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报告
开放实验报告(实例详解)
![开放实验报告(实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6836ff703d8ce2f006623fa.png)
开放实验报告明渠恒定流作用下桩基的局部冲刷实验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日期:一、实验背景桥梁是跨越河流、峡谷和海域等天然障碍的重要建筑物,也是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重要承载结构。
但是,由于受到桥梁墩台的阻碍作用,河流的过水面积减小,导致桥墩周围的水流结构改变,泥沙状况也发生改变,这就促使桥墩周围产生局部冲刷的情况,桥梁本身的安全与稳定就会受到影响。
本实验根据实际工程背景,选取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银花大桥作为实体研究对象。
银花大桥概况:银花大桥桥梁起点为K0+649,终点桩号为k1+095,桥长446米,桥宽31米,桥轴线与水流方向交角为90°,大桥主体为22、20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桥梁板。
为增加桥梁的城市美观效果,大桥设置装饰性双塔斜拉索,索塔为空心矩形钢板结构组成的H形索塔,全桥共有72根拉索,拉索布置为平行双索面,每个索面对称分布9根拉索。
为保证拉索美观,索内设计张拉力为240kN。
大桥详情如下图:图1 银花大桥侧面图本实验按照重力相似准则计算出模型尺寸,做出实体模型。
将单根桥墩做成桩基模型,其中外径6cm,壁厚2mm,高50cm。
试验模型分为以下三种:图2 单根桩实体模型正视图图3 单根桩实体模型俯视图图4 两根桩实体模型正视图图5 两根桩实体模型俯视图图6 三根桩实体模型正视图图7 三根桩实体模型俯视图二、实验目的选取桩基冲刷为研究课题,利用多普勒流速测量仪,进行物理模型试验。
冲刷时模型的布置形式分为三种,每种情况进行3个不同水位的冲刷,每次冲刷持续时间为不定。
通过试验现象及试验数据分析,对冲刷时间以及水位对冲刷坑的影响进行分析,测出冲刷坑的尺寸。
三、试验仪器及设备(1)设备准备本次试验在山东交通学院港航水动力实验室的波流水槽内完成。
试验使用开放矩形直线水槽,长64m,宽1.2m,高1.5m,并配有独立的供回水系统。
上游端为进水口,下游端为出水口,以调节水槽中水深。
水槽如图8所示:图8 试验用水槽图9 Vectrino Profiler小威龙剖面流速仪本试验用到的设备主要包括:① Vectrino Profiler小威龙剖面流速仪:是一种高精度三维点式流速仪,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实验室测量,河道测量以及海洋测绘。
嘉兴学院实验室开放实验项目总结报告
![嘉兴学院实验室开放实验项目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94f46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c.png)
一、学生实验技术报告学生姓名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械092图1-1【新建】文件对话框选择【拉伸】|【放置】|【定义】选择草绘平面FRONT基准平面, 单击确定。
如图1-3所示。
图1-3【放置】对话框图1-2【系统颜色】对话框(4)在FRONT基准平面绘制直线如图1-4, 即圆柱中心轴线, 接着放置基准面DTM1, 该基准面与中心线垂直, 以该基准平面上与直线的交点为圆心画一个直径为38圆。
【拉伸】命令拉伸到基准面top其实体如图1-5所示。
图1-4草图图1-5拉伸实体把RIGHT平面偏移50得到基准面DTM2, 在该平面上画一个直径是18的圆, 如图1-6所示, 【拉伸】命令拉伸该圆与1-5实体相交如图1-7实体所示。
再利用【拔膜】命令, 拔膜斜度为2度。
图1-6草图图1-7拉伸实体把FRONT平面偏移34得到基准面DTM3, 在该平面上画一个直径是11的圆, 如图1-8所示, 【拉伸】命令拉伸该圆与1-7实体相交如图1-9拉伸实体所示。
再利用【拔膜】命令, 拔膜斜度为2度。
图1-8草图图1-9拉伸实体三个圆柱实体相交处倒圆, 利用【倒圆角】命令, 倒圆半径为1。
再选择【壳】壳的厚度留1.5。
其效果如图1-10所示。
选择TOP平面绘制草图1-11, 【拉伸】长度为8。
图1-10倒圆与壳图1-11底座top面草图(5)建立基准轴A-7, 选择【轴】命令。
该基准轴为底座小圆柱的中心轴线, 再选择【轴】命令建立基准轴线A-11, 该基准轴线穿过FRONT平面和RIGHT平面。
以轴A-7打孔, 选择【沉头孔】命令, 大圆柱直径16, 小的直径为9, 沉头高度为1.5, 再选择【阵列】命令, 选择轴, 阵列成员3, 角度120度, 阵列成员间的径向间距9.11。
其效果如图1-12。
在底座上平面画圆, 该圆直径为最大圆柱抽壳后的内径, 然后选择【拉伸】命令, 点击选择去除材料单击确定。
选择FRONT平面做草图1-13, 选择【轮廓筋】, 其厚度为3, 草图1-13为边界。
项目实训实验报告(3篇)
![项目实训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a9f01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2.png)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项目实训,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项目环境,让学生掌握项目从规划、实施到验收的全过程,熟悉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管理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的人才,本实验以一个典型的软件开发项目为案例,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从项目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部署,全面参与项目实施,从而提高学生的项目管理水平。
三、实验内容1. 项目背景本次实训项目为一个企业级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功能模块。
项目需求由企业方提供,要求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2. 项目规划(1)项目范围:根据企业需求,确定项目范围,包括功能模块、技术架构、开发环境等。
(2)项目进度: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
(3)项目团队: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和分工。
(4)项目资源:评估项目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设备、资金等。
3. 需求分析(1)需求调研:与客户沟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
(2)需求文档编写:根据需求调研结果,编写需求文档,明确功能模块、业务流程、界面设计等。
(3)需求评审:组织需求评审会议,确保需求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文档,设计系统架构,包括技术选型、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等。
(2)详细设计: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类图、时序图、状态图等。
5. 编码(1)编码规范:制定编码规范,确保代码质量。
