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原理
微波感应原理
![微波感应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683f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5.png)
微波感应原理
微波感应原理,是指利用微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感应和测量。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范围一般在300MHz至300GHz之间。
微波感应原理的关键在于利用微波的传输和反射特性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
当微波遇到目标物体时,会产生一部分被物体吸收,一部分被物体反射回来。
通过检测反射的微波的强度和频率,可以得到目标物体的一些特性,比如位置、形状、材料等。
常用的微波感应原理有雷达和微波传感器。
雷达是一种利用微波反射原理实现目标探测和测距的设备。
它通过发射一束微波信号,并接收被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通过计算信号的时间差和相位差,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微波传感器则是一种利用微波感应原理实现物体检测和测距的装置。
它通常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发射微波信号,接收器接收被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
通过测量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存在和距离。
微波感应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比如安全监控、交通控制、无人驾驶等。
通过利用微波的传输和反射特性,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准确感应和测量,为各种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
![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405af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a.png)
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
微波加热的原理是利用微波的电磁波进行加热。
微波是一种高频的电磁波,其频率一般在2.45 GHz左右。
微波炉通过产生
这种频率的微波,并将其聚焦在食物上,从而使食物中的分子发生振动,摩擦产生热量。
微波炉内部的磁控管产生高频的微波,并通过波导将微波引导到微波室内。
微波室内的金属反射器反射和扩散微波,使其在整个室内均匀分布。
当食物放置在微波室内时,微波穿透食物表面并进入其中。
因为食物中的水分是一个极性分子,微波会导致水分子快速振动。
这种振动会产生分子间的摩擦,使分子间的能量转化为热能。
由于水分子在大多数食物中是主要的成分,因此微波能够均匀地加热整个食物。
与传统的烹饪方法相比,微波加热速度更快,可以节省时间和能量。
此外,微波加热也有一些局限性。
由于微波只能渗透约2.5厘
米左右的食物表面,因此较厚的食物可能在内部加热不均匀。
此外,一些特定的食物,如硬质的食物或者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可能不适合使用微波加热。
总的来说,微波加热利用微波的电磁波通过分子振动产生的摩擦热来加热食物,实现了快速、均匀的加热效果。
微波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应用
![微波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9c2a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1.png)
微波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应用1.微波的基本原理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范围通常在300 MHz至300 GHz之间。
微波的基本原理涉及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相互作用。
•电磁波的产生:微波通常由微波发生器产生,其中包括一个高频振荡器和一个谐振腔。
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信号,通过谐振腔的共振放大,进而产生微波。
•电磁波的传播:微波的传播特性与其频率和波长有关。
微波可以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且能够在导波管、光纤和空间中传输。
传播时,微波的电场和磁场垂直于传播方向。
•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反射、穿透和吸收。
不同物质对微波的反应不同,这使得微波在许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2.微波的应用微波的特性使其在许多不同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波应用:2.1 通信应用微波的高频特性使其成为通信领域中无线传输的首选技术之一。
•卫星通信:微波通过卫星传输信号,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号覆盖。
微波信号在卫星之间的传输速度较快,可以提供高容量的数据传输。
•无线通信:微波在无线通信中广泛用于移动通信基站之间的信号传输,例如手机网络。
2.2 热处理和加热应用微波的加热特性使其在热处理和加热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微波加热:微波能够在物质中产生分子振动,从而增加物质的温度。
微波加热应用于食品加热、医疗物理治疗、材料热处理等领域。
•微波烧结:微波烧结是一种用于陶瓷和金属粉末制备的方法,它可以以较低的温度实现材料的烧结。
2.3 雷达与无线电测量微波的频率范围使其在雷达和无线电测量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雷达:微波通过发送和接收信号,能够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方向。
雷达在航空、导航、气象预报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无线电测量:微波在无线电测量设备中被用于测量和分析无线电信号的特性,例如频率、幅度和相位等。
2.4 星载微波遥感微波遥感技术利用微波信号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地球表面的观测和监测。
•土地覆盖和变化监测:微波遥感可以通过测量反射、散射和辐射信号,实现对土地覆盖和变化的监测。
微波加热原理及特点
![微波加热原理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731a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c.png)
微波加热原理及特点微波加热是一种利用微波作为能量源来加热物体的技术。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在300MHz至300GHz之间,波长在1mm至1m之间。
微波加热原理是利用微波在物体中产生的分子运动和摩擦来产生热量,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
