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及仿真

合集下载

两轴并联机械手算法

两轴并联机械手算法

两轴并联机械手算法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
2.两轴并联机械手的定义和特点
3.两轴并联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
4.两轴并联机械手的算法设计
5.结论
正文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两轴并联机械手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越的性能,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两轴并联机械手的算法设计,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两轴并联机械手的定义和特点】
两轴并联机械手是一种具有两个旋转自由度的机器人手臂,其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可实现空间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机器人手臂,两轴并联机械手具有运动精度高、运动速度快、承载能力大等特点。

【两轴并联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
两轴并联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主要包括手臂的姿态和位置。

为了描述这两个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坐标系和旋转矩阵。

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运动学方程,可以得到两轴并联机械手的运动轨迹。

【两轴并联机械手的算法设计】
两轴并联机械手的算法设计主要包括运动规划和轨迹跟踪两部分。

运动规划是指根据给定的任务,确定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运动参数。

轨迹跟踪是指根据运动规划的结果,控制机械手按照预定轨迹进行运动。

【结论】
两轴并联机械手算法设计是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合理的算法设计可以提高机械手的运动精度和运动速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分析

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分析

0 引 言
并 联 机 器 人 是 一 类 全 新 的 机 器 人 ,它 具 有 刚
动 臂 相连 ,三组 平行 四边 形机 构 的应用 保证 了动 平 台与 静平 台始 终保 持平 行 ,消 除 了运动 平 台的转 动 自由度 ,从 而保 留了空 间的三个 平动 自由度 。
度 大 、承 载 能 力 强 、精 度 高 、 自重 负荷 比小 、动 力 性 能 好 等 一 系 列 优 点 , De l t a 并联 机器人 u 是 最 典 型 的 空 间三 自由度 移 动 的 并联 机 构 ,D e l t a 机 构 整 体 结构 简单 、 紧凑 , 驱动 部 分 均 布 于 固定 平
务l
匐 化
D e l t a 并联机 器人运动学 与动 力学 仿真分析
Ki nem at i cs and d ynam i cs si m ul a t i on of Del t a par al l el r obot
宫赤坤,熊吉光,黄成林
G ONG Ch i - k u n, XI o NG J i — g u an g, HU ANG Ch e n g — l i n
( 上海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 院,上海 2 0 0 0 9 3 )
摘 要 :本文 以D e l t a 并联机器人为研 究对象 ,用Ma t l a b 计算出运动轨迹 ,运 用P P o / E 软件建立其样机
模型 ,导人到 A D A MS 软件中 ,添加 约束驱动等 ,进行运动学和 动力学仿真分析 ,所得结果与 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为D e l t a 并联机器 人的设计 、优化和运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坐标 系O— XYZ ,原 点0位于 静 平 台的 几何 中心 。动

并联机床运动仿真与运动学分析的新方法

并联机床运动仿真与运动学分析的新方法

速度快, 求解精度高, 可完成其他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仿真和运动学分析, 是并联机构的
运动仿真和运动学分析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CAD 软件; 装配约束; 尺寸驱动; 并联机床; 运动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H 112
文章编号: 1004- 132X( 2006) 05- 0467- 05
A New Solution for Motion Simulat ion and Kinemat ic Analysis of Parallel Machine Tool Chen Xiulong 1, 2 Zhao Yongsheng1
并联机床运动仿真与运动学分析的新置及改变步长的正负号解决各种圆弧的插
补问题。经插补模块得到编程坐标系下精细的刀
位数据文件。 ( 4) 坐标变换 在 NC 代码虚实映射计算时,
以机床坐标系下的刀心点坐标和刀轴方向角为参 考。将工件安装在机床上以后, 通过测量, 确定编 程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值, 建立编 程坐标系到机床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定义两坐标 系的坐标轴方向相同, 可使变换矩阵简单) , 通过 变换矩阵求出机床坐标系下的刀位数据。根据方 向余弦值 I、J 、K , 求出刀具轴线与机床坐标系坐 标轴之间的夹角 Hx 、Hy 、Hz 的值。由此得到包括机 床坐标系下刀心点坐标值 ( X、Y、Z) 和刀轴方向 角( Hx 、Hy 、Hz ) 值的数据文件。 2. 5 运动分析的实施过程
( 2) 格式变换 上面生成的 NC 代码文件为 包括所有机床控制指令的复杂文件, 为了实现插 补, 需要对 N C 代码文件进行格式变换, 生成只含 有刀具位姿数据的文件。
( 3) 插补 直线和圆弧插补都采用时间分割 法[ 8] 。采用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新方法进行圆弧 插补, 即根据圆弧相对于圆心的位置, 将圆弧分为 上半平面型圆弧、下半平面型圆弧和复合型圆弧 三种, 对不同种类的圆弧建立不同形式的辅助坐 标系, 通过坐标变换将原坐标系中圆弧插补转换 为辅助坐标系中的圆弧插补, 利用辅助坐标系的

工业机械手运动分析与仿真论文

工业机械手运动分析与仿真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业机械手的运动分析与仿真(kinematic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the industrial robot)摘要近二十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广泛获得应用。

我国在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工业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和设计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推广机器人的应用是有现实意义的。

典型的工业机器人例如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大多是固定在生产线或加工设备旁边作业的,本论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小型的、固定在AGV上以实现移动的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