(2)模块开发:按照详细设计,进行模块开发。
(3)代码审查:定期进行代码审查,确保代码质量。
6. 测试(1)测试计划: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用例、测试环境、测试工具等。
(2)单元测试:对各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功能正确。
(3)集成测试:对各个模块进行集成测试,确保系统稳定。
(4)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满足需求。
开放性实验报告
![开放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7a9efdba1aa8114531d9a4.png)
开放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机构创新组合与设计开放性实验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起止时间:2014.12.2-2014.12.192014年12 月16日机构组合创新设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目的1)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理论的认识,熟悉杆组概念,为机构创新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利用若干不同的杆组,拼接各种不同的平面机构,以培养学生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3)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2.要求1)根据所拆杆组,按不同顺序排列杆组,分析可能组合的机构运动方案有哪些,并能用运动简图表示出来。
2)通过实验,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定方法;转速及回转不匀率的测定方法3)通过比较理论运动曲线与实测运动曲线的差异,并分析起原因,增加对运动速度特别是加速度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一组机构系统创新组合模型(包括4个架)基本配置所含组件如下:1.接头接头分单接头和组合接头两种:单接头有5种形式,组合接头有4种形式。
(1)单接头J1螺纹分左旋和右旋两种。
方头的侧面上,为12×12方通孔。
(2)单接头J2螺纹分左旋和右旋两种。
方头的侧面上,为φ12圆通孔。
(3)单接头J3螺纹全部为右旋,方头的侧面上为12×12方通孔,且螺杆端有一段φ12的过渡杆,根据长度的不同分为6种,即:从短至长适应一到六层的分层需要,便于不同层次联接选择。
(4)单接头J4为L形状,两垂直面上,一面为方通孔,另一面为圆通孔。
(5)单接头J5有一方孔,其两垂直右旋螺杆上有一端带有φ12圆柱,根据圆柱长度不同分为6种,即:从短至长适应一到六层的分层需要,便于不同层次联接选择。
(6)组合接头J1/J7有两种,J1与J7之间可相对旋转。
两种组合接头组合形状一样,但其中一种为一右旋和一左旋螺纹,另一种为两左旋螺纹。
(7)组合接头J6/J4,J6与J4之间可相对旋转。
开放型实验项目实验报告(3篇)
![开放型实验项目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4c74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0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小麦、大豆、水稻等。
2. 实验装置:光照培养箱、气体分析仪、温度计、秒表等。
3. 实验试剂:二氧化碳、蒸馏水、无水乙醇、NaOH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选取生长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小麦、大豆、水稻等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2. 设置实验装置:将植物放置在光照培养箱中,调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3. 实验分组:(1)对照组:设置正常光照、正常二氧化碳浓度和正常温度。
(2)实验组1:降低光照强度,保持正常二氧化碳浓度和正常温度。
(3)实验组2:保持正常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正常温度。
(4)实验组3:保持正常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温度。
4. 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光合作用产物。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降低光照强度后,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光合作用产物减少。
说明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2. 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后,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光合作用产物增加。
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3. 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降低温度后,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光合作用产物减少。
说明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六、实验结论1.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大学项目实验报告总结(3篇)
![大学项目实验报告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c0157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e.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学校开设了多项实验课程。
本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次实验项目为“XXX实验”,旨在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XXX领域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XXX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原理讲解:通过对XXX实验原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实验器材准备: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了解实验器材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 实验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原理讲解:实验指导教师详细讲解了XXX实验的原理,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过程中,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分析。
