄土的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溶滤变形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

18.1.2 进行本试验时,从同一土样中制备的试样,其密度的最大允许差值应为±0.03g /cm3。

18.1.3 本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本标准第17.2.1条的规定,环刀内径为79.8mm。

试验所用的滤纸及透水石的湿度应接近试样的天然湿度。

18.1.4 黄土湿陷试验的变形稳定标准为每小时变形不应大于0.01mm,溶滤变形稳定标准为每3d变形不应大于0.01mm。

18.2 湿陷系数试验18.2.1 湿陷系数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试样制备应符合本标准第4.5节的规定,试样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第17.2.2条第4款、第5款的规定。

2 确定需要施加的各级压力,压力等级宜为50kPa、100kPa、150kPa、200kPa,大于200kPa后每级压力为100kPa。

最后一级压力应按取土深度而定:从基础底面算起至10m 深度以内,压力为200kPa;10m以下至非湿陷土层顶面,应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当大于300kPa时,仍应用300kPa。

当基底压力大于300kPa时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时,宜按实际压力确定。

3 施加第一级压力后,每隔1h测定一次变形读数,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

4 试样在第一级压力下变形稳定后,施加第二级压力,以此类推。

试样在规定浸水压力下变形稳定后,向容器内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注入纯水,水面宜高出试样顶面,每隔1h 测记一次变形读数,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

5 测记试样浸水变形稳定读数后,应按本标准第17.2.2条第14款规定的步骤拆卸仪器及试样。

18.2.2 湿陷系数应按下式计算:式中:δs——湿陷系数;h p——在某级压力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高度(mm);h p'——在某级压力下,试样浸水湿陷变形稳定后的高度(mm)。

0138黄土湿陷性试验记录

0138黄土湿陷性试验记录

样品编号
委托编号
取样地点仪器设备及
环境条件
样品状态描

压力
时间读数读数读数读数读数总变形量
(mm)
仪器变形量
(mm)
试样变形量
(mm)
试样高度
(mm)
各级压力下
的湿限系数
试验计算复核记录编号委托日期试验日期相对湿度(%)湿限系数δs =(h 1-h 2)/h 0= 自重湿限系数δzs =(h z -h z ˊ)/h 0湿限起始压力P ah = kPa
附注:










型号管理编号示值范围分辨力时间时间读数时间时间时间仪器设备名称采用标准温度(℃)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表号:铁建试录138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黄土湿陷性试验记录。

太原东山地区黄土湿陷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太原东山地区黄土湿陷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湿陷系数与压 缩模量衰减的规律 , 指出采用压缩模量衰减来评价黄土 的湿陷等级计算 比较 简便 , 更具 实用性 。 关键 词 : 黄土 , 压缩模量 , 试验
中图分类号 : T U 4 4 3 文献标识码 : A
1 黄 土湿 陷试 验现状
大孔 ( 俗称虫孑 L ) , 垂直 节理发 育 , 在载荷 和浸水 共 同作用 下土体
开始出现湿陷 的压力称为湿陷起始压 力 , 即在黄土湿 陷试 验后所 在 一1 . 6 0~ 0 . 9 2范围 ; 湿陷系数在 0 . 0 0 1— 0 . 1 7 2范围 , 自重湿 陷
作的湿陷系数 ( ) 与压力( P ) 关 系曲线上求得 , 在P 曲线上 查 系数在 0 . 0 0 0— 0 . 1 4 5范围 。 出与 6 =0 . 0 1 5相 对应 的压 力 , 就是 试 验 黄 土 的 湿 陷起 始 压 力 2 ) 从表 1的统计数据看 , 该地 区黄 土湿陷性 与试 样天然 孔隙 ( P ) 。黄土湿 陷试 验 国 内外 都沿 用单 线法 和 双线 法两 种方 法 。 比液 性 指数存 在 较大 相关 性 , 即随着孔 隙 比的增大 湿 陷系 数增 单线法试验是用环刀取 某天然 湿度下 的原状 土样 5个 一 7个 , 分 大 , 当试样天然孔隙 比不小于 0 . 8 5 0时就 属于湿陷性黄土 , 图1 显 级加压 , 加至各个规定压力下压缩稳定 后浸水 , 至湿 陷变形 稳定 , 示孔 隙比与湿 陷系数有很高的正相关 ; 图 2是 液性指 数与湿 陷系 可得到相应压力下 的湿陷 系数 , 绘制 p — 曲线 。双 线法 试验 是 数 的关 系曲线 , 也表 现 出很强 的相关 性 ; 另外 随着湿 陷等 级 的加 用环刀取试样两个 , 分别在天然湿度及 浸水饱 和条件下 作压缩 试 大 ; 起始湿陷压力降低 、 饱和 自重压力 降低 , 该 地 区湿 陷性 黄土大 验, 利用两条压缩 曲线 的变形差 , 计 算 出不 同压力 下的湿 陷系数 , 多属 于 自重湿 陷性黄土 , 自重湿 陷系数与湿 陷系数 表现 出很 高 的