首先,针对机器人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多个方案,对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其中最优的方案进行了结构设计;同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用D一H方法建立了坐标变换矩阵,推算了运动方程的正、逆解;用矢量积法推导了速度雅可比矩阵,并计算了包括腕点在内的一些点的位移和速度;然后借助坐标变换矩阵进行工作空间分析。

这些工作为移动式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动力学分析和运动控制提供了依据。

在Pro/E中完成6自由度机械手及其手爪的三维造型和装配,将模型导入ADAMS 中,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机械手各个部位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在X、Y和Z方向上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最后用ADAMS软件进行了机器人手臂的运动学仿真,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在机械设计中使用虚拟样机技术做了尝试,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机器人;建模;运动学分析;反解;仿真ABSTRACTIn the Past twenty years,the robot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greatly and used inmany different fields. There is a large gap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obot technology so that there will be a great value to study,design and applied different kinds of robots,especially industrial robots.Most typical industrial robots such as welding robot,painting robot and assembly robot are all fixed on the product line or near the machining equipment when they are working. Based on larger number of relative literatur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need of project,the author have designed a kind of small一size serial robot with 6 degree of freedom which can be fixed on the AGV to construct a mobile robot.First of all,several kinds of schemes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demand. The best scheme was chosen 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ng and the structure was designed. At same time,The kinematics analysis was conducted,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atrix using D一H method was set up,and the kinematics equation direct solution and inverse solution was deduced,the matrix was constructed using vector product method,and the values displacement and velocity of some special point including the wrist point were calculated. Secondly,the working space of the robot was analyzed and the axes section of practical working space was drawn. These works provided a basis to structure design, kinematics and control.In the Pro / E do the completion 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manipulator’s and gripper’s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assembly. models will be imported in ADAMS, and do the simulation and kinematics. Gain the speed, acceleration, velocity, angle acceleration of it’s various parts in the X, Y and Z direction over time the curve.At last, the robot arm′s kinematics was simulated by using software ADAMS,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 was analyzed. In the experiment,the author tried to use the virtual prototyping technology in mechanism design.Keywords:Robot; modeling; Kinematics Analysis; reverse kinematics; simulation目录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第1章绪论 (8)1.1我国机器人研究现状 (8)1.2工业机器人概述 (8)1.3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9)第2章机器人方案的创成和机械结构的设计 (10)2.1机器人机械设计的特点 (10)2.2与机器人有关的概念 (11)2.3方案设计 (12)2.3.1方案要求 (12)2.3.2方案功能设计与分析 (13)2.4方案结构设计与分析 (14)第3章运动学分析 (15)3.1概述 (15)3.2运动学分析 (15)3.2.1空间机构中两任意坐标系的变换关系 (15)3.2.2在各运动关节上建立坐标系 (16)3.2.3确定各杆件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变量 (17)3.2.4写出相邻两构件坐标系间的位姿矩阵 (17)3.3运用Matlab编程进行机械手的模拟运动 (18)3.4运动学方程的逆解 (20)3.3确定机械手的工作空间 (22)第4章机械手的建模与仿真 (24)4.1机械手的总体设计 (24)4.11 三维建模软件Pro/E的介绍 (24)4.12 PRO/E 建模 (24)4.2 运用ADAMS对模型进行仿真 (31)4.21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31)4.2.2 导入ADAMS仿真前的步骤 (32)4.2.3运用ADAMS对机械手进行仿真 (37)4.2.4用ADAMS仿真后处理 (39)第5章总结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附录:1、外文资料2、中文翻译另附:机械手装配图及机械手腕装配图第1章绪论1.1我国机器人研究现状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控制下执行某种操作或移动作业任务的机械装置。

3-HRC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3-HRC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Ke y Wo r d s : P a r a l l e l Me c h a n i s m ;Ki n e ma t i c s An a l y s i s ; Vi r t u a l Pr o t o t y p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S i mu l a t i o n
o n e p o i n t f o t h e mo v a b l e p l a f t o r m W s a m o v i n g o n t h e d e s i r e d t r a j e c t o r y ;a t l a s t . t h e a s s e m b l y m o d e l o f t h i s me c h a n i s m ∞ f o u n d b y U G s o f t w re a .a n d t h e p l a n n e d t r a j e c t o r y v e r i ie f d b y t h e u s e f AD o A MS s i m u l ti a o n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t: a t h e m e c h m t i s m h a s g o o d m o v e me n t s t bi a l i t y a n d c o n v e n i e n t f o r r e a l - t i m e c o n t r o 1 .
e q u a t i o n a n d t h e n t h e i n v e r s e p o s i t i o n Wa s c a l c u l a t e d; t h e r e b y t h e mo v e me n t r u l e s e x e r t e d o n t h e a c t u a t o r Wa s a c h i e v e d w h e n

双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及仿真研究

双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及仿真研究
and a i s mul i expe m e i c ri OHt The s mul t on r ul s at on ri nt S ar ed . i a i es t ver f t ac i y he cur cy a and ef e i enes o s vi t ki mat c f ct v s f ol ng he ne i mode 1.
Du l a -M a i u a o n ma i s n p l t r Ki e tc An l i n Si l t o a ys s a d mu a i n
CH N i g L F n, E J n E P n UO a CH N u