实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掌握了XXX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XXX实验在XXX条件下,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2)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实验过程中,团队合作较好,但仍有待提高。
六、实验总结1.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操作,表现出良好的实验素养。
2. 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浙江科技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总结报告【模板】
![浙江科技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总结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9c17fc8650e52ea5418985d.png)
项目编号:
学院名称
艺术设计学院
实验室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项目类型
1.公共基础2.综合设计3.科技创新4.技能培养5.教师课题6.其他
实验项目性质
1.验证性2.综合性3.设计性4.创新性5.演示性6.仿真性7.其他
经费使用情况
指导
教师
姓名
职称
开放起止时间
项目预约方式
参加学生总数
实验学时数
32
指导工作总学时
32
指导工作总人时
开放实验项目
总体运行情况
成果形式及
考核方法
学院意见:
签名(公章):
年月日
教务处意见:
签名(公章):
年月日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意见:
签名(公章):
年月日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实验室开放项目总结报告
![实验室开放项目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bf228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7.png)
指 导 教 师:
年 月 日
三、学院意见:
院长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四、教务处意来自:教务处处长签字:(单位公章)
年月日
五、验收组专家对项目完成质量、学术水平的具体评价:
组长(签字):
年月日
塔里木大学
实验室开放项目
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指导教师:
实验室:
所在学院:
年月日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项目名称
指导教师
所在实验室
资助经费
起止年限
实验类型
①学生参与科研型 ②学生科技活动型
③自选实验课题型 ④人文素质与能力培养型
实验时数
学分
参加本实验项目的学生名单及成绩
姓 名
学 号
所在学院、专业、班级
成绩
一、项目执行情况、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或收获及需进一步改进的内容与措施等(不少于1000字)。
实验室实习报告
![实验室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16988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8.png)
实验室实习报告
实习日期,2022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
实习单位,XX大学生物实验室。
实习内容:
在本次实习中,我主要负责参与生物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实验项目的进行。
在实验室的指导下,我学习了细胞培养、PCR技术、蛋白质分离与鉴定等实验操作,并且参与了一些研究项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工作。
实习收获: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对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和操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规范。
在参与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撰写实验报告。
同时,实习还让我意识到科研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和耐心,对实验结果的解读需要谨慎和深入思考。
实习心得: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魅力和挑战,也让我对
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
升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为将来能够更好地投身科研工作做
好准备。
实习总结: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验技能和科研方法,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
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事们在这一个月里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收获颇丰。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运营实验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运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5f34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1.png)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运营实验报告一、项目背景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之一,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本项目旨在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探索适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模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
3、促进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项目实施过程1、项目团队组建首先,通过校内宣传和招募,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了项目团队。
团队成员涵盖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支持。
2、项目选题团队成员经过多次讨论和市场调研,最终确定了以“智能环保垃圾桶”为项目主题。
