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研究开题报告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培养及产物性质研究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培养及产物性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fd15ab284ac850ad024241.png)
白、 多糖、 脂类 、 纤维素和核酸等高分子聚合物 。较无机和
有机 合成 絮凝 剂 , 微生 物絮 凝剂 具有 产生 菌易 得 、 效 、 高 无 毒 、 分解 等优点 , 易 可广 泛应 用 于污 水 处 理 、 药 工业 、 医 矿 产工 业等 方 面 。 目前微 生 物絮凝 剂 研究 中需 要 解 决 的 主要 问题 是 筛
2 0/ i 振 荡 培养 1 h 然后 以 5 的接 种 量接 到 盛 有 0 rm n下 2, % 发 酵培 养基 的发 酵 罐 中 ,O【,0 rmi 3 。 5 0/ n下进 行发 酵培 养 。 =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实验 材料 . 样 品来 源 : 集 污 水 处 理 厂 、 水 养 殖 场 、 流 人 海 采 海 河
满刻度 , p 调 H值 至 70 振 荡均匀后放置 5 i, 1m ., mn 取 0 L
上 清液并 以蒸馏水 为参 比溶液 , 用 紫外 可见 分光光 度 计 应 在 50 m下 测定 其 吸光度 , 5n 并用 以下 公式 计算 其 絮凝 率 。 絮凝 率 =( B / 0 A— )AX 0 % 1
微 生物 絮凝 剂 ( co i lcua t, S 是 一 类 由 Mi ba Foclns MB ) r l
微生 物产 生 的具 有 絮 凝 活 性 的次 生 代 谢 产 物 , 括 糖 蛋 包
在 2 mL比色 管 中 加 入 2 mL 0 5 高 岭 土 悬 浊 液 、 5 0 .% 1 1 C C,溶液 以及 0 5 mL % a 1 . mL发 酵上 清 液 , 馏水 补 加 至 蒸
口、 活 污水排 放 口等污 染严 重地 区 的污泥 。 生 细 菌 筛 选 培 养 基 : 萄 糖 2g 酵 母 汁 05 , 葡 0, .g
微生物絮凝剂的筛选
![微生物絮凝剂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889c704ca8956bec0975e371.png)
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s,MBF)是微生物在生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絮凝能力的高分子有机物,主要成分是粘多糖,蛋白质,纤维素等。
不光具有絮凝剂特性外,其生物降解性良好并且无二次污染等特性引起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筛选的几十种产絮凝剂微生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Kurane利用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研制的微生物絮凝剂NOC-1,对河水、粉煤灰水、纸浆废水、泥浆水等均有很好的絮凝和脱色效果,也是目前唯一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絮凝剂。
而新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培养条件的优化、絮凝率的提高及用量的降低都是当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从新疆达坂城盐湖采集了5份土样进行筛选,将获得的2株产高活性絮凝剂的芽孢杆菌XN-1 XN-2,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均匀实验设计确定碳源、氮源、温度、摇菌时间、接种量、摇床转速等因素来确定该微生物产絮凝剂的适宜条件,以期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率并且降低培养成本,为微生物絮凝剂工业化的生产提供参考。
1实验1.1主要设备1.2材料1.2.1菌种来源取自新疆达坂城盐湖底泥及周边林带土壤中筛选出来2株能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细菌1.2.2实验所用培养基(1)富集分离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浸粉5g,NaCl 5g,蒸馏水1L,pH7.0-7.2,灭菌(121℃, 30min)。
(2)发酵培养基葡萄糖20g,K2HPO45g ,KH2PO42g,NaCl 0.1g,MgSO4·7H2O 0.2g ,(NH4)2SO4 0.1g,尿素0.5g,酵母膏0.5g,蒸馏水1L,pH 7.5~8.5,灭菌121℃20min。
1.2.3高磷土悬浊液:取高岭土4g到1L烧杯中,加10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
1.3实验方法1.3.1菌株的筛选将土样用无菌水制作成土壤悬液,采用平板划线分离并纯化菌种,获得纯化菌株,将纯化的菌株接至250ml装液量为50ml的发酵培养基中,放入摇床设定温度30℃、转速150r/min条件下摇培72h。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5f3600bb68a98271fefaab.png)
2 0 年 2月 08 第 2期 ( 总第 1 ) 1期 1
广 西 轻 工 业
G A G I O R A FL H D S R U N X U N L O I TI U T Y J G N 食 品 与 生 物
微 生物 絮凝 剂 产 生 菌 的筛 选及 培 养条 件 的研 究
表 2 不同氮源对该 茵生絮凝荆的影响
氮源 蛋白 胨 牛肉青 豆芽汁 马铃薯汁 №l N 卜 0 ⅡN 3
1 材料 与 方法
11 菌 种 来 源 . 污水 沟 污水 和 污 水 处 理 厂 的活 性 污 泥 。 12 培 养基 . 蔗 糖 3 gL Na 0 . / ,Mg 0 ,H: . L, K 1 0 /, N 330 L g S 47 0 5 0 C 05 / e O . gL K HP . /, H 自然 。 .gL F S 40 1/, 2 O4 1 L p 0 0 g
15 培 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该茵产絮凝剂的影响 . 改变培养基碳源 、 源、 氮 初始 p 培养时间 、 H、 培养 温度及摇 床振荡速度等条件 , 测定培养 液絮凝率 。
二
蓉 o 4
!O
