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站网布设
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及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方案(一)
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及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对水文水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科学管理,需要建设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及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二、工作原理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及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方案主要依靠建设水文站网,通过布设水位、流量、降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文要素的变化情况。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将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实施计划步骤1. 确定监测需求:根据区域特点和水资源管理的需求,确定监测的水文要素和监测站点的布设方案。
2. 设计监测设备:根据监测需求,设计水位、流量、降雨等监测设备,并进行选型和采购。
3. 布设监测站点:根据设计方案,对监测设备进行布设,包括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安装设备。
4. 建设数据传输系统:建立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通道等,确保实时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5. 建设数据中心:建立数据中心,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相关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报告。
6. 建立管理机制:建立水文站网的管理机制,包括数据质量控制、设备维护和更新等,确保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适用范围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及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方案适用于各类水资源管理单位,包括水利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农业部门等。
同时,也适用于各类水文水资源研究机构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单位。
五、创新要点1.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实现实时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引入智能化监测设备:采用智能化监测设备,提高监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监测效率。
3. 建设数据中心:建立数据中心,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相关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预期效果1. 实现对水文水资源的全面监测:通过建设水文站网,实现对水位、流量、降雨等水文要素的全面监测,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
伊春地区水文站网布设分析与发展探讨
文 章 编 号 :07— 5 6 2 1 )6— 15—0 10 79 (0 0 0 0 6 2
伊 春 地 区 水 文 站 网布 设 分 析 与 发 展 探 讨
栗彦 博 , 田长涛
( 春水 文局 , 龙 江 伊 春 130 伊 黑 5 00)
摘 要 : 春地区水 文站 网的现状进行 了分析和评价 , 对伊 针对站网布设 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 阐述 了站 网调整 和布设 工作的发展
21 00年 第 6期 ( 3 第 8卷 )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Leabharlann No 6. 01 . 2 O
He o g a g S i c n e h ooyo t o sra c i n j n c n ea dT c n l f l i e g Wa r n ev n y eC
( oa N . 8 T dl o 3 )
3 伊 春地 区水 文站 网布 设现 状
伊 春 全 市 境 内 流 域 总 面 积 约 3 0 m , 中包 括 南 部 000k 其 呼兰 河 上 游 流 域 ; 中部 汤 旺 河 流 域 ;E 黑 龙 江 部 分 支 流 流 j部 域 , 市 主 要 河 流 和 防 洪 重 点 在 汤 旺 河 流 域 。 目前 各 流 域 共 全 设立水文站 1 2个 , 位 站 5个 , 类 雨 量 站 9 水 各 3个 ( 非 报 汛 含 雨量站 ) 蒸发站 8个 , , 施测项 目有水位 、 流量 、 沙量 、 降雨 、 蒸
4 伊春 地 区站 网布设 存在 问题 与不足
