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黑客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黑客技术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56bd8b5b0717fd5360cdcaf.png)
• 1998 年 8 月暴发了东南亚金 融危机,并且在一些地区发 生了严重的针对华人的暴乱, 当时残害华人的消息在新闻 媒体上报道到后,国内计算 机爱好者怀着一片爱国之心 和对同胞惨遭杀害的悲痛之 心,纷纷对这些行为进行抗 议。中国黑客对这些地区的 网站发动了攻击,众多网站 上悬挂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五星红旗。当时黑客代表组 织为“绿色兵团”。
第三代
第3代(2000~),这一代黑客主要由在校学生组成 ,其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与第1代、第2代相差甚远 ,大都只是照搬网上一些由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和 攻击手法。现在网络上所谓的入侵者也是由这一代 组成。但是领导这一代的核心黑客还是那些第1代、 第2代的前辈们。 这一代兴起是由2001年4月的一起撞机事件引发,黑 客代表组织为“红客联盟”、“中国鹰派”。
黑客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计专1461
王茂森
黑客概述
• 黑客最早始于20 世纪50年代,最早的计算机1946年在宾夕法尼 亚大学出现,而最早的黑客出现于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也 有。最初的黑客一般都是一些高级的技术人员,他们热衷于挑战、 崇尚自由并主张信息的共享。 • 1994 年以来,因特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自 由和无限的财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 方面都越来越网络化,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 可以说,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已成为物质和能量以外维持人 类社会的第三资源,它是未来生活中的重要介质。随着计算机的 普及和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黑客也随之出现了。
黑客简介
• “黑客”一词由英语Hacker英译而来,是指专门研究、发现计算 机和网络漏洞的计算机爱好者。他们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 而产生成长。黑客对计算机有着狂热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他们 不断地研究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发现计算机和网络中存在的漏洞, 喜欢挑战高难度的网络系统并从中找到漏洞,然后向管理员提出 解决和修补漏洞的方法。
黑客攻防
![黑客攻防](https://img.taocdn.com/s3/m/12bc12e8998fcc22bcd10da5.png)
1 黑客攻击的动机及步骤
黑客攻击的步骤
3)实施攻击
攻击者通过上述方法找到系统的弱点后,就可以对系统实施攻击。 攻击者的攻击行为一般可以分为以下3种表现形式: (1) 掩盖行迹,预留后门
攻击者潜入系统后,会尽量销毁可能留下的痕迹,并在受损害系统中 找到新的漏洞或留下后门,以备下次光顾时使用。
(2) 安装探测程序
为了避免被发现,在入侵完毕后需要及时清除登录日志及其他相关日 志。 11
1 黑客攻击的动机及步骤
黑客攻击的步骤
1)收集信息和系统扫描
(1) 收集要攻击目标系统的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目标系统的位置、路由、目标系统的结构及技术 细节等。可以用以下的工具或协议来完成信息收集。Ping程序、 Tracert程序、Finger协议、DNS服务器、SNMP协议、whois协 议。
攻击者可能在系统中安装探测软件,即使攻击者退出去以后,探测软 件仍可以窥探所在系统的活动,收集攻击者感兴趣的信息,如:用户 名、账号、口令等,并源源不断地把这些秘密传给幕后的攻击者。
(3) 取得特权,扩大攻击范围
攻击者可能进一步发现受损害系统在网络中的信任等级,然后利用该 信任等级所具有的权限,对整个系统展开攻击。如果攻击者获得根用 户或管理员的权限,后果将不堪设想。
14
实例演示
一、信息收集
15
实例演示
1 、获取 地址信息 获取IP地址信息 获取 直接打开DOS窗口,然后使用“ping www.***.com”获取该网站的真实IP地址
16
实例演示
2、初步获取端口开放情况 初步获取端口开放情况
使用“sfind.exe –p 61.*.*.218”命令来获取该职 校服务器的端口开放情况,如图3所示,该服务器开 放了21、80以及3389端口,通过端口扫描可以初步 判断为该服务器为Windows系列。 Windows
信息安全论文——浅谈黑客
![信息安全论文——浅谈黑客](https://img.taocdn.com/s3/m/dd27a7264b35eefdc8d333fc.png)
浅谈黑客厦门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陈婕24320102202429乔惠玲24320102202553一.黑客的简介及历史发展(一)黑客的定义黑客是(Hacker)的音译,黑客的真正含义是“电脑技术上的行家或热衷于解决问题、克服限制的人。
”美国排名前三位的网络安全公司,其创始人都是原来有名的“黑客”。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也是黑客出身。
黑客是这样形容自己的:(1)黑客的思维是敏捷的,有着富有创造力的头脑和很强的记忆力。
(2)通常黑客是刻苦专注的,有很高的工作激情,并在其中享受乐趣,把工作当作一种刺激性的消遣而非一份苦差事。
(3)黑客们通常乐于助人,并有着团体协作和互相学习的精神。
(4)黑客极富感情,往往会有传奇般的恋爱经历或者浪漫故事,他们喜欢有思想有独特见解的人,不喜欢接近虚华的人,并尊敬各种有能力的人。
(4)艺高胆大,才高气斗,黑客相对爱好自由,但决不是不受约束胡作非为的人,他们天性上是反对独裁的,所以任何独裁和霸权的行为都会被挑战。
(二)黑客文化的发展黑客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
一些才华横溢的学生结成不同的课题小组,通宵达旦地在实验室操作机器,抓住瞬间的思想灵感去尽情地发挥对解决难题充满了由衷的热爱。
20世纪60年代,黑客代指独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利用分时技术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执行多道程序,扩大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范围。
20世纪70年代黑客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他们发明并生产了个人计算机,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并提出了计算机为人民所用的观点。
20世纪80年代,黑客的代表是软件设计师。
这一代的黑客为个人电脑设计出了各种应用软件。
同一时期,随着计算机重要性的提高,大型数据库越来越多,信息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黑客开始为信息共享而奋斗,他们频繁入侵各大计算机系统,在提升互联网共享精神的同时,也给网络的发展注入了众多不稳定的因素。
网络安全发展历程
![网络安全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fab4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c.png)
网络安全发展历程网络安全发展历程1.互联网安全的起步阶段互联网安全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互联网规模较小,主要用于学术研究和军事用途。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安全威胁来自于电脑、网络蠕虫和黑客攻击等。
1.1 电脑和网络蠕虫电脑是指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且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的恶意程序。
早期的电脑主要传播方式为软盘、CD.ROM等可移动介质。