培 #时间 ( r h)
图 2 3  ̄ 时培养时间对絮 凝活性 的影响 02 (
絮凝取 % 4. )7 6
5. 6 8. 8 7 6
86 Z
骶2
5. 5 3
223培养基初始 p .. H值 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H值在 5 — , 菌体生长量多, p .7 0 0时, 絮凝效果 好。尤其是 p H值在 6 . 菌体生长最好, 0时, 絮凝率接近 9 %。 0
2. . 4培养 时间的影响 2
2 结果 与讨论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活性的测定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活性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08730cc6137ee06eff91897.png)
2 14
Ab t a t sr c :Bas d o he s m pl sorgi t d f o b n s wa nd s i a nd tila e , 1 ir a sr i r e n t a e i na e r m ur a e ge a o l t i us ra r as m c obil t ans we e 8
V I 5N . M . o2 o3
ar 20 . 08
絮 凝剂 产 生 茵 的 筛选 及 其 絮 凝 活 性 的测 定
杨 耿 ,阮 红 ,罗 晶
( 江 大 学 城 市 学 院 医学 与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浙 江 杭 州 3 0 1 ) 浙 10 5
摘 要 : 用 常规 微 生物 分 离 筛选 的 方 法 , 工业 园 区 的 污 水 和 土 壤 样 品 中初 筛得 到 1 采 从 8株 絮 凝 剂 产 生 菌 , 过 复 通 筛获 得 絮 凝 效 果 较 好 的 菌 株 3株 , 号 分 别 为 I、 、I , 生 物 分 类 鉴 定 试 验 表 明 它 们 属 于 热 反 硝 化 芽孢 杆 菌 编 1 Ⅱ3 H1 微 属 B cl sh r d ntii n . 这 三 株 菌株 的絮 凝 活性 进 行 对 比 实验 发 现 : 液 经 离 心 获 得 的 胞 外 分 泌 物 具 有 ai u temo e i f c s对 l r a 菌 絮 凝 活 性 , 凝 率 为 6 左 右 ; 适 的培 养 时 间是 菌株 产 生 絮 凝 作 用的 重要 因 素 ; 荡条 件 有 利 于 完成 絮 凝 作 用 . 絮 0 合 振
p ei n rl b an dfo t ed sg e ut r da Th e fte n me sI ,Ⅱ 3a d H , r ee td b rl mia i o tie r m h e in d c lu eme i. y reo h m a da 1 n I we es lce y 1
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分离及絮凝特性研究
![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分离及絮凝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f5a85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5.png)
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分离及絮凝特性研究
覃思绮;冯惠芳;刘一凤;艾国正;姜明国;刘国芳
【期刊名称】《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卷),期】2024(46)5
【摘要】从某环保公司的污水处理设备好氧活性污泥和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周边土壤中共分离出64个株菌,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4个絮凝率大于50%的株菌,最后对其中3个絮凝率最高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分别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阿氏芽孢杆菌(Priestia aryabhattai)、拉尔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alkuanensis)。
每50 mL 2.5 g/L高岭土悬液只需投加1.0 mL发酵液,蜡状芽孢杆菌在发酵时间为36 h、发酵pH为7.0时,絮凝率最高可达87.7%;阿氏芽孢杆菌在发酵时间为48 h、发酵pH为7.0时,絮凝率最高可达91.1%;拉尔宽假单胞菌在发酵时间为84 h、发酵pH为8.0时,絮凝率最高可达91.0%。
3个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发酵条件比较温和,所需发酵液投加量少,表现出较高的絮凝率。
因此,3个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具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潜在价值。
【总页数】5页(P684-688)
【作者】覃思绮;冯惠芳;刘一凤;艾国正;姜明国;刘国芳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
【相关文献】
1.产絮凝剂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及其絮凝剂特性
2.一株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筛选及特性
3.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所产絮凝剂的特性研究
4.造纸废水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5.一株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对含油废水的处理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对含油废水的处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c51c701f78a6529647d53b0.png)
含 油废 水 是 油 田钻 井 、 油生 产 、 油 炼 制 与 加 原 原
工 、 品水 洗等 过程 中产 生 的一 类 废 水 , 油 含有 油 类 、 芳 烃 、 、 、 和重 金属 等污染 物 。 氨 磷 硫
.