微波加热的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介电加热,二是极化分子摩擦加热。
介电加热是指当物体置于微波电磁场中时,微波会使物体内部的极性分子不断转向,产生摩擦热,从而使物体温度升高。
而极化分子摩擦加热则是指微波对物体内部的极性分子施加作用力,使分子不断摩擦产生热量,从而使物体温度升高。
这两种加热方式共同作用,使得微波加热能够快速、均匀地加热物体。
微波加热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微波加热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物体达到所需温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微波加热能够实现内部加热,使得物体内外温度均匀,避免了传统加热方式中出现的外部温度高、内部温度低的问题。
再次,微波加热具有选择性,只对吸收微波的物质进行加热,不会对容器等非吸波材料产生加热作用,减少了能量的浪费。
此外,微波加热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微波加热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加工领域,微波加热能够快速均匀地加热食品,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在材料加工领域,微波加热能够实现对材料的快速加热和干燥,提高生产效率。
在医疗领域,微波加热还可以用于物体的消毒和杀菌。
可以说,微波加热已经成为现代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加热方式。
总的来说,微波加热原理简单,加热速度快,加热效果好,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微波加热技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微波的作用原理及应用领域
![微波的作用原理及应用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c02a1a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0.png)
微波的作用原理及应用领域1. 微波的作用原理微波是指波长在1mm至1m之间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射频波和红外线之间。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具有短波长和高频率的特点。
微波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基于电磁波通过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热效应。
一般情况下,微波具有以下作用原理:•电磁场的辐射作用:微波通过产生电磁场的辐射,与物质中的电荷相互作用,并产生相应的热效应。
这种作用原理常用于微波炉中,通过微波的辐射作用对食物进行加热。
•电磁场的激励作用:微波可以激励物质内部的分子和原子共振,使其产生相应的运动和振动,从而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状态。
这种作用原理常用于微波通信中,通过微波的激励作用进行信号传输。
•电磁场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微波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和散射会产生电磁波的相位变化,从而引起能量耗散和传递。
这种作用原理常用于无线电天线和雷达系统中,通过微波的反射和散射作用进行信号接收和目标探测。
2. 微波的应用领域微波作为一种高频电磁波,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微波的主要应用领域:2.1 通信领域微波在通信领域中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微波通信:微波通信是指通过微波的辐射和激励作用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
由于微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长的传输距离,因此在卫星通信、雷达通信和无线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微波天线:微波天线是指接收和发射微波信号的天线设备。
微波天线主要用于卫星通信、雷达系统和军事通信等领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信号接收和目标探测。
2.2 加热领域微波的辐射作用可以产生热效应,因此在加热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微波炉:微波炉是一种使用微波辐射来加热食物的家用电器。
微波炉通过产生的微波辐射对食物中的水分子进行运动和振动,从而产生热效应,使食物快速加热。
•工业加热处理:微波的加热效果快速且均匀,因此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干燥、烘焙和加热处理等过程。
2.3 医疗领域微波在医疗领域中有着多种应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治疗:微波被广泛用于物理治疗中,如微波热疗和微波电疗等。
微波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微波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e6fc34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3.png)
微波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范围1. 微波技术的原理微波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能量进行通信、遥测、雷达和加热等应用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1 微波的定义微波是指频率范围在300MHz至300GHz之间的无线电波。
相比于较低频率的无线电波,微波具有更短的波长和更高的频率。
微波能量可以在空气和某些物质中传播,由此带来了微波技术的应用。
1.2 微波的传播特性微波在空气和物质中的传播特性与传统的无线电波有很大的不同。
微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损耗较低,几乎不受天气的影响。
在物质中的传播特性受到物质的介电常数和导电性质的影响。
这些特性使得微波可以在不同环境中进行远距离的传输并且能够穿透一些物质。
1.3 微波的发射和接收微波的发射和接收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天线。
发射设备通过电源提供能量,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能量并发射出去。
接收设备通过天线接收传输中的微波信号,并将其转化回电能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微波技术的应用范围微波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通信、雷达、遥测以及加热等领域。