1988年,莫里斯蠕虫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这是互联网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安全事件。
1.2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未经许可进入计算机系统并获取或破坏数据的行为。
在互联网起步阶段,黑客攻击主要集中在个人电脑上,例如猜测密码、利用漏洞进行非法访问等。
2.互联网扩张与安全挑战随着互联网的扩张,网络安全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此阶段互联网的规模扩大,用户数量增加,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2.1 和的大规模传播随着电子邮件的广泛应用,和开始通过邮件传播,并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力。
举例来说,2023年的“爱信”通过电子邮件的附件进行传播,感染了全球数百万计算机系统。
2.2 网络钓鱼和仿冒网站网络钓鱼是指通过伪造电子邮件、网站等手段,引诱用户泄露个人敏感信息的行为。
仿冒网站则是指伪装成合法网站,骗取用户登录信息或进行诈骗活动。
这些针对用户的攻击手段开始变得日益成熟和普遍。
3.企业安全和网络犯罪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企业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同时,网络犯罪也随之崛起,对公司和个人的资产和隐私造成严重威胁。
3.1 企业内部安全漏洞企业内部安全漏洞是指由于员工的疏忽、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安全问题。
例如,在此阶段,社交工程攻击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黑客通过与员工进行交流获取密码或敏感信息。
3.2 黑客攻击的增多与升级黑客攻击逐渐从个人电脑转向企业网络,攻击方式也更加高级和复杂。
例如,勒索软件通过加密用户数据并勒索赎金,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问题。
4.国家网络安全与国际合作随着互联网在国家间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家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黑客技术
![黑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16e5c05c281e53a5802ff5d.png)
如何看待黑客技术内容提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及电脑、网络的日益普及,黑客行为正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如何看待和引导黑客行为就成了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之道应从分析黑客行为原因、加强网德教育、加强法律宣传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黑客黑客技术黑客攻击如何看待黑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问题.黑客攻击与计算机病毒一起构成了对网络安全的重大挑战,使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十分脆弱.网络的安全要求我们了解黑客攻击的原理和手段,以便有针对性地部署防范手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本文将介绍黑客的概念和起源、黑客入侵与攻击,以及对黑客技术的看法.一、黑客的概念及其起源一提到黑客,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在人们眼中,黑客是一群聪明绝顶,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门心思地破译各种密码,以便偷偷地、未经允许地打入政府、企业或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窥视他人的隐私.那么,什么是黑客呢?《公安辞典》将其定义为“采取非法手段躲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访问控制,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人”.黑客(Hacker),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一般认为最早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出现.早期的黑客技术水平高超、精力充沛,他们热衷于挑战难题.直到20世纪60至70年代,黑客一词仍然极富褒义,用来称呼那些智力超群、独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全身心投入计算机技术,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探索.黑客推动了个人计算机革命,倡导了现行的计算机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计算机技术的壁垒,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贡献.高水平的黑客通常精通硬件和软件知识,具有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的能力,本身并不是仅仅代表着破坏.因此直到目前,对黑客一词本身并未包含太多的贬义.日本在《新黑客词典》中对黑客的定义是“黑客是喜欢研究软件程序的奥秘,并从中增长其个人能力的人.他们不想绝大多数计算机使用者那样,之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允许了解的一小部分知识. ”但是,由于黑客对计算机过于着迷,常常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开玩笑或搞恶作剧,突破网络的防范而闯入某些禁区,甚至干出违法的事情.黑客凭借过人的电脑技术能够不受限制地在网络里随意进出,尤其是专门以破坏为目的的“骇客”的出现,是计算机黑客技术成为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一大危害.近年经常有黑客破坏了计算机系统、泄漏机密信息等事情发生,侵犯了他人的利益,甚至危害到国家的安全.黑客的行为总体上看涉及到系统和网络入侵以及攻击.网络入侵以窃用网络资源为主要目的,更多是由黑客的虚荣心和好奇心所致;而网络攻击总体上主要以干扰破坏系统和网络服务为目的,带有明显的故意性和恶意目的.随着黑客群体的扩大,黑客从行为上、目的上出现了分化.从行为和动机上划分,黑客行为有“善意”和“恶意”两种:即所谓的白帽(White Hat)黑客和黑帽(Black Hat)黑客.二、黑客的入侵与攻击对于企业网络来说,网络攻击的来源可能是企业内部心怀不满的员工、外部的网络黑客,甚至是竞争对手.攻击者可以窃听网络上的信息,窃取用户的口令、数据库的信息,还可以篡改数据库的内容,伪造用户身份和签名.更有甚者,攻击者可以删除数据库的内容,摧毁网络服务系统,散布计算机病毒,使整个企业网络陷入瘫痪.黑客攻击往往来自网络外部,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攻击变得更加容易,攻击的时间和手段更加难以预测.外部黑客的攻击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可能因为一种新的攻击手段出现,是黑客们很想一试身手.近年来,黑客攻击以规模化出现,网络安全防范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的首要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业务已由单机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企业复杂的内部网、企业外部网、全球互联网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在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接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但在连接信息能力、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无法避免的遭受了一系列的黑客攻击.