4 1 站 网布设分 布不合理 , . 存在疏密不均现象 首先 , 北部 4个 黑龙江支流流域 的水 文站网布设 密度偏 小, 尤其 缺少 流量站点 , 目前仅 在乌云河 流域有 一处水文 站 , 在嘉荫河和乌 拉嘎河 流域 无任 何水 文监 测站 点。雨量 站点 布设密度更加偏 小, 平均为166k 站 , 3 m / 远低 于国家标准部 颁《 文站网规 划技术 导则》 以下简称 “ 水 ( 导则 ” 要求 的平均 ) 30k 站 的规定 , 0 m / 无法满足 当地 防汛抗 旱和水 资源统 筹合 理 调 度 使 用 的需 求 。 汤 旺 河 干 流 在 上 、 、 游 段 设 有 3个 水 文 站 , 站 控 制 中 下 各 流 域 面 积 自上 至 下 分 别 为4 10k 6 1 m 和632k 6 m 、12k 3 m , 中游 和 下 游 段 的水 文 站 控 制 面 积 超 出 了 “ 则 ” 定 的湿 润 导 规 山 区大 河 干 流 设 站 的最 低 控 制 面 积 在 1 0 50 0k 上 0~ 0 m 的 0 限要求 。汤旺河流 域的几 条 主要支 流 目前仅 伊春 河与 西南 岔河设有水文站 , 其余 如友 好河 、 双子 河 、 五道库河 、 西林河 、 大 丰 河 等 主 要 支 流 流 域 均 无 流 量 控 制 站 , 法 监 测 水 资 源 量 无 和发布水文预报 。
盘锦市水文站网布局结构分析
2 水文站 网
水 文站 网是 在一 定地 区 , 按 一 定原 则 , 用适 当 数 量 的各 类 水 文 测 站 构 成 的水 文 资 料 收 集 系 统 。 目前 . 盘 锦市 分 布 在 四个 流域 的水 文 站 共有 9处 、 雨量站 4 1 处. 全 面 收 集 盘 锦 境 内河 流 水 位 、 流量 及 降水 量 等水文 要 素 。
流量 为主 的水 文测站 . 称 为水 文站 。 盘 锦 市设 立 的 9处 水 文站 分 别是 : 杜 家站 、 盘 山站 、 高家站、 刘三站 、 小锅子站 、 清河站 、 欢 喜 岭
站、 双 兴站 、 戴家 站 , 分 别设 立在 9条 河 流上 。水 文
站河 流分 布情 况见 表 1
四个 流域 分 区 , 计算 面 积分 别 为 1 8 2 1 k m 2 、 8 3 8 k m2 、
6 5 7 k m 2 、 3 6 k mz 。流域 面积 l O k m 2 以上 河流 共计 5 4
条。 其 中, 山地河 流 l 8条 , 平原 河 流 3 6条 。主要河
流有 辽 河 、 大 辽河 、 绕 阳河 、 月牙 河 、 西 沙 河等 。平 原河 流 是指 在 平 原水 网区无 法 根据 流 域边 界 定 义 划分 出河 流流 域 界线 的河流 。相对 其 可 以划 分 流
从地 域分 布 上 看 .水 文 站 多数 布设 在 东南 区 域 内 的较 大河 流 上 .在西 北 方 中小 河 流较 多 的绕 阳河 及 大 凌河 流 域 .只有 1 4 %的河流 设 立 了水文
三站 ,站 网密 度 为 0 . 0 0 3 0站, k m 2 。区 内流 域面 积
浅析圩区水文站网布设规划
于依 靠 站 网 的结 构 , 发 挥 站 网整 体 功 能 , 提 高 站 网 产 出 的 社会 效 益 和经 济 效 益 。站 网结 构 是 指 不 同 的 观测 项 目 、 设站位置 、 观 测 年 限 和 观测 精 度 的水 文站 之 间 的有 机 结 合 , 协 调运 作 方 式I t l 。 不 同观 测项 目的站 网布 设 应综 合 考 虑 , 如 平
0 引 言
圩 区是 针 对 低 洼 易 受 涝 地 区 ,修 筑 堤 防 、 水 闸、 泵 站 等 设 施 形 成 封 闭水 系 的一 片 区域 , 通 过 水 闸 、泵 站 等方 式 降低 该 范 围 内 水 位 ,从 而 达 到 防
洪、 除涝 的 目的 。圩 区 的建 设 从 很 大程 度 上 缓解 了 圩 区 的外 洪 内涝 问题 , 不 但 可 以 防止 洪 水 外 侵 , 还
1 2 0 防洪排水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 0 1 7 年0 8 月第 O 8 期
原 地 区 的流 量 站 点 的布 设 应 按 照 水 量 平 衡 和 区域
是 采 用 模 糊 数 学 中 的聚 类 分 析 和 贴 近 度 方 法 , 对 区域 代表 站 的 设置 进 行 分析 。 N A l q I法 又名 区域 性
测 存 在 缺 失 ,造 成 现 有 的圩 区调 度 方 案 主 要 依 靠 人 员 经验 判 断 。在 一般 的暴 雨 情 况 下 , 各 自为阵 尚 能 够 确保 单 个 圩 区 的 防汛 安 全 。但在 极 端 情 况下 , 限 于 嘉 定 区 的整 体 除 涝 能 力 不 强 ,全 区域 面 临 内
涝危 险的情况下 , 如何科学 、 有效 、 有序地进 行圩 区 除涝 是 一 个 亟 待解 决 的 问题 。因此 , 有 必要 在 已 建 及 规 划 圩 区进 行 水 文站 点 的布 设 ,为 判 断 圩 区
第1 章 水文测站与站网
图中的流向是以某断面处若干个部分流量的 矢量了表示的。各部分流量的矢量和就是断 面的流量矢量,其方向代表水流通过断面的 平均流向。 水流平面图的测绘方法步骤如下: 1、拟设测流断面 在测流断面上下游平行布设1~5个断面,各 断面之间间距基本相等,且不小于断面平均 流速的20倍。
2、施测准备 包括经纬仪、平板仪、断面桩、水准点和水 面浮标等。 3、整理计算交会资料 整理计算各断面测角交会资料,绘制河段平 面图,标出每个浮标经过各断面的位置,按 顺序连成虚线,其走向代表水流情况。选择 走向比较一致处的断面作为初选的测流断面。
(五)比降断面: 用来测量水面比降的断面。测验河段根据需 要应设置上、中、下3个比降断面,其中的中 比降断面由基本水尺断面代替。 上、下比降断面间距Ls采用下公式计算: Ls=2/(△Z2Xs2)(Sm2+ (Sm4+2△Z2+Xs2Sz2)0.5) (1-4) 式中: Ls——比降断面间距,km; △Z——每km水面落差,mm; Xs——比降观测允许的不确定度,取15%; Sm——比降水准测量每km的标准差,3等水准,取 6mm,4等水准取10m; Sz——比降水位观测误差。
黑龙江省水文站网分布图
第二节 水文测验河段的查勘与选择 第二节 水文测验河段的查勘与选择
