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问题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问题:1. 教师带课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老师授课水平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老师授课水平一般,有的老师甚至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2. 资源不足。

在某些地区,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场地、设备和器材,导致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3. 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兴趣,或者认为这些活动与自己的学业无关,因此参与度较低。

4. 缺乏专业指导。

一些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二、应对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可以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水平。

学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观摩交流,以提高各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改善资源条件。

学校可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筹集资金,购置相关的设备和器材,改善实践场地,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

3. 增加学生参与度。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举办评比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兴趣。

4. 设立专业指导岗位。

学校可以设立专业指导岗位,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指导,提供专业支持,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5. 拓展合作渠道。

学校可以积极与社区、企业等合作伙伴合作,共同举办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拓展活动渠道。

6. 创新活动形式。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的应对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也需要学校、教师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而努力。

综合实践活动_提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_提问题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从教师、学生、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与挑战1. 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不足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和方法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把握课程方向,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解决方案: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程。

2. 教师指导能力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对教师的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经验和方法。

解决方案: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分享指导经验,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的能力。

3. 教师评价方式单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然而,部分教师评价方式单一,仅以学生的作品或成绩为依据,忽视了学生的过程性表现。

解决方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三、学生方面的问题与挑战1. 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导致课程效果不佳。

解决方案: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难以在课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课程中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3. 学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

然而,部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影响课程效果。

解决方案:加强团队合作训练,提高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

综合实践困惑

综合实践困惑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诸多困惑。

本文将从教师、学生、课程实施等多个方面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困惑,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教师困惑1. 教学理念转变困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然而,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难以转变教学理念,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导致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2. 教学资源匮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知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相关教学资源,难以满足课程需求。

3. 教学评价困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与传统课程评价有所不同,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然而,教师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评价标准,导致评价结果不够科学。

二、学生困惑1. 学习兴趣不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导致参与度不高。

2. 合作能力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

然而,在实际合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性格、习惯等原因,难以与同伴有效沟通和协作。

3. 创新能力有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往往缺乏创新思维,难以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三、课程实施困惑1. 课程设置不合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调研,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

2. 教学时间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难以满足课程实施的需求。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解决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针对教师教学理念转变困难的问题,教育部门应加强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教学资源教育部门应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资源投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案例。

综合实践课教学中的问题(3篇)

综合实践课教学中的问题(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强的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综合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综合实践课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来源于教材,但教材中的案例和案例背景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此外,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对策: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和补充,增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单一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此外,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策: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 评价体系不完善综合实践课的评价体系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分数,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策: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评价结果更全面、客观。

4.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部分综合实践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实际操作技能掌握不够,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此外,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足,影响教学效果。

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为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5. 资源配置不均衡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资源包括场地、设备、教材等,部分学校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部分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对策: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大对综合实践课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问题(3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问题(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问题、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问题1. 教学目标不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模糊,导致教学过程中偏离了初衷。

2.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部分教师教学内容陈旧,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3. 教学方法单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评价体系不完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评价体系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然而,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过分强调结果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过程。

5.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原因1. 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理念、目标和方法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把握教学方向。

2. 教学资源不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场地、设备、教材等。

然而,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教学资源不足,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3. 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

4. 教师培训不足教师培训不足,导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要求。

三、对策1. 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认识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理念、目标和方法的认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

综合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3篇)

综合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实践教学效果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综合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资源不足1. 实践教学场地有限在我国,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场地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一方面,实践教学场地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场地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

2. 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实践教学设备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

然而,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设备数量不足、性能落后,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此外,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不足,导致设备更新换代缓慢。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然而,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教师数量不足;二是实践教学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三是实践教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二、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1. 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当前,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这使得学生在实践中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 实践教学环节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较为单一,主要以实验、实习、实训为主。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对过程的考核;同时,评价标准不够科学,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是当前实践教学的一大问题。

部分高校在理论教学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实践教学需求,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3篇)

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1. 专业教师匮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素养。