近年来国内网络攻击更是日益严重,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即使处理协调中心(CNCERT)统计,2009年11月,一个月时间内我国大陆地区被篡改网站的数量就达到了5000多个.各国政府、IT厂商和业界同仁饱受黑客攻击的折磨,在对一系列网络攻击事件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开始思考网络安全问题,并采取了必要的活动.安全技术专家们提出了很多防范黑客的建议,包括部署防火墙、防毒工具、杀毒服务、入侵检测、按时备份、及时升级、打补丁等等.三、黑客攻击的动机及其成功的原因随着技术的发展,黑客及黑客技术的门槛儿逐步降低,使得黑客技术不再神秘,也并不高深.一个普通的网民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也可以成为一名黑客,这也是近年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尤其在Internet上,自动化工具使得网络攻击越来越容易,计算能力和网络带宽成本降低,还有网站和主机系统众多,可供攻击的目标主机在呈指数增长,入门级的黑客只要付出很少的代价即可进行网络攻击尝试.另一方面,国际社会普遍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定,而面对跨越国界的黑客攻击,缺少有效的国际合作打击黑客的协作模式,使得即使造成了重大损失的黑客行为也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一)黑客攻击的动机1.技术好奇心.黑客攻击最大的动机来自于好奇心,他们对计算机及网络感到好奇,希望通过探究这些网络内部的结构和机理,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如何能最大限度的突破限制访问各种内容.2.提高个人威望.黑客通常具有很强的虚荣心,希望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技术,比如进入别人电脑修改一下文件和系统,以展示自己的技术和能力.3.智力挑战.为了向自己的智力和计算机水平极限挑战,或为了向他人炫耀证明自己的能力,还有些甚至为了好玩和恶作剧进行黑客攻击,这是许多黑客入侵或破坏的主要原因,除了有提高水平的目的外还有些探险的感觉.4.窃取信息.部分黑客在Internet 上监视个人、企业及竞争对手的活动信息及数据文件,以达到窃取情报的目的.5.报复心理.部分黑客由于对加薪、升职、表扬等制度有意见而对雇主心存不满,认为自己没有受到重视和尊重,因此通过网络攻击行为反击雇主,也希望借此引起别人的注意.6.获取利益.有相当一部分计算机黑客行为是为了盈利和窃取数据,盗取他人的QQ、网游密码等,然后从事商业活动,取得个人利益.7.政治目的.黑客往往会针对自己个人认为的敌国展开网络的攻击和破坏活动,或者由于个人及组织对政府不满而进行破坏活动.这类黑客的动机不是获利,而是为了发泄政治不满,一般采用的手法包括更改网页发泄情绪、植入电脑病毒破坏电脑系统等.(二)黑客攻击成功的原因系统的安全隐患是黑客入侵的主要原因,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各种安全机制、策略和工具被研究和应用.然而,即使使用了各种安全工具,网络安全仍然隐患很多.总体来看,黑客可利用的系统安全隐患包括网络传输和协议的漏洞、系统的漏洞、管理的漏洞,甚至还包括不完善的人为因素.这些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任何安全机制都有应用范围和环境限制.企业和个人采用的各种安全防范手段,都存在应用范围问题.2.安全工具的使用效果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安全工具往往包含了复杂的设置过程,使用者决定了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正当的设置就会产生不安全因素.3.传统安全工具无法防范系统的后门.防火墙很难考虑系统后门等安全问题,多数情况下,防火墙很难察觉这类入侵行为.4.心态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和系统BUG.即使系统没有有意设置的后门,但只要是一个程序,就可能存在BUG和漏洞,甚至连安全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漏洞.5.黑客的攻击手段在不断地更新,新的工具不断地出现.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太慢,绝大多数情况需要人为参与才能发现以前未知的安全问题,使得安全人员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总是反应太慢.当安全工具刚发现并解决某方面的安全问题时,其他安全问题又会出现.因此,黑客总是可以使用全新的、先进的、安全工具不知道的手段进行攻击.黑客攻击网络的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分析和研究何况活动的规律和采用的技术,对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防止网络犯罪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另外,黑客技术室一把双刃剑,通过它既可以非法入侵或攻击他人的电脑,又可以了解系统的安全隐患以及黑客入侵的手段,掌握保护电脑、防范入侵的方法.参考文献1.周明全吕林涛李军怀等编著《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第二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2.王克聂德民著,青少年黑客的心理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浙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
黑客介绍
![黑客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bbec57149649b6648d747d9.png)
前言
▪ 提起黑客,总是那么神秘莫测。在人们眼中,黑
客是一群聪明绝顶,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门心 思地破译各种密码,以便偷偷地、未经允许地打 入政府、企业或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窥视他人的 隐私。这群“电脑捣乱分子”尤其喜欢在夜间连 上调制解调器开始在网上寻找目标,象一群怯光 的蝙蝠,扇翅滑过城市黑暗的夜,穿行于广袤无 垠的网络空间。 其实,黑客成为人们眼中“电脑 捣乱分子”的代名词,只是近几年的事。黑客的 产生与变迁,有一语难以概之的复杂背景,并且 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一部“黑客史” 其实就是一部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 三种方法:
▪
一是通过网络监听非法得到用户口令
▪
二是在知道用户的账号后(如电子邮件@前
面的部分)利用一些专门软件强行破解用户口令
▪
三是在获得一个服务器上的用户口令文件
(此文件成为Shadow文件)后,用暴力破解程
序破解用户口令
▪ 2、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
▪ 它常被伪装成工具程序或者游戏等诱使用户打开
▪ 4、电子邮件攻击
▪ 电子邮件攻击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电子
邮件轰炸和电子邮件“滚雪球”,用伪造的IP 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向同一信箱发送数以千计、 万计甚至无穷多次的内容相同的垃圾邮件,致 使受害人邮箱被“炸”,严重者可能会给电子 邮件服务器操作系统带来危险,甚至瘫痪 。
▪ 二是电子邮件欺骗,攻击者佯称自己为系统管
▪ 6、网络监听
▪ 网络监听是主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主机可以接受到本网段在同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 的所有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的发送方和接受方 是谁。此时,如果两台主机进行通信的信息没有 加密,只要使用某些网络监听工具,例如sniffit for linux 等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截取包括口令和帐 号在内的信息资料。虽然网络监听获得的用户帐 号和口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监听者往往能够 获得其所在网段的所有用户帐号及口令。