一、测验河段的选择原则
测验河段:是野外进行水文测验的场所。 (一)测验河段的选择 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 1、满足设站的目的和要求; 2、保证测验信息的必要精度和工作安全; 3、方便、经济、有利于测验工作。
二、测站控制
若取浮标流速的相对误差 δu= 1.25 ~ 2.0%作为允许误差, 代入上公式得 LF=Vf/ δu= Vmax/0.0125 ~ 0.020 = (80~ 50) Vmax 2、山区中小河流,可适当缩短,但不得小于 20倍的Vmax; 3、WMO的水文气象指南中建议浮标漂流历 时宜大于20s,以确定上下浮标断面间距。
水利工程中的水文站点布设原则
水利工程中的水文站点布设原则水文站点布设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至关重要。
合理的水文站点布设可以提供准确的水文数据,为水资源管理、防洪调度和水电规划等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中水文站点布设的原则,并探讨其中的考虑因素。
一、覆盖面积广泛水文站点应根据地理条件和水文要求,合理布设,使之覆盖面积广泛。
即使地理条件复杂,也要确保每个区域都有适当数量的水文站点,以充分了解各地的水文情况。
这有助于对流域水文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提高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准确性。
二、多样化的站点类型水文站点根据其测量方法和用途,可分为不同类型。
例如,雨量站、水位站、流量站等。
不同类型的站点可以提供不同的水文数据,形成全面的水文信息。
布设不同类型的水文站点有助于了解各种水文参数的变化趋势,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合理的站点布局水文站点的布局至关重要。
站点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 考虑区域特点:布设站点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和气候特点。
例如,在山区布设水文站点时,要考虑山地水文特点,如降雨丰沛、坡度大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山区水文情况,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支持。
2. 考虑地形条件:布设站点时要根据地形条件合理选择测量点位。
测量点位应尽可能地代表流域或区域的特征。
例如,在河流中布设水位站时,应选择河道横断面最典型、水流条件最稳定的位置。
3. 布设密度适宜:站点布设的密度应根据流域或区域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布设密度可以适当降低,而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布设密度应适当增加。
这样可以更好地监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四、合理的站点数量水文站点数量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数据需求和可行性。
过多的站点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和工作量,还可能使数据处理和分析变得困难。
而过少的站点则可能导致数据覆盖不均衡,影响工程决策的准确性。
因此,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可行性确定合理的站点数量。
五、站点设备的可靠性水文站点布设不仅要考虑站点的数量和布局,还要确保站点设备的可靠性。
南京城市水文站网布设浅析
基础 准备 。
下 关段 、 内外秦 淮河 等江 河湖 泊水 位 变化 情 况 , 以水 位 、 雨 量
心城 区由主城 和东 山 、 仙林 、 江北 三 个副 城 组 成 , 土 地 总 面 积
约 8 3 4 k m 。
山等 1 2处遥 测雨 量站 ; 下黄 马水 库 、 军 民友 谊 水库 2处 省小 水库 站点 ; 月牙 湖 、 金 川门、 莫愁湖等 1 4处 城 区 防 指雨 量 站
城 区范 围 内共 有雨量 站 3 7处 , 其 中 国家基 本 水 文测 站 3处 ; 中小 河流 水文 监测 系统专 用水 文 站 2处 ; 国家水 位 基 本水 位
站 3处 ; 预报 站 1 处; 南京 市水 利 局 布设 的市 政府 大 院 、 五 台
水、 高淳 , 全 市行 政 区域面积 6 5 8 7 . 0 2 k m 。 根据 《 南京 市 城 市 总体 规 划 ( 2 0 1 1—2 0 1 3年 ) 》, 南 京 中
系、 秦 淮河 水 系 、 水 阳江 水 系 , 外加 淮 河 、 太湖 ( 南溪河 ) 2条
水系, 共 6条 水 系 。
参 照兄弟 市水 文站 网建 设规模 与密 度 , 同 时结 合 南京 市 水 系
布局 特 点和 城 市 防 洪 侧 重 区域 , 提 出 了 还 需 增 加 布 设 金 川
[ 文章 编 号] 1 0 0 4—1 1 8 4( 2 0 1 5 ) O 3— 0 l l O一 0 l
杭嘉湖平原水文站网合理布设及测验方法探讨
杭 嘉 湖 平 原 水 文站 网 合 理 布 设 及 测 验 方法 探 讨
程 华 华 孙 志 林 , 淑 萍2 楼 峰 青2 一, 孙 ,
( . 江 大 学 水 利 与 海 洋 工 程 系 , 江 杭 州 3 00 ; 2 浙 江 省 水 文 局 , 江 杭 州 30 0 ) 1浙 浙 10 9 . 浙 10 9
多普勒流速测流 方法在 多个受潮 汐影响的 河流得到 成功应用 , 值得进一 步推 广。 关 键 词: 水文站 网;测验 方法 ; 网评价 ;多普 勒测流 ; 站 杭嘉湖平原
文 献 标 志码 : A 中图 法 分 类 号 : 3 2 P 3