பைடு நூலகம்
( a a U i ri f E gn e ig . Wu a 4 0 3 ,C ia N v l nv s y o n ie r e t n hn 303 hn )
摘 要: 双机械 手运 动学方程 的建立及 作业 空间的分 析是对 其进 行 准确控制 的基 础 , 本文应 用D—H变换矩阵 法建立 了双 机械 手的运 动学 模 型 。 决 了机械 手末端执 行器 的笛卡 尔坐标 空间位姿 与机械 臂各关 节变量之 间的转换 关 系。 用Malb 对机械 手 的作 业空 间进行 分 解 采 ta 析 , 进 行 了 仿 真 实验 。 过 仿 真 实 验 验 证 了本 文 求 解 的 运 动 擘 模 型 的 准 确 性 及 有 效 性 。 并 通 关键 词 : 双机械手 运动 学 Malb 作业空间 t a 中图 分类 号 : 3 1. TP 9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7 —0 S 2 1 ) 1a一0 4 —0 1 4 9 X( 0 l ( ) 0 7 3 6 0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一、引言机器人技术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组装、医疗器械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机器人技术中,并联机器人以其独特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工作原理及应用前景。

二、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联机器人由多个执行机构组成,这些执行机构通过联接杆件与运动基座相连,使机器人具有多自由度运动能力。

为了对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进行建模,我们需要确定每个执行机构的运动关系。

其中,分析最为常用的是基于四杆机构的并联机器人。

1. 四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四杆机构是一种由两个连杆和两个摇杆组成的机构,通过这些部件的相对运动实现机构的运动。

在并联机器人中,常见的四杆机构包括平行型、等长型等。

以平行型四杆机构为例,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为平面结构,并通过设定适当的坐标系进行建模。

在平行型四杆机构中,设两个连杆为L1和L2,两个摇杆为L3和L4。

定义坐标系,以机构的连杆转轴为原点,建立运动坐标系OXYZ。

假设L3的转角为θ3,L4的转角为θ4,连杆L1和L2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则可以通过几何关系得到机构的运动学方程。

2.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联机器人由多个四杆机构组成,各个四杆机构之间通过杆件连接,使得整个机器人能够实现更复杂的运动。

以三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为例,每个四杆机构的连杆长度、摇杆转角都有一定的自由度限制。

通过对每个四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整个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三、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除了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也是对并联机器人进行研究的重要方向。

动力学分析包括对并联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力矩、加速度等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是实现机器人精确控制和安全运行的基础。

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在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中,我们通常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动力学数学模型。

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建立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对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各个关节力矩的估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elta-ahut并联机械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elta-ahut并联机械手设计

(IT)
式中,

F——机构的自由度
n——机构的构件数
g--- 运动副数
Z ——第i个运动副的相对自由度
这就是著名的Kutzbach Grubler公式。
通过分析Delta-ahut并联机械手可知,可以考虑将与每一个支链从动臂相连
接的创新皎链当成两个虎克皎,再根据式(1-1)来计算该并联机构的自由度个
(2-4)
展开后,有
(r-cz.)r(r-q)-2Z1(r-q)ruz. +1;-l;=0
(2-5)
将", =(cos&cosQ m&.cosQ -sinQ)『代入上式,并转变成三角函数式
A. sin + B. cos+ Cz = 0 的形式。式中,
A=2L(r — q)W
Bj= 一2« (r-q)r (e1 cos R + e2 sin x(w. x wz) 3 vzr x(w. x wz) (vzr x(w. x wz))2
将式(2-16)两边右叉乘螺,整理得第,个支链的角加速度:
.r
.2
)
绥=| 明. x 1 - 4 Q (叫 x(V- X % )) - /]耳(叫 x % ) 〃2
X (、. X )) - 0:)(叫 X〃z)]〃2
1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自由度的计算
1.1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Delta-ahut高速并联机械手参数测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T几何参数
(单位:m)
k
4
rb
h
R
H
0
0.245 0.950 0.082 0.212 0.200 0.880 0.8060 36
76

串联和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串联和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串联和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串联和并联机器人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常见的机器人结构形式。

它们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因此对它们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对串联和并联机器人进行分析,并对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介绍。

一、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1. 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串联机器人是由多个运动副依次连接而成的,每个运动副只能提供一个自由度。

其运动学分析主要包括碰撞检测、正解和逆解三个方面。

(1)碰撞检测:串联机器人在进行路径规划时,需要考虑各个运动副之间的碰撞问题。

通过对关节位置和机构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有效避免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碰撞。

(2)正解:正解是指已知各关节的角度和长度,求解末端执行器的位姿和运动学参数。

常见的求解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

解析法适用于关节均为旋转副或平动副的情况,而数值法则对于复杂的几何结构有较好的适应性。

(3)逆解:逆解是指已知末端执行器的位姿和运动学参数,求解各关节的角度和长度。

逆解问题通常较为困难,需要借助优化算法或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2. 串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串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机器人工作时所受到的力、力矩和加速度等动力学特性,以及与机器人运动相关的惯性、摩擦和补偿等因素。

其目的是分析机器人的动态响应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1)力学模型:通过建立机器人的力学模型,可以描述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拉格朗日方程法、牛顿欧拉法等。

(2)动力学参数辨识:通过实验或仿真,获取机器人动力学参数的数值,包括质量、惯性矩阵、摩擦矩阵等。

这些参数对于后续的控制系统设计和性能优化非常关键。

(3)动力学控制:基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和参数,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实现对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