网络安全发展历史回顾安全演变过程
![网络安全发展历史回顾安全演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e109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8.png)
网络安全发展历史回顾安全演变过程网络安全发展历史回顾: 安全演变过程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显。
网络安全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本文将回顾网络安全发展的历史,探讨安全演变的过程。
第一阶段:网络的初创时期(1970年代末 - 1990年代)网络的初期阶段,主要关注的是网络的搭建与功能实现。
此时的网络规模相对较小,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访问控制方面。
最著名的早期安全措施是密码学的应用,例如1977年出现的RSA加密算法。
虽然有了加密算法提供的保护,但由于网络规模有限,安全问题相对简单,整个安全体系尚未形成。
第二阶段:黑客与病毒的兴起(1990年代 - 2000年代)进入19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黑客和病毒开始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黑客通过攻击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来获取非法利益或满足破坏欲望。
著名的黑客事件有1999年的“Melissa”病毒和2000年的“爱信”病毒。
为了应对黑客和病毒的威胁,安全专家们开始研究和开发防御系统。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等技术逐渐成熟。
同时,安全意识开始普及,人们开始关注密码强度、安全意识教育等问题。
第三阶段:网络攻击的进一步复杂化(2000年代 - 今)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攻击手段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
网络犯罪行为不仅仅局限于黑客攻击,还包括网络诈骗、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等。
在这个阶段,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重要的战略问题。
为了应对这种形势,网络安全领域相继出现了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比如,加强了网络边界防护,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DDoS攻击防护等。
同时,也涌现出了新兴的安全技术,如云安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移动应用程序的审计和评估等新兴技术逐渐成熟,以应对移动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
hack之道 -回复
![hack之道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dcc800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c.png)
hack之道-回复“hack之道”:揭秘黑客的技术与方法导语:黑客,这个词通常给人一种神秘、迷人的感觉,很多人对于黑客都充满了好奇,并期望能够了解他们的技术与方法。
本文将以“hack之道”为主题,一步一步揭秘黑客们的秘密,为读者们提供一份全面的了解与参考。
第一步:理解黑客的定义与分类黑客一词最初起源于计算机技术领域,通常泛指具有高超编程技艺的个体或群体,他们擅长发现和利用系统漏洞,以获取非授权的访问权。
根据其行为与动机的不同,黑客可以被分为三类:白帽黑客、灰帽黑客和黑帽黑客。
白帽黑客指的是那些经过合法授权,利用自身技术来发现并修复系统漏洞的黑客。
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被广泛接受并受到尊重。
灰帽黑客则介于白帽黑客与黑帽黑客之间,他们可能会进行一些非法的行为,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揭露系统的安全漏洞,并帮助相关企业或组织修复这些漏洞。
黑帽黑客则是指那些利用技术手段来破坏系统安全、非法获取信息或实施攻击的个体或群体,他们的行为通常是违法的并对他人造成了损失。
第二步:了解黑客技术的基础知识黑客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领域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黑客技术的基础知识:1. 编程语言:黑客需要懂得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C++、Java 等,以强化他们的技术能力。
2. 操作系统与网络:黑客需要熟悉各种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 等)以及网络协议,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3. 漏洞与攻击技术:黑客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的系统漏洞,如SQL注入、缓冲区溢出等,并掌握相应的攻击技术。
4. 密码学与加密算法:黑客需要了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与常用的加密算法,以便分析和破解密码。
第三步:追踪黑客的攻击步骤黑客攻击通常分为几个步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步骤来掌握他们的攻击方式:1. 侦察与信息收集:黑客会对目标系统进行侦察,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目标的IP地址、开放端口、系统架构等。
2. 漏洞扫描与探测:黑客会利用各种扫描工具,对目标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探测,找到存在的系统漏洞以及可以利用的攻击面。
黑客的介绍
![黑客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c7f766dfe4733687e21aa86.png)
黑客黑客是一个中文词语,皆源自英文hacker,随着灰鸽子的出现,灰鸽子成为了很多假借黑客名义控制他人电脑的黑客技术,于是出现了“骇客”与"黑客"分家。
2012年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的电影《骇客(Hacker)》也已经开始使用骇客一词,显示出中文使用习惯的趋同。
实际上,黑客(或骇客)与英文原文Hacker、Cracker等含义不能够达到完全对译,这是中英文语言词汇各自发展中形成的差异。
Hacker一词,最初曾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逐渐区分为白帽、灰帽、黑帽等,其中黑帽(black hat)实际就是cracker。
在媒体报道中,黑客一词常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而与黑客(黑帽子)相对的则是白帽子。
定义黑客(大陆和香港:黑客;台湾:骇客,英文:Hacker),通常是指对计算机科学、编程和设计方面具高度理解的人。
[1]“黑客”也可以指:●在信息安全里,“黑客”指研究智取计算机安全系统的人员。
利用公共通讯网路,如互联网和电话系统,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载入对方系统的被称为黑帽黑客(英文:black hat,另称cracker);调试和分析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白帽黑客(英语:white hat)。
“黑客”一词最早用来称呼研究盗用电话系统的人士。
●在业余计算机方面,“黑客”指研究修改计算机产品的业余爱好者。
1970年代,很多的这些群落聚焦在硬件研究,1980和1990年代,很多的群落聚焦在软件更改(如编写游戏模组、攻克软件版权限制)。
●“黑客”是“一种热衷于研究系统和计算机(特别是网络)内部运作的人”。
[1]泛指擅长IT技术的人群、计算机科学家。
Hacker们精通各种编程语言和各类操作系统,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而产生成长。