以下是微波技术的一些典型应用:2.1 微波通信微波通信是微波技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可以实现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特别适用于需要远距离传输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场景。
微波通信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以及移动通信等领域。
2.2 微波雷达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探测和跟踪的技术,而微波雷达则是利用微波进行探测和跟踪。
微波雷达具有高分辨率、远距离、不受天气影响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2.3 微波遥测微波遥测是通过微波技术对远程目标进行监测和测量的方法。
利用微波遥测可以实现对距离较远的目标进行精确的测量,并且可以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测量。
微波遥测在天文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微波加热微波加热是利用微波能量对物体进行加热的技术。
微波加热可以实现快速、均匀的加热效果,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加热到较高温度。
微波工作原理
![微波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fb69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0.png)
微波工作原理微波(Microwave)是一种电磁波,在现代科技和生活中拥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微波炉、无线通讯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波的工作原理,包括微波的产生、传播和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一、微波的产生微波的产生通常通过特殊的微波发生器实现,常见的微波发生器包括磁控管、半导体器件和谐振腔等。
下面以磁控管为例介绍微波的产生过程。
磁控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真空电子器件,主要由阴极、阳极和磁聚束系统组成。
当向磁控管中加入直流电压时,阴极发射的电子被阳极吸引,形成电子流。
同时,磁控系统内的磁场会对电子进行聚束,使电子流成为一束细流。
在磁控管的阳极上有一个螺旋形的天线,该天线可以通过射频电压的作用产生高频磁场。
当电子流经过天线时,电子与高频磁场相互作用,电子将受到一定的提升,具有一定的能量。
这些具有能量的电子在天线附近形成一种电磁场,即微波。
微波会沿着天线传播出去,形成微波辐射。
二、微波的传播微波的传播主要通过自由空间传播和波导传播两种方式实现。
1. 自由空间传播自由空间传播是指微波在无任何导向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自由空间进行传输。
在自由空间中,微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为常数,约为3×10^8米/秒。
自由空间传播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远、传输损耗小,但受到大气影响较大。
例如,当微波与雨滴、云雾等水分子相互作用时,会发生散射和吸收现象,导致微波的传输距离减小。
2. 波导传播波导传播是指微波在一定的导向结构内传输,常见的波导包括矩形波导和圆柱波导等。
波导内壁的材料和结构可以影响微波的传播特性。
波导传播的特点是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可调节,但波导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
波导内壁中常涂有特殊材料,例如金属,以减少微波的反射和损耗。
三、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微波应用的重要基础,主要通过电磁场与物质的电子、原子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实现。
微波电磁场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时,会导致电子的振动增加,从而提高物质的温度。
微波传播原理
![微波传播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b7123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6.png)
微波传播原理微波传播是指通过微波信号在空间中传输信息的过程。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范围通常在300MHz到300GHz之间。
微波传播原理涉及到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天线的辐射和接收、信号的传输和衰减等方面。
微波传播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们以光速传播,并且垂直于彼此和传播方向。
微波信号通过天线辐射出去,然后在空间中传播,最后被接收天线接收到。
微波传播的特性与频率有关。
在微波频段,电磁波的传播受到大气、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
微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散射和多径效应等现象。
衰减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主要由于大气吸收和散射引起。
散射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表面或介质不均匀性时发生的方向改变。
多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接收点,导致信号叠加产生干扰。
为了克服微波传播中的衰减和干扰问题,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首先是天线技术,通过设计合适的天线来提高信号的辐射和接收效果。
天线的增益和方向性对于微波传播至关重要。
其次是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调制、编码和解码等方法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中继站和转发器等设备来延长信号传输距离和增强信号强度。
微波传播在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领域,微波传播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通信,如手机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在雷达领域,微波传播可以实现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在卫星通信领域,微波传播可以实现地球上不同地区之间的通信。
微波传播原理是通过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微波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克服衰减和干扰问题。
微波传播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通信和探测提供了便利。
如何产生微波的原理
![如何产生微波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f8ca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e.png)