该项目旨在解决传统垃圾桶存在的卫生问题和垃圾分类难题,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垃圾桶的自动感应、自动分类和远程监控等功能。
3、市场调研为了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团队成员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调研结果显示,市场对智能环保垃圾桶的需求较大,但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功能不够完善、价格较高等。
这为我们的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
4、产品设计与研发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团队成员制定了详细的产品设计方案。
在技术研发方面,我们与学校的相关实验室和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和企业的技术优势,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终于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环保垃圾桶样品。
5、商业模式设计在产品研发的同时,团队成员也积极探索适合项目的商业模式。
我们通过分析市场需求、成本结构和利润空间等因素,制定了以销售产品和提供售后服务为主要盈利方式的商业模式。
太原理工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小结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小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06e032a300a6c30c229f98.png)
学院名称:
项目名称: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项目组成员:
填表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各项目组认真总结项目自立项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收集整理有关材料与阶段性成果,撰写小结报告,小结报告主要依据为各项目申报书和项目前期已经完成的工作和今后准备开展的工作,以及预期成果、经费使用情况等,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
项目小结
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年 月 日
(不够可附页)
经费使用情况:
检查小组评审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报告
![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0a07829ec3d5bbfd0a7451.png)
XXX学院(学校)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报告项目名称: BIM技术在PC项目中的能耗研究学生姓名:学院班级:指导教师:实验时间:XX二○一三年四月三十日《BIM技术在PC项目中的能耗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报告《BIM技术在PC项目中的能耗研究》课题研究是山东协和学院实验室立项审核批准,由XX老师组织开展的实践应用型科研课题,由10名同学共同参与研究学习,经过研究与实践,现已取得部分的成效,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建筑高能耗发展,新型PC项目快速发展,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建筑行业中,需要绿色低碳建筑的支撑。
BIM是建筑信息管理的集成平台,BIM的加入,使建筑行业高效率,低污染的施工,协同工作控制施工的质量、进度、造价及安全。
本实验通过软件建模,模拟施工,对比分析传统施工与PC施工的进度、造价与能耗分析。
1.在我国,建筑业发展快,巨大的建设量同时也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大量因沟通和实施环节信息流失而造成的损失,BIM信息整合重新定义了设计流程,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这一状况。
2.建筑业需要可持续发展,PC建筑由此孕育而生,PC建筑具有安全性好、质量高、建造速度快、环境污染少的优点,BIM的加入能够进行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以及节能分析。
3.国家资源规划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在BIM技术成为建筑业大势所趋的今天,目前国内绝大部分设计院建筑设计采用的仍是全2D工程制图,为此,我们应加大BIM在建筑上的应用,实现建筑的信息化分析。
二、实验条件与方法(1)实验材料:01-施工图PC图纸(2)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机房及自备电脑(3)实验方案:①XX老师对研究方向进行确定,指导学生对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②课题组主要成员积极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各项工作。
XX、XX等同学进行Revit软件学习,分别建立PC构件与正常构件,后期导入Ecotect进行能耗分析对比。
XX、XX等同学进行GGJ、GCL建模。
XX、XX等同学进行GBQ软件的学习,并对PC构件与正常构件分别组价,得出造价比对。
开放实验报告
![开放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2d31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8.png)
开放实验报告开放实验报告引言:开放实验是一种以开放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的实验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共享数据、方法和结果,促进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探讨开放实验的概念、优势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开放实验的概念开放实验是指将实验过程、数据和结果公开分享给科学界和公众的实验方法。
传统实验往往只公开最终结果,而开放实验则强调透明度和可重复性。
开放实验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开实验设计、数据和分析方法,以及共享实验结果和代码等。
二、开放实验的优势1. 促进科学合作:开放实验鼓励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共享数据和方法,科学家可以相互借鉴和验证,从而提高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
2. 增强实验可重复性:通过公开实验过程和数据,其他研究者可以重复实验并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这有助于排除实验误差和偏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开放实验可以避免重复实验和浪费资源。