“黑客”一词是由英语Hacker音译出来的,这个英文单词本身并没有明显的褒义或贬义,在英语应用中是要根据上下文场合判断的,其本意类似于汉语对话中常提到的捉刀者、枪手、能手之类词语。
中国黑客年代史
![中国黑客年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4d366eeb19e8b8f67c1cb9b4.png)
中国黑客年代史黑客人物 2007-06-16 01:34 阅读28 评论0字号:大中小图片:黑客们的反应与大众正好相反。
听到=0>"红盟"解散的消息后,一个叫大鹰的黑客说,"那群小孩儿长大了。
"从1994年中国邮电部对普通客户开放网络服务算起,中国的网龄已过10岁,中国黑客的年龄还要更长久些。
199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院建设了一个试验性质的网络,开通不久,一名欧洲黑客发现了这个陌生的地址并闯进来,成为中国第一个黑客案例。
1996年,为数不多的中国人开始尝试建立BBS。
这一年,英国17岁的女中学生莱安诺·拉斯特凭想象写出的《骇客帝国》,成为那一年的畅销书,"hacker"这个词传入中国,被译为"黑客"。
次年,中国最老牌的黑客组织"绿色兵团"成立,黑客从此有了自己的江湖。
真正的黑客追求的是技术,极少人懂得他们世界的语言。
1998年,一件意外的事件使中国黑客浮了上来。
当年5月,印度尼西亚发生排华事件,直到8月,一部分相关的图片和报道才通过互联网传到了中国,一群愤怒的黑客决定对向印尼网站发起攻击。
这次攻击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和赞许,为次年的中美黑客大战打下良好基础。
fC5qR D`X fU7 Qt Q1999年5月8日美国"误炸"中国驻南使馆后,中国网民向白宫投掷了大量的垃圾邮件阻塞网路,并成功图改了部分美国军方网页。
在这次行动中,一位黑客赋予了这个群体新的颜色--象征着革命的红色,还发明一个对应的英文单词"honker",意为"爱国的黑客"。
[ *\^D B5PKk w1999年正是网络泡沫年,黑客在这阵势不可挡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泛起了泡沫,一群技术刚刚起步的黑客开始建设自己的黑客网站。
从1999年到2000年,"中国黑客联盟"、"中国鹰派"、"中国红客联盟"等一大批黑客网站兴起,带来了黑客普及教育。
黑客起源
![黑客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5597a311650e52ea551898e3.png)
他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第一台分时小型电脑诞生, ARPAnet 实验也刚展开的年代,那时有一个由程序设计 专家和网络名人所组成的, 具有分享特点的文化社群。这 种文化的成员创造了 “hacker” 这个名词。黑客们建立 了 Internet。黑客们发明出了现在使用的 UNIX 操作系统。 黑客们使 Usenet 运作起来, 黑客们让 WWW 运转起来。 如果你是这个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对这种文化有所贡献, 而且这个社群的其它成员也认识你并称你为 hacker, 那么 你就是一位黑客。 (hacker原意是指用斧头砍材的工人,最早被引进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九:罗伯特·莫里斯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十:凯文·米特尼克
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他由 于只有十几岁,但却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所以他被人称为是“迷失在网络 世界的小男孩”。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还买不起自己的计算机,他只能赖在一家卖无线 电的小商店里,用那里的样品及调制解调器来拨号到其它计算机。 出演了在2001年黑客大会上播放的记录片《释放凯文》。他还在美国 广播公司的化名节目中担任了一名中央情报局的计算机专家:在扮演这个 角色的时候,他只被允许使用道具计算机。 70年代末,13岁的他还在上小学,就喜欢上业余无线电活动,中学老 师一致认为他是一个聪明、有前途的孩子,直到有一天发现他使用计算机 闯入其他学校的网络。这样的行为当然不可饶恕,他因此而退学。 没有约束的他野心更加膨胀,他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 图破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不久,年仅15岁的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 系统"的主机内,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 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这确实是黑客历史上一 次经典之作。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39105aad02de80d4d8407b.png)
2001年中美黑客大战期间:美国白宫主页被攻破
2002年6月:美国白宫主页被攻破
已经有了众多公开售卖SHELL的站点
“挂马式”攻击的案例分析
• 中国招商引资网 / 站点最下方被填加恶意连接,是一次典型 的挂马式攻击。 • /about_us/image/ic yfox.htm
什么是网络钓鱼?
工行后续事件的追踪 涉案金额惊人
垃圾邮件与反垃圾邮件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
“流氓软件”无空不入
陕西地震网被黑
• 5月29日晚上,陕西省地震局网站上突然出现这 样一条醒目的信息,瞬间引发网民惶恐。这是黑 客攻击陕西省地震局网站发布的一条虚假信息, 它给当地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破坏和冲击。
• 电话飞客
– 蓝匣子 – 1990年AT&T瘫痪事件
黑客?攻击者
• 罗伯特· 莫里斯
• 凯文· 米特尼克
罗伯特•莫里斯
• 1988年,莫里斯蠕虫病毒 震撼了整个世界。由原本 寂寂无名的大学生罗伯特· 莫里斯制造的这个蠕虫病 毒入侵了大约6000个大学 和军事机构的计算机,使 之瘫痪。此后,从CIH到美 丽杀病毒,从尼姆达到红 色代码,病毒、蠕虫的发 展愈演愈烈。
六省断网事件
• 介绍:链条的传导大致为:黑客攻击对手,在无法快速攻 破的情况下,直接破坏了对方的DNS系统;受攻击的网站 正好与暴风影音一起位于DNSPod的服务器上,由于暴风 影音的终端数量巨大,并且加上暴风的广告弹窗、升级请 求频繁,引发了安装暴风影音的PC用户频繁发起巨量的 解析请求,这些请求在超出DNSPod承受能力后,溢到电 信的其他服务器,导致机房其他的服务器被大量请求;服 务器流量异常,引起服务器所在地的电信部门警觉,并随 后关闭了DNSPod的服务器,这导致更多流量的暴风访问 请求溢出;与此同时,由于DNSPod的服务器上为近30万 个网站提供域名解析,导致这些网站都无法正常访问。 • 特点:链条起点是一些游戏私服网站互相之间发起的攻击
黑客常用的系统攻击方法
![黑客常用的系统攻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7c8cfbfab069dc50220116.png)
黑客发展的历史
黑客的叫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 的实验室,源于一种共享的网络精神。黑客通过网 络,将自己开发的软件免费提供给大家使用,像许 多熟知的免费软件都是由这个时代的黑客开发的。 后来,有些人利用手中掌握的“绝技”,借鉴 盗打免费电话的手法,擅自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 干起见不得人的勾当。近年来,随着Internet在全 球的飞速发展,各种恶性的非法闯入事件更是频频 发生,对世界各国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 胁。于是,cracker出现了。 传统意义上的hacker和cracker最大、最根本 的区别在于: hacker具有创造性,而cracker具有 破坏性的。
常用的SNIFF
(1)windows环境下 :图形界面的SNIFF netxray sniffer pro (2)UNUX环境下 :UNUX环境下的sniff可 以说是百花齐放,他们都有一个好处就是发 布源代码,当然也都是免费的 。 如sniffit,snoop, tcpdump, dsniff Ettercap(交换环境下)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分类
1.一般的端口扫描器 2.功能强大的特殊端口扫描器 3. 其他系统敏感信息的扫描器