如何产生微波的原理
微波的产生原理是利用微波炉内部的一个叫做磁控管(Magnetron)的设备。
以下是微波的产生原理的简要解释:
1. 电源供电:微波炉通过插座连接到电源,提供所需的电能。
2. 高压变压器:电能首先经过一个高压变压器,将低电压(通常是110V或220V)转换为高电压(通常是2000V至5000V)。
3. 电子管:高电压通过一个叫做整流器的装置,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然后,电流通过磁控管(Magnetron)。
4. 磁控管(Magnetron):磁控管是微波炉内部的核心部件。
它由一个磁场和一个封闭的空腔组成。
高电压的直流电经过磁控管时,会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使得电子在空腔内快速加速。
5. 微波的产生: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以高速运动,碰撞到空腔内的一个叫做阴极的金属表面。
这种碰撞会释放出电磁波,其中包括微波。
6. 微波的传播:产生的微波被传输到微波炉的腔体内,通过一个叫做波导的管道传播。
波导将微波引导到炉腔内,并通过反射和干涉来形成一个均匀的电磁场。
7. 加热食物:微波通过与食物中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使水分子振动并产生热量。
这种热量会传递给其他食物分子,从而使整个食物加热。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微波炉使用了微波来加热食物,但它与无线电和其他通信设备使用的微波是不同的。
微波炉使用的是特定频率的微波,以便与食物中的水分子相互作用,而不是与无线电波或其他通信信号进行通信。
微波的工作原理
![微波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cfb7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f.png)
微波的工作原理
微波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辐射的原理。
微波炉内部装有一个称为磁控管的装置,它通过产生高频电磁波来工作。
磁控管产生的电磁波被转化为微波,并通过腔体内的振荡器进行放大,最后通过腔体内的波导向炉腔传输。
在炉腔内放置食物后,微波会在食物内部产生热量。
这是因为微波具有一种名为“介电加热”的作用。
在具备极性分子的食物内部,微波的电磁场会使分子正负电荷的振动频率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热量。
这种热量在整个食物内部均匀分布,使食物迅速受热。
此外,微波炉内部还设有转盘,它的作用是使食物能够均匀地暴露在微波辐射下,以确保整个食物受热均匀。
微波炉还通过使用金属网或细孔板来防止微波泄漏,确保炉腔回路内的微波不会逸散出来。
综上所述,微波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产生高频电磁波并将其转化为微波,然后通过介电加热作用使食物受热。
通过转盘和防泄漏设计,确保食物能够均匀加热并避免微波外泄。
微波产生原理
![微波产生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a50b3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6.png)
微波产生原理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在1毫米至1米之间,频率在300兆赫兹至300千兆赫兹之间。
微波的产生原理是基于电磁波的发射和传播原理。
微波的产生需要一个微波发生器,其主要部分是一个微波振荡器。
微波振荡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其内部包含一个谐振腔和一个电子管。
当电子管中的电子流通过谐振腔时,会产生微波信号。
微波振荡器的谐振腔是一个封闭的金属腔体,其内部有一个电磁场。
当电子流通过谐振腔时,会与电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微波信号。
谐振腔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微波的频率和波形。
电子管是微波振荡器的关键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放大电子流。
电子管中的电子流会受到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从而产生微波信号。
电子管的种类和结构也会影响微波的频率和功率。
微波的传播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原理。
微波可以在空气、水、金属等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微波的传播距离受到衰减的影响,其衰减程度与传播距离、介质特性和微波频率有关。
微波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通信、雷达、微波炉、医疗设备等。
微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对于这些应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波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
便利和创新。
微波产生原理及应用
![微波产生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3a92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11.png)
微波产生原理及应用微波是指波长范围在1mm至1m之间的电磁波。
微波技术是指利用微波进行信息传输、能量传输和材料加热等技术方法。
微波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通信、雷达、无线电频率识别、医疗诊断、材料处理等领域。
微波产生的原理主要有电子管产生法、固态器件产生法和振荡电路产生法三种。
电子管产生法是最早的微波产生方法。
它利用高频放大管中的电子束与电磁场相互作用,通过空间电荷波的形成而产生微波。
最常用的电子管产生微波的装置是磁控管。
磁控管是一种利用静磁场和高频电场作用下的电子束来产生微波的器件。
通过给束流器的网格加上射频电压,使电子在网格上受到一种被慢波结构定住的电场加速,并与它反向相互作用,最后在输出面上产生微波。
固态器件产生法是使用具有放大特性的固态器件如Gunn效应二极管、小信号饱和场效应管等来产生微波。
Gunn效应二极管是一种利用赋形效应产生微波的二极管。
当在双极化材料上施加正偏压,并在电子波导中形成超外尔递增区域时,Gunn效应二极管会产生接近毫米波的微波。
振荡电路产生法是利用振荡电路原理产生微波。
主要包括谐振腔产生微波和微波集成电路产生微波两种方法。
谐振腔产生微波主要是利用了谐振腔中的共振频率是微波的整倍频关系,通过在谐振腔中辐射或耦合微波信号来产生微波。
微波集成电路产生微波是通过微波集成电路中的场效应晶体管、双极场效应晶体管等来实现微波信号的产生。
微波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 通信:微波被广泛用于通信系统中,包括卫星通信、微波通信、无线通信等。
微波通信的优点是传输速率高、通信质量稳定,适用于长距离、大容量通信。
2. 雷达:雷达是指利用微波技术进行目标探测和测距的装置。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目标反射的微波信号,通过测量信号的时延、频率等参数,得出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3. 无线电频率识别:微波也可用于无线电频率识别(RFID)技术中。