研究者可以利用已有的开放数据和方法进行新的研究,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4. 增加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开放实验使得科学研究更加透明,公众可以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增加对科学研究的信任和理解。
三、开放实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医学研究:开放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通过共享临床试验数据和病例信息,医学界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从而提高医疗水平。
2. 环境科学:开放实验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共享环境监测数据和模型,科学家可以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3. 教育研究:开放实验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通过共享教学实验和教材设计,教育工作者可以相互学习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计算机科学:开放实验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可以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共享算法和数据集,科学家可以合作研究新的智能系统和算法,从而提高计算机科学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与实验开放总结报告
![大学生创新与实验开放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5c1e968762caaedd33d4e0.png)
海水淡化过程中晶种诱导钙盐沉积的研究1立论依据海水淡化作为淡水资源的替代与增量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成为未来解决全球水危机的可行性方案和重要途径。
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向海洋要淡水, 是世界各国解决水荒问题的共同趋势。
但由于海水中的矿化度、硬度、其他杂质的含量均较高, 导致在海水淡化装置的换热面上易形成致密坚硬的水垢,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水淡化过程的操作温度,影响海水淡化效率。
海水淡化装置中析出的水垢主要为钙盐。
目前多效蒸馏海水淡化中结垢物的控制主要集中于阻垢分散剂的使用,但由于蒸馏后期温度越来越高,浓缩倍率越来越大,加上生成的垢物对阻垢分散剂的吸附作用,致使单纯使用阻垢分散剂来控制结垢这种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基于此,可采用晶种诱导技术,使潜在的大量成垢离子先沉积下来。
加晶种减少结垢量的原理是当晶种结构与垢物具有相同的晶体表面时,该表面对垢物有较强的亲和力,从而降低海水中钙盐的的过饱和度,使海水盐溶液中析出的含钙难溶物优先吸附在悬浮的晶种表面,从而达到使钙盐优先析出,减轻后续设备的结垢负担。
目前,国内外对晶种诱导预先沉淀技术研究的较少,对晶种的选择条件、加入晶种的水质条件,加晶诱导的时间等各方面缺少实验数据。
若能通过晶种诱导技术降低海水蒸馏实际运行过程中结垢问题,对解决海水浓缩结晶成垢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
2试验方法2.1晶种制备在1mol/LCaCl2和1mol/LNa2C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聚丙烯酸调控碳酸钙晶种的生成,制备5种不同的碳酸钙晶种。
2.2 晶种添加对结晶过程的影响取一定体积的Ca2+储备溶液,将不同晶种投加于此溶液中,缓慢滴加一定体积的NaHCO3溶液,使得溶液中Ca2+和HCO3-浓度为160mg/L、366mg/L。
容量瓶放于80℃水浴内加热,不同时间下取样,测定Ca2+浓度,考察晶种比表面积、晶种投加量、晶种类别对于Ca2+沉积速率的影响。
2.3晶种投加对饱和溶液结晶量的影响将200mLCaCl2溶液与200mLNa2CO3溶液混合,得到0.1mol/LCaCO3过饱和溶液。
开放性实验项目总结
![开放性实验项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c77f6427d3240c8447efb1.png)
1.学生的预报告制度
在每次的开放实验之前,要求学生提出实验的时间表,制定好相应的实验方案,在教师检查指导后,在确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工作。
2.教师值班制度
按照情况,负责指导学生实验及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管理。
本次实验室开放主要针对的是大四的学生由于他们的选修课较多还面临着考研毕业分配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开放实验时主要采取集中大多数学生在相应实验课后集体进行一方面对于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较快完成课堂实验时可随之进行开放实验另一方面对于能够完成课堂实验但不能提前完成的学生也安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进行开放实验这样就充分利用了后续时间不再占用学生的其他时间教师在管理上也变得更加便利达到了强化提高的目的所有学生均在规定的时间里较好地完成了实验内容
2.本次实验室开放主要针对的是大四的学生,由于他们的选修课较多,还面临着考研、毕业分配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开放实验时主要采取集中大多数学生在相应实验课后集体进行,一方面,对于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较快完成课堂实验时可随之进行开放实验,另一方面,对于能够完成课堂实验,但不能提前完成的学生,也安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进行开放实验,这样就充分利用了后续时间,不再占用学生的其他时间,教师在管理上也变得更加便利,达到了强化提高的目的,所有学生均在规定的时间里,较好地完成了实验内容。
开放实验项目总结
实验室名称
机械CAD/CAM实验室
学生数
15人
指导老师
***
开放人时数
40
开
放
项
目
1.台阶零件的参数化设计
2.孔类零件的设计
3.轴类零件的特征参数化设计
4.图形信息的获取与输出
实验室开放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6390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2.png)
实验名称: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和识别细胞的基本结构。
3. 了解细胞结构的相互关系。
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可见光照射样品,通过物镜、目镜和光学系统放大样品的图像,使我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微小结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实验材料:1. 光学显微镜2. 细胞样品(洋葱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等)3. 染色剂(碘液)4. 盖玻片、载玻片、镊子、滴管等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 洗净显微镜和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环境干净。