扫描器主要功能列举
检测主机是否在线; 扫描目标系统开放的端口,测试端口的服务; 获取目标操作系统的敏感信息; 破解系统口令; 扫描其他系统敏感信息。
扫描器原理-预备知识
router
Switch的MAC地址表
switch
普通用户A IP:10.1.1.2 MAC: 20-53-5243-00-02
Username: herma009<cr> Password: hiHKK234 <cr>
1黑客入侵
![1黑客入侵](https://img.taocdn.com/s3/m/18b40c5e767f5acfa1c7cdb7.png)
9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地址码,书写和记忆很不方便 “点分十进制”表示:用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一个IP地 址,每个十进制数对应 IP地址中的8位(1个字节),相 互间用小数点 “ .” 隔开。 例如:
点分十进制表示 26.10.35.48 130.24.35.68 202.119.23.12 二进制表示 00011010 00001010 00100011 00110000 11000110 01110111 00010111 00001100 10000010 00011000 00100011 01000100 B类地址 C类地址
ADSL Modem 以太网网卡
26个上行子通道
224个下行子通道
原理:频分多路复用 + 数字调制
传输速率:
上传: 64kbps~256kbps 下行速度: 1~8Mbps
ADSL MODEM 以太网卡 分离器 (滤波器)
语 音 频 道 4kHz
频率 25.875kHz 1.104MHz 138kHz 4.3125kHz的子通道 上行通道 下行通道
我国对二级域名的规定:
机构类别域名: ac科研机构, com企业,net网络服务机构,
org非营利性组织,edu教育机构,gov政府部门
行政区域域名: 例:bj北京,sh上海,js江苏
19
因特网的域名空间
为避免域名重复,因特网的域名空间划分为许多不同的域, 每个域又分若干子域,从而构成因特网的域名空间
3G无线网卡
注:我国3G移动通信有3种技术标准(中国移动的TD-SCDMA、中国电信的 CDMA2000和中国联通的WCDMA),他们各自使用专门的上网卡,相互并不兼容。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三):网络攻击的历史演变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三):网络攻击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5d9dd2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2.png)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三):网络攻击的历史演变网络攻击是指针对网络系统、设备和数据的恶意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攻击呈现出不断演变的趋势,不断出现新的攻击手段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网络攻击的历史演变,让我们了解攻击者是如何进攻并威胁到网络安全的。
历史上的网络攻击1.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黑客是指热衷于计算机技术,并试图突破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人。
这些黑客主要通过寻找并利用系统的漏洞和脆弱性来获取非法访问权限。
他们可以窃取敏感信息、破坏数据、篡改网站内容等。
黑客攻击对于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并促使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
2. 病毒和蠕虫攻击在20世纪80年代,病毒和蠕虫攻击成为网络中的主要威胁之一。
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感染其他计算机的恶意程序,而蠕虫是一种能够自行扩散并在网络中传播的恶意代码。
这些恶意程序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破坏文件、占用系统资源、传播恶意软件等。
病毒和蠕虫攻击的出现使得网络安全变得更为复杂,用户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 DDoS攻击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指通过大量恶意请求将目标系统超负荷的一种攻击方式。
这种攻击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网站开始被黑客团体使用以挑衅和迫使目标系统的崩溃。
DDoS攻击可以通过利用大量僵尸网络(或称为僵尸网)来实现,从而使目标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这种攻击对于网站运营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它可能导致网络瘫痪或服务不可用。
4. 钓鱼攻击钓鱼攻击是一种通过虚假的电子邮件、信息或网站来诱使用户泄露敏感信息的攻击方式。
这种攻击形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攻击者会伪装成可信来源发送电子邮件,骗取受害者的账号、密码、信用卡信息等。
钓鱼攻击由于其高度的欺骗性和隐蔽性,使得其成为了一个常见且危险的网络攻击手段。
网络攻击的演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攻击也在不断演变。
黑客行业发展史总结汇报
![黑客行业发展史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cf3ce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b.png)
黑客行业发展史总结汇报黑客行业发展史总结黑客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计算机诞生之初。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黑客行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黑客行业的起源、发展阶段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总结其重要影响和挑战。
起源阶段黑客一词最初的含义并非负面,而是指技术高超的计算机程序员。
最早的黑客们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提升计算机性能和解决问题。
他们对技术的追求和开放的共享精神,为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阶段黑客行业在20世纪70年代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那个时候,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推动了黑客行业的发展,并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此时,黑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被归结为“信息自由流通”和“开放共享”,其代表性组织如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和霍姆斯电脑俱乐部在技术研究和社区合作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黑客行业的形象在80年代发生了改变。
一些黑客开始利用其技术知识进行恶意活动,如盗取他人信息、破坏系统和网络。
这些人被称为“黑帽子”黑客,与之相对的是道德黑客或“白帽子”黑客,他们使用技术来帮助保护系统和网络安全。
19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全球信息化的加速,黑客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网络攻击和入侵事件频发,这使得黑客行业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一些大型组织和国家开始重视黑客技术,发展了一支专业化的网络攻击团队,用于战略、政治或商业目的。