RFID技术利用微波射频信号,将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通过电磁感应方式传输给读写器,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追踪。
微波的特性原理及应用
![微波的特性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e0b9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c.png)
微波的特性原理及应用微波是指波长在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在300兆赫兹(GHz)至300千赫兹(KHz)。
微波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原理:1.电磁波特性: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电场和磁场的交替变化。
微波的振荡频率非常高,能够传输大量的能量。
2.穿透性:微波能够在大气中传播,并且能够穿透云层、雾、雪、雨等天气现象。
这使得微波在通信和雷达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3.直线传播:微波在传播过程中呈直线传播,不会像可见光一样发生弯曲。
这种直线传播特性使得微波在通信和卫星通讯中具有重要作用。
4.反射和折射:微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这种特性使得微波可以进行雷达测距和遥感等应用。
微波的应用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微波通信是一种使用微波进行长距离传输信号的技术。
由于微波的高频特性,它能够传送大量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讯、无线通信和宽带互联网等领域。
2.雷达:雷达是一种利用微波进行探测的技术。
微波能够穿透云层和雾霭,因此在天气差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溯源和目标检测。
雷达在军事、天气预报和航空导航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3.医学:在医学领域,微波被用于医学成像和治疗。
微波成像技术可以用于乳腺癌早期检测,具有无创、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此外,微波治疗也被用于物理疗法,如疼痛管理和癌症治疗。
4.食品加热:微波炉是将微波应用于食品加热的常见设备。
微波能够将电磁波转化为热能,通过快速震荡分子,使食物迅速加热。
这种加热方式比传统的烤箱或煤气灶更高效和节省时间。
5.材料加工:微波还被应用于许多材料加工领域。
例如,微波干燥可以快速去除材料中的水分,微波焊接和微波烧结可以用于金属和陶瓷的加工。
总之,微波具有独特的特性原理和广泛的应用。
微波的高频特性和穿透性使其在通信、雷达、医学、食品加热和材料加工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波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试述微波加热的原理及应用
![试述微波加热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06a0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3.png)
试述微波加热的原理及应用原理微波加热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来加热物体的技术。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在300 MHz到300 GHz之间,波长在1 mm到1 m之间。
微波加热原理基于物体内的水分子对微波辐射的吸收,从而产生热能。
微波加热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微波辐射通过物质时,会与物质内的水分子相互作用。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可以产生电偶极矩。
当微波通过时,会使水分子发生共振,从而产生摩擦和热量。
2.分子内摩擦: 微波的频率和水分子的自然频率相近,因此水分子在微波电场的作用下,会不断变换方向,从而导致分子内部发生摩擦。
摩擦会产生热能,使物体温度上升。
3.局部加热: 由于微波辐射的特性,它主要在物体表面和外层区域吸收能量,逐渐向内部传导。
这导致微波加热是一种局部加热方式,可以对食物、液体和其他材料进行快速加热。
应用微波加热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食品加热1.家用微波炉: 家用微波炉是最常见的微波加热应用之一。
它能够快速加热食物,并且由于加热是局部的,因此不会过热物体表面。
2.工业食品加热: 微波加热在食品加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解冻、烹饪、杀菌和干燥食品。
医疗领域微波加热在医疗领域也有一些应用。
1.癌症治疗: 微波加热被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
通过将微波能量传递到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可以加热和杀死这些细胞。
2.物理疗法: 微波加热还被用于物理疗法中,用于治疗肌肉疼痛、关节炎等疾病。
材料处理微波加热可以用于处理各种材料,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1.涂层和干燥: 微波加热可以用于涂层材料的干燥,例如油漆和涂料。
2.橡胶加热: 微波加热可以加热橡胶,使其软化,以便进一步加工。
3.陶瓷和玻璃加热: 微波加热可以高效地对陶瓷和玻璃进行加热,以改变其性能。
实验室应用微波加热在实验室中也有一些特定的应用。
1.样品制备: 微波加热可以用于样品处理和制备,例如溶解、提取和反应。
微波技术原理
![微波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904f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7.png)
微波技术原理
微波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作为信号传输和处理的技术。
微波是指频率范围在1 GHz(10^9 Hz)到300 GHz(3×10^11 Hz)
之间的电磁波。
微波技术在通信、雷达、无线电频段的传输和导航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微波技术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的特性。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
微波的频率高于射频,因此在传输中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微波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射器:微波信号的产生是通过射频发射器实现的。
发射器会产生一个特定频率和幅度的微波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天线或波导中。
2. 传输介质:微波信号的传输需要通过特定的介质,例如天线或波导。
传输介质的选择取决于微波信号的频率和应用需求。
3. 接收器:接收器用于接收从传输介质中传输过来的微波信号。
