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学案
小学美术《凝固的音乐》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建筑艺术充满了好奇。通过引入凝固的音乐这一概念,他们开始用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建筑。我尝试用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绘画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如何捕捉建筑的美。在实践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建筑的美。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有的孩子甚至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建筑艺术的应用提出独到的见解。这让我意识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如此丰富,只需要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然而,我也注意到,对于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现建筑的美,部分孩子还是显得有些迷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提供直观的示范和详细的步骤指导,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
此外,我还发现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理解不同建筑风格的影响很大。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的传授,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够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学生将尝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现一座建筑的美。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建筑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对于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理解,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并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建筑艺术深层次的认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凝固的音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那些特别的建筑物?”比如,我们学校的校舍、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或是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建筑艺术的奥秘。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教案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教案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外国建筑艺术的特点及其与音乐的联系。
2.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外国建筑艺术的特点、建筑与音乐的联系。
2.教学难点:建筑与音乐的联系、建筑艺术的审美内涵。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外国建筑艺术图片、音乐片段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著名的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外国建筑艺术,引导学生思考建筑与音乐的联系。
二、新课内容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外国建筑艺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的特点。
(1)古希腊建筑:柱式、比例、和谐(2)古罗马建筑:拱顶、圆顶、实用主义(3)哥特式建筑:尖塔、飞扶壁、彩色玻璃窗(4)巴洛克建筑:曲线、雕塑、装饰性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建筑与音乐的联系。
(1)音乐与建筑的和谐: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与建筑中的比例、结构、装饰相呼应。
(2)音乐与建筑的韵律:音乐中的韵律美与建筑的线条、造型相辅相成。
(3)音乐与建筑的象征:音乐中的情感与建筑中的寓意相映成趣。
3.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建筑与音乐的联系。
(1)分析某座著名建筑的音乐元素,如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悉尼歌剧院的壳体结构。
(2)分析某段著名音乐的建筑元素,如交响乐中的建筑性布局、和声中的空间感。
三、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座外国建筑,分析其音乐元素。
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他们对建筑与音乐联系的认识。
2.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建筑与音乐体验,如参观博物馆、欣赏音乐会等。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选取一座自己喜欢的外国建筑,分析其音乐元素,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外国建筑,实地感受建筑与音乐的联系。
2.开展建筑与音乐主题的课外活动,如摄影比赛、手抄报比赛等。
美术高中苏版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
美术高中苏版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在前面的一课中,学生们对建筑这一概念有了差不多的认识,对建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开始探寻如何科学地评价和观赏一座建筑。
然而,专业水准观赏眼光的培养、艺术品位和审美修养的提高,基本上要建立在对大量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不断地实践、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正是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因此,我们配以本课的建筑艺术观赏,旨在尽量多地介绍给学生一些优秀建筑实例,开阔大伙的视野,充实大伙的知识。
这关于建立高层次的观赏水准和艺术趣味、提高评判和分析建筑作品的能力,基本上十分重要的。
本课教学的差不多目标是让学生领会中外建筑经典范例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
课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中外建筑作品的介绍、分析和探讨,归纳了宫殿、庙堂、陵墓、民居等要紧建筑类型的产生背景、艺术风格特征及其形成缘故,盼望借此给学生一个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概括认识,并对各类型建筑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起善于观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
