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计算间距:大寒日、冬至日的区别
日照间距规定条例

关于日照间距现行的国家相关规范和法律: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关于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大于等于2小时,冬至日大于等于1小时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ﻫ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天水市范围内暂按大寒日不小于2小时执行。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发布时间:2011-08-28 信息来源:市规划局作者:不详字体: 大中小(双击滚屏)1总则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ﻫ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的规划设计。
ﻫ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 3a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ﻫ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1.0.5.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ﻫ1.0.5.8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大寒日日照3小时的标准

大寒日日照3小时的标准
1、国家规定,日照标准日为大寒日,日照计算单位为每套住宅(以户为单位),日照时长为2小时。
由于城市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被遮挡建筑一般都有多个建筑遮挡,因而获得日照的时间往往是不连续的。
所以为保证日照时间,国家规定在大寒日当天,高层住宅与后面各类住宅间距,需满足被遮挡住宅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不少于2小时;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需满足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且高层住宅与后面各类住宅最小间距不小于30米。
2、同时,为保证日照的质量,居住区设计规范明确了大寒日对应的有效日照时间带是8时至16时。
并且,在一套住宅里个别窗户可能不满足日照标准,但如果一套住宅内有一个窗户满足大寒日2小时,这套房子就达到日照标准了。
大寒日和冬至日区别

大寒日和冬至日区别大寒日和冬至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重要节日,它们都代表着冬季的特殊节点,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对大寒日和冬至日的区别进行探讨。
一、日历日期的不同大寒日是指在农历的正月中,太阳位于黄经300度时。
根据农历的变化,大寒日一般出现在公历的1月20日或21日。
而冬至日则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太阳直射南半球,同时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日通常出现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22日。
二、气候特征的差异大寒日和冬至日出现在冬季,它们都属于寒冷季节。
然而,由于其日期的不同,它们所处的气候特征也有所差异。
大寒日代表着冬季的尾声,此时气温已经逐渐回暖,但仍然寒冷。
而冬至日则是冬季的最寒冷时期,天气更加寒冷,尤其是北方地区。
三、节气背后的文化含义大寒日和冬至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特殊的重要性。
大寒日被认为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春季的临近。
在农耕社会,大寒日是农民们的收获和休息的时刻,也是迎接新年和准备迎接来年农作物的季节。
冬至日则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祭祖、守岁、吃汤圆等,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四、风俗习惯的差异由于大寒日和冬至日所代表的意义不同,人们在这两个节日中的庆祝方式也不同。
大寒日虽然是农历的一个重要节点,但并没有像春节那样有许多具体的庆祝习俗或活动。
而冬至日则有着丰富多样的庆祝方式,如吃饺子、喝羊肉汤、贴窗花等,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传统习俗。
综上所述,大寒日和冬至日虽然都是冬季的节气,但在日历日期、气候特征、文化含义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大寒日标志着冬季的尾声,而冬至日则是冬季的最寒冷时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和庆祝这些节气,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领悟冬季的独特魅力。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反映的实施情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大、中、小城市均未达到这个标准。
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前后首层有一个月至两个月无日照,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日照遮挡到三层、四层。
这些城市若适当提高日照标准,仍不可能达到首层住宅冬至日有日照的要求,更达不到冬至日日照标准,因而,无法以冬至日为标准日,而只能采用第二档次即大寒日为标准日。
据此,本规范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都按其国情采用不同的日照标准日:原苏联北纬58以北的北部地区以清明(4 月5 日)为日照标准日(清明日照3 小时),北纬48~58的中部地区以春分、秋分日(3 月21 日、9 月23 日)为标准日,北纬48以南的南部地区采用雨水日(2 月19 日)为标准日(参照前苏联建筑规范СНИПⅡ一6075);原西德的标准日相当于雨水日;欧美、伦敦采用的标准日为3 月1 日(低于雨水日,高于春、秋分日)等,所以,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既从国情出发,也符合国际惯例。
2、随着日照标准日的改变,有效日照时间带也由冬至日的9 时至15 时一档,相应增加大寒日8 时至16 时的一档。
有效日照时间带系根据日照强度与日照环境效果所确定。
实际观察表明,在同样的环境下大寒日上午8 时的阳光强度和环境效果与冬至日上午9 时相接近。
故此,凡以大寒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采用8时至16 时;以冬至日为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为9 时至15 时。
有效日照时间带在国际上也不统一,一般均与日照标准日相对应,如原苏联南部地区以雨水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为7 时至17 时;的北海道则采用9 时至15 时,其他地区8 时至16 时。
综上所述,本规定按建筑气候分区和城市规模大小将日照标准分为三个档次,即第Ⅰ、Ⅱ、Ⅲ、Ⅶ气候区的大城市不低于大寒日日照2h,第Ⅰ、Ⅱ、Ⅲ、Ⅶ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Ⅳ 气候区的大城市不低于大寒日日照3h,第Ⅳ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Ⅴ、Ⅵ气候区的各级城市不低于冬至日日照 h。
大寒日和冬至日区别

