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录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姓名:谢新专业:传播学学号:20060502023
摘要:“客观与主观”是记录创作无法绕开的一对哲学观念,对它的不同理解和回答影响和制约着记录片创作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影响了最终的成品(记录片的最终面貌)。因此,对其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两个方面作了一些浅议,问题的深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记录片客观性主观性
不管是“形象化政论”的老套路,还是“新纪录运动”的崛起;不管是体制外创作,还是体制内创作。或许是更多的门派和方法。但是不管怎样,“客观与主观”是记录创作无法绕开的一对哲学观念。对于记录片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存在,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对它的不同理解和回答影响和制约着记录片创作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影响了最终的成品(记录片的最终面貌)。对其探讨也显得尤为重要。
记录片的客观性
一说到“客观”,人们怎是带着一种很崇敬心情去看待它,也是挂在嘴边最多的词汇。这也是“人类对真实的需要和崇拜,是对人生实在性的追求。”“没有了真实性,人生就失去了依附和参考。人类对艺术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真实的需要。”①显然,人们更容易想到的是客观和真实联姻。对于视“真实”为生命的记录片,人们通常也将客观作为一种优越性与记录片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在不懈的努力。巴赞的纪实电影理论就是建立在“摄影影像本体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影像“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用人加以干预,参加创造”,他还说“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②按照巴赞的推理,影像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应该是更能做到客观。但是这种完全把主体“悬挂”起来的客观,只要把它放到实践中加以检验就不难发现,这些主张无论其愿望多么好,它也只能是一种关于现实的乌托邦。在创作实践中是行不通的。作为记录片,不管其是怎么的严格纪实都不能代替现实生活本身。事实上,一切艺术创作活动从根本意义上说都是主观活动。记录片的创作(无论纪实还是写意),它或多或少体现主体意识性。即暗含着创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选择,记录片是一种符号现实,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发现、和思考。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主体的参与性。有了创作主体的存在,也就有了记录片创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选择,维尔托夫所说的“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离开了主体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那只能说摄像机所记录是一段监控录像,而不是记录片。美国学者诺埃尔.卡罗尔所说:“非虚
构电影不可避免地具有选择性……摄影机必然要构图和聚焦,剪辑者不许采纳和舍弃某些东西……电影技术是具有固有的和必然的选择的,所以它必然地会有偏向。可以说倾向成为非虚构电影本身的一部分。”③因此那种完全中立,形而上的纯客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记录片的创作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以体制外制片人吴文光为例,他极力的推崇纯洁现场。他论述说“从保持现场的纯洁性角度上说,我在技术上更加推崇正规视觉的镜头、跟拍、长镜头、不配插入画面的采访,而排斥奇怪的镜头造型、频繁切换、解说和配乐。”④但是还是离不开镜头的选择和剪辑,不可能纯洁到把现实生活完全复原。除非不是记录片。
记录片到底需不需要客观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因为它的内容真实、客观。才是成为记录片的原因。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对记录片客观性的把握。前面已经谈到如果单纯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记录片的客观性,那么这是形而上的。那种客观真实是不存在的。因此,对记录片的客观性,我们很有必要换一个维度来把握或思考。在这里我们更应该把它看作一种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纪实手法,也可以说是对创作主体的一个要求。我们应该记录真实,这是既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客观真实,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真实(它只要求神似和逼真),记录片的真实应该是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从这种意义上说,记录片的客观性风格要求创作者忠于事实,必须是实有其人,实有其物。不能虚构、捏造。创作者以“隐形人”的方式存在,在记录片的叙事中扮演缺席的叙事者角色,不能居高临下的宣教。而是把观众缝合在日常生活经验当中,让他们反观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的价值。
记录片的主观性
前面对记录片的客观性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观性几乎是记录片的一个普遍特性。记录片的整个创作过程处处渗透着主观的痕迹。从题材的选择,镜头的选择、剪辑组接,到叙事策略和表达方式的选择,都贯穿着创作主体的道德立场、价值判断、审美选择和主观倾向,这一切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但仅此论述记录片的主观性还不够。我们应该把这种主观性上升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诚如荷兰记录片先锋伊文思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记录片不能虚构,但要想象。”所以记录片应该承载着一种“思维品格”,给人以思考,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这也是记录片以一种精英文化的身份区别于“嘻皮笑脸”的大众文化的原因。在影像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多数手持摄像机的人们还是拍不出记录片。不是他们不熟悉技术要领,而是他们只是一种简单的主体参与性,没能上升到一种深邃的思想内涵,缺乏对生活本质的挖掘。记录片的创作还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体现强烈主观性的思维品格。以《阴阳》为例,作者康健宁。“水利局帮扶干旱的村落打窑蓄水,村民却纷纷算计个人得失,作者历经两年半的拍摄,把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生存关系作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对中国农村和农民艰苦生活的进行了描述,但是这部片子不是停留在对生活表面的叙述上,而是有意进行文化层面的探问:追究中国农村在严酷的自然和社会政治的高压下复杂而压抑的人格和处世哲学,所以康健宁特别选择‘阴阳’先生,这个特定的具有文化代码的人物来表达,并试图借此来回答中国现实的问题。⑤
记录片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影像纪实性,这一点要求记录片主观性并不是随意而为,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它必须遵循一个现实逻辑。这必然牵涉到记录片主观表达的程度,或者说记录片主观表达的空间有多大,它的底线是什么。说实在的,没哪一种艺术像记录片一样这么折磨人。也是记录片创作者争论的焦点。主观性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这无法采用数学的方法来度量。但是主观干预是有边
界的。逾越了边界,也就不能成为记录片了。边界在哪里?这还得回到记录片的本质特征——真实性,真实性是记录片核心所在,也是发挥主观性的边界。并且是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统一。有些现实无法还原的,或者是有些东西无法通过摄像机来完成的,必须通过搬演和动画制作来协助的,必须在片中说清楚,或者至少要取得观众的同情和理解。切忌把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强加给拍摄对象,“绑架”被拍摄者。
结论:总之,记录片客观性和主观性是记录片创作过程中一对不可回避的哲学观念。离开了任何一方,记录片都不可能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我应该怎样去认识它,深刻地把握和思考它。这也是我上面所论述的浅见。
参考文献:
①:欧阳宏生主编,《记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2004.6
②:安德列·巴赞:《什么是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③:林少雄主编,《多元文化视域中德纪实影片》,学林出版社,2003版
④:吴文光著,《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版
⑤:李严,《记录的真实与虚无》,东北师范大学