其中,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P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

二、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1.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并联机器人是由多个执行机构同时作用于末端执行器,具有较高的刚度和负载能力。

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共3篇

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共3篇

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共3篇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1DELTA并联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的平面机器人,其构建方式是有三个"手臂"连接到一个平台上,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平面结构。

它具备高速、高精度和高可靠的特性,因此在组装、分拣和包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是研究机器人在运动时各种运动参数、关节位姿、速度和加速度等因素的关系。

DELTA机器人因为它的三角形平面结构,运动学模型相比于其他机器人则非常复杂。

在这种结构中,每个关节的运动都会对另外两个关节产生影响,因为每个关节都是相互连接的。

因此,建立运动学模型需要使用到复杂的几何算法和数学方程式。

在控制系统中,我们需要用某种方式去实现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以及运动控制。

对于DELTA机器人,高速度和高精度都是极其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轨迹规划方面,我们需要考虑运动学模型,同时结合应用中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机器人工作范围和路径规划。

在运动控制方面,我们需要提供特定的学习算法和控制器,同时考虑实时性需求,以确保机器人的控制是稳定和可靠的。

总的来说,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对机器人的构造和应用进行全面的考虑。

要想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我们需要基于准确的运动学模型建立合适的控制系统,并且不断地优化和改善整个系统,从而使得机器人在应用中得到最大的利用价值。

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2DELTA并联机器人是一种非常灵活和高效的机器人系统,它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医药制造、食品加工、航空航天等等。

但是,要充分发挥DELTA并联机器人的优势,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运动学分析和控制系统研究。

一、DELTA并联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DELTA并联机器人由三个运动自由度的臂和三个固定的连杆组成,臂和连杆的结构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通过球面铰链联接。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运动控制研究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运动控制研究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运动控制研究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重点研究和应用。

其中,并联机器人由于其具有高精度、高刚度、高负载能力等优势,在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和运动控制研究,以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并促进未来的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一、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动力学建模是机器人控制领域的一个基础问题,主要研究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力矩和运动学关系,为机器人的控制提供一定的数学模型。

那么,在并联机器人中,动力学建模涵盖哪些相关知识点呢?1. 运动学模型:运动学模型研究的是机器人各个连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运动学参数的确定。

在并联机器人中,其运动学模型较为复杂,因此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数学能力。

2. 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研究的是机器人在空间中的力、力矩、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在并联机器人中,主要涉及到弹性力矩、惯性力和摩擦力等参数,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3. 控制模型:控制模型研究的是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控制程序,主要涉及到控制算法和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

在并联机器人中,其控制模型需要兼顾准确性和实时性,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控制工程背景。

二、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研究运动控制是机器人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目的是使机器人在空间中进行准确、快速、稳定的运动。

那么在并联机器人中,有哪些关键的运动控制技术呢?1. 逆运动学求解: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中,逆运动学求解是一个基础问题。

它研究的是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角度、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并联机器人中,逆运动学求解需要考虑到各个执行器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

2. 实时轨迹跟踪:在实际生产中,机器人需要能够实时地根据生产环境的变化进行轨迹跟踪。

在并联机器人中,实时轨迹跟踪需要考虑到控制算法的速度和计算精度,以及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

3. 动力学控制:在并联机器人中,动力学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机械手臂运动学分析与动态模拟仿真研究

机械手臂运动学分析与动态模拟仿真研究

机械手臂运动学分析与动态模拟仿真研究机械手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线自动化、危险环境操作等场景。

而机械手臂的运动学分析和动态模拟仿真则成为提高其操作精度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机械手臂的运动学分析和动态模拟仿真,并探讨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首先,机械手臂的运动学分析是研究机械手臂在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的科学。

通过运动学分析可以获得机械手臂的关节变量与末端执行器姿态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机械手臂的运动规律。

在运动学分析中,通常采用基于Denavit-Hartenberg(D-H)坐标系的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和连接关节的转动矩阵,计算机械手臂各关节的位姿和运动学参数。

运动学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后续的轨迹规划、动力学分析提供基础。

其次,机械手臂的动态模拟仿真是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技术,模拟机械手臂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和力学行为。

动态模拟仿真可以帮助优化机械手臂的设计和控制策略,预测机械手臂在不同工作负荷下的性能,并评估其工作空间、作业速度等参数。

在动态模拟仿真中,需要考虑机械手臂的惯性、摩擦、关节驱动力矩等因素,通过建立动力学方程和数值模型,求解机械手臂的运动状态和关节力矩。

动态模拟仿真可以准确反映机械手臂的动态性能,为实际操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机械手臂的运动学分析和动态模拟仿真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运动学分析可以为机械手臂的轨迹规划和路径规划提供基础,根据末端执行器所需的姿态和位置,计算关节角度,使机械手臂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准确的操作。

其次,动态模拟仿真可以辅助机械手臂的设计和改进。

通过模拟机械手臂在不同负荷下的工作状态,评估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机械手臂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此外,动态模拟仿真还可以对机械手臂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和优化,提高机械手臂的运动精度和响应速度。

总之,机械手臂的运动学分析和动态模拟仿真是研究机械手臂运动规律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两自由度并联机械手运动仿真