大寒日和冬至日区别大寒日和冬至日区别在二十四节气中,总是有一些节气十分相似,常常是被人搞混淆,甚至觉得两个节气是一个节气,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大寒日和冬至日区别,希望有所帮助!含义不同1、大寒日大寒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它与小寒节气一样,都是反映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2、冬至日“冬至”又称为“至节”,因为它是“阴极之至”、是“阳气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
又由于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又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
时间不同1、大寒日:大寒日在每年的1月20日。
2、冬至日:冬至日在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
物候不同1、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一候是说大寒节气到了便可以孵小鸡了;二候是说鹰隼之类的征鸟,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三候是说在大寒的'最后几天,水域中的水冰冻,且最结实、最厚,小孩子可以出去滑冰了。
2、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是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冬至的时候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也就说明冬至是比较冷的。
二候是说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是说冬至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习俗不同1、大寒日:民间有“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说法,所以大寒期间的习俗具有浓重的“年味”。
此时正值岁末,各地的人们开始忙着辞旧迎新,扫尘洁物,准备丰富多样的年货。
2、冬至日:冬至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现在也有很多地方在冬至日上坟祭祀。
而且民间冬至日也有不能回娘家的说法,据说这一天回娘家对公公大不利。
食俗不同1、大寒日:大寒日北京有吃消寒糕的习俗,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寓意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另外,大寒节气正好是在腊八节左右,所以这一天也有喝腊八粥的食俗。
2、冬至日:冬至是重要的节日,在北方地区冬至日非常流行吃饺子,而且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一说法。
冬至日和大寒日日照通用版