因此关于课本中所介绍的建筑作品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本课教学的显性目标,也是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的差不多要求。
本课教学的扩展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缘故的分析能力。
课本中在对大量建筑实例进行介绍的同时无不对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进展状况等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某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内在缘故。
这是比单纯理解和掌握某一类型的建筑艺术风格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即透过现象查找本质。
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背后总有其产生和进展的内在缘故,同时会形成某种规律。
对这种内在缘故和规律的探讨是我们研究艺术进展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而言那么是一种对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对思维的训练。
这种训练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不无裨益,是本课教学的高层次目标。
〔二〕内容结构本课旨在带领学生观赏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并探讨建筑艺术进展。
高中美术《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12方立平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亲切的民居建筑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方立平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前面的一课中,学生们对建筑这一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对建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开始探寻如何科学地评价和欣赏一座建筑。
本课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领会中外建筑经典范例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
课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中外民居建筑艺术的介绍、分析和探讨,归纳了民居以及宫殿、庙堂、陵墓等主要建筑类型的产生背景、艺术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情感目标:希望给学生一个并对民居建筑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内涵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起善于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
能力目标:本课教学的扩展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
课本中在对大量建筑实例进行介绍的同时无不对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某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
(二)教学结构分析本课旨在带领学生通过欣赏民居艺术的经典之作,并探讨建筑艺术发展。
介绍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和形成原因,以中国皖南黟县古村落为例。
此外,还补充介绍了中国其他地区民居建筑及其艺术风格,作为对建筑艺术多样性的强调。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外民居艺术的类型及其艺术风格特征。
难点:探讨不同类型建筑的艺术风格之形成原因。
二、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艺术形式。
(一)传统民居建筑的概念是什么?“传统民居”从空间上,它既指老百姓的传统住居,也指一些深宅大院及特别的居所(如名人故居及住所遗存等)。
“传统民居”从时间上,指发展到今天之前所存在的、已形成一定的文化定式与典型意义的住居。
1、传统民居建筑的建筑形式(1)外形特征(2)内部结构2、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1)气候(2)资源(3)环境3、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风格(1)造型(2)色彩(3)工艺4、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1)思想(2)精神以徽派民居为例介绍民居艺术特色(二)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1、传统民居建筑的建筑形式2、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3、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风格4、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三)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1、徽州民居的建筑形式(1)外形特征(2)内部结构2、徽州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3、徽州传统民居的装饰风格(1)木雕(2)砖雕(3)石雕中国安徽黟县古民居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人美版第18课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
人美版第18课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
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法选择: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想象力得到充分地发挥。
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学法引导:自主学习(收集相关素材制作课件书写调查报告等)、合作学习、实践活动、范图展示、学生欣赏、讨论、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美版美术鉴赏第18课,鉴于原教材的编排,建筑模块有三课时,分别为艺术特征、中外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三个部分,其中本课为中外建筑艺术鉴赏课,中外建筑一起介绍,主讲中外宫殿建筑、陵墓建筑、庙堂建筑,知识较为不系统,时间空间跳跃性强,跨度大,学生较为难以理解与接受。
因此,采用2课时分开分别讲解中西方建筑艺术,另一课讲园林艺术,本课主讲西方古代建筑,整合教材,建筑艺术特征贯穿其中,遵循原有的内容结构仍以宫殿、陵墓、庙堂等知识为主线,并以时间为主轴以讲解地域、时代文化及建筑艺术特征为重点的教学形式为求达到完善教育教学之目的。
本课建筑艺术欣赏,旨在开阔学生视野,充实学生知识,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建筑作品的过程中,建立高层次的欣赏水准和艺术趣味,提。
第十八课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十八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掌握中外建筑艺术的基本构成形式和表现手法;•能够分析和评价中外建筑艺术的艺术价值。