2.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平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碘液。
3. 取适量细胞样品,用镊子轻轻将样品放在碘液上,使样品均匀分布。
4. 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轻按压,确保样品与盖玻片紧密贴合。
5.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平台上,调整物镜和目镜,找到合适的放大倍数。
6. 观察细胞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1. 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细胞呈长方形,细胞壁清晰可见,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淀粉粒。
2. 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细胞呈不规则形状,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结构明显。
3. 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呈透明状,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观察到了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壁为细胞提供支持和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载体,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实验讨论:1. 在观察细胞结构时,放大倍数的选择对观察效果有很大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放大倍数都会影响观察结果。
2. 实验过程中,样品的制备和染色是关键步骤。
样品的均匀分布和适当的染色可以使细胞结构更加清晰。
3. 光学显微镜虽然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基本结构,但无法观察到细胞内部更细微的结构。
实验室开放项目总结报告
![实验室开放项目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f0e50beff9aef8941e06d1.png)
1、教学展开情况:
我们项目的指导教师是胡文军老师,他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过硬,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难题,。首先,我们要向胡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胡老师对于我们的项目课题的选定以及项目的执行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并且提供大量的宝贵意见,尤其是项目的软件部分,胡老师在程序编程这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以及新颖的思维方式,给我们很多的启迪,极大的激发了我们小组内各个成员的想法以及构思,让我们针对软件方面的问题有了很大的处理能力,对于整个项目软件调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直插stc89c52
3
5
15
散热片
0.19
40
7.6
双15V变压器
18.5
2
37
双12V变压器
18.5
2
37
lcd5110
11
5
55
IRF540
1.45
10
14.5
IC插座16P
0.1
40
4
IC插座14P
0.09
40
3.6
IC插座40P
0.25
15
3.75
IC插座20P
0.14
20
2.8
IC插座8P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胡文军
2014年5月20日
学院审批意见:
该项目完成情况评价分管领导签字:
□优□良□中□及□差(学院盖章)年月日
学校审批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附:
材料清单:
名称
单价
数量
总计
钮子开关
0.85
10
8.5
50V/4700Uf
2.45
10
24.5
大学生开放性实验项目学生结项小结报告
![大学生开放性实验项目学生结项小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e037617e21af45b307a8b5.png)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暨南大学本科生开放实验项目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城市滨水空间设计要素关注的性别差异研究所在实验室易脉景观设计工作室
所在院系深圳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
学生姓名郭婧
专业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
学号 2010052987 指导教师黄俊武
2013年3月20日
空间要素分析
实体要素分析
在滨水空间二十类实体要素中,两性存在细微差异。
根据差异指数,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差异等级,分别为基本无差异(0<=P<0.05)、存
(0.2<=P<0.5)。
两性在散步道、照明、栅栏与墙、灌木、水声、水深、坡道、护栏的关注有显。
学生开放实验技术报告-2
![学生开放实验技术报告-2](https://img.taocdn.com/s3/m/fe46d62058fb770bf78a5509.png)
一、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二、实验使用主要仪器; 实验使用主要仪器;
三、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在唐小翠老师的组织下参与了解我校在建的模型实验室的基本 情况。模型实验室是我系在已有建筑制图、建材实验室、土木实验 室和测量实验室上新建的实验室。位于丽水学院东区 10 幢 516 室, 实验场地约 90m2 ,由 17 名专职教师和 3 名专职实验员为该项目的 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它与建筑制图、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等建筑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紧密相关、 为我们学生提供从认识建筑、了解建筑直至动手制作建筑及建筑构 件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提供平台。 该实验室目前正在建设中,估计不久即可开放,开放后,将为 土木工程(本科)和建筑工程技术(高职)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提 供实践教学平台,具体将达到以下目标: ( 1) 大一学生建筑制图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提供形体模型; ( 2)满足大二学生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三 门专业课程在不同时间段的模型制作试验要求; (3)满足大三学生地基基础课程的模型制作试验要求。 (4)满足大二、大三学生参加结构设计大赛模型制作要求; (5)满足上述实验要求的基础上,参与或承担一定数量的社会服