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微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
4. 微波器件:微波技术还包括一系列微波器件,如滤波器、功率放大器、调制器等。
这些器件用于对微波信号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处理,以满足具体的应用需求。
微波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通信领域,微波技术被用于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系统等。
在雷达系统中,微波技术被用于目标检测和跟踪。
此外,微波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医学设备、天文观测、食品加热和烹饪等领域。
总而言之,微波技术利用微波作为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通过发射器、传输介质、接收器和微波器件等部分的配合运作,实现对微波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
微波物理原理
![微波物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1993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4.png)
微波物理原理
微波物理原理是指微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微波是指波长在0.1mm到1m之间、频率在300MHz到300GHz 之间的电磁波。
微波物理原理涉及电磁场的行为、电磁波传播的特性以及与介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微波的传播主要遵循麦克斯韦方程组。
在电磁波传播中,微波波长相对较短,因此电磁波在物体表面的反射会较少,更容易穿透物体。
这也是微波炉能够使食物快速加热的原因。
微波还具有穿透云雾、雾霾等大气污染的能力。
这是因为微波波长与大气污染微粒的尺寸相当,使微波能够穿过这些微粒而不被吸收。
在介质中的微波传播会受到介质的电磁参数的影响。
当微波传播到介质中时,电磁波会与介质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导致微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减小,电磁波的波长也会发生变化。
此外,介质的电导率、介电常数等参数也会对微波的传播产生影响。
微波物理原理也与微波的功率传输有关。
微波能够通过无线电波传输能量,这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微波的功率传输主要依赖于电磁波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耦合效率。
总的来说,微波物理原理包括微波的传播、反射、穿透特性以
及与介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这些规律对于微波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微波工作原理
![微波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0ad9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c.png)
微波工作原理
微波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和吸收原理。
微波是一种频率在300 MHz到300 GHz之间的电磁波,它具有比可见光更长的波长和更低的频率。
微波的产生通常通过一个称为磁控管的装置来实现。
磁控管中的电子束在一个由磁场控制的空间中加速,当电子束通过一个特定材料中时,会产生微波辐射。
这些微波可以通过腔体或波导传输到使用者所需的位置。
微波的工作原理与电磁波的特性相关。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由电场和磁场交替振荡而形成。
在传播过程中,微波会在遇到障碍物时产生反射、折射和传播等现象。
微波与食物的加热过程密切相关。
微波波长与水分子的尺寸相近,当微波与水分子碰撞时,会导致水分子的振动和摩擦,从而引起分子内部的摩擦加热。
这就是为什么微波炉可以快速加热食物的原因。
然而,其他材料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
一些材料能够吸收微波并转化为热能,而其他材料则对微波相对透明。
这种差异使得微波能够在食物中产生温度差异,从而实现快速和均匀的加热。
总的来说,微波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波的传播和吸收来实现的。
微波与食物中的水分子碰撞并引起分子振动,导致食物加
热。
这种原理使得微波能够成为一种高效、方便的加热和烹饪工具。
微波加热原理
![微波加热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3666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5.png)
微波加热原理微波加热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加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设备、通信技术以及材料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微波加热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一、微波加热原理概述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在300兆赫兹至300吉赫兹之间。
在微波加热中,微波通过与物质相互作用引起分子振动和摩擦产生热量。
二、微波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微波通过三种基本机制与物质相互作用:体效应、电极化效应和离子共振效应。
1. 体效应微波通过物质的吸收体效应产生局部加热。
微波能量使得物质内部的分子振动增加,并进一步导致摩擦和热量释放。
2. 电极化效应微波通过电极化效应引起的电荷重排也可以导致物质加热。
在微波作用下,电荷在物质内部重新排列,形成一个极化电场,从而产生热量。
3. 离子共振效应某些物质具有特定的共振频率,在微波作用下,当微波频率与物质的离子共振频率匹配时,吸收微波能量最佳,导致物质局部加热更加显著。
三、微波加热的特点微波加热相对传统的热传导加热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 快速加热由于微波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内部,当微波辐射物体时,能量迅速传递给物体内部,使其迅速加热,加热速度相对较快。
2. 均匀加热微波加热可以实现物体内外的均匀加热。
由于微波对物质的穿透能力较强,能够深入物体内部,使得物体内外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3. 节能高效微波加热具有高效能利用的特点。
由于微波直接作用于物体内部,避免了传统传热方式中能量的损失,能耗相对较低。
4. 温度可控微波加热具有较高的温度可控性。
调节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可以实现对物体温度的控制,实现更精确的加热需求。
四、微波加热的应用微波加热技术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食品加工和医疗设备中的应用较为突出。