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有限,难以满足课程教学需求。

2. 教师培训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培训投入较大,但培训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方法、评价等方面缺乏深入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课程资源匮乏1. 课程资源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场地、设备、材料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因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导致课程资源匮乏,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2. 课程资源利用不合理部分学校在课程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存在一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低下等。

这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实践活动,影响了课程的整体效果。

三、教学方式单一1. 课堂教学模式僵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

2. 实践活动形式单一部分学校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过于注重形式,导致实践活动缺乏深度和广度。

如某些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仅仅局限于参观、游览等表面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1. 评价标准单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过分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

2. 评价方式不科学部分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过程中,过分依赖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过程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课程通过生活实践、创造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影响了课程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 资源问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到大量的资源准备和支持,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目前许多学校资源有限,无法提供充足的支持。

物质资源不足导致学校无法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人力资源不足则影响了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 教师素质不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然而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于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能力有所不足,导致实践活动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 课程内容单一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设计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缺乏乐趣和体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4. 学生自主性不足由于对于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实践活动过于指导,缺乏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

学生缺乏独立探索的机会,导致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二、应对策略1. 加强资源建设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支持,包括加大物质资源的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

可以通过向社会募集资源、整合校内外资源等途径来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丰富多样地参与实践活动。

2. 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开展研讨会等形式,提升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

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或者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帮助其他教师提升自己的指导水平,确保实践活动的质量。

3. 丰富课程内容学校应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注重多样性和创新性,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体验到乐趣和收获。

综合实践课例遇到的问题(2篇)

综合实践课例遇到的问题(2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施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综合实践课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课程设计方面的问题1. 课程目标不明确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目标认识不足,导致课程目标不明确。

这使得学生在参与课程时,无法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影响了课程的有效实施。

2. 课程内容单一综合实践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实际课程设计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某一方面的知识,导致课程内容单一。

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3. 课程资源不足综合实践课的实施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场地、设备、材料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因经费、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课程资源不足,影响了课程质量。

三、教学实施方面的问题1.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综合实践课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难以胜任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任务。

2. 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3. 教学评价不科学综合实践课的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在课程中的实际表现。

四、评价体系方面的问题1. 评价标准不统一综合实践课的评价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然而,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部分学校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2. 评价方式单一综合实践课的评价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仅采用教师评价这一单一方式,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养。

3. 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评价结果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不及时,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课程设计问题1.1 学科内容碎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科内容常常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应对策略:在课程设计中,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内容相结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在实践中渗透学科知识,使得学科内容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

1.2 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学科内容碎片化、教学形式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参与度不高。

他们往往对这些活动缺乏兴趣,缺乏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应对策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主动性。

1.3 教学资源匮乏由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较为初级,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准备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应对策略:积极争取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方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保障水平。

二、教师培训问题2.1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目前,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生的教学课程,学校里有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导致他们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应对策略: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员来进行指导和培训,让教师进一步深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2 缺乏教学经验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教学课程,很多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导致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应对策略: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会等活动,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逐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水平。

综合实践课堂的问题

综合实践课堂的问题

一、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课堂常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课堂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综合实践课堂存在的问题1. 课程设置不合理(1)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部分学校在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学生难以产生兴趣。

(2)课程时间分配不均。

一些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同等对待,导致课程时间分配不均,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师素质不高(1)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教学中缺乏对课程的重视。

(2)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3. 学生参与度低(1)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兴趣。

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参与度低。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部分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时,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依赖教师指导,导致实践活动效果不佳。

4. 评价体系不完善(1)评价标准单一。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标准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成果展示,忽视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

(2)评价方式不科学。

部分学校在评价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对策探讨1. 优化课程设置(1)关注学生需求。

在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合理分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活动。

2. 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综合实践过程中的问题(2篇)

综合实践过程中的问题(2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问题分析1. 课程设计问题(1)目标定位不准确。

部分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够清晰,导致课程实施过程中目标偏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内容设置不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但部分教师设计的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

(3)课时安排不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较少,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难以保证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和体验。