离子水 1 0 0 0mL, H 值 7 0 p . 。除酵 母 膏为生 化级外 ,
囤
200 7o 亿 学与生物 互程 0,1 . C 1V. N8 h 2
e s r & Bie g n e ig mit y o n ie rn
微 生物 絮凝 剂产 生菌 的筛选 及 其对 含 油废水 的处 理研 究
刘 其友 。 张云波 , 赵朝成 , 东风 赵
( 中国石 油大 学化 学化 工学 院, 东 青 岛 2 6 5 ) 山 6 5 5
1 1 材 料 、 养 基 与 仪 器 . 培
3mi, n 静置 3mi 。取上层水 样 5 , n 0mL 分别 测定 絮凝 前 后 的 C D和 石油类 去除率L ] O 5 。
以不 加发 酵液为 空 白对 照 , 别考 察 微 生物 絮凝 分 剂投加 量 、 废水 p 值 、 H 废水 温 度 、 助 金 属离 子 类 型 辅
及 其衍 生物 , 在耗 费 大 、 害 生 态环 境 、 带来 二 次 存 危 会 污染等 问题l 。微 生物 絮凝剂是 微 生物在 生 长过 程 2 ] 中分泌 的一类 高分子 聚 合物 , 们 可使 水 中的微 小 颗 它
粒凝 聚 、 沉降 , 与无机 絮凝 剂 和 有 机合 成 絮凝 剂 相 比, 微 生物 絮凝剂最 大 的优 点 是无 毒 、 害 、 无 易生 物 降解 、
性污 泥接入 吡啶为氮 源 的培养 基 , 可 以耐 受 吡 啶的 使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81bf0816fc700abb68fcc3.png)
K 2 、 e 均有较好的促絮凝作 用, 中 C 0 、 十 F 其 a 尤为显著 , 絮凝率这 9 .% 。MY一8在较 大的 p 温 度、 使 96 8 H、 摇床速度 、 搅拌速 度、 水样 p 等范 围内均具有较 高的絮凝活性 , H 显示 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王 国 惠 ,李春 茂
( . 山 大 学 环 境 科 学 与工 程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7 ; . 南 理 工 大 学 , 东 广 州 1中 广 12 5 2 华 广 50 4 ) 16 0
摘 要 从活性污泥 中筛选到 1株絮 凝 活性很 高的 茵株 MY 8 。研 究 结果表 明, .8的初 始培养 p 为 8 MY 8 H
W A G O h i N GU — u .LICh n ma u — o
( .Sh.o 1 c fEn i n.& vr o . E gn hn sa i i .Z ogh nUnv.Gu n zo 12 5 a gh u 50 7 ;
2.T e o t hn i .G a g hu 5 0 4 ) h uhC iaUnv u n z o 1 6 0 S
絮凝 是饮水 与废 水处 理 的一 种 重要 手段 。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NA等 物质 , 安全 、 毒 、 无 高效 、 价 、 廉 易于 生 物 降 解 , 使 用范 围广 的新 一 代 絮凝 剂 J 由于 微 生 是 。
物 絮 凝 剂 独 特 的优 点 , 广 泛 应 用 于 发 酵 工 业 、 可 矿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_黎俊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_黎俊](https://img.taocdn.com/s3/m/6eb75bca2cc58bd63186bdeb.png)
第23卷 第1期江西科学Vol.23 No.12005年2月JIANGXI SCIE NCEFeb,2005文章编号:1001_3679(2005)01_0021_04收稿日期:2004-09-16;修订日期:2004-09-29基金项目:江西省环保科研项目作者简介:黎 俊(1971)),男,讲师,1994年7月毕业于南昌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黎 俊,林 波(南昌大学环境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29)摘要:从含有大量微生物菌群的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获得性能稳定、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90%以上的菌株8株。
其中编号为LA6的菌株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99%以上。
该菌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以接种量0.5ml/50ml,种龄8h,温度30e ,摇床转速为160r/min,培养时间72h 可达最高絮凝活性。
以高岭土和CaCl 2作为助凝剂的LA6培养液对含亚甲基蓝10mg /l 的溶液的脱色率10min 可达到90.32%。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筛选中图分类号:X 703.1;703.5 文献标识码:AScreening of Bioflocculant_Producing BacteriaLI Jun,LI N Bo(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330029PRC)Abstract:Eight strains of bioflocculant_producing bac teria are isolated from the activated sludge and soil samples.Their culture broths possessed the high ability to flocculate kaolin suspension in the presence of 10g/l CaCl 2.Based on the flooculating activity,the strain LA6is singled out,whose culture broth boasts the greatest flocculating ac tivity after 72hours of cultivation in the fitting medium.Key words:Microbiology flocculant(MB F),Flocculating activity,Screening 絮凝剂,又称沉降剂、混凝剂,是一类可使液体中不易沉降的固体悬浮颗粒(粒径10-3~10-7c m)凝聚、沉降的物质。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特性的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特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dea9d1ad51f01dc281f1c4.png)