黑客们的技术也日益复杂和难以防范,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和严重。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黑客行业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黑客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可能进一步提升黑客攻击的效率和威力。
同时,随着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黑客行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法律制约。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黑客行业需要加强自律与合法性。
道德黑客应当积极参与合法的安全测试和漏洞报告,帮助提高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
我对黑客的看法
![我对黑客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90390f763231126edb1160.png)
我对黑客的看法摘要:一般认为,黑客起源于20世纪50世纪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解决难题。
在那个年代,计算机系统是非常昂贵的,只存在于各大院校与科研机构,技术人员使用一次计算机需要很复杂的手续,而且计算机的效率也不是很高,为了绕过一些限制,最大限度地使用利用这些昂贵的计算机,最初的程序员们就写出了一些简洁高效的捷径程序,这些程序往往较原有的程序系统更完善,而这种欣慰为便被称为“Hack”。
“Hacher”一词就源于此,指从事Hack的人。
20世纪60、70年代,黑客一词极富褒义,用于指代那些独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
他们智力超群,对计算机全身心投入,从事黑客活动意味着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是这些黑客,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倡导了现行计算机的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开朗个人计算机的先河,提出了“机为人名所用”的观点,他们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英雄。
【1】对计算机的真正认知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r,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
黑客所做的不是恶意破坏,他们是一群纵横于网络上的技术人员,热衷于科技探索、计算机科学研究。
由于媒体的宣传,“黑客”的名声已经非常恶劣了。
“黑客”一词让人们联想到恶意用户能攻击普通用户、诈骗勒索一些企业、窃取信息,甚至摧毁经济或者侵入军用计算机系统引发战争。
无可否认,确实有很多心怀不轨的黑客,但他们只是黑客群体中很小的一部分。
电脑黑客这个词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首次出现的。
黑客一般是程序员——那些忙忙碌碌写代码的人。
黑客们是些理想家,他们总能找到用电脑的新方法、总能编出别人做不出来的程序。
他们是计算机业界的先锋,从小应用程序到操作系统他们都能开发。
按照这个定义的话,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亚克都算是黑客了——他们看到了计算机的潜能,并创造性地实现了这些潜能。
黑客文化与网络安全
![黑客文化与网络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fd67fe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7.png)
黑客文化与网络安全黑客文化是指一种非常人所能接受的网络文化和思维方式,强调对网络的自由探索和技术创新。
然而,由于黑客活动往往涉及到违法行为和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黑客文化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争议。
黑客文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初衷是探索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黑客的活动逐渐演变成了网络攻击和破坏的手段。
黑客活动包括入侵计算机系统、攻击网站、窃取个人信息等,这些行为给个人、企业和政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与黑客文化相对的是网络安全,它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侵入的技术和措施。
网络安全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等多种方式来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安全。
虽然黑客文化和网络安全是两个相对矛盾的概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又有一定的联系。
一方面,黑客们通过攻击和破解网络系统来发现系统漏洞,并向相关机构报告以帮助修复系统。
这种被称为“白帽子黑客”的行为有助于提升网络安全,使系统能够更好地抵御真正的黑客攻击。
另一方面,网络安全专家需要具备黑客的思维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黑客攻击。
然而,黑客文化中的一些行为和价值观仍受到普遍的谴责。
例如,黑客攻击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而且,黑客活动还破坏了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稳定性,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网络使用和信息交流。
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各国纷纷加强对黑客活动的打击和监管,并通过立法和技术手段来保护网络安全。
但是,光靠监管与打击远远无法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加强教育、提高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发展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加强黑客攻击的预防和应对能力,才是实现网络安全的根本途径。
综上所述,黑客文化与网络安全是两个相对矛盾的概念。
黑客文化强调对网络的自由探索和技术创新,但其活动往往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
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需要加强教育、提升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发展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并加强对黑客活动的打击与监管。
黑客攻击及安全防御手段
![黑客攻击及安全防御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a802897d3b3567ec102d8a6c.png)
信息安全概述
2005年美国FBI对网络信息安全调查
2004年计算机安全事件
计算机安全损失
[ 美国 ] 阴谋破坏 信息盗窃 外部系统攻击 拒绝服务 13% 25%
31% 32%
55% 97%
未授权服务 信息外泄
0
20%
40%
60%
80%
90%
100%
信息来源 : 2004 CSI/FBI Computer Crime & Security Survey
中国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3. 安全标记保护级 本级的安全保护机制有系统审计保护级的所有功能, 并为访问者和访问对象指定安全标记,以访问对象标记的 安全级别限制访问者的访问权限,实现对访问对象的强制 保护。 4. 结构化保护级 本级具备第 3 级的所有安全功能。并将安全保护机制 划分成关键部分和非关键部分相结合的结构,其中关键部 分直接控制访问者对访问对象的存取。本级具有相当强的 抗渗透能力。
入侵系统的常用步骤
提 升 为 最 高 权 限
采用 漏洞 扫描 工具
选择 会用 的 方式 入侵
中国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1.