2. 教学实施问题(1)教师指导不到位。

部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对学生缺乏有效指导,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实践效果不佳。

(2)教学评价单一。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多元性和个性化,但部分教师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视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长。

(3)教学资源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场地、设备、材料等,但部分学校在资源配置上存在不足,影响课程实施。

3. 学生参与问题(1)学生兴趣不浓。

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兴趣,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2)学生能力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但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

(3)学生安全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户外、实验等环节,学生在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教师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改进措施1. 优化课程设计(1)明确课程目标。

教师应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确保课程实施过程中目标一致。

(2)丰富课程内容。

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内容。

(3)合理安排课时。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和体验。

小学综合实践课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课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铁山学校一、存在的问题1.社会意识亟待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们学校的开设及活动效果不太理想,究其根源,首先是社会、家长以及有关管理者的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中转变过来,对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存在偏见。

这就导致了对这门课程教学管理的轻视甚至鄙视,对教师教育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从而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课程开设的效果差。

2.家长观念没有转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理解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体系化的知识内容,让人看不到“成绩”和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学校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共同来开发和建设。

农村广大的家长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重语文、数学、英语,轻其他学科的倾向依然相当的严重,再加上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他们只想看到的是你上的这种课能不能对孩子考上好的学校提高分数,所以配合老师的工作就不很积极,无形中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 教师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大部分的教师思想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认识不足,在她们的潜意识里还深深地感觉到“主科”重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副科”,这样的心态导致了课程开设质量不高。

很多老师认为花大功夫搞综合实践活动,影响现在普遍认为的“主科”成绩,担心家长不会接受,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是任课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

农村小学缺乏专业教师。

学校虽对课程的实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实施过程中,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施过程中职责不分明,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统筹安排,具体指导。

二、解决的对策1.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宣传力度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务之急是应加大宣传,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校各级领导和管理者的认识。

做好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解释工作,让他们知道孩子的成长与实践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问题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1. 教师观念滞后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不足,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 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部分学校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活动中过分依赖讲解,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

此外,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过分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这导致学生在活动中只关注成绩,忽视能力的培养。

5. 资源配置不足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配置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开展活动的需求。

三、解决策略1. 更新教师观念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完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加强资源配置学校应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投入,完善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案例分析某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存在以下问题:1. 教师观念滞后,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困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困难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困难1. 实践内容与小学生认知水平不匹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实践活动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在活动中难以发挥自己的潜力。

2. 教师指导不足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部分教师在活动中指导不足,无法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有效帮助。

3. 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家长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持者。

然而,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实践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在活动中缺乏积极性。

4. 实践资源不足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场地、设备、材料等资源。

然而,部分学校由于经费、场地等因素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资源。

5. 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自身原因,如缺乏自信心、害怕失败等,导致在活动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对策1. 优化实践内容,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匹配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实践内容。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指导能力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使教师具备较强的指导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

3. 提高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4. 加大投入,完善实践资源学校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大投入,改善实践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教本,校门进入现实社会生活,通过自主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及反思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课程。

但是,在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想上无疑是完美的,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致使对传统的课程理念、管理制度、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学校和家庭、社会关系的等方面的冲击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皆超过了学科课程改革,所以在由理论上的课程和官方文本性的课程,转化为合乎要求的现实意义上的课程时,暴露出诸多的问题:有名无实,使其虚无化。

在实践中有许多学校做的工作是按照要求列入课程表,但在组织上是没有机构,在实践上没有具体的行动。

有的干脆让位于学科课程的学习,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像音乐美术一样,落入有名无实的境地。

固守课堂教学,使其学科化。

在实践上有所行为,但这种实施行为却停留在校园里、课堂教学中、课本中,成为自然课、科学常识课或者手工课,结果彻底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点带面,不及其余,使其割裂化。

割裂化的一种情况是只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而且把研究性学习和核心课程的学习直接挂钩,由教师布置,学生作,实际上是核心性课程的课外作业,有的甚至和大学生做论文一样。