冬至日和大寒日日照通用版冬至,是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而大寒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意味着寒冷的冬季已经进入最冷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冬至和大寒日之间的联系以及对日照时间的影响。
一、冬至日和大寒日的定义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
在农历中,它通常发生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标志着太阳南移到达其在地球上的最南位置。
此后,太阳将逐渐北移,直至到达北半球的最北位置(夏至日)。
大寒日,是指在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
这一天通常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寒冷季节的最后一个节气。
二、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气候特征冬至日,由于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最长,太阳辐射能量较小,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寒冷的气温,天气逐渐变冷,气候干燥。
而大寒日,则是寒冷季节的最后一个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大寒日的平均气温通常是全年最低的。
大寒日后,气温逐渐回升,春天的脚步渐渐接近。
三、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日照时间冬至日和大寒日在日照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其日照时间最短。
而大寒日则标志着寒冷季节的结束,太阳的高度和日照时间逐渐增加。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至日的白天持续时间通常在8个小时左右,而大寒日的白天持续时间约为10个小时。
这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只有约一个月,但日照时间的差异却十分明显。
四、冬至日和大寒日对人们的影响1.农业生产冬至和大寒日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冬至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农民开始收割农作物,采摘秋季种植的水果。
而大寒日之后,冬季的农事活动逐渐减少,农民开始进行畜牧业的工作,对农作物的贮藏和保护也变得尤为重要。
2.饮食习惯我国有着悠久的冬至节日传统,在冬至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汤圆来庆祝。
而大寒日虽然没有特定的食俗,但由于寒冷的气温,人们会更加注重保暖的饮食,例如煮热粥、炖汤等。
3.健康保养冬至和大寒日是寒冷季节的重要时间节点,人们需要注意保暖和健康。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计算间距:大寒日、冬至日的区别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计算间距:大寒日、冬至日的区别在计算日照间距时,区分了大寒日、冬至日请问他们的区别在哪?具体有何规定?哪个要求更高?以下是“居住区设计规范的条文说明”的具体内容,希望能解答你的问题。
========================================1.改变过去全国各地一律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而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
过去,我国有关文件曾规定“冬至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一小时”。
从表1反映的实施情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大、中、小城市均未达到这个标准。
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前后首层有一个月至两个月无日照,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日照遮挡到三层、四层。
这些城市若适当提高日照标准,仍不可能达到首层住宅冬至日有日照的要求,更达不到冬至日日照标准,因而,无法以冬至日为标准日,而只能采用第二档次即大寒日为标准日。
据此,本规范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都按其国情采用不同的日照标准日:原苏联北纬58°以北的北部地区以清明(4月5日)为日照标准日(清明日照3小时),北纬48°~58°的中部地区以春分、秋分日(3月21日、9月23日)为标准日,北纬48°以南的南部地区采用雨水日(2月19日)为标准日(参照前苏联建筑规范СНИПⅡ一6075);原西德的标准日相当于雨水日;欧美、伦敦采用的标准日为3月1日(低于雨水日,高于春、秋分日)等,所以,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既从国情出发,也符合国际惯例。
2.随着日照标准日的改变,有效日照时间带也由冬至日的9时至15时一档,相应增加大寒日8时至16时的一档。
有效日照时间带系根据日照强度与日照环境效果所确定。
实际观察表明,在同样的环境下大寒日上午8时的阳光强度和环境效果与冬至日上午9时相接近。
故此,凡以大寒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采用8时至16时;以冬至日为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为9时至15时。
大寒日和冬至日区别

大寒日和冬至日区别大寒日和冬至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重要节气,它们在冬季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虽然它们都标志着寒冷的到来,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具体讨论大寒日和冬至日在时间、气候、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区别。
1. 时间差异:大寒日通常出现在公历的1月20日左右,这正是农历腊月的尾声。
而冬至日则出现在公历的12月21日左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它标志着日照时间开始逐渐增长,冬季进入尾声。
2. 气候差异:大寒日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寒冷进一步加深,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严冬,气温骤降,寒风刺骨。
而冬至日是冬季的中期节气,此时虽然寒冷,但大部分地区尚未达到最低温度,寒意并没有达到巅峰。
3. 习俗差异:大寒日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寒冷的极点,因此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加强保暖,尤其是注意保护头、颈和腹部的温暖。
同时,一些地区还会有吃元宵和喝威化酒等传统习俗,以庆祝大寒日的到来。
冬至日在我国各地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
北方地区的一项传统习俗是吃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象征着金元宝,寓意着来年的财富和好运。
南方地区的一项传统习俗是吃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团结。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庙会、祭灶、祭祖、祭仙等活动,以及冬至夜的守岁习俗等。
总之,大寒日和冬至日虽然都是冬季的节气,却在时间、气候、习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习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和体验冬季的氛围,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在即将到来的大寒日和冬至日,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这些节气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吧。
住宅建筑间距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住宅建筑间距规范篇一:重庆市建筑间距规范第四章建筑间距第十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的间距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的间距,必须遵守本章的各条的规定。
第十九条(主采光面对平行布置时的间距)相邻住宅建筑,主采光面相对平行布置时的间距:(一)8层及8层以下,或计算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住宅主要采光面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平均高度的0.8倍,新建区不小于平均高度的1倍;(二)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不大于40米(含40米)的住宅主要采光面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24米,新建区不小于28米;(三)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大于40米的住宅主要采光面之间的距离,按本条第(一)项的规定办理,计算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按计算高度100米执行。
第二十条(主采光面垂直布置时的间距)相邻住宅建筑,主采光面垂直布置时,外墙面与拆迁范围线或用地边界线的距离,在不小于本章其它各条规定间距0.5倍的条件下,其间距为:(一)8层及8层以下,或计算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住宅主要采光面与另一栋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8米,新建区不小于12米;(二)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不大于40米(含40米)住宅主要采光面与另一栋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12米,新建区不小于15米;(三)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大于40米的住宅主要采光面与另一栋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15米,新建区不小于18米。
第二十一条(主采光面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间距)相邻住宅建筑,主采光面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间距:(一)夹角小于或等于60度时,最窄处按第十九条确定;(二)夹角大于60度时,最窄处按第二十条确定。
第二十二条(角与角相对布置时的间距)相邻住宅建筑,角与角相对布置时的间距:(一)两幢建筑均为8层及8层以下,或计算高度均小于或等于24米时:旧城改造区不小于8米,新建区不小于12米;(二)其中的一幢或两幢建筑为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时:旧城改造区不小于12米,新建区不小于15米。
大寒日与冬至日区别