2. 教学内容1.中外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中外建筑艺术的基本构成形式和表现手法;3.中外建筑艺术的艺术价值分析和评价。
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中外建筑艺术的基本构成形式和表现手法;2.中外建筑艺术的艺术价值分析和评价。
3.2 教学难点1.中外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能够细致入微地分析和评价中外建筑艺术的艺术价值。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图片展示法。
5. 教学过程安排5.1 课前准备在课前准备工作中,教师需要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收集相关图片、信息等资料,并确定上课所需的教学工具和教材。
5.2 导入与讲解1.导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把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联系起来,会是怎样的场景呢?2.讲解:讲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特别是以中国和欧美地区的建筑艺术为重点。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选择不同的讲解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外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5.3 图片展示教师可以利用PPT等技术手段,选择高质量的图片,进行中外建筑艺术的漫步展示,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基本构成形式和表现手法,并分析它们的艺术价值和特点。
5.4 课堂讨论1.课堂讨论的主题:中外建筑艺术的艺术价值分析和评价;2.讨论方式:小组讨论+大组讨论的形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
5.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和知识,选择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从艺术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撰写一篇建筑艺术评论文章。
6.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设计:第十八课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古希腊建筑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高中必修美术教材中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所以本节课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和艺术性,也应该通过对其鉴赏,侧面的了解古希腊的文化和科学,这也是与教材中第17课《寻找建筑艺术的特点》中内容相呼应。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古希腊文明有着一定的了解,他们在历史课中曾经粗浅的学习过相关知识,并且有着较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述能力,部分学生可能对古希腊神话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对雅典娜和雅典卫城至少听说过名称。
所以,本课的设计本课应该本着建构主义教学观。
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审美追求五、教学难点通过对建筑的鉴赏了解其所代表的文明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七、教学环节八、教学反思为了上好本课,我查阅了大量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仅仅素材搜集就用了一周的时间,为了让学生深入浅出的掌握古希腊建筑相关知识,能够理解、体会其建筑艺术的魅力,我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方式,探索其核心本源,采用深入浅出、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学生即理解其艺术美,同时对古希腊文明也能形成进一步的了解,明白鉴赏建筑艺术的意义,唤起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进而产生更深层的影响。
在本课中,运用了两个微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直观性。
将课堂教学与导学案和二维码向结合,利用导学案帮助学生紧跟课堂环节,不仅实现讲练结合,更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料,方便日后复习。
本课中部分相关知识因为会冲淡核心内容,并且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所以作为知识链接放在导学案上,学生在课下扫描二维码即可见。
教学所指的并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课堂并不只限于课上的40分钟,就像餐厅为客人提供的饮水,无论客人喝不喝,能不能喝光,餐厅都要提供,对所学知识有帮助的辅助信息或知识链接教师也应该适当的提供,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探究空间,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立体,更多维。
高中美术《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11牛莹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十八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领会中外建筑经典范例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
课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中外建筑作品的介绍、分析和探讨,归纳了宫殿、庙堂、陵墓、民居等主要建筑类型的产生背景、艺术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希望借此给学生一个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概括认识,并对各类型建筑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起善于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
因此对于课本中所介绍的建筑作品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本课教学的显性目标,也是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一课中,学生们对建筑这一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对建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开始探寻如何科学地评价和欣赏一座建筑。
然而,专业水准欣赏眼光的培养、艺术品位和审美修养的提高,都是要建立在对大量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不断地实践、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
因此,我们配以本课的建筑艺术欣赏,旨在尽量多地介绍给学生一些优秀建筑实例,开阔大家的视野,充实大家的知识。
这对于建立高层次的欣赏水准和艺术趣味、提高评判和分析建筑作品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开阔视野,充实知识。
这对于建立高层次的欣赏水准和艺术趣味、提高评判和分析建筑作品的能力。