另一种情况是由班主任带领全班搞一些集体性课外活动,如参观,上街服务等。

第三种情况就是变为计算机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三大主轴四大模块构成的内容整体被割裂成碎片,把社会生活和经验这一灵魂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躯体。

课程资源建设的非本土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立足于学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资源为活动背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本土化课程,具有地方特色。

但是由于惯性的影响,许多学校努力选取外地的现成资源,把外来的当做标准化教材,致使本土个性、学校特色丧失殆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问题分析1. 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框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

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框架,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使得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2.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不稳定性,一些教师可能因为教学水平不足而无法有效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课程,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3. 学生参与度不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之一是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践体验,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不高,导致了教学效果的打折扣,影响了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实践效果。

4. 学校资源匮乏二、应对策略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框架的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相关课程的研究和指导,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要求,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规范,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和标准可依。

针对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验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去,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实践效果。

针对学校资源匮乏的问题,学校和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学校资源的投入和建设,充实实践场地、实验器材和相关资源,为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实践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_问题归纳

综合实践活动_问题归纳

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背景下,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问题归纳1. 教师问题(1)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不大,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2)教师综合实践能力欠缺。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然而,部分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单一,难以胜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3)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往往注重集体活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2. 学生问题(1)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兴趣。

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参与热情。

(2)学生自主性差。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薄弱。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难以与同伴有效沟通、协作,导致团队凝聚力不足。

3. 学校问题(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投入不足。

部分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视为“副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

(2)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脱节,难以实现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

(3)学校评价体系不完善。

部分学校评价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主观评价,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4. 社会问题(1)社会对综合实践活动认识不足。

部分家长和社会人士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浪费时间”,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不大。

(2)社会资源匮乏。

部分地区综合实践活动所需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匮乏,制约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3)社会评价体系单一。

部分社会评价体系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对策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

综合实践教学疑难问题(3篇)

综合实践教学疑难问题(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综合实践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疑难问题分析1. 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1)问题表现:部分综合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在实践中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原因分析: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对行业发展趋势的调研;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准确把握实际需求。

(3)影响: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降低教学质量。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1)问题表现: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导致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2)原因分析: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建设滞后;与企业合作不足,实习基地建设缓慢。

(3)影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实践能力。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1)问题表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原因分析:评价标准单一,过分注重结果;评价方式不合理,缺乏过程性评价。

(3)影响:影响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降低教学质量。

4. 学生实践能力不足(1)问题表现:部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2)原因分析:实践机会有限,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实践意识。

(3)影响: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降低教学质量。

5.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1)问题表现:部分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2)原因分析: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对行业发展趋势了解不足;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缺乏实践能力提升机会。

(3)影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

三、解决策略1.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实践针对性(1)加强行业调研,了解实际需求;(2)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提高课程实用性;(3)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综合实践学科教学困惑(3篇)

综合实践学科教学困惑(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产生了诸多困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综合实践学科教学中的困惑。

一、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1. 理念认知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2. 教学方法单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体验式、项目式等。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受限于自身能力和教学资源,难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过程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课程资源匮乏1. 资源类型单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多个领域,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由于经费、师资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导致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减少。

2. 资源利用不足即使学校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部分教师由于对资源了解不够,难以有效利用资源,使得课程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1. 评价标准模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标准与传统的学科评价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评价标准把握不准,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2. 评价方式单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果,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得评价结果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师资队伍建设滞后1. 师资力量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课程实施的需求。

2. 培训体系不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与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教本,校门进入现实社会生活,通过自主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及反思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课程。

但是,在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想上无疑是完美的,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致使对传统的课程理念、管理制度、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学校和家庭、社会关系的等方面的冲击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皆超过了学科课程改革,所以在由理论上的课程和官方文本性的课程,转化为合乎要求的现实意义上的课程时,暴露出诸多的问题:有名无实,使其虚无化。

在实践中有许多学校做的工作是按照要求列入课程表,但在组织上是没有机构,在实践上没有具体的行动。

有的干脆让位于学科课程的学习,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像音乐美术一样,落入有名无实的境地。