平 原水 网区河 道水 面 比降极 小 , 网组 成 复杂 , 河 流 向顺逆 不 定 , 遇强 降雨 易形 成较 严 重洪涝 灾 害 , 雨 遭 少
通过对 杭嘉 湖平 原 区水文 站 网 的合 理 布设 及测 验方 法 的分析 研究 , 探讨 平 原 区水 文 站 网布 设 和 水 文 测 验 方
法。
1 区域概 况
杭 嘉湖 平原 区位 于浙 江省 北部 , 湖流 域 的南部 , 太 区 内有 杭州 市 、 州 市 、 兴 市 , 1 湖 嘉 共 6个 县 ( 、 ) 市 区 。 区内总人 口 6 9 5万 人 , 9. 国内生 产 总 值 40 9亿 元 , 6 是
闸、 德清 大 闸等水 闸进 入 杭嘉 湖 河 网 , 持 区 内生 活 、 维
生产 和生 态 用 水 。太 湖 流域 实施 “ 江 济 太 ” 水 工 引 引
程后 , 供水 的可靠 程度 大大 增加 , 由于 区 内及 周边 地 但 区经 济发 展较 快 , 治污 措施 落实 尚不 到位 , 网水质 状 河 况堪 为担 忧 , 以对 水 文 水 资 源及 水 环境 监 测 提 出 了 所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文站网布置与优化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文站网布置与优化水文站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监测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文要素、提供实时水文信息的功能。
水文站网的布置与优化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水文站网布置与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水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撑。
一、水文站网布置的基本原则1.站网布置应充分考虑流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气候特征以及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
通过对流域内水文要素的分析和评估,确定水文站网布置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指标,为后续的站点选址和建设提供依据。
2.站网布置应充分考虑流域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水系分布情况,合理确定各类水文站的布设数量和位置。
对于流域内水系发育较好的地区,应增加水文站的密度,以提高水文要素的监测覆盖范围;对于重点保护区域或重要水源地区,则应增加关键水文站的设置,加强对关键水文要素的监测。
3.站网布置应充分考虑水文站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避免站点选在易受人为或自然干扰的地区。
同时,要考虑水文站建设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选择稳定、易于管理和运维的站址。
二、水文站网优化的方法与途径1.优化水文站网布置的密度和布设范围,逐步实现对水文要素的全面监测覆盖。
通过采用遥感技术、GIS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流域内的水文要素进行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确定站网的优化方案和重点改进建议。
2.优化水文站网络的监测指标和监测设备,提高水文数据的采集质量和监测效率。
引入先进的水文监测技术和设备,实现对水文要素的实时监测和全面观测,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3.优化水文站网络的数据共享和应用机制,实现水文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
建立完善的水文站数据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促进水文站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实现对水文要素的功能性综合分析和应用。
三、水文站网布置与优化的实践案例分析以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为例,介绍了水文站网络布置与优化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成果。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文站网布置与优化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文站网布置与优化水文站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重要的监测设施,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文站的布置和优化对于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文站网的布置与优化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法,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首先,水文站网的布置应考虑到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水资源分布等因素。