该准则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
用户自主保护级 本级的安全保护机制使用户具备自主安全保护能力, 保护用户和用户组信息,避免其他用户对数据的非法读写 和破坏。 2. 系统审计保护级 本级的安全保护机制具备第一级的所有安全保护功 能,并创建、维护访问审计跟踪记录,以记录与系统安全 相关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用户和事件类型等信息,使 所有用户对自己行为的合法性负责。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Internrt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代
第3代(2000~),这一代黑客主要由在校学生组成 ,其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与第1代、第2代相差甚远 ,大都只是照搬网上一些由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和 攻击手法。现在网络上所谓的入侵者也是由这一代 组成。但是领导这一代的核心黑客还是那些第1代、 第2代的前辈们。
这一代兴起是由2001年4月的一起撞机事件引发, 黑客代表组织为“红客联盟”、“中国鹰派”。
黑客简介
• “黑客”一词由英语Hacker英译而来,是指专门研究、发现计算 机和网络漏洞的计算机爱好者。他们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 而产生成长。黑客对计算机有着狂热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他们 不断地研究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发现计算机和网络中存在的漏洞, 喜欢挑战高难度的网络系统并从中找到漏洞,然后向管理员提出 解决和修补漏洞的方法。
织为“绿色兵团”。
第二代
第2代(1998~2000),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因特网的发 展,有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触计算机和网络,在第1 代黑客的影响和指点下,中国出现了第2代黑客。他们 一部分是从事计算机的工作者和网络爱好者,另一部分 是在校学生。
这一代的兴起是由1999年5月8日某国轰炸驻中国南斯 拉夫大使馆事件引发,黑客代表组织为原“中国黑客联 盟”。
黑客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计专1461 王茂森
黑客概述
• 黑客最早始于20 世纪50年代,最早的计算机1946年在宾夕法尼 亚大学出现,而最早的黑客出现于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也 有。最初的黑客一般都是一些高级的技术人员,他们热衷于挑战、 崇尚自由并主张信息的共享。
• 1994年以来,因特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自 由和无限的财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 方面都越来越网络化,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 可以说,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已成为物质和能量以外维持人 类社会的第三资源,它是未来生活中的重要介质。随着计算机的 普及和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黑客也随之出现了。
• 黑客不干涉政治,不受政治利用,他们的出现推动了计算机和网 络的发展与完善。黑客所做的不是恶意破坏,他们是一群纵横驰 骋于网络上的大侠,追求共享、免费,提倡自由、平等。黑客的 存在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健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计算机的 安全需要更多黑客去维护。
但是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 用计算机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这些人被称为“骇 客”或是“入侵者”,也正是由于入侵者的出现玷污 了黑客的声誉,使人们把黑客和入侵者混为一谈,黑 客被人们认为是在网上到处搞破坏的人。
一个黑客即使从意识和技术水平上已达到黑客水平 ,也决对不会声称自己是一名黑客,因为黑客只有公 认的,没有自封的,他们重视技术,更重视思想和品 质!
国内黑客的发展与文化状况
• 因特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也使国内的黑 客逐渐成长起来。纵观中国黑客发展史, 可以分为3代。
第一代
• 第1代(1996~1998),1996年因特网在中国兴起,但 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接 触网络。当时计算机也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大部分 地区还没有开通因特网的接入服务,所以中国第1代 黑客大都是从事科研、机械等方面工作的人,只有他 们才有机会频繁地接触计算机和网络。他们有着较高 的文化素质和计算机技术水平,凭着扎实的技术和对 网络的热爱迅速发展成为黑客。现在他们都有稳定的 工作,有的专门从事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或成为网络安 全管理员,有的则开了网络安全公司,演变为派客(由 黑客转变为网络安全者)。
联邦法院以25宗非法窃取电话密码、盗用他人信用证号 码和闯入他人网络的罪名起诉米特尼克,而且未经审判 就将米特尼克关押了4年半,并且不得保释,这是美国 司法史上对一名高智商罪犯所采取的最严厉的措施。
2001年1月,米特尼克在认罪后,获得了监视性释 放。获得自由后的米特尼克,目前投身于计算机安全咨 询和写作中。 他穿梭于世界各地,告诉人们在一个充 满工业间谍和众多比他更年轻的黑客世界里,如何保证 自己的信息安全。
米特尼克给世人的十句忠告
●备份资料。记住你的系统永远不会是无懈可击的,灾难 性的数据损失会发生在你身上———只需一虫子或一 只木马就已足够。
• 1998年8月暴发了东南亚金 融危机,并且在一些地区发 生了严重的针对华人的暴乱, 当时残害华人的消息在新闻 媒体上报道到后,国内计算 机爱好者怀着一片爱国之心 和对同胞惨遭杀害的悲痛之 心,纷纷对这些行为进行抗 议。中国黑客对这些地区的 网站发动了攻击,众多网站 上悬挂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五星红旗。当时黑客代表组
世界第一黑客“凯文·米特尼克”
13岁时他对电脑着了迷,掌 握了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和高超的 操作技能,但却因为用学校的计 算机闯入了其他学校的网络而被 勒令离校。
15岁时,米特尼克成功入侵 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 主机,成为黑客史上的一次经典 之作。
不久,他又成功破译美国“太平洋电话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亚洲通讯网 络的“改户密码”。随后,他又进入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电脑网络, 吃惊地发现FBI的特工们正在调查的一名电脑黑客竟然是他自己!他立即 施展浑身解数,破译了联邦调查局的“中央电脑系统”密码,每天认真查 阅“案情进展情况报告”,并恶作剧地将特工们的资料改成十足的罪犯。 不过,特工人员最终还是将米特尼克捕获,法院将他送进了少年犯管教所 ,米特尼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网络少年犯”。
很快,米特尼克就获得假释。1983年,他因非法通过 ARPA网进入五角大楼的电脑网络而被判在青年管教所6 个月。1988年因为入侵数字设备公司DEC再度被捕。 1990年,他连续进入了世界5家大公司美国太阳微系统 公司、Novell网络公司、NEC公司、诺基亚公司和摩托 罗拉公司的网络,修改计算机中的用户资料,然后逃之 夭夭。1994年12月25日,米特尼克攻击了美国圣迭戈 超级计算机中心,因此获得“地狱黑客”的称号。但是 ,这次攻击激怒了负责该中心计算机数据安全的著名日 籍专家下村勉,为挽回损失和教训米特尼克,这位计算 机高手利用自己精湛的安全技术,帮助FBI将米特尼克 捉拿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