固守课堂教学,使其学科化。

在实践上有所行为,但这种实施行为却停留在校园里、课堂教学中、课本中,成为自然课、科学常识课或者手工课,结果彻底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点带面,不及其余,使其割裂化。

割裂化的一种情况是只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而且把研究性学习和核心课程的学习直接挂钩,由教师布置,学生作,实际上是核心性课程的课外作业,有的甚至和大学生做论文一样。

另一种情况是由班主任带领全班搞一些集体性课外活动,如参观,上街服务等。

第三种情况就是变为计算机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三大主轴四大模块构成的内容整体被割裂成碎片,把社会生活和经验这一灵魂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躯体。

课程资源建设的非本土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立足于学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资源为活动背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本土化课程,具有地方特色。

但是由于惯性的影响,许多学校努力选取外地的现成资源,把外来的当做标准化教材,致使本土个性、学校特色丧失殆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形。

社会支持乏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社会现实的生活为内容的课程,教学情景、教学评价与家长、社会组织、公众有直接关系。

但是在现实中孩子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益设施不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

对参加公益服务的学生评价不客观,不认真。

有的家长出于安全和升学考试的需要,干脆就拒绝孩子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需要社会公众大力支持的课程得不到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陷入尴尬之境。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主要的是以下几条:
认识不到位。

一是地方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和教师三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认识不到位。

校长和教师虽经培训,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和趋向,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施条件和环境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准确解读。

二是家长认识不到位,只关心学科成绩。

三是当地政府和公众认识不到位。

看不到课程改革是一项社会基础性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工程,涉及全局和社会长远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

课程实施能力不足。

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能力、实施与评价能力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但课程的管理、实施和建设主要在学校,是由学校管理开发实施
的校本课程。

由于学校在传统上就从没有过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和义务,学校管理就是教学管理,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学校领导、教师在课程管理、课程意识、角色认同、实践能力上出现了明显的不足。

特别是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课程管理和开发理念、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评价体制不合理。

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指挥棒,评价体系是否准确表达该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必然直接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对该课程的重视与否,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策略
首要的是当地政府领导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行为的转变。

其次,转变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方式,促进专业化发展。

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师培训方式进行改革,一是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到全员培训计划,进行专项培训。

二是改变培训方式,由单一的理论培训转化为研讨和实践性培训。

三是校本培训要以实践为对象开展行动研究,追求行为的改善。

四是必须加强培训者的教育。

五是建立培训质量评价和奖惩制度,严防走过场。

同时各学校必须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争取其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决定了当地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支持制度。

建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迹,文化、科技、政治等公共设施向学生免费义务开放制度,以便他们参观、阅览;建立社会其他行业和机构对学生调查、参观、访问的服务和保证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对学生公益活动的评价制度,这是教学评价制度的基本组成,应当如实客观地记载和评价,以便在学生个人档案袋中公平公正地体现。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只有在实践上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价纳入升学评价之中,才能真正有效地落实和促进该课程的进步。

但是,该课程纳
入升学评价体系,必然意味着我国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的改变,单一的书面化考试决定一切的方式必然要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而转化为多元化的评价,一次性考试必然要转化为对个体平常的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的结合。

评价的组织和主体必然面临多元化,社会组织的评价将成为一个重要向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新兴事物,尽管在国外已有历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成熟的经验。

但是,中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国外的根本不同,在借鉴的同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本地本土的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特色,而不是机械照搬,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围绕社会生活、个体经验、学生主体、教学做合一的本质特点,在理念、行为、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

同时,从深层次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课程。

课程本身,教和学的双方,课程内容都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生新的生成和转化,这种新的生成和转化就是创新。

创新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它建立在学生批判性的感知和认识社会生活的不同对象上,以个性化的独到的视角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而不是像学科课程那样只对标准知识理解和掌握,追求的就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达成。

一个没有生成发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是失败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我国传统课程体系的突破者和传统课程“三中心”的纠偏者。

教学生活化,个性化,完整的人,人的完善的理念的落实和实践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达到落实和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