黄土湿陷性实验

黄土湿陷性实验

试样初始高度
按式
计算自重湿陷系数
式中
在饱和自重压力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高度
在饱和自重压力下 试样浸水湿陷变形稳定后的高

其余符号见本规程式
按式
计算溶滤变形系数
式中
在某级压力下 试样在溶滤变形稳定后的高度
其余符号见本规程式
以压力为横坐标 各湿陷系数为纵坐标 绘制压力与湿陷
系数关系曲线 图
记录
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表
工程名称试验者ຫໍສະໝຸດ 土样编号计算者试样说明
校核者
仪器编号
试验日期
压力 试样 孔隙比 高度
未浸水 浸水后 湿陷量 湿陷系数 试样高 试样高
试验前试样的孔隙比
试样土粒体积高度

试样高度与压力关系曲线

湿陷变形系数与压力关系曲线

黄土湿陷试验记录表
单线法
工程名称
试验者
土样编号
计算者
土样说明
校核者
仪器编号
试验日期



浸水湿陷 在 下
浸水溶滤 在 下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时间 读数



总变形量 仪器变形量 试样变形量 试样高度
自重湿陷系数
湿陷变形 系数
渗透溶滤 变形系数

黄土湿陷系数与压力关系曲线
如建筑物地基采用预先浸水方式处理 则可在现场预浸
水稳定后的试坑中取样 按本规程

的规定进行试
验 测定黄土湿陷性指标及建筑物运用期黄土层的第 次湿陷变

试验完毕 放掉容器中的积水 拆除仪器 取出试样 在
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定其含水率 检查浸水后试样的饱和度

黄土湿陷性指标试验

黄土湿陷性指标试验

试验方法的选择:单线法较双线法更符合地基实际情况,从理论上讲单线 法比双线法好。但单线法需取五个环刀,对普通工程勘察来说,取土量大, 试验繁琐,且有时很难满足试验要求。
三 试验目的及标准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黄土变形和压力的关系,以计算压缩变形系数、 湿陷变形系数,渗透溶滤变形系数、自重湿陷系数等黄土压缩性指标。 测定项目根据未处理的和预先浸水处理过的场地工程实际情况,选定 试验程序来确定。通过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以及湿陷机理分析, 对湿陷类别和等级的判别,提出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及质量 检测与控制施工中的建议。分析不同深度黄土的湿陷系数、湿陷起始 压应力、湿陷峰值压应力,从而为当地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提供了重要 依据。
单线法:单线法需取五个环刀试样,要求含水量均匀一致,环刀试样间 密度差值小于等于0.03g/cm3,均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分别加至不同 的规定压力,下沉稳定后浸水至湿陷稳定为止。最后绘制δs~P 曲线, 在曲线上求得湿陷起始压力。
双线法:双线法需取两个环刀,环刀试样间密度差值小于等于0.03g/cm3, 分别在天然湿度下和浸水饱和后做压缩试验,利用两条压缩曲线的变形差绘 制δs ~P 曲线,在曲线上求得湿陷起始压力。
3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
在现场采用试坑浸水试验确定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坑宜挖成圆(或方)形,其直径(或边长)不应小于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 并不应小于10m;试坑深度宜为0.50m, 最深不应大工业于0.80m。坑底宜铺 100mm厚的砂、砾石。 (2)在坑底中部及其他部位,应对称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深标点,设置深度 及数量宜按各湿陷性黄土层顶面深度及分层数确定。在试坑底部,由中心向坑边 以不少于3个方向,均匀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浅标点;在试坑外沿浅标点方向10~ 20m范围内设置地面观测标点,观测精度为±0.10mm。 (3)试坑内的水头高度不宜小于300mm,在浸水过程中,应观测湿陷量、耗 水量、浸湿范围和地面裂缝。湿陷稳定可停止浸水,其稳定标准为最后到的平均 湿陷量小于1mm/d。 (4)设置观测标点前,可在坑底面打一定数量及深度的渗水孔,孔内应填满 砂砾。 (5)试坑内停止浸水后,应继续观测不少于10d,且连续到的平均下沉量不 大于1mm/d,试验终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