根据工程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合理确定水文站的位置和密度,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理布置水文站可以提高监测效率,及时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为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水文站网的优化需要综合考虑监测指标、监测频率、监测技术等因素。
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监测的指标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具体需求确定监测内容和要求。
同时,监测频率的确定也是优化水文站网的关键,合理的监测频率可以提高监测效率,降低监测成本。
此外,水文站的布置和优化还应考虑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技术。
现代化的水文站监测系统需要具备数据远传功能,以确保实时监测数据的传输和保存。
同时,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是水文站优化的重要方面,合理利用数据可以为工程决策提供支持,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效率。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文站网的布置与优化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合理布置和优化水文站网可以降低工程风险,提高工程效益。
因此,加强对水文站网的研究与管理,对于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
只有科学合理地布置和优化水文站网,才能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山东省沿海河口及感潮段水文站网布设
张佳宁,李德刚(山东省水文局,山东济南250002)【摘要】本文对山东省沿海地区潮水位站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合理站网布局、完善监测要素、打造现代化水文和提升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调整潮水位站网布局的方案,以便更好地为沿海地区的防汛防台、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潮水位站网;潮流量站;潮水位站;水文站网【中图分类号】P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159(2020)-01-0011-02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濒临黄海、渤海,海域面积广阔,近海海域超过17万km2,主要入海河流包括:徒骇河、马颊河、小清河、胶莱河、大沽河、五龙河、弥河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沿海地区的防汛防台、水资源管理、河口生态环境保护、水工程规划管理等都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水文资料作为支撑。
然而,目前山东省沿海地区感潮河流及滨海区域的水文监测站点明显不足,制约了水文工作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亟须加强沿海地区感潮河段、河口区域水文站网规划和布局,提高沿海地区感潮河流的水文监测能力。
1潮水位站网现状分析截至2018年底,山东省沿海地区现已建成水文站(潮流量站)25处,潮水位站5处,其他部门潮位站18处。
海洋等部门以离岸近海测站为主,多侧重海洋观测、海洋监测和海岛监视监测,水文部门设站重点针对河流感潮河段和河口地区,监测项目除潮流量和潮水位观测外,还观测泥沙、水质、盐度、水温、水生态和辅助气象等项目,水文部门和海洋等其他部门设置的测站信息共享还不够通畅。
气候变化等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沿海防台防汛工作任务繁重。
目前山东省沿海地区水文基础设施老化,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水文监测方法和手段基本采用传统方式,水文监测自动化程度偏低,站网密度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防洪防台监测预警工作的需要,沿海地区水文监测能力不足已经成预警预报工作的短板。
2)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众多河口、近海面临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等问题,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海水入侵加剧,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迫切需要水文提供技术支撑,山东省沿海地区现有水文测站难以满足支撑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需求。
日照市水文站网布设综合分析评价