水资 源 的短缺尤 其 是 现 实 可利 用 的 淡 水 资 源 的缺 少 日 受到 重视 , 体 的污染及 各种 污水 的处 理成 为 了学 者 益 水 们关 注 的热点 , 絮凝技 术 以其 基建 投 资 少 , 处理 时 间短 的 特点 广 泛 应 用 于 水 处 理 领 域 , 其 是 各 种 污 水 的 预 处 尤 理 。微 生 物 絮 凝 剂 ( c b l l cl t B f cu Mioi o ua 或 i oc- r a fc n o l l t为通 过直 接利用 微生 物 细胞 、 提取 物或 代谢 产 物 a) n 细胞 提取 、 制而得 到 的有 絮凝 活性 的物 质 , 精 克服 了无 机 和 有 机 高分 子 絮凝剂本 身 固有 的成本 高 、 絮凝 效果 有 限及 存在 二 次污染 且对 人体 有 害的缺 陷 , 成为 了一 种 高效 、 毒 、 无 无
过 一定 时 间的发酵 培 养 , 培 养 液进 行 絮 凝试 验 , 选 出 用 筛 具 有絮凝 活性 的絮凝剂产 生菌 。 12 1 微 生 物 絮凝 剂产 生菌初 筛 在 试 管 中加 入 lm .. OL 浓度 为 4/ gL的高 岭土悬 浊液 ,% 的 CC 1 a 1溶液 10 L .m 及 絮凝 剂样 品 10 L 轻轻 振 荡 , 置 1mn 目测 絮 凝 剂样 .m , 静 0 i, 品的絮凝 活性 判断标 准 : 与不加 絮凝剂 样 品的悬 浊 液对 先 比 , 入 絮凝剂 的高 岭土悬 浊液 是否 比不加 絮凝 剂 的悬 看加 浊液 沉降 的快 , 动 试 管 , 沉 降 下来 的颗 粒 是否 凝 聚 再摇 看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0bc1e6aeaad1f346933fe5.png)
位在 菌体 中而 G 1 一 2菌则在上清液 中。
关键词 : 微生物 ; 絮凝 剂; 筛选 ; 絮凝 率
中 图分 类号 :9 3 Q 3—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9 2 5—13 ( 0 1 0 04 0 0 7 6 2 1 )5— 0 2— 5
S r e i g f r t e b o o c ln r d cn t an a d su y o t h r c e itc c e n n o h i f c u a tp o u i g sr i n t d n isc a a t rsis l
t ey h i h s a t e st so 2 a d C 5 we e i h a tr o is h rt fG一 2 s o d a t i . i l.T e h g e t ci i fG- n - r n te b ce a b de .T e b oh o 1 h we ci t v v e i vy Ke wo d :mir b a ;fo c ln ;s re i g l c u ai g r t y rs c o i l c u e t c e n n ;f c lt a e l o n
5w r 0husadG 1 a 7 . h i et oc ligati 9 5 % ( 一) 8 . 3 ( -) n 3 1% ( 一2 ,epc e 6 or n 一2w s 2h T e g s f cua n cvt i8 .2 e hh l t i ys G2 , 2 7 % C5 ad8 .8 G 1 ) rse—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6bf7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6.png)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结构独特、生物可降解、无毒无害等优点,是一种环保型的水处理药剂。
为获取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需要对产生细菌进行筛选和研究。
研究在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水产品养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从自然界中收集多种微生物,通过试管筛选和涂布分离法分离高效细菌,针对其结构和代谢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选出一种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菌株。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生物菌群分析:从自然界收集多种微生物,进行菌群分析,筛选出具有活性的微生物菌株。
2.微生物分离与筛选:采用试管筛选和涂布分离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筛选,筛选出高效细菌。
3.菌株鉴定和结构分析:通过鉴定学和生化试验对筛选出的高效细菌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
4.菌株代谢特征分析:研究代谢途径和产物组成,了解细菌的生长条件和活性。
5.微生物絮凝剂制备并性能研究:采用培养基培养筛选出的高效细菌,利用培养液提取微生物絮凝剂,通过实验测试其在处理废水中的性能表现。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细菌的筛选和研究,具体包括:1.微生物菌群分析:采用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测序,对自然界中收集的微生物进行分类和分析。
2.微生物分离和筛选:采用试管筛选法和涂布分离法进行微生物细胞的分离和筛选。
3.菌株鉴定和结构分析:采用鉴定学和生化试验进行菌株的鉴定和结构分析。
4.菌株代谢特征分析:采用色谱等技术对菌株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
5.微生物絮凝剂制备和性能测试:采用培养基培养细菌,提取微生物絮凝剂,并通过实验测试其在处理废水中的性能表现。
四、研究目标1.筛选出具有高效絮凝作用的微生物细菌。
2.对高效微生物菌株的鉴定和结构分析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其代谢途径和产物组成。