两自由度并联机械手运动仿真

两自由度并联机械手运动仿真徐艳华倪雁冰梅江平李可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两自由度并联机械手运动仿真徐艳华 倪雁冰 梅江平 李可(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摘 要:本文采用虚拟样机仿真软件MSC.ADAMS 对两自由度并联机械手样机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仿真过程中通过预估末端件的运动规律,然后依据运动仿真结果方便地求得主动件的运动输入曲线。

关键词:并联机械手 虚拟样机 运动仿真Keywords: Parallel robot; Virtual prototype; Kinematic simulation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kinematics analysis of a 2-DOF high-speed parallel robot wa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MSC.ADAMS-the software about the mechanical simulation. Given the kinematics trace of the moving platform, it is easy to determine the revolute angle of the drive arms by means of the kinematic simulation.1 机构简介如图1所示,二自由度高速并联机械手主要由两条运动链和动平台组成,每条运动链包含两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由主动臂和副主动臂构成,另一个由两条从动臂构成。

两个平行四边形之间通过刚性肘关节连接,该结构使得动平台始终保持与机架呈固定姿态。

整个结构通过动平台与机架连接,当机构在平面内运动时,主动臂末端连接的伺服电机驱动两条运动链共同作用于动平台完成操作;当机构需要在与运动平面正交的纵方向运动时,则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丝杠带动静平台,进而带动整个机构完成进给运动。

动平台末端可以根据生产中图2 2-DOF 并联机械手虚拟样机的实际需要来安装不同形式的手爪。

基于ADAMS的3-P4R并联打磨机器人运动学仿真

基于ADAMS的3-P4R并联打磨机器人运动学仿真
3 ,只有 三个 方 向 的平移 自由度 。对动 平 台加 一 个 三 个 方 向驱 动 函数 ,此 时 该机 构 的 自 由度变 为 零 , 就 可 以进行 运动 学分析 。
№ £ 2 § m . B s i t H
式 中矩阵 为雅 可 比矩 阵 ,如 果 的维 数为 1, T I q的 维 数 为 n ,那 么 维 数 为 mX,矩 阵其 定 义 为 z
t 刻 速 度 , 加 速 度 可 以 时
利 用 线 性 方 程 的数 值 方 法 求 解,
A DAMS采 用 C L A AHA 方 法 N
q=一 q O
q=一 q[ g +2 qq O, O )g 0 + ( ]
4 运动学分析
机 器人 的运 动 学分 析是 求解 机 器 人 的输 入 与 输 出构 件 之 间 的 位
反 解
命 名后保 存下 来 ,便于 后面 正反 解的 对 比分 析 。 42 位 置正 解分 析 . 在 打 磨 机 器 人 的 反 解 分 析 中 ,得 到 了 各 滑块
位 移 随 时 间 的 变化 曲 线 。已 知 打 磨 机 器 人 的 滑块 位 移 与 时 间 的变 化 关 系 ,便 可 求 出 打 磨机 器 人 动 平 台 的 运 动 情 况 。 在 P s rcso ot o esr中 , 将 3条 P
D i1 .9 9 Jis .0 9 1 4 2 1 .( ) 0 o : 3 6 / . n 10 -0 .0 1 8 下 . 5 0 s 3
0 引 言
悬 锤 是 电 力 系 统 中 绝 缘 产 品上 的 重 要 部 件 , 采 用 铸 造 工 艺 制 造 ,在 进 行 热 镀 锌 工 序 之 前 ,必 须将 其 表 面 的 铸 造 飞 边 和 毛 刺 打 磨 干 净 。人 们 一

6自由度3-PRPS并联机器人运动规划分析及仿真

6自由度3-PRPS并联机器人运动规划分析及仿真

P R aiua r ai kadr s oe ets vnf ay T i ppr rv e apatal e o r ne epsinS— R Sm np t t d vm n ig e nl . hs ae oi s rccbem td f vr oio l or o n o m i i l p d i h oi s t O
u ig A sn DAMS s f r .Mo e so i e e t i a i f lt r l o n .t e e r h t a h mp c d v me t ot e wa d l df rn z r t k o a o ms ae f u d o rs ac h tt e i a to r s mo e n f se o p f f o
研 奔 与 分 析

机械研究与应用 ・
6自 由度 3一P P a S并 联 机器 人运 动规 划 分 析 及 仿 真
彭 凯, 王建平 , 晓峰 , 李 胡红 专
20 2 ) 30 6 ( 国科 学技 术 大 学 工 程科 学 学 院 , 徽 合 肥 中 安

要: 6自由度 3一P R R S机 构是基 于 S w r平 台设计 出来的一种特殊构型的新型并联机构。为 了准确分析 该机 构 t at e
a o a vs h vre s i sl i ; l rps i l nn f pi t n adt ncr u s l t n lt , dg e ei es oio o t n a opooete t np n i r p l ao , n e ar ot muao rn i t n p tn uo s h mo o a g o a c i h y ai i
M o o pl n ng a l s an i i t n an i na y B d smul to o i O. 3一PRPS pa a llma p a o a i n fa sx D. F r le ni ul t r