大寒日与冬至日区别【篇一:住宅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所对应的有效日照时间带,以下哪项正确(】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北京市建筑日照计算标准】建筑日照计算标准1 总则1.1 为规范建筑日照计算的数据条件、计算参数、计算过程和结果表达,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计算机对北京市市域内所有城市建设用地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含公寓)、老年人居住建筑、托儿所生活用房、幼儿园生活用房、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医院病房楼等有日照要求的生活居住建筑进行日照计算等工作。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确定为北京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城市建设用地。
日照标准大寒日和冬至日时间

日照标准大寒日和冬至日时间
日照标准大寒日和冬至日时间根据太阳在地球上的位置变化而定,因此每年的具体日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日照标准大寒日是每年的某一天,冬至日也是每年的某一天。
以下是一些常见年份的日照标准大寒日和冬至日时间:
- 2020年日照标准大寒日:1月20日
- 2020年冬至日:12月21日
- 2021年日照标准大寒日:1月20日
- 2021年冬至日:12月21日
- 2022年日照标准大寒日:1月20日
- 2022年冬至日:12月21日
这里列出的日期仅供参考,实际日期可能会有所偏差。
具体的日期可以通过日历或天文观测来确认。
大寒日的日照怎样计算

大寒日的日照怎样计算大寒日的日照怎样计算【篇一:日照分析计算的方法和心得】日照计算的方法和心得一、基本概念1.气候区: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计算日冬至日——12.22 南方大寒日——1.20. 北方3.建筑计算高度:1)坡顶;2)平顶;3)顶部退台;上海市建筑高度计算示意图江苏省建筑高度计算示意图4.太阳高度角和纬度有关,和经度无关纬度越高,高度角越小一天内,中午最大5.日照计算和日照间距日照间距系数日照间距折减系数最小日照间距日照有效时间的折减6.哪些建筑要计算日照高层,小高层住宅低层,多层,(有些地方不要求计算)特殊公建——“老弱病残”——老年人公寓,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病房,残疾人公寓不计算日照的:酒店式公寓,低层住宅多层(因地方而异),loft住宅办公商业等公共建筑上海的规定:《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二十七条:高层居住建筑与低层独立式住宅的间距,在规定范围内保证受遮挡的低层独立式住宅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两小时;与其他居住建筑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一小时第三十条: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上述建筑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3小时;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其间距应保证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
【篇二:北京市建筑日照计算标准】建筑日照计算标准1 总则1.1 为规范建筑日照计算的数据条件、计算参数、计算过程和结果表达,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计算机对北京市市域内所有城市建设用地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含公寓)、老年人居住建筑、托儿所生活用房、幼儿园生活用房、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医院病房楼等有日照要求的生活居住建筑进行日照计算等工作。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确定为北京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城市建设用地。
长春大寒日2小时和1小时日照标准的日照间距系数