参观校内实验室实验报告(3篇)
![参观校内实验室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52322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7.png)
第1篇实验名称:参观校内实验室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我校XX学院XX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了解校内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包括实验室的规模、设施、研究方向等。
2. 学习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3. 增强对实验室科研工作的认识,激发科研兴趣。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室概况(1)实验室规模:我校XX学院XX实验室占地面积约为200平方米,设有多个实验区,包括基础实验区、综合实验区、研究实验区等。
(2)实验设施: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如高精度电子天平、离心机、光谱仪、色谱仪等,为实验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3)研究方向: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XXX(此处填写实验室研究方向),涉及XXX(此处填写实验室涉及的研究领域)。
2. 安全操作规程(1)进入实验室前,需穿戴实验服、实验帽,佩戴防护眼镜,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品。
(2)实验过程中,严禁触摸电源、水源等危险设施,避免发生触电、烫伤等事故。
(3)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4)实验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实验,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3. 实验参观(1)参观基础实验区:该区域主要进行基本实验操作,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等。
(2)参观综合实验区:该区域主要进行综合性实验,如XXX实验。
(3)参观研究实验区:该区域主要进行科研项目,如XXX研究。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参观实验室,我们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包括实验室规模、设施、研究方向等。
2. 通过学习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我们提高了实验安全意识,为今后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奠定了基础。
3. 参观实验室使我们对科研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激发了我们的科研兴趣。
四、实验总结本次参观校内实验室实验,使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了解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也更加深入,激发了我们的科研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实验室动态,积极参与实验室活动,为我国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学院(学校)
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 BIM技术在PC项目中的能耗研究
学生姓名:
学院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XX
二○一三年四月三十日
《BIM技术在PC项目中的能耗研究》
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BIM技术在PC项目中的能耗研究》课题研究是山东协和学院实验室立项审核批准,由XX老师组织开展的实践应用型科研课题,由10名同学共同参与研究学习,经过研究与实践,现已取得部分的成效,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目前建筑高能耗发展,新型PC项目快速发展,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建筑行业中,需要绿色低碳建筑的支撑。
BIM是建筑信息管理的集成平台,BIM的加入,使建筑行业高效率,低污染的施工,协同工作控制施工的质量、进度、造价及安全。
本实验通过软件建模,模拟施工,对比分析传统施工与PC施工的进度、造价与能耗分析。
1.在我国,建筑业发展快,巨大的建设量同时也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大量因沟通和实施环节信息流失而造成的损失,BIM信息整合重新定义了设计流程,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这一状况。
2.建筑业需要可持续发展,PC建筑由此孕育而生,PC建筑具有安全性好、质量高、建造速度快、环境污染少的优点,BIM的加入能够进行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以及节能分析。
3.国家资源规划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在BIM技术成为建筑业大势所趋的今天,目前国内绝大部分设计院建筑设计采用的仍是全2D工程制图,为此,我们应加大BIM在建筑上的应用,实现建筑的信息化分析。
二、实验条件与方法
(1)实验材料:01-施工图PC图纸
(2)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机房及自备电脑
(3)实验方案:
①XX老师对研究方向进行确定,指导学生对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②课题组主要成员积极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各项工作。
XX、XX等同学进行Revit软件学习,分别建立PC构件与正常构件,后期导入Ecotect进行能耗分
析对比。
XX、XX等同学进行GGJ、GCL建模。
XX、XX等同学进行GBQ软件的学习,并对PC构件与正常构件分别组价,得出造价比对。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Ⅰ.实验价值
(1)理论价值:
从模型数据分析的角度探讨BIM在PC项目中的能耗分析。
(2)实践价值:
①将行业热点问题与BIM软件结合,通过建立模型得出数据分析,对比传统建筑与PC建筑的能耗数据,得出结论。
②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搜集BIM相关资料,PC项目相关文献及资料整理能力。