类SCARA 并联机器人机械臂动态分析与仿真

类SCARA 并联机器人机械臂动态分析与仿真

论文题目 类SCARA 并联机器人机械臂动态分析与仿真图1 类SCARA 动平台可连续回转并联机器人 图2 动平台简化模型()2142423222211412121212121θωθθ r m r m J J J T T P i i ++++==∑=()22322211221212121θθθθδδδδr l k k k V -++=其中,211131l m J =,222231l m J =,232333121OP l m l m J +=,BPp l l 22θω =,()()1243212cos cos cos θθθθθ-=--=l l rl BP,()431223323322cos cos cos 2θθθθl l l l l l r +-=-+=,()33232cos 222θπ-⋅⋅-⎪⎭⎫⎝⎛+=l l l l l BP BPOP ()1243θθθθπ-+=-,()12324sin sin θθθ-=l l代入拉氏方程:i i i i q Vq T q T dt d τ=∂∂+∂∂-⎪⎪⎭⎫ ⎝⎛∂∂ 解得:()123123121414222212412111211θδδθδθθθθθθθθθτθθθ∂∂-∂∂+∂∂-∂∂-+-+--=r l k r r k r r m r rm C B r m A J ()22322322142422221241222223222211θδδθδθθθθθθθθθθτθθθ∂∂-∂∂+∂∂-∂∂--++-++=r l k r r k r r m r r m C B r m A l l J J BP211232311θθθδδδτr l k r k k -+='1222322322θθθδδδτr l k l k k -+='其中,()()[]212124224sin cos tan θθθθθ-+-=l m A()()⎥⎦⎤⎢⎣⎡---=433123424212223cos cos tan cos 22sin 3θθθθθθθl l l m B ()()()()⎥⎦⎤⎢⎣⎡--+-+-=4331212212412223cos 2cos 2sin 2cos tan 2sin 21θθθθθθθθθθl l l m C ()()[]()12121242sin cos tan θθθθθθθ --+--=l r()()()()1212124433122221cos sin tan cos cos θθθθθθθθθθθ -⎥⎦⎤⎢⎣⎡---+---=∂∂l l l r()()()()1212124433122222cos sin tan cos cos θθθθθθθθθθθ -⎥⎦⎤⎢⎣⎡-+----=∂∂l l l r ()43122cos cos θθθl l r +-=()()12421221cos tan sin θθθθθθ-+-=∂∂l l r()()12421222cos tan sin θθθθθθ----=∂∂l l r再令()121θθθ-=∂∂a r ,()122θθθ--=∂∂a r ,b r -=∂∂1θ,b r=∂∂2θ,()12θθ-=b r整理成为矩阵格式:,⎥⎥⎥⎥⎥⎦⎤⎢⎢⎢⎢⎢⎣⎡⎥⎥⎥⎥⎦⎤⎢⎢⎢⎢⎣⎡--+⎥⎥⎥⎥⎥⎦⎤⎢⎢⎢⎢⎢⎣⎡⎥⎥⎥⎥⎦⎤⎢⎢⎢⎢⎣⎡+--+---+-+⎥⎥⎥⎥⎥⎦⎤⎢⎢⎢⎢⎢⎣⎡⎥⎥⎥⎥⎥⎥⎦⎤⎢⎢⎢⎢⎢⎢⎣⎡+--+++--++=⎥⎥⎥⎥⎦⎤⎢⎢⎢⎢⎣⎡''0000000000002002000000000000000212123423422212221344244344421212232232323122232242412121θθθθθθδδθθδδθθδδθθττττ b l k abmbl k abm br k abm C B brmr m abm br k abm B C brm abm l k k r l k r l k r k k A l l J J Ar m A r m A J BP 本学期论文进度计划1.对已经建好的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整理推敲,讨论振动性质、初始条件和约束条件。

并联机器人力学建模与逆解分析

并联机器人力学建模与逆解分析

并联机器人力学建模与逆解分析一、引言机器人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

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并联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机器人结构,具有高精度、高刚度、高负载能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度生产领域。

本文主要讨论并联机器人力学建模与逆解分析。

二、并联机器人结构及运动学分析1. 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并联机器人是一种在多个平台之间通过连杆联系并完成运动的机器人结构。

其基本构成部分包括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

连接过程中,连杆通过一些球铰接头连接,使机器人能够完成三维运动。

2.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是指对其末端执行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

运动学分析基于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学模型,可以通过逆解分析计算出机器人的关节角度。

具体地说,运动学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迎角理论建立机器人的坐标系,确定机器人的位姿和姿态;(2)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求解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3)通过逆解分析计算机器人的关节角度和末端执行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

三、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1.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是指对机器人的各关节力和末端执行器外力进行建模和分析。

为了建立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惯性力:机器人的各个部分随着位置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建立机器人的惯性力模型;(2)重力力矩:机器人受到的重力力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它能影响到机器人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3)摩擦力和弹性力:机器人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摩擦和弹性,因此要考虑这些力的影响。

2. 并联机器人的逆动力学分析并联机器人的逆动力学分析是指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和动力学模型,求解机器人的关节力和末端执行器等外力。

并联机器人的逆动力学分析应考虑流体动力学的流体阻力和流体力的影响。

四、并联机器人控制并联机器人控制是指对其执行器加以控制,使机器人实现特定的运动。

基于Adams的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运动仿真

基于Adams的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运动仿真

基于Adams的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运动仿真Adams是一种高级的多体模拟软件,可以模拟任何机械系统的运动。

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机械手,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文将基于Adams的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运动仿真,详细介绍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仿真结果。