日照市水文站网布设综合分析评价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Layout ofHydrological Station Network in Rizhao刘金山1,张余良2,刘洋3,金强1(1.日照市水文中心,山东日照276800;2.山东莒县仕阳水库管理处,山东莒县276526;3.日照锦国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LIU Jin-shan1,ZHANG Yu-liang2,LIU Yang3,JIN Qiang1(1.Rizhao Hydrology Center,Rizhao276800,China;2.Shandong Ju County Shiyang Reservoir Management Division,Juxian276526,China;3.Rizhao Jinguo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Ltd.,Rizhao276800,China)【摘要】从站网密度、站网目标、防汛测报、测报方式和水文站网受水工程影响等方面对日照市水文站网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日照市现有站网密度为305.3km2/站;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区域径流控制现状满足率为54.5%;市界河流水量监测满足率为60.0%;流量信息采集方式以人工为主;62.5%的控制站受水工程影响。
【Abstract】The hydrological station network of Rizhao city was evalu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station network density,station network target, flood control forecast,forecast method and hydrological station network influenced by water engineer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isting station network density of Rizhao city was305.3km2/station.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gional runoff control with a basin area of more than100km2is54.5%;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water quantity monitoring of city boundary rivers is60.0%;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thod is mainlymanual;62.5%ofthecontrol stationsareaffected bywater projects.【关键词】站网密度;站网目标;水文站网【Keywords】station network density;station network target;hydrological station network【中图分类号】TV2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467(2022)05-0065-03【DOI】10.13616/ki.gcjsysj.2022.05.0171引言要提升国民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水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作业,可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比如,防汛抗旱、规划流域以及分配水资源等。
水文监测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水文监测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水文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 研究水资源B. 为水利工程提供数据C. 了解水循环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水文监测的目的包括研究水资源、为水利工程提供数据以及了解水循环等多个方面。
2. 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测量河流水位?()A. 雨量计B. 流速仪C. 水位计D. 温度计答案:C解析:水位计是专门用于测量河流水位的仪器。
3. 水文监测中,测量降雨量常用的仪器是()A. 翻斗式雨量计B. 浮子式水位计C. 电磁流速仪D. 超声波测深仪答案:A解析:翻斗式雨量计是测量降雨量的常见仪器。
4. 河流的流量是指()A. 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B. 河流的长度C. 河流的宽度D. 河流水的深度答案:A解析:流量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5. 以下哪个因素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大?()A. 气温B. 降水C. 污染源D. 风速答案:C解析:污染源直接影响河流水质。
6. 水文资料整编的主要工作是()A. 数据收集B. 数据分析C. 数据整理和审查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水文资料整编包括数据收集、分析、整理和审查等工作。
7. 地下水监测的主要项目包括()A. 水位B. 水质C. 水温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地下水监测通常包括水位、水质和水温等项目。
8. 水文预报的基础是()A. 水文监测数据B. 气象预报C. 地理信息D. 历史经验答案:A解析:准确的水文监测数据是进行水文预报的基础。