让学生领会中外建筑经典范例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
2、方法与过程: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和对不同类型的中外建筑作品的介绍、分析和探讨,借此给学生一个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概括认识,并对各类型建筑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起善于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中外建筑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建筑创造中所体现的智慧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使学生明确中外建筑艺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科学发展观,懂得鉴赏人类建筑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外主要建筑类型的艺术风格特征。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篇一:《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第三师第三中学肖玲玲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18课的内容,这节课属于鉴赏课,内容多,时间紧,加之由于高一鉴赏课已进行了十八课时,虽然我力求让每节课“活”而有趣,但千变万化始终一个欣赏,学生由最初的新鲜感到现在的麻木,针对这一现状,设计本课时我决定转变方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培养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各大建筑体系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地位,能在广泛的文化、历史及地理环境背景下理解建筑艺术所包涵的艺术和文化真谛。
三、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建筑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及其风格。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纷乱复杂的建筑风格产生和演变背后的内在原因。
四、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美术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建筑作品是承载艺术、科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表演法,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1号节目主持人提问:这节课我想带领大家一起去旅游,你们愿意吗?学生回答:“愿意”(2)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导入。
学生活动:(1)欣赏,分组讨论,分析建筑的名称及感受(2)抢答(3)知识连连看: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艺术性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文化性建筑是居住的机器科学性师生总结:建筑由于它的易保存的特点,因此记载了人类社会从远古到现代的全部历史,通过对古建筑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感受来自祖先的智慧,给我们以科学的启迪和审美的陶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古建筑的风采。
十八 凝固的音乐
十八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学案拟定人:张晓晓时间:2011.10.4【教学目标】1、基本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培养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
2、扩展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各大建筑体系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地位,能在广泛的文化、历史及地理环境背景下理解建筑艺术所包涵的艺术和文化真谛。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中外建筑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的主要风格特征,通过对各建筑的工程成就和艺术价值的了解、分析、研究,培养科学的建筑审美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建筑艺术风格产生和演变的内在原因,背后所蕴藏的精神层面的理解,从而陶冶心灵,感受世界多元文化之差异。
【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由上面的视频,结合我们上节课的知识点解答: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科学性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艺术性建筑是居住的机器文化性总结:建筑由于它的易保存的特点,因此记载了人类社会从远古到现代的全部历史,通过对古建筑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感受来自祖先的智慧,给我们以科学的启迪和审美的陶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古建筑的风采。
二、知识探究1、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美国白宫、。
2、体现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建筑物是。
3、被人称为“立体的诗篇,凝固的画卷”,欧洲建筑的第一典范的宫殿是。
4、代表着古希腊最高建筑水平的建筑是。
5、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园,被称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的是6、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北京、陕西、广西的、云南的、客家的。
7、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⑴中国建筑,古建筑主要是以为主要材料。
故宫、天坛就是依据华北平原的地域特点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环境建造而成的。
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
课 题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上课时间 备课教师 课 型 鉴赏课 课 时 一课时 学 习目 标 A 、基本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培养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 B 、扩展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C 、情感目标:各大建筑体系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地位,能在广泛的文化、历史及地理环境背景下理解建筑艺术所包涵的艺术和文化真谛。
学 习 重 点了解和掌握中外建筑艺术自成体系的艺术特性,通过对物质层面的分析、研究,挖掘其艺术层面的精神境界,找到建筑艺术的文化脉络。
教 学难 点对建筑艺术背后所蕴藏的精神层面的理解,从而陶冶心灵,感受世界多元文化之差异。