首先,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有三个运动平台,每个平台由三个驱动杆组成。

这三个驱动杆通过一个联轴器连接到一个导轨上,导轨上挂有一个操作台。

当其中一个运动平台被电动机驱动时,它会同时在三个驱动杆上移动,通过联轴器连接的导轨也会移动,导致整个操作台的位移和末端执行器上工具的移动。

具体而言,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的工作流程如下:1. 从料仓中提取部件2. 对部件进行识别和分类3. 根据部件的分类将其放置到适当的储存区在Adams中,通过建立三个运动平台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将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的运动过程模拟出来。

在模拟过程中,模型的输入是每个电机的转速和转矩,模型的输出是机械手的运动轨迹。

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得出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例如,可以分析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定位精度、负载能力等指标。

总之,基于Adams的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运动仿真可以有效地验证机械手的设计,提高其性能,并为其优化提供方向。

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机械手,其性能指标包括工作效率、定位精度、负载能力等方面。

以下是对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一、工作效率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是产能,即每小时能够完成的部件数量。

以某型号Delta并联分拣机械手为例,其最大产能可达到400件/小时,对比传统机械手的生产效率可以提高2倍以上。

而产能的高效率在于Delta并联机械手在拣选过程中由三个并行的运动平台同时协同工作,大大减少了部件的拣选时间和不必要的运动。

机械工程中机械手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

机械工程中机械手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

机械工程中机械手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在机器人工程领域,机械手是一种重要的装置,常被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等领域。

机械手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是研究机械手运动规律的关键步骤,它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机械手的运动学建模是通过建立坐标系、分析机械手各关节之间的运动学关系,推导出机械手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关键参数。

通过运动学建模,可以定量描述机械手的运动规律,为后续的控制和优化提供了基础。

在建立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时,需要首先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坐标系的选择应该以简化运动学模型和方便运动分析为原则。

一般来说,选择靠近机械手基座的坐标系作为基准坐标系,然后定义各个关节的运动坐标系。

采用逆运动学方法来推导机械手的运动学关系更为常见。

逆运动学方法通过已知机械手末端的位置和朝向,求解出各关节的位置和角度。

在机械手的运动学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关节之间的约束条件。

机械手的关节通常受到长度、角度和法向等约束条件的限制。

这些约束条件需要在运动学模型中考虑进去,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好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后,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和性能。

计算机仿真软件可以通过输入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和控制算法,模拟机械手的实际运动过程,并输出关键的运动参数和性能指标。

机械手的仿真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多种场景的模拟和评估。

例如,可以通过仿真分析来验证机械手的工作空间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能够完成特定的任务。

同时,仿真分析还可以评估机械手的性能指标,如定位精度、响应速度等。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工程师提供优化设计和系统调优的依据。