9. 流速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是()A. 浮标法B. 称重法C. 量杯法D. 目测法答案:A解析:浮标法是流速测量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0. 河流水温的变化主要受()影响。
A. 季节B. 流量C. 水质D. 河道宽度答案:A解析:季节是影响河流水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11. 以下哪种仪器可用于测量河流的含沙量?()A. 浊度仪B. 泥沙采样器C. 压力计D. 湿度计答案:B解析:泥沙采样器用于采集水样以测量河流的含沙量。
深圳市重要河流水文站网布设技术探讨
2.1 站网现状
目前,深圳市共有水(潮)位站 54 处、降水量站 58 处、水面蒸发站 3 处、专用水文站 6 处。
现有的站点均为工程专用水文测站,测站的设 立与裁撤以工程施工和工程运行需要为依据,站网 的布设也是以服务工程为目的,因此,站网布设的 合理性和测站的长久性具有不确定性。现有的 6 个 流量站中有 5 个流量站设在深圳河流域,站网密度 为 29 km2/站,而茅洲河、龙岗河、观澜河、坪山河和
1 流域概况
1. 1 自然地理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口的东岸,北连 惠州市、东莞市,南隔深圳河与香港九龙新界相邻, 东 依 大 鹏 湾 、大 亚 湾 ,西 濒 伶 仃 洋 与 珠 海 市 相 望 。 陆域范围为东经 114°37′21″(大鹏半岛鞋柴角)~ 113°45′44″ ,北纬 22°51′49″ ~22°26′59″(大鹏半岛 南端)。平面形状呈东西长(92 km),南北窄(44 km) 的狭长形。根据《2015 年深圳市统计年鉴》,全市土 地总面积为 1 996. 85 km2。
3. 深圳水务局 深圳市水文水质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5)
摘要:深圳市分为东江水文区、珠江口水文区、海湾水文区,采用卡拉谢夫法分析了区域代表站设立依
据。在现场查勘和比选的基础上,确定了龙岗河水文站、观澜河水文站、茅洲河水文站、深圳河水文站等区
域代表站站址,明确了各站的测验项目;在区域代表站之间空白区的坪山河、大沙河等流域布设小河站,可
· 20 ·
大沙河 5 条河流均未设立基本水文站,站网空间分 布不均。
随着深圳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治水提质、海 绵城市、防洪治涝等工作的开展,水文工作也凸显 了其重要性。社会对水文信息的需求将越来越高, 现有的水文站网体系在诸多方面亟待发展、调整、 补充和完善。同时,深圳市水资源问题和洪涝灾害日 益突出,暴露出水文资料不足、流量站网分布与防 洪减灾新要求不相适应、站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水文测验测站布设
3.分类原则 布设小河站,应在水文分区的基础上,参照植被、土壤、地质及河床组 成等下垫面的性质进行分类,再按面积分级,并适当考虑流域形状、坡度 等因素。选择河流布设测站。 小河站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代表性和测验条件较好。
②水利工程影响小。 ③面上分布均匀。
④按面积分级布站时,要兼顾到坡降和地势高程的代表性。
③尽量与流量站的基本水尺相结合。
(三)基本泥沙站网布设原则
1.线的原则
在干流沿线,布站间距不宜过小,布站数量不宜过多,任何两个相邻测站 之间流量特征值的变化,不应小于一定的递变率。否则这种变化和测验误差, 将很难区分。由此可以确定布站数量的下限。 同时布站间距也不能过大,布站数量不能过少,否则将难以保证按 5% ~ 10%的精度标准,内插干流沿线任一地点的流量特征值。由此,又可以确定 布站数量的上限。 当估计出布站数量的上限和下限之后,还应综合考虑重要城镇、重要经济 区防洪的需要,大支流的入汇,大型湖泊、水库的调蓄作用以及测验通讯和 交通、生活条件等因素,选定布站位置。 把上述原则汇集在一起,称为线的原则。
大河控制站的主要任务,是为江河治理,防汛抗旱,制定大规模水资源 开发规划以及重大工程的兴建,系统地收集资料。在整个站网布局中,居 首要地位。大河控制站按线的原则布设。 小河站主要任务是为研究暴雨洪水、产流、汇流,产沙、输沙的规律, 而收集资料。在大中河流水文站之间的空白地区,往往也需要小河站来补 充,满足地理内插和资料移用的需要。因此,小河站是整个水文站网中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河站按分类原则布设。 区域代表站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流量特征值的空间分布,探索径流资料 的移用技术,解决任何水文分区内任一地点流量特征值,或流量过程资料 的内插与计算问题。区域代表站,按照区域原则布设。
西双版纳州水文站网合理布设及测验方法探析
摘 要:收集了西双版纳州水文站网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通过数据信息对比法、图表分析法、 资料研究法等分析方法,对西双版纳州的主要水文站进行研究分析。目的是为了探索西双版 纳州水文站布设以及其测验方法的合理性。西双版纳州的水文站网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水患 的发生率,但其布设和测验方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 关键词:关键词:西双版纳州;水文站网;布设;测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P336 文献标识码:B
西双版纳州 位 于 云 南 省 最 南 端,是 我 国 国 境 线 上的一个特 殊 地 区。 其 境 内 河 流 众 多,大 小 河 流 共 两千多条,均属于澜沧江水系,水资源特别丰富。澜 沧江是 中 国 最 长 的 南 北 向 河 流,历 年 最 大 流 量 为 12800m3/s,出现在九月份,最小流量为 359m3/s,出 现在四月份,年平均流量达到了 1845m3/s。而澜沧 江的下半段 主 要 经 流 地 区 就 是 西 双 版 纳 州,因 此 西 双版纳州水文站网的构建对当地居民生活的稳定性 来说是十分有影响力的。