教 学方 法 1、引导探究法:美术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建筑作品是承载艺术、科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 法 指 导1、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 表演法,小组合作法。
教 学 过 程 环节一、导入 伴随着1号主持人朗诵《建筑是凝固的音乐》,ppt 慢慢呈现字幕《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接下来请观看建筑与音乐中文版的精彩诠释用动画展示建筑视频《奥运鸟巢建筑全程》。
知识反馈:连连看:由上面的视频,结合我们上节课的知识点解答: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艺术性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文化性建筑是居住的机器 科学性学生活动:(抢答)教师总结:建筑由于它的易保存的特点,因此记载了人类社会从远古到现代的全部历史,通过对古建筑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感受来自祖先的智慧,给我们以科学的启迪和审美的陶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建筑的风采。
环节二、介绍 四大建筑体系由2号主持人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宫 殿: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庙 堂: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的庙堂建筑 陵 墓: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 民 居:我爱我家——亲切的民居建筑知识反馈:1、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 英国白金汉宫 、美国白宫、 俄罗斯克林姆林宫 。
凝固的音乐教案
•••••••••••••••••凝固的音乐教案凝固的音乐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凝固的音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凝固的音乐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欣赏经典建筑的形式美,体会和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利用简便的材料制作简单的形体,并构想建筑模型,画出设计草图。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用纸张、工具刀、尺子、铅笔垫板、直尺、圆规、胶棒等。
一、导入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为好的建筑不仅仅是用于遮风避雨的构筑物,它还像音乐一样,使我们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华。
二、欣赏、分析、讨论1.感受作品;2.运用建筑造型美感要素,对作品的造型、结构、色彩、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a.布达拉宫、天坛祈年殿、悉尼歌剧院造型都有向上的趋势,却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穴直线和曲线、规则与变化、环境因素等?雪b.仔细观察天坛祈年殿,从基座至屋顶排列的距离和层数有什么变化规律?(节奏)c.比较布达拉宫和加拿大蒙特利尔某住宅,同样是直线造型,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说说你的感受。
→布达拉宫、天坛祈年殿、悉尼歌剧院等。
→以上建筑的体积组合示意图。
三、制作小训练与草图设计()1.参照图片中屋顶和墙面的造型,通过剪切、折叠、粘合等方法,用纸做一个简单的造型;2.转动这个造型,从不同角度观察感受形体和明暗的变化;3.基于这个造型,设想添加其余部分后的小建筑模型,并画出草图,与同学交流;4.按设计风格进行小组组合,利用课余为下节课的制作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集体创意设计,成员分工以及图纸、材料、工具的准备。
教师为小组制作提出建议。
→几何体展开平面图演示和讲解。
四、总结、评价、布置后续任务1.对教学做出总结,点评新颖的制作和设想并提出建议;2.为进一步了解建筑艺术提供教学资源;3.讲解下节课任务,布置准备工作。
高中美术_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中西两大宫殿建筑的典型案例分析,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与风格差异,学习鉴赏、评价建筑艺术。
教学重点:中西宫殿建筑在整体布局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这种背景后所蕴涵的民族文化观念。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对建筑的直观审美经验与对建筑的风格、文化内涵的理解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一组轮播的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看它们形状、颜色、建筑材质的不同引出建筑除了其基本的实用功能外,还承载了文化和艺术的内容。
从而引出本课《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课题。
二、教学内容:1、世界五大宫殿:中国故宫、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的白宫。
本课我们学习前两个宫殿中国故宫和法国的凡尔赛宫。
2、请同学们观看以下两段视屏思考以下10个关键词,哪些词是描绘故宫的,哪些词是描绘凡尔赛宫的。
10个关键词分别是木结构建筑、石质建筑、院落式平面铺开、单体联通,空间中扩展、伟大的中轴线、秩序严格、层次分明、极其豪华奢侈、顺应自然、几何形花园、改造自然。
播放《北京故宫》的视频,总结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由明永乐皇帝朱棣始建,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播放《法国凡尔赛宫》的视频,总结凡尔赛宫1682年至1789年是法国的王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创建。
凡尔赛宫外观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及装潢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现存欧洲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
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提问:你更喜欢中国的故宫还是法国的凡尔赛宫?请喜欢故宫的同学坐在教室的东边,喜欢凡尔赛宫的同学坐在教室的西边。
4、学生讨论,确定哪个关键词的词条(制作好的粘贴板)贴到故宫和凡尔赛宫的相应位置。
5、探究一:故宫和凡尔赛宫的建筑材料有什么不同?请粘贴木结构建筑和石质建筑建的同学说出选择的理由。
出示图片讲解木结构建筑并点名斗拱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性构件,出示图片讲解凡尔赛宫是石质建筑。
《第9课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九下
《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对外国建筑艺术的学习与探索,使学生能够:1. 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格与特点。
2. 掌握建筑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审美标准。
3.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外国建筑艺术的欣赏与探究展开,具体包括:1. 建筑历史资料收集:学生需收集至少三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建筑历史资料,包括建筑风格、历史背景等,并整理成简要的文字说明或制作成电子文档。