3.制备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4.得出高效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为水处理领域提供一种绿色、有效的新型水处理药剂。
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541142e45c3b3567ec8b41.png)
物 絮凝 剂以其所 具有的全新优 点而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文 中对微生物 絮凝剂产 生菌种 的筛 选到对微 生物絮凝剂 的提取进 行 了综
述 , 后 通 过 其 作 用 机 理 对 一 些 应 用 进 行 了 阐述 。 最
泥中 , 尤其是 土壤 中微 生 物种 类 齐全 , 以 说是 微 生物 的大本 可 营 , 以可 以从 土壤 中分 离 出差 不 多所 有 的微 生 物 。但 是 , 所 从
2 微 生 物 絮 凝 剂 的 获 得
微生物絮凝 剂 , 名思 义就 是 利用 微 生 物来 获 得 絮凝 剂 。 顾
因此 , 从微生 物 中筛 选微 生物 絮凝剂 产生 菌的 优 良菌株 至
作 为现代生化产 品, 生物 絮凝 剂 以其独 有 的特 性 和特点 而得 关 重要 。秦 培 勇 等 筛 选 的 肠 产 气 杆 菌 ( n tr at eo 微 E eo c rar— b e 到人们 的关注。那么 , 从微生物 絮凝 剂产生 菌 的筛 选 , 后从 中 gn s 、 然 e e) 粪产碱杆菌 ( a gns acl ) Al le e eai ,对内蒙古伊盟合同察 ci f s 来获得 絮凝 剂以及最后将微生物絮凝剂 应用到水 污染治 理 中就 汗淖尔天然碱碱泥和锡盟查干诺尔 天然碱碱泥 都具有很 好 的絮
Ab t a t sr c :Ast e a v r e ef cs o e i o g n c a d o g n c p l me o c l n su e h r s n ain wa r w— h d e s f t ft n r a i n r a i oy rf c u a t s d i t e p e e tt s g o e h l n o i g e e e ain o au a oy r n ,a n w g n r t f t r l l me s—mi rb a o c l n t e e e t e e r lg ie y t e c mmu t . T e o n p c o il c u a t h n w b n f s w r e o n z d b h o l f wi i i y h s r e i g o co il l c u a t r d cn a t r n h xr cin o co i l o c ln r e iwe ,a d s me a — ce n n f mir b a o c ln o u i g b ce a a d t e e t t f f p i a o mir b a c u a t l f we e rv e d n o p
南极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分子鉴定及适应性研究
![南极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分子鉴定及适应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e652d884254b35eefd34f4.png)
南极 微 生物 絮凝剂 产 生菌 的筛选 、 分 子 鉴 定 及 适 应 性 研 究
杜 宁
( 国家海 洋局 第一海 洋研 究所 海 洋活性物 质重 点 实验 室, 东 青 岛 2 6 6 ) 山 6 0 1
摘 要 : 南极 海 水 、 冰 、 泥 中分 离得 到 7株 产 絮 凝 剂 的 菌 株 , 过 1Sr N 基 因 序 列 扩 增 方 法 进 行 分 子 鉴 从 海 底 通 6 R A
定 , 别隶 属 于 不 动 杆 茵 属 ( ie b c r 、 分 Acnt at ) 节杆 茵属 ( trb c r 、 冷 杆 茵 属 ( sc rb c r 、 雷 茵 属 ( ert ) o e Arhoa t ) 嗜 e P y hoat ) 沙 e Srai 、 a 假 单胞 茵属 ( su o n s和 假 交 替 单 胞 茵属 ( s datrm n s 。改 变 培 养 基 中碳 源 和 氮 源 的 组 成 并观 察 絮 凝 率 的 P e d moa) P e o l o o a) u e 变化, 筛选 出在 经 济 培 养 基 条 件 下具 有 较 高絮 凝 活 性 、 同时对 碳 源和 氮 源具 有 普适 性 的 菌株 I _ 2和 P —31 21 —。 关 键 词 : 生物 絮 凝 剂 ;6 R 微 1 Sr NA; 凝 率 ; 养基 絮 培
2 结果 与 讨 论
2 1 菌 株 的 筛 选 .
属 ( s r6 c ) 沙雷 菌属 ( er t ) 假单 胞 菌 属 P 3 0口 r 、 , S rai 、 a
( su o n s 和 假 交 替 单 胞 菌 属 ( su o l r— P e d moa ) P ed at o e
通 用 发 酵 培 养 基 : 萄 糖 2 , 葡 0 g KH。 O , P 2 g
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研究
![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435d690b1c59eef8c7b47c.png)
d i 1 .6 6 in 1 0 —5 0 2 1 .50 2 o: 03 9  ̄.s .0 7 5 X.0 00 .0 s
中图分 类号 :Q9 6 文献标识码 :A 3
到推广 应 用 的关 键 所在 。。研 究拟 从 活 性污 泥 中分 离具 有较 高絮 凝 活 性 的菌 株 ,并 对其 絮 凝特 性进 行 研 究 ,为 该菌 株 今后 的 实践 应 用 提供 相 关 参 考数 据
和 理论依据 。
将采集 的各种分 离样 品用无菌水稀释制备成 1~ 0、 1一 1 悬液 ,然 后涂 布到 基础培 养基 平板 上 ,于 0 、 0菌
高岭 土具有较 高絮凝 活性的 菌株 ,并对该 菌株 的絮凝特 性进行 了研 究 。 结果表 明 ,该菌株 絮凝最佳培 养基 和培
养条件 为 :以葡 萄糖作 为碳 源 、硫酸铵作 为氮 源,初始p H为75 .,培养 温度 为3  ̄ 0 C,培养基装量 为5mL 0 ,接 种量 为1 %,培养3d 可获得 具有 高絮凝 活性的 生物 絮凝剂 。在 以上操作条件 下 ,该 菌株 对 高岭 土悬 浊液 的絮凝 率达到
3 ℃下倒置 培养4h 7 8 ,挑取 潮湿 、光滑 的单菌落编号并 接至新鲜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并保存备用。 14 菌株 筛选 . 14 1初 筛 ..
