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打孔注药防治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树打孔注药防治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技术研究

摘要为有效防治杨树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向树干注入内吸药液,利用农药在植物体内传导杀死害虫。试验结果表明,树干打孔注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可节约防治成本,不污染环境,是杨树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除治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杨树;打孔注药;蛀干害虫;防治方法

思南县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了杨树3 333 hm2,目前已至中龄期,根据病虫害监测调查,云斑天牛、黄缘绿刺蛾、柳蝙蛾、杨树叶甲、分扇舟蛾、杨尺蛾、樟蚕和杨树二尾舟蛾对杨树有不同程度危害,个别地方成灾。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选择了杨树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同时存在的邵家桥镇作为防治试验地点。通过对比试验,总结出杨树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有效的防治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邵家桥江边村,紧靠思林电站左岸进场公路,2002年利用退耕还林工程种植的杨树,品种为214意杨,连片面积18.27 hm2,平均胸径14 cm,平均树高15 m,蛀干害虫受害虫株率为46.63%,食叶害虫受害虫株率为74.35%。主要害虫有云斑天牛、黄缘绿刺蛾、柳蝙蛾、杨树叶甲、杨尺蛾、樟蚕等。供试农药为10%吡虫啉悬浮剂、40%氧化乐果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和5%甲维盐乳油。供试机械为BG-305D打孔机注药机。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5个处理,每种药剂设3个处理(用药量不同),以清水作为对照(CK,3个处理,用药量不同)。5次重复,需样树75株。将样树编号后,随机确定处理的试验样树。

1.3 试验方法

1.3.1 样树选择。选择树干有新鲜木削和食叶害虫危害的杨树作为试验样树。样树选定后,对每株样树进行胸高直径测量,计算每株样树的用药量。

1.3.2 打孔。在树干基部距地面10~40 cm处,分别用BG-305D打孔机注药机打孔,孔与树体成45°角,打孔数量依胸径大小而定,一般打孔2~4个,孔深5 cm。孔与孔的位置错位排列,有蛀干害虫的,有1个孔应低于蛀孔[1-2]。

1.3.3 药液配制。将10%吡虫啉悬浮剂、40%氧化乐果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5%甲维盐乳油原药分别用清水稀释5、3、5、5倍。

1.3.4 用药量。每株树的用药量按树体大小确定,1 cm胸径用配制好的药液1.0、1.5、

2.0 mL注入孔内,并用泥封实孔眼,对照用清水注入[3-4]。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施药前及施药后5、10、15、30 d分5次调查虫口数。每株样树分东西南北不同方向和上、中、下不同部位各调查1个标准枝,并挂牌做标记。以每个处理调查5株样树60个样枝的虫口密度进行结果分析。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100

防效(%)=■×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注药后不同时期虫口减退率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施药后5 d虫口减退率不明显,10 d后虫口减退显著变化,15 d和30 d的虫口数变化不大,呈稳定趋势。清水对照样树因没有药物控制,虫口数仍有增加。

2.2 不同用药量的防治效果

按树体大小用药,每1 cm胸径用药1.0 mL的与用药1.5、2.0 mL有一定区别,但效果不是很明显,1.5、2.0 mL用药量之间没有区别。

2.3 不同农药的防治效果

通过对4种农药的防治效果观察,用药后5 d 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最低,最高为40%氧化乐果乳剂;用药后10 d 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最低,最高为10%吡虫啉悬浮剂;用药后15 d 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最低,最高为40%氧化乐果乳剂;用药后30 d 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最低,最高为10%吡虫啉悬浮剂,防效达到86.47%。不同用药量防效见表2。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农药间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农药不同用药量差异不明显。用检测结果进行多重比(下转第135页)

较分析,10%吡虫啉悬浮剂用药1 cm胸径用药量2.0 mL与5%高效氯氟氰菊酯用药1.0 mL、5%甲维盐乳油用药1.0 mL、5%高效氯氟氰菊酯用药1.5 mL 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3 结论

利用农药的内吸性,药物进入树体内能随树体内水分运动向上运输,从而达

到杀死害虫的目的,打孔注药防治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从试验结果看,建议在生产中对杨树蛀干害虫或食叶害虫,用10%吡虫啉悬浮剂、40%氧化乐果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5%甲维盐乳油均可达到防治目的,但以吡虫啉、氧化乐果、甲维盐3种农药防治最好,从经济和防治综合考虑,最好选择吡虫啉对水5倍,用药量每1 cm胸径1.0 mL和氧化乐果对水3倍,用药量为1 cm胸径2.0 mL。打孔注药具有药液利用率高、防治效果好、保护环境和不受条件限制等优点。适合交通、水源不便、树体高大、常规机械无法施药的片林害虫防治。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打孔注药后应立即封闭孔眼,防止药液流出,并且封口时要严,否则易进水造成树体腐烂[5-6]。

4 参考文献

[1] 敖向阳,廖星炎,蔡吉庆,等.杨树杆部打孔注药防治食叶害虫试验初报[J].江西林业科技,1992(1):2.

[2] 方红霞.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杨树天牛为主蛀干害虫的试验研究[J].甘肃科技,2007,22(12):215.

[3] 赵宏,徐荣,孙慧芳,等.不同药剂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光肩星天牛对比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7):67-68.

[4] 王自良,李洪敬,郑琴,等.树干打孔注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综述[J].山东林业科技,2003(2):50-51.

[5] 敖特根,于春,张恩,等.树干打孔注药防治青杨天牛试验[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6(1):21-22.

[6] 杨意,刘波,唐尚杰,等.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危害广玉兰的日本壶链蚧[J].中国森林病虫,2006,25(2):34-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