2. 建筑图片赏析:选择三幅具有代表性的外国建筑图片,从构图、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赏析,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3. 建筑草图绘制: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或选定的图片,学生需绘制一幅简单的建筑草图,注意体现建筑的造型与结构特点。
三、作业要求1. 历史资料收集应准确、详尽,注重不同国家或地区建筑的差异性;2. 图片赏析需从多个角度进行描述,包括但不限于构图、色彩、细节等;3. 建筑草图应注重比例与结构的准确性,体现建筑的独特魅力;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保持整洁、规范;5.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创新性;2. 图片赏析的深度与广度;3. 建筑草图的绘制技巧与表现力;4. 作业的整洁度与规范性。
评价结果将采用等级制或百分制进行评分,同时鼓励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鼓励性评价和建设性建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动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优点与不足;2. 对于共性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与指导;3.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4. 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以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旨在让学生通过外国建筑艺术的探索与学习,不仅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美术《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15李浩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蒙城县职业学校“四环节”教学导学设计导学时间:年月日“四环节”教学导学设计导学课题(任务)中国民间建筑课型知识教授首席设计审核人使用人导学重点1.中国民间建筑的种类2.不同地域的民间建筑特点3.本地民间建筑导学难点1.不同地域民间建筑的材质选择2.不同地域民间建筑特点导学过程一、目标引领,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学记录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2、请同学们说说建筑的种类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本课引导学生自主复习蒙城县职业学校“四环节”教学导学设计导学时间:年月日目标引领,自主学习(二)自主学习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学记录1、根据已有经验说说中国有哪些民居分类2、小组讨论出示课件——中国民居建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民居建筑分类二、目标深化,交流探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学记录1.中国民居类别及特征,掌握每个调式类别的特点2.分组讨论并说出民居的组成部分。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分析部分学生因知识储备不足,应给予小组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蒙城县职业学校“四环节”教学导学设计导学时间:年月日三、目标展示,反馈评价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学记录根据图片分析各地域民居特点,小组讨论,发言再次出示图片供学生赏析并讨论分析各地域民居特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分析四、目标达成,拓展提升(一)课堂练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学记录1.分析江南、徽派、客家等南方民居特点及美学价值。
2.小组分析,讨论,交流给出结论,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讲解。
讲授时把民居特色与当地地理环境与人文联系起来蒙城县职业学校“四环节”教学导学设计导学时间:年月日目标达成,拓展提升(二)课后巩固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学记录1、欣赏北方及西南民居建筑及地理特点小组从地域环境方面分析,讨论,交流通过给观看北方、西南地区民居,让学生对我国广袤的国土有更多的了解,反映出我国各地区民族特有的魅力及艺术风格。
通过对各地区民居的了解,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导学反思。
凝固的音乐初三教案.doc
凝固的音乐初三教案篇一:六年级美术上册凝固的音乐—建筑1教案人美版凝固的音乐——建筑(人美版第十一册第1课)教材分析:美术课是有关于建筑内容的“欣赏.评述”课。
课题“凝固的音乐”概括了建筑这一艺术形式的特征。
建筑已静态之躯向人们传达着节奏韵律之美、结构造型之美、材质色彩之美、文化地域之美和古今中外之美。
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欣赏建筑之美,学习评述建筑美的方法,从而拓宽视野,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
建筑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繁多,涉及相关的知识庞杂。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重点欣赏、分析中外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掌握欣赏建筑的要领。
因此,本课建议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的影响。
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的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学习用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情意: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能力:培养学生概括、总结、搜集、整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比较古今中外的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
感受时代的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学习材料:教材、各种关于建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课前准备。
一、组织教学:稳定秩序,了解资料的收集情况。
教学意图:保证本课的顺利进行。
二、导入: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本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座著名的建筑。
教学意图:直接导入,给学生提供更多探讨交流的时间。
三、新授:(一)交流故宫资料引导学生从故宫的建筑历史、材质、造型特点、主要宫殿(太和殿、乾清宫)以及感受等方面交流。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目标:美术欣赏课不仅用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此来达到改造生活目的。