养成独立思考能力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1)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
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
利于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
(2)PC构件:Precast Concrete,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
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注和现场养护。
混凝土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3)BIM在PC项目中的能耗分析:通过BIM软件协调建筑各专业对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指导与服务,通过建立模型来对比能耗差异,以实现绿色低碳建筑。
Ⅲ.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学生在理解实验背景和目的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文献资料的查阅,独立进行文
献检索工作。
学生独立学习BIM相关软件,自主掌握BIM软件导出导入的数据平台。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对项目进行管理分析。
掌握实验的目的能够通过软件导出数据进行分析,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及行业规范。
1、搜集相关装配式项目发展现状,PC能耗与造价控制等相关资料,确定研究方向。
2、将传统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应用方面调查分析,了解建筑产业能耗现状分析情况,找出原因。
3、搜集BIM应用相关资料,利用BIM软件进行论证分析,从价格、技术、能耗等方面对比不同。
(二)研究的目标:
1、拓宽基础知识及行业规范,培养和提高科研能力。
2、学习和掌握文献资料的查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
3、提高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软件的实际操作。
Ⅳ.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资料法:搜集BIM应用相关资料,PC项目发展现状,建筑产业能耗现状分析,PC能耗与造价控制相关资料,结合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3、实验法:通过BIM软件的不断深入,制定的不同的学习计划,在实践中观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规律,对不同图纸不同建筑进行比对分析。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
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PC项目有关技术、造价、能耗等概念。
5、案例研究:以嘉定新城(01-施工图PC图纸)为案例进行分析。
Ⅴ.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1、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计划。
2、组织课题组所有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研讨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办法。
3、发表《浅谈装配式建筑》论文一篇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进行BIM软件建立模型,学生按照掌握程度合理分组,分别讨论研究。
2、通过软件得出数据,对项目进行管理分析。
3、理论学习并撰写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采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认真总结活动经验,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四、结论
从国际发展角度来看,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BIM 技术相比于二维设计技术而言,不仅具有协同设计的优势,同时 BIM 技术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解决了不同阶段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
虽然,现在我国建筑行业对于 BIM 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必将成为一种主流方向。
五、收获与心得
1、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提升,能够独立进行建模。
通过搜集BIM相关资料,我们对软件的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养成了各自学习,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习惯。
同时对PC构件进一步深入了解
2、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前几阶段课题的研究,我们明确了能耗分析的目的,使建筑不仅满足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建筑节能指标外还需在使用功能不变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降低建筑能耗。
学会探究,学会猜想,学会转化,学会应用,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时下热点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各种论文征集活动
目前已有一篇论文发表,分析能耗数据,对比后发表论文
4、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
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前期的课题研究阶段中,我们首先从PC项目的能耗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对BIM软件的应用有了很大提高。
5、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读图纸,发现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对于某些结构平时操作少,建模速度慢,对于复杂的图纸,不会建立模型。
各组之间问题不同,集中解决学习问题的时间太少。
6、解决方法
巩固专业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各种结构,多些练习,提升自身的软件操作能力。
每周固定时间,组员集中解决问题,讨论分析得出结果,共同进步。
通过软件导出数据,对比分析传统施工与PC施工的进度、造价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