配 制絮凝 培养基 ,在2 0 L 5m  ̄角瓶 中装入 5 【 0 mJ 培
1材 料 与方 法
1 1菌种来源 . 福 州祥坂污 水处理厂 曝气池 各点 的活性污泥 混合
接 入 初 筛 所得 具 有 絮 凝 活 性 的 菌株 ,在 1 0 / i 、 4 rm n 3  ̄恒温摇床 中振荡培养7 h 0C 2。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ec3e340912a21614792997.png)
第 3 卷 第 1 5 期
2 8笠 00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JNG OF BEII UNI VERS TY I OF CHEM I CAL TE CHNOL OGY
v0 . 135. No. 1 200 8
测 定 吸 光 度 As , 同 时 搅 拌 的 、 加 待 测 样 品 的 s 以 。 不 高 岭土 悬浊 液上 清 液 测 定 的 吸光 度 作 为 对 照 。 确 来 定 发 酵 液 或 絮 凝 剂 的 絮 凝 活 性 ( 絮 凝 率 来 表 用
征) 1 c。 3
本 文 主要是 从 活性污 泥和 土壤 中分 离和 筛选 产
X MX~1 模 拟 洗 煤 废 水 的 应 用 研 究 表 明 。 F对 其应 用 到处 理 实 际 洗 煤 废 水 中的 前 景 是 可 观 的 。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 价培养 基 ; 廉 絮凝条件 ;多糖 ;红外光谱 ; 洗煤废水
中图 分 类 号 :Q 3 95
引 言
微 生物 絮 凝剂 是 利 用 生物 技 术 , 过 微 生物 发 通 酵 、 离提 取 而得到 的 一种新 型 、 分 高效 、 安全 、 能 自 且 然降 解的新 型 水 处理 剂 。 与 传统 絮凝 剂 相 比, 它不 仅可 以提高 被 絮凝 物 质 的沉 降性 能 , 且 对环 境 无 而
( Ertrp l ) R. yh o oi 所产 絮凝 剂 NO - s C 1的絮 凝效果 最 好 [ 。 目前对 微 生 物 絮 凝 剂 的 研 究 大 多停 留在 实 1 ] 验室研 究 阶段 , 远未 达 到 大 规 模 的 应 用和 工 业 化 生 产 阶段 。制 约 微生物 絮 凝剂发 展 的关键 问题 在 于生 产成本 过 高和 产量过 低 。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89e464f2aef8941ea76e05e8.png)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相应产生出越来越多的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作用。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三大公害污染物中以废水的危害尤为突出,世界各国对于由污染而引起的水环境质量恶化现象十分重视,各种污水治理方法不断地被开发应用,其中污水的絮凝处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絮凝剂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给水净化、工业用水与废水及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污泥脱水等水处理工艺中,而且在发酵工业后处理、食品工业、选矿等的固液分离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有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无机及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会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1]。
在给水处理中使用最多的无机絮凝剂主要是无机铝盐,如聚合氯化铝(PAC),其对与原水浊度的去处有很好效果,但也会造成处理后出水中铝离子含量过高而易引起老年痴呆症等问题,聚丙烯胺(PAM)作为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代表,虽然用量少,絮体沉降速度快等优点,但其单体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和佷强的致畸、致癌、致突变效应,在应用上也受到很大的限制[2]。
许多国家已禁止或限制使用此类絮凝剂。
同样无机铁盐也是无机絮凝剂的主要代表,但在其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性和对环境的潜在二次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无机絮凝剂会导致处理后的水中残留金属离子,同时产生大量的含铁等污泥,处理处置难度大。
此外铁盐有一定腐蚀性,而且容易残留铁离子,使被处理后的水带有颜色,影响水质感官。
市场上已有被替代的趋势。
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往往需要进行化学改性,而且其絮凝效能大都不如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在研究和应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
因此,研究开发安全无毒,絮凝活性高效,廉价,易于降解,不造成二次污染,和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絮凝剂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所以,微生物絮凝剂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水处理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幷引起国内外环保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5d78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d.png)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能够有效地聚集悬浮于水中的微生物的物质,在
环境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微生物絮凝剂主要由产生菌分泌的活
性物质构成,因此,对于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首先,首先是从水样、土壤、污泥等环境样品中获得微生物样品。
然后,利
用培养基进行菌落计数法进行初步筛选。
对于产生菌的鉴定,可以利用生
化试剂盒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
接下来,对于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传代
培养,分离纯化。
最后,通过菌落PCR或16SrRNA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进
一步鉴定。
接下来,对于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
行研究。
首先,选择正确的基础培养基,包括碳源、氮源、矿质盐和辅助
因子等。
其次,对于培养温度的选择,可以通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试验,观察絮凝剂的产生情况。
再次,对于培养pH的选择,也可以通过调
节培养基的pH值,观察絮凝剂的产生情况。
此外,还可以研究培养时间
和培养条件的改变对絮凝剂产出量的影响,如培养时间、培养槽容积等因素。
最后,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如添加诱导因子、优化培养基成分等,
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和活性。
综上所述,对于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可以
通过菌株的初步筛选、鉴定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等步骤进行。
通过这些研究,不仅可以获取高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株,还可以获得适合产菌的培养条件,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基础。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初步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初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86c13a31126edb6f1a1093.png)
1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1 1材 料 .