为了提高机械手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者们还提出了一些先进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机械手的运动过程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工程师更加直观地理解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另外,采用基于物理仿真的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机械手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运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z z
480 480
470
460
460
450
440
440
420
430
-50
0 x
50
420
-40 -20
0
20
40
y
30
20
10
0
-10
-20
-30
-40 -20
0
20
40
x
480
460
440
420 20 0 -20 y
0 20 -20
x
图 4 丝杠副滑动距离为 50mm 时机构的工作空间 Fig.4 Work Space Machine when Lead Screw Sliding Distance is 50mm
能良好。 (2)根据机构工作空间分析,得出该机构的工作空间受杆长
最大伸缩量、虎克铰转角范围的限制;工作空间是连续的,无空洞 和空腔。基于空间搜索法在 Matlab 下对不同坐标值下的工作空 间截面进行了仿真,验证了上述的结论。
(3)进行腊模加工方式模拟焊枪运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机 械手运动平台灵活空间较大,可以满足焊接需求。
-60
-20
-10
0
10
20
Time
图 2 丝杠副的速度规律 Fig.2 Lead Screw Speed Law 分析刀尖的运动规律为:x=2t,y=t+10sin(t),z=455 时,丝杠 副的加速度规律,如图 3 所示。所有杆是在同一个坐标系下显示 的 6 根支链的加速度规律。
机构的限制的,每一铰链的转角必须满足 θi燮θmax;杆件的尺寸干 涉。连接动平台和定平台的各个杆件都具有一定的几何尺寸,因 此杆件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相互干涉。设杆件是直径为 D 的 Di>D 圆柱体,两相邻杆件轴线之间的距离必须满足。通过理论分 析与 Matlab 的仿真,得出了各种因素对工作空间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丝杠副的滑动距离对机构工作空间的影响程度,丝杠副滑 动距离为 50mm 时机构的工作空间,如图 4 所示。而丝杠副滑动 距离为 270mm 时机构的工作空间,如图 5 所示。
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工作空间分析是设计并联机器人操作器的首 要环节。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是机器人操作器的工作区域,它是衡 量机器人性能的重要指标。并联机器人的一个最大的弱点是空间 小,因而研究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并联机器人的 工作空间小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样的机构尺寸,串联 机构比并联机构的空间大。
链由丝杠和同步带作为传动系统,将整个机构在 UG 中进行三维
建模,并进行运动学分析,模型如图 1 所示。
2.3 并联机械手自由度的计算
根据 Kutzbach Grubler 公式:
8
M=6(n-g-1)+Σfi i=1
(1)
式中:M—机构自由度数;n—机构总构件数;g—关节数;fi —所有
关节自由度总数。
Leg1 and Leg2 20
10
0
-10
-20
-20
-10
0
10
20
Time
Leg5 and Leg6 60
40
20
010
0
10
20
Time
Leg3 and Leg4 60
40
20
0
-20
-40
-60
-20
-10
0
10
20
Time
All Legs 60
40
20
0
-20
-40
y
No.6
June.2013
机械设计与制造
157
z
650 600 550 500 450
-200
-100
0
100 200
x
z
650
600
550
500
450
-100
0
100
y
与模拟地断开之后,PMAC 认为到了限位或出现错误而停止 DAC 输出,停止电机。
5 结论
(1)通过机构运动学分析,得出该机构末端执行器在实现要 求动作时,运动平稳、无位置突变,并且速度、加速度曲线也都比 较平缓,无突变现象,反映了该并联机构无冲击现象传递运动性
设给定参考点 C 是动平台执行器的端点,工作空间是该端 点在空间可以达到的所有点的集合。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研究
3 并联机械手运动学分析
3.1 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运动学分析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分析。根据速度的分析 和仿真过程得出动平台运动与丝杠副运动的关系,该关系的得出 有利于在指定动平台运动的情况下合理估计电机和丝杠性能。加 速度分析仿真过程可以为在要求较高加速度运动情况下合理放 置并联机构,达到机构的最大效用[5-6]。
-1
-20
-10
0
10
20
Time
Leg5/6 10
0
-5
-10
-20
-10
0
10
20
Time
All Legs 10
5
5
0
0
-5
-5
-10
-20
-10
0
10
20
Time
-10
-20
-10
0
10
20
Time
图 3 丝杠副的加速度规律 Fig.3 Lead Screw Acceleration Law
3.2 工作空间影响因素的分析
2.2 并联机械手机械结构设计
图 1 整体结构 Fig.1 Overall Structure
来稿日期:2012-08-14 基金项目:国家“八六三”高技术项目(2007AA04Z255,2012AA041402);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资助项目
(PHR201008355,PHR200907221);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KM200710017005) 作者简介:王殿君,(1973-),男,辽宁凤城人,博士学位,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技术
2 并联机械手机械结构方案
2.1 方案比较
Hunt 基于构件数目和选择不同类型铰链基础上,提出了 23 种比较实用的并联结构形式,并指出构型的差异主要源于驱动方 式和铰链配置的各种可能组合。
在此基础上,各国学者根据机器人所要完成的任务提出各
种不同类型的机构,现有公开的并联机构有 80 多种。在大量的基 础上结合本课题实际内容提出以下几种方案:3-TPS(虎克铰-移 动副-球铰),3-TPT(虎克铰-移动副-球铰),在工业中,三杆并联 机构(Tripod)和六杆并联机构(Hexapod)应用最为广泛,Delta 机 构和 Tricept 机构是典型的三杆并联机构,Stewart 平台是典型的 六杆并联机构。考虑到在进行焊接时焊接工艺的要求,综合考虑 以上各个构型,决定选用 6-PTS 型并联机构,因为 6-PTS 机构可 以实现三个方向的平动和沿三个轴线的转动,具有 6 个自由度, 并且该机构的运动构件的质量小,运动灵活[3-4]。
y
100
650
50
600
0
z
550
-50
500
-100
450
-100
0
100
200
x
100 y
0
-100 -100
0 x
100
图 5 丝杠副滑动距离为 270mm 时机构的工作空间 Fig.5 Work Space Machine when Lead Screw Sliding Distance is 270mm
第6期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3 年 6 月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
155
并联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及仿真
王殿君 1,冯玉倩 2,高锦宏 1,刘占民 1,王 伟 1
(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2617;2.北京化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本机构中,影响工作空间的大小和形状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丝杠副可滑动的距离。丝杠副可滑动距离是受到丝杠长度的限制
经过分析得出当刀尖点的运动规律为:X= t×t;y=6×t;z=455; 的,每一个丝杠副的滑动距离必须满足条件:Lmin燮Li燮Lmax;转动 根据此运动规律求得各个丝杠副的滑动速度规律,如图 2 所示。 副转角的限制。各种铰链,包括球铰链和虎克铰的转角都是受到
摘 要:提出适合于焊接工作的 6-PTS 并联机械手,针对该并联机械手的性能、运动学、工作空间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 和系统的分析。基于 Matlab 软件对该机械手进行速度、加速度正逆解运动学分析与仿真,确定运动平台的工作空间并进行仿 真。根据仿真结果 分析机械手各个关节的运动状态,得到所需的理论数据,并分析该机构主要参数对工作空间的影响。最后 进行了腊模加工方式模拟焊枪运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机械手运动平台灵活空间较大,可以满足焊接需求。 关键词:并联机械手;运动学;工作空间 中图分类号:TH16;TP2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997(2013)06-0155-03
156
王殿君等:并联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及仿真
第6期
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设计包括包括丝杠设计、电机设计、同步
Leg1/2
Leg3/4
带的设计等。并联机构包含由 6 个交流伺服电机作为动力系统,6
个电机连同丝杠都与定平台固定不动,机构由六根相同的支链组
成,每个支链的长度固定,支链的一端在丝杠中上下滑动,每根支
Parallel Robot Mechanism and Control System Design
WANG Dian-jun1,FENG Yu-qian2,GAO Jin-hong1,LIU Zhan-min1,WANG Wei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