所以本课不仅要学生领会中外建筑经典范例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还要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即透过现象寻求本质,从而找出某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
教学重点:了解中外四种类型建筑产生的背景、艺术风格特征及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纷乱复杂的建筑风格产生和演变背后的内在原因。
教具准备:课件、教材。
学具准备:教材、白纸、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出示一幅建筑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
导语: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音乐,因为音乐会给我们的心灵产生悸动,唤起我们的回忆,让我们沉浸其中,那具有凝固音乐之称的建筑,以它独特的外形和寓意深刻的内涵,同样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震撼。
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具有凝固音乐之称的,中外建筑艺术。
(通过音乐点出课题)二、探究式学习活动第一部分: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1、老师出示一幅故宫图片,学生抢着回答是我国著名的宫殿建筑代表——故宫,同时老师讲述刘邦和萧何关于修建宫殿的故事。
问:古代君王为什么要把宫殿修建的规模宏大,是为了烘托什么?学生讨论答:烘托皇权,突显自己特殊的地位。
(通过故事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随后老师点出:宫殿建筑显著的特点即是壮丽以重威。
问:请同学们根据平时的积累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印象中的故宫。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结合图片详细的讲解故宫的布局及其特点。
问:大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什么是故宫中最大的建筑物?老师总结:因为是皇帝上朝接收朝拜,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它们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地方,修建的高大,既是体现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2、请学生欣赏凡尔赛宫镜厅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处宫室。
答:华丽(豪华、奢侈等)。
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想深入了解这处皇宫,同时结合凡尔赛宫的图片简单介绍它的规模及历史价值。
《第9课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九下
《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使学生能够:1. 了解不同国家建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掌握观察建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审美能力。
3. 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对建筑的理解和感受。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外国建筑艺术的欣赏与理解展开,具体包括:1. 建筑资料收集:学生需收集至少三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建筑图片及简短的历史背景介绍。
2.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仔细观察所收集的建筑图片,记录其外观特征、结构特点和艺术风格。
3. 创意绘画: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和个人理解,学生需创作一幅表现外国建筑的艺术风格的绘画作品。
绘画作品需体现出建筑的特色,并尽可能表现出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4. 文字表达: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所画建筑的艺术感受和理解的短文,表达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建筑资料收集要准确、全面,图片要清晰。
2. 观察与记录要细致入微,能够准确把握建筑的特点。
3. 创意绘画要符合所收集资料中的建筑风格,色彩搭配要和谐,构图要合理。
4. 文字表达要流畅,能够准确表达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5. 作业需按时完成,并按照教师要求提交。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观察与记录的细致程度。
3. 创意绘画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4. 文字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5. 作业的完成度和提交情况。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展示并给予表扬。
五、作业反馈作业提交后,教师将进行批改,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反馈:1. 对收集的资料和观察记录给予肯定或提出改进意见。
2. 对创意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3. 对文字表达部分进行评述,指出表达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4. 汇总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全班性的评价和总结,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通过以上作业反馈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美术鉴赏学科课堂导学案
从环境层面:
从文化层面:
民居:我爱我家——亲切的民居建筑
1、特点:
2、为什么呢?
从历史层面:
从环境层面:
从文化层面:
环节五、补充查漏补缺
由5号主持人回顾上一环节公布得分情况,,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
(补充对一个知识点加5分)
环节六、拓展
联系实际,拓展课题进行练习,巩固学习目标。
设计题:(2分/空,共32分)做题要求:确认——“A”否认——“B ”
主题:餐厅设计风格:欧式风格要求:华丽典雅大气温馨
从建筑风格、装饰造型、菜品类型、餐具、服务员服饰等方面着手
哥特式建筑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微派建筑地中海建筑
()()()()()
贵族室内装饰中式古典田园装饰个性演绎高雅简约()()()()()西餐(主食甜点奶茶)西餐餐具()()中餐(主菜面点粥)中餐餐具()()
中餐服务员西餐服务员
()()
高一美术鉴赏学科教案
爬着也要去旅行社——英国五日游
PK 后:
最佳表演奖()
最佳人气奖()
最佳幽默奖()
最佳潜质奖()
环节四、分析建筑风格的成因对比分析
由4号主持人回顾上一环节公布得分情况,为队员加油,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
(满分30分)
宫殿: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故宫
1、特点:宫殿建筑的风格主要是规模宏大、巍峨壮丽、布局严整。
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主要
是为了烘托皇权,是权力的象征。
2、为什么呢?