1 1 1 主 要 试 验 设 备 及 试 剂 ..
1 2 3 1菌种 的形态 分析 ... 菌 种 个 体 形 态 分 析 :将 菌 株 培 养 后 ,进 行 革 兰 氏和 芽 孢 染 色。
分别 改变 培养 基 的碳源 、氮 源 ,其他 条件 不变 , 以絮 凝率 为 衡 量指标 ,筛 选微 生物絮凝 剂产 生菌的最 佳碳源 和氮源 。 ( )甘 露 醇 l g g O ・ H0 . g a 1 . g 2 P 4 2 O .M S 4 7 2 0 2 ;N C 0 3 ;KH O 在 最 佳碳 源 、氮源 条件 下 ,用 相 同的种 子 液 以1 、2 、3 、 % % % 0 3 ; C C 2 . g C S 4 .1 ; C C 3 g H 0 l 0 m .g a 1 0 1 ; a O 0 g a O 5 . 2 O 0 L: p H 4 %、5 的接种 量接 入培 养基 ,3  ̄ 1 0 / i 培养 ,分 别测定 各 % 0C、 2 r m n
C 1 0 g C S0 0 1 aC 2 .1 ; a 4 . g; C CO 5 a 3 g; H O O 0 L; p 7 2。 z l 0 m H .
高压 灭 菌器 :超 净 工作 台:恒 温培养 箱 ;恒温 水浴摇 床 ;7 1 2 分光 光度计 ;高岭土 ( 上海 市化 学试剂 有 限公司) 。 等 L 12 菌种 . 样 品来源 :鄂尔 多斯 市东胜 区 北郊污 水处 理厂浓缩 污泥 。 1 1 3 培 养基 .. 1 1 3 1增 殖 、分离培 养基 .. . ( )蔗糖 5 ;M S 47 2 . g a l . g 2 O 0 3 ; 1 g g O- H0 0 2 ;N C 0 3 ;KH 4 . g P
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75e3806529647d2728528d.png)
丁酯 ( H ) P B 等物 质 ¨ ’ 。这些物 质可 降解 , 其降解 产物对环境 无毒害 , 不会 产生二次 污染 。另外微 生
物絮 凝剂 沉降 效率 高 , 用范 围广 , 适 而且产 生 絮凝 剂 的微生 物种 类多 , 易于 实现产 业 化生产 , 因而 微 生物 絮凝剂具 有广 阔 的应用 前 景 。本 研究 拟通 过
t f
l
s
l 1 '
br _ . _ n ㈨ m量量 m 高效 絮 凝 剂产 生 菌 的筛 选 及 絮 凝活 性 研 究
张新 建 ,李 红梅 , 玉 杰 , 加 宁 ,杨合 同 , 黄 王 王 晓
( 东 省科 学 院 中 日友 好 生 物技 术 研 究 中 心 山东 省 应 用微 生 物 重 点 实 验 室 , 山 山东 济 南
学成分 主要 是多糖 、 白质 、 维素 、 酸或聚 羟基 蛋 纤 核
收 稿 日期 :0 8— 4—1 20 0 5
11 1 分 离源 生 活污 水排放 地污 泥 。 ..
作 者 简介 : 新 建 张
男 , 士 , 理 研 究 员 。 主 要从 事 应 用 微 生 物 研 究 。 博 助
危害人类健康 和生态环境 等缺点 , 其应 用越来越 受
到 限制 , 天然 的 高 分 子 絮 凝 剂 克 服 了 上 述 缺 点 正 而
提供优 良菌种资源 。
逐渐受 到重视。微 生物 絮 凝剂 是 目前研 究最 多 的
一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材 料 .