1. 食品加工微波加热已成为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微波加热可以实现食品快速加热、杀菌、干燥和解冻等处理过程,并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
2. 医疗设备微波加热在医疗设备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微波治疗可以用于癌症的治疗,通过局部加热来破坏癌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微波的作用原理及应用
![微波的作用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f199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a.png)
微波的作用原理及应用微波的作用原理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在300 MHz到300 GHz之间,波长在1 mm 到1 m之间。
微波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吸收特性:微波能够被水分子、脂肪分子等极性物质有效吸收和转化为热能。
这是由于微波电磁波的频率与水分子、脂肪分子的分子振动频率相符合,从而使这些分子产生热能。
2.透射特性:微波在非极性物质中能够传播,如玻璃、陶瓷等。
这是由于微波与非极性物质的分子之间作用力较小,电磁波能够穿过材料并传播。
3.反射特性:微波在金属中发生反射。
金属的电子能有效吸收微波,并迅速将其转化为热能。
因此,微波炉内部的金属腔体可以反射微波,使其能量集中在食物中。
4.驻波特性:当微波在腔体中遇到干涉现象时,会形成驻波。
这种驻波可以使微波能量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腔体内,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均匀加热。
微波的应用微波的作用原理赋予了它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1. 微波炉微波炉是微波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微波炉利用微波的吸收特性,将电磁波能够迅速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食物。
微波炉的优势在于快速、高效地加热食物,同时不会产生明火,使烹饪更加安全。
2. 通信技术微波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微波的透射特性,它能够穿过大气层的一部分,并传播到远距离。
这使得微波成为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
微波通信技术在电视广播、电话通信、无线网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利用微波的反射特性,通过发送和接收微波信号来检测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微波雷达在军事、气象、航空等领域广泛应用,如航空雷达用于飞行器的导航和防撞系统,气象雷达用于探测天气系统中的降水情况。
4. 医学影像设备医学影像设备如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利用微波的吸收特性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在这些设备中,微波能够与人体组织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微波的信号变化来得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干燥/烘干原理及特点微波是频率在300兆赫到300千兆赫的电磁波。
被加热介质物料中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它在快迅变化的高频电磁场作用下,其极性取向将随着外电场的变化而变化,造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摩擦效应。
此时微波场的场能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使物料温度升高,产生热化和膨化一系列物化过程而达到微波加热干燥的目的。
微波加热特点:1、加热速度快。
微波加热与传统加热方式完全不同。
它是使被加热物料本身成为发热体,不需要热传导的过程。
因此,尽管是热传导性较差的物料,也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加热温度。
2、节能高效。
由于含有水分的物质容易吸收微波而发热,因此除少量的传输损耗外,几乎无其它损耗,故热效率高、节能。
3、加热均匀。
无论物体各部位形状如何,微波加热均可使物体表里同时均匀渗透电磁波而产生热能。
所以加热均匀性好,不会出现外焦内生现象。
4、防霉、杀菌、保鲜。
微波加热具有热力和生物效应,能在较低温度下灭菌和防霉。
由于加热速度快、时间短,能最大限度地保存物料的活性和食品中的维生素、原有的色泽和营养成份。
5、工艺先进、易控制。
微波加热只需有水、电的基本条件,只要控制微波功率即可实现立即加热或终止,应用微波机可进行加热过程和加热工艺规范的自动化控制。
6、占地面积少,安全无害。
由于微波能是控制在金属制成的加热室内和波导管中工作,所以微波泄漏极少,没有放射线危害及有害气体排放,不产生余热和粉尘污染;既不污染食物,也不污染环境。
从经济效益来分析,微波干燥也常较传统方法为优,如与远红外干燥相比,通常节能1/3以上。
在实际工作中,微波干燥主要用在低水分物料的干燥(含水率30%以下)中。
此时,传统的干燥方法(热风、电烘炉)干燥速率低、耗能大,而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从进料到出料中需3-5分钟时间即可完成干燥。
传统方法配套设备多,占地面积大,用人多,常有污染,消防等问题。
【工作原理】(1)炉腔。
炉腔是一个微波谐振腔,是把微波能变为热能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空间。
为了使炉腔内的食物均匀加热,微波炉炉腔内设有专门的装置。
最初生产的微波炉是在炉腔顶部装有金属扇页,即微波搅拌器,以干扰微波在炉腔中的传播,从而使食物加热更加均匀。
目前,则是在微波炉的炉腔底部装一只由微型电机带动的玻璃转盘,把被加热食品放在转盘上与转盘一起绕电机轴旋转,使其与炉内的高频电磁场作相对运动,来达到炉内食品均匀加热的目的。
国内独创的自动升降型转盘,使得加热更均匀,烹饪效果更理想。
(2) 炉门:炉门是食品的进出口,也是微波炉炉腔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它要求很高,即要求从门外可以观察到炉腔内食品加热的情况,又不能让微波泄漏出来。
炉门由金属框架和玻璃观察窗组成。
观察窗的玻璃夹层中有一层金属微孔网,既可透过它看到食品,又可防止微波泄漏。
由于玻璃夹层中的金属网的网孔大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所以完全可以阻挡微波的穿透。
为了防止微波的泄漏,微波炉的开关系统由多重安全联锁微动开关装置组成。
炉门没有关好,就不能使微波炉工作,微波炉不工作,也就谈不上有微波泄漏的问题了。
为了防止在微波炉炉门关上后微波从炉门与腔体之间的缝隙中泄漏出来,在微波炉的炉门四周安有抗流槽结构,或装有能吸收微波的材料,如由硅橡胶做的门封条,能将可能泄漏的少量微波吸收掉。
抗流槽是在门内设置的一条异型槽结构,它具有引导微波反转相位的作用。
在抗流槽入口处,微波会被它逆向的反射波抵销,这样微波就不会泄漏了。
由于门封条容易破损或老化而造成防泄作用降低,因此现在大多数微波炉均采用抗流槽结构来防止微波泄漏,很少采用硅橡胶门封条。
抗流槽结构是从微波辐射的原理上得到的防止微波泄漏的稳定可靠的方法。