从历史层面: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1368—1911)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从环境层面: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从文化层面: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处处运用寓意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反映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庙堂: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的庙堂建筑
1、特点: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造型单纯、美丽和谐、雕刻精美、形态稳重,具有特殊的单纯、明朗和愉快的性格。
2、为什么呢?
从历史层面: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大。
换言之,上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却未被湮没。
其灿烂程度影响力,长久的生命力似只有中华文明方可比拟。
从环境层面:希腊人的自由思想与希腊温和的气候及其开放的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希腊地区气候温和,很适宜人居住。
从文化层面:庙堂建筑之所以具有非凡的成就和超乎寻常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艺术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伟大的作品则更需要虔诚之心和崇高之情来创造。
宗教庙堂建筑正是凭借了信徒坚定的信仰和忘我的付出,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来的。
陵墓: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
1、特点:古人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他们期待这灵魂的永生和来世的再生,因此修建豪华的陵墓作为死后居住的地方,讲究“事死如事生”。
2、为什么呢?
从历史层面: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人创造了高度的古代文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们发明的象形文字、以及闪烁着文明之光的金字塔、木乃伊和神庙.
从环境层面:埃及金字塔不仅仅是用来保存尸体而且是用来等待三千年后灵魂归来肉体重生,并在极乐世界得到永恒。
从文化层面: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程式化的标准是正面律法则。
这种法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情。
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
为达到这个目的,塑像雕造便出现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造型取正面律;另一种是注重结构,形式化。
尽管埃及雕像按照“正面律”塑造,然而人物的容貌却十分写实,这种在同一作品中复合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的做法,正是埃及美术的重要特征。
民居:我爱我家——亲切的民居建筑
1、特点:民居往往具有亲切的形状、温暖的气氛和可爱的趣味。
同时民居又是产生最早、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建筑类型。
2、为什么呢?
从历史层面:我国的建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环境层面: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50多个民族,因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风格造型各有不同,有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调房;有北京城里的四合院,上海市区的里弄住宅;有傣家的竹楼、客家的土楼、蒙古族的蒙古包等,真可谓千姿百态,民居风格的多样性堪称世界民居之首。
从文化层面:民居源于它的实用性特质,融合大自然因素,使建筑美、文学绘画美、自然美融于一体,构成独具一格的民居艺术。
环节五、补充查漏补缺
由5号主持人回顾上一环节公布得分情况,,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
(补充对一个知识点加5分)
环节六、拓展
联系实际,拓展课题进行练习,巩固学习目标。
设计题:(2分/空,共32分)做题要求:确认——“A”否认——“B”
主题:餐厅设计风格:欧式风格要求:华丽典雅大气温馨
从建筑风格、装饰造型、菜品类型、餐具、服务员服饰等方面着手
哥特式建筑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微派建筑地中海建筑
( B )( A )( B )( B )( B )
贵族室内装饰中式古典田园装饰个性演绎高雅简约( A )( B )( B )( B )( B )
西餐(主食甜点奶茶)西餐餐具
( A )( A )
中餐(主菜面点粥)中餐餐具
( B )( B )
中餐服务员西餐服务员
(B )(A )
教学反思:
本课由于预先进行了教材处理,使知识更系统、全面,更能使学生理解与吸收;采用多媒体及影像技术更好的协助教学全面地介绍分析建筑艺术,因而学生兴致较高,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体现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尤其注重历史文化知识的渗透,把握住了美术学科人文学科的特征;课堂融入了学生表演环节,同时亦起到课堂轴线的作用,并且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了平台,联系了实际,渗透了德育,活跃了课堂,巩固了知识,一举多得。
值得令人欣喜的是学生的探究学成果:课件的制作完全由学生亲自完成,整体说来,本课课堂设计较为完整,课堂效果较为明显、突出,突显地方特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然而建筑领域涉及面太广,知识纵横交错,一两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建筑有一定难度,要把握课堂重点,侧重建筑美感的培养和建筑文化的发掘方能达到鉴赏教学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