类 天然 高分子 絮凝 剂 , 由微生 物代 谢产 生 , 化 其
~ 一 一 ~ 一一 ~
~Ⅲ蓦呱 苣咖H广 0●一- c~_~ 一一¨一 砒∞。. m^,星 呈一一; 兰 墨 . 山 Bm= 一一胁 -(呲 叭吣一 =另 一=三 ∞ 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实验方法
• ①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提取及培养实 验 • 采用了一般的分离、筛选步骤: 采样及预处理——增殖培养——选择培养—— 菌株分离纯化——菌落选取——初筛——纯 化——复筛——高效絮凝剂产生菌
• ②微生物絮凝性能评价试验 • 进行絮凝试验时,将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加入 高岭土悬浊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清液于 751分光光度计550nm处的吸光度值,与以不 加培养液的高岭土悬浊液样品作对比,通过吸 光度值的减少来确定絮凝效果。 • 改变培养时间、絮凝时间、高岭土悬浊液pH 值、温度、絮凝剂投加量及加入的CaCl2的量, 研究它们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絮凝剂在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过程的固液 分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了性能优越的絮凝 剂,通过控制合适的剂量和混合方法,加上后 续合理的沉淀过滤工艺,就能获得较理想的处 理效果。 • 在工业水处理领域中,复合型无机高分子和有 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比较普遍,而其中又以 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最为常见;但它们都 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并且在使用有机高分子絮 凝剂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过程中还会对环境 产生二次污染。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 选及研究
• • • • • •
课题所属研究领域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选题预期达到的成果 研究内容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设备条件
课题所属领域
• 微生物絮凝剂属于絮凝剂的一种。 • 絮凝剂又称沉降剂,是一类可使液体中不 易沉淀的固体悬浮颗粒(粒径10-3~10-7m) 凝聚、沉淀的物质。 • 絮凝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一絮凝剂, 包括无机盐絮凝剂、高分子絮凝剂、天然 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等;另一类 是复合型絮凝剂 。
• ①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提取及 培养; • ②微生物絮凝性能评价试验(絮凝活性 测定、pH值影响试验、絮凝剂投加量、 阳离子影响试验、试验热稳定性研究等)
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 1.菌种来源
菌种的来源一般有三种: • ①来自天然土壤中的絮凝生物极为丰富,分离 方法简单,而且成本低; • ②水厂的活性污泥,成本低,而且从中分离、 提取、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投入污水中,不会 增加活性污泥系统的成分,能够保持投加前后 微生物系统的稳定性; • ③直接购买能产生絮凝剂的纯微生物菌株,免 去实验的麻烦,且针对性强,但成本高。
微生物絮凝剂的定义
• 微生物絮凝剂,是指由微生物的自身产 生的、具有高效絮凝作用的天然高分子 物质。
• 具有分泌絮凝剂能力的微生物称为絮凝 剂产生菌。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
• • • • • • ⑴ 无毒无害,安全性高 ⑵无二次污染 ⑶使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 ⑷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和使用成本较低 ⑸与其他的化学法联合使用效果明显 此外,微生物絮凝剂还易于实现固液分离,可 形成沉淀物少,适用范围广,具有除浊和脱色 性能等。
• 实验器具
• 移液管、试管、培养皿、酒精灯、烧杯、量筒、玻璃 棒、接种环、接种针、锥形瓶、滴管等。
• 分离培养基
• ①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牛肉膏3g,蛋 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15~20g,加蒸馏水到 1000mL调至pH=7.0~7.2。 • ②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可溶性淀粉20g, 氯化钠0.5g,硝酸钾1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 0.5g,硫酸亚铁0.01g,琼脂15~25g,加蒸馏水到 1000mL调至pH=7.2~7.4。 • ③马丁氏培养基(培养真菌):磷酸二氢钾1g,硫酸 镁0.5g,蛋白胨5g,葡萄糖l0g,琼脂15~20g,加蒸 馏水到1000mL,pH自然。
选题预期达到的成果
•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并结 合试验室实际情况,经过培养菌落和做 絮凝实验,通过对各菌种产生絮凝剂絮 凝效果的比较,寻找出絮凝效果比较好 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以选定相对最 好的菌种为例,进行絮凝性能评价,并 分析各种不同的单因素实验条件对絮凝 效果的影响。
研究内容要解决的问题
设备条件
• 主要实验设备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设备名称 高压蒸汽灭菌锅 生化培养箱 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 台式恒温振荡培养箱 分光光度计 台式离心机 电热恒温水浴锅 生物显微镜 多头磁力加热搅拌器 冰箱 电子天平 pH计 远红外快速恒温干燥箱 用途 培养灭菌 菌种培育 无菌操作台 浅层发酵 测量吸光度 离心菌液 保持恒温 观察细菌 加热搅拌 菌种保存 称量药品等 测pH值 玻璃器皿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