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壳运动、岩浆活 动、变质作用、地震、 形成高山和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火山喷发等
外力 地球外部 风化、侵蚀、搬运、 削低高山,填平洼地,使地表趋于平坦
作用 (太阳能) 沉积、固结成岩
2.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
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张裂
常形成裂谷、海洋或海岭
大洋板块俯冲带附近常
板块 碰撞 挤压
大洋板块与 大陆板块
(1)归纳判断图示地质构造是断层的依据。 (2)断层能形成哪些地貌?举例说明。 【答案】 (1)判断依据:一是看它是不是岩石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只有同 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2)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 地带,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岩石破碎,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
主题 1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基础探究 读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彩色笔画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2)结合教材图 2-1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欧亚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对地形产生了什么影响? (3)非洲板块是怎样运动的? (4)红海的面积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 (1)图略。 (2)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欧亚板块向东南方向运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形成了世界 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3)非洲板块朝正北方运动,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就是一个例证。 (4)红海面积在扩大说明了板块正在张裂。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属于板块生长边界。伴随着 板块之间的张裂,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谷地
常形成谷 地或盆地 向斜槽部 岩性坚硬, 不易被侵 蚀,常形
成山岭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断块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 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 有时形成泉、湖泊
图示
▶思维拓展应用 结合下图,探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学法指导 图解法、案例分析法
图解法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①
。
(2)表现形式:②
、岩浆活动、地震。
(3)影响: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盆地等。
2.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③
。
(2)表现形式:④
、侵蚀、⑤
、沉积、⑥
作用。
(3)影响:削低高山,填平盆地,使地表趋向平坦。
【名师点拨】 板块的运动方向直接影响宏观地形的变化。消亡边界多位于大陆板块之间,大陆与大洋板块
之间,通常形成高大地形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而且地势有上升趋势。生长边界多分布于大洋,与大
洋形成有关。
[要点整合] 1.地壳的变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热能)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概念:地壳运动留下的“
”。
(2)褶皱
运动的结果。
(3)断层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火山锥、火山口。 (2)地震:地壳断裂和错动。 【答案】 ①热能 ②地壳运动 ③太阳能 ⑩板块
痕迹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④风化
⑤搬运
⑥固结成岩
⑦岩石圈
⑧裂谷
⑨海沟
【重难点探究】
地质构造
从形 态上 判 从岩层 断 的新老 方 关系上 法 图示
[要点整合]
褶皱
背斜
向斜
岩层一般 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 中心部分
岩层较老, 岩层较新, 两翼较新 两翼较老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断层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 山岭
构 造 侵蚀后 地 地貌
貌
背斜顶部 受张力,常 被侵蚀成
3.地形: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全球⑦
分成六大板块,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2)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或者挤压碰撞,或者彼此分离。
(3)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⑧
、海洋、海岭。
(4)挤压碰撞地区形成山脉、⑨
、岛弧。
(5)地球上海陆的分布,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平原的地貌格局,是
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
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 压向上隆起形成岛弧或 海岸山脉
常形成巨大的山脉、高原
举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马里亚纳海沟、东亚岛弧链、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等
阿尔卑斯山脉
主题 2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基础探究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背斜和向斜构造的岩层弯曲形态有什么区别?岩层的新老关系从中间到两翼又有什么差异? (2)甲图中背斜和向斜分别会形成何种地貌?乙图中背斜和向斜分别形成何种地貌?为什么? (3)归纳背斜和向斜的判断依据。 【答案】 (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背斜中心部位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向斜则相反。 (2)甲图中背斜形成山地,向斜形成谷地。乙图中背斜形成谷地,向斜形成山地。成因: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常 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3)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即内力作用突出,而外力作用不显著时,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构造和地形;当 岩层形态不完整时,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即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 斜,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2.结合断层示意图,分析断层的判断依据和形成的地貌。
(1)为什么背斜是油气构造,向斜是储水构造? (2)开凿隧道时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采石场为什么选择在背斜顶部? (3)如何利用背斜和向斜确定钻矿位置? (4)在野外找水时为什么可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断层线处找?道路、水库、桥梁建设时为什么要避开断层构造? 【答案】 (1)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同一岩层在背斜中位置高,在向斜中位置低,而水、 油、气的密度不同,水的密度最大,位置最低,储存在向斜中;油、气密度较小,分布位置高,储存在背斜中。 (2)背斜形成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透水,是良好的隧道选址;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开挖容易导致塌方,且地 下水丰富,易出现透水事故,开凿隧道时要尽量避开向斜部位。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易破碎,因此采石场 选择在背斜顶部。 (3)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搬走了,因此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矿产如煤、铁矿等,往往保 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钻矿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 (4)找水:地下水沿断层线出露;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有利于地表水汇集。所以在断层线处常有泉水、 湖泊分布,河谷发育。 建筑:断层处岩层不稳定,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
【名师点拨】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 1.基本形态法。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2.新老关系法。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 是向斜。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 向斜的科学依据。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 1 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知道褶皱、断层的概念,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理解背斜、向斜、断层的判断方法及实践意义,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难点 1: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 形的形成 重难点 2: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 “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