吉林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站网布设分析
保障水文 监测质量和监测 效率 ,进行站 网合 理布局需 要加强 对于 中小河流水 文信息的初步 了解和认识 。
表1 吉 林 市 中小 河 流 水 文 特 征
二 、水文监测系统站 网布局存在的不足
1 .监 测 点布 局 密度 不合 理
林市 中小 河流水文系统布 局的现状 ,结 合新 时代 背景 下对 于 水文监测 的要求 ,浅析 了站 网布局 中存在的不足 ,并提 出了 有效 的解决对 策。
一
不完善 。对于容 易发生洪涝灾害 的河流地段 水文 监测设备较 为齐全 ,对于水 利工程施工地域水文监 测管理相 对于其他水 文监测站点监测 质量更高 ,并且获得 国家和省政 府的监测等
现 有的监测设备主 要是依据上世纪 的材 料性 能和 生产工 艺进行 的监测制造 ,主要包括对于降水量、水位高度、中小河
流流量 、水质监测等指标进行对应 的设备监测 ,对于监测设备 的使 用和维护不能及 时到位 , 整体布局也协调,具体表现在不 同中小河流 的水文监测指标和水资源管理的 目的不同 , 而实际 建设过程 中水文监测设备完全相同, 这在一定程度 上造成了设 备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浪费 ,同时降低 了水文监测设备 的使用效 率和监测质量 。进 入 2 1世纪 以来 ,整个 国际的装备制造技术 得到质的飞跃 ,一些遥感技术的兴起 ,极大推动了监测设备 和
国以来 ,吉林市就开始布局水文 监测系统 ,以应对洪涝 灾害对 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 ,然而随着人们对于水文水利 的 新 要求,原 有的站 网布局 已经很难满足功 能需求。
关键 词:水 文监测 ;站 网布局 ;中小河流 ;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P 3 3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1 0 0 6 — 7 9 7 3( 2 0 1 5 )1 0 一 O 1 5 3 — 0 2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文站网布置与优化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文站网布置与优化水文站是水文观测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对水文站网的布置与优化,可以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从水文站网的优化原则和布置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一、水文站网布置的优化原则水文站网布置的优化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网格化布置原则:水文站应根据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将观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并在每个网格内设置至少一个水文站。
网格化布置可以保证整个观测区域内的水文站分布均匀,提高水文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 代表性原则:水文站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布置,以确保观测数据能够准确反映该区域的水文特征。
代表性的衡量可以从地形、水文过程、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考虑。
3. 完备性原则:水文站网的布置应尽可能完备,覆盖整个观测区域,以便获取全面的水文信息。
同时,还应注意水文站与其他气象、土壤等观测站点的布置相互补充,实现数据的综合利用和辅助分析。
4. 经济性原则:水文站的建设和运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布置时需要考虑经济性。
应合理控制水文站的数量和布置密度,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手段,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二、水文站网布置的方法和策略水文站网布置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下为几种常用的布置方法:1. 遥感和GIS技术辅助: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观测区域进行遥感影像和地理数据分析,借助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确定水文站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布置效率和准确性。
2. 小流域法:将观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流域,根据每个小流域的特点和需要,设置至少一个水文站进行观测。
小流域法可以更好地掌握每个小流域的水文变化规律,对于小流域尺度的水文研究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 层级布置法:将观测区域按照不同的空间尺度划分为若干层级,然后在每个层级内进行水文站的布置。
例如可以按照流域、主要河流、支流等层级进行划分,然后在每个层级内设置相应的水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