长春大寒日2小时和1小时日照标准的日照间距系数【篇一:建筑的日照间距1】国家规定:1994年2月1日起执行的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冬至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一小时或大寒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两小时。
住宅日照间距主要满足后排房屋(北向)不受前排房屋(南向)的遮挡,并保证后排房屋底层南面房间有一定的日照时间。
日照时间的长短,是由房屋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这相相对位置以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
它和建筑所在的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时间有关。
通常以建筑物正南向,当地冬至日(大寒日)正午十二时的太阳高度角作为依据。
根据日照计算,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日照间距约为1-1.7倍前排房屋高度。
一般越往南的地区日照间距越小,往北则越大。
在我们购买房子的时候应该选择那种每栋楼都不是太长的住宅小区,如果楼房的长度过长,后排低层的日照时间就会受到前排楼房的遮挡。
现代住房往往是随着街道的走向依街而建,不同走向的街道获得的日照时间也都不尽相同。
在纬度较低的地区,正南正北朝向的楼群冬季得到的日照数量多,在纬度比较高的地区,比如纬度在35度以北的地区偏东南、偏西南平等布置的居住建筑,比正南向、正北向布局的居住建筑更有利于日照。
在北京一般人都认为正南正北的房子最好,可是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这样说,从日照时数来看,因为纬度不同,太阳的高度角也就不一样,所获得的日照数也不同。
比如:在北京这样的地理位置,对于间距系数为1.7的建筑布局来说,在冬至日,后排低层最多只能享受到大约1小时的日光照射。
但是偏东南或偏西南45度以内的建筑布局却可以享受到4个小时的日光照射。
一般来说,居室建筑的最佳朝向应该是偏西南或偏东南15-30度以内,比较适宜的朝向应该是偏东南或偏西南45度以内。
俗话说阳光是人类健康的源泉。
在我国春联中就常常可以看到“向阳门地春常在”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一个宅地如果能经常得到阳光的照射,家人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健康长寿。
日照标准大寒日

日照标准大寒日【篇一:日照分析规定(2)2015.2社会公示版】《济南市日照分析管理规定》解读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普遍,而高层建筑带来的阳光纠纷事件也越来越多。
如何做到既合理利用有限的城市建设用地,又有效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保障居民合法的采光权,成为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2014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gb/t 50947-2014)对日照分析提出了新要求,我局也计划将日照分析单位的监督管理纳入规划系统征信体系建设中,结合这两方面的变化,《济南市日照分析管理规定》同步进行了修订,在征求了规划行业协会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今天的征求意见稿。
《济南市日照分析管理规定》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济南本地的日照标准我国幅员辽阔,特别是南北纬度差别大,气候相差悬殊,不能简单地采用统一的日照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将我国按气候划分区域,制定出了适合各个地区的日照标准。
济南市作为我国第二气候区大城市,其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当天,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房间获得的日照时间大于等于2小时。
标准中,日照标准日为大寒日,日照计算单位为每套住宅(以“户”为单位),日照时长为2小时。
我国居住区设计规范中,采用了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
冬至日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是更为严格的日照标准日。
过去,我国有关文件曾规定“冬至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一小时”。
但从实施情况看多数城市冬至日前后首层有一个月至两个月无日照,因而,多数城市无法以冬至日为标准日,而只能采用大寒日为标准日。
但是,老年人公寓和医院病房楼、中小学教学楼等对日照有特殊要求的建筑采用冬至日作为标准日。
现行的日照分析过程中以窗户为单位进行分析,但最终是以“户”为单位考虑日照影响并作出最终结论。
也就是说,个别窗户可能不满足日照标准,但一套住宅内有一个窗户满足大寒日2小时,这套房子就达到日照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