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生产的格兰仕微波炉所采用的就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抗流槽结构和生产工艺,加上其开发研制的多重防微波泄漏技术,使微波泄漏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电气电路:电气电路分高压电路、控制电路和低压电路三部分。
(a) 高压电路:高压变压器次级绕组之后的电路为高压电路,主要包括磁控管、高压电容器、高压变压器、高压二极管。
(b) 磁控管:磁控管是微波炉的心脏,微波能就是由它产生并发射出来的。
磁控管工作时需要很高的脉动直流阳极电压和约3~4V的阴极电压。
由高压变压器及高压电容器、高压二极管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为磁控管提供了满足上述要求的工作电压。
(c) 低压电路:高压变压器初级绕组之前至微波炉电源入口之间的电路为低压电路,也包括了控制电路。
主要包括保险管、热断路器保护开关、联锁微动开关、照明灯、定时器及功率分配器开关、转盘电机、风扇电机等。
(4) 定时器。
微波炉一般有两种定时方式,即机械式定时和计算机定时。
基本功能是选择设定工作时间,设定时间过后,定时器自动切断微波炉主电路。
(5) 功率分配器。
功率分配器用来调节磁控管的平均工作时间(即磁控管断续工作时,工作、停止时间的比例),从而达到调节微波炉平均输出功率的目的。
机械控制式一般有3~6个刻度文件位,而计算机控制式微波炉可有10个调整档位。
(6) 联锁微动开关。
联锁微动开关是微波炉的一组重要安全装置。
它有多重联锁作用,均通过炉门的开门按键或炉门把手上的开门按键加以控制。
当炉门未关闭好或炉门打开时,断开电路,使微波炉停止工作。
(7) 热断路器。
热断路器是用来监控磁控管或炉腔工作温度的组件。
当工作温度超过某一限值时,热断路器会立即切断电源,使微波炉停止工作。
【微波加热原理】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是: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即使在外电场不存在时也是不重合的)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
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
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
发明与发现使用微波来烹饪食物的方法是首先由Percy Spencer想到的,Percy Spencer过去为Raytheon公司建造雷达设备的磁电管。
一天他在一个启动的雷达设备上工作时,突然发觉自己放在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了。
经Percy Spencer的思索和研究,发现他的巧克力是被微波所溶化。
【使用微波炉的禁忌】1.忌用普通塑料容器: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塑料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使用专门的微波炉器皿盛装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2.忌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加热不熟食物。
3.忌使用封闭容器:加热液体时应使用广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破事故。
即使在煎煮带壳食物时,也要事先用针或筷子将壳刺破,以免加热后引起爆裂、飞溅弄脏炉壁,或者溅出伤人。
4.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如果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5.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时间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
冰冻肉类食品须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
6.忌再冷冻经微波炉解冻过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后,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是可以繁殖的,虽再冷冻可使其繁殖停止,却不能将活菌杀死。
已用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冻,必须加热至全熟。
7.忌油炸食品:因高温油会发生飞溅导致火灾。
如万一不慎引起炉内起火时,切忌开门,而应先关闭电源,待火熄灭后再开门降温。
8.忌将微炉置于卧室,同时应注意不要用物品覆盖微波炉上的散热窗栅。
9.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人距离微波炉至少在1米之外。
【清洗微波炉的方法】微波炉用过后若不随即擦拭,很容易在内部结成油垢,所以只好用特别的招数除垢:将一个装有热水的容器放入微波炉内热两三分钟,让微波炉内充满蒸气,这样可使顽垢因饱含水分而变得松软,容易去除。
清洁时,用中性清洁剂的稀释水先擦一遍,再分别用清水洗过的抹布和干抹布作最后的清洁,如果仍不能将顽垢除掉,可以利用塑料卡片之类来刮除,千万不能用金属片刮,以免伤及内部。
最后,别忘了将微波炉门打开,让内部彻底风干。
【使用与维护】[一]微波炉要放置在通风的地方,附近不要有磁性物质,以免干扰炉腔内磁场的均匀状态,使工作效率下降。
还要和电视机、收音机离开一定的距离,否则会影响视、听效果。
[二]炉内未放烹饪食品时,不要通电工作。
不可使微波炉空载运行,否则会损坏磁控管,为防止一时疏忽而造成空载运行,可在炉腔内置一盛水的玻璃杯。
[三]凡金属的餐具,竹器、塑料、漆器等不耐热的容器,有凹凸状的玻璃制品,均不宜在微波炉中使用。
瓷制碗碟不能镶有金、银花边。
盛装食品的容器一定要放在微波炉专用的盘子中,不能直接放在炉腔内。
[四]微波炉的加热时间要视材料及用量而定,还和食物新鲜程度、含水量有关。
由于各种食物加热时间不一,故在不能肯定食物所需加热时间时,应以较短时间为宜,加热后可视食物的生熟程度再追加加热时间。
否则,如时间太长,会使食物变得发硬,失去香、色、味。
按照食物的种类和烹饪要求,调节定时及功率(温度)旋钮,可以仔细阅读说明书,加以了解。
[五]带壳的鸡蛋、带密封包装的食品不能直接烹调。
以免爆炸。
[六]一定要关好炉门,确保连锁开关和安全开关的闭合。
微波炉关掉后,不宜立即取出食物,因此时炉内尚有余热,食物还可继续烹调,应过1分钟后再取出为好。
七]炉内应经常保持清洁。
在断开电源后,使用湿布与中性洗涤剂擦拭,不要冲洗,勿让水流入炉内电器中。
[八]定期检查炉门四周和门锁,如有损坏、闭合不良,应停止使用,以防微波泄漏。
不宜把脸贴近微波炉观察窗,防止眼睛因微波辐射而受损伤。
也不宜长时间受到微波照射,以防引起头晕、目眩、乏力、消瘦、脱发等症状,使人体受损。
【微波炉的利与弊】微波炉由于烹饪的时间很短,能很好地保持食物中的维生素和天然风味。
比如,用微波炉煮青豌豆,几乎可以使维生素C一点都不损失。
另外,微波还可以消毒杀菌。
微波炉虽然快捷,但它的危害性却很少有人知道。
早在1961年,美国科学家戈登就发现,微波炉的微波在人身体上沿神经纤维造成乙酰胆碱(一种激素物质)的积累,即使微波炉的微波发射极其微弱,也会引起许多疾病。
这个发现在不久之后,又得到了法国居里基金会研究人员达尔达隆的证实。
微波炉的电磁外溢(由于采取了安全措施,这种外溢量很小)能造成永远不能愈合的烧伤,微波炉能把半径3—5米的磁场结构破坏,在微波炉附近,由于人体细胞振荡所产生的磁场会被扰乱。
据美国研究人员试验,长时间呆在微